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三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上)一、選擇題1.(2025·青海西寧月考)2024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該立的要積極主動立起來,該破的要在立的基礎上堅決破。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增進民生福祉。據此分析,關于立和破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①破和立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②要實現立和破的關系由斗爭向同一轉化③破和立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發展④辯證否定的實質是先肯定后否定的過程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2025·云南開學考)過去,一些風格各異的小城市因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普遍呈現了“土”的一面。如今,這些小城市的地域特色因有形的交通網、無形的互聯網被更多人了解,使它們“潮”起來了。材料表明( )①小城市的“土”是絕對的 ②小城市的“潮”展現了個性 ③小城市的“潮”寓于它的“土”之中 ④小城市的“土”向“潮”轉化是有條件的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2025·廣東東莞月考)202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赴青海、寧夏兩地考察。對于兩省區的重點工作,習近平總書記都強調了“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我們從中可以領悟到的辯證法智慧有( )①發展與保護作為矛盾雙方既有斗爭性也有同一性②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體現辯證的發展觀③竭澤而漁的發展忽視了事物直接、本質的聯系④緣木求魚的生態保護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2025·八省聯考四川卷)某村委會依托“兩山合作社”,采用“分散輸入+集中輸出”的經營模式,將分散閑置的生態資源整合為規模性優勢資產,為農戶拓寬了致富路徑。這種做法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①要素協同聯動實現整體目標優化 ②發展的成敗取決于理念是否先進 ③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④新舊事物更替必然經歷曲折過程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5.(2025·湖南長沙月考)工業遺產開發利用是個系統性問題。在長沙,裕湘紗廠、南火車頭廣場等由政府牽頭的項目,作為工業遺址的價值得到較好保存,但沒有系統性開發,缺乏商業價值。而由開發商牽頭的工業遺址開發項目,如原長沙機床廠的原址,將第七車間改造成集銷售、展示、會務于一體的綜合功能空間,市場針對性強,但喪失了工業遺產的文化價值。這說明( )①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雙方相互對立,具有斗爭性②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相互排斥,不具有同一性③開發利用要善于用關鍵部分推動系統優化④開發和利用要立足整體,不能顧此失彼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6.(2025·遼寧名校協作體聯考)2024年9月5日,習近平主席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講話提出,綠色發展是新時代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中方愿幫助非方打造“綠色增長引擎”,縮小能源可及性差距,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共同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習近平主席上述講話的哲學依據是( )①人為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②自然界是物質的,應與自然和諧相處③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④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7.2025年1月1日,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堅持統一規定同自愿選擇相結合,小幅逐步調整,以減少社會震動,爭取更多支持。由此可見( )①把握共性與個性的聯結能更好地認識事物的本質②發揮主觀能動性要與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③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我們正確解決問題的關鍵④改造規律造福人民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8.(2025·廣東佛山月考)“車路云一體化”通過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將人、車、路、云集為一個整體,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節能、舒適和高效運行,被通俗理解為“聰明的車+智慧的路”。2024年7月,廣州、深圳等20個城市入選“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車路云一體化”的應用試點說明( )①人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建立人為事物的聯系②系統優化使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體的功能③各要素的優化組合能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④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對立統一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9.2024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發布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專題指導性案例。該批案例以鮮明的司法態度回應學生霸凌、虐待未成年家庭成員,違法向未成年學生售酒,婚內監護權、隔代探望等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供審判類似案件時參照。這有利于( )①將個體案件寓于同類案例的普遍性之中,破解司法難題②為司法機關辦理相關案件提供普遍指導,統一裁判尺度③把握由普遍到特殊再到普遍的認識秩序,提升審判質效④堅持事物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促進司法進步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0.圍棋是中國古老的智力博弈游戲,觀其得失,常能悟出很多真諦。圍棋外觀簡單、質樸,棋子黑白二色,棋盤經緯交織。棋子落到棋盤上,兩色抗衡,相持轉換,此消彼長,一著通盤皆活,一著滿盤皆輸,棋局瞬息萬變。物情幻化,世事如棋。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搞好局部,對決定勝負的矛盾主要方面作準確判斷 ②在矛盾雙方的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 ③看到事物發展的曲折性,就能解決事物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 ④把握矛盾問題的精髓,堅持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對立統一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11.(2025·江蘇泰州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24年9月1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策部署,適應我國人口發展新形勢,充分開發利用人力資源,根據憲法,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決定:一、同步啟動延遲男、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用十五年時間,逐步將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六十周歲延遲至六十三周歲,將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五十周歲、五十五周歲分別延遲至五十五周歲、五十八周歲。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堅持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的原則。……五、本決定于2025年1月1日施行。結合材料,分析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體現的辯證法智慧。課時三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上)1.A “先立后破,該立的要積極主動立起來,該破的要在立的基礎上堅決破”“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增進民生福祉”這說明破與立是一對矛盾,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兩者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發展,①③正確。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不是矛盾斗爭性向同一性的轉化,②說法錯誤。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④錯誤。2.C 小城市的“土”是相對的,能夠轉化為“潮”,①不選。這些小城市的地域特色因有形的交通網、無形的互聯網被更多人了解,使它們“潮”起來了,小城市的“潮”是其特色,是個性,也表明小城市的“土”向“潮”轉化是有條件的,②④入選。“土”與“潮”是對立統一的,而不是“潮”寓于“土”之中,③不選。3.A 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我們從中可以領悟到的辯證法智慧是發展與保護作為矛盾雙方既有斗爭性也有同一性,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體現辯證的發展觀,①②正確。竭澤而漁的發展忽視了事物間接、本質的和長遠的聯系,只看到事物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聯系,③錯誤。緣木求魚的生態保護沒有尊重客觀規律,而不是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④排除。4.A 該村委會將分散閑置的生態資源整合為規模性優勢資產,體現了著眼于事物的整體,統籌考慮,優化組合,實現整體的發展,①正確。理念屬于意識范疇,先進的理念對發展有促進作用,但不能決定發展的成敗,②錯誤。“分散閑置的生態資源”在通過“分散輸入+集中輸出”的經營模式整合后,變成了“規模性優勢資產”,體現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③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生態資源整合,為農戶拓寬了致富路徑,未體現新舊事物更替及經歷曲折過程,④錯誤。5.B 工業遺產開發利用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作為問題的兩面彼此對立,具有斗爭性,但我們要立足整體,找到聯系,要將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統一起來,不然會顧此失彼,①④正確。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作為問題的兩面具有同一性,②排除。材料未涉及用關鍵部分推動系統優化,③不符合題意。6.C 材料沒有涉及人為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①不符合題意。自然界是物質的,應與自然和諧相處,因此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②符合題意。面對全球性能源問題,所有國家都負有責任共同應對,這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同時,不同國家根據自身的發展階段、能力和實際情況承擔不同的責任,這體現了矛盾的特殊性。 因此,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③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量變與質變的關系,④不符合題意。7.A 在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堅持統一規定同自愿選擇相結合,小幅逐步調整,以減少社會震動,爭取更多支持,表明把握共性與個性的聯結能更好地認識事物的本質,發揮主觀能動性要與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①②符合題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解決問題的關鍵,其原理依據應該是矛盾的特殊性,③錯誤。規律具有客觀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不能改造規律,④說法錯誤。8.D 人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人為事物的聯系,而不是根據自身需要,①錯誤。系統優化能使整體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錯誤。“車路云一體化”通過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將人、車、路、云集為一個整體,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節能、舒適和高效運行,表明各要素的優化組合能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③符合題意。“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表明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對立統一,要把握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④符合題意。9.C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應將同類案例的普遍性寓于個體案件之中,①表述錯誤。發布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專題指導性案例,供審判類似案件時參照,這有利于堅持事物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為司法機關辦理相關案件提供普遍指導,統一裁判尺度,促進司法進步,②④符合題意。要把握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認識秩序,③表述錯誤。10.C 一著通盤皆活,一著滿盤皆輸,棋局瞬息萬變,這啟示我們要重視部分的作用,且決定勝負的是事物的主要矛盾,而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①排除。棋子落到棋盤上,兩色抗衡,相持轉換,此消彼長,一著通盤皆活,一著滿盤皆輸,棋局瞬息萬變,因此我們要堅持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在矛盾雙方的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②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事物發展的曲折性問題,③排除。物情幻化,世事如棋,這啟示我們要堅持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對立統一,④正確。11.①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重視量的積累。用十五年時間,逐步實施延遲退休,體現了漸進式退休通過逐步調整的方式,避免改革對社會造成過大沖擊,符合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分類推進”考慮不同群體、行業、地區及崗位等差異,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③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聯結。“彈性實施”在統一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基礎上,兼顧個別特殊情況,體現了共性與個性的統一。④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需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待退休改革與其他方面的關系。解析:本題運用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聯系的特點、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的知識回答。3 / 3課時三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上)知識點一 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1.矛盾的含義含義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內部的對立統一關系。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正確 理解 ①“對立”和“統一”是指矛盾雙方之間的關系,而不是矛盾的雙方本身。 ②“事物內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不是人們從外部強加的,說明矛盾是客觀的。哲學上的矛盾不能被隨意制造或消滅。“事物內部”并非指只有事物內部才有矛盾,事物之間也存在矛盾2.矛盾的基本屬性:同一性和斗爭性類別 同一性 斗爭性區別 含義 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 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體現 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 ②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特點 相對的、有條件的 絕對的、無條件的聯系 ①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矛盾雙方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是包含著差別的同一。 ②矛盾的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 ③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由此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方法論 ①要求我們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片面性。 ②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 ③要善于創造和利用條件,促使矛盾雙方向有利方向轉化點撥哲學上所說的“斗爭性”與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斗爭”的比較(P37“相關鏈接”)類別 哲學上所說的“斗爭性” 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斗爭”區別 內涵 不同 是一個具有廣泛含義的哲學范疇,它指的是一切事物兩方面的差別、對立和分歧,是矛盾雙方互相排斥和互相否定的屬性。這種斗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斗爭”則更多是指個人或團體為了爭取某種利益或實現某種目標而與對手展開較量的過程。它通常表現為一種具體的、有形的競爭或對抗行為,如政治斗爭、經濟斗爭、社會斗爭等范圍 不同 是普遍存在的,它貫穿于一切事物的矛盾之中,是矛盾運動的基本屬性之一 更多地局限于人類社會領域,是人們在特定社會環境中為了特定目的而進行的競爭或對抗聯系 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斗爭”可以看作是哲學上“斗爭性”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無論是哲學上的“斗爭性”還是日常生活中的“斗爭”,它們都體現了矛盾雙方之間的對立和沖突矛盾的含義(2023·廣東高考11題)如圖漫畫(作者:于冰)所蘊含的哲理是( )①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②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 ③事物的價值取決于人的選擇 ④正確的認識來自合理的判斷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題型技法漫畫類選擇題的解題口訣 圖畫要看全,褒諷弄明顯,題旨是什么,聯系課本選。“圖畫要看全”是指要看漫畫中的人和物,把握人、物的特征及其相互聯系,注意漫畫中的文字,注意漫畫中的人、物與文字的關系,從整體上把握漫畫的寓意。“褒諷弄明顯”首先我們先弄清是褒還是貶,這對于選擇有導向作用。“題旨是什么”是指要在分析漫畫的基礎上,真正弄清漫畫的寓意和主旨。弄清“題旨”要通過分析與綜合,實現從現象到本質、從表意到寓意的飛躍。“聯系課本選”是指在具體做題時,應將題干、題肢和課本主干知識相聯系,不能脫離課本知識。矛盾的基本屬性(2023·山東高考11題)月亮門是中國古典園林中開設在院墻上的園弧形洞門,因其形如一輪滿月而得名。月亮門通常與云墻配合使用,在波浪形的云墻上開設門洞,看上去如同月亮在云間穿行。由于寓意美好且形態優美,月亮門的營造案例遠傳海外。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月亮門與云墻給人美的享受是主體活動對客體的積極意義 ②人們對團圓的美滿期盼通過月亮門的設計造型表達出來 ③月亮門的獨特魅力吸引國外民眾認同中華文化 ④實用性與裝飾性的對立屬性寓于月亮門優美造型的統一屬性之中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方法技巧 在解答選擇題時,如果遇到比較長的選項,我們可以采用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來抓住句子主旨,比如本題④的主干是“對立屬性寓于統一屬性之中”,這與教材中“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是同義的,則入選。易錯點一 混淆矛盾同一性的相對性和斗爭性的絕對性1.(2025·貴州黔南都勻一模)中國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智慧。如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中“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北宋王安石《鐘山即事》中“茅檐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①“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體現了在對立中把握統一 ②“一鳥不鳴山更幽”只看到矛盾的斗爭性,未看到矛盾的同一性 ③“一鳥不鳴山更幽”與“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說明矛盾的斗爭性與同一性可以相互轉化 ④“一鳥不鳴山更幽”與“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說明矛盾的斗爭性是相對的、同一性是絕對的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易錯提醒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無條件的。易錯點二 誤認為斗爭性和同一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2.(2024·遼寧模擬)遼寧省作為全國重要工業基地,工業產業門類完備、產業基礎雄厚。近年來,遼寧省聚焦科技自立自強,瞄準智能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等重點產業,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實施關鍵技術攻關計劃,以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向高質量發展邁進。這說明( )①要抓住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促進實踐發展②要在矛盾斗爭性向同一性轉變中解決問題③應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以推動經濟發展④要利用條件促進矛盾雙方向有利方面轉化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易錯提醒 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斗爭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二者不能相互轉變。知識點二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含義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貫穿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時時有矛盾地位 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方法論 要堅持問題導向,敢于承認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點撥 “事事有矛盾”并不意味著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矛盾;“時時有矛盾”并不意味著矛盾永遠無法解決。2.矛盾的特殊性含義 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表現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這些不同的矛盾構成了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二是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論 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統一關系表現地位 這一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道理,是關于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原理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方法論 要求我們從中國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點撥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關系,不是“多數和少數、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矛盾的普遍性美學家朱光潛說過,我們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為它是最不完美的。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件件事都盡善盡美了,自然沒有希望發生,更沒有努力奮斗的必要。人生最可樂的就是活動所生的感覺,就是奮斗成功而得的快慰。從哲學的角度看,這段話體現了( )①事物的性質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 ②矛盾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 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 ④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矛盾的特殊性(2024·廣東高考10題)如圖兩幅漫畫共同蘊含的哲理解讀,最貼切的是( ) ①離開了客觀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識 ②要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解決主體的利益需求 ③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 ④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表明,真理和謬誤往往相伴而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關系(2024·江蘇高考8題)在以互動為主要特征的互聯網傳播時代,要得到“流量”的獎賞,就要在選題、內容上下功夫。創作者只有深入現場,了解用戶在想什么、說什么,才能找到與用戶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鳴點,形成合適的選題和內容。這種“沉下去”的創作方式( )A.以滿足用戶各種文化需求為創作的導向 B.強調只有抓住機遇才能贏得主動和優勢C.堅持運用系統優化方法形成合適的選題 D.遵循了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具體的統一真題利用 A項如果改為以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為創作的導向,則入選。(2024·河北高考10題)宣化城市傳統葡萄園系統是全球首個以“城市農業文化遺產”命名的傳統農業系統。該系統以傳統漏斗架種植方式將葡萄栽培于庭院中,葡萄架周圍種植蔬菜、花卉等,與民居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呈現出生物多樣性和多層次的立體人文景觀特征。相較其他農業文化遺產,它既有經濟與生態價值統一的共性,又有依托城市庭院發展農業經濟的特色。材料表現出人們( )①根據自身需要建立事物的客觀聯系 ②堅持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 ③堅持了客觀與主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④運用系統優化方法實現整體最優目標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易錯點一 誤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利與弊兩個方面1.“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英國文學家狄更斯曾這樣描述工業革命發生后的世界。今天,我們也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之中:一方面,物質財富不斷積累,人類文明發展到歷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地區沖突頻發,難民潮等全球性挑戰此起彼伏,貧困、失業、收入差距拉大……世界面臨的不確定性上升。從中我們可以認識到( )①任何事物都有利與弊兩個方面 ②正確認識世界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 ③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 ④社會意識可以超前于社會存在而存在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易錯提醒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兩個方面,但這兩個方面并不僅是利與弊的兩個方面。利與弊只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中的一種形式。易錯點二 不能正確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2.(2024·山西運城二模)2024年3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省長沙市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新征程扎實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指明了前進方向,全面擘畫了更加清晰的路線圖。“看準了就抓緊干”。中部各省一以貫之抓好政策舉措的貫徹落實,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聯動,不斷取得發展新成效。由此可見( )①認識具有反復性,會根據主體的情況變化而發生變化 ②堅持正確認識能夠指導實踐達成預期目標,實現發展 ③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通過普遍性體現出來 ④堅持系統優化的方法,使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易錯提醒 在矛盾觀中,要注意兩個“寓于”:“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這兩個說法一定要注意不能說反了。課時三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上)知識點一高考命題感悟【例1】 A 當一件物品必不可少時,它已經開始禁錮你的生活了,說明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同時,這也是一個量變的積累過程,①②入選。價值是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事物本身的屬性也是影響其價值的重要因素,事物的價值不是“取決于人的選擇”,③不選。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正確的認識來自實踐,④不選。【例2】 C 月亮門寓意美好且形態優美,寄托了人們對團圓的美滿期盼,體現了意識的能動作用;月亮門既具有實用性,又包含裝飾性,實用性與裝飾性之間既對立又統一,表明矛盾的斗爭性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④正確。月亮門與云墻給人美的享受,表明其具有美學價值,而哲學上的價值是指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而不是主體活動對客體的積極意義,①錯誤。應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而不是令國外民眾認同中華文化,③錯誤。易錯易混清障1.A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體現“鬧”與“靜”相互依存,體現了在對立中把握統一,①正確。“一鳥不鳴山更幽”體現“鬧”與“靜”相互排斥,只看到矛盾的斗爭性,未看到矛盾的同一性,②正確。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屬性,不能相互轉化,③錯誤。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同一性是相對的,④錯誤。2.D 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指的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①排除。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不能相互轉變,②錯誤。根據重點產業、主攻方向等信息,應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以推動經濟發展,③正確。根據以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轉型升級等信息,說明要利用條件促進矛盾雙方向有利方面轉化,④正確。知識點二高考命題感悟【例1】 D 題干強調我們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為它是最不完美的,要通過奮斗成功得到快慰。從哲學的角度,這主要體現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②④符合題意。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①錯誤。矛盾的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③說法錯誤。【例2】 C 漫畫反映通過手機公眾號可以解決年輕人的停車繳費、點餐等問題,但不能解決老年人用現金買米的問題,孩子接收了一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送來的“兒童鈣奶”,但卻忽略了孩子的差異化的需求,這意味著某些人強調矛盾的普遍性,但忽視了矛盾的特殊性,也啟示我們要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解決主體的利益需求,②③符合題意。“離開了客觀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識”反映的是意識的內容、意識的產生,并不是這兩幅漫畫的主旨,①不符合題意。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兩幅漫畫的主旨并不是強調真理的條件性、具體性,也不是在強調真理和謬誤是否相伴而行,④不符合題意。【例3】 D 文化創作應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而不是滿足用戶各種文化需求,A錯誤。材料強調的是要在選題、內容上下功夫,深入現場才能找到與用戶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鳴點,沒有體現只有抓住機遇才能贏得主動和優勢,也不涉及運用系統優化方法,B、C不符合題意。 創作者只有深入現場,了解用戶在想什么、說什么,才能找到與用戶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鳴點,形成合適的選題和內容,這種“沉下去”的創作方式遵循了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具體的統一,D正確。【例4】 D 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人們只能根據事物自身固有的屬性建立新的具體聯系,不能根據自身需要建立事物的客觀聯系,①錯誤。相較其他農業文化遺產,它既有經濟與生態價值統一的共性,又有依托城市庭院發展農業經濟的特色,體現了人們堅持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②符合題意。客觀決定主觀,要堅持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③錯誤。該系統以傳統漏斗架種植方式將葡萄栽培于庭院中,葡萄架周圍種植蔬菜、花卉等,與民居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呈現出生物多樣性和多層次的立體人文景觀特征,體現了運用系統優化方法實現整體最優目標,④正確。易錯易混清障1.C 并不是所有事物都是有利與弊的兩個方面,有些只有利沒有弊,也有些只有弊沒有利,①不選。從材料中我們可以認識到正確認識世界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②③入選。材料未涉及社會意識可以超前于社會存在而存在,④不選。2.B 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新征程扎實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指明了前進方向,全面擘畫了更加清晰的路線圖,說明堅持正確認識能夠指導實踐達成預期目標,實現發展;中部各省一以貫之抓好政策舉措的貫徹落實,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聯動,不斷取得發展新成效,可見要堅持系統優化的方法,使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④符合題意。材料未體現認識具有反復性,①排除。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過特殊性體現出來,③錯誤。6 / 6(共62張PPT)課時三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上)高中總復習·思想政治目錄CONTENTS知識點一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知識點二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課時跟蹤檢測矛盾的同一性與斗爭性知識點一1. 矛盾的含義含義 矛盾概念反映的是事物內部的對立統一關系。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正確 理解 ①“對立”和“統一”是指矛盾雙方之間的關系,而不是矛盾的雙方本身。②“事物內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不是人們從外部強加的,說明矛盾是客觀的。哲學上的矛盾不能被隨意制造或消滅。“事物內部”并非指只有事物內部才有矛盾,事物之間也存在矛盾2. 矛盾的基本屬性:同一性和斗爭性類別 同一性 斗爭性區別 含義 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 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體現 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 ②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特點 相對的、有條件的 絕對的、無條件的聯系 ①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矛盾雙方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是包含著差別的同一。②矛盾的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③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由此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方法論 ①要求我們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片面性。②在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③要善于創造和利用條件,促使矛盾雙方向有利方向轉化點撥哲學上所說的“斗爭性”與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斗爭”的比較(P37“相關鏈接”)類別 哲學上所說的“斗爭性” 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斗爭”區別 內涵不同 是一個具有廣泛含義的哲學范疇,它指的是一切事物兩方面的差別、對立和分歧,是矛盾雙方互相排斥和互相否定的屬性。這種斗爭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 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斗爭”則更多是指個人或團體為了爭取某種利益或實現某種目標而與對手展開較量的過程。它通常表現為一種具體的、有形的競爭或對抗行為,如政治斗爭、經濟斗爭、社會斗爭等范圍 不同 是普遍存在的,它貫穿于一切事物的矛盾之中,是矛盾運動的基本屬性之一 更多地局限于人類社會領域,是人們在特定社會環境中為了特定目的而進行的競爭或對抗聯系 日常生活中所說的“斗爭”可以看作是哲學上“斗爭性”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無論是哲學上的“斗爭性”還是日常生活中的“斗爭”,它們都體現了矛盾雙方之間的對立和沖突矛盾的含義(2023·廣東高考11題)如圖漫畫(作者:于冰)所蘊含的哲理是( )①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②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 ③事物的價值取決于人的選擇 ④正確的認識來自合理的判斷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當一件物品必不可少時,它已經開始禁錮你的生活了,說明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同時,這也是一個量變的積累過程,①②入選。價值是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事物本身的屬性也是影響其價值的重要因素,事物的價值不是“取決于人的選擇”,③不選。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正確的認識來自實踐,④不選。題型技法漫畫類選擇題的解題口訣 圖畫要看全,褒諷弄明顯,題旨是什么,聯系課本選。“圖畫要看全”是指要看漫畫中的人和物,把握人、物的特征及其相互聯系,注意漫畫中的文字,注意漫畫中的人、物與文字的關系,從整體上把握漫畫的寓意。“褒諷弄明顯”首先我們先弄清是褒還是貶,這對于選擇有導向作用。“題旨是什么”是指要在分析漫畫的基礎上,真正弄清漫畫的寓意和主旨。弄清“題旨”要通過分析與綜合,實現從現象到本質、從表意到寓意的飛躍。“聯系課本選”是指在具體做題時,應將題干、題肢和課本主干知識相聯系,不能脫離課本知識。矛盾的基本屬性(2023·山東高考11題)月亮門是中國古典園林中開設在院墻上的園弧形洞門,因其形如一輪滿月而得名。月亮門通常與云墻配合使用,在波浪形的云墻上開設門洞,看上去如同月亮在云間穿行。由于寓意美好且形態優美,月亮門的營造案例遠傳海外。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月亮門與云墻給人美的享受是主體活動對客體的積極意義 ②人們對團圓的美滿期盼通過月亮門的設計造型表達出來 ③月亮門的獨特魅力吸引國外民眾認同中華文化 ④實用性與裝飾性的對立屬性寓于月亮門優美造型的統一屬性之中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月亮門寓意美好且形態優美,寄托了人們對團圓的美滿期盼,體現了意識的能動作用;月亮門既具有實用性,又包含裝飾性,實用性與裝飾性之間既對立又統一,表明矛盾的斗爭性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④正確。月亮門與云墻給人美的享受,表明其具有美學價值,而哲學上的價值是指客體對主體的積極意義,而不是主體活動對客體的積極意義,①錯誤。應認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而不是令國外民眾認同中華文化,③錯誤。方法技巧 在解答選擇題時,如果遇到比較長的選項,我們可以采用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來抓住句子主旨,比如本題④的主干是“對立屬性寓于統一屬性之中”,這與教材中“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是同義的,則入選。易錯點一 混淆矛盾同一性的相對性和斗爭性的絕對性1. (2025·貴州黔南都勻一模)中國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智慧。如南北朝王籍《入若耶溪》中“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北宋王安石《鐘山即事》中“茅檐相對坐終日,一鳥不鳴山更幽”。以下說法正確的有( )①“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體現了在對立中把握統一 ②“一鳥不鳴山更幽”只看到矛盾的斗爭性,未看到矛盾的同一性 ③“一鳥不鳴山更幽”與“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說明矛盾的斗爭性與同一性可以相互轉化 ④“一鳥不鳴山更幽”與“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說明矛盾的斗爭性是相對的、同一性是絕對的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解析: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體現“鬧”與“靜”相互依存,體現了在對立中把握統一,①正確。“一鳥不鳴山更幽”體現“鬧”與“靜”相互排斥,只看到矛盾的斗爭性,未看到矛盾的同一性,②正確。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屬性,不能相互轉化,③錯誤。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同一性是相對的,④錯誤。易錯提醒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無條件的。易錯點二 誤認為斗爭性和同一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2. (2024·遼寧模擬)遼寧省作為全國重要工業基地,工業產業門類完備、產業基礎雄厚。近年來,遼寧省聚焦科技自立自強,瞄準智能裝備制造、精細化工等重點產業,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實施關鍵技術攻關計劃,以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向高質量發展邁進。這說明( )①要抓住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促進實踐發展②要在矛盾斗爭性向同一性轉變中解決問題③應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以推動經濟發展④要利用條件促進矛盾雙方向有利方面轉化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解析: 事物矛盾問題的精髓指的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①排除。矛盾的斗爭性和同一性不能相互轉變,②錯誤。根據重點產業、主攻方向等信息,應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以推動經濟發展,③正確。根據以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轉型升級等信息,說明要利用條件促進矛盾雙方向有利方面轉化,④正確。易錯提醒 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斗爭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二者不能相互轉變。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知識點二1. 矛盾的普遍性含義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貫穿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時時有矛盾地位 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方法論 要堅持問題導向,敢于承認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點撥 “事事有矛盾”并不意味著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矛盾;“時時有矛盾”并不意味著矛盾永遠無法解決。2. 矛盾的特殊性含義 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表現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這些不同的矛盾構成了一事物區別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質;二是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階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論 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3.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統一關系表現點撥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關系,不是“多數和少數、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地位 這一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道理,是關于事物矛盾的問題的精髓原理 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沒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方法論 要求我們從中國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持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矛盾的普遍性美學家朱光潛說過,我們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為它是最不完美的。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件件事都盡善盡美了,自然沒有希望發生,更沒有努力奮斗的必要。人生最可樂的就是活動所生的感覺,就是奮斗成功而得的快慰。從哲學的角度看,這段話體現了( )①事物的性質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②矛盾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④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解析:題干強調我們所居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為它是最不完美的,要通過奮斗成功得到快慰。從哲學的角度,這主要體現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②④符合題意。事物的性質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①錯誤。矛盾的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③說法錯誤。矛盾的特殊性(2024·廣東高考10題)如圖兩幅漫畫共同蘊含的哲理解讀,最貼切的是( )①離開了客觀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識 ②要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解決主體的利益需求 ③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忽略了矛盾的特殊性 ④真理的條件性和具體性表明,真理和謬誤往往相伴而行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解析:漫畫反映通過手機公眾號可以解決年輕人的停車繳費、點餐等問題,但不能解決老年人用現金買米的問題,孩子接收了一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送來的“兒童鈣奶”,但卻忽略了孩子的差異化的需求,這意味著某些人強調矛盾的普遍性,但忽視了矛盾的特殊性,也啟示我們要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解決主體的利益需求,②③符合題意。“離開了客觀存在,就不可能有意識”反映的是意識的內容、意識的產生,并不是這兩幅漫畫的主旨,①不符合題意。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兩幅漫畫的主旨并不是強調真理的條件性、具體性,也不是在強調真理和謬誤是否相伴而行,④不符合題意。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關系(2024·江蘇高考8題)在以互動為主要特征的互聯網傳播時代,要得到“流量”的獎賞,就要在選題、內容上下功夫。創作者只有深入現場,了解用戶在想什么、說什么,才能找到與用戶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鳴點,形成合適的選題和內容。這種“沉下去”的創作方式( )A. 以滿足用戶各種文化需求為創作的導向B. 強調只有抓住機遇才能贏得主動和優勢C. 堅持運用系統優化方法形成合適的選題D. 遵循了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具體的統一解析:文化創作應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而不是滿足用戶各種文化需求,A錯誤。材料強調的是要在選題、內容上下功夫,深入現場才能找到與用戶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鳴點,沒有體現只有抓住機遇才能贏得主動和優勢,也不涉及運用系統優化方法,B、C不符合題意。 創作者只有深入現場,了解用戶在想什么、說什么,才能找到與用戶感同身受的情感共鳴點,形成合適的選題和內容,這種“沉下去”的創作方式遵循了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具體的統一,D正確。真題利用 A項如果改為以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為創作的導向,則入選。(2024·河北高考10題)宣化城市傳統葡萄園系統是全球首個以“城市農業文化遺產”命名的傳統農業系統。該系統以傳統漏斗架種植方式將葡萄栽培于庭院中,葡萄架周圍種植蔬菜、花卉等,與民居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呈現出生物多樣性和多層次的立體人文景觀特征。相較其他農業文化遺產,它既有經濟與生態價值統一的共性,又有依托城市庭院發展農業經濟的特色。材料表現出人們( )①根據自身需要建立事物的客觀聯系 ②堅持了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 ③堅持了客觀與主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④運用系統優化方法實現整體最優目標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解析: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人們只能根據事物自身固有的屬性建立新的具體聯系,不能根據自身需要建立事物的客觀聯系,①錯誤。相較其他農業文化遺產,它既有經濟與生態價值統一的共性,又有依托城市庭院發展農業經濟的特色,體現了人們堅持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統一,②符合題意。客觀決定主觀,要堅持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③錯誤。該系統以傳統漏斗架種植方式將葡萄栽培于庭院中,葡萄架周圍種植蔬菜、花卉等,與民居渾然一體、相得益彰,呈現出生物多樣性和多層次的立體人文景觀特征,體現了運用系統優化方法實現整體最優目標,④正確。易錯點一 誤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利與弊兩個方面1.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英國文學家狄更斯曾這樣描述工業革命發生后的世界。今天,我們也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之中:一方面,物質財富不斷積累,人類文明發展到歷史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地區沖突頻發,難民潮等全球性挑戰此起彼伏,貧困、失業、收入差距拉大……世界面臨的不確定性上升。從中我們可以認識到( )①任何事物都有利與弊兩個方面②正確認識世界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③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④社會意識可以超前于社會存在而存在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解析: 并不是所有事物都是有利與弊的兩個方面,有些只有利沒有弊,也有些只有弊沒有利,①不選。從材料中我們可以認識到正確認識世界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②③入選。材料未涉及社會意識可以超前于社會存在而存在,④不選。易錯提醒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兩個方面,但這兩個方面并不僅是利與弊的兩個方面。利與弊只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中的一種形式。易錯點二 不能正確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2. (2024·山西運城二模)2024年3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省長沙市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新征程扎實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指明了前進方向,全面擘畫了更加清晰的路線圖。“看準了就抓緊干”。中部各省一以貫之抓好政策舉措的貫徹落實,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聯動,不斷取得發展新成效。由此可見( )①認識具有反復性,會根據主體的情況變化而發生變化 ②堅持正確認識能夠指導實踐達成預期目標,實現發展 ③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通過普遍性體現出來 ④堅持系統優化的方法,使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A. ①② B. ②④C. ①③ D. ③④解析: 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新征程扎實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指明了前進方向,全面擘畫了更加清晰的路線圖,說明堅持正確認識能夠指導實踐達成預期目標,實現發展;中部各省一以貫之抓好政策舉措的貫徹落實,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聯動,不斷取得發展新成效,可見要堅持系統優化的方法,使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④符合題意。材料未體現認識具有反復性,①排除。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過特殊性體現出來,③錯誤。易錯提醒 在矛盾觀中,要注意兩個“寓于”:“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這兩個說法一定要注意不能說反了。課時跟蹤檢測一、選擇題1. (2025·青海西寧月考)2024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該立的要積極主動立起來,該破的要在立的基礎上堅決破。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增進民生福祉。據此分析,關于立和破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①破和立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②要實現立和破的關系由斗爭向同一轉化③破和立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發展④辯證否定的實質是先肯定后否定的過程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1234567891011解析: “先立后破,該立的要積極主動立起來,該破的要在立的基礎上堅決破”“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增進民生福祉”這說明破與立是一對矛盾,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兩者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發展,①③正確。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不是矛盾斗爭性向同一性的轉化,②說法錯誤。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④錯誤。12345678910112. (2025·云南開學考)過去,一些風格各異的小城市因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普遍呈現了“土”的一面。如今,這些小城市的地域特色因有形的交通網、無形的互聯網被更多人了解,使它們“潮”起來了。材料表明( )①小城市的“土”是絕對的 ②小城市的“潮”展現了個性 ③小城市的“潮”寓于它的“土”之中 ④小城市的“土”向“潮”轉化是有條件的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解析: 小城市的“土”是相對的,能夠轉化為“潮”,①不選。這些小城市的地域特色因有形的交通網、無形的互聯網被更多人了解,使它們“潮”起來了,小城市的“潮”是其特色,是個性,也表明小城市的“土”向“潮”轉化是有條件的,②④入選。“土”與“潮”是對立統一的,而不是“潮”寓于“土”之中,③不選。12345678910113. (2025·廣東東莞月考)202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赴青海、寧夏兩地考察。對于兩省區的重點工作,習近平總書記都強調了“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我們從中可以領悟到的辯證法智慧有( )①發展與保護作為矛盾雙方既有斗爭性也有同一性②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體現辯證的發展觀③竭澤而漁的發展忽視了事物直接、本質的聯系④緣木求魚的生態保護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 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我們從中可以領悟到的辯證法智慧是發展與保護作為矛盾雙方既有斗爭性也有同一性,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體現辯證的發展觀,①②正確。竭澤而漁的發展忽視了事物間接、本質的和長遠的聯系,只看到事物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聯系,③錯誤。緣木求魚的生態保護沒有尊重客觀規律,而不是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④排除。12345678910114. (2025·八省聯考四川卷)某村委會依托“兩山合作社”,采用“分散輸入+集中輸出”的經營模式,將分散閑置的生態資源整合為規模性優勢資產,為農戶拓寬了致富路徑。這種做法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①要素協同聯動實現整體目標優化②發展的成敗取決于理念是否先進③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④新舊事物更替必然經歷曲折過程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1234567891011解析: 該村委會將分散閑置的生態資源整合為規模性優勢資產,體現了著眼于事物的整體,統籌考慮,優化組合,實現整體的發展,①正確。理念屬于意識范疇,先進的理念對發展有促進作用,但不能決定發展的成敗,②錯誤。“分散閑置的生態資源”在通過“分散輸入+集中輸出”的經營模式整合后,變成了“規模性優勢資產”,體現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③正確。材料強調的是生態資源整合,為農戶拓寬了致富路徑,未體現新舊事物更替及經歷曲折過程,④錯誤。12345678910115. (2025·湖南長沙月考)工業遺產開發利用是個系統性問題。在長沙,裕湘紗廠、南火車頭廣場等由政府牽頭的項目,作為工業遺址的價值得到較好保存,但沒有系統性開發,缺乏商業價值。而由開發商牽頭的工業遺址開發項目,如原長沙機床廠的原址,將第七車間改造成集銷售、展示、會務于一體的綜合功能空間,市場針對性強,但喪失了工業遺產的文化價值。這說明( )①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雙方相互對立,具有斗爭性②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相互排斥,不具有同一性③開發利用要善于用關鍵部分推動系統優化④開發和利用要立足整體,不能顧此失彼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 工業遺產開發利用是一個系統性問題,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作為問題的兩面彼此對立,具有斗爭性,但我們要立足整體,找到聯系,要將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統一起來,不然會顧此失彼,①④正確。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作為問題的兩面具有同一性,②排除。材料未涉及用關鍵部分推動系統優化,③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6. (2025·遼寧名校協作體聯考)2024年9月5日,習近平主席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講話提出,綠色發展是新時代現代化的鮮明標識。中方愿幫助非方打造“綠色增長引擎”,縮小能源可及性差距,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共同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習近平主席上述講話的哲學依據是( )①人為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 ②自然界是物質的,應與自然和諧相處 ③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是辯證統一的 ④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 D. ②④1234567891011解析: 材料沒有涉及人為事物的聯系具有客觀性,①不符合題意。自然界是物質的,應與自然和諧相處,因此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②符合題意。面對全球性能源問題,所有國家都負有責任共同應對,這體現了矛盾的普遍性;同時,不同國家根據自身的發展階段、能力和實際情況承擔不同的責任,這體現了矛盾的特殊性。 因此,要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③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量變與質變的關系,④不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7. 2025年1月1日,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堅持統一規定同自愿選擇相結合,小幅逐步調整,以減少社會震動,爭取更多支持。由此可見( )①把握共性與個性的聯結能更好地認識事物的本質②發揮主觀能動性要與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③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我們正確解決問題的關鍵④改造規律造福人民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 在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堅持統一規定同自愿選擇相結合,小幅逐步調整,以減少社會震動,爭取更多支持,表明把握共性個性的聯結能更好地認識事物的本質,發揮主觀能動性要與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①②符合題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我們正確解決問題的關鍵,其原理依據應該是矛盾的特殊性,③錯誤。規律具有客觀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不能改造規律,④說法錯誤。12345678910118. (2025·廣東佛山月考)“車路云一體化”通過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將人、車、路、云集為一個整體,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節能、舒適和高效運行,被通俗理解為“聰明的車+智慧的路”。2024年7月,廣州、深圳等20個城市入選“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車路云一體化”的應用試點說明( )①人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建立人為事物的聯系②系統優化使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體的功能③各要素的優化組合能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④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對立統一A. ①② B. ①④C. ②③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人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人為事物的聯系,而不是根據自身需要,①錯誤。系統優化能使整體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錯誤。“車路云一體化”通過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將人、車、路、云集為一個整體,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的安全、節能、舒適和高效運行,表明各要素的優化組合能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③符合題意。“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試點城市,表明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對立統一,要把握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④符合題意。12345678910119. 2024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首次發布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專題指導性案例。該批案例以鮮明的司法態度回應學生霸凌、虐待未成年家庭成員,違法向未成年學生售酒,婚內監護權、隔代探望等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供審判類似案件時參照。這有利于( )①將個體案件寓于同類案例的普遍性之中,破解司法難題 ②為司法機關辦理相關案件提供普遍指導,統一裁判尺度 ③把握由普遍到特殊再到普遍的認識秩序,提升審判質效 ④堅持事物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促進司法進步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應將同類案例的普遍性寓于個體案件之中,①表述錯誤。發布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專題指導性案例,供審判類似案件時參照,這有利于堅持事物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為司法機關辦理相關案件提供普遍指導,統一裁判尺度,促進司法進步,②④符合題意。要把握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認識秩序,③表述錯誤。123456789101110. 圍棋是中國古老的智力博弈游戲,觀其得失,常能悟出很多真諦。圍棋外觀簡單、質樸,棋子黑白二色,棋盤經緯交織。棋子落到棋盤上,兩色抗衡,相持轉換,此消彼長,一著通盤皆活,一著滿盤皆輸,棋局瞬息萬變。物情幻化,世事如棋。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①搞好局部,對決定勝負的矛盾主要方面作準確判斷 ②在矛盾雙方的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 ③看到事物發展的曲折性,就能解決事物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 ④把握矛盾問題的精髓,堅持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對立統一A. ①② B. ①③C. ②④ D. ③④1234567891011解析: 一著通盤皆活,一著滿盤皆輸,棋局瞬息萬變,這啟示我們要重視部分的作用,且決定勝負的是事物的主要矛盾,而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①排除。棋子落到棋盤上,兩色抗衡,相持轉換,此消彼長,一著通盤皆活,一著滿盤皆輸,棋局瞬息萬變,因此我們要堅持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在矛盾雙方的對立中把握統一,在統一中把握對立,②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事物發展的曲折性問題,③排除。物情幻化,世事如棋,這啟示我們要堅持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對立統一,④正確。1234567891011二、非選擇題11. (2025·江蘇泰州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2024年9月1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策部署,適應我國人口發展新形勢,充分開發利用人力資源,根據憲法,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決定:1234567891011一、同步啟動延遲男、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用十五年時間,逐步將男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六十周歲延遲至六十三周歲,將女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從原五十周歲、五十五周歲分別延遲至五十五周歲、五十八周歲。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堅持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的原則。……五、本決定于2025年1月1日施行。結合材料,分析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體現的辯證法智慧。1234567891011答案:①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要求我們重視量的積累。用十五年時間,逐步實施延遲退休,體現了漸進式退休通過逐步調整的方式,避免改革對社會造成過大沖擊,符合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分類推進”考慮不同群體、行業、地區及崗位等差異,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③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互聯結。“彈性實施”在統一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基礎上,兼顧個別特殊情況,體現了共性與個性的統一。④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需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待退休改革與其他方面的關系。1234567891011解析:本題運用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聯系的特點、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辯證關系的知識回答。1234567891011演示完畢 感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三課 課時三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上).docx 第三課 課時三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上).pptx 第三課 課時三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上)(練習,含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