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六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備考真題分類匯編(新疆地區 )專題04 實驗題&綜合題一、實驗題1.(22-23六年級下·新疆阿克蘇·期末)小明同學通過高倍望遠鏡觀察月球,發現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運行到靠近月球時,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墜落到月球表面,與月球表面發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作月坑。 小明同學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與流星的質量、體積及下落高度有關。于是,他設計了一個用一只鋪滿厚厚的細沙的盤子和幾個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進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擬實驗,如圖所示。經過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實驗序號 質量m/g 體積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cm① 20 7.5 50 2.6② 20 7.5 60 3.5③ 20 7.5 70 5.0④ 20 2.5 70 11.3⑤ 20 1.8 70 12.4⑥ 60 7.5 70 14.6⑦ 85 7.5 70 15.9請你分析實驗數據,并回答下列問題: (1)由1、2、3三組數據可得:“月坑”的深度與流星的( )有關。 (2)由( )三組數據可得:“月坑”的深度與流星的質量有關。(18-19六年級下·全國·單元測試)某科學小組的同學進行了這樣一次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甲試管:將鐵釘放入一團濕的棉花球中,不封口;乙試管:將鐵釘放入經煮沸(趕走空氣)并快速冷卻,再在水面加一層植物油的水中;丙試管:將鐵釘放入一團帶干燥劑的干棉花中,用橡皮塞塞緊管口。2.這個實驗想要研究的問題是( )。3.甲試管中的鐵釘能夠和水、空氣充分接觸;乙試管中的鐵釘只能和( ) 接觸,因為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地防止( )溶解到水中。4.一個星期后觀察發現,甲試管中的鐵釘生銹比較嚴重,而乙試管和丙試管中的鐵釘基本上看不出生銹,這一實驗現象說明了 ( )。5.通過上述對鐵釘生銹原因的探究,生活中我們應采取怎樣的措施來防止鐵制品生銹呢?(寫出2種方法)6.(22-23六年級下·新疆塔城·期末)向金屬勺中加入少量白砂糖,在點燃的蠟燭上加熱,觀察下圖,說一說白砂糖在加熱過程中產生了哪些變化?在加熱過程中,白砂糖首先會( ),這是( ) 變化。但很快白砂糖顏色會變黃,然后越來越深,這是因為在加熱過程中產生了( )。最后白砂糖變成了( )色的固體物質,我們也會聞到特殊的氣味,這是( )變化。 二、綜合題7.(22-23六年級下·新疆阿克蘇·期末)下圖中的兩只狐,一只是生活在北極的北極狐,一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A B (1)圖( )為北極狐,其推測理由是( )。(2)由兩種狐頭部的某些特征可以說明,生物的形態結構往往與( )相適應。據此經驗,根據水葫蘆葉柄部的海綿體里充滿空氣,葉片大的特點,可以推測出它適于在( )中生活。(3)現在全球正在變暖,如果全球變暖進一步加劇,請你預測一下北極狐的命運會怎樣?(22-23六年級下·新疆阿克蘇·期末)下圖是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哈利法塔原名迪拜塔,高度為800多米,共162層。仔細觀察圖片,結合“用塑料瓶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的活動,回答下列問題。8.哈利法塔的結構特點是( )。A.上大下小、上輕下重 B.上小下大、上重下輕 C.上小下大、上輕下重9.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哈利法塔是實心的 B.哈利法塔的抗風能力很弱 C.哈利法塔的結構特點可以提高其穩定性10.下列做法中,( )不能增加我們建造的高塔的穩定性。A.在高塔上使用三角形框架結構 B.增加高塔上部的體積 C.給高塔搭建一個大一些的底座(22-23六年級下·新疆阿克蘇·期末)請仔細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回答相關問題。春節上映的一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深受大家喜歡。它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2075年科學家們發現太陽急速衰老膨脹,短時間內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都將被太陽所吞沒。為了自救,人類提出一個名為“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4.2光年外的恒星——比鄰星。可是在這過程中地球發動機出現停擺的事件。為了修好發動機,阻止地球墜入木星,全球開始展開飽和式營救,最終獲得勝利的故事。閱讀上面材料,結合學過的知識回答下面的問題: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衰老膨脹后第一個吞沒的是離它最近的行星——地球B.比鄰星是一顆和太陽一樣會發光的恒星C.地球到達比鄰星的時間是4.2光年12.到達新家園后,地球上的人們還能看到這樣的勺子形狀的北斗七星嗎? ,你的理由是 。13.(22-23六年級下·新疆塔城·期末)在測量塔臺承重時,塔臺只放了一本本子的重量就變形塌了。請你根據塔的設計圖,分析原因并在設計圖中進行改進。設計圖 分析問題并在圖上修改( )(22-23六年級下·新疆塔城·期末)科研人員在南非發現一對普通黃色毛色的非洲獅產下一頭白色幼獅,后經人為飼養繁育,形成了現今的白獅家族。但南非野外,仍不時有黃獅生下白獅幼兒的報告。有科學家研究表明,白獅可能是一種遠古的品種,后經生物演化,這一物種逐漸消失,但白色毛色的基因仍存在于現今少數黃色非洲獅的體內。白獅雖然毛色與其他非洲獅不同,但生活習慣基本相同,個體大小、發育程度也一致。由于它們的毛色在野外環境中較為顯眼,隱蔽性差,致使捕食成功率低,生存較為艱難。14.黃色毛色的非洲獅產下白色幼獅,這屬于( )現象,成年白獅生活習慣、個體大小與父母基本相同,這屬于( )現象。A遺傳 B.變異 C.進化15.白獅屬于( )。A.爬行動物 B.哺乳動物 C.兩棲動物16.推測遠古時期的白獅可能生活在怎樣的環境中?為什么?17.(22-23六年級下·新疆克拉瑪依·期末)我們用顯微鏡觀察了水滴中的微生物,請你選擇一種觀察到的水中微生物,把它的形態畫下來。18.(22-23六年級下·新疆克拉瑪依·期末)小軍同學通過高倍望遠鏡觀察月球,發現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運行到靠近月球時,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墜落到月球表面,與月球表面發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作月坑。 小軍同學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與流星的質量、體積及下落高度有關。于是,他設計了一個用一只鋪滿厚厚的細沙的盤子和幾個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進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擬實驗,如圖所示。經過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實驗序號 質量m/a 體積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cm① 20 7.5 50 2.6② 20 7.5 60 3.5③ 20 7.5 70 5.0④ 20 2.5 70 11.3⑤ 20 1.8 70 12.4⑥ 60 7.5 70 14.6 ⑦ 85 7.5 70 15.9請你分析實驗數據,并回答下列問題:(1)由1、2、3三組數據可得:“月坑”的深度與流星的 有關。 (2)由 三組數據可得:“月坑”的深度與流星的質量有關。 (3)“月坑”的深度還與流星的體積有關:體積越大,“月坑”的深度 。參考答案1.下落高度 ③⑥⑦【分析】對比實驗要注意的問題: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素應該保持一致。【解析】(1)根據題干可知,對比實驗只有一個變量,由于1、2、3三組數據唯一的變量是流星的下落高度,所以研究的是“月坑”的深度與流星的下落高度有關;(2)對比實驗只有一個變量,由于研究的是“月坑”的深度與流星的質量有關,唯一的變量是流星的質量,所以應該選擇③⑥⑦進行研究。2.鐵釘生銹與哪些因素有關 3.水 空氣 4.鐵釘生銹是空氣和水的共同作用 5.電鍍或在鐵制品表面涂油漆等。【解析】2.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空氣、水等物質相互作用,發生一系列復雜的化學變化。這個實驗想要研究的問題是鐵釘生銹與哪些因素有關?3.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空氣、水等物質相互作用,發生一系列復雜的化學變化。鐵生銹與空氣和水有關。甲試管中的鐵釘能夠和水、空氣充分接觸;乙試管中的鐵釘只能和水 接觸,因為水面上的植物油能很好地防止空氣溶解到水中。4.有些變化產生了新的物質,我們把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稱為化學變化。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空氣、水等物質相互作用,發生一系列復雜的化學變化。鐵釘生銹是空氣和水的共同作用。5.鐵在空氣中銹蝕,實際上是鐵跟空氣、水等物質相互作用,發生一系列復雜的化學變化。防止鐵生銹的方法:1.制成不銹鋼;2.在鐵制品表面涂油漆;3.保持鐵制品表面的潔凈和干燥;4.在鐵制品表面涂油;5.覆蓋搪瓷。6.熔化 物理變化 新物質 黑 化學【解析】有些變化只改變了物質的狀態、形狀、大小等,沒有產生新的不同于原來的物質,我們把這類變化稱為物理變化。開始加熱后不久,發現白砂糖開始熔化,變成了液態的糖,白砂糖的狀態發生了變化,但是沒有產生新物質,這是物理變化。白糖在加熱過程中,小顆粒的白糖會慢慢熔化成液態,變成液體的白糖;然后繼續加熱,白砂糖的顏色會發生變化,會從黃紅變成褐紅色,直至變成黑色,并且可以聞到焦煳味。液態的白砂糖的顏色很快變黃了,然后顏色越來越深。這是因為加熱白砂糖的過程中產生了新物質。最后白砂糖變成了黑色,再繼續加熱,黑色的物質就會燃燒起來,并發出特殊的氣味,這時的黑色固體物質已經不是白砂糖了,這一過程有新物質產生,屬于化學變化。7.B 個體大,耳朵小 環境 水 可能滅絕。【分析】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方式。【解析】(1)同一種生物,愈冷的地方,個體就愈大,身體愈接近圓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愈小。北極狐的短鼻子和小耳朵顯然是有利于防止散熱,個體大得多有利于抵御寒冷,是動物適應環境長期形成的特征,所以圖2是北極狐。(2)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方式。由兩種狐貍的外形特征說明,生物的形態結構往往和環境相適應。根據水葫蘆葉柄部的海綿體里充滿空氣,葉片大的特點,可以推測出它適于在水中生活。(3)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現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方式。如果地球變暖兩極冰川融化,北極狐將缺少食物和住所,那么北極狐將可能滅絕。8.C 9.C 10.B【分析】像鐵塔這樣骨架式的構造叫作框架結構。用框架結構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費的材料卻很少,框架結構以三角形為基本構造,因為在基本框架結構中,三角形框架的穩定性最好。框架鐵塔結構特點:①上小下大②上輕下重③風阻小等。8.根據題干可知,哈利法塔的結構特點是上小下大、上輕下重。9.高塔不傾倒的秘密是上小下大、上輕下重的物體穩定性好,哈利法塔的這種結構抗風能力很強,可以提高其穩定性;10.像鐵塔這樣骨架式的構造叫作框架結構。用框架結構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費的材料卻很少,框架結構以三角形為基本構造,因為在基本框架結構中,三角形框架的穩定性最好。在高塔上使用三角形框架結構、給高塔搭建一個大一些的底座都可以增加我們建造的高塔的穩定性;增加高塔上部的體積會降低我們建造的高塔的穩定性。11.B 12.不能 北斗七星在其他星球上看不是勺子狀,七星距離地球的距離不等,在78光年到124光年之間,并不是在一個平面上,而是一個有縱深的立體結構,從不同方位看,形狀不同。【解析】11.選項A太陽衰老膨脹后第一個吞沒的是離它最近的行星——地球,錯誤;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選項B比鄰星是一顆和太陽一樣會發光的恒星,正確;選項C地球到達比鄰星的時間是4.2光年,錯誤;光年是距離;12.到達新家園后,地球上的人們不能看到這樣的勺子形狀的北斗七星,這是因為北斗七星在其他星球上看不是勺子狀,七星距離地球的距離不等,在78光年到124光年之間,并不是在一個平面上,而是一個有縱深的立體結構,從不同方位看,形狀不同。13.四邊形容易變形,可以通過增加斜桿構成三角形增強穩定性。【解析】分析塔臺的設計圖,發現整個塔臺沒有使用穩定性強的三角形結構,四邊形結構容易變形,所以整個塔臺的承重能力弱。我們可以通過增加斜桿構成三角形框架來提高穩定性。14.B A 15.B 16.答案見解析【分析】遺傳與變異,是生物界不斷地普遍發生的現象,也是物種形成和生物進化的基礎。【解析】14.遺傳和變異是對立的統一體,遺傳使物種得以延續,變異則使物種不斷進化,變異現象,成年白獅生活習慣、個體大小與父母基本相同,這屬遺傳現象。15.白獅屬于哺乳動物。16.現在的環境和遠古時期有很大的不同,物種要適應周圍的環境,不同的環境孕育了不同的生物。推測遠古時期的白獅可能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寒冷地帶,所以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和偽裝自己,它們的毛發也都變成了像北極熊一樣的純白色。17.【解析】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動物等在內的一大類生物群體,個體微小,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在空氣中、水中、地下、動植物和人體里,都有微生物。在水中生活著很多形態各異的微生物,如草履蟲等。18.(1)下落高度 (2)3、6、7 (3)越小【解析】關于“月坑”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假說和猜測,其中“撞擊說”是得到較大公認的。“月坑”的深淺與流星的質量、降落高度以及體積大小有關。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