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1.(2025·河南駐馬店月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是《論語》中富有哲理的一句,它簡潔而深刻地傳達了一種智慧和人生態度。告誡我們不要隨意猜測,不要絕對肯定,不要固執己見,不要自我中心。這四個“毋”,如同四道箴言,指引著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超越自我,成就未來。這表明( )①哲學智慧產生于人們對客觀世界的反思②認識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學的智慧③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智慧之學④哲學是一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科學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2025·河南駐馬店月考)在二十四節氣的命名中有一個很有趣的對應現象:有小暑則必有大暑,小雪小寒之后也會有大雪大寒。但唯獨小滿,卻沒有與之對應的“大滿”。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凡事忌“太滿”。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盛極而衰。凡事太滿便極易走向反面,小滿的狀態則剛剛好。由此可見,小滿這個傳統節氣的命名,無疑包含著中國人樸素但極具智慧的哲學思想。這表明( )①哲學為人們生活提供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指導②哲學是一門追求智慧的學問,哲學智慧源于思考③哲學具有指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功能④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3.生活中,大多數人出門前會查天氣、交通狀況等,但有少數人會采取漫畫中的做法。這反映出( )①世界觀決定方法論,不存在脫離了世界觀的方法論②人們對周圍世界的狀況所形成的認識,就是世界觀 ③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中必須面對的 ④哲學源于生活實踐,它是對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4.(2025·江蘇南通期中)現在,人工智能科技已經觸碰了人之所以為人的邊界。除了可能引發常規的失業問題或社會動蕩問題之外,人們開始憂慮人工智能可能引發人類命運的擔憂,動搖人類作為萬物之靈的地位。歷史經驗一再表明,若科技的力量非常強大,而哲學人文的力量相對纖弱,哲學人文的命運會被打倒在故紙堆上。材料告訴我們( )A.哲學研究要在與智能科技交叉中找到新的增長點B.哲學要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C.哲學源于人們在實踐中對宇宙和人生的追問思考D.哲學人文要學習智能科技成果并實現創造性轉化5.(2024·黑龍江雙鴨山模擬)中國畫最講求意境,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意境稱為境界:“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由此可見意境是情與景的交融。畫家們將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之中,托物抒情,于是便有“寫山則情滿于山,畫水則意溢于水”的意境。古人對意境的理解( )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哲學基本問題②折射出人們對世界本原的追問思考③蘊含著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④揭示了哲學上兩個基本派別的分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6.(2025·河南平頂山月考)漫畫“只要我閉上眼睛,世界上就沒有什么懸崖”這種觀點( )A.與“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都否認物質的客觀實在性B.與“存在即被感知”都強調客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C.與“氣者,理之依也”屬于哲學史上完全對立的兩大陣營D.與“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屬于同一性質的世界觀7.19世紀,地質學、胚胎學、植物和動物生理學以及有機化學等一大批學科,紛紛建立和發展起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這些成就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根據更加堅實。這說明( )①具體科學的進步使哲學富有生機和活力②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方法論的指導③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有其自然科學前提④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有其直接理論來源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8.(2025·遼寧大聯考)“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核心思想是信仰或者信念的存在是由每個人自己選擇的。如果一個人選擇相信某件事情的存在,那么這件事情就存在,但如果他不相信,那么這件事情就不存在,這種觀點在宗教、哲學、科學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信則有,不信則無”( )①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觀點②夸大了個人主觀精神的作用③認為物質和意識具有同一性④體現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學觀點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9.(2024·河南模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成果,都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無論是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無不源自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創造。”其中蘊含的道理是( )①馬克思主義是為人民實現自身解放創立的思想體系 ②只有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才能實現強國之夢 ③馬克思主義是與時俱進的,在人民的實踐中譜新篇 ④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不竭源泉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0.(2024·湖南岳陽三模)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實踐。”毛澤東同志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射中國具體實際之“的”,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了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為我們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提供了光輝典范。上述觀點告訴我們( )①哲學源于人的實踐活動,革命的理論產生于革命的實踐②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③與時俱進發展馬克思主義是我黨把握歷史主動的成功之道④馬克思主義理論只有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1.(2025·河南創新聯盟調研)生產力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運用并結合自身實踐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毛澤東同志明確指出,“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鄧小平同志提出,“社會主義的任務很多,但根本一條就是發展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在新征程上,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是必須牢牢抓好的“國之大者”。由此可見( )①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③習近平新質生產力理論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原創性貢獻④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具體行動綱領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12.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結晶,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習近平文化思想( )①彰顯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鮮明理論品格②反映了新時代文化建設對國家發展的決定作用③擘畫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戰略部署和宏偉藍圖④凝聚了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1.C 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①說法錯誤。“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四個“毋”,如同四道箴言,指引著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超越自我,成就未來,這表明認識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學的智慧,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智慧之學,②③符合題意。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對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哲學有正確和錯誤之分,不是一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科學,④說法錯誤。2.A 凡事太滿便極易走向反面,小滿的狀態則剛剛好,中國人樸素但極具智慧的哲學思想,這表明哲學為人們生活提供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指導,指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①③符合題意。哲學智慧源于社會實踐,且材料強調的是哲學的作用而非哲學的產生,②排除。材料沒有體現世界觀決定方法論,④不符合題意。3.A 漫畫中的人認為思維決定存在,命由天定,出門前會求助于客觀精神,這說明世界觀決定方法論,不存在脫離世界觀的方法論,也說明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人們在生活中必須面對的基本問題,①③符合題意。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就是世界觀,②錯誤。材料反映了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沒有涉及哲學的起源和哲學與具體知識的關系,④不符合題意。4.A 若科技的力量非常強大,而哲學人文的力量相對纖弱,哲學人文的命運會被打倒在故紙堆上,因此強調哲學要跟上科技的發展,哲學研究要在與智能科技交叉中找到新的增長點,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5.B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古人認為,意境是情與景的交融,既尊重了世界的物質性,又體現了思維的能動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哲學的基本問題,蘊含著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①③正確。古人對意境的理解是情與景的交融,并不能反映人們對世界本原的追問思考,②不符合題意。④夸大了古人對意境的理解,排除。6.C “只要我閉上眼睛,世界上就沒有什么懸崖”屬于主觀唯心主義,否認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屬于不可知論,探討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不涉及否認物質的客觀實在性,A說法錯誤。“存在即被感知”“只要我閉上眼睛,世界上就沒有什么懸崖”都屬于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夸大為唯一的實在;“客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B說法錯誤。“氣者,理之依也”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與題干觀點屬于哲學史上完全對立的兩大陣營,C符合題意。“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它們不屬于同一性質的世界觀,D說法錯誤。7.A 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自然科學前提,這些成就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根據更加堅實,這說明具體科學的進步使哲學富有生機和活力,①③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具體科學對哲學的作用,而不是強調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②不符合題意。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直接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④不符合題意。8.D “信則有,不信則無”夸大了個人主觀精神的作用,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①排除,②正確。材料涉及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問題,沒有涉及物質和意識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③不符合題意。“我思故我在”是以人的意念為世界本原,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與“信則有,不信則無”觀點一致,④正確。9.D ①強調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是為人民實現自身解放創立的思想體系,②強調的是馬克思主義在實現中國夢中的重要性,而材料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中國化時代化,不符合題意。10.C 材料主要強調革命理論具有指導革命實踐的重要作用,即理論對實踐具有反作用,而①強調理論來源于實踐,不符合題意。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世界范圍內各國的革命都具有廣泛的指導意義,不能認為只有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④表述錯誤。11.A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運用并結合自身實踐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①正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②錯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重大理論體現了習近平新質生產力理論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原創性貢獻,③正確。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④錯誤。12.B 習近平文化思想彰顯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鮮明理論品格,①正確。政治、經濟決定文化,新時代文化建設不對國家發展起決定作用,②不選。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我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但沒有擘畫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戰略部署和宏偉藍圖,③不選。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理論的新發展,凝聚了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④正確。3 / 3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知課標 1.比較哲學思維與日常思維的異同;理解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說明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明考情 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具體科學 2022·江蘇卷T11哲學的基本問題 ①2024·浙江6月選考T13;②2023·北京卷T5哲學的基本派別 ①2024·甘肅卷T8;②2023·福建卷T1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 ①2023·海南卷T9;②2023·全國甲卷T21覽體系知識點一 哲學及其基本問題1.哲學的起源(1)哲學的本義①哲學是一門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②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馬克思)。(2)哲學的產生①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改造世界)。②哲學起源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認識世界)。③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認識世界)。(3)哲學的作用哲學指導人們的生活和實踐。哲學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真正的哲學有助于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2.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的關系(1)哲學與世界觀類別 哲學 世界觀區別 含義 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 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形成 是哲學家研究的結果,是自覺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 是自發形成的,人人都有特點 是系統化、理論化的 是零散的、不自覺的聯系 ①哲學與世界觀的研究對象都是整個世界,二者都來自生活實踐,都有正確與錯誤之分。 ②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③哲學以世界觀為內容,世界觀以哲學為最高表現錯誤 傾向 ①把哲學簡單化,把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當作哲學學說。 ②把哲學神秘化,認為哲學與普通人無關(2)世界觀與方法論類別 世界觀 方法論區別 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聯系 ①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 ②哲學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拓展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3.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類別 哲學 具體科學區別 對象 整個世界 世界某一具體領域任務 揭示整個世界變化發展的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揭示世界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作用 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體方法的指導聯系 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 ②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總結,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③二者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錯誤 傾向 ①總和論:認為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之和。 ②替代論:把哲學看作“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 ③取消論:輕視哲學,否認哲學對具體科學的研究指導作用拓展哲學與實踐、世界觀、具體科學的關系4.哲學的基本問題(1)是什么——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2)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從社會實踐來看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從哲學自身派別來看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貫穿哲學發展的始終,是一切哲學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5.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及其特點形態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 觀點 否認神創說,認為世界是物質的 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常見 觀點 ①五行說:生成萬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②荀子: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①霍爾巴赫: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②培根:萬物的基礎是原始物質,是基本元素 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 ②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合理性 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 以自然科學為基礎,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的物質觀 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無產階級的思想武器局限性 缺少科學依據;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 —共同性 在根本觀點上是一致的,都承認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6.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及其特點形態 主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區別 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理解為世界的本原,認為客觀事物乃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 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①孟子:“萬物皆備于我”;②陸九淵:“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③王陽明:“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萬物”“未有此氣,已有此理”;②柏拉圖認為現實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創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聯系 二者在根本觀點上是一致的,都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原,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7.哲學上的“兩個對子”兩個對子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區別 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問題 回答的是世界“怎么樣”以及用什么樣的思維方法來認識世界的問題聯系 ①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思想總是從屬于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 ②要正確揭示世界的本原,不僅要堅持唯物主義的觀點,還要堅持辯證法的觀點。只有這樣,才可能成為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拓展哲學上“兩個對子”的關系哲學的基本問題(2024·浙江6月選考13題)名物學是研究事物及其名稱的學問。名與物的關系十分復雜,其背后甚至隱藏著特定的時風和民俗。由于地有南北、時有古今,同名異物和同物異名的情況比比皆是,弄清名物關系很困難,然而只有弄清了,才能避免誤讀文獻。由此可知( )①不同時代表達哲學基本問題的概念和方式不同 ②名物學研究無法回避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 ③研究名物關系最終是為了實現思維與存在的一致 ④物質是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的客觀實在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方法技巧區分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的兩個方面(1)如果材料涉及世界的本原問題,如“氣者,理之依也”或者“理生萬物”,體現的是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問題。(2)如果材料涉及人類的某項新科學發現,體現的是思維能正確認識存在,即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問題。哲學的基本派別(2024·甘肅高考8題)法國哲學家拉美特利明確把哲學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派別,他把唯物主義比作“牢固堅實的橡樹”,把唯心主義比作“脆弱的蘆葦”。下列選項中,前后兩端分別體現哲學兩大基本派別的是( )①存在是主體,思維是賓詞——存在即是被感知 ②人類歷史是理念的展開——思維的發展是歷史的動力 ③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④人是一種聰明的機器——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易錯點一 誤認為所有的哲學都是科學的世界觀1.哲學是一門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哲學的任務,就是尋找光明,在人類生活的路途上點明前行的明燈,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下列關于哲學認識正確的有( )①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②哲學可以完全取代具體科學 ③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科學化的世界觀 ④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易錯提醒 哲學有正確和錯誤之分、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不能說所有的哲學都是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不能說所有的哲學都能推動實踐的發展。易錯點二 混淆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2.(2024·廣東廣州二模)恩格斯說:“自然研究家盡管可以采取他們所愿意采取的態度,他們還是得受哲學的支配。問題在于:他們是愿意受某種蹩腳的時髦哲學的支配,還是愿意受某種以認識思維的歷史及其成就為基礎的理論思維形式的支配。”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哲學是從自然科學知識中概括出的最一般的結論B.哲學為自然研究家們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C.自然研究家應努力擺脫各種理論思維形式的制約D.哲學是凌駕于自然科學之上的“科學之科學”易錯提醒 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并不是“科學之科學”。易錯點三 混淆哲學的派別3.(2025·江蘇南通調研)在開發軟件與拍攝過程中,劉博士從一次次失敗中發現“空間站不根據我算出的軌跡走”,進而改變策略,采用“空間站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的“光學識別追蹤”拍攝法。“空間站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與下列選項所蘊含的哲理相通的是( )①未有此氣,已有此理 ②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 ③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④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易錯提醒解答題可以運用關鍵詞法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認真審題,先找到材料中屬于“物質”的關鍵信息,如“金、木、水、火、土”“元氣”等,再找出材料中屬于“意識”的關鍵信息,如“心”“理”“絕對精神”“觀念”等,最后依據題意判斷其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知識點二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歷史必然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斗爭的必然產物,也是近代以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 它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歷史使命 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自從有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以無產階級為代表的勞動群眾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學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點撥P12“相關鏈接”(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其中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然科學前提: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 生物進化論。(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社會科學前提:尤其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等取得的積極成果,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科學前提。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核心觀點 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基本 特征 ①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結合。 ②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 ③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理論品質 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獨特的理論品質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毛澤東 思想 地位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貢獻 精髓:實事求是。 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 形成 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不同時期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貢獻 所蘊含的豐富的哲學思想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重要貢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地位 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貢獻 具有豐富的哲學內涵,為發展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作出了原創性貢獻要求 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2023·海南高考9題)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斷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之問,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這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 )①為中國社會發展提供了具體方案 ②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 ③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④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真題利用 如果設問中“馬克思主義哲學”改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則②入選。因為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易錯點一 誤認為馬克思主義為人們認識、改造世界提供物質力量1.(2024·福建漳州三模)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職責。歷史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由此可知,馬克思主義具有( )①人民性,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②科學性,為人們認識、改造世界提供物質力量 ③實踐性,指引黨和人民取得革命建設的勝利 ④開放性,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理論創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易錯提醒 馬克思主義本質上是一種理論、思想,屬于文化層面的,是一種精神力量。馬克思主義理論可以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在實踐中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但是我們不能直接說馬克思主義為人們認識、改造世界提供強大的物質力量。易錯點二 誤認為馬克思主義可以為不同時代問題的解決提供具體方案2.(2025·吉林白城月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來說,理論強,才能方向明、人心齊、底氣足。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和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之所以能夠使中國共產黨堅定信仰和信念、把握歷史主動,是基于( )①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站在人民的立場探究人類自由解放②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③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為不同時代問題的解決提供具體方案④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理論,以其真理絕對性始終站在時代前沿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易錯提醒 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人類問題的解決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但不提供具體方案。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材料一 一百多年前,在列強的鯨吞蠶食中,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陷入了苦難的深淵,①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把一個瀕臨亡國滅種的古老民族引上了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②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材料二 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直面時代挑戰,著眼時代要求,解決時代問題,始終貫穿著科學的唯物主義實踐觀,是當代中國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對于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具有重要作用。④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用辯證的方法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強調黨員干部必須認真學好辯證法,并能夠在工作中全面、聯系、發展地看問題。⑤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最根本的政治立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點 對接知識①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②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③ 馬克思主義哲學正確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和運動規律,它的全部理論都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④ 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⑤ 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 (1)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揭示了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2)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它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正確地總結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3)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4)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5)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科學性,它正確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和運動規律,它的全部理論都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6)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最根本的政治立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7)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獨特的理論品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直面時代挑戰,著眼時代要求,解決時代問題,是當代中國鮮活的馬克思主義。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鮮明的理論品格。結合材料并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的相關知識對此加以說明。提示: 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哲學知識,說明新時代我們應如何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發展。提示: 閱讀材料,完成要求。 2023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并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偉大實踐中形成并不斷豐富發展的。習近平文化思想關注和回答新時代提出的重大課題,從而得到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習近平文化思想深邃,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引領世界文明發展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習近平文化思想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結合材料并運用“時代精神的精華”的相關知識對此加以說明。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覽體系①追求智慧 ②決定 ③體現 ④統一 ⑤推動 ⑥世界觀和方法論 ⑦本原 ⑧派生 ⑨古代樸素 ⑩辯證 依賴于 客觀唯心主義 歷史觀 科學性 與時俱進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知識點一高考命題感悟【例1】 C 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具有同名異物和同物異名的情況,說明了不同時代和地區因特定的時風和民俗的不同,對事物的概念和表達方式不同,而不是表達哲學基本問題的概念和方式不同,故①錯誤。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具有同名異物和同物異名的情況,只有弄清了名物關系,才能避免誤讀文獻,說明了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無法回避的哲學基本問題,故②③正確。題干強調的是通過對事物的概念和表達方式的不同,說明哲學基本問題是無法回避的,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涉及物質的概念,故④排除。【例2】 B 存在是主體,思維是賓詞,這強調存在決定思維,屬于唯物主義;存在即是被感知,這夸大了意識的作用,屬于唯心主義,①符合題意。人類歷史是理念的展開、思維的發展是歷史的動力,都是唯心主義,②不符合題意。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的意思指天有一定的運行規律,地有一定的運行法則,屬于唯物主義;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屬于唯心主義,③符合題意。人是一種聰明的機器,屬于機械唯物主義;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④不符合題意。易錯易混清障1.B 哲學不能取代具體科學,②不選。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但哲學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不一定都是科學的世界觀,③錯誤。2.B “自然研究家盡管可以采取他們所愿意采取的態度,他們還是得受哲學的支配”這一論斷表明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B正確。材料未體現哲學是從自然科學知識中概括出的最一般的結論,A不符合題意。“擺脫各種理論思維形式的制約”說法錯誤,C排除。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 那種把哲學看作凌駕于自然科學之上的“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的看法是錯誤的,D錯誤。3.C “未有此氣,已有此理”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否認運動是物質的運動,主張運動是心靈(意識)的運動,是唯心主義觀點,①④不符合題意。“空間站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屬于唯物主義觀點;“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意思是人的肉身存在則靈魂存在,肉身消亡了靈魂也就消亡了,堅持了物質第一性的原則,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認為規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體現了唯物主義觀點,②③正確。知識點二高考命題感悟【典例】 D 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中國社會發展提供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指導,而不是提供具體方案,①不符合題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②不符合題意。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政黨,不斷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正確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和運動規律,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③④符合題意。易錯易混清障1.D 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而不是人民性,①表述錯誤。馬克思主義為人們認識、改造世界提供強大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質力量,且其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的內涵不符,②表述錯誤。“歷史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說明馬克思主義具有實踐性,指引黨和人民取得革命建設的勝利,③符合題意。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職責,必須接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說明馬克思主義具有開放性,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理論創新,④符合題意。2.A 馬克思主義站在人民的立場探究人類自由解放,讓中國共產黨認識到自己為之奮斗的事業的崇高和偉大,能夠堅定信仰和信念,①正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能夠讓中國共產黨把握歷史規律,看到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堅定了信仰和信念,②正確。馬克思主義沒有為不同時代問題的解決提供具體方案,而是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③錯誤。馬克思主義真理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在真理的范圍內它是絕對的、無條件的,但真理又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會隨著實踐的變化而不斷發展,④錯誤。熱點探究命題設計1.提示: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具有實踐性。②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準確判斷復雜形勢,正確把握大局大勢,為新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指導,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③一系列具有標志性、引領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作出了原創性貢獻,具有與時俱進的獨特理論品質。2.提示:立足社會實踐和時代的變革,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跟蹤訓練 ①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偉大實踐中形成并不斷豐富發展的,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具有實踐性。②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堅持什么原則、實現什么目標等根本問題,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③習近平文化思想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具有與時俱進的獨特理論品質。解析:可聯系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具有與時俱進的獨特理論品質與材料信息相結合回答。4 / 9(共85張PPT)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高中總復習·思想政治知課標1.比較哲學思維與日常思維的異同;理解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闡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2.說明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明考情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具體科學 2022·江蘇卷T11哲學的基本問題 ①2024·浙江6月選考T13;②2023·北京卷T5哲學的基本派別 ①2024·甘肅卷T8;②2023·福建卷T1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 ①2023·海南卷T9;②2023·全國甲卷T21覽體系目錄CONTENTS知識點一哲學及其基本問題知識點二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熱點探究儲備答題資源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課時跟蹤檢測哲學及其基本問題(含綜合探究: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知識點一 1. 哲學的起源哲學的本義 ①哲學是一門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②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馬克思)哲學的產生 ①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改造世界)。②哲學起源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認識世界)。③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認識世界)哲學的作用 哲學指導人們的生活和實踐。哲學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真正的哲學有助于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2. 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的關系(1)哲學與世界觀類別 哲學 世界觀區別 含義 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 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形成 是哲學家研究的結果,是自覺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 是自發形成的,人人都有特點 是系統化、理論化的 是零散的、不自覺的聯系 ①哲學與世界觀的研究對象都是整個世界,二者都來自生活實踐,都有正確與錯誤之分。②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③哲學以世界觀為內容,世界觀以哲學為最高表現錯誤 傾向 ①把哲學簡單化,把零散的、不自覺的世界觀當作哲學學說。②把哲學神秘化,認為哲學與普通人無關類別 哲學 世界觀(2)世界觀與方法論類別 世界觀 方法論區別 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 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方法聯系 ①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 ②哲學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拓展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3. 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類別 哲學 具體科學區別 對象 整個世界 世界某一具體領域任務 揭示整個世界變化發展的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 揭示世界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作用 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體方法的指導類別 哲學 具體科學聯系 ①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 ②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總結,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③二者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的關系(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錯誤 傾向 ①總和論:認為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之和。 ②替代論:把哲學看作“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 ③取消論:輕視哲學,否認哲學對具體科學的研究指導作用拓展哲學與實踐、世界觀、具體科學的關系4. 哲學的基本問題(1)是什么——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2)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從社會實踐來看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活動中遇到的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從哲學自身派別來看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貫穿哲學發展的始終,是一切哲學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基本性質和方向,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5. 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及其特點形態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觀點 否認神創說,認為世界是物質的 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原子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常見觀點 ①五行說:生成萬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②荀子: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 ①霍爾巴赫: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②培根:萬物的基礎是原始物質,是基本元素 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②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形態 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合理性 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根本方向,本質上是正確的 以自然科學為基礎,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的物質觀 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無產階級的思想武器局限性 缺少科學依據;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 —共同性 在根本觀點上是一致的,都承認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6. 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及其特點形態 主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區別 把人的主觀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理解為世界的本原,認為客觀事物乃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 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形態 主觀唯心主義 客觀唯心主義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①孟子:“萬物皆備于我”;②陸九淵:“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③王陽明:“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也”“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①朱熹:“理在事先”“理生萬物”“未有此氣,已有此理”;②柏拉圖認為現實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創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聯系 二者在根本觀點上是一致的,都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原,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7. 哲學上的“兩個對子”兩個對子 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 辯證法與形而上學區別 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問題 回答的是世界“怎么樣”以及用什么樣的思維方法來認識世界的問題聯系 ①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思想總是從屬于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 ②要正確揭示世界的本原,不僅要堅持唯物主義的觀點,還要堅持辯證法的觀點。只有這樣,才可能成為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拓展哲學上“兩個對子”的關系哲學的基本問題(2024·浙江6月選考13題)名物學是研究事物及其名稱的學問。名與物的關系十分復雜,其背后甚至隱藏著特定的時風和民俗。由于地有南北、時有古今,同名異物和同物異名的情況比比皆是,弄清名物關系很困難,然而只有弄清了,才能避免誤讀文獻。由此可知( )①不同時代表達哲學基本問題的概念和方式不同②名物學研究無法回避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③研究名物關系最終是為了實現思維與存在的一致④物質是不依賴于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的客觀實在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解析: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具有同名異物和同物異名的情況,說明了不同時代和地區因特定的時風和民俗的不同,對事物的概念和表達方式不同,而不是表達哲學基本問題的概念和方式不同,故①錯誤。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區具有同名異物和同物異名的情況,只有弄清了名物關系,才能避免誤讀文獻,說明了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無法回避的哲學基本問題,故②③正確。題干強調的是通過對事物的概念和表達方式的不同,說明哲學基本問題是無法回避的,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涉及物質的概念,故④排除。方法技巧區分思維和存在關系問題的兩個方面(1)如果材料涉及世界的本原問題,如“氣者,理之依也”或者“理生萬物”,體現的是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問題。(2)如果材料涉及人類的某項新科學發現,體現的是思維能正確認識存在,即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問題。哲學的基本派別(2024·甘肅高考8題)法國哲學家拉美特利明確把哲學劃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派別,他把唯物主義比作“牢固堅實的橡樹”,把唯心主義比作“脆弱的蘆葦”。下列選項中,前后兩端分別體現哲學兩大基本派別的是( )①存在是主體,思維是賓詞——存在即是被感知②人類歷史是理念的展開——思維的發展是歷史的動力③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④人是一種聰明的機器——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存在是主體,思維是賓詞,這強調存在決定思維,屬于唯物主義;存在即是被感知,這夸大了意識的作用,屬于唯心主義,①符合題意。人類歷史是理念的展開、思維的發展是歷史的動力,都是唯心主義,②不符合題意。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的意思指天有一定的運行規律,地有一定的運行法則,屬于唯物主義;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屬于唯心主義,③符合題意。人是一種聰明的機器,屬于機械唯物主義;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論,④不符合題意。易錯點一 誤認為所有的哲學都是科學的世界觀1. 哲學是一門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哲學的任務,就是尋找光明,在人類生活的路途上點明前行的明燈,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下列關于哲學認識正確的有( )①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②哲學可以完全取代具體科學 ③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科學化的世界觀 ④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解析: 哲學不能取代具體科學,②不選。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但哲學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不一定都是科學的世界觀,③錯誤。易錯提醒 哲學有正確和錯誤之分、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不能說所有的哲學都是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不能說所有的哲學都能推動實踐的發展。易錯點二 混淆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2. (2024·廣東廣州二模)恩格斯說:“自然研究家盡管可以采取他們所愿意采取的態度,他們還是得受哲學的支配。問題在于:他們是愿意受某種蹩腳的時髦哲學的支配,還是愿意受某種以認識思維的歷史及其成就為基礎的理論思維形式的支配。”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 哲學是從自然科學知識中概括出的最一般的結論B. 哲學為自然研究家們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C. 自然研究家應努力擺脫各種理論思維形式的制約D. 哲學是凌駕于自然科學之上的“科學之科學”解析: “自然研究家盡管可以采取他們所愿意采取的態度,他們還是得受哲學的支配”這一論斷表明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B正確。材料未體現哲學是從自然科學知識中概括出的最一般的結論,A不符合題意。“擺脫各種理論思維形式的制約”說法錯誤,C排除。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 那種把哲學看作凌駕于自然科學之上的“科學之科學”,認為哲學可以取代具體科學的看法是錯誤的,D錯誤。易錯提醒 哲學是對具體科學的概括和總結,并不是“科學之科學”。易錯點三 混淆哲學的派別3. (2025·江蘇南通調研)在開發軟件與拍攝過程中,劉博士從一次次失敗中發現“空間站不根據我算出的軌跡走”,進而改變策略,采用“空間站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的“光學識別追蹤”拍攝法。“空間站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與下列選項所蘊含的哲理相通的是( )①未有此氣,已有此理 ②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③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④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解析:“未有此氣,已有此理”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否認運動是物質的運動,主張運動是心靈(意識)的運動,是唯心主義觀點,①④不符合題意。“空間站走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屬于唯物主義觀點;“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意思是人的肉身存在則靈魂存在,肉身消亡了靈魂也就消亡了,堅持了物質第一性的原則,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認為規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體現了唯物主義觀點,②③正確。易錯提醒解答題可以運用關鍵詞法區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認真審題,先找到材料中屬于“物質”的關鍵信息,如“金、木、水、火、土”“元氣”等,再找出材料中屬于“意識”的關鍵信息,如“心”“理”“絕對精神”“觀念”等,最后依據題意判斷其是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知識點二1.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歷史必然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斗爭的必然產物,也是近代以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 它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歷史使命 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自從有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以無產階級為代表的勞動群眾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學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點撥P12“相關鏈接”(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其中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自然科學前提: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 生物進化論。(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社會科學前提:尤其是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等取得的積極成果,構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社會科學前提。2.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核心觀點 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基本特征 ①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結合。②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③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理論品質 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獨特的理論品質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 地位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貢獻 精髓:實事求是。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 形成 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不同時期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貢獻 所蘊含的豐富的哲學思想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的重要貢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地位 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貢獻 具有豐富的哲學內涵,為發展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作出了原創性貢獻要求 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2023·海南高考9題)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斷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立足時代之基,回答時代之問,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這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 )①為中國社會發展提供了具體方案②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③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④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解析: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中國社會發展提供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指導,而不是提供具體方案,①不符合題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②不符合題意。中國共產黨作為無產階級政黨,不斷加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正確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和運動規律,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③④符合題意。真題利用 如果設問中“馬克思主義哲學”改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則②入選。因為在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中指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二十一世紀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的時代精華,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易錯點一 誤認為馬克思主義為人們認識、改造世界提供物質力量1. (2024·福建漳州三模)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職責。歷史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必須繼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由此可知,馬克思主義具有( )①人民性,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②科學性,為人們認識、改造世界提供物質力量③實踐性,指引黨和人民取得革命建設的勝利④開放性,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理論創新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而不是人民性,①表述錯誤。馬克思主義為人們認識、改造世界提供強大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質力量,且其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的內涵不符,②表述錯誤。“歷史已經證明,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說明馬克思主義具有實踐性,指引黨和人民取得革命建設的勝利,③符合題意。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職責,必須接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說明馬克思主義具有開放性,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進行理論創新,④符合題意。易錯提醒 馬克思主義本質上是一種理論、思想,屬于文化層面的,是一種精神力量。馬克思主義理論可以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在實踐中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但是我們不能直接說馬克思主義為人們認識、改造世界提供強大的物質力量。易錯點二 誤認為馬克思主義可以為不同時代問題的解決提供具體方案2. (2025·吉林白城月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來說,理論強,才能方向明、人心齊、底氣足。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我們黨堅定信仰和信念、把握歷史主動的根本所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之所以能夠使中國共產黨堅定信仰和信念、把握歷史主動,是基于( )①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站在人民的立場探究人類自由解放 ②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 ③馬克思主義是實踐的理論,為不同時代問題的解決提供具體方案 ④馬克思主義是開放的理論,以其真理絕對性始終站在時代前沿A. ①② B. ①③C. ②③ D. ③④解析: 馬克思主義站在人民的立場探究人類自由解放,讓中國共產黨認識到自己為之奮斗的事業的崇高和偉大,能夠堅定信仰和信念,①正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能夠讓中國共產黨把握歷史規律,看到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堅定了信仰和信念,②正確。馬克思主義沒有為不同時代問題的解決提供具體方案,而是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③錯誤。馬克思主義真理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在真理的范圍內它是絕對的、無條件的,但真理又是具體的、有條件的,會隨著實踐的變化而不斷發展,④錯誤。易錯提醒 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人類問題的解決提供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但不提供具體方案。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熱點探究儲備答題資源 材料一 一百多年前,在列強的鯨吞蠶食中,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陷入了苦難的深淵,①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改革開放把一個瀕臨亡國滅種的古老民族引上了偉大復興的康莊大道。②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創造的偉大文明,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材料二 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直面時代挑戰,著眼時代要求,解決時代問題,始終貫穿著科學的唯物主義實踐觀,是當代中國鮮活的馬克思主義,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科學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對于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具有重要作用。④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用辯證的方法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強調黨員干部必須認真學好辯證法,并能夠在工作中全面、聯系、發展地看問題。⑤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最根本的政治立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點 對接知識①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②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③ 馬克思主義哲學正確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和運動規律,它的全部理論都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④ 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⑤ 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1)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揭示了物質世界和人類社會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2)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它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正確地總結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3)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實踐的理論、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4)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在科學的基礎上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5)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科學性,它正確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和運動規律,它的全部理論都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6)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最根本的政治立場,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7)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獨特的理論品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直面時代挑戰,著眼時代要求,解決時代問題,是當代中國鮮活的馬克思主義。1.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鮮明的理論品格。結合材料并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的相關知識對此加以說明。提示: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具有實踐性。②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準確判斷復雜形勢,正確把握大局大勢,為新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指導,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③一系列具有標志性、引領性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作出了原創性貢獻,具有與時俱進的獨特理論品質。2. 結合材料,運用所學哲學知識,說明新時代我們應如何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發展。提示:立足社會實踐和時代的變革,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閱讀材料,完成要求。 2023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并系統闡述了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偉大實踐中形成并不斷豐富發展的。習近平文化思想關注和回答新時代提出的重大課題,從而得到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習近平文化思想深邃,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為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引領世界文明發展進步貢獻了中國智慧。習近平文化思想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征。結合材料并運用“時代精神的精華”的相關知識對此加以說明。答案:①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偉大實踐中形成并不斷豐富發展的,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具有實踐性。②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我國文化建設舉什么旗、走什么路、堅持什么原則、實現什么目標等根本問題,為做好新時代新征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③習近平文化思想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具有與時俱進的獨特理論品質。解析:可聯系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具有與時俱進的獨特理論品質與材料信息相結合回答。課時跟蹤檢測1. (2025·河南駐馬店月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是《論語》中富有哲理的一句,它簡潔而深刻地傳達了一種智慧和人生態度。告誡我們不要隨意猜測,不要絕對肯定,不要固執己見,不要自我中心。這四個“毋”,如同四道箴言,指引著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超越自我,成就未來。這表明( )①哲學智慧產生于人們對客觀世界的反思②認識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學的智慧③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智慧之學④哲學是一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科學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12解析: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①說法錯誤。“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四個“毋”,如同四道箴言,指引著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超越自我,成就未來,這表明認識和改造世界需要哲學的智慧,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智慧之學,②③符合題意。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對具體科學知識的概括和總結,哲學有正確和錯誤之分,不是一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科學,④說法錯誤。1234567891011122. (2025·河南駐馬店月考)在二十四節氣的命名中有一個很有趣的對應現象:有小暑則必有大暑,小雪小寒之后也會有大雪大寒。但唯獨小滿,卻沒有與之對應的“大滿”。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凡事忌“太滿”。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盛極而衰。凡事太滿便極易走向反面,小滿的狀態則剛剛好。由此可見,小滿這個傳統節氣的命名,無疑包含著中國人樸素但極具智慧的哲學思想。這表明( )①哲學為人們生活提供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指導②哲學是一門追求智慧的學問,哲學智慧源于思考③哲學具有指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功能④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12解析: 凡事太滿便極易走向反面,小滿的狀態則剛剛好,中國人樸素但極具智慧的哲學思想,這表明哲學為人們生活提供世界觀與方法論的指導,指導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①③符合題意。哲學智慧源于社會實踐,且材料強調的是哲學的作用而非哲學的產生,②排除。材料沒有體現世界觀決定方法論,④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3. 生活中,大多數人出門前會查天氣、交通狀況等,但有少數人會采取漫畫中的做法。這反映出( )①世界觀決定方法論,不存在脫離了世界觀的方法論 ②人們對周圍世界的狀況所形成的認識,就是世界觀③哲學的基本問題是人們在生活和實踐中必須面對的 ④哲學源于生活實踐,它是對具體知識的概括和總結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123456789101112解析: 漫畫中的人認為思維決定存在,命由天定,出門前會求助于客觀精神,這說明世界觀決定方法論,不存在脫離世界觀的方法論,也說明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人們在生活中必須面對的基本問題,①③符合題意。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就是世界觀,②錯誤。材料反映了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沒有涉及哲學的起源和哲學與具體知識的關系,④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4. (2025·江蘇南通期中)現在,人工智能科技已經觸碰了人之所以為人的邊界。除了可能引發常規的失業問題或社會動蕩問題之外,人們開始憂慮人工智能可能引發人類命運的擔憂,動搖人類作為萬物之靈的地位。歷史經驗一再表明,若科技的力量非常強大,而哲學人文的力量相對纖弱,哲學人文的命運會被打倒在故紙堆上。材料告訴我們( )A. 哲學研究要在與智能科技交叉中找到新的增長點B. 哲學要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指導C. 哲學源于人們在實踐中對宇宙和人生的追問思考D. 哲學人文要學習智能科技成果并實現創造性轉化123456789101112解析:若科技的力量非常強大,而哲學人文的力量相對纖弱,哲學人文的命運會被打倒在故紙堆上,因此強調哲學要跟上科技的發展,哲學研究要在與智能科技交叉中找到新的增長點,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5. (2024·黑龍江雙鴨山模擬)中國畫最講求意境,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意境稱為境界:“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由此可見意境是情與景的交融。畫家們將自己的情感注入作品之中,托物抒情,于是便有“寫山則情滿于山,畫水則意溢于水”的意境。古人對意境的理解( )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哲學基本問題②折射出人們對世界本原的追問思考③蘊含著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思想④揭示了哲學上兩個基本派別的分歧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123456789101112解析: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古人認為,意境是情與景的交融,既尊重了世界的物質性,又體現了思維的能動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哲學的基本問題,蘊含著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①③正確。古人對意境的理解是情與景的交融,并不能反映人們對世界本原的追問思考,②不符合題意。④夸大了古人對意境的理解,排除。1234567891011126. (2025·河南平頂山月考)漫畫“只要我閉上眼睛,世界上就沒有什么懸崖”這種觀點( )A. 與“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都否認物質的客觀實在性B. 與“存在即被感知”都強調客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C. 與“氣者,理之依也”屬于哲學史上完全對立的兩大陣營D. 與“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屬于同一性質的世界觀123456789101112解析:“只要我閉上眼睛,世界上就沒有什么懸崖”屬于主觀唯心主義,否認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屬于不可知論,探討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問題,不涉及否認物質的客觀實在性,A說法錯誤。“存在即被感知”“只要我閉上眼睛,世界上就沒有什么懸崖”都屬于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主觀精神夸大為唯一的實在;“客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屬于客觀唯心主義觀點,B說法錯誤。“氣者,理之依也”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與題干觀點屬于哲學史上完全對立的兩大陣營,C符合題意。“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屬于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它們不屬于同一性質的世界觀,D說法錯誤。1234567891011127.19世紀,地質學、胚胎學、植物和動物生理學以及有機化學等一大批學科,紛紛建立和發展起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這些成就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根據更加堅實。這說明( )①具體科學的進步使哲學富有生機和活力②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方法論的指導③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有其自然科學前提④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有其直接理論來源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123456789101112解析: 細胞學說、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自然科學前提,這些成就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根據更加堅實,這說明具體科學的進步使哲學富有生機和活力,①③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具體科學對哲學的作用,而不是強調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②不符合題意。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直接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④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8. (2025·遼寧大聯考)“信則有,不信則無”的核心思想是信仰或者信念的存在是由每個人自己選擇的。如果一個人選擇相信某件事情的存在,那么這件事情就存在,但如果他不相信,那么這件事情就不存在,這種觀點在宗教、哲學、科學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信則有,不信則無”( )①是一種客觀唯心主義觀點 ②夸大了個人主觀精神的作用 ③認為物質和意識具有同一性 ④體現了“我思故我在”的哲學觀點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123456789101112解析:“信則有,不信則無”夸大了個人主觀精神的作用,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①排除,②正確。材料涉及思維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問題,沒有涉及物質和意識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③不符合題意。“我思故我在”是以人的意念為世界本原,屬于主觀唯心主義,與“信則有,不信則無”觀點一致,④正確。1234567891011129. (2024·河南模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成果,都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無論是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還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無不源自于人民的智慧、人民的探索、人民的創造。”其中蘊含的道理是( )①馬克思主義是為人民實現自身解放創立的思想體系 ②只有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才能實現強國之夢 ③馬克思主義是與時俱進的,在人民的實踐中譜新篇 ④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不竭源泉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12解析:①強調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是為人民實現自身解放創立的思想體系,②強調的是馬克思主義在實現中國夢中的重要性,而材料體現的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中國化時代化,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1210. (2024·湖南岳陽三模)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實踐。”毛澤東同志用馬克思主義之“矢”射中國具體實際之“的”,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了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為我們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提供了光輝典范。上述觀點告訴我們( )①哲學源于人的實踐活動,革命的理論產生于革命的實踐 ②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 ③與時俱進發展馬克思主義是我黨把握歷史主動的成功之道 ④馬克思主義理論只有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123456789101112解析: 材料主要強調革命理論具有指導革命實踐的重要作用,即理論對實踐具有反作用,而①強調理論來源于實踐,不符合題意。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世界范圍內各國的革命都具有廣泛的指導意義,不能認為只有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④表述錯誤。12345678910111211. (2025·河南創新聯盟調研)生產力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運用并結合自身實踐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毛澤東同志明確指出,“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鄧小平同志提出,“社會主義的任務很多,但根本一條就是發展生產力”。平總書記提出在新征程上,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是必須牢牢抓好的“國之大者”。由此可見( )①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 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 ③習近平新質生產力理論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原創性貢獻 ④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具體行動綱領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123456789101112解析: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運用并結合自身實踐不斷發展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①正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②錯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重大理論體現了習近平新質生產力理論為發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原創性貢獻,③正確。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④錯誤。12345678910111212.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結晶,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習近平文化思想( )①彰顯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鮮明理論品格②反映了新時代文化建設對國家發展的決定作用③擘畫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戰略部署和宏偉藍圖④凝聚了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12解析: 習近平文化思想彰顯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鮮明理論品格,①正確。政治、經濟決定文化,新時代文化建設不對國家發展起決定作用,②不選。習近平文化思想推動我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但沒有擘畫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戰略部署和宏偉藍圖,③不選。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理論的新發展,凝聚了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④正確。123456789101112課件使用說明本課件使用Office2016制作,請使用相應軟件打開并使用。本課件文本框內容可編輯,單擊文本框即可進行修改和編輯。本課件理科公式均采用微軟公式制作,如果您是Office2007或WPS 2021年4月份以前的版本會出現包含公式及數字無法編輯的情況,請您升級軟件享受更優質體驗。如您在使用過程中遇到公式不顯示或者亂碼的情況,可能是因為您的電腦缺少字體,請登錄網站http://help.fonts./下載。由于WPS軟件原因,少量電腦可能存在理科公式無動畫的問題,請您安裝Office2016或以上版本即可解決該問題,登錄網站http://help.office./下載。關于一鍵升級Office版本及其他課件使用方面的問題,請點擊"常見問題",或致電0537-7311096。演示完畢 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docx 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pptx 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練習,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