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中考道法二輪復習課件統編版2025年中考道法 二輪復習 時政熱點專題 解讀與演練03 神舟二十號載人航天飛船 成功發射第七篇 科技創新多角度設問解讀熱點試題演練13熱點素材剖析2熱點素材剖析視頻:祝賀!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時長:2分17秒材料: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恰逢第十個“中國航天日”,意義非凡,它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看點一:自主研發智能軟硬件——長二F火箭以數字化賦能測發流程長二F火箭以數字化賦能測發流程,可靠性評估值提升到0.9905,安全性評估值達到0.99996 。箭上安裝的8臺高清攝像機首次實現全箭觀測視角覆蓋,就像給火箭裝上了全景行車記錄儀,為地面人員提供更多視角、更全面的實時畫面,便于觀察火箭飛行狀態和精準判斷關鍵分離動作,保障航天員安全。火箭遙測系統首次應用5Mbps碼率傳輸技術,全面提升遙測關鍵數據的可靠傳送能力。全新啟用的發射場諸元設計系統,依托自主研發的“天元”軟件開發平臺,將火箭發射所需的彈道計算、參數裝訂等核心環節整合到一個數字化平臺上,通過軟件實現數據在線生成和傳遞,顯著提升發射場數據處理效率,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靶場諸元設計邁入“數字時代”。創新驅動發展看點二:航天員事跡--陳冬:三度飛天的航天老將“只有地面多備幾手,天上才能得心應手:只有地面拼盡全力,太空才能應對有力。"陳冬告訴記者:“能力一定是逐步完善的,不到火箭點火那一刻,都不能停止準備。只有通過不斷訓練,查漏補缺,才能確保每一個細節都做到完美。陳冬是第二批航天員中首個三次飛天的航天員,對于這個紀錄,他不以為意:“航天員的職責就是為祖國出征太空。這個數字代表的是責任。我走在了前面,并不意味著我比別人強,可以吃老本。相反,飛得越多,越要做好表率,越要高標準、嚴要求。400公里的空間距離,抵不過心靈的緊密相連,“祖國送我上太空,我為祖國守天宮”。敬業精神愛國主義承擔責任看點二:航天員事跡--陳中瑞:逐夢太空的飛行新銳陳中瑞自幼對機械興趣濃厚。初三時得知高考能報考空軍飛行員,為應對選拔中的皮膚檢查,天天撓自己以降低皮膚敏感度,全力以赴。他說:“因為愛這個,就想著去研究它、鉆研它,去想著把它干得最好”。不只熱愛,更有一份信念支撐著他--為祖國出征太空。剛進航天員大隊,面臨一年內學完30多門涵蓋復雜領域理論課程的挑戰,陳中瑞向隊友請教,摒棄舊有思維和習慣,最終以航天駕駛員身份入選神二十乘組。“這是我個人第一次圓夢太空,是神舟飛船第20次飛向宇宙。”他表示會盡快適應太空的失重環境,完成好空間站任務,為航天強國、科技強國貢獻力量。學會學習將個人愛好、需求與國家的發展相結合看點二:航天員事跡--王杰:腳踏實地的航天攀登者2003年,楊利偉乘神舟五號成功返回地球的消息,在課堂上讓王杰首次聽聞 “航天員”一詞,并在他心中種下夢想的種子。從大學畢業后就進入航天院所成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此后參加選拔成為第三批航天員。為了能夠早日飛天圓夢,他“訓練的每一天都不敢放松,考試的每一分都不敢放過”。在航天員訓練中,他克服體能短板主動加練,養成記錄并反復復習知識的習慣,用10多個翻舊的筆記本積累學習,不斷挑戰自我,為實現航天夢持續努力。他終于在2025年以航天飛行工程師的身份,搭乘神舟二十號叩問蒼穹。王杰說:“回望來時路,最深的感悟是人生要有夢想。當個人夢想與國家發展交會對接,并為之奮斗,每一份努力都熠熠生輝。”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的關系努力實現夢想多角度設問解讀1.(哪些)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我們能從中獲得哪些情感正能量?【答案】(1)喚起了中國人的愛國熱情。(2)增強了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3)激發了中國人的創新創造熱情。2.(感悟)長二F火箭通過自主研發智能軟硬件實現技術突破,如數字化測發流程、高清攝像全覆蓋、高速碼率傳輸技術等。這帶給你哪些感悟?【答案】(1)我國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顯著成效。(2)我國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3)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4)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3.(啟示) 結合初中道德與法治所學知識,談談航天員陳冬的事跡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啟示?【答案】(1)培養敬業精神,熱愛本職工作,練就過硬本領,腳踏實地,精益求精,砥礪奮斗。(2)擔當時代使命,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3)熱愛偉大祖國,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起來,為國家發展貢獻青春力量。4.(做法)結合陳中瑞的事跡,談談青少年應該如何向他學習?【答案】(1)將個人愛好、需求與國家的發展相結合。(2)要學會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會合作學習。(3)厚植愛國情懷,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5.(啟示)從“少年有夢”的角度,分析王杰的經歷對我們樹立人生夢想有哪些啟示?【答案】(1)夢想要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2)個人夢想要與時代脈搏、中國夢緊密結合。(3)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并通過努力實現夢想。6.(意義)結合三位航天人的事跡,請談談弘揚載人航天精神有何重要價值 【答案】(1)載人航天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沒有堅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民族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7.(開放類)為慶祝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學校擬開展“弘揚載人航天精神,爭做時代奮斗青年”主題宣傳活動。請你為宣傳活動擬一條宣傳標語,并設計兩種活動形式。【答案】(1)宣傳標語:逐夢星河揚國威,航天精神永傳承。(2)活動形式:①“賡續航天精神,貢獻青春力量”主題演講比賽。②“模擬航天任務”實踐體驗活動。1.2025年4月,神舟二十號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這一壯舉引發全球矚目,國外各大主流媒體紛紛聚焦報道,熱議中國航天新突破。我國航天事業的巨大成功得益于( )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②中國式現代化 ③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④中國航天人的艱苦奮斗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熱點試題演練說法正確與題意無關說法正確說法正確B2.從載人航天“三步走”到探月工程“三步走”,數十年來,中國航天人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代接著一代干,以“十年磨一劍”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一步一個腳印把遠大目標逐漸變為現實。這體現了 ( )①個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對集體沒有任何幫助②個人夢想同國家發展、時代的脈博緊密相連③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④在集體生活中,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總是一致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個人的力量雖然有限,但匯聚起來可以對集體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該說法錯誤說法正確說法正確在集體生活中,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時也會發生沖突,并不是總是一致的,該說法錯誤D3.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從航天科研人員夜以繼日攻克技術難關,到航天員陳冬、陳中瑞、王杰等歷經多年艱苦訓練為國出征;從無數團隊在幕后緊密協作,到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斗傳承 “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 的航天精神。這告訴我們( )①載人航天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的生動詮釋②偉大民族精神推動我國航天科技實現重大突破③愛好和平是支撐航天事業不斷前進的精神支柱④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說法正確說法正確題干側重體現的是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等精神,未體現 “愛好和平”說法正確B4.【追逐夢想 奮力前行】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榜樣的引領,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在一次主題班會上分享了神舟二十號航天員送給廣大青年的三顆心。 上進心:神舟二十號航天員陳冬送給大家一顆上進心。他面對高強度的航天訓練任務,他從不喊苦喊累,不斷挑戰自己的體能和知識極限,始終朝著成為優秀航天員的目標奮進。 好奇心:航天員陳中瑞送給大家一顆好奇心。他自幼對機械興趣濃厚。他不斷探索航天知識,從天文書籍到航天科普講座,不放過任何一個能深入了解航天的機會。這份好奇心促使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斷創新,參與多項航天技術攻關項目,為神舟二十號的成功發射貢獻力量。 初心:航天員王杰送給大家一顆初心。當他懷著對祖國航天事業的熱愛,加入航天員隊伍時,就立下誓言要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奉獻一切。在漫長的訓練和等待中,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和挫折,他始終牢記自己的使命,堅守對航天事業的初心,為祖國的航天事業添磚加瓦。結合材料,請你談談以上三顆心是如何詮釋少年有夢的。(6 分)設問類型:說明類結合材料,請你談談以上三顆心是如何詮釋少年有夢的。(6分)【答案】①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重要的生命主題,少年的夢想,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與中國夢密不可分;②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③要把努力落實在每一天的具體行動中。(6分)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法學科【2025中考道法時政熱點專題】科技創新03神舟二十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發射熱點素材剖析材料: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恰逢第十個“中國航天日”,意義非凡,它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看點一:自主研發智能軟硬件——長二F火箭以數字化賦能測發流程長二F火箭以數字化賦能測發流程,可靠性評估值提升到0.9905,安全性評估值達到0.99996。箭上安裝的8臺高清攝像機首次實現全箭觀測視角覆蓋,就像給火箭裝上了全景行車記錄儀,為地面人員提供更多視角、更全面的實時畫面,便于觀察火箭飛行狀態和精準判斷關鍵分離動作,保障航天員安全。火箭遙測系統首次應用5Mbps碼率傳輸技術,全面提升遙測關鍵數據的可靠傳送能力。全新啟用的發射場諸元設計系統,依托自主研發的 “天元”軟件開發平臺,將火箭發射所需的彈道計算、參數裝訂等核心環節整合到一個數字化平臺上,通過軟件實現數據在線生成和傳遞,顯著提升發射場數據處理效率,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靶場諸元設計邁入 “數字時代”。(精要剖析劃線句:創新驅動發展)看點二:航天員事跡--陳冬:三度飛天的航天老將“只有地面多備幾手,天上才能得心應手:只有地面拼盡全力,太空才能應對有力。"陳冬告訴記者:“能力一定是逐步完善的,不到火箭點火那一刻,都不能停止準備。只有通過不斷訓練,查漏補缺,才能確保每一個細節都做到完美。(精要剖析劃線句:敬業精神)陳冬是第二批航天員中首個三次飛天的航天員,對于這個紀錄,他不以為意:“航天員的職責就是為祖國出征太空。這個數字代表的是責任。我走在了前面,并不意味著我比別人強,可以吃老本。相反,飛得越多,越要做好表率,越要高標準、嚴要求。(精要剖析劃線句:承擔責任)400公里的空間距離,抵不過心靈的緊密相連,“祖國送我上太空,我為祖國守天宮”。(精要剖析劃線句:愛國主義)看點二:航天員事跡--陳中瑞:逐夢太空的飛行新銳陳中瑞自幼對機械興趣濃厚。初三時得知高考能報考空軍飛行員,為應對選拔中的皮膚檢查,天天撓自己以降低皮膚敏感度,全力以赴。他說:“因為愛這個,就想著去研究它、鉆研它,去想著把它干得最好”。不只熱愛,更有一份信念支撐著他--為祖國出征太空。(精要剖析劃線句:將個人愛好、需求與國家的發展相結合)剛進航天員大隊,面臨一年內學完30多門涵蓋復雜領域理論課程的挑戰,陳中瑞向隊友請教,摒棄舊有思維和習慣,最終以航天駕駛員身份入選神二十乘組。“這是我個人第一次圓夢太空,是神舟飛船第20次飛向宇宙。”他表示會盡快適應太空的失重環境,完成好空間站任務,為航天強國、科技強國貢獻力量。(精要剖析劃線句:學會學習)看點二:航天員事跡--王杰:腳踏實地的航天攀登者2003年,楊利偉乘神舟五號成功返回地球的消息,在課堂上讓王杰首次聽聞“航天員”一詞,并在他心中種下夢想的種子。從大學畢業后就進入航天院所成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此后參加選拔成為第三批航天員。為了能夠早日飛天圓夢,他“訓練的每一天都不敢放松,考試的每一分都不敢放過”。在航天員訓練中,他克服體能短板主動加練,養成記錄并反復復習知識的習慣,用10多個翻舊的筆記本積累學習,不斷挑戰自我,為實現航天夢持續努力。(精要剖析劃線句:努力實現夢想)他終于在2025年以航天飛行工程師的身份,搭乘神舟二十號叩問蒼穹。王杰說:“回望來時路,最深的感悟是人生要有夢想。當個人夢想與國家發展交會對接,并為之奮斗,每一份努力都熠熠生輝。”(精要剖析劃線句: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的關系)多角度設問解讀1.(哪些)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我們能從中獲得哪些情感正能量?【答案】(1)喚起了中國人的愛國熱情。(2)增強了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3)激發了中國人的創新創造熱情。2.(感悟)長二F火箭通過自主研發智能軟硬件實現技術突破,如數字化測發流程、高清攝像全覆蓋、高速碼率傳輸技術等。這帶給你哪些感悟?【答案】(1)我國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顯著成效。(2)我國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3)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4)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3.(啟示)結合初中道德與法治所學知識,談談航天員陳冬的事跡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啟示?【答案】(1)培養敬業精神,熱愛本職工作,練就過硬本領,腳踏實地,精益求精,砥礪奮斗。(2)擔當時代使命,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3)熱愛偉大祖國,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起來,為國家發展貢獻青春力量。4.(做法)結合陳中瑞的事跡,談談青少年應該如何向他學習?【答案】(1)將個人愛好、需求與國家的發展相結合。(2)要學會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會合作學習。(3)厚植愛國情懷,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5.(啟示)從“少年有夢”的角度,分析王杰的經歷對我們樹立人生夢想有哪些啟示?【答案】(1)夢想要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2)個人夢想要與時代脈搏、中國夢緊密結合。(3)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并通過努力實現夢想。6.(意義)結合三位航天人的事跡,請談談弘揚載人航天精神有何重要價值 【答案】(1)載人航天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沒有堅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民族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7.(開放類)為慶祝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學校擬開展“弘揚載人航天精神,爭做時代奮斗青年”主題宣傳活動。請你為宣傳活動擬一條宣傳標語,并設計兩種活動形式。【答案】(1)宣傳標語:逐夢星河揚國威,航天精神永傳承。(2)活動形式:①“賡續航天精神,貢獻青春力量”主題演講比賽。②“模擬航天任務”實踐體驗活動。熱點試題演練1.2025年4月,神舟二十號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這一壯舉引發全球矚目,國外各大主流媒體紛紛聚焦報道,熱議中國航天新突破。我國航天事業的巨大成功得益于(B)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說法正確②中國式現代化與題意無關③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說法正確④中國航天人的艱苦奮斗說法正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從載人航天“三步走”到探月工程“三步走”,數十年來,中國航天人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代接著一代干,以“十年磨一劍”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一步一個腳印把遠大目標逐漸變為現實。這體現了(D)①個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對集體沒有任何幫助②個人夢想同國家發展、時代的脈博緊密相連③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④在集體生活中,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總是一致的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①個人的力量雖然有限,但匯聚起來可以對集體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該說法錯誤;②說法正確;③說法正確;④在集體生活中,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時也會發生沖突,并不是總是一致的,該說法錯誤。3.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從航天科研人員夜以繼日攻克技術難關,到航天員陳冬、陳中瑞、王杰等歷經多年艱苦訓練為國出征;從無數團隊在幕后緊密協作,到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斗傳承“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這告訴我們(B)①載人航天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的生動詮釋②偉大民族精神推動我國航天科技實現重大突破③愛好和平是支撐航天事業不斷前進的精神支柱④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①②④說法正確,③題干側重體現的是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等精神,未體現“愛好和平”4.【追逐夢想奮力前行】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榜樣的引領,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在一次主題班會上分享了神舟二十號航天員送給廣大青年的三顆心。上進心:神舟二十號航天員陳冬送給大家一顆上進心。他面對高強度的航天訓練任務,他從不喊苦喊累,不斷挑戰自己的體能和知識極限,始終朝著成為優秀航天員的目標奮進。 好奇心:航天員陳中瑞送給大家一顆好奇心。他自幼對機械興趣濃厚。他不斷探索航天知識,從天文書籍到航天科普講座,不放過任何一個能深入了解航天的機會。這份好奇心促使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斷創新,參與多項航天技術攻關項目,為神舟二十號的成功發射貢獻力量。初心:航天員王杰送給大家一顆初心。當他懷著對祖國航天事業的熱愛,加入航天員隊伍時,就立下誓言要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奉獻一切。在漫長的訓練和等待中,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和挫折,他始終牢記自己的使命,堅守對航天事業的初心,為祖國的航天事業添磚加瓦。結合材料,請你談談以上三顆心是如何詮釋少年有夢的。(6分)設問類型:說明類結合材料,請你談談以上三顆心是如何詮釋少年有夢的。(6分)【答案】①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重要的生命主題,少年的夢想,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與中國夢密不可分;②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③要把努力落實在每一天的具體行動中。(6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道法學科【2025中考道法時政熱點專題】科技創新03神舟二十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發射熱點素材剖析材料: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此次發射恰逢第十個“中國航天日”,意義非凡,它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看點一:自主研發智能軟硬件——長二F火箭以數字化賦能測發流程長二F火箭以數字化賦能測發流程,可靠性評估值提升到0.9905,安全性評估值達到0.99996。箭上安裝的8臺高清攝像機首次實現全箭觀測視角覆蓋,就像給火箭裝上了全景行車記錄儀,為地面人員提供更多視角、更全面的實時畫面,便于觀察火箭飛行狀態和精準判斷關鍵分離動作,保障航天員安全。火箭遙測系統首次應用5Mbps碼率傳輸技術,全面提升遙測關鍵數據的可靠傳送能力。全新啟用的發射場諸元設計系統,依托自主研發的 “天元”軟件開發平臺,將火箭發射所需的彈道計算、參數裝訂等核心環節整合到一個數字化平臺上,通過軟件實現數據在線生成和傳遞,顯著提升發射場數據處理效率,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靶場諸元設計邁入 “數字時代”。(精要剖析劃線句:創新驅動發展)看點二:航天員事跡--陳冬:三度飛天的航天老將“只有地面多備幾手,天上才能得心應手:只有地面拼盡全力,太空才能應對有力。"陳冬告訴記者:“能力一定是逐步完善的,不到火箭點火那一刻,都不能停止準備。只有通過不斷訓練,查漏補缺,才能確保每一個細節都做到完美。(精要剖析劃線句:敬業精神)陳冬是第二批航天員中首個三次飛天的航天員,對于這個紀錄,他不以為意:“航天員的職責就是為祖國出征太空。這個數字代表的是責任。我走在了前面,并不意味著我比別人強,可以吃老本。相反,飛得越多,越要做好表率,越要高標準、嚴要求。(精要剖析劃線句:承擔責任)400公里的空間距離,抵不過心靈的緊密相連,“祖國送我上太空,我為祖國守天宮”。(精要剖析劃線句:愛國主義)看點二:航天員事跡--陳中瑞:逐夢太空的飛行新銳陳中瑞自幼對機械興趣濃厚。初三時得知高考能報考空軍飛行員,為應對選拔中的皮膚檢查,天天撓自己以降低皮膚敏感度,全力以赴。他說:“因為愛這個,就想著去研究它、鉆研它,去想著把它干得最好”。不只熱愛,更有一份信念支撐著他--為祖國出征太空。(精要剖析劃線句:將個人愛好、需求與國家的發展相結合)剛進航天員大隊,面臨一年內學完30多門涵蓋復雜領域理論課程的挑戰,陳中瑞向隊友請教,摒棄舊有思維和習慣,最終以航天駕駛員身份入選神二十乘組。“這是我個人第一次圓夢太空,是神舟飛船第20次飛向宇宙。”他表示會盡快適應太空的失重環境,完成好空間站任務,為航天強國、科技強國貢獻力量。(精要剖析劃線句:學會學習)看點二:航天員事跡--王杰:腳踏實地的航天攀登者2003年,楊利偉乘神舟五號成功返回地球的消息,在課堂上讓王杰首次聽聞“航天員”一詞,并在他心中種下夢想的種子。從大學畢業后就進入航天院所成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此后參加選拔成為第三批航天員。為了能夠早日飛天圓夢,他“訓練的每一天都不敢放松,考試的每一分都不敢放過”。在航天員訓練中,他克服體能短板主動加練,養成記錄并反復復習知識的習慣,用10多個翻舊的筆記本積累學習,不斷挑戰自我,為實現航天夢持續努力。(精要剖析劃線句:努力實現夢想)他終于在2025年以航天飛行工程師的身份,搭乘神舟二十號叩問蒼穹。王杰說:“回望來時路,最深的感悟是人生要有夢想。當個人夢想與國家發展交會對接,并為之奮斗,每一份努力都熠熠生輝。”(精要剖析劃線句: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的關系)多角度設問解讀1.(哪些)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發射取得圓滿成功,我們能從中獲得哪些情感正能量?【答案】(1)喚起了中國人的愛國熱情。(2)增強了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3)激發了中國人的創新創造熱情。2.(感悟)長二F火箭通過自主研發智能軟硬件實現技術突破,如數字化測發流程、高清攝像全覆蓋、高速碼率傳輸技術等。這帶給你哪些感悟?【答案】(1)我國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取得顯著成效。(2)我國的科技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綜合國力顯著增強。(3)我國在尖端技術的掌握和創新方面打下了堅實基礎,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4)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3.(啟示)結合初中道德與法治所學知識,談談航天員陳冬的事跡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啟示?【答案】(1)培養敬業精神,熱愛本職工作,練就過硬本領,腳踏實地,精益求精,砥礪奮斗。(2)擔當時代使命,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3)熱愛偉大祖國,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起來,為國家發展貢獻青春力量。4.(做法)結合陳中瑞的事跡,談談青少年應該如何向他學習?【答案】(1)將個人愛好、需求與國家的發展相結合。(2)要學會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會合作學習。(3)厚植愛國情懷,努力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5.(啟示)從“少年有夢”的角度,分析王杰的經歷對我們樹立人生夢想有哪些啟示?【答案】(1)夢想要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2)個人夢想要與時代脈搏、中國夢緊密結合。(3)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并通過努力實現夢想。6.(意義)結合三位航天人的事跡,請談談弘揚載人航天精神有何重要價值 【答案】(1)載人航天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沒有堅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民族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7.(開放類)為慶祝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學校擬開展“弘揚載人航天精神,爭做時代奮斗青年”主題宣傳活動。請你為宣傳活動擬一條宣傳標語,并設計兩種活動形式。【答案】(1)宣傳標語:逐夢星河揚國威,航天精神永傳承。(2)活動形式:①“賡續航天精神,貢獻青春力量”主題演講比賽。②“模擬航天任務”實踐體驗活動。熱點試題演練1.2025年4月,神舟二十號于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這一壯舉引發全球矚目,國外各大主流媒體紛紛聚焦報道,熱議中國航天新突破。我國航天事業的巨大成功得益于(B)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說法正確②中國式現代化與題意無關③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說法正確④中國航天人的艱苦奮斗說法正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從載人航天“三步走”到探月工程“三步走”,數十年來,中國航天人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代接著一代干,以“十年磨一劍”的堅定決心和頑強意志……一步一個腳印把遠大目標逐漸變為現實。這體現了(D)①個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對集體沒有任何幫助②個人夢想同國家發展、時代的脈博緊密相連③集體的力量來源于成員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④在集體生活中,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總是一致的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①個人的力量雖然有限,但匯聚起來可以對集體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該說法錯誤;②說法正確;③說法正確;④在集體生活中,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時也會發生沖突,并不是總是一致的,該說法錯誤。3.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從航天科研人員夜以繼日攻克技術難關,到航天員陳冬、陳中瑞、王杰等歷經多年艱苦訓練為國出征;從無數團隊在幕后緊密協作,到一代代航天人接續奮斗傳承“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航天精神。這告訴我們(B)①載人航天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新時代的生動詮釋②偉大民族精神推動我國航天科技實現重大突破③愛好和平是支撐航天事業不斷前進的精神支柱④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①②④說法正確,③題干側重體現的是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等精神,未體現“愛好和平”4.【追逐夢想奮力前行】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榜樣的引領,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在一次主題班會上分享了神舟二十號航天員送給廣大青年的三顆心。上進心:神舟二十號航天員陳冬送給大家一顆上進心。他面對高強度的航天訓練任務,他從不喊苦喊累,不斷挑戰自己的體能和知識極限,始終朝著成為優秀航天員的目標奮進。 好奇心:航天員陳中瑞送給大家一顆好奇心。他自幼對機械興趣濃厚。他不斷探索航天知識,從天文書籍到航天科普講座,不放過任何一個能深入了解航天的機會。這份好奇心促使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斷創新,參與多項航天技術攻關項目,為神舟二十號的成功發射貢獻力量。初心:航天員王杰送給大家一顆初心。當他懷著對祖國航天事業的熱愛,加入航天員隊伍時,就立下誓言要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奉獻一切。在漫長的訓練和等待中,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和挫折,他始終牢記自己的使命,堅守對航天事業的初心,為祖國的航天事業添磚加瓦。結合材料,請你談談以上三顆心是如何詮釋少年有夢的。(6分)設問類型:說明類結合材料,請你談談以上三顆心是如何詮釋少年有夢的。(6分)【答案】①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重要的生命主題,少年的夢想,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與中國夢密不可分;②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長志;③要把努力落實在每一天的具體行動中。(6分)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中考道法時政熱點專題】科技創新03神舟二十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發射(原卷版).docx 【2025中考道法時政熱點專題】科技創新03神舟二十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發射(第八期2025.5.10).pptx 【2025中考道法時政熱點專題】科技創新03神舟二十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發射(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