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陽新縣東部聯盟期中考試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卷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8分)1.2025年,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新突破,相關技術廣泛應用于醫療、交通、教育等行業。這表明( )A. 我國已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在所有科技領域領先世界B. 科技創新改變生活,推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C. 人工智能可以完全替代人類勞動,不需要再培養勞動者D. 我國只注重發展人工智能,忽視其他領域發展2.2025年初,國家出臺政策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給予購車補貼、加快充電樁建設等。這一舉措( )A. 不利于傳統燃油汽車產業發展,應予以取消B. 旨在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C. 會增加財政負擔,對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D. 僅僅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好奇心3.2025年3月,全國兩會在北京召開,代表委員們圍繞國計民生的諸多問題建言獻策、共商國是。這體現了( )A. 我國公民直接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B.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C. 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D. 兩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4.2025年,我國繼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發展、農村生態保護等方面的投入。這是因為( )A. 農村發展好了,我國就能成為發達國家B. 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C. 城市發展已經飽和,必須把發展重點轉移到農村D. 農村地區的發展水平遠遠超過城市,需要加以控制5.2025年4月,某市政府發布通知,將老舊小區改造列為年度重點民生工程,改善居民居住條件。這一做法( )A. 體現了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B. 只是為了提升政府的形象,沒有實際意義C. 說明政府只關注城市居民的生活,忽視農村居民D. 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不可取6.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 )A.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C. 人民代表大會 D. 國務院7.下列屬于公民基本權利的是( )A. 依法納稅 B. 維護國家統一 C. 人身自由 D. 依法服兵役8.2025年5月,某企業因拖欠員工工資,被員工告上法庭。法院依法判決企業限期支付工資。這體現了( )A. 法律只保護員工的合法權益,不保護企業的權益B. 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C. 只要有法律,就不會出現拖欠工資的現象D. 員工應該忍氣吞聲,不應該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9.2025年,我國在教育領域推進“雙減”政策持續深化,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這一政策( )A. 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應該取消B. 能有效促進教育公平,保障學生的受教育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C. 只是為了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對學生沒有實際作用D. 會導致學生學習成績下降,影響升學10.2025年,我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嚴厲打擊侵權盜版行為。這是因為知識產權( )A. 沒有實際價值,保護知識產權是浪費資源B. 是公民的私有財產,與國家發展無關C. 對于鼓勵創新、促進科技進步和文化繁榮具有重要意義D. 保護知識產權只是為了保護外國人的利益11.2025年,我國舉辦多場文化交流活動,邀請國外藝術家來華演出、展覽,同時也推動我國文化作品和藝術家走向世界。這表明( )A. 我國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不需要學習其他國家文化B. 文化交流只會帶來文化沖突,沒有積極意義C. 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互鑒,有利于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發展D. 我國只注重文化輸出,不注重文化引進12.2025年,我國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持續發力,加大對環境污染治理、生態系統修復等工作的力度。這是因為( )A. 生態環境問題已經得到徹底解決,現在只是鞏固成果B.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C. 保護環境只是為了滿足人們對優美環境的視覺享受D. 經濟發展比生態環境保護更重要,應該先發展經濟再保護環境13.2025年,我國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這是為了( )A. 讓每個人都能找到高薪工作,不勞而獲B. 解決就業問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社會穩定C. 限制企業發展,減少就業崗位D. 讓人們都去創業,不愿意就業14.2025年,我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取得新進展,與沿線國家的合作更加緊密。“一帶一路”建設( )A. 只對我國有利,對其他國家沒有好處B. 會導致我國資源外流,經濟受損C. 有利于加強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促進共同發展D. 只是一個口號,沒有實際行動二、材料分析題(共32分)15.(10分)2025年,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諸多成果,如智能醫療輔助診斷系統幫助醫生更精準地識別病癥,智能物流機器人提高了倉儲和配送效率,智能教育平臺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方案。但同時,人工智能發展也面臨挑戰,比如數據隱私保護問題,部分企業在收集和使用數據時存在不規范操作;還有人工智能技術可能導致部分崗位被替代,引發就業結構變化等問題。(1)結合材料,分析人工智能發展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積極影響。(4分)(2)針對人工智能發展面臨的挑戰,從國家和企業角度提出應對措施。(6分)16.(10分)2025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聚焦民生熱點,如教育公平、養老保障、醫療改革等問題。關于教育公平,有代表提出加大對農村和偏遠地區教育資源的投入,改善辦學條件,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在養老保障方面,委員建議完善多層次養老體系,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提高養老服務質量;醫療改革方面,提出推進醫藥分開,降低藥品價格,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等建議。(1)結合材料,說明全國兩會聚焦民生熱點的原因。(4分)(2)談談材料中代表委員們提出的建議對解決民生問題的意義。(6分)17.(12分)材料一:2025年,我國多地出現極端天氣,如暴雨、干旱、高溫等,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影響。專家指出,這些極端天氣的出現與全球氣候變化密切相關。材料二:我國提出“雙碳”目標,即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國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推進節能減排、加強生態保護等。(1)結合材料一,談談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危害。(4分)(2)結合材料二,分析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性。(4分)(3)作為青少年,我們能為實現“雙碳”目標做些什么?(4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 2. B 3. C 4. B 5. A 6. C 7. C 8. B 9. B 10. C 11. C 12. B 13. B 14. C二、材料分析題15.(1)積極影響:①推動醫療行業發展,提高醫療診斷的精準度,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②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進經濟流通,推動相關產業發展;③助力教育創新,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提高教育質量,為國家培養創新型人才。(每點2分,任答兩點得4分)(2)國家角度:①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數據收集和使用,加強數據隱私保護;②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適應新技術的能力,緩解就業結構變化帶來的沖擊;③加大對人工智能基礎研究的投入,推動技術創新,提升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的國際競爭力。(每點2分,任答兩點得4分)企業角度:①增強法律意識和道德意識,合法合規收集和使用數據,保護用戶隱私;②加大研發投入,提高技術水平,探索人工智能與現有崗位的融合方式,創造新的就業崗位;③加強行業自律,積極參與制定行業規范和標準,推動人工智能行業健康發展 。(每點2分,任答一點得2分)16.(1)原因:①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全國兩會聚焦民生熱點是為了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②民生問題關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生活質量,解決好民生問題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穩定;③這是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體現,彰顯了國家對人民的關懷 。(每點2分,任答兩點得4分)(2)意義:①加大對農村和偏遠地區教育資源投入,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使更多孩子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提高國民素質,為國家發展培養人才;②完善多層次養老體系,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能夠滿足不同群體的養老需求,讓老年人安享晚年,促進家庭和諧和社會穩定;③推進醫藥分開,降低藥品價格,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有助于解決群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權,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感。(每點3分,任答兩點得6分 )17.(1)氣候變化對人類的危害:威脅人類生命安全,如極端天氣導致人員傷亡;破壞生態環境,影響生物多樣性;影響農業生產,導致糧食減產;阻礙經濟社會發展,造成財產損失等。(4分)(2)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性:有利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有利于促進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建設生態文明;有利于提高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4分)(3)青少年為實現“雙碳”目標可以做到:樹立環保意識和低碳生活理念,積極宣傳“雙碳”目標和環保知識;從自身做起,踐行綠色生活方式,如綠色出行、節約用電用水、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積極參與環保公益活動,為保護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發現破壞環境的行為及時舉報等 。(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