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陽新縣東部聯盟期中考試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卷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8分)1.2025年1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強調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這表明( )A. 黨對自身建設高度重視,致力于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B. 全面從嚴治黨只是對黨員干部的要求,與普通群眾無關C. 只要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就能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D. 全面從嚴治黨主要是為了提高黨的知名度2.2025年1月,“人造太陽”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創造1億攝氏度1000秒“高質量燃燒”新世界紀錄。這一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國( )A. 豐富的人力資源B. 不斷實施科技創新戰略C. 悠久的歷史文化D. 龐大的國內市場3.我國航天領域在2025年1月取得眾多新進展,如神舟十九號乘組航天員完成第二次出艙活動等。我國航天領域不斷進步說明了( )A. 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科技強國B. 我國在航天科技領域具備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C. 只要加大科研投入,就能取得科技成果D. 我國航天領域的進步對經濟發展沒有影響4.2025年初,國家出臺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政策,加大對瀕危文化遺產的搶救力度,并推動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國家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是因為( )A. 文化遺產沒有實用價值,只是一種象征B. 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C. 保護文化遺產只是為了發展旅游業D. 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沒有實際意義5.某貧困縣在2025年成功脫貧摘帽后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引導農民發展特色農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開展鄉村旅游等。這些舉措( )A. 只能增加農民的短期收入,無法實現長遠發展B. 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促進城鄉協調發展C. 與我國的發展戰略相悖D. 會加重地方政府的財政負擔,不可取6.憲法規定我國的國家性質是( )A. 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B.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C.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家D. 民主共和制國家7.我國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是( )A. 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B. 維護社會公平正義C.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D. 保障國家長治久安8.下列屬于我國公民基本權利的是( )A. 依法納稅B. 維護國家統一C. 人身自由權利D. 保守國家秘密9.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下列情境應選擇訴訟方式的是( )A. 消費者與商家因商品質量問題發生糾紛,雙方溝通后未達成一致B. 勞動爭議發生后,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C. 甲公司和乙公司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產生糾紛,根據仲裁協議申請仲裁D. 公民認為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多次溝通無果10.下列行為中,屬于正確行使公民權利的是( )A. 小明在網絡上發布同學的私人信息B. 小亮把故意損壞的球鞋退還給商家C. 小紅向有關部門舉報學校附近的“黑網吧”D. 小剛放棄義務教育去外地打工11.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是由( )規定的。A. 普通法律B. 憲法C. 行政法規D. 地方性法規12.下列屬于公民自覺履行基本義務的是( )A. 小明主動為災區捐款捐物B. 小強每天堅持體育鍛煉C. 小麗自覺遵守交通規則D. 小輝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13.下列關于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A. 權利和義務是完全對立的B. 公民可以只享受權利,不履行義務C. 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公民在享有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D. 義務可以放棄,權利必須履行14.八年級學生小輝在學習了道德與法治課程后,對權利和義務有了新的認識。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 受教育只是公民的權利,不是義務B. 公民行使權利時可以隨心所欲C. 權利和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D. 未成年人不需要履行義務二、材料分析題(共32分)15.(10分)材料:2025年,在科技創新表彰大會上,“青年科研團隊”受到表彰。團隊成員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他們在科研過程中相互學習、密切配合,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研成果,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結合材料,談談個人與集體的關系。(4分)(2)在集體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為集體建設貢獻力量?(6分)16.(10分)材料:2025年3月,某市開展了“法治宣傳周”活動。活動期間,通過舉辦法律知識講座、發放宣傳資料、設立法律咨詢臺等形式,向廣大市民普及法律知識,增強市民的法治觀念。同時,還組織了法律知識競賽,吸引了眾多市民積極參與。(1)結合所學知識,談談開展“法治宣傳周”活動的意義。(4分)(2)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如何樹立法治意識,依法辦事?(6分)17.(12分)材料一:2025年春節期間,各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如民俗表演、傳統手工藝展示、文化展覽等。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節日生活,也讓人們感受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材料二:近年來,一些地方通過挖掘本地歷史文化資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發展文化產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例如,某古鎮依托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開發了一系列旅游項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1)結合材料一,談談文化對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4分)(2)結合材料二,分析發展文化產業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4分)(3)作為青少年,我們應該如何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4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A 2. B 3. B 4. B 5. B 6. A 7. A 8. C 9. D 10. C 11. B 12. C 13. C 14. C二、材料分析題15.(1)個人與集體相互依存。個人離不開集體,集體是個人成長的搖籃和沃土,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集體提供的條件和支持;集體也離不開個人,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個人的努力和付出能促進集體的發展。材料中“青年科研團隊”成員相互學習、密切配合取得成果,體現了個人與集體相互促進的關系。(4分)(2)為集體建設貢獻力量,我們要樹立主人翁意識,積極參與集體事務,為集體發展建言獻策;各盡其能,發揮所長,奉獻集體,在集體中展示和發展自己的個性;悉心呵護集體榮譽,不做損害集體榮譽的事情;學會承擔責任,勇于擔當,為集體的發展努力拼搏。(6分)16.(1)開展“法治宣傳周”活動有利于增強市民的法治觀念,提高市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意識;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推進法治社會建設;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穩定;有利于規范人們的行為,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4分)(2)青少年樹立法治意識,依法辦事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了解法律的基本內容和要求;遵守各種法律法規,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不做違法犯罪的事情;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逐步成長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6分)17.(1)文化對個人的重要性:文化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春節期間的文化活動讓人們感受到文化魅力,豐富了節日生活。文化對社會的重要性: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產業的發展能促進經濟發展;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優秀文化能增強民族凝聚力 。(4分)(2)發展文化產業能夠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物質基礎,通過開發文化旅游項目等方式,能讓更多人了解和接觸優秀傳統文化,擴大其影響力;文化產業的發展能激發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促進傳統文化的創新和發展,使其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4分)(3)青少年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學習和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積極參與文化活動,如參觀博物館、參加民俗活動等,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向身邊的人宣傳傳統文化的價值和意義;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傳統文化中的美德,如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等;結合時代發展,對傳統文化進行創新,使其煥發出新的活力 。(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