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科版(2017秋)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3 判斷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科版(2017秋)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專題03 判斷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三年級科學下冊(第三單元)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專題
03 判斷題
1.(23-24三年級下·河北張家口·期末)我們的影子在中午時最長。( )
2.(23-24三年級下·廣東深圳·期末)沒有導航儀的情況下,科科可利用手表和太陽來辨別方向。( )
3.(23-24三年級下·遼寧錦州·期末)池塘、小溪、水庫都是人工水域。( )
4.(23-24三年級下·貴州黔東南·期末)月相變化是月球的形狀在變化。( )
5.(23-24三年級下·河北保定·期末)地球是一個接近正圓的、表面凹凸不平的球體。( )
6.(23-24三年級下·湖南益陽·期末)牛牛和小愛在白天抬頭看到太陽,在夜晚看到月亮,它們的形狀都是球體。( )
7.(23-24三年級下·四川達州·期末)地球是個很大的球體,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的地球模型。( )
8.(23-24三年級下·四川巴中·期末)航天員到月球上,需要穿防熱防冷的航天服并攜帶氧氣和通信設備。( )
9.(23-24三年級下·河北保定·期末)農歷十五的月相稱為新月。( )
10.(23-24三年級下·河北保定·期末)觀察月相變化規律時,應按照陽歷時間進行觀察。( )
11.(23-24三年級下·重慶長壽·期末)在地球上看帆船行駛,可以看到桅桿和船體同時出現。( )
12.(23-24三年級下·湖南常德·期末)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從早晨到中午越來越短。( )
13.(23-24三年級下·湖南常德·期末)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它本身會發光。( )
14.(23-24三年級下·河南信陽·期末)影子方向的變化和太陽在空中的位置沒有關系。( )
15.(23-24三年級下·河南信陽·期末)地球上的潮汐現象與月球的引力有關。( )
16.(23-24三年級下·四川宜賓·期末)水資源非常寶貴,我們要節約水資源。( )
17.(23-24三年級下·四川宜賓·期末)太陽和月球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它們都會發光。( )
18.(23-24三年級下·陜西延安·期末)1519年,航海家麥哲倫帶領船隊朝著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他們又回到了出發地( )
19.(23-24三年級下·山東菏澤·期末)同一時刻,陽光下楊樹和鳳仙花的影子大小和方向是相同的。( )
20.(23-24三年級下·甘肅蘭州·期末)詩句“月有陰晴圓缺”說明月相變化是由天氣變化造成的。( )
21.(23-24三年級下·山東菏澤·期末)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 )
22.(23-24三年級下·山東菏澤·期末)光源照射的角度越大,物體的影子越長。( )
23.(23-24三年級下·廣東湛江·期末)地球上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資源十分豐富,浪費一點沒關系。( )
24.(23-24三年級下·遼寧鞍山·期末)太陽和月球到地球的距離不同。( )
25.(23-24三年級下·遼寧鞍山·期末)一天中陽光下物體的影子中午最短。( )
26.(23-24三年級下·江蘇宿遷·期末)如果太陽在物體的左邊,那么影子也在物體的左邊。( )
27.(23-24三年級下·山東德州·期末)5000年以前,絕大多數人認為天是圓的,大地是球形的。( )
28.(23-24三年級下·遼寧鞍山·期末)第一個用實踐證明地球是球體的科學家是伽利略。( )
29.(23-24三年級下·遼寧鞍山·期末)日晷是古代測量時間的儀器。( )
30.(23-24三年級下·湖南益陽·期末)如果用不同的顏色表示太陽、地球和月球,地球的顏色可以是五顏六色的。( )
31.(23-24三年級下·廣東深圳·期末)月球看上去很明亮,因為它是一個發光體。( )
32.(23-24三年級下·甘肅定西·期末)“天圓地方”這一觀點具有科學性。( )
33.(23-24三年級下·廣東佛山·期末)人類在認識地球形狀過程,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過程,通過搜集證據才證實了地球是圓的。( )
34.(23-24三年級下·河北秦皇島·期末)太陽是一顆恒星, 地球是一顆行星。( )
35.(23-24三年級下·河北秦皇島·期末)初一到十五的月相變化規律是由圓到缺的。( )
36.(23-24三年級下·廣東深圳·期末)月相變化的規律是上半月由缺到圓,下半月由圓到缺。( )
37.(23-24三年級下·湖南益陽·期末)只要有光源就會產生影子。( )
38.(23-24三年級下·廣東深圳·期末)日晷是我國古代的一種計量時間的儀器,陰天及晚上也能正常使用。( )
39.(23-24三年級下·廣東深圳·期末)地球與月球、太陽都是球體,但只有太陽會發光發熱,只有地球上有生命。( )
40.(23-24三年級下·河北廊坊·期末)小科為了探索“影子的秘密”,從不同的角度照射一個籃球,會發現它的影子有時是圓形的,有時是方形的。( )
41.(23-24三年級下·河北廊坊·期末)日常生活中我們抬頭會發現看到的月球和太陽大小差不多,這是因為太陽和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相同。( )
42.(23-24三年級下·陜西渭南·期末)我們可以用數格子的方法比較地圖上陸地和海洋的面積。( )
43.(23-24三年級下·陜西渭南·期末)科學家探索太空時,認為有水就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
44.(23-24三年級下·吉林松原·期末)古時候人們在海邊觀望遠處駛來的帆船,總是先看到船身,后看到船帆,這是地球是球體的有力證據。 ( )
45.(23-24三年級下·河北廊坊·期末)某天上午9時,小科測得校園內一棵大樹在陽光下的影子長5米,1小時后他測得的大樹影子長度會大于5米。( )
46.(23-24三年級下·陜西漢中·期末)制作有關太陽的主題海報時,涂上了紅色,因為太陽發光、發熱。( )
47.(23-24三年級下·遼寧營口·期末)地球是水的星球,“有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的說法。( )
48.(23-24三年級下·湖南邵陽·期末)小愛在白天抬頭看到太陽,在夜晚看到月球。它們都屬于球。( )
49.(23-24三年級下·湖北荊州·期末)航海家哥倫布第一個用實踐證明了腳下的地球是球形的。( )
50.(23-24三年級下·湖北荊州·期末)月球上黑色的部分是月海,里面有大量的海水。( )
51.(23-24三年級下·江蘇宿遷·期末)麥哲倫航線證明地球是球體。( )
52.(23-24三年級下·遼寧盤錦·期末)日晷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測量溫度的儀器。( )
53.(23-24三年級下·重慶黔江·期末)月光下物體的影子不會有變化。( )
54.(23-24三年級下·重慶黔江·期末)我們觀察到月球有月相,但太陽沒有這樣的現象。( )
55.(23-24三年級下·重慶黔江·期末)觀察揚帆遠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帆頂后消失。( )
56.(23-24三年級下·遼寧盤錦·期末)制作地球主題海報時,色彩只能選用綠色。( )
57.(23-24三年級下·遼寧盤錦·期末)太陽給地球帶來光照和熱量。( )
58.(23-24三年級下·吉林松原·期末)地球與太陽、月球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地球是一顆有著豐富液態水的星球。( )
59.(23-24三年級下·河北滄州·期末)一個月中,只要沒有烏云,我們每天晚上都能看到月亮。( )
60.(23-24三年級下·河北滄州·期末)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陽的光。( )
參考答案
1.×
【解析】影子的長短、方向與光源的位置、方向有關。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通過研究我們發現,中午時影子最短。
2.√
【解析】在沒有導航儀的情況下,科科可以利用手表和太陽來辨別方向。
首先需要知道當前的時間。假設科科的手表顯示的時間為上午10點。將手表水平放置,使時針指向太陽的方向。從12點鐘位置到6點鐘位置畫一條直線,這條線代表南北方向。因為12點和6點的中間點是正南或正北。如果是在上午10點,那么12點到10點的方向為東偏南45度,即東南方向;而6點到10點的方向為西偏南45度,即西南方向。
通過這種方法,科科可以大致判斷出東西南北四個基本方向,從而幫助他進行定位和導航。
3.×
【解析】這個說法不正確。池塘、小溪、水庫這些水域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工的。
池塘:池塘可以是自然形成的,尤其是在濕地環境中,自然池塘是由雨水、地下水或其他水源匯集而成的。然而,也有很多池塘是人工挖掘的,用于養殖、灌溉、景觀美化或作為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小溪:小溪通常是自然形成的,它是河流的支流,通常流經較小的流域。小溪可以是地表水流動形成的自然水道,但有時人們也會為了排水或其他目的而人工挖掘小溪。
水庫:水庫幾乎都是人工建造的,它是通過建造大壩或水壩來攔截河流或溪流中的水,以儲存水資源用于供水、發電、灌溉或防洪等目的。
4.×
【解析】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所以月相變化并不是說月球的形狀在不斷變化。
5.√
【解析】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過程。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通過應用遙感技術,能夠精確地計算出地球形狀的各種數據,證明地球是一個接近正圓的、凹凸不平的球體。
6.√
【解析】太陽和月球是兩個星球,它們的形狀都是球體,我們生活的地球也是一個球體。其中太陽能自己發光,月球本身是不發光的,我們所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陽光。
7.√
【解析】人類對地球形狀的認識,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探索過程。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的比例縮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在地球儀上,人們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和文字來表示陸地、海洋、山脈、河湖、國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狀和名稱等。
8.√
【解析】月球表面環境極端,白天溫度可以高達127攝氏度(約260華氏度),而夜晚溫度則可以下降到-173攝氏度。航天服需要有良好的保溫性能,以保護航天員免受極端溫度的影響。
月球上沒有大氣,因此沒有可供呼吸的氧氣。航天服需要攜帶氧氣供應系統,以確保航天員能夠正常呼吸。為了與地球上的控制中心保持聯系,航天員需要攜帶通信設備。這些設備可以包括無線電通訊器、天線和其他信號傳輸設備。
9.×
【解析】農歷初一看不到月亮,叫新月;農歷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樣的月亮,叫作蛾眉月;農歷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上弦月;農歷十五前后看到的圓月叫滿月;農歷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下弦月;農歷二十七、八黎明前掛在東方天空的月牙叫殘月。農歷初一看不到月亮,叫新月;農歷十五前后看到的圓月叫滿月。
10.×
【解析】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是農歷一個月循環一次。所以觀察月相變化規律時,應按照農歷時間進行觀察,而不是按照陽歷時間。
11.×
【解析】地球是個球體,所以人們站在海岸邊看遠處的帆船,發現總是先看到進港船只的桅桿,再逐漸看見船身;出港的船只,則總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桿才逐漸隱沒在海平面下。當帆船進港時,先看到桅桿,后看到船身。
12.√
【解析】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是早晨和傍晚影子長,中午影子短,所以影子的長短變化規律是長-短-長。
13.×
【解析】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它本身不能發光,但能反射太陽光。
14.×
【解析】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和太陽的方向相反。影子的變化與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有關, 所以題干中的說法是錯誤的。
15.√
【解析】月球對地球的影響有許多方面,一個很容易觀察到的現象就是潮汐。月球對地球得引力可以使地球上得海水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規律得漲潮與退潮。地球上的潮汐與月球對地球的引力有關, 所以題干中的說法是正確的。
16.√
【解析】水不是取之不盡的,地球上的淡水資源是很有限的,我國的淡水資源也是很有限的。生命離不開水水就像母親的乳汁一樣,哺育著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水是生命之源。動植物的生長繁殖、家庭生活、工業生產、農業灌溉、交通運輸、水力發電等都要用到水。所以沒有水所有的生命都會停止。淡水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要節約用水。
17.×
【解析】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發光發熱的恒星,是銀河系中一顆普通的恒星。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
18.√
【解析】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帶領5艘艦船從西班牙出發,開始了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并于1522年9月返回西班牙,證明了地球是個球體。
19.×
【解析】陽光下任何不完全透明的物體都有影子,影子都在背著太陽的一面。在同一時刻,同一地點,直立的物體的影子方向都是相同的。 同一時刻,陽光下大樹和鳳仙花的影子方向相同,大小不同。
20.×
【解析】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月亮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月相,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詩句“月有陰晴圓缺”說明月相變化是由月球公轉引起的。
21.×
【解析】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但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是月球。
22.×
【解析】影子的長短與光源的照射角度有關,在屏與物體不變時,光源與屏的角度越大,影子越短;光源與屏的角度越小,影子越長。所以光源照射的角度越大,物體的影子越短。題目說法錯誤。
23.×
【解析】地球上可供人類使用的淡水資源其實非常有限。盡管地球表面約71%被水覆蓋,但其中97.5%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而在這2.5%的淡水中,絕大部分被冰川和永久積雪鎖住,只有不到1%是可供人類直接使用的。因此,淡水資源非常寶貴,不能浪費。
24.√
【解析】太陽和月球到地球的距離確實不同。太陽距離地球約1.496億公里,而月球距離地球約38.4萬公里。兩者相差巨大,因此這句話是正確的。
25.√
【解析】一天中,太陽在中午時分達到最高點,此時陽光幾乎垂直照射地面,因此物體的影子最短。
26.×
【解析】當太陽在物體的左邊時,光線從左側照射過來,物體會擋住光線,影子會出現在物體的右邊。因此,影子應該在物體的右邊,而不是左邊。
27.×
【解析】5000年以前,絕大多數的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故該說法錯誤。
28.×
【解析】第一個用實踐證明地球是球體的科學家是麥哲倫。麥哲倫通過環球航行證明了地球是球體。
29.√
【解析】日晷是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量時間的古代儀器,通過觀察影子的長度和方向來確定時間。
30.√
【解析】制作地球主題海報的時候,太陽的顏色可以用紅色表示;月球的顏色可以用灰色表示;地球的顏色由藍色、綠色、白色等多種顏色組成。所以如果用不同的顏色表示太陽、地球和月球,地球的顏色可以是五顏六色的。
31.×
【解析】月球看上去很明亮,是因為它反射了太陽的光,而不是自身發光。月球本身并不是一個發光體。題目說法錯誤。
32.×
【解析】“天圓地方”是古代中國的一種宇宙觀,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這種觀點在現代科學看來是不正確的。現代科學已經證明地球是一個近似球體的天體,而宇宙的結構也遠比“天圓地方”復雜得多。因此,“天圓地方”這一觀點不具有科學性。
33.√
【解析】人類在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中,確實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過程。古代人們通過觀察天象、航海探險等方式,逐漸積累了大量證據,最終證實了地球是圓的。
34.√
【解析】太陽是銀河系中一顆普通的恒星,位于距銀河系中心約2.6萬光年處。而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
35.×
【解析】初一到十五的月相變化規律是由缺到圓的。初一是新月,月亮不可見,隨著日期增加,月亮逐漸變圓,十五是滿月,月亮最圓。
36.√
【解析】月相變化的規律是上半月由缺到圓,即從新月逐漸變為滿月;下半月由圓到缺,即從滿月逐漸變為新月。這是由于月球繞地球公轉時,太陽光照射到月球表面形成的不同角度所導致的。
37.×
【解析】影子的產生不僅需要光源,還需要有不透明的物體擋住光線,還要有屏。如果只有光源而沒有不透明的物體,光線不會被阻擋,就不會形成影子。
38.×
【解析】日晷是通過太陽的影子來計量時間的儀器,因此在陰天和晚上沒有陽光時,日晷無法正常使用。
39.√
【解析】太陽是恒星,能夠通過核聚變反應發光發熱。地球是行星,具備適宜的溫度、水和大氣等條件,支持生命的存在。月球是地球的衛星,不具備發光發熱的能力,也沒有生命存在的條件。
40.×
【解析】影子的形狀和光源所照射的物體側面的形狀有關,也與所照射物體的擺放位置有關。但是籃球是球體,所以無論從什么角度照射,它的影子都是圓形的。
41.×
【解析】太陽比月球大400倍,太陽和地球的距離是月亮和地球距離的400倍。由于太陽離地球遠,月球離地球近,所以站在地球上,我們看到的太陽和月亮是差不多大的。在真實的太空中,太陽比月球大得多。
42.√
【解析】數格子的方法是一種簡單直觀的方式,可以用來比較地圖上陸地和海洋的面積。通過數出地圖上代表陸地和海洋的格子數量,可以大致估算出它們的面積比例。
43.√
【解析】科學家認為水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之一,因為水是許多生物化學反應的溶劑,能夠支持生命的基本代謝活動。因此,發現水的存在通常被認為是尋找生命跡象的重要線索。題目說法正確。
44.×
【解析】能證明地球形狀是球體的例子很多,如離岸的船總是船身先消失,桅桿后消失、麥哲倫環球航行、月食、人造衛星拍攝的地球照片等。古時候人們在海邊觀望遠處駛來的帆船,發現總是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這也是地球是球體的有力證據。
45.×
【解析】陽光下物體影子的長短隨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同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規律是早上到中午由長變短。所以某天上午9時,小科測得校園內一棵大樹在陽光下的影子長5米,1小時后他測得的大樹影子長度會變短,即小于5米。
46.√
【解析】太陽發光、發熱,給人一種熾熱的感覺,紅色通常用來表示熱量和能量,因此在制作有關太陽的主題海報時,涂上紅色是合適的。
47.√
【解析】我們生活的地球,從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個蔚藍的星球。地球表面海陸分布不均勻,地球表面三分陸地七分海洋,相互穿插分割,所以說地球是水的星球。
48.√
【解析】恒星是自己能發光、發熱的星體,太陽是一顆恒星,能夠發光、發熱,給地球帶來光照和熱量,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它們都屬于球體。故本題正確。
49.√
【解析】16世紀至17世紀,航海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人類對地球的認識。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帶領船隊朝著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又回到了出發地,通過了人類第一次的環球航行,用實踐證明地球是球形的。
50.×
【解析】月球表面高低不平,月亮的正面有明、暗兩個區域,明亮的部分是山區和高地,暗灰的部分則是月海。月海并非月球上面的海洋,而是月面上的廣闊平原。
51.√
【解析】1519年—1522年,麥哲倫從西班牙出發,經過大西洋,南美麥哲倫海峽,穿過太平洋,越過菲律賓群島,馬六甲海峽,到達印度洋,再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經過大西洋,再回到原地。麥哲倫通過環球航行,證明地球是球體。
52.×
【解析】日晷是利用陽光下物體影子變化的規律制作而成的計時工具。日晷通常由晷針和晷面(帶刻度的表座)組成,晷針與晷面垂直,且要朝向正北。
53.×
【解析】影子的長短與光源的照射角度有關,在屏與物體不變時,光源與屏的角度越大,影子越短;光源與屏的角度越小,影子越長。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改變,物體的影子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54.√
【解析】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月亮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月相,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太陽會發光,所以太陽沒有這樣的現象。
55.√
【解析】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通過應用遙感技術,能夠精確地計算出地球形狀的各種數據,證明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由于地球是球體,所以觀察揚帆遠去的帆船,船身先消失,帆頂后消失。
56.×
【解析】制作地球主題海報時,首先給太陽和月球涂上顏色,并說明原因。太陽的顏色可以用紅色表示;月球的顏色可以用灰色表示;地球的顏色由藍色、綠色、白色等多種顏色組成。故該說法錯誤。
57.√
【解析】太陽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發光發熱的恒星,自身發光發熱,給地球帶來光照和熱量。
58.√
【解析】地球與太陽、月球最大的不同點在于其豐富的液態水資源。這一特性使地球成為能夠支持豐富多樣生命形式的行星,而這一點在已發現的宇宙天體中是非常罕見的。反觀太陽和月球,它們沒有這樣的條件,因而不存在類似的生命支持系統。
59.×
【解析】月亮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月相,月相實際上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月相變化是有一定規律的,通常是農歷一個月循環一次。初一的時候月相是新月,哪怕沒有烏云,我們也看不到。
60.√
【解析】月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陽的光。月亮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月相,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由于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什克腾旗| 阿合奇县| 鄂州市| 临桂县| 启东市| 赤壁市| 台北市| 盐边县| 上高县| 衡山县| 宜兰县| 汾阳市| 呼伦贝尔市| 视频| 长海县| 定南县| 电白县| 商丘市| 招远市| 辽阳县| 健康| 合山市| 乌拉特中旗| 四会市| 刚察县| 柘城县| 泸定县| 邢台市| 三穗县| 兴安盟| 绥化市| 喀什市| 乌苏市| 张家川| 磐石市| 黑龙江省| 正蓝旗| 太白县| 江孜县| 临沂市| 龙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