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江西省贛州市2025年高三年級適應性考試(二模)地理試卷2025年5月(本卷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75分鐘)注意事項: 答案請寫在答題卡上, 寫在試卷上無效。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 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20世紀60年代,位于皖西大別山腹地的諸佛庵等鄉鎮周邊聚集著以生產炮彈、炸藥為主的軍工廠,工廠區與居住區有明顯區域界線。改革開放后,工廠逐漸從生產軍工產品向民用產品轉型,但不久后工廠陸續遷往合肥等城市。據此完成1~2題。1.諸佛庵等鄉鎮軍工廠區與居住區之間有明顯的區域界線,主要是考慮A. 隱蔽保密 B. 噪音污染 C. 群眾安全 D. 少占農田2.改革開放后,軍工廠進行生產轉型后不久便遷出,說明當地A.工業基礎薄弱 B.政策變化較快 C.運輸成本過高 D.產業升級需要北歐國家的清潔能源發電量占電力結構的比例全球領先, 為推動汽車電動化轉型, 已在圖1城市附近建設數千個充電樁。換電站是指為電動汽車進行電池更換服務的場所。中國W汽車企業在圖中大西洋沿岸的道路沿線, 舞建8座換電站串聯起沿途世界級景點,構建了一條歐洲“加電風景線”, 為企業在北歐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據此完成3~5題。3.換電站布局時將沿途世界級景點串聯,看重的是A.政策補貼高 B.土地租金低 C. 電力供應足 D.補能需求大4.相比于充電站,北歐地區發展換電站具有獨特優勢,主要體現在A. 占地面積更小,建設成本更低B. 電網穩定性要求低,靈活應對用電高峰C.可同時服務更多車輛,效率更高D.可建在偏遠地區,擴大服務范圍5.北歐地區大量建設充電站和換電站,對城市交通運輸產生的影響是A. 改變城市交通擁堵狀況 B.降低公共交通的客流量C.優化城市交通運輸結構 D.提高城市交通運輸成本馬來西亞分為西馬和東馬,2023年人口約3300萬, 外來移民約占10%,主要來自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緬甸等國, 受20世紀初英國殖民政府對不同國家移民分而治之的政策影響,如今不同移民所從事工作仍相對固定。 圖2是馬來西亞人口密度分布圖。據此完成6~8題。6. 西馬人口密度明顯高于東馬,主要是因為西馬①地理位置更優越 ②自然資源更豐富 ③交通等設施更完善 ④氣候更適宜居住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7. 海外移民大量流入馬來西亞,表明當地A.人口自然增長率過低,勞動力嚴重短缺B.經濟發展迅速,產業升級對高端人才需求劇增C.部分行業勞動力短缺, 國內勞動力供給不足D.人口老齡化嚴重,社會養老負擔過重8. 推測印度尼西亞移民大多數從事的行業是A. 種植業 B. 制造業 C.建筑業 D. 服務業墨西哥灣“海洋死區”是水體中溶解氧因微盛物耗氧分解下降導致水體嚴重缺氧區域,其面積季節變化顯著,墨西哥灣暖流的伸縮狀態也對其形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圖3為墨西哥灣“海洋死區”夏季位置分布圖。據此完成9~11題。9. 冬季,墨西哥灣北部“海洋死區”面積變化及主要原因是A. 向北縮小 冬季風強勁 B. 向北縮小 入海徑流量小C. 向南擴大 冬季風強勁 D.向南擴大 入海徑流量小10. 圖中“海洋死區”近似圓形的區域可能位于A.油氣鉆井平臺 B. 海底火山口 C.珊瑚島 D.海面漩渦區11. 當墨西哥暖流處于延伸狀態時, “死亡海區”可能出現A.低氧區面積擴大,魚類死亡加劇 B. 海水鹽度降低,藻類繁殖速度加快C.營養鹽擴散速度加快,富營養化程度減輕 D.表層海水溫度下降,海洋生物多樣性增加貴州省平均海拔1100米, 山地和丘陵面積占92.5%, 土地覆蓋類型以闊葉林和灌木林為主。圖4為貴州省不同平均海拔的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分布圖。據此完成12~14題。12.貴州省表層土壤中面積最大的是A. 黃壤 B. 紅壤 C. 石灰土 D. 粗骨土13.造成圖中水稻土與紫色土有機質含量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年均氣溫 B.年降雨量 C. 成土母質 D.水文環境14.受人類活動影響差異,表層土壤有機質含量與海拔呈正相關最明顯的分界高度大致位于A. 400m B. 800m C. 1200m D. 1600m高原季風因青藏高原和周圍大氣的熱力差異而產生,其強弱變化影響著高原及鄰近地區的大氣環流和天氣。圖5示意2006年夏季青藏高原戲周邊地區600hPa高度場距平值(單位:米), 陰影區為青藏高原地形3000m以上的區域。據此完成15~16題。15. 圖中600hPa 高度場距平值分布顯示,青藏高原夏季大氣環流的特征是①垂直方向下沉氣流增強 ②垂直方向上升氣流減弱③水平方向氣流輻散增強 ④水平方向氣流輻合減弱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②④16. 與平均狀況相比, 甲地2006年夏季A. 氣溫偏高,降水偏少 B.氣溫偏高,降水偏多C.氣溫偏低,降水偏少 D.氣溫偏低,降水偏少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 共52分。17. 閱讀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8分)樂居村位于昆明市西北部臥云山麓,海拔2200米,舊時以傳統農業生產為主的彝族村落,有中國現存最完整的漢彝合璧古建筑群。20世紀末, 由于人口外遷,老村逐漸陷入“空心化”, 大量古建筑閑置破敗;2010年后,在政府支持下,引進S旅游公司對古村保護開發,將閑置房屋改造成彝族風情客棧、非遺工坊、主題餐廳,保留原貌老宅作為文化展示空間,開發火把節等活動。村民也利用農戶庭院,打造農家樂、漁家樂等休閑場所,倡導生態種養,開放農耕體驗,吸引了不少外地老年游客旅居養老。至此樂居村構建了“鄉村旅居+”模式。(1)分析樂居村吸引S旅游公司開發的獨特資源優勢。 (6分)(2)說明"鄉村旅居+"模式對樂居村農業產業的益處。 (5分)(3)簡述政府在鄉村旅居產業中可以發揮的作用。 (7分)18. 閱讀圖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7分)砒砂巖是一種大面積出露的沉積巖,具有無水堅硬如頑石, 有水則松軟如爛泥,遇風則風化剝蝕的特性。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的砒砂巖區, 氣候較為干旱且降水變率大,光山禿嶺,是黃河粗泥沙的主要源地。沙棘是砒砂巖區的先鋒樹種(惡劣環境中率先生長的樹種), 固氮能力強。某科研隊伍在高原上某小流域支溝(圖6a),建設了由改良砒砂巖所筑的剛性淤地壩(圖6c)和密植的沙棘柔性壩(圖6b)組成的系統工程, 為砒砂巖區生態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科學方案。(1)指出沙棘作為適應當地惡劣生態環境的先鋒樹種所具備的核心特性。 (4分)(2)分別描述剛性淤地壩和沙棘柔性壩的位置和排列方式,并解釋設計的科學原理。 (7分)(3)有研究人員對該系統工程中沙棘柔性壩的可持續性提出質疑。請從氣候和生物群落演替的角度,闡述該質疑的合理性。 (6分)19.閱讀圖文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17分)模擬研究顯示,約8.9萬年前,喜馬拉雅山南坡整體自北向南流的阿潤河,襲奪了北面東西流向的古朋曲。此次河流襲奪事件不僅在喜馬拉雅山脈核心區域切割出一條峽谷,還引發周圍區域山體因地殼均衡回彈而隆升。地殼均衡回彈是指當地殼表面的負荷發生變化時,地殼會通過抬升或沉降以重建均衡狀態的自然過程。經測算,此次河流襲奪事件使得珠穆朗瑪峰的海拔異常抬升了15~50米。圖7為襲奪后阿潤河水系示意圖。(1)用虛線在圖7上繪出襲奪前阿潤河與古朋曲的分水嶺位置,并說明繪圖依據(4分)(2)分析襲奪發生后古朋曲水系水文特征的變化。 (8分)(3)簡述此次襲奪發生后推動珠穆朗瑪峰海拔異常升高的地理過程。 (5分)贛州市2025年高三年級適應性考試地理試題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5 CCDBC 6-10BCABA 11-16CADCD A二、非選擇題:3小題,共52分。17. (1) (6分) 古建筑資源:建筑風格獨特,融合了漢族和彝族的建筑文化特色(2分)。民族文化資源:作為彝族村落,有著豐富的彝族文化(2分)。自然生態資源:靠近西北部臥云景區,海拔高,自然環境優美,空氣清新(2分)。(2) (5分) 延長消費時長,帶動農產品銷售(1分);優化農業產業結構(1分);刺激本地農業向有機、綠色方向升級(1分);促進傳統農業文化傳承與創新(1分);推動配套完善,降低農產品運輸成本,擴大市場輻射范圍(1分)。(3)(7分) 引進外來投資(1分)、提供資金補貼及稅收優惠,推動古建筑保護與修繕(2分),并鼓勵村民創業(1分);制定文旅發展規劃,整臺資源,協調土地流轉與利益分配(2分);完善交通等公共服務設施,提升環境質量(1分)。18. (1) (4分)①耐旱(1分)、耐貧瘠(1分)、抗風沙(1分)、抗水浸(1分)。(2) (7分)剛性壩位置和排列:位于支溝下游位置(1分)呈梯級排列(1分),原理:利于攔截從支溝和坡面流入主溝道的泥沙,控制泥沙進入下游河道(1分)。,柔性壩位置和排列:位于剛性淤地壩上部的各級支溝內(1分),呈“V”形多道平行排列(1分);原理:可層層削弱水流能量,促進泥沙在支溝內淤積(1分),減輕下游剛性淤地壩的攔沙壓力(1分)。(3) (6分)氣候:因降水變率大,若長期干旱,沙棘生長受限,保持水土功能減弱(2分);若降水異常增多,暴雨可能沖毀沙棘柔性壩,影響其穩定性(2分)。生物群落演替:隨時間推移,壩內生物種類增多,參與光照、水分、土壤養分等資源爭奪,害蟲或病菌侵害沙棘,影響沙棘生長(2分)。19. (1) (4分) 繪圖: 如下圖所示。 (2分)依據:河流襲奪點位于襲奪前阿潤河流域與古朋曲流域分界點(1分),且該點位于河流干流處,故分水嶺為經過兩河各最近支流間的連線上。 (1分)(2) (8分)古朋曲流域地勢整體較高(1分),被襲奪后流向發生整體改變,干流匯入后向南流(1分);被襲奪河截斷,流速變快(1分)下蝕作用使部分河道更窄深(1分);因大量排水,導致其流程縮短(1分)流域面積縮小(1分)。水量減少,水位下降(1分),水量季節性變化更明顯,甚至出現干涸斷流(1分)。(3) (5分)襲奪發生后,阿潤河流量顯著增加(1分),河道侵蝕能力大幅提升(1分);強烈的侵蝕作用使大量巖石、泥沙等物質被帶走(1分),導致珠峰所在區域地殼表面的局部負荷減輕(1分),觸發地殼均衡反彈,向上回彈過程中(1分),推動珠穆朗瑪峰的額外隆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