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團隊六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期中質量監測 科學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團隊六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期中質量監測 科學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團隊六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期中質量監測 科學試卷
1.(2025八下·溫嶺期中)如圖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原則的是 (  )
A. B.
C. D.
2.(2025八下·溫嶺期中)學校項目化小組為夜跑者設計制作節能夜跑燈,下圖為制作好的節能夜跑燈結構圖。晚上跑步時,隨著手臂的擺動,磁體在水管中運動,LED燈就會發光。下列實驗與其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3.(2025八下·溫嶺期中)世界是由元素組成的.圖中能正確表示地殼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  )
A. B.
C. D.
4.(2025八下·溫嶺期中)人類最早的磁化技術出現在我國宋代。據《武經總要》 記載,如圖所示,古人先將魚形鐵燒紅,然后將其放入水中冷卻,依靠地磁場獲得磁性,制成指南魚,圖中是它靜止時的指向。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指南魚的各部分磁性強弱不同
B.指南魚魚頭指向地磁北極
C.指南魚周圍存在磁感線
D.磁化后的魚形鐵不能吸引其他鐵質物體
5.(2025八下·溫嶺期中)物質的結構、性質與用途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氧氣分子是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B.氧氣的助燃性決定了氧氣可以作為燃料
C.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利用了氧氣與氮氣沸點不同的性質
D.氧氣能和很多金屬單質反應,體現了氧氣具有氧化性
6.(2025八下·溫嶺期中)下列關于水的組成中,敘述正確的是 (  )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B.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C.水是由氫分子和氧原子組成
D.水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
7.(2025八下·溫嶺期中)維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近年來科學家還發現維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關于維生素C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6
B.維生素C分子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6個氧原子構成
C.維生素C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9: 1: 12
D.維生素C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5%
8.(2025八下·溫嶺期中)鋰是制造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重要原料。圖甲是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乙是鋰原子的構成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鋰是非金屬元素 B.鋰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6.941g
C.鋰原子核內含7個質子 D.微觀粒子a的名稱是電子
9.(2025八下·溫嶺期中)經分析某一液體中含一種元素,則該物質 (  )
A.不可能是化合物 B.不可能是混合物
C.一定是一種單質 D.一定是純凈物
10.(2025八下·溫嶺期中)下面是實驗室制取、收集、驗滿、驗證氧氣性質的裝置或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  )
A.制取氧氣 B.氧氣驗滿
C.收集氧氣 D.性質檢驗
11.(2025八下·溫嶺期中)如圖所示的“滅火毯”,其可耐溫度達550攝氏度以上。將滅火毯迅速完全覆蓋在著火物(如油鍋)上,可以撲滅火焰,滅火的原理是 (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溫度
C.隔絕空氣 D.降低可燃物著火點
12.(2025八下·溫嶺期中)下列有關空氣中各成分性質和用途,說法正確的是(  )
A.氧氣可以供給呼吸,也可以燃燒
B.稀有氣體化學性質不活潑,可作保護氣
C.氮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是制造化肥、炸藥的重要原料
D.二氧化碳會被植物吸收轉化成氧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對環境沒有影響
13.(2025八下·溫嶺期中)如圖是小徐用手掌總結氧氣的化學性質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質能與手掌心氧氣反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鐵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B.煤脫硫的目的是減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會污染空氣
D.氧氣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能與所有的物質反應
14.(2025八下·溫嶺期中)如右圖所示家庭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后,燈泡L不亮,用試電筆測試c、d兩點時,氖管都發光,測試a、b兩點時,只有a點氖管發光,火線-則故障可能是(  )
A.b、c 之間某處斷路 B.a、d 之間某處斷路
C.火線與零線短路 D.電燈的燈絲斷了
15.(2025八下·溫嶺期中)小寧家所在的住宅區每棟單元的樓梯口都安裝了防盜門,其門鎖原理圖如圖所示,圖中只畫出了其中一家住戶的控制開關S,該門鎖的工作過程是:樓上的人閉合控制開關S,門鎖上的電磁鐵通電后吸引卡入右側門扣中的銜鐵,門可打開。關于該門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門鎖利用了電磁感應的原理來工作的
B.該單元的各住戶控制門鎖的開關是串聯的
C.閉合開關S后,電磁鐵的右端為N極
D.當控制電流減小時,需要將電磁鐵靠近銜鐵才能繼續工作
16.(2025八下·溫嶺期中)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 說出下列符號中2表示的意義:
2Ag   2SO3   N2   CuO   SO42-   。
(2)用元素符號表示:
3個二氧化碳分子    硫酸鐵   氦氣   石墨   水   。
17.(2025八下·溫嶺期中)化學反應過程中常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為吸收或放出熱量。小科通過實驗研究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反應時的能量變化。將大約20克已研細的氫氧化鋇晶體倒入燒杯中,再把燒杯放在事先已灑上少量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燒杯內加入大約10克氯化銨晶體,并用玻璃棒迅速攪拌后靜置片刻,提起燒杯,發現玻璃片與燒杯底部粘在一起,玻璃片上的水結成了冰(如圖)。
(1)由實驗可知,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反應時   熱量;
(2)實驗過程中,小科聞到了一股刺激性氣味,說:“怎么像廁所里的氣味 “這是因為反應生成氨氣,化學式為   。
18.(2025八下·溫嶺期中)在探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連接了如圖所示的電路,電磁鐵A端放有一小磁針,小磁針   N((選填“順”或“逆”)時針轉動,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磁鐵磁性    (選填“增強”、“減弱”或“不變”)。
19.(2025八下·溫嶺期中)由元素R和氫元素、氧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為H2RO4,則R的化合價為   ;如果這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8,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20.(2025八下·溫嶺期中)如圖甲所示,一根條形磁鐵摔斷成兩段,取右邊的一段靠近小磁針,則乙圖中裂紋處的磁極是    極。若把這兩段磁鐵沿裂紋吻合放在一起(如圖甲),則這兩段會相互    (選填“吸引”或“排斥”)。
21.(2025八下·溫嶺期中)1774年10月,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重做普利斯特利實驗,確認加熱分解氧化汞可獲得“氧氣”,由此,提出了燃燒學說。小嘉用模型法表示該化學反應的過程(如圖),請你補充完整   。該化學反應的類型為   。
22.(2025八下·溫嶺期中)甲圖為某家用電路示意圖,為防止電路短路而引發火災,小明欲將某款雙金屬片段路器接入該家庭電路中,圖乙為斷路器分別在“電路正常”和“某處短路”兩種狀態的示意圖。
(1)將斷路器接入圖甲中處時,應選擇中的   兩個接線柱。
(2)若小明將該斷路器接入圖甲中處,在使用中因電燈發生短路導致斷路器斷開,用測電筆測試插座三個孔的帶電情況,其中能使氖管發光的是   。A.接地插孔;B.零線插孔;C.火線插孔
23.(2025八下·溫嶺期中)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發現如下現象:
①絕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③有極少部分α粒子被彈了回來。從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1)絕大多數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   。
(2)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α粒子數量,繪制圖像如圖所示,其中符合實驗現象的圖像是 ____。
A. B.
C. D.
24.(2025八下·溫嶺期中)人類對含有21%氧氣的空氣已經適應了。在這種空氣中,一根火柴完全燃燒大約需要10秒,火爐內燒盡一小塊松木大約需要20分鐘,人在1分鐘內大約需要呼吸16~20次。如果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增加到40%,地球上將可能發生怎樣的變化    。
25.(2025八下·溫嶺期中)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有多種,如MnO2、CuSO4等。小金分別探究漂白液(主要成分是 NaClO和NaCl)、FeCl3和K2SO4能否催化過氧化氫分解。分別向三種物質中多次加入5%過氧化氫溶液。(已知: NaClO和 H2O反應會生成O2和NaCl和H2O)
物質 第 1次 第2次 第3次
漂白液 大量氣泡 少量氣泡 無氣泡
FeCl3溶液 較多氣泡 較多氣泡 較多氣泡
K2SO4溶液 無氣泡產生 無氣泡產生 無氣泡產生
(1)MnO2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的文字表達式是   。
(2)如何檢驗生成的氣體是氧氣   。
(3)根據以上實驗現象,小金可以得出的結論:   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26.(2025八下·溫嶺期中)如圖甲所示,操場上六位學生通過跳大繩(絕緣層內含導線),竟然能使一只小燈泡發光。六位學生產生了好奇心,在老師指導下開展了某電磁學實驗(圖乙)。
(1)閉合開關,靈敏電流計指針不偏轉,說明電路中無感應電流。經過多次實驗,將觀察到的現象統計如下表:
序號 導體 AB 運動情況 靈敏電流計指針情況
1 上下緩慢運動 不偏轉
2 上下快速運動 不偏轉
3 水平緩慢向左 向右小幅度偏轉
4 水平快速向左 向右大幅度偏轉
5 水平緩慢向右 向左小幅度偏轉
6 水平快速向右 向左大幅度偏轉
①由表可知,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就會產生感應電流。這種現象在科學上稱之為   現象。
②對比   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方向有關。
③對比3、4(或5、6)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感應電流的大小與   有關。
27.(2025八下·溫嶺期中)人們對相對原子質量的認識經歷了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
材料一:19世紀初,有科學家認為: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整數倍。
材料二:1886年,英國科學家克魯克斯大膽假設: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不同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國際上采用碳-12原子質量的1/12,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確定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下列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____。
A.0-16 B.Cl-35.5 C.Ag-108
(2)在克魯克斯的假設中,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對原子質量。這是因為原子結構中的某種微粒數不同,該微粒的名稱是   。
(3)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5.5,自然界氯元素僅有36Cl和37Cl兩種同位素原子。根據材料三可以推出,氯元素中,5 Cl和37Cl這兩種同位素原子的個數之比為   。
(4)氫元素有兩種常見的同位素:氕(H-1)和氘(H-2)。假設在一個水分子樣本中,氕和氘的原子個數比為99:1,請計算這種水分子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
28.(2025八下·溫嶺期中)小明用如圖所示的電路“探究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的影響因素”.其中為磁敏電阻,其阻值隨磁場強度的增大而減小.閉合開關和,按下表進行實驗并記錄相應的數據.
線圈接線點 接線柱1 接線柱2 接線柱3
實驗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電流表讀數/安 0.22 0.32 0.46 0.22 0.32 0.46 0.22 0.32 0.46
電流表讀數/安 0.60 1.00 1.30 0.42 0.60 0.80 0.20 0.30 0.42
(1)該實驗通過   來判斷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
(2)在研究線圈匝數對磁性的影響時,小明將開關從接線柱1換到2時,接下來進行的操作是:   .
(3)通過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
29.(2025八下·溫嶺期中)用如圖實驗驗證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
(1)實驗1,能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O2的現象是   ;
(2)實驗2,①中紙片燃燒,②中紙片未燃燒,②中紙片未燃燒的原因是   。
30.(2025八下·溫嶺期中)小科同學準備在實驗室里制取一定量的氧氣,用于做細鐵絲在純氧中燃燒的實驗。實驗室提供了以下藥品和儀器裝置制取氣體,根據要求回答:
【藥品】a氯酸鉀,b高錳酸鉀,c過氧化氫,d二氧化錳,e稀鹽酸,f大理石
【裝置】
(1) 寫出圖①中儀器A的名稱   。
(2)小科直接利用上圖中①、③裝置制取并收集氧氣,則他選擇的藥品為上述中的   (填序號)。
(3)下列關于制取并收集氧氣過程中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編號)。
A.裝置①點燃酒精燈后,需在試管底部來回移動酒精燈,目的是預熱
B.若用裝置③收集氧氣,要檢驗氧氣是否集滿,則需把帶火星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C.不能選擇裝置④收集氧氣的原因是氧氣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
D.選擇①、⑤裝置組合制取和收集氧氣,則導管口的連接順序為①→b→c→…
(4)小科收集了一瓶氧氣后,準備完成細鐵絲燃燒實驗,如圖⑥和⑦。點燃系在螺旋狀細鐵絲底端的火柴后,接下去的操作是等到火柴   (填“燃得最旺”或“快燃盡”)時將鐵絲伸入集氣瓶內。
31.(2025八下·溫嶺期中)硫酸銨是農業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氮肥,其化學式為試計算:
(1)硫酸銨的相對分子質量。
(2)硫酸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3)多少克硫酸銨中所含氮元素的質量和120g尿素 中所含氮元素的質量相等
(4)已知所購買的化肥中硫酸銨的含量為90%,則該化肥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32.(2025八下·溫嶺期中)為解決夏天開空調時室內空氣干燥的問題,小明設計了一款自動啟停的空氣加濕器——當空氣濕度達到一定值時,可以自動開啟或停止加濕.其電路原理如圖所示(其中加濕裝置還未畫出)。已知控制電路中U =3V,當電磁鐵中的線圈(電阻忽略不計)電流為30mA時,銜鐵剛好被吸合;線圈電流為20mA時,銜鐵釋放。R1是滑動變阻器, 是濕敏電阻,其阻值與空氣濕度的關系如下表。
空氣濕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濕敏電阻R2阻值歐 410 300 250 200 170 150 100 50 25
(1) 加濕裝置應該接在   (選填“AB”或“CD”)之間。
(2)為了使在加濕器作用下,空氣濕度維持的范圍為70%-80%,通過計算說明此時R1的阻值大小。
(3)若要降低空氣濕度維持的范圍,可采取的措施是   。(寫出兩點)
33.(2025八下·溫嶺期中)小金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和試劑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集氣瓶中空氣的體積為200mL,氧氣傳感器測得集氣瓶內氧氣的體積分數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
(1)實驗開始時,用酒精燈加熱粗銅絲,其目的是   。
(2)反應開始到止水夾打開前,集氣瓶內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3)小金提出“倒吸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除以200mL等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據圖乙分析,此說法   (填“正確”或“錯誤”),說明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安全用電原則
【解析】【分析】根據安全用電的常識分析判斷。
【解答】 A.雷雨天里,大樹也是很好的導體,電流會沿大樹傳到大地,所以雷雨天千萬不要在大樹下避雨,故A錯誤;
B.小孩用手指直接插入插座的孔內,直接接觸火線而觸電,故B錯誤;
C.因為濕抹布是導體,當用濕抹布接觸帶電體時,可能會使電源通過人體與大地形成通路,使人觸電,故C錯誤;
D.冰箱等家用電器都使用三孔插座,是由于這些用電器的外殼是金屬,金屬是導體,當用電器漏電時,會使金屬外殼帶電,若接上地線,電流就通過地線,流入大地,而防止了觸電事故的發生,故D正確。
故選D。
2.【答案】D
【知識點】電磁感應;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
【解析】【分析】題中描述的原理是電磁感應原理。
【解答】A、描述的是電生磁,故A錯誤。
B、描述的是電生磁,故B錯誤。
C、描述的是運動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故C錯誤。
D、描述的是電磁感應,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3.【答案】B
【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
【解析】【分析】根據地殼中元素分布的知識分析。
【解答】根據地球中元素分布的知識可知,地殼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是O、Si、Al、Fe,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
4.【答案】A
【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
【解析】【分析】A.磁體磁極位置磁性最強,中間位置磁性最弱;
B.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C.磁感線實際不存在,是為了描述磁場的分布假想的曲線;
D.磁性是指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不是所有物體都具有磁性。
【解答】A.指南魚是一個磁體,磁極的位置在魚頭和魚尾,兩個磁極位置的磁性最強,中間最弱,故A正確;
B.地磁場的南極在地理的北極附近,地磁場的北極在地理的南極附近,如圖所示,指南魚魚頭指向北方,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指南魚魚頭應標注“N”,故B錯誤;
C.指南魚被磁化后,周圍存在磁場,而磁感線實際不存在,是為了描述磁場的分布假想的曲線,故C錯誤;
D.磁性是指磁體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磁化后的魚形鐵能吸引其他鐵質物體,故D錯誤。
故選C。
5.【答案】B
【知識點】氧氣的性質和利用;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解析】【分析】氧氣是氧元素形成的一種單質,化學式O2,其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與大部分的元素都能與氧氣反應。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是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熔點-218.4℃,沸點-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在空氣中氧氣約占21%。液氧為天藍色。固氧為藍色晶體。動物呼吸、燃燒和一切氧化過程(包括有機化合物的腐敗)都消耗氧氣。但空氣中的氧能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斷地得到補充。在金屬的切割和焊接中。是用純度93.5%~99.2%的氧氣與可燃氣(如乙炔)混合,產生極高溫度的火焰,從而使金屬熔融。冶金過程離不開氧氣。為了強化硝酸和硫酸的生產過程也需要氧。不用空氣而用氧與水蒸氣的混合物吹入煤氣氣化爐中,能得到高熱值的煤氣。醫療用氣極為重要。
【解答】A. 氧氣分子是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A正確;
B. 氧氣的助燃性決定了氧氣可以作為助燃劑,B錯誤;
C. 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利用了氧氣與氮氣沸點不同的性質 ,C正確;
D. 氧氣能和很多金屬單質反應,體現了氧氣具有氧化性 ,D正確;
故答案為:B
6.【答案】B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 根據對水的組成的認識判斷即可。
【解答】 A.水是一種物質,不能由氫氣、氧氣兩種物質組成,故A錯誤;
B.水的化學式為H2O,水是由H、O兩種元素組成的,故B正確;
CD.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故C、D錯誤。
故選D。
7.【答案】B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A.相對分子質量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和;
B.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該原子的個數;
C.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
D.元素的質量分數=。
【解答】 A.C6H8O6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12×6)+(1×8)+(16×6)=176,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根據維生素C的化學式C6H8O6可知,1個維生素C分子是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6個氧原子構成的,故B錯誤符合題意;
C.根據維生素C的化學式C6H8O6,維生素C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之比=(12×6):(1×8):(16×6)=9:1:12;故C正確不合題意;
D.根據維生素C的化學式C6H8O6可知,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8.【答案】D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
【解答】A、鋰是“钅”字旁的,屬于金屬元素,故A錯誤;
B、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不是“g”,故B錯誤;
C、鋰是3號元素,質子數為3,故C錯誤;
D、a在原子核以外,屬于核外電子,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9.【答案】A
【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 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解答】A.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至少有兩種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種元素一定不是化合物,故A正確;
B.混合物指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只含有一種元素可能屬于混合物,也可能屬于單質,如氧氣中只含有一種氧元素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故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混合物,故B錯誤;
C.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只含有一種元素可能屬于混合物,也可能屬于單質,如氧氣和臭氧組成的物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故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故C
錯誤;
D.純凈物是指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可以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也可以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只含有一種元素,可能屬于混合物,故D錯誤。
故選A。
10.【答案】C
【知識點】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氧氣的檢驗和驗滿
【解析】【分析】 根據氧氣的性質和實驗注意事項分析。
【解答】 A.加熱高錳酸鉀,試管口微微向下傾斜,試管口要加一團棉花,故A錯誤;
B.驗滿帶火星木條要放在集氣瓶口,故B錯誤;
C.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C正確;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細沙,故D錯誤。
故選C。
11.【答案】C
【知識點】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滅火的方法:隔絕可燃物,隔絕空氣或降低溫度。
【解答】 滅火毯覆蓋在燃燒物上,隔絕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而達到滅火目的。故A、B、D錯誤,而C正確。
故選C。
12.【答案】B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根據常見氣體的性質和應用的知識判斷。
【解答】A.氧氣可以供給呼吸,但是不能燃燒,故A錯誤;
B.稀有氣體化學性質不活潑,可作保護氣,故B正確;
C.氮氣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是制造化肥、炸藥的重要原料,故C錯誤;
D.二氧化碳會被植物吸收轉化成氧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太大會增大溫室效應,故D錯誤。
故選B。
13.【答案】B
【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不同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分析判斷。
【解答】A.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故A錯誤;
B.煤脫硫的目的是減少二氧化硫的生成,故B正確;
C.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會污染空氣,故C錯誤;
D.氧氣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能與很多物質發生反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物質,故D錯誤。
故選B。
14.【答案】A
【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測電筆接觸火線時發光,接觸零線時不發光,結合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 如圖,閉合開關后,發現電燈L不亮,用測電筆測試c、d兩點時,氖管都發光,說明c、d都與火線連通(即c點到火線間的電路沒有斷路);測試a、b兩點時,只有a點氖管發光,則測b點時氖管不發光,說明b點沒有與火線連通,所以故障可能是b、c之間某處斷路,故A正確,BD錯誤;
若火線與零線短路,則保險絲熔斷或空氣開關跳閘,整個電路斷開,用測電筆測試各點時,氖管都不發光,故C錯誤。
故選A。
15.【答案】D
【知識點】電磁鐵的其他應用
【解析】【分析】 (1)電磁鐵的原理是電流的磁效應,特點是通電時具有磁性,斷電時失去磁性,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電流的大小有關。
(2)并聯電路中各用電器之間互不影響,串聯電路各用電器之間相互影響。
(3)根據安培定則可以判斷電磁鐵的磁極。
【解答】A、該門鎖利用了電生磁的原理來工作的正確,當電流通過螺線管時,螺線管有磁性,故A錯誤。
B、該單元的各住戶控制門鎖的開關是并聯的,互不影響,故B錯誤。
C、根據安培定則,閉合開關S后,電磁鐵的右端為S極,故C錯誤。
D、當控制電流減小時,電磁鐵的磁性減弱,對銜鐵的磁力減弱,需要將電磁鐵靠近銜鐵才能繼續工作,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6.【答案】(1)2個銀原子;2個三氧化硫分子;一個氮分子中含有2個氮原子;氧化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1個硫酸根離子帶2個單位負電荷
(2)3CO2;Fe2(SO4)3;He;C;H2O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分析】(1)化學式左邊的數字表示分子、原子或離子的個數,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的化合價,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分子中該原子的個數。
(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解答】(1) 2Ag中的數字“2”表示2個銀原子;
2SO3中的數字“2”表示表示2個三氧化硫分子;
N2表示中的數字“2”表示一個氮分子中含有2個氮原子
中的數字“2”表示氧化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SO42-中的數字“2”表示1個硫酸根離子帶2個單位負電荷。
(2) 3個二氧化碳分子寫作:3CO2;
硫酸鐵寫作:Fe2(SO4)3;
氦氣寫作:He;
石墨寫作:C;
水寫作:H2O。
17.【答案】(1)吸收
(2)NH3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分析】 (1)根據反應中能量的變化分析;
(2)根據氨氣的性質分析判斷。
【解答】 (1)由玻璃片上的水結成了冰,說明了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反應時吸收熱量;
(2)由于氯化銨能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了氨氣,氨氣有刺激性氣味.所以,實驗過程中,小明聞到了一股刺激性氣味,像廁所里的氣味,這是因為反應生成了NH3。
18.【答案】順;減弱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
【解析】【分析】 (1)開關閉合后,根據電流方向利用安培定則可判斷螺線管的磁極,則由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可判出小磁針的指向;
(2)由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動可得出電路中電流的變化,則可得出螺線管中磁場的變化。
【解答】 (1)由圖可知螺線管中電流由左側流入,則由右手螺旋定則可知,螺線管A端為N極,B端為S極,
因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同名磁極相互排斥,則可知小磁針順時針轉動;
(2)若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則由歐姆定律可得線圈中的電流變小,則電磁鐵的磁性減弱。
19.【答案】+6;32
【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1)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
(2)相對分子質量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和,據此分析計算。
【解答】(1)在化學式 H2RO4 中,H的化合價為+1,O的化合價為-2,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1)×2+x+(-2)×4=0,解得:x=+6;
(2)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定義得到:1×2+y+16×4=98,解得:y=32。
20.【答案】N;吸引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任何磁體都有兩個磁極:磁北極(N極)和磁南極(S極);磁體分成若干份,每一份又是一個新的磁體。
【解答】由圖乙可知,小磁針右端為S極,由于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所以裂紋處的磁極為N極。
由圖甲可知,左邊裂紋的磁極是S極,右邊裂紋的磁極是N極,由于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所以把這段磁鐵沿裂紋吻合放在一起會相互吸引。
21.【答案】;分解反應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反應的實質和質量守恒定律將圖示補充完整,根據反應的特點分析反應的類型。
【解答】加熱分解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氣,汞是由汞原子構成的,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屬于不變,還缺兩個汞原子和一個氧分子,如圖:

該反應是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屬于分解反應。
22.【答案】(1)a、c
(2)BC
【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測電筆的使用
【解析】【分析】(1)斷路器接入電路中時,電路是正常工作的。
(3)N處為零線;測電筆接觸火線時氖管會發光;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解答】(1)將斷路器接入圖甲中M處時,斷路器正常工作,應選擇a、c兩個接線柱。
(2)小明將該斷路器接入圖甲中N處,在使用中因電燈L發生短路導致斷路器斷開,三孔插座的右孔接的是火線,左孔通過燈泡接到火線上,所以火線插孔、零線插孔都能時測電筆的氖管發光,故BC正確。
故答案為:(1)a、c;(2)BC。
23.【答案】(1)原子內部大部分都是空的
(2)A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
【解析】【分析】(1)a粒子帶正電荷,原子核帶正電荷,則二者靠近時會受到排斥力而改變運動軌跡。根據改變運動軌跡的a粒子數量可以判斷原子核作用力的范圍,進而確定原子核的體積大小;
(2)根據題干信息描述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1) 絕大多數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內部大部分都是空的;
(2) 金原子核質量比α粒子大很多,且體積很小,所以當α粒子正碰到金原子核被彈了回來,且是很少被彈回,金原子核質量比α粒子大很多,當α粒子正碰到金原子核被彈了回來,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故A符合題意,而B、C、D不合題意。
故選A。
24.【答案】地球上的可燃物更易燃燒,失火,爆炸,金屬的銹蝕更快等
【知識點】氧氣的性質和利用
【解析】【分析】當氧氣的濃度增大時,會加快與氧氣反應的速度,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如果空氣中的O2含量增加到40%,地球上的可燃物更易燃燒,失火、爆炸,金屬的銹蝕更快等。
25.【答案】(1)過氧化氫水+氧氣
(2)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若木條復燃,證明該氣體是氧氣
(3)FeCl3溶液
【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 (1)根據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分析;
(2)根據氧氣的檢驗方法來分析;
(3)催化劑可以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
【解答】 (1)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為水和氧氣,則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水+氧氣;
(2)氧氣具有助燃性,檢驗生成的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若木條復燃,證明該氣體是氧氣;
(3)根據表格可知,加入氯化鐵溶液后,生成氧氣的速度不斷增大,則FeCl3溶液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26.【答案】(1)電磁感應;4、6;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速度
【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
【解析】【分析】 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就會產生感應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
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和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方向有關;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運動的速度和磁場的強弱有關。
【解答】 (3)①由表可知,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就會產生感應電流。這種現象在科學上稱之為電磁感應現象。
②對比4、6或3、5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方向有關。
③對比3、4(或5、6)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速度有關。
27.【答案】(1)B
(2)中子
(3)3:1
(4)18.02
【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 (1)根據題意,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同種元素的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相同,且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3) 根據化學家測定出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的平均值來分析解答 。
(4)首先根據原子個數計算出氕和氘的平均值,再計算水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
【解答】 (1)19世紀初,有化學家認為: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Cl-35.5。
故選B。
(2)同種元素的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相同,相對原子質量卻不同,是因為原子結構中的某種微粒數不同,該微粒的名稱是中子數。
(3) 設 Cl-35 和 Cl-37 兩種同位素的原子個數比a:b,則35a+37b=35.5(a+b),故a:b=3:1,即 Cl-35和 Cl-37的原子的個數之比為3:1;
(4)根據題意可知, 氕和氘的原子個數比為99:1, 設氕和氘的原子個數分別為99a和a,
則這種水分子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
根據H2O可知,水分子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01×2+16=18.02。
28.【答案】(1)電流表A2的示數變化
(2)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讓電流表A1的示數保持不變。
(3)當線圈匝數相同時,電流越大,則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越強;當電流大小相同時,線圈匝數越多,則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越強。
【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
【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可知,當電流表A2的示數變小時,則說明磁敏電阻R2的阻值增大,那么此時螺線管的磁場強度減小;
(2)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線圈匝數對螺線管磁場強弱的影響時,需要控制電流大小相同;
(3)根據表格數據分析通電螺線管磁場強弱的影響因素。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該實驗通過電流表A2的示數變化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性強弱;
(2) 在研究線圈匝數對磁性的影響時,小明將開關從接線柱1換到2時, 線圈匝數改變,此時要控制通過線圈的電流大小相同,因此接下來的操作為: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讓電流表A1的示數保持不變。
(3)根據接線柱1的實驗數據可知,此時線圈匝數相同,當電流表A1的示數增大時,A2的電流增大而磁敏電阻的阻值減小,那么螺線管的磁場變強,即:當線圈匝數相同時,電流越大,則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越強;
根據實驗1、4、7可知,當電流大小相同時,線圈匝數減小,則A2的示數減小而磁敏電阻的阻值增大,那么電磁鐵的磁場變弱,那么得到:當電流大小相同時,線圈匝數越多,則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越強。
29.【答案】(1)實驗1,①中白磷不能接觸氧氣,不燃燒
(2)水吸收了部分熱量,使溫度未達到紙片的著火點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根據燃燒的條件分析實驗;
【解答】(1)實驗1,①中白磷不能接觸氧氣,不燃燒,②中白磷接觸氧氣,能燃燒,能證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故填: 實驗1,①中白磷不能接觸氧氣,不燃燒
(2) 實驗2,①中紙片燃燒,②中紙片未燃燒,由燃燒的條件可知,②中紙片未燃燒的原因是水吸收了部分熱量,使溫度未達到紙片的著火點。故填: 水吸收了部分熱量,使溫度未達到紙片的著火點 。
30.【答案】(1)鐵架臺
(2)ac
(3)A;B
(4)快燃盡
【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
【解析】【分析】 (1)根據常用儀器的名稱來分析解答;
(2)根據裝置①是固體加熱型裝置,適用于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來分析解答;
(3)A.根據給物質加熱時,應先進行預熱來分析解答;
B.根據用裝置③收集氧氣,要檢驗氧氣是否集滿,需把帶火星木條放在集氣瓶口來分析解答;
C.根據不能選擇裝置④收集氧氣的原因是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來分析解答;
D.根據選擇①、⑤裝置組合制取和收集氧氣,氧氣的密度比水小,氧氣應從導管c通入來分析解答;
(4)根據鐵絲燃燒的注意事項來分析解答。
【解答】 (1)圖①中儀器A的名稱是鐵架臺;
(2)小科直接利用圖中①、③裝置制取并收集氧氣,裝置①是固體加熱型裝置,因為試管口沒有棉花,因此適用于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則他選擇的藥品為上述中的ac;
(3)A.給物質加熱時,應先進行預熱,則裝置①點燃酒精燈后,需在試管底部來回移動酒精燈,目的是預熱,故A正確;
B.用裝置③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要檢驗氧氣是否集滿,需把帶火星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故B正確;
C.不能選擇裝置④收集氧氣的原因是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而不是氧氣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故C錯誤;
D.選擇①、⑤裝置組合制取和收集氧氣,氧氣的密度比水小,氧氣應從導管c通入,則導管口的連接順序為a→c→b→…,故D錯誤;
故選AB。
(4)小科收集了一瓶氧氣后,準備完成細鐵絲燃燒實驗,點燃系在螺旋狀細鐵絲底端的火柴后,接下去的操作是等到火柴快燃盡時將鐵絲伸入集氣瓶內,這樣既能確保鐵絲被點燃,又不過多消耗氧氣。
31.【答案】(1)解: 硫酸銨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2)解:硫酸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3)解:設硫酸銨的質量為x,

解得: x=264g。
(4)解:硫酸銨中 N%=28/132×100%=21.2%;
則化肥中 N%=90%×21.2%=19.1%。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相對分子質量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和;
(2)元素的質量之比=;
(3)元素質量=物質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根據氮元素質量相等列方程計算即可;
(4)首先計算出硫酸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然后再乘以90%即可。
32.【答案】(1)AB
(2)解:當空氣濕度達到70%時,此時電流為0.02A,
則此時總電阻
此時R1的阻值: ;
當空氣濕度達到80%時,此時電流為0.03A,
此時總電阻為 ;
此時R1的阻值:。
(3)變阻器R1的阻值減小或增大電源電壓
【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 (1)當濕度增大時空氣加濕器會停止工作,根據銜鐵的位置變化確定加濕裝置的位置即可;
(2)當空氣濕度為70%時,根據表格確定濕敏電阻的阻值,根據 計算此時的總電阻,根據R1=R總-R2計算R1的阻值。當空氣濕度為80%時,同理計算此時R1的阻值即可。
(3)當銜鐵吸合時電流大小不同,可從變阻器的阻值和電源電壓的角度思考采取的措施。
【解答】 (1)根據表格可知,當濕度增大時濕敏電阻的阻值減小,此時總電阻減小而總電流增大,那么電磁鐵的磁場變強,將銜鐵吸下來切斷加濕裝置的工作,因此加濕裝置應該接在AB之間;
(3)當銜鐵吸合時電流大小不同,如果電源電壓不變,那么總電阻不變。當空氣濕度降低時,濕敏電阻的阻值增大,則變阻器R1的阻值減小;如果R1的阻值不變,那么總電阻變大,而電流不變。根據U=IR可知,此時可以增大電源電壓。
33.【答案】(1)引燃白磷
(2)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
(3)錯誤;白磷不能耗盡裝 置中的氧氣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正常的空氣成分按體積分數計算是:氮氣(N2)約占78.1%,氧氣(O2)約占20.9%,稀有氣體約占0.939%(氦He、氖Ne、氬Ar、氪Kr、氙Xe、氡Rn),二氧化碳(CO2)約占0.031%,還有其他氣體和雜質約占0.03%,如臭氧(O3)、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水蒸氣(H2O)等。
【解答】(1) 實驗開始時,用酒精燈加熱粗銅絲,銅絲具有導熱性,用來引燃白磷;
(2) 反應開始到止水夾打開前,集氣瓶內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 ;
(3)從乙圖可以看出,此說法是錯誤的,因為 白磷不能耗盡裝置中的氧氣 ,所以測量結果偏小;
故答案為:(1) 引燃白磷 (2) 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 (3)錯誤、白磷不能耗盡裝 置中的氧氣
1 / 1浙江省臺州市溫嶺市團隊六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期中質量監測 科學試卷
1.(2025八下·溫嶺期中)如圖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原則的是 (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安全用電原則
【解析】【分析】根據安全用電的常識分析判斷。
【解答】 A.雷雨天里,大樹也是很好的導體,電流會沿大樹傳到大地,所以雷雨天千萬不要在大樹下避雨,故A錯誤;
B.小孩用手指直接插入插座的孔內,直接接觸火線而觸電,故B錯誤;
C.因為濕抹布是導體,當用濕抹布接觸帶電體時,可能會使電源通過人體與大地形成通路,使人觸電,故C錯誤;
D.冰箱等家用電器都使用三孔插座,是由于這些用電器的外殼是金屬,金屬是導體,當用電器漏電時,會使金屬外殼帶電,若接上地線,電流就通過地線,流入大地,而防止了觸電事故的發生,故D正確。
故選D。
2.(2025八下·溫嶺期中)學校項目化小組為夜跑者設計制作節能夜跑燈,下圖為制作好的節能夜跑燈結構圖。晚上跑步時,隨著手臂的擺動,磁體在水管中運動,LED燈就會發光。下列實驗與其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識點】電磁感應;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
【解析】【分析】題中描述的原理是電磁感應原理。
【解答】A、描述的是電生磁,故A錯誤。
B、描述的是電生磁,故B錯誤。
C、描述的是運動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故C錯誤。
D、描述的是電磁感應,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3.(2025八下·溫嶺期中)世界是由元素組成的.圖中能正確表示地殼中元素含量分布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
【解析】【分析】根據地殼中元素分布的知識分析。
【解答】根據地球中元素分布的知識可知,地殼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是O、Si、Al、Fe,故B正確,而A、C、D錯誤。
故選B。
4.(2025八下·溫嶺期中)人類最早的磁化技術出現在我國宋代。據《武經總要》 記載,如圖所示,古人先將魚形鐵燒紅,然后將其放入水中冷卻,依靠地磁場獲得磁性,制成指南魚,圖中是它靜止時的指向。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
A.指南魚的各部分磁性強弱不同
B.指南魚魚頭指向地磁北極
C.指南魚周圍存在磁感線
D.磁化后的魚形鐵不能吸引其他鐵質物體
【答案】A
【知識點】磁場和磁感線
【解析】【分析】A.磁體磁極位置磁性最強,中間位置磁性最弱;
B.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C.磁感線實際不存在,是為了描述磁場的分布假想的曲線;
D.磁性是指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不是所有物體都具有磁性。
【解答】A.指南魚是一個磁體,磁極的位置在魚頭和魚尾,兩個磁極位置的磁性最強,中間最弱,故A正確;
B.地磁場的南極在地理的北極附近,地磁場的北極在地理的南極附近,如圖所示,指南魚魚頭指向北方,根據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指南魚魚頭應標注“N”,故B錯誤;
C.指南魚被磁化后,周圍存在磁場,而磁感線實際不存在,是為了描述磁場的分布假想的曲線,故C錯誤;
D.磁性是指磁體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磁化后的魚形鐵能吸引其他鐵質物體,故D錯誤。
故選C。
5.(2025八下·溫嶺期中)物質的結構、性質與用途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氧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氧氣分子是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
B.氧氣的助燃性決定了氧氣可以作為燃料
C.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利用了氧氣與氮氣沸點不同的性質
D.氧氣能和很多金屬單質反應,體現了氧氣具有氧化性
【答案】B
【知識點】氧氣的性質和利用;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解析】【分析】氧氣是氧元素形成的一種單質,化學式O2,其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與大部分的元素都能與氧氣反應。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是氧元素最常見的單質形態。熔點-218.4℃,沸點-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約30mL氧氣。在空氣中氧氣約占21%。液氧為天藍色。固氧為藍色晶體。動物呼吸、燃燒和一切氧化過程(包括有機化合物的腐敗)都消耗氧氣。但空氣中的氧能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斷地得到補充。在金屬的切割和焊接中。是用純度93.5%~99.2%的氧氣與可燃氣(如乙炔)混合,產生極高溫度的火焰,從而使金屬熔融。冶金過程離不開氧氣。為了強化硝酸和硫酸的生產過程也需要氧。不用空氣而用氧與水蒸氣的混合物吹入煤氣氣化爐中,能得到高熱值的煤氣。醫療用氣極為重要。
【解答】A. 氧氣分子是保持氧氣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A正確;
B. 氧氣的助燃性決定了氧氣可以作為助燃劑,B錯誤;
C. 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利用了氧氣與氮氣沸點不同的性質 ,C正確;
D. 氧氣能和很多金屬單質反應,體現了氧氣具有氧化性 ,D正確;
故答案為:B
6.(2025八下·溫嶺期中)下列關于水的組成中,敘述正確的是 (  )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B.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C.水是由氫分子和氧原子組成
D.水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
【答案】B
【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
【解析】【分析】 根據對水的組成的認識判斷即可。
【解答】 A.水是一種物質,不能由氫氣、氧氣兩種物質組成,故A錯誤;
B.水的化學式為H2O,水是由H、O兩種元素組成的,故B正確;
CD.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一個水分子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故C、D錯誤。
故選D。
7.(2025八下·溫嶺期中)維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中,它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近年來科學家還發現維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關于維生素C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76
B.維生素C分子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6個氧原子構成
C.維生素C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9: 1: 12
D.維生素C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5%
【答案】B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A.相對分子質量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和;
B.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該原子的個數;
C.元素的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比;
D.元素的質量分數=。
【解答】 A.C6H8O6維生素C的相對分子質量=(12×6)+(1×8)+(16×6)=176,故A正確不合題意;
B.根據維生素C的化學式C6H8O6可知,1個維生素C分子是由6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6個氧原子構成的,故B錯誤符合題意;
C.根據維生素C的化學式C6H8O6,維生素C中C、H、O三種元素的質量之比=(12×6):(1×8):(16×6)=9:1:12;故C正確不合題意;
D.根據維生素C的化學式C6H8O6可知,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B。
8.(2025八下·溫嶺期中)鋰是制造新能源汽車電池的重要原料。圖甲是鋰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圖乙是鋰原子的構成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鋰是非金屬元素 B.鋰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6.941g
C.鋰原子核內含7個質子 D.微觀粒子a的名稱是電子
【答案】D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原子中:質子數=電子數=核電荷數=原子序數。
【解答】A、鋰是“钅”字旁的,屬于金屬元素,故A錯誤;
B、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不是“g”,故B錯誤;
C、鋰是3號元素,質子數為3,故C錯誤;
D、a在原子核以外,屬于核外電子,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9.(2025八下·溫嶺期中)經分析某一液體中含一種元素,則該物質 (  )
A.不可能是化合物 B.不可能是混合物
C.一定是一種單質 D.一定是純凈物
【答案】A
【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純凈物和混合物的區別
【解析】【分析】 混合物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化合物是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解答】A.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組成的純凈物,至少有兩種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種元素一定不是化合物,故A正確;
B.混合物指由多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只含有一種元素可能屬于混合物,也可能屬于單質,如氧氣中只含有一種氧元素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故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混合物,故B錯誤;
C.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只含有一種元素可能屬于混合物,也可能屬于單質,如氧氣和臭氧組成的物質中只含有一種元素,故含有一種元素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故C
錯誤;
D.純凈物是指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可以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也可以由多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只含有一種元素,可能屬于混合物,故D錯誤。
故選A。
10.(2025八下·溫嶺期中)下面是實驗室制取、收集、驗滿、驗證氧氣性質的裝置或操作,其中正確的是 (  )
A.制取氧氣 B.氧氣驗滿
C.收集氧氣 D.性質檢驗
【答案】C
【知識點】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氧氣的檢驗和驗滿
【解析】【分析】 根據氧氣的性質和實驗注意事項分析。
【解答】 A.加熱高錳酸鉀,試管口微微向下傾斜,試管口要加一團棉花,故A錯誤;
B.驗滿帶火星木條要放在集氣瓶口,故B錯誤;
C.氧氣密度比空氣略大,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C正確;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細沙,故D錯誤。
故選C。
11.(2025八下·溫嶺期中)如圖所示的“滅火毯”,其可耐溫度達550攝氏度以上。將滅火毯迅速完全覆蓋在著火物(如油鍋)上,可以撲滅火焰,滅火的原理是 (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溫度
C.隔絕空氣 D.降低可燃物著火點
【答案】C
【知識點】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滅火的方法:隔絕可燃物,隔絕空氣或降低溫度。
【解答】 滅火毯覆蓋在燃燒物上,隔絕可燃物與空氣的接觸而達到滅火目的。故A、B、D錯誤,而C正確。
故選C。
12.(2025八下·溫嶺期中)下列有關空氣中各成分性質和用途,說法正確的是(  )
A.氧氣可以供給呼吸,也可以燃燒
B.稀有氣體化學性質不活潑,可作保護氣
C.氮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是制造化肥、炸藥的重要原料
D.二氧化碳會被植物吸收轉化成氧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對環境沒有影響
【答案】B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根據常見氣體的性質和應用的知識判斷。
【解答】A.氧氣可以供給呼吸,但是不能燃燒,故A錯誤;
B.稀有氣體化學性質不活潑,可作保護氣,故B正確;
C.氮氣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是制造化肥、炸藥的重要原料,故C錯誤;
D.二氧化碳會被植物吸收轉化成氧氣,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太大會增大溫室效應,故D錯誤。
故選B。
13.(2025八下·溫嶺期中)如圖是小徐用手掌總結氧氣的化學性質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質能與手掌心氧氣反應。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鐵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
B.煤脫硫的目的是減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會污染空氣
D.氧氣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能與所有的物質反應
【答案】B
【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解析】【分析】根據不同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分析判斷。
【解答】A.鐵在空氣中不能燃燒,故A錯誤;
B.煤脫硫的目的是減少二氧化硫的生成,故B正確;
C.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會污染空氣,故C錯誤;
D.氧氣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能與很多物質發生反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物質,故D錯誤。
故選B。
14.(2025八下·溫嶺期中)如右圖所示家庭電路中,當開關S閉合后,燈泡L不亮,用試電筆測試c、d兩點時,氖管都發光,測試a、b兩點時,只有a點氖管發光,火線-則故障可能是(  )
A.b、c 之間某處斷路 B.a、d 之間某處斷路
C.火線與零線短路 D.電燈的燈絲斷了
【答案】A
【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測電筆接觸火線時發光,接觸零線時不發光,結合家庭電路電流過大的知識分析判斷。
【解答】 如圖,閉合開關后,發現電燈L不亮,用測電筆測試c、d兩點時,氖管都發光,說明c、d都與火線連通(即c點到火線間的電路沒有斷路);測試a、b兩點時,只有a點氖管發光,則測b點時氖管不發光,說明b點沒有與火線連通,所以故障可能是b、c之間某處斷路,故A正確,BD錯誤;
若火線與零線短路,則保險絲熔斷或空氣開關跳閘,整個電路斷開,用測電筆測試各點時,氖管都不發光,故C錯誤。
故選A。
15.(2025八下·溫嶺期中)小寧家所在的住宅區每棟單元的樓梯口都安裝了防盜門,其門鎖原理圖如圖所示,圖中只畫出了其中一家住戶的控制開關S,該門鎖的工作過程是:樓上的人閉合控制開關S,門鎖上的電磁鐵通電后吸引卡入右側門扣中的銜鐵,門可打開。關于該門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門鎖利用了電磁感應的原理來工作的
B.該單元的各住戶控制門鎖的開關是串聯的
C.閉合開關S后,電磁鐵的右端為N極
D.當控制電流減小時,需要將電磁鐵靠近銜鐵才能繼續工作
【答案】D
【知識點】電磁鐵的其他應用
【解析】【分析】 (1)電磁鐵的原理是電流的磁效應,特點是通電時具有磁性,斷電時失去磁性,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電流的大小有關。
(2)并聯電路中各用電器之間互不影響,串聯電路各用電器之間相互影響。
(3)根據安培定則可以判斷電磁鐵的磁極。
【解答】A、該門鎖利用了電生磁的原理來工作的正確,當電流通過螺線管時,螺線管有磁性,故A錯誤。
B、該單元的各住戶控制門鎖的開關是并聯的,互不影響,故B錯誤。
C、根據安培定則,閉合開關S后,電磁鐵的右端為S極,故C錯誤。
D、當控制電流減小時,電磁鐵的磁性減弱,對銜鐵的磁力減弱,需要將電磁鐵靠近銜鐵才能繼續工作,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16.(2025八下·溫嶺期中)按要求完成下列問題:
(1) 說出下列符號中2表示的意義:
2Ag   2SO3   N2   CuO   SO42-   。
(2)用元素符號表示:
3個二氧化碳分子    硫酸鐵   氦氣   石墨   水   。
【答案】(1)2個銀原子;2個三氧化硫分子;一個氮分子中含有2個氮原子;氧化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1個硫酸根離子帶2個單位負電荷
(2)3CO2;Fe2(SO4)3;He;C;H2O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解析】【分析】(1)化學式左邊的數字表示分子、原子或離子的個數,元素符號右上角的數字表示離子所帶的電荷數,正上方的數字表示元素的化合價,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分子中該原子的個數。
(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字。
【解答】(1) 2Ag中的數字“2”表示2個銀原子;
2SO3中的數字“2”表示表示2個三氧化硫分子;
N2表示中的數字“2”表示一個氮分子中含有2個氮原子
中的數字“2”表示氧化銅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SO42-中的數字“2”表示1個硫酸根離子帶2個單位負電荷。
(2) 3個二氧化碳分子寫作:3CO2;
硫酸鐵寫作:Fe2(SO4)3;
氦氣寫作:He;
石墨寫作:C;
水寫作:H2O。
17.(2025八下·溫嶺期中)化學反應過程中常伴隨著能量的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為吸收或放出熱量。小科通過實驗研究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反應時的能量變化。將大約20克已研細的氫氧化鋇晶體倒入燒杯中,再把燒杯放在事先已灑上少量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燒杯內加入大約10克氯化銨晶體,并用玻璃棒迅速攪拌后靜置片刻,提起燒杯,發現玻璃片與燒杯底部粘在一起,玻璃片上的水結成了冰(如圖)。
(1)由實驗可知,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反應時   熱量;
(2)實驗過程中,小科聞到了一股刺激性氣味,說:“怎么像廁所里的氣味 “這是因為反應生成氨氣,化學式為   。
【答案】(1)吸收
(2)NH3
【知識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解析】【分析】 (1)根據反應中能量的變化分析;
(2)根據氨氣的性質分析判斷。
【解答】 (1)由玻璃片上的水結成了冰,說明了氫氧化鋇晶體與氯化銨晶體反應時吸收熱量;
(2)由于氯化銨能與氫氧化鋇反應生成了氨氣,氨氣有刺激性氣味.所以,實驗過程中,小明聞到了一股刺激性氣味,像廁所里的氣味,這是因為反應生成了NH3。
18.(2025八下·溫嶺期中)在探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明連接了如圖所示的電路,電磁鐵A端放有一小磁針,小磁針   N((選填“順”或“逆”)時針轉動,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磁鐵磁性    (選填“增強”、“減弱”或“不變”)。
【答案】順;減弱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和電流方向的判斷
【解析】【分析】 (1)開關閉合后,根據電流方向利用安培定則可判斷螺線管的磁極,則由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可判出小磁針的指向;
(2)由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動可得出電路中電流的變化,則可得出螺線管中磁場的變化。
【解答】 (1)由圖可知螺線管中電流由左側流入,則由右手螺旋定則可知,螺線管A端為N極,B端為S極,
因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同名磁極相互排斥,則可知小磁針順時針轉動;
(2)若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大,則由歐姆定律可得線圈中的電流變小,則電磁鐵的磁性減弱。
19.(2025八下·溫嶺期中)由元素R和氫元素、氧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為H2RO4,則R的化合價為   ;如果這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98,則R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
【答案】+6;32
【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1)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計算;
(2)相對分子質量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和,據此分析計算。
【解答】(1)在化學式 H2RO4 中,H的化合價為+1,O的化合價為-2,根據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得到:(+1)×2+x+(-2)×4=0,解得:x=+6;
(2)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定義得到:1×2+y+16×4=98,解得:y=32。
20.(2025八下·溫嶺期中)如圖甲所示,一根條形磁鐵摔斷成兩段,取右邊的一段靠近小磁針,則乙圖中裂紋處的磁極是    極。若把這兩段磁鐵沿裂紋吻合放在一起(如圖甲),則這兩段會相互    (選填“吸引”或“排斥”)。
【答案】N;吸引
【知識點】磁極間的相互作用
【解析】【分析】任何磁體都有兩個磁極:磁北極(N極)和磁南極(S極);磁體分成若干份,每一份又是一個新的磁體。
【解答】由圖乙可知,小磁針右端為S極,由于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所以裂紋處的磁極為N極。
由圖甲可知,左邊裂紋的磁極是S極,右邊裂紋的磁極是N極,由于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所以把這段磁鐵沿裂紋吻合放在一起會相互吸引。
21.(2025八下·溫嶺期中)1774年10月,法國化學家拉瓦錫重做普利斯特利實驗,確認加熱分解氧化汞可獲得“氧氣”,由此,提出了燃燒學說。小嘉用模型法表示該化學反應的過程(如圖),請你補充完整   。該化學反應的類型為   。
【答案】;分解反應
【知識點】模型與符號;質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根據化學反應的實質和質量守恒定律將圖示補充完整,根據反應的特點分析反應的類型。
【解答】加熱分解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氣,汞是由汞原子構成的,氧氣是由氧分子構成的,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屬于不變,還缺兩個汞原子和一個氧分子,如圖:

該反應是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屬于分解反應。
22.(2025八下·溫嶺期中)甲圖為某家用電路示意圖,為防止電路短路而引發火災,小明欲將某款雙金屬片段路器接入該家庭電路中,圖乙為斷路器分別在“電路正常”和“某處短路”兩種狀態的示意圖。
(1)將斷路器接入圖甲中處時,應選擇中的   兩個接線柱。
(2)若小明將該斷路器接入圖甲中處,在使用中因電燈發生短路導致斷路器斷開,用測電筆測試插座三個孔的帶電情況,其中能使氖管發光的是   。A.接地插孔;B.零線插孔;C.火線插孔
【答案】(1)a、c
(2)BC
【知識點】家庭電路的組成與連接;測電筆的使用
【解析】【分析】(1)斷路器接入電路中時,電路是正常工作的。
(3)N處為零線;測電筆接觸火線時氖管會發光;三孔插座的接法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解答】(1)將斷路器接入圖甲中M處時,斷路器正常工作,應選擇a、c兩個接線柱。
(2)小明將該斷路器接入圖甲中N處,在使用中因電燈L發生短路導致斷路器斷開,三孔插座的右孔接的是火線,左孔通過燈泡接到火線上,所以火線插孔、零線插孔都能時測電筆的氖管發光,故BC正確。
故答案為:(1)a、c;(2)BC。
23.(2025八下·溫嶺期中)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發現如下現象:
①絕大多數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變了原來的運動方向;③有極少部分α粒子被彈了回來。從而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1)絕大多數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   。
(2)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α粒子數量,繪制圖像如圖所示,其中符合實驗現象的圖像是 ____。
A. B.
C. D.
【答案】(1)原子內部大部分都是空的
(2)A
【知識點】原子的構成
【解析】【分析】(1)a粒子帶正電荷,原子核帶正電荷,則二者靠近時會受到排斥力而改變運動軌跡。根據改變運動軌跡的a粒子數量可以判斷原子核作用力的范圍,進而確定原子核的體積大小;
(2)根據題干信息描述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1) 絕大多數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內部大部分都是空的;
(2) 金原子核質量比α粒子大很多,且體積很小,所以當α粒子正碰到金原子核被彈了回來,且是很少被彈回,金原子核質量比α粒子大很多,當α粒子正碰到金原子核被彈了回來,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故A符合題意,而B、C、D不合題意。
故選A。
24.(2025八下·溫嶺期中)人類對含有21%氧氣的空氣已經適應了。在這種空氣中,一根火柴完全燃燒大約需要10秒,火爐內燒盡一小塊松木大約需要20分鐘,人在1分鐘內大約需要呼吸16~20次。如果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增加到40%,地球上將可能發生怎樣的變化    。
【答案】地球上的可燃物更易燃燒,失火,爆炸,金屬的銹蝕更快等
【知識點】氧氣的性質和利用
【解析】【分析】當氧氣的濃度增大時,會加快與氧氣反應的速度,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如果空氣中的O2含量增加到40%,地球上的可燃物更易燃燒,失火、爆炸,金屬的銹蝕更快等。
25.(2025八下·溫嶺期中)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有多種,如MnO2、CuSO4等。小金分別探究漂白液(主要成分是 NaClO和NaCl)、FeCl3和K2SO4能否催化過氧化氫分解。分別向三種物質中多次加入5%過氧化氫溶液。(已知: NaClO和 H2O反應會生成O2和NaCl和H2O)
物質 第 1次 第2次 第3次
漂白液 大量氣泡 少量氣泡 無氣泡
FeCl3溶液 較多氣泡 較多氣泡 較多氣泡
K2SO4溶液 無氣泡產生 無氣泡產生 無氣泡產生
(1)MnO2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的文字表達式是   。
(2)如何檢驗生成的氣體是氧氣   。
(3)根據以上實驗現象,小金可以得出的結論:   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答案】(1)過氧化氫水+氧氣
(2)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若木條復燃,證明該氣體是氧氣
(3)FeCl3溶液
【知識點】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 (1)根據化學反應的原理來分析;
(2)根據氧氣的檢驗方法來分析;
(3)催化劑可以改變化學反應的速率。
【解答】 (1)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為水和氧氣,則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水+氧氣;
(2)氧氣具有助燃性,檢驗生成的氣體是氧氣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若木條復燃,證明該氣體是氧氣;
(3)根據表格可知,加入氯化鐵溶液后,生成氧氣的速度不斷增大,則FeCl3溶液是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26.(2025八下·溫嶺期中)如圖甲所示,操場上六位學生通過跳大繩(絕緣層內含導線),竟然能使一只小燈泡發光。六位學生產生了好奇心,在老師指導下開展了某電磁學實驗(圖乙)。
(1)閉合開關,靈敏電流計指針不偏轉,說明電路中無感應電流。經過多次實驗,將觀察到的現象統計如下表:
序號 導體 AB 運動情況 靈敏電流計指針情況
1 上下緩慢運動 不偏轉
2 上下快速運動 不偏轉
3 水平緩慢向左 向右小幅度偏轉
4 水平快速向左 向右大幅度偏轉
5 水平緩慢向右 向左小幅度偏轉
6 水平快速向右 向左大幅度偏轉
①由表可知,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就會產生感應電流。這種現象在科學上稱之為   現象。
②對比   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方向有關。
③對比3、4(或5、6)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感應電流的大小與   有關。
【答案】(1)電磁感應;4、6;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速度
【知識點】產生電磁感應現象的條件和規律
【解析】【分析】 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就會產生感應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
感應電流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和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方向有關;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運動的速度和磁場的強弱有關。
【解答】 (3)①由表可知,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就會產生感應電流。這種現象在科學上稱之為電磁感應現象。
②對比4、6或3、5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導體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方向有關。
③對比3、4(或5、6)兩次實驗,可得出結論:感應電流的大小與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速度有關。
27.(2025八下·溫嶺期中)人們對相對原子質量的認識經歷了不斷修正和完善的過程。
材料一:19世紀初,有科學家認為: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相對原子質量的整數倍。
材料二:1886年,英國科學家克魯克斯大膽假設: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不同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國際上采用碳-12原子質量的1/12,作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標準,確定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其各種同位素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乘以各自在該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下列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____。
A.0-16 B.Cl-35.5 C.Ag-108
(2)在克魯克斯的假設中,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對原子質量。這是因為原子結構中的某種微粒數不同,該微粒的名稱是   。
(3)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35.5,自然界氯元素僅有36Cl和37Cl兩種同位素原子。根據材料三可以推出,氯元素中,5 Cl和37Cl這兩種同位素原子的個數之比為   。
(4)氫元素有兩種常見的同位素:氕(H-1)和氘(H-2)。假設在一個水分子樣本中,氕和氘的原子個數比為99:1,請計算這種水分子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
【答案】(1)B
(2)中子
(3)3:1
(4)18.02
【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
【解析】【分析】 (1)根據題意,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同種元素的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相同,且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3) 根據化學家測定出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對原子質量的平均值來分析解答 。
(4)首先根據原子個數計算出氕和氘的平均值,再計算水分子的相對分子質量。
【解答】 (1)19世紀初,有化學家認為:氫是母體,其他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理論上都是氫的整數倍,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Cl-35.5。
故選B。
(2)同種元素的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相同,相對原子質量卻不同,是因為原子結構中的某種微粒數不同,該微粒的名稱是中子數。
(3) 設 Cl-35 和 Cl-37 兩種同位素的原子個數比a:b,則35a+37b=35.5(a+b),故a:b=3:1,即 Cl-35和 Cl-37的原子的個數之比為3:1;
(4)根據題意可知, 氕和氘的原子個數比為99:1, 設氕和氘的原子個數分別為99a和a,
則這種水分子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
根據H2O可知,水分子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01×2+16=18.02。
28.(2025八下·溫嶺期中)小明用如圖所示的電路“探究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的影響因素”.其中為磁敏電阻,其阻值隨磁場強度的增大而減小.閉合開關和,按下表進行實驗并記錄相應的數據.
線圈接線點 接線柱1 接線柱2 接線柱3
實驗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電流表讀數/安 0.22 0.32 0.46 0.22 0.32 0.46 0.22 0.32 0.46
電流表讀數/安 0.60 1.00 1.30 0.42 0.60 0.80 0.20 0.30 0.42
(1)該實驗通過   來判斷通電螺線管磁性強弱.
(2)在研究線圈匝數對磁性的影響時,小明將開關從接線柱1換到2時,接下來進行的操作是:   .
(3)通過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
【答案】(1)電流表A2的示數變化
(2)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讓電流表A1的示數保持不變。
(3)當線圈匝數相同時,電流越大,則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越強;當電流大小相同時,線圈匝數越多,則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越強。
【知識點】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
【解析】【分析】(1)根據題意可知,當電流表A2的示數變小時,則說明磁敏電阻R2的阻值增大,那么此時螺線管的磁場強度減小;
(2)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線圈匝數對螺線管磁場強弱的影響時,需要控制電流大小相同;
(3)根據表格數據分析通電螺線管磁場強弱的影響因素。
【解答】(1)根據題意可知,該實驗通過電流表A2的示數變化判斷通電螺線管的磁性強弱;
(2) 在研究線圈匝數對磁性的影響時,小明將開關從接線柱1換到2時, 線圈匝數改變,此時要控制通過線圈的電流大小相同,因此接下來的操作為: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讓電流表A1的示數保持不變。
(3)根據接線柱1的實驗數據可知,此時線圈匝數相同,當電流表A1的示數增大時,A2的電流增大而磁敏電阻的阻值減小,那么螺線管的磁場變強,即:當線圈匝數相同時,電流越大,則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越強;
根據實驗1、4、7可知,當電流大小相同時,線圈匝數減小,則A2的示數減小而磁敏電阻的阻值增大,那么電磁鐵的磁場變弱,那么得到:當電流大小相同時,線圈匝數越多,則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越強。
29.(2025八下·溫嶺期中)用如圖實驗驗證可燃物燃燒的條件,已知:白磷的著火點為40℃。
(1)實驗1,能驗證可燃物燃燒需要O2的現象是   ;
(2)實驗2,①中紙片燃燒,②中紙片未燃燒,②中紙片未燃燒的原因是   。
【答案】(1)實驗1,①中白磷不能接觸氧氣,不燃燒
(2)水吸收了部分熱量,使溫度未達到紙片的著火點
【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燃燒與滅火
【解析】【分析】根據燃燒的條件分析實驗;
【解答】(1)實驗1,①中白磷不能接觸氧氣,不燃燒,②中白磷接觸氧氣,能燃燒,能證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氧氣。故填: 實驗1,①中白磷不能接觸氧氣,不燃燒
(2) 實驗2,①中紙片燃燒,②中紙片未燃燒,由燃燒的條件可知,②中紙片未燃燒的原因是水吸收了部分熱量,使溫度未達到紙片的著火點。故填: 水吸收了部分熱量,使溫度未達到紙片的著火點 。
30.(2025八下·溫嶺期中)小科同學準備在實驗室里制取一定量的氧氣,用于做細鐵絲在純氧中燃燒的實驗。實驗室提供了以下藥品和儀器裝置制取氣體,根據要求回答:
【藥品】a氯酸鉀,b高錳酸鉀,c過氧化氫,d二氧化錳,e稀鹽酸,f大理石
【裝置】
(1) 寫出圖①中儀器A的名稱   。
(2)小科直接利用上圖中①、③裝置制取并收集氧氣,則他選擇的藥品為上述中的   (填序號)。
(3)下列關于制取并收集氧氣過程中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填字母編號)。
A.裝置①點燃酒精燈后,需在試管底部來回移動酒精燈,目的是預熱
B.若用裝置③收集氧氣,要檢驗氧氣是否集滿,則需把帶火星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C.不能選擇裝置④收集氧氣的原因是氧氣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
D.選擇①、⑤裝置組合制取和收集氧氣,則導管口的連接順序為①→b→c→…
(4)小科收集了一瓶氧氣后,準備完成細鐵絲燃燒實驗,如圖⑥和⑦。點燃系在螺旋狀細鐵絲底端的火柴后,接下去的操作是等到火柴   (填“燃得最旺”或“快燃盡”)時將鐵絲伸入集氣瓶內。
【答案】(1)鐵架臺
(2)ac
(3)A;B
(4)快燃盡
【知識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制取氧氣的裝置、步驟、收集與注意事項
【解析】【分析】 (1)根據常用儀器的名稱來分析解答;
(2)根據裝置①是固體加熱型裝置,適用于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來分析解答;
(3)A.根據給物質加熱時,應先進行預熱來分析解答;
B.根據用裝置③收集氧氣,要檢驗氧氣是否集滿,需把帶火星木條放在集氣瓶口來分析解答;
C.根據不能選擇裝置④收集氧氣的原因是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來分析解答;
D.根據選擇①、⑤裝置組合制取和收集氧氣,氧氣的密度比水小,氧氣應從導管c通入來分析解答;
(4)根據鐵絲燃燒的注意事項來分析解答。
【解答】 (1)圖①中儀器A的名稱是鐵架臺;
(2)小科直接利用圖中①、③裝置制取并收集氧氣,裝置①是固體加熱型裝置,因為試管口沒有棉花,因此適用于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則他選擇的藥品為上述中的ac;
(3)A.給物質加熱時,應先進行預熱,則裝置①點燃酒精燈后,需在試管底部來回移動酒精燈,目的是預熱,故A正確;
B.用裝置③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要檢驗氧氣是否集滿,需把帶火星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故B正確;
C.不能選擇裝置④收集氧氣的原因是氧氣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而不是氧氣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故C錯誤;
D.選擇①、⑤裝置組合制取和收集氧氣,氧氣的密度比水小,氧氣應從導管c通入,則導管口的連接順序為a→c→b→…,故D錯誤;
故選AB。
(4)小科收集了一瓶氧氣后,準備完成細鐵絲燃燒實驗,點燃系在螺旋狀細鐵絲底端的火柴后,接下去的操作是等到火柴快燃盡時將鐵絲伸入集氣瓶內,這樣既能確保鐵絲被點燃,又不過多消耗氧氣。
31.(2025八下·溫嶺期中)硫酸銨是農業中廣泛使用的一種氮肥,其化學式為試計算:
(1)硫酸銨的相對分子質量。
(2)硫酸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3)多少克硫酸銨中所含氮元素的質量和120g尿素 中所含氮元素的質量相等
(4)已知所購買的化肥中硫酸銨的含量為90%,則該化肥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答案】(1)解: 硫酸銨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2)解:硫酸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3)解:設硫酸銨的質量為x,

解得: x=264g。
(4)解:硫酸銨中 N%=28/132×100%=21.2%;
則化肥中 N%=90%×21.2%=19.1%。
【知識點】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
【解析】【分析】(1)相對分子質量等于相對原子質量與個數的乘積之和;
(2)元素的質量之比=;
(3)元素質量=物質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根據氮元素質量相等列方程計算即可;
(4)首先計算出硫酸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然后再乘以90%即可。
32.(2025八下·溫嶺期中)為解決夏天開空調時室內空氣干燥的問題,小明設計了一款自動啟停的空氣加濕器——當空氣濕度達到一定值時,可以自動開啟或停止加濕.其電路原理如圖所示(其中加濕裝置還未畫出)。已知控制電路中U =3V,當電磁鐵中的線圈(電阻忽略不計)電流為30mA時,銜鐵剛好被吸合;線圈電流為20mA時,銜鐵釋放。R1是滑動變阻器, 是濕敏電阻,其阻值與空氣濕度的關系如下表。
空氣濕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濕敏電阻R2阻值歐 410 300 250 200 170 150 100 50 25
(1) 加濕裝置應該接在   (選填“AB”或“CD”)之間。
(2)為了使在加濕器作用下,空氣濕度維持的范圍為70%-80%,通過計算說明此時R1的阻值大小。
(3)若要降低空氣濕度維持的范圍,可采取的措施是   。(寫出兩點)
【答案】(1)AB
(2)解:當空氣濕度達到70%時,此時電流為0.02A,
則此時總電阻
此時R1的阻值: ;
當空氣濕度達到80%時,此時電流為0.03A,
此時總電阻為 ;
此時R1的阻值:。
(3)變阻器R1的阻值減小或增大電源電壓
【知識點】電阻和電阻的串聯、并聯;歐姆定律及其應用;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
【解析】【分析】 (1)當濕度增大時空氣加濕器會停止工作,根據銜鐵的位置變化確定加濕裝置的位置即可;
(2)當空氣濕度為70%時,根據表格確定濕敏電阻的阻值,根據 計算此時的總電阻,根據R1=R總-R2計算R1的阻值。當空氣濕度為80%時,同理計算此時R1的阻值即可。
(3)當銜鐵吸合時電流大小不同,可從變阻器的阻值和電源電壓的角度思考采取的措施。
【解答】 (1)根據表格可知,當濕度增大時濕敏電阻的阻值減小,此時總電阻減小而總電流增大,那么電磁鐵的磁場變強,將銜鐵吸下來切斷加濕裝置的工作,因此加濕裝置應該接在AB之間;
(3)當銜鐵吸合時電流大小不同,如果電源電壓不變,那么總電阻不變。當空氣濕度降低時,濕敏電阻的阻值增大,則變阻器R1的阻值減小;如果R1的阻值不變,那么總電阻變大,而電流不變。根據U=IR可知,此時可以增大電源電壓。
33.(2025八下·溫嶺期中)小金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氣密性良好)和試劑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集氣瓶中空氣的體積為200mL,氧氣傳感器測得集氣瓶內氧氣的體積分數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
(1)實驗開始時,用酒精燈加熱粗銅絲,其目的是   。
(2)反應開始到止水夾打開前,集氣瓶內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
(3)小金提出“倒吸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除以200mL等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據圖乙分析,此說法   (填“正確”或“錯誤”),說明理由:   。
【答案】(1)引燃白磷
(2)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
(3)錯誤;白磷不能耗盡裝 置中的氧氣
【知識點】空氣的成分及探究
【解析】【分析】正常的空氣成分按體積分數計算是:氮氣(N2)約占78.1%,氧氣(O2)約占20.9%,稀有氣體約占0.939%(氦He、氖Ne、氬Ar、氪Kr、氙Xe、氡Rn),二氧化碳(CO2)約占0.031%,還有其他氣體和雜質約占0.03%,如臭氧(O3)、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水蒸氣(H2O)等。
【解答】(1) 實驗開始時,用酒精燈加熱粗銅絲,銅絲具有導熱性,用來引燃白磷;
(2) 反應開始到止水夾打開前,集氣瓶內可觀察到的現象是 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 ;
(3)從乙圖可以看出,此說法是錯誤的,因為 白磷不能耗盡裝置中的氧氣 ,所以測量結果偏小;
故答案為:(1) 引燃白磷 (2) 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放出熱量 (3)錯誤、白磷不能耗盡裝 置中的氧氣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西县| 东莞市| 庐江县| 中卫市| 尼勒克县| 中卫市| 芜湖县| 武清区| 韶关市| 登封市| 津市市| 四子王旗| 宁津县| 松江区| 和政县| 濮阳县| 元氏县| 夹江县| 洪洞县| 鄄城县| 互助| 阳原县| 金溪县| 广水市| 扶沟县| 高密市| 平度市| 融水| 博兴县| 贡山| 陵水| 台东市| 巴彦淖尔市| 化隆| 甘泉县| 沾化县| 台北市| 潜山县| 纳雍县| 紫云| 德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