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6.讓資源再生01一、聚焦這個是什么標志,它表示什么意思?一、聚焦資源:可再生資源 不可再生資源一、聚焦2.再生紙對環境有什么影響?1.怎樣制作一張再生紙?二、探索:中國古代造紙流程二、探索:中國古代造紙流程第一步:斬竹漂塘竹材是古代造紙的重要來源之一、造紙的工匠將截斷的竹子在水塘內浸上100天,取出時用力捶洗讓竹材軟化。二、探索:中國古代造紙流程第二步:煮楻(huáng)足火將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楻桶中蒸煮,再放入清水塘內漂洗,反復進行十幾天,使竹子的纖維逐漸分解。二、探索:中國古代造紙流程第三步:蕩料入簾取出煮爛的原料放在石臼里,用力摏(chong)成泥面狀,搗爛后的原料用適量的水調配,然后用細竹簾在紙漿中濾取,使紙纖維留在竹簾上形成一層紙膜。二、探索:中國古代造紙流程第四步:覆簾壓紙把撈過紙漿的竹簾倒鋪在壓榨板上,然后小心地移開竹簾,這層紙膜便落在板上。慢慢堆疊起一層層的紙頁,再以重物擠壓,排出紙頁中的水分。二、探索:中國古代造紙流程第五步:透火焙干用火使紙張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來就是一張可使用的紙了。二、探索:中國古代造紙流程直到東漢和帝時期,經過了蔡倫的改進,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四個步驟:第二是打漿第三是抄造第一是原料的分離第四是干燥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堿液中脫膠,并分散成纖維狀;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并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即把紙漿滲水制成漿液,然后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即把濕紙曬干或晾干,揭下就成為紙張。二、探索:試著做一張再生紙撕碎稀紙漿攪拌平鋪擠壓吸水通風晾干二、探索:試著做一張再生紙再生紙與普通紙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生活中常見的再生紙產品有:紙板和紙箱、包裝紙袋、衛生紙等。二、探索:試著做一張再生紙相同之處: 都有制漿、烘干的過程;不同之處:普通紙以木材為原料,制作工藝復雜且會使用增白劑等化學試劑;再生紙以廢紙為原料,制作工藝精簡且不添加任何化學試劑。二、探索:造紙廠的造紙流程為了節約用紙,我們能夠做什么?1.愛護并重復使用教科書2.紙張雙面打印、復印和使用3.使用再生紙4.用手帕代替紙巾……三、研討:用回收的廢紙制造再生紙有哪些意義?使用1張再生紙可以節約1.8克標準煤,相應減少二氧化碳4.7克。小資料:造紙需要大量的木材,耗費大量的能源和水資源。生產一噸紙需要木材0.875噸木材、煤0.5噸、水375噸,在生產紙的過程中還會造成35%的水污染。我國是個資源極其匱乏的國家,現有森林覆蓋面積僅為國土面積的13%,人均占有面積居世界119位;水的人均占有量居世界第88位。如果人人環保用紙,累計節約5000張紙,就可以保護一棵3米高的大樹。三、研討:1、與普通紙張的生產相比,制造再生紙可以節約大量原材料,特別是節約大量林木,保護樹林、竹林。2、造紙的過程要消耗能源,制造再生紙可以減少煤等燃料的使用;造紙的過程還要用水,制造再生紙可以減少水的使用,減少污水排放。3、制造再生紙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減緩溫室效應。意義四、拓展除廢紙外,你還知道哪些固體廢棄物也可以回收再利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