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中考生物專項測試卷(四)(總分160分)選擇題(15題,共45分)1.2023年2月20日,在余杭著溪發現了一種新鱲(1ie)魚。這種成魚體色鮮艷,腹部呈銀白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構成苕溪鱲的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B.茗溪鱲受精方式為體外受精,苕溪鱖的生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C.余杭苕溪中所有的苕溪鱲構成了一個生物群落D.苕溪鱲的成魚具有鮮艷的體色是對環境的一種適應第1題圖 第2題圖2.在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在視野中觀察到如圖所示的圖像,某同學認為,可能是裝片制作過程中某一步驟操作不當所致,該步驟最可能是( )3.生物技術快速發展,影響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下列利用生物技術的生產方法、獲得產品和用途均一一對應的是( )A.胰島素——將胰島素基因轉入大腸桿菌內再培養并提取——用于治療呆小癥B.克隆羊——將甲乙綿羊的細胞重組后植入丙羊子宮培育——性狀與丙羊相同C.太空茄子——將種子搭乘衛星獲得變異后返回地面培育——高產優質的植株D.鐵皮石斛——將石斛組織在適宜培養基上培育成新個體——生命力比親本強4.下列對人體異常生理狀態的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5.石松毛是一種矮小植物,淡綠色,莖單生,基部有假根,葉簇生于莖頂。據此判斷,該植物屬于( )A.藻類植物 B.蕨類植物 C.苔蘚植物 D.裸子植物6.學習生物學過程中,我們有時會用圖象來建立模型。下列對圖像模型分析誤錯的是( )A.圖甲ab段曲線表示吸氣過程,吸氣時肋間肌和膈肌收縮,膈頂下降B.圖乙表示血液流經腎單位時某些物質含量的變化情況,曲線A代表的物質是葡萄糖C.圖丙表示在消化道內淀粉、蛋白質、脂肪被消化情況,C內含有多種消化液(酶)D.圖丁D處可表示大腦細胞處的毛細血管,氧氣通過擴散作用進入細胞內7.如圖是通過雜交育種選育高產抗倒伏小麥品種的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高產和抗倒伏是一對相對性狀B.雜交后代只表現高產抗倒伏性狀C.雜交后代出現新品種屬于不定向變異后的篩選品種D.雜交育種屬于無性生殖第7題圖 第8題圖密閉溫室內種植了草釋幼苗,某小組通過測定二氧化碳濃度來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情況。圖甲表示密閉溫室內一晝夜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情況,圖乙表示在白天環境條件不變時,不同的夜間溫度下溫室內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情況。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A.BC段二氧化碳濃度降低是因為植物停止呼吸作用并開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圖甲AE兩點對比表明經過這一晝夜草莓幼苗有機物有積累C.圖甲表明從C到D點,呼吸作用強度大于光合作用強度D.若白天環境條件不變,根據圖乙可知夜間溫度為30℃比20℃時更能增加有機物的積累9.人體的結構與功能統一,使得體內復雜多變的生理功能得以實現。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左心室壁最厚,心肌發達,可以將血液“泵”到全身各處B.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利于肺泡與血液進行氣體交換C.心房與心室之間、心室與動脈之間、各動脈和靜脈內都有瓣膜,保證血液不能倒流D.小腸內壁有許多環形皺襞和小腸絨毛,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10.爬行動物是最早適應陸地的脊椎動物,原因主要是( )A.爬行動物用四肢爬行 B.體溫不恒定 C.體內受精 D.有厲害的牙齒11、“刷臉時代”已經到來,人臉識別在銀行、景區、校園等越來越多的場景落地應用,其原理是根據不同人的臉具有獨特的性狀特征,則決定人臉性狀特征的是( )A.膚色 B.基因 D.大腦 C.蛋白質12.過量食用海鮮易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升高。過多的尿酸會在腎小管處形成結晶,影響腎小管的( )A.濾過作用 B.形成原尿的功能 C.重吸收作用 D.收集尿液的功能13.用葡萄枝條插入沙土來繁育葡萄苗,這種繁殖方式稱為( )A.嫁接 B.扦插 C.組織培養 D.有性生殖14.杭州“強腦科技”的非侵入式腦機接口用戶,通過意念控制智能仿生手完成抓取動作時,其信號傳遞路徑類似人體反射弧中神經沖動傳導途徑中的( )A.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 B.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C.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 D.效應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15.如圖所示為光學顯微鏡視野中的人體口腔上皮細胞。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口腔上皮細胞是均勻涂抹在生理鹽水中的B.①出現的原因可能是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C.②內含有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D. ③為口腔上皮細胞的細胞壁填空題(23空,每空2分,共42分)16.(6分)目前杭州市新冠肺炎防控已進人常態化管理階段,要求每72小時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同時實行人員集中場所掃碼、測溫進入,并要求進行場所消毒。回答下列問題:(1)人看到“場所碼”,舉起手機進行掃擋,這一反射活動的高級神經中樞位于 (填“大腦”、“小腦”或“脊髓)。某新冠肺炎患者的體溫在24h內都處于30℃,則這24h內他的產熱量 散熱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從傳染病的角度看,新冠肺炎病毒屬于 (填“病原體”或“傳染源”)。17.(6分)夏季,為防止剛移植的大樹蒸騰作用強而失水死亡,除對樹木的枝葉適當修剪外,還會結合使用蒸騰抑制劑。某蒸騰抑制劑產品信息如圖甲所示。(1)技術指標中的鐵、鋅指的是 (填“原子”“分子”或“元素”)。(2)圖乙為植物氣孔模型,要模擬噴酒蒸騰抑制劑后氣孔的變化,應向氣球 (填“抽氣”或“充氣”)。(3)下列關于“使用方法”的解釋,合理的有 。A.①是因為葉下表皮氣孔數目多于上表皮,抑制效果好B.②是因為蒸騰作用能幫助植物降溫,氣孔關閉會導致植物溫度升高C.③是因為氣孔長期關閉后氣體不能進出,導致植物其他生理活動也受阻18.(8分)茶樹是山茶科山茶屬常綠灌木植物,葉呈長圓形或精圓形,嫩吁制成茶葉,花白色,種子棕揭色,可以榨油。(1)茶樹在分類上屬于 (選填“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2)茶樹的葉在結構層次上屬于 ,與人體的結構層次相比茶樹少了 。(3)茶農可通過茶花的授粉和果實發育產生新的茶樹,這種紫殖方式屬于 。19.(6分)科學家通過研究魚鰓(如圖甲所示),發明了可穿戴的仿生人工螺(如圖乙所示),人工螺內部有大量的由“人工膜”組成的管道,吸氣時水通過管道,人可在水下自由呼吸。(1)水經過魚鰓后,魚鰓血液中的氧氣含量 。(2)下列魚鰓的特點中,利于其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是 (填字母)。A.魚鰓內鰓小片密集排列 B.鰓小片僅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C.鰓內有大量的毛細血管(3)推測“人工膜”具有的功能: 。20.(4分)下圖為人工心臟模型圖,它利用生物機械(包括入血管A、出血管B和血液泵)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臟的泵血機能。圖中的入血管A接心室,將心室的血液輸送到血液泵,再由血液泵通過出血管B送往動脈。(1)人工心臟為輸送血液提供了動力,在人工心臟手術完成后,病人需要吃消炎藥,消炎藥被吸收到血液,最先到達心臟的 (填寫序號和名稱)。(2)圖中人工心臟與入血管A、出血管B相連,出血管B內血液類型是 (選填“動脈血”或“靜脈血”)。第20題圖 第21題圖(8分)如圖甲所示,校科學社團的同學利用玻璃罩模擬溫室大棚種植番茄。如圖乙所示展示了該番茄在夏季某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活動強度的變化情況。(1)當番茄植株在光照條件下放置一段時間后,玻璃罩內整會出現水珠。出現這些水珠的主要原因是番茄進行蒸騰作用產生的水蒸氣在玻璃罩內壁發生了 。(填物態變化)。(2)圖乙中,曲線1表示植物的 (選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活動強度變化情況,番茄有機物積累最多的點是 (填字母)。(3)為提升番茄的光合作用活動強度,小科往玻璃罩內加入適量的碳酸氫鈉,其緩慢分解,可產生氣體,作為光合作用的原料。22.(6分)車厘子又名櫻桃,富含營養,備受大家喜愛。(1)為有效延長車厘子的保鮮期,在運輸過程中采取低溫冷藏和充入較高濃度二氧化碳氣體的保鮮措施。這兩項措施均可以抑制細胞的 作用。(2)車厘子含糖量較高,建議人們要適量食用,以免過多的糖類在體內轉化為 貯存,增加肥胖等風險。實驗探究題(5小題,共38分)23.(8分)為探究人體吸入氣體與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的變化,某小組依據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的事實,設計實驗如下。實驗材料:水生植物(水蘊草)、透明的光口瓶、玻璃片、導氣管、計時器。實驗步驟:①在兩個廣口瓶(A、B)中分別加入等量的水,并放入相同數量的水生植物。②用導氣管將一個廣口瓶A充滿 (待填) ,另一廣口瓶B充滿空氣,然后用玻璃片蓋住瓶口。③將兩個廣口瓶放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同時開始計時。④每隔1min,觀察并記錄兩個廣口瓶中水生植物周圍氣泡產生的數量。⑥持續觀察5min,統計每個廣口瓶在不同時間段內氣泡產生的總數,結果如表所示。請根據資料回答問題:(1)完善步驟② 。(2)實驗中發現部分葉片表面有氣泡冒出,推測此氣體為氧氣,寫出此生理過程的文字表達式: 。(3)在兩個廣口瓶(A、B)中分別加入等量的水,并放入相同數量的水生植物的目的是:。(4)根據上述實驗判斷,可得到結論: 。24.(8分)由于休眠期的存在,直接影響了蘿卜種子發芽。已知赤霉素可打破蘿卜種子休眠,某興趣小組想通過實驗來探究赤霉素打破蘿卜種子休眠的最適宜濃度和處理時間。請你幫助他們完成下面實驗:(1)實驗目的:探究赤霉素打破蘿卜種子休眠的效果與赤霉素濃度及處理時間之間的關系。(2)實驗原理:略。(3)實驗材料及用具:大培養皿30個、濃度為500mg/kg的赤霉素溶液、處于休眠期的蘿卜種子、 蒸餾水、電子表等。(4)實驗步驟:①配制濃度為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250mg/kg的赤霉素溶液。②將大培養皿分為6組,分別標記為A~F。③向各培養皿中加入等量(且適量)的處于休眠期的蘿卜種子,再向A~E組培養皿中分別加入等量的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250mg/kg的赤霉素溶液,F組培養皿中加入 。④將每組的5個培養皿內的蘿卜種子分別浸泡2、3、 4、5和6小時后去掉各培養且中的液體,然后蓋上濕度相同的濾紙,置于濕度和溫度等適宜的環境中培養相應的時間(各組浸泡與培養時間之和相同)。⑤觀察并統計各培養皿中蘿卜種子的萌發率。 統計結果見表:時間/濃度 A (50mg/kg) B (100mg/kg) C (150mg/kg) D (200mg/kg) E (250mg/kg) F (0)2小時 79.3 84.3 85.2 84.2 82.2 10.23小時 80.6 86.6 90.2 88.6 83.3 10.14小時 82.3 80.5 95.6 89.3 84.9 10.45小時 81.6 85.5 90.1 85.2 82.1 10.76小時 78.6 83.3 86.6 84.2 81.9 10.5(5)實驗結論: 。(6)實驗討論:①如何進一步確認更精確的最佳濃度? 。②設置F組的作用為 。25.(8分)油菜素內酯(BL)被稱為第六大植物激素,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種子萌發。科學家為研究不同濃度油菜素內酯對玉米種子萌發的影響,設計如下實驗:【步驟一】隨機選取500粒完整、籽粒飽滿且有活性的玉米種子,平均分成五組。【步驟二】采集普通土壤和鹽堿地土壤樣本,配制不同濃度油菜素內酯溶液,均勻混于土壤中。【步驟三】將分好的玉米種子組分別播種于處理過的土壤中,在溫度、濕度適宜和氧氣充足的條件下培養,并記錄玉米種子的發芽情況。結果記錄如表所示。查閱資料可知;①油菜素內酯可溶于乙醇,不易溶于水;②BL溶液指油菜素內酯的乙醇溶液。(1)步驟一中,選取完整、籽粒飽滿且有活性的玉米種子的目的是 。(2)表中①的處理方法是 。(3)比較2、3、4組實驗,能得出的結論是 。(4)根據實驗結果,下列結論、推測及計劃合理的是 (填字母)。A.過高濃度的油菜素內酯溶液會抑制玉米種子的萌發B.添加任何濃度的BL溶液,都無法使鹽堿地中的玉米種子發芽率達到在不做處理的普通土地中的發芽率若要推廣油菜素內酯在鹽堿地種植中的應用,還需針對多種不同作物進行重復實驗26.(6分)子宮是哺乳類動物胚胎發育的場所。某研究小組為了研究子宮是否具有其他功能進行如下實驗:將若干大鼠隨機均分成四組,每組大鼠執行不同的操作和任務,如下表:(1)本實驗中對大鼠的選擇有什么要求 (列舉兩點)(2)本研究中,發現大鼠子宮還可能具有的功能是: 。(3)結合表中信息對D組實驗現象作出解釋。 。27.(8分)某科學興趣小組進行了“綠葉在陽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實驗過程如下圖所示:(1)為了避免葉片中原有有機物的干擾,步驟①中“一定環境”是指溫度適宜的 環境。(2)步驟⑥中儀器甲的名稱是 。(3)步驟②中,興趣小組采取“對同一張葉片進行部分遮光,而不是一張葉片不遮光另一張葉片完全遮光”的對照方法,其優點是 。(列舉一點)(4)小明按如圖步驟進行實驗,滴加碘液后觀察到葉片未遮光部分呈現棕黑色,與預期的藍色不符,老師指出其實驗操作③中存在問題,請提出改進措施: 。四、綜合題(5小題,共35分)28.(7分)我國有多名航天員生活在空間站。氧氣、水、食物等是維持航天員駐留空間站的必要物質。為提高物質的利用率,目前空間站通過以下途徑實現物質循環利用。(1)由圖可知,目前空間站通過物質循環獲得水的途徑共有 條,其中尿液凈化時,除去多余的無機鹽外,還必須除去尿液中的 等代謝廢物。為實現氧的循環,目前空間站內利用氫氣和航天員呼出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目前空間站還不能成為完全實現物質循環、能量流動的生態系統,請分析原因。(7分)健康飲食越來越受到人們高度重視。食材選擇、食品制作中蘊含很多科學知識。(1)小濱為減少體內脂肪含量,增加肌肉含量,在食材選擇上,以下說法合理的有:A.適當增加瘦肉比例以增加蛋白質攝入B.適當減少肥肉比例以減少脂肪攝入C.只要少吃肥肉,多吃瘦肉和米飯不會導致肥胖(2)泡菜制作過程中會產生亞硝酸鹽,小演查閱資料得知:①泡菜制作流程經歷蔬菜清洗晾干、裝壇加食鹽水、密封發酵等幾個階段;②乳酸菌適宜發酵的溫度在30℃~35℃;③泡菜中的亞硝酸鹽是其他雜菌生長繁殖過程中產生的,當乳酸增多時酸性增強,雜菌繁殖會受到抑制。在老師的幫助下,小濱獲得了如下表數據。請分析回答:泡菜發酵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單位:毫克/千克,發酵溫度:15℃)①制作泡菜裝壇時既要加蓋,還要水封,這樣做的目的是 。②小濱在35℃下重復上述實驗,發現相應鹽水濃度和時間下,測定的亞硝酸鹽含量均低于15℃時的數值,請解釋其原因: 。(3)除了飲食,鍛煉也至關重要。小濱認為,通過增加運動時間或者增加單位時間內的運動強度(如負重跑),可以增加能量消耗,請你從能量轉化的角度分析原理 。30.(8分)夏天人們常被效蟲叮咬問題困擾,較子的觸角和下顆須存在著喚覺器官,通過檢測人體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及其它代謝產物定位吸血目標。小措同學自制一款家用CO2救蟲誘捕器(如圖所示),采用二氧化碳等化學因子做“誘蚊劑”誘蚊靠近,搭配“捕蚊裝置”實現抓捕滅蚊。(1)小塘手臂被蚊子叮咬之后,叮咬部位出現癌癢、紅腫癥狀,“騷癢”的感覺是在 形成的。(2)小塘利用食醋和雞蛋殼制備“誘蚊劑”,結果聞到氣體中混雜酸味,請從微觀角度解釋"聞到酸味"的原因: 。(3)小塘在裝置中增加了紫光燈誘捕蚊子,因為查閱資料發現蚊子的復眼對紫光最敏感,有利于蚊子識別物體輪廓,定位吸血目標,這體現了 相適應的觀念。(4)伊蚊是多種重要傳染病的主要傳播媒介,通過叮咬感染者后再叮咬健康人實現病原體傳播,誘捕器滅蚊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 環節。30.(7分)米酒又名酒釀,利用糯米和酒曲制作而成,是我國傳統的特色食品。(1)酒曲中的酵母菌利用葡萄糖通過無氧呼吸(即發酵)作用產生酒精(C2H5OH)和二氧化碳。小明據此推測葡萄糖中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其依據的科學原理是 。(2)酒曲中含有酵母菌、根霉菌等微生物。因此制作米酒時,在糯米蒸熟后需冷卻至一定溫度才能加入酒曲,請簡要解釋其原因: 。(3)米酒中葡萄糖和酒精的含量隨時間變化分別如圖甲、乙所示,小明據圖分析預計在第5天能喝到口感甜、酒味較濃的米酒,他判斷的依據是 。(4)小明把自制的酒酸分享給家人品嘗。酒酸中的酒精通過消化系統被吸收,再進入血液循環系統,酒精被吸收的主要場所為圖中的 。(填數字序號)31.(6分)“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的相對“零排放”。如圖一表示某荒漠生態系統部分食物網,圖二為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若圖二中的a、b、c代表圖一中具有食物關系的三種動物,則b代表圖一中的什么動物 (2)在生態系統中,碳在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反復循環的主要形式是(3)圖二中,生態系統中,能量沿食物鏈和食物網傳遞的特點是 。參考答案選擇題1-5 D D C A C 6-10 B C B C C 11-15 B C B B D填空題(1)大腦;等于 (2)病原體(1)元素 (2)抽氣 (3)ABC(1)被子植物 (2)器官;系統 (3)有性生殖(1)增多 (2)ABC (3)水中溶解的氧氣可以通過該膜但水不能(1)⑤右心房 (2)動脈血(1)液化 (2)光合作用;d (3)二氧化碳(1)呼吸(2)脂肪實驗探究題23.(1)人體呼出氣體(2)二氧化碳十水 有機物十氧氣(3)控制單一變量,排除水生植物數量對實驗的干擾(4)人體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濃度比吸入氣體更高24.(4)③等量蒸餾水;(5)打破蘿卜種子休眠最佳赤霉素溶液濃度為150,最佳處理時間為4小時,(6)在100~200mg/kg之間縮小濃度梯度,重復實驗;對照作用25.(8分)(1)滿足種子萌發所需的自身條件排除種子自身條件對萌發率所造成的影響(2)適量的乙醇(3)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鹽堿地中玉米種子的發芽率隨添加的油菜素內酯濃度的增大而增大(4)AC26.(1)年齡相近 種類相同 雌性大鼠(2)子宮具有影響(或改善、調節等)復雜記憶能力的功能(3)子宮能消除因卵巢可能產生某種物質對復雜記憶能力抑制的影響27.(1)黑暗(2)滴管(3)可避免因不同葉片個體差異(如葉齡長短、水分含量等)對實驗的干擾(4)步驟③中將葉片放入酒精中水浴加熱進行脫色處理綜合題(7分)(1)3 ;尿素、尿酸 (2)甲烷和水 (3)缺少生產者和分解者(7分)(1)AB(1分)(2)①可以達到發酵所需的無氧條件,還可以避免其他微生物進入;(2分)②乳酸菌在適宜的溫度下發酵產生較多乳酸,酸性增強,抑制了雜菌的繁殖。(2分)(3)功=功率*時間,功率不變時間增加,則功增加;功=力*距離,距離不變力增加,功則增加;功是能量轉化量度,功增加,能量轉化則增加(2分)(8分)(1)大腦皮層 (2)食醋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3)結構與功能(4)切斷傳播途徑(7分)(1)質量守恒定律(2分)(2)溫度過高會抑制酵母菌、根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從而影響米酒的發酵效果(2分)(3)第5天時產生的葡萄糖含量和酒精含量均較高(2分)(4)④(1分)32.(6分)(1)荒漠雕鵠(2)二氧化碳(3)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