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科版(2017秋)三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4 簡答題、連線題&實驗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科版(2017秋)三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4 簡答題、連線題&實驗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三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浙江地區)專題
04簡答題、連線題&實驗題
一、連線題
1.(23-24三年級下·浙江金華·期末)把下面物體及其主要的運動方式用線連起來。
滑動 滾球
滾動 滑滑梯
振動 蕩秋千
擺動 敲鼓時的鼓面
轉動 風車
2.(23-24三年級下·浙江溫州·期末)把下列運動的物體及其運動形式用線連起來。
3.(23-24三年級下·浙江金華·期末)把卵的內部結構和相應作用連起來。
卵殼 為卵孵化提供營養物質
卵黃 保護作用
氣室 為卵提供水分和營養
卵白 為卵孵化提供氧氣
4.(23-24三年級下·浙江嘉興·期末)將下列物體運動與相應的運動形式用線連起來。
彈撥后的鋼尺運動 轉動
指尖陀螺的運動 滾動
行駛汽車的輪子運動 振動
發條青蛙玩具的運動 擺動
小孩蕩秋千 平動
5.(22-23三年級下·浙江嘉興·期末)用線將雞蛋的各部分與相應的作用連起來。
蛋殼 供給胚胎發育所需要的部分營養和水分
氣室 提供胚胎發育所需要的大部分營養
蛋白 發育成小雞
蛋黃 保護作用
胚 儲存少量空氣
6.(22-23三年級下·浙江紹興·期末)先在方框里填寫熟雞蛋內部結構的名稱,再將右邊對應的作用用線連起來。
提供胚胎呼吸所需的氧氣
提供水分和營養
提供胚胎發育時所需的營養
提供保護
二、簡答題
7.(22-23三年級下·浙江嘉興·期末)除了環形山,你還知道月球有哪些特征?請寫出2個。
8.(22-23三年級下·浙江杭州·期末)請將月球和地球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選填到韋恩圖中。(填序號)
①球體 ②有豐富的液態水 ③不會發光發熱 ④有環形山 ⑤有空氣 ⑥沒有生命 ⑦沒有空氣 ⑧有生命
三、實驗題
9.(23-24六年級下·浙江臺州·期末)小明發現自行車輪胎漏氣后很難騎快,決定利用一個長斜坡和小皮球進行探究,如圖所示。每次他都將皮球從長斜坡的最高處靜止釋放,記錄皮球滾動到長斜坡最低點的時間,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充氣量 打氣10筒 打氣2筒 打氣30筒
第一次實驗 18.3秒 11.6秒 8.3秒
第二次實驗 17.5秒 11.1秒 7.9秒
第三次實驗 18.2秒 11.2秒 7.8秒
取值 18.0秒 11.3秒 8.0秒
(1)本實驗探究的問題是皮球滾動快慢與 的關系。
(2)為了提高實驗的準確性,每種充氣量,小明都做了三次,并對數據進行處理,表格中的“取值”一欄的數據處理方式為 。
(3)通過實驗,小明認為輪胎充氣量不足會導致自行車很難騎快,請判斷小明的說法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 。
10.(23-24三年級下·浙江嘉興·期末)樂樂用下圖所示材料研究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小鋼珠放在甲斜面上,運動形式是 (填“滑動”或“滾動”);小鋼珠放在乙斜面上,運動形式是 (填“滑動”或“滾動”)。
(2)小木塊放在甲斜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木塊一定會滾動 B.小木塊一定會滑動 C.小木塊可能靜止不動
(3)若小鋼珠和小木塊在乙斜面上都能運動,你認為 的運動較快。
(4)在我們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斜面呢?請舉出2個例子吧。
11.(23-24三年級下·浙江溫州·期末)研學結束后,小科學著古人的方法研究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將一根木桿固定在紙板上,并放置在操場上,每隔一段時間觀察陽光下木桿的影子的變化。
(1)在這一天的多次觀察中,紙板的擺放要求( )。
A.移動位置沒有關系 B.可以在原位置轉動 C.方向固定不動
(2)下面是陽光下影子記錄圖。
通過觀察和分析,我們可以知道:①號是一天中 (選填上午、下午)的時間,隨著時間推移,影子會慢慢變 (選填長或短),小科把觀察到的現象進行了歸納:陽光下物體影子的 和 是隨著太陽的高度和方向發生變化的。
(3)小科觀察記錄圖發現一天中的影子從( )有規律地發生變化。
A.東→北→西 B.西→北→東 C.西→南→東
(4)研究影子時,小科小組進行了下面3組實驗,影子方向發生變化的是( )。
A. B. C.
(5)上題C選項中,用手電筒從兩個不同角度照射圓柱,墻上出現的影子形狀是( )。
A.圓形和長方形 B.圓柱形和長方形 C.圓形和圓柱形
(6)知道了影子的變化規律,就可以玩手影游戲了,那我們的手是充當( )。
A.光源 B.阻擋物 C.屏
(22-23三年級下·浙江紹興·期末)環形山的形成。
關于環形山的形成,科學家認為是流星、小行星等撞擊月球形成的,我們來做模擬實驗。
12.在模擬環形山形成的原因中,托盤和細沙模擬的是( )。
A.月球 B.月海盆地 C.大小不同的環形山
13.制造環形山的過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扔球
B.可以扔完一個球取出再扔,也可以把所有球扔完后一起取出
C.必須朝同一個方向扔球
14.觀察到的現象,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有的坑大,有的坑小
B.有的坑深,有的坑淺
C.有的坑重疊,有的沒有坑
15.模擬制造的環形山與真實的月球環形山比較,得出的結論是 。
16.在探索月球的過程中各個國家做出了很多努力,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宇航員是( )。
A.中國的楊利偉 B.美國的阿姆斯特朗 C.古希臘的阿波羅
17.(22-23三年級下·浙江金華·期末)影子的秘密
小科用手電筒照射一個圓柱體側面,
(1)這個實驗中,手電筒是( )。
A.電源 B.燈源 C.光源
(2)如上圖,墻壁上出現的影子形狀是( )。
A. B. C.
(3)如下圖,如果將圓柱體轉90度,用手電筒照射圓形這面,所產生的影子形狀是( )。
A. B. C.
(4)小科的中指長約6厘米,用手電筒的光照射,測得其影子的長度為12厘米,同時測得食指影長為10厘米,食指的實際長度約( )厘米。
A.6厘米 B.5厘米 C.4厘米
18.(22-23三年級下·浙江湖州·期末)比較不同的小球在同一軌道上的運動快慢,我們做了如下實驗。請將表格填寫完整。
實驗次數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取值
1號球所用時間 3秒 2秒 4秒
2號球所用時間 4秒 5秒 4秒
我的發現 號小球在軌道上運動得更快。(填“1”或“2”)
19.(22-23三年級下·浙江溫州·期末)月球表面分布著眾多的環形山,明明想要探究環形山形成的原因,進行了探究實驗(如圖4)。
(1)為了使實驗結果更接近真實的現象,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扔
B.必須朝同一個方向扔
C.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球、塑料球、木球等作投擲物
(2)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要控制小球撞擊的“環形山”不重疊
B.撞擊出一個沙坑后,立馬填平
C.將撞擊出的沙坑與月球上的環形山進行對比,猜測環形山形成的原因
(3)上述實驗可以證明月球表面的環形山可能是( )形成的。
A.隕石撞擊 B.火山噴發 C.月球地震
20.(22-23三年級下·浙江溫州·期末)太陽、地球和月球是我們陌生又熟悉的天體。自古以來,人們探索太陽、地球和月球的腳步從未停止。
(1)為什么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陽和月球差不多大?明明用大、小圓片和紙筒進行探究活動(如圖1)。這個探究活動屬于( )。
A.對比實驗 B.模擬實驗 C.觀察實驗
(2)實驗中小圓片代表( ),當大圓片從A位置移動到B位置時,在紙筒里看到的大圓片會( )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根據實驗現象,請你解釋為什么在地球上看太陽和月球差不多大?
(4)明明用簡易日晷記錄一天的影子的變化(如圖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影子的長短發生變化
B.中午的影子最短
C.d位置的影子最有可能的時間是17:00
(5)課堂上,明明用手電筒和小木塊做了實驗(如圖3),當手電筒在( )位置時,形成的影子相當于圖2中12:00的影子。
A.① B.② C.③
(22-23三年級下·浙江紹興·期末)小科在家門口立了一根竹竿,并利用周六較為自由的時間,隔一小時就去測一次地面上竹竿影子的長度,并將測得的數據畫成柱狀圖的形式。
21.仔細觀察柱狀圖,在8次測量中,第5次測得的竹竿影子長度最短,這個時候應該是( )。
A.清晨 B.正午 C.傍晚
22.預計小科第9次去測量竹竿影子,太陽的方向應該朝( )。
A.西 B.南 C.東
23.我們發現一天中影子長度的變化規律是( )。
A.長短長 B.短長短 C.長長短
24.竹竿相當于遮擋物,太陽和地面分別相當于( )。
A.光源 屏 B.屏 光源 C.光源 遮擋物
25.在這個觀察實驗中,需要用到的實驗材料有( )。
A.紙、尺子、筆 B.日晷、筆、手電筒、尺子 C.手電筒、筆、尺子、筆
參考答案
1.
【解析】物體有平動、滾動、振動、跳動和擺動等運動方式,物體運動方式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往往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復雜的運動方式可能包含多種簡單的運動方式。滾球的運動方式是滾動,溜滑梯的運動方式是滑動,蕩秋千的運動方式是擺動,旋轉的風車的運動方式是轉動,敲打的鼓面的運動方式是振動。
2.
【解析】物體的運動方式有移動、轉動、擺動、滾動、震動等。根據物體運動路線的不同,物體運動形式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蕩秋千的運動形式是擺動;運動的車輪是滾動;運動的車身是平動;旋轉的陀螺的運動形式是轉動;說話時運動的聲帶是振動。
3.
【解析】雞蛋的最外面是卵殼,卵殼和卵膜對卵是起保護的作用,卵殼上有氣室可以透氣,供胚胎發育所需的氧氣;卵白對胚有營養和保護作用;卵黃是卵細胞的主要營養部分,為胚胎發育提供營養。蛋黃上的小白點叫作胚盤,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進行胚胎發育的部位。
4.
【解析】物體有平動、滾動、振動、跳動和擺動等運動方式,物體運動方式之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往往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復雜的運動方式可能包含多種簡單的運動方式。彈撥后的鋼尺的運動方式是振動;指尖陀螺的運動方式是轉動;行駛汽車的輪子運動方式是滾動;發條青蛙玩具的運動方式是平動;小孩蕩秋千的運動方式是擺動。
5.
【解析】雞蛋由卵殼、卵白、卵黃、胚和氣室等部分組成。卵殼具有保護卵的作用;卵白供給胚胎發育所需要的部分營養和水分;卵黃內儲藏著營養物質,提供胚胎發育所需要的大部分營養;氣室內儲藏著空氣,提供胚胎發育所需要的氧氣;胚發育成新生命。
6.
【解析】雞蛋由卵殼、卵白、卵黃、氣室等部分組成。卵殼具有保護的作用,卵白保護胚胎,做緩沖劑。卵黃內儲藏著胚胎發育的營養物質,氣室內儲藏著空氣,提供胚胎發育所需要的氧氣。
7.(1)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月亮的正面有明、暗兩個區域,明亮的部分是山區和高地,暗灰的部分則是月海。
(2)月球表面晝夜溫差大,向太陽的一面溫度可達120℃以上,背太陽的一面溫度可達零下180℃以下。
【分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它自西向東圍繞地球公轉,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一個月。月球在引力、表面物質組成等方面與地球存在巨大差異,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四分之一,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質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體積只有地球體積的四十九分之一。相對于所環繞的行星,月球是質量最大的衛星。
【解析】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月亮的正面有明、暗兩個區域,明亮的部分是山區和高地,暗灰的部分則是月海。月球表面沒有大氣層,太陽直接照射到月球表面上,白天太陽光得不到削弱,晚上也沒有大氣逆輻射,所以月球上的氣溫就沒有像地球大氣一樣的調節作用,月球表面晝夜溫差大,向太陽的一面溫度可達120℃以上,背太陽的一面溫度可達零下180℃以下。
8.
【解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的直徑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對于所環繞的行星,它是質量最大的衛星。地球和月球的共同點包括:不會發光、是球體、會轉動。不同點是:地球:沒有環形山、有豐富的液態水、有森林、是人類生活的家園;月球:有環形山、沒有液態水、是天然衛星。
9.(1)充氣量
(2)取平均值
(3)正確,因為實驗驗證了輪胎漏氣難騎
【分析】對比實驗只有一個變量,即充氣量多少存在不同,其他條件都要相同,且為了實驗結果更準確,我們可以采取多次測量求平均值的方法。
【解析】(1)根據表格記錄數據可以得出:探究的是皮球滾動快慢與打氣筒數即充氣量的關系。
(2)根據表格記錄數據可以得出:取值就是計算前三次實驗的平均值。用平均值來進行比較,會使實驗結果更準確。
(3)我認為小明的說法正確,因為實驗驗證了輪胎漏氣難騎。根據表格數據我們發現,充氣量越多,皮球滾動越快,充氣量越少,皮球滾動越慢。所以輪胎充氣量不足會導致自行車很難騎快。
10.(1) 滾動 滾動 (2)C (3)小鋼珠 (4)滑梯,山坡等。
【分析】物體按運動方式分類,可以分為平動、轉動、滾動、擺動、振動等。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運動,有滑動、滾動和靜止不動三種方式。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方式和物體的擺放方式、斜面的坡度、物體的形狀等有關。
【解析】(1)物體按運動方式分類,可以分為平動、轉動、滾動、擺動、振動等。小鋼珠是球形,所以無論小鋼珠是在甲斜面,還是在乙斜面,在斜面上的運動方式只有一種,就是滾動。
(2)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方式和物體的擺放方式、斜面的坡度、物體的形狀等有關。小木塊放在甲斜面上,可能會滑動或靜止不動,但是不能滾動。
(3)若小鋼珠和小木塊在乙斜面上都能運動,小木塊的運動方式是滑動,小鋼珠的運動方式是滾動,所以小鋼珠的運動較快。
(4)像搭在汽車車廂上的木板那樣的簡單機械,叫作斜面。生活中應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盤山公路、各種斜坡、各種刀刃、螺絲釘的螺紋,高架橋的引橋等。
11.(1)C (2) 下午 長 長度 方向 (3)B (4)A (5)A (6)B
【分析】光由光源發出,在同種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當光遇到不透明物體時,便會在物體后面形成一個黑暗的區域,即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須有光源、遮擋物和屏幕,并且遮擋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間。
【解析】(1)研究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時,在這一天的多次觀察中,紙板方向要求固定不動,不然就會影響實驗結果。
(2)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變化的規律是:西→北→東,①號影子位于北偏東方向,所以①號是一天中下午,隨著時間推移,影子會慢慢變長。同一物體,決定其影子長短的是太陽的高度,決定影子方向的是太陽的位置。隨著時間的變化,影子的長短和方向都會慢慢地發生變化。
(3)一天中,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早上的時候太陽從東方升起,影子在西;隨著中午的到來太陽逐漸到了南方,影子朝向北方;到了下午太陽西下,影子朝向東。太陽一天的方向變化是東→南→西,所以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變化的規律是:西→北→東。
(4)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光源的方向是相反的。光源的方向改變,影子的方向就改變。所以影子方向發生變化的是A。
(5)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上題C選項中,用手電筒從兩個不同角度照射圓柱,墻上出現的影子形狀是圓形和長方形。
(6)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影子的形成必須有光源、遮擋物和屏幕。手影游戲中,我們的手是充當阻擋物。
12.A 13.C 14.C 15.環形山的形成,可能是流星、小行星等撞擊月球形成的 16.B
【分析】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環形山。環形山大多是圓形的,其分布有單個的,有幾個擠疊在一起的也有大環套小環的一起的,也有大環套小環的。
12.本題考查了探索環形山形成原因的實驗,用大小不同的球模擬不同大小的隕石,托盤和細沙球模月球表面,不同大小的坑模擬大小不一的環形山;
13.制造環形山的過程中,可以用大小不同的力扔球,可以扔完一個球取出再扔,也可以把所有球扔完后一起取出;但是不能朝同一個方向扔球,因為現實中,流星、隕石并不是一個方向來的,而是四面八方;
14.扔完球后,我們觀察到有的坑大,有的坑小,有的坑深,有的坑淺,有的坑重疊,但是都有坑;
15.模擬制造的環形山與真實的月球環形山比較,表明環形山的形成,可能是流星、小行星等撞擊月球形成的。
16.1969年7月16日,美國宇航員奧爾德林和阿姆斯特朗乘“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飛向月球。7月20日,由阿姆斯特朗操縱“飛鷹”號登月艙在月球表面著陸,當天下午10時他和奧爾德林跨出登月艙,踏上月面。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那荒涼而沉寂的土地,成為第一個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
17.(1)C (2)B (3)A (4)B
【解析】(1)影子的形成必須有光源、阻擋物和屏。在這個實驗中,手電筒是可以自己發光的,叫光源。故選C。
(2)在上圖中,手電筒照射的是圓柱體的側面,所以墻上出現的影子的形狀是長方形,故選B。
(3)在下圖中,手電筒照射的是圓柱體的底面,所以墻上出現的影子的形狀是圓形,故選A。
(4)小科中指長約6厘米,影長為12厘米,食指的影長為10厘米,根據比例計算可得出食指的長度約為5厘米。
18.3秒 4.5秒 1
【解析】在相同時間內,經過的距離越長,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離下,所用時間越短,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快。如果實驗數據選擇取中位數,那么1號球所用的時間為3秒;2號球所用的時間為4.5秒。比較記錄單的數據,我發現;1號小球在軌道上運動得更快。
19.(1)A (2)C (3)A
【分析】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著許多大大小小的環形山。環形山大多是圓形的,大小、分布不一,有單個的,有幾個擠疊在一起的,也有大環套小環的,有的直徑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徑能達到幾百千米。如此眾多的環形山是長期以來流星、隕石撞擊月球后遺留下來的痕跡。
【解析】(1)A.用大小不同的力扔,錯誤;根據“撞擊說”認為,月球上的環形山是隕石、流星撞擊月球表面形成的,因此,模擬實驗中用大小不同的小球,從同一高度下落撞擊沙盤;
B.必須朝同一個方向扔,正確;
C.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球、塑料球、木球等作投擲物,正確;
(2)A.要控制小球撞擊的“環形山”不重疊,錯誤;隕石撞擊月球表面是隨機的,因此,模擬實驗中不需要控制小球撞擊的“環形山”重疊還是不重疊;
B.撞擊出一個沙坑后,立馬填平,錯誤;小球撞擊出一個沙坑后,不能填平,要保持原樣,才能更真實地反映月球表面環形山的形成過程;
C.將撞擊出的沙坑與月球上的環形山進行對比,猜測環形山形成的原因,正確。
(3)如此眾多的環形山是長期以來流星、隕石撞擊月球后遺留下來的痕跡。
20.(1)B (2) 月球 變小 (3)月球距離地球近,太陽距離地球遠 (4)B (5)B
【分析】月球的半徑是1738公里,距離地球384400千米;太陽的半徑是696300公里,距離地球約1.5億千米。太陽比月球大400倍,太陽和地球的距離是月亮和地球距離的400倍。所以站在地球上,我們看到的太陽和月亮是差不多大的。
【解析】(1)在難以直接拿研究對象做實驗時,有時用模型來做實驗,即模仿實驗對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叫作模擬實驗。明明用大、小圓片和紙筒進行探究活動,這個探究活動屬于模擬實驗。
(2)月球的半徑是1738千米,所以用小的圓紙片代表月球;太陽的半徑是696300千米,所以用大的圓紙片代表太陽,小圓片代表月球。當大圓片從A位置移動到B位置時,距離變遠,在紙筒里看到的大圓片會變小。
(3)在地球上看太陽和月球差不多大,主要是因為月球距離地球近,太陽距離地球遠。
(4)A.只有影子的長短發生變化,錯誤;影子的方向也發生了變化;
B.中午的影子最短,正確;
C.d位置的影子最有可能的時間是17:00,錯誤;d位置的影子最有可能的時間是14:00。
(5)從圖3可以看出,課堂上,明明用手電筒和小木塊做了實驗,當手電筒在B位置時,位置最高,形成的影子最短,相當于圖②中12:00的影子。
21.B 22.A 23.A 24.A 25.A
【分析】一天中影子方向和長度與太陽的方向和位置有關。隨著時間的變化,影子的長短和方向都會慢慢地發生變化。
21.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正午時候影子最短。觀察柱狀圖可以判斷,在8次測量中,第5次測得的竹竿影子長度最短,這個時候應該是正午。
22.根據一天中影子方向變化規律,小科第9次去測量竹竿影子,已經是下午,太陽的方向應該朝西,影子朝東。
23.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長變短;中午到傍晚由短變長,正午時候影子最短,所以一天中影子的長短變化規律是長→短→長。
24.影子的形成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光源,二是遮擋物,三是屏。竹竿相當于遮擋物,太陽和地面分別相當于光源和屏。
25.在這個觀察實驗中,需要用到的實驗材料有紙、筆(記錄實驗情況)、尺子(用來測量長短)。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错那县| 通江县| 万载县| 徐州市| 修武县| 米泉市| 乌拉特前旗| 甘孜| 凉城县| 浦城县| 淮北市| 奉贤区| 和顺县| 白朗县| 义马市| 巴彦淖尔市| 司法| 安陆市| 杂多县| 响水县| 松潘县| 保定市| 永丰县| 冕宁县| 天祝| 镇宁| 赞皇县| 台中县| 丹阳市| 海宁市| 靖江市| 彩票| 姚安县| 儋州市| 寻乌县| 晴隆县| 商城县| 武功县| 磴口县| 兴城市|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