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暑假預習》每日一練 1知識梳理考點 科學的本質與對人類的改變1、科學以 為研究對象,發現它們產生、發展的原因和規律。2、科學研究要善于 ,勤于 。解決一個小小問題的過程都可能有科學發現。3、科學探索為我們提供了 ,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世界,改變和拓展了我們對自然的認識。4、科學改變了我們的 。我們學會了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復雜問題。5、科學技術的利用具有兩面性,一方面,科學技術促進我們 的發展;另一方面,科學技術使用不當,也會給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帶來一些 影響。6、人們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會發現新的問題,因此,科學是 的。考點專練1、科學要求我們不斷地探索和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推進科學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下列不屬于科學問題的是( )A.種子為什么會長出幼苗 B.哪種品牌牛奶的味道好C.昆蟲為什么會“蛻皮” D.插在水中的筷子為什么會“折斷”科學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以下不屬于科學進步帶來便利的是( )使用機器人掃地 B.乘坐高鐵出行C. 用CT診斷病 D.汽車行駛排放尾氣3、下列行為中,不屬于科學探究的是( )A.小金探究自己家的電燈突然不亮的原因B.小明研究植物果實大小和光照時間的關系C.瓦特研究水的沸騰現象,改進了蒸汽機D.科學家發現雅魯藏布大峽谷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暑假預習》每日一練 3知識梳理考點 長度測量特殊方法平移法 當一個物體的長度無法直接測量時,我們可以采用平移的方法來測物體的長度。 如測小球、圓柱硬幣等物體的直徑。生活中測身高也是用同樣的方法化曲為直法 測如右圖所示曲線的長度時,可以選取 的細線與曲線重合,再將細線拉直,用刻度尺直接測量化直為曲法 用已知周長的滾輪在待測的較長的直線或曲線(如操場跑道、某段道路曲法等)上滾動, 記下滾動的圈數,用滾輪的周長乘圈數得出被測長度累積法 把某些難以用常規儀器直接測量的微小量累積起來,將小量變成大量的測量方法叫累積法。如把n段相同長度的物體疊合,使疊合后的總長度比刻度尺的分度值大得多,測出總長度除以n,可以算出物體的長度。如測紙張厚度、硬幣的厚度、銅絲直徑等常用此法。 注意:累積法中疊合的物體長度要 ,否則被平均之后,測量結果不準確。如測課本紙張厚度,要將封底封面除去 1、把細銅絲緊密地繞在鉛筆上n圈 2、量出n圈銅絲圈的長度L 3、細銅絲的直徑:其他方法 在一些特殊的測量場合,人們還會用到一些其他測量儀器和測量方法。例如,潛水艇在水下航行時,用 來測量潛水艇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雷達用 的原理測量飛機與雷達站之間的距離;測距望遠鏡將激光測距儀和望遠鏡系統相結合,集觀察和測量于一體。這些測量儀器都是利用波從發送到接收之間的時間長短來測量測距儀與被測對象之間距離的。考點專練1、如圖中硬幣的直徑為_______cm。選用這一刻度尺對另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4次測量,結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34cm,則該物體的長度應記為_______cm。2、如圖表示用圓規測某曲線長度L的一種方法:將圓規兩腳分開,測出圓規兩腳間的距離s,如圖甲;再用圓規腳去分割曲線,曲線被分割為10段,如圖乙。(1)圖甲中所用直尺的最小刻度為 ,圓規兩腳間的距離s為 cm。(2)該曲線的長度L= cm。3、小科家進行裝滿時用到兩卷規格不同的細銅絲,有一卷的商標上標注了銅絲直徑d1=0.8mm,另一卷上的產品說明標簽已脫落,此時小科身邊沒有刻度尺。(1)小科設計了以下測量步驟。①將兩卷細銅線分別纏繞在兩支相同的圓鉛筆上,纏繞相同的長度L1。②數出d1=0.8mm 纏繞的圈數為n1,另一種銅線纏繞的圈數為n2。③另一種細銅絲的直徑為d= (用以上字母表示)。(2)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小科一共測了三次,每次銅絲都重新繞過,產生誤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3)在實驗中巧妙地把一些比較抽象、難以觀測的量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容易測量的量來認識,這種科學方法叫轉換法。以下四個實驗沒有使用轉換法的是 。A.用刻度尺測量一支鉛筆的長度時,進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B.用量筒測量小石塊的體積時,需要用排水法進行測量C.用棉線與不規則曲線重疊,通過測量棉線長度來確定曲線的長度D.用水銀溫度計測量水溫,通過觀察水銀柱的長度變化知道溫度高低4、小杭同學學習了長度測量做了下列兩個實驗:(1)用如圖甲方法測得的硬幣直徑為 厘米。(2)如圖乙所示,是一個醫用注射器,注射器上的刻度表示活塞拉到該位置時,針筒內部的容積。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長度為 厘米,計算出活塞的橫截面積為 平方厘米(保留2位小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暑假預習》每日一練 3知識梳理考點 長度測量特殊方法平移法 當一個物體的長度無法直接測量時,我們可以采用平移的方法來測物體的長度。 如測小球、圓柱硬幣等物體的直徑。生活中測身高也是用同樣的方法化曲為直法 測如右圖所示曲線的長度時,可以選取不易拉伸的細線與曲線重合,再將細線拉直,用刻度尺直接測量化直為曲法 用已知周長的滾輪在待測的較長的直線或曲線(如操場跑道、某段道路曲法等)上滾動, 記下滾動的圈數,用滾輪的周長乘圈數得出被測長度累積法 把某些難以用常規儀器直接測量的微小量累積起來,將小量變成大量的測量方法叫累積法。如把n段相同長度的物體疊合,使疊合后的總長度比刻度尺的分度值大得多,測出總長度除以n,可以算出物體的長度。如測紙張厚度、硬幣的厚度、銅絲直徑等常用此法。 注意:累積法中疊合的物體長度要完全相同,否則被平均之后,測量結果不準確。如測課本紙張厚度,要將封底封面除去 1、把細銅絲緊密地繞在鉛筆上n圈 2、量出n圈銅絲圈的長度L 3、細銅絲的直徑:d=L/n其他方法 在一些特殊的測量場合,人們還會用到一些其他測量儀器和測量方法。例如,潛水艇在水下航行時,用聲吶來測量潛水艇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雷達用電磁波反射的原理測量飛機與雷達站之間的距離;測距望遠鏡將激光測距儀和望遠鏡系統相結合,集觀察和測量于一體。這些測量儀器都是利用波從發送到接收之間的時間長短來測量測距儀與被測對象之間距離的。考點專練1、如圖中硬幣的直徑為_______cm。選用這一刻度尺對另一物體的長度進行了4次測量,結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34cm,則該物體的長度應記為_______cm。【答案】2.55;12.35。【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與5.00cm對齊,右側與7.55cm對齊,所以物體的長度為L=7.55cm﹣5.00cm=2.55m;為減小長度測量的誤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測量的平均值;故物體的長度最終應記錄為:L=≈12.35cm。故答案為:2.55;12.35。2、如圖表示用圓規測某曲線長度L的一種方法:將圓規兩腳分開,測出圓規兩腳間的距離s,如圖甲;再用圓規腳去分割曲線,曲線被分割為10段,如圖乙。(1)圖甲中所用直尺的最小刻度為 ,圓規兩腳間的距離s為 cm。(2)該曲線的長度L= cm。【解答】解:(1)圖1中,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圓規左腳左側與3.00cm對齊,右腳與3.50cm對齊,故物體的長度為:L=3.50cm﹣3.00cm=0.50cm;(2)步驟②中得到曲線的小線段數恰好為10段,則曲線長度為:L′=0.50cm×10=5.00cm。故答案為:(1)1mm;0.50;(2)5.00。3、小科家進行裝滿時用到兩卷規格不同的細銅絲,有一卷的商標上標注了銅絲直徑d1=0.8mm,另一卷上的產品說明標簽已脫落,此時小科身邊沒有刻度尺。(1)小科設計了以下測量步驟。①將兩卷細銅線分別纏繞在兩支相同的圓鉛筆上,纏繞相同的長度L1。②數出d1=0.8mm 纏繞的圈數為n1,另一種銅線纏繞的圈數為n2。③另一種細銅絲的直徑為d= (用以上字母表示)。(2)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小科一共測了三次,每次銅絲都重新繞過,產生誤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3)在實驗中巧妙地把一些比較抽象、難以觀測的量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容易測量的量來認識,這種科學方法叫轉換法。以下四個實驗沒有使用轉換法的是 。A.用刻度尺測量一支鉛筆的長度時,進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B.用量筒測量小石塊的體積時,需要用排水法進行測量C.用棉線與不規則曲線重疊,通過測量棉線長度來確定曲線的長度D.用水銀溫度計測量水溫,通過觀察水銀柱的長度變化知道溫度高低【解答】解:(1)將兩卷細銅線分別纏繞在兩支相同的圓鉛筆上,纏繞相同的長度L,數出d1=0.8毫米纏繞的圈數為n1,另一種銅線纏繞的圈數為n2,則沒有標簽的細銅絲的直徑為:d′0.8mm;(2)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小科一共測了三次,每次銅絲都重新繞過,結果三次測量結果都不相同,產生誤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每次繞線的松緊程度不同;(3)A、用刻度尺測量一支鉛筆的長度時,進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是為了減小誤差,沒有采用轉換法;B.用量筒測量小石塊的體積時,需要用排水法進行測量,測量排開水的體積得出小石塊的體積,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C.用棉線與不規則曲線重疊,通過測量棉線長度來確定曲線的長度,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D.用水銀溫度計測量水溫,通過觀察水銀柱的長度變化知道溫度高低,采用了轉換法;所以,以下四個實驗沒有使用轉換法的是AC。故答案為:(1)0.8mm;(2)每次繞線的松緊程度不同;(3)ABC。4、小杭同學學習了長度測量做了下列兩個實驗:(1)用如圖甲方法測得的硬幣直徑為 厘米。(2)如圖乙所示,是一個醫用注射器,注射器上的刻度表示活塞拉到該位置時,針筒內部的容積。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長度為 厘米,計算出活塞的橫截面積為 平方厘米(保留2位小數)。【解答】解:(1)圖示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為1mm;起始端從零開始,右端對的刻度是7.40cm,4個硬幣直徑的長度之和為7.40cm.所以硬幣的直徑D1.85cm;(2)刻度尺分度值為0.1cm,故注射器上標有刻度部分的長度為3.00cm,活塞的橫截面積6.67cm2。故答案為:(1)1.85;(2)3.00;6.67。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暑假預習》每日一練 2知識梳理考點 長度的測量1、測量的含義:測量是一個將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2、常用的測量的工具:刻度尺(注意量程和最小分度值)3、長度單位:基本單位: 米,符號是m。其他換算關系:1m=10dm=100cm=103mm=106 m=109nm ;1km=103m=104dm=105cm4、刻度尺的構造:示意圖最小刻度(分度值) 指 每一小格所表示的長度。量程 指一次所能測量的最大范圍。注意事項 測量所能達到的精確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決定的5、刻度尺的使用①刻度尺的選擇,量程和分度值應從實際測量的要求出發兼顧選擇②有刻度線的一邊要緊靠被測物體,且與被測邊保持平行。③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不要斜視。④記錄測量結果:測量數據=準確值+估讀值+單位。考點專練1、單位換算1千米= 1000 米 ,1米= 10 分米 = 100 厘米 = 1000 毫米,1分米= 10 厘米 = 100 毫米 ,1厘米= 10 毫米 ,1千米= 1000 米 ,1毫米= 1000 微米 = 1000000 納米,1米= 1000000000 納米1 微米(um)= 0.000001 米(m);1 納米(n m)= 0.000000001 米(m)常見的長度單位(填符號)課桌高 80 cm 黑板長 4 m 教室長 8 m跑道長 400 m 腳寬約10 cm 一張紙厚度約0.1 mm3、堪稱“地下珠峰”的定向井,并深最深達到9.3千米,刷新亞洲最深紀錄。下列關于井深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A.9.3千米=9.3×1000=9300米B.9.3千米=9.3×1000米=9300米C.9.3千米=9.3千米×1000米=9300米D.9.3千米=9.3千米×1000=9300米【答案】B【解析】9.3千米=9.3×1000米=9300米,故ACD錯誤,B正確。4、紹興市“云之翼”棒球場承擔了19屆亞運會的棒球和壘球賽事。“云”代表新互聯網時代,“之”代表著之江,“翼”代表積蓄飛騰之勢。下列關于棒球場及比賽的一些數據描述合理的是( )A.整個場館總建筑面積約16m2B.棒球的周長約為23cmC.比賽期間天氣晴好,氣溫約為0~10℃D.交通便利,位于越城區和柯橋區的交會處,距離地鐵1號線150km【答案】B【解析】A、通常一個房間的面積約16m2,一個比賽場館的面積要遠遠大于16m2,故A錯誤;B、棒球的周長為23cm,故B正確;C、19屆亞運會是在9月下旬開始的,氣溫較高,不可能為0~10℃,故C錯誤;D、棒球場交通便利,說明距離地鐵1號線比較近,不可能距離地鐵1號線150km,故D錯誤。5、新型冠狀病毒直徑大約為80~120nm,傳染性很強。在疫情期間,小張出去買生活用品,他戴好口罩后一路走向超市。在超市門口,保安拿著電子體溫計往小張額頭上掃了一下,便測出了他的體溫是正常的,隨后小張進入超市買完東西后就迅速回到家。根據以上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張的正常體溫約為36.9℃ B.小張買了一瓶礦泉水的體積為500LC.新型冠狀病毒直徑大約0.00008m~0.00012m D.小張走路一步的距離大約有75dm【答案】A【解析】A、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7℃左右,變化幅度很小,故A正確;B、一瓶礦泉水的體積在500mL=0.5L左右,故B錯誤;C、新型冠狀病毒直徑大約為80~120nm,合8×10-8m~1.2×10-7m,故C錯誤;D、成年人的步幅在70cm=7dm左右,故D錯誤。6、如圖所示,下列測量方法正確的是( )A.測正方體的棱長 B.測圓錐的高C.測圓的直徑 D.測量鉛筆的長度【解答】解:A、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刻度線沒有緊貼被測物體,故A錯誤;B、由圖可知,刻度尺測量的時錐體的斜邊長,故B錯誤;C、測量圓直徑方法正確,故C正確;D、刻度尺零刻度線沒有與被測物體對齊,故D錯誤。故選:C。7、2023年杭州亞運會已經落下帷幕。觀看亞運會精彩賽事的同時,也可以體會到許多科學知識。根據信息回答下面小題。小實測量亞運會吉祥物“蓮蓮”的長度時,4次測量結果分別是18.12cm、18.14cm、18.62cm、18.13cm,則吉祥物的長度應記作( )A.18.13cm B.18.14cm C.18.17cm D.18.25cm【解答】解:在五次測量的數據中,18.62cm與其他三個數據的相差較大,故18.62cm錯誤,應去掉;物體的長度為:L18.13cm,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暑假預習》每日一練 2知識梳理考點 長度的測量1、測量的含義:測量是一個將待測的量與 進行比較的過程。2、常用的測量的工具: (注意 和 )3、長度單位: 基本單位: ,符號是 。其他換算關系:1m= dm= cm= mm= m= nm ;1km= m= dm= cm4、刻度尺的構造:示意圖最小刻度(分度值) 指 。量程 指 。注意事項 測量所能達到的精確度是由5、刻度尺的使用①刻度尺的選擇, 應從實際測量的要求出發兼顧選擇②有刻度線的一邊要 被測物體,且與被測邊保持 。③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 ,不要斜視。④記錄測量結果: 。6、長度測量特殊方法:考點專練1、單位換算1千米= 米 ,1米= 分米 = 厘米 = 毫米,1分米= 厘米 = 毫米 ,1厘米= 毫米 ,1千米= 米,1毫米= 微米 = 納米,1米= 納米,1 微米(um)= 米(m);1 納米(n m)= 米(m)。常見的長度單位(填符號)課桌高 80 黑板長 4 教室長 8跑道長 400 腳寬約10 一張紙厚度約0.13、堪稱“地下珠峰”的定向井,并深最深達到9.3千米,刷新亞洲最深紀錄。下列關于井深單位換算正確的是( )A.9.3千米=9.3×1000=9300米B.9.3千米=9.3×1000米=9300米C.9.3千米=9.3千米×1000米=9300米D.9.3千米=9.3千米×1000=9300米4、紹興市“云之翼”棒球場承擔了19屆亞運會的棒球和壘球賽事。“云”代表新互聯網時代,“之”代表著之江,“翼”代表積蓄飛騰之勢。下列關于棒球場及比賽的一些數據描述合理的是( )A.整個場館總建筑面積約16m2B.棒球的周長約為23cmC.比賽期間天氣晴好,氣溫約為0~10℃D.交通便利,位于越城區和柯橋區的交會處,距離地鐵1號線150km5、新型冠狀病毒直徑大約為80~120nm,傳染性很強。在疫情期間,小張出去買生活用品,他戴好口罩后一路走向超市。在超市門口,保安拿著電子體溫計往小張額頭上掃了一下,便測出了他的體溫是正常的,隨后小張進入超市買完東西后就迅速回到家。根據以上描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張的正常體溫約為36.9℃ B.小張買了一瓶礦泉水的體積為500LC.新型冠狀病毒直徑大約0.00008m~0.00012m D.小張走路一步的距離大約有75dm6、如圖所示,下列測量方法正確的是( )A.測正方體的棱長 B.測圓錐的高C.測圓的直徑 D.測量鉛筆的長度7、2023年杭州亞運會已經落下帷幕。觀看亞運會精彩賽事的同時,也可以體會到許多科學知識。根據信息回答下面小題。小實測量亞運會吉祥物“蓮蓮”的長度時,4次測量結果分別是18.12cm、18.14cm、18.62cm、18.13cm,則吉祥物的長度應記作( )A.18.13cm B.18.14cm C.18.17cm D.18.25cm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暑假預習》每日一練 1知識梳理考點 科學的本質與對人類的改變1、科學以自然界各種現象為研究對象,發現它們產生、發展的原因和規律。2、科學研究要善于觀察,勤于實驗。解決一個小小問題的過程都可能有科學發現。3、科學探索為我們提供了新的事實與證據,可以幫助我們認識世界,改變和拓展了我們對自然的認識。4、科學改變了我們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我們學會了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復雜問題。5、科學技術的利用具有兩面性,一方面,科學技術促進我們生產和生活的發展;另一方面,科學技術使用不當,也會給自然環境和人類社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6、人們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也會發現新的問題,因此,科學是無止境的。考點專練1、科學要求我們不斷地探索和發現問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推進科學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下列不屬于科學問題的是( )A.種子為什么會長出幼苗 B.哪種品牌牛奶的味道好C.昆蟲為什么會“蛻皮” D.插在水中的筷子為什么會“折斷”【解答】解:A.種子為什么會長出幼苗,探究的是種子的萌發條件,屬于科學問題,故A不合題意;B.哪種品牌牛奶的味道好,是個人的主觀認識,不屬于科學問題,故B符合題意;C.昆蟲為什么會“蛻皮”,探究的是生物體的生長問題,屬于科學問題,故C不合題意;D.插在水中的鉛筆為什么會“折斷”,探究的是光的折射原理,屬于科學問題,故D不合題意。故選:B。科學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以下不屬于科學進步帶來便利的是( )使用機器人掃地 B.乘坐高鐵出行C. 用CT診斷病 D.汽車行駛排放尾氣【答案】D【分析】科學的發展改變著人們對自然界各種事物的認識、提升了人類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促進了人類時會的進步。【解答】解:A、使用機器人掃地可以給人類減輕家務勞動,為生活帶來便利,故A符合題意;B、乘坐高鐵出行,給人類帶來出行的便利,故B符合題意;C、用CT診斷病可以使病人接受更好的治療,故C符合題意;D、汽車行駛排放尾氣會對環境造成污染,給人類造成不利影響,故D符合題意。故選:D。3、下列行為中,不屬于科學探究的是( )A.小金探究自己家的電燈突然不亮的原因B.小明研究植物果實大小和光照時間的關系C.瓦特研究水的沸騰現象,改進了蒸汽機D.科學家發現雅魯藏布大峽谷【解答】解:A.小金探究自己家的電燈突然不亮的原因,屬于科學探究;B.小明研究植物果實大小和光照時間的關系,屬于科學探究;C.瓦特研究水的沸騰現象,改進了蒸汽機,屬于科學探究;D.科學家發現雅魯藏布大峽谷,不屬于科學探究。故選:D。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七 每日一練1.docx 新七 每日一練1T.docx 新七 每日一練2.docx 新七 每日一練2T.docx 新七 每日一練3.docx 新七 每日一練3T.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