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100以內數的認識》第 5 課時 比大小【學習內容】課本 33 頁及練習【學習目標】通過“比比誰抽的大”數學游戲,探索兩位數大小比較的方法,能正確比較兩位數的大小,感悟數之間大小關系,形成數感。(教學重點)借助計數工具(小棒、計數器等),能利用數的組成理解兩位數大小比較的方法,知道大小的比較是相同數位上數的在小比較,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識。(教學難點)【學習準備】課件、小棒、計數器、0-9 的數字卡片【教學結構】【學習過程】課前準備:黑板上畫了兩個簡單的計數器(個位、十位),準備了 0-9 的數字卡片。同學們,今天我們玩個數學游戲,叫“比比誰抽的大”。活動一:男女 PK這個游戲分為兩隊,分別是男生隊和女生隊,一共進行三輪比,每輪請男、女生各一人上臺進行 PK。(一)第一輪比講述規則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一次抽到的數字放在個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數字放在十位上。誰抽到的數字組成的兩位數大,誰贏。清楚要求了嗎?還有誰有問題?男女 PK第一次抽完后在黑板上畫出計數器的個位上張貼數字。追問:個位上的數比較大,能判斷輸贏嗎?什么情況下可能誰輸?什么情況下可能會贏?第一次抽完后在黑板上畫出計數器的數位表的十位上張貼數字。追問:現在能判斷輸贏嗎?為什么?(借助計數器,從計數單位的個數說明理由)(二)第二輪比講述規則第一次抽到的數字放在十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數字放在個位上。誰抽到的數字組成的兩位數大,誰贏。這次的規則與第一次比的規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男女 PK第一次抽完后在黑板上畫出計數器的十位上張貼數字。追問:十位上的數比較大,能判斷輸贏嗎?為什么?大家發現了什么嗎?(只提出問題,不指名回答)(三)第三輪比講述規則每次抽到的數字由抽簽者自己決定放在哪一位上。誰抽到的數字組成的兩位數大,誰贏。男女 PK第一次抽完后,追問:現在能判斷輸贏嗎?為什么?對方抽到幾就能贏?再玩幾次,注意收集特殊類型的情況(如十位上的數相同,若沒有則在同桌 PK中收集)。追問:大家有沒有發現游戲中的秘密?總結:剛才的三輪比,我們都是在比較兩個兩位數的大小?;仡櫼幌?,我們是怎樣比較的?歸納:先比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的兩位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相等,就比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的兩位數就大。【設計意圖:將游戲融入學習活動中,通過競賽的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三次不同規則的 PK 賽中,學生在初次和第二次抽簽時,數字的擺放似乎依賴于“運氣”,但在第三次抽簽時,他們需要依靠自己的思考,發現并掌握數字大小的比較技巧,然后自行構建。在有選擇、懂得選擇的情境下,學生進行比較,從而獲得數學活動的經驗,并最終歸納出比較 100 以內數字大小的策略。】活動二:同桌 PK(一)游戲:比比誰抽的大確定規則:現在我們來同桌 PK ,大家認為應該選擇哪個游戲規則?為什么?比要求:按規則玩,每次比完后用=、>、<記錄比較的結果。時間 5 分鐘,最后數一數每次抽牌大的次數,多的就是獲勝者。同桌互玩。全班交流。在玩的過程中,同學們又發現兩位數大小比較新的秘密嗎?(補充完善大小比較的方法)【設計意圖:通過選擇規則、同桌互玩,完善對兩位數大小比較方法的掌握,同時培養他們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在互動中,學生不僅能夠運用所學方法進行實際操作,還能通過觀察同桌的策略,進一步理解并內化這些比較技巧。此外,設定時間限制和記錄比較結果,能夠增加游戲的緊張感和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鞏固數學知識,提升數學思維能力。】(二)游戲:符號快閃(教材 33 頁“做一做”)以“做一做”練習題為依托,出示題目,學生舉“>”“<”符號牌并解釋。【評價設計】“比大小”評價單維度 評價標準 自評素養表現 1.我能在游戲中發現兩位數大小比較的秘密。 ☆ ☆ ☆2.我能正確比較兩位數的大小。 ☆ ☆ ☆情感態度 1.能積極挑戰課堂上的有難度的任務。 ☆ ☆ ☆2.能用自己的語言的語言表述思考的過程。 ☆ ☆ ☆【作業設計】(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合作業)★基礎玩數學:數字對戰(各寫一個兩位數,比較大小并說明理由。 )★提升玩數學:數字抽抽樂一副撲克牌(去掉大小王、JQK、10),將撲克牌的數字牌洗勻,兩人各抽兩張,同時亮牌,比誰的數字大,用“>”“<”“=”記錄結果(如抽到 7 和 8,就組成 78 或 87, 9 和 5 組成 95 或 59,并記錄);連續玩 5 輪,統計勝利次數,贏的人獲得“數學小達人”稱號!【板書設計】比大小先比十位(幾個十)再比個位(幾個一)(根據學生課堂上的生成板書比較大小的結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