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陽新縣北部聯盟2024 - 2025學年(下)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期中考試測試卷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8分)1.進入青春期,我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下列屬于青春期生理變化的是( )A. 認知能力得到發展 B. 自我意識不斷增強C. 情感世界愈加豐富 D. 身體迅速長高長大2.步入青春期,我們的思維逐漸具有批判性。對“思維的批判性”理解正確的是( )①批判既包括對外部事物的質疑、批評,又包括對自己的反思②批判只針對事物本身,而不攻擊他人③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設性,能有效地解決問題④批判只是一味否定,不考慮他人感受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性別刻板印象是人們對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對性別角色的認識( )①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與異性的不同特點②可以學會如何塑造自我形象③可以學會如何與異性相處④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我們自身潛能的發揮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4.當我們進入青春期后,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下列關于青春期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青春期是人生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B. 青春期是我們走向成熟的過渡時期C. 青春期的我們充滿了各種矛盾,這些矛盾都是無法解決的D. 我們要學會正確處理青春期的矛盾和困惑5.自強,讓青春奮進的步伐永不停息。下列體現自強的是( )A. 小濤身有殘疾,仍堅持努力學習,成績名列前茅B. 小麗對期末考試充滿信心,相信自己能考好C. 小強早上按時起床,從不讓父母操心D. 小亮遇事有主見,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6.“行己有恥”需要我們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下列不能體現這一要求的是( )A. 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B. 羞惡之心,義之端也C.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D. 聞過而終禮,知恥而后勇7.下列行為中,能夠體現“止于至善”境界的是( )①小琴經常利用周末時間去敬老院做志愿服務②小輝經常和同學一起交流學習經驗,幫助同學提高成績③小寧對朋友很真誠,凡是朋友的要求他都一一答應④小宏總是以身邊的好榜樣為標準,不斷完善自己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8.青春期的情緒特點體現了青春的活力,它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針對青春期的情緒特點,我們應該( )①善于激發正面的情緒感受②任其發展,順其自然③學習積極面對負面情緒④享受正面的情緒,拒絕一切負面情緒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人們常常用“多愁善感”和“喜怒無常”來形容少年的情緒。青春期是情緒發展的一個特殊時期,青少年的情緒也有自身的特點。下列不屬于青少年情緒特點的是( )A. 情緒反應強烈 B. 情緒波動與固執C. 情緒比較穩定 D. 情緒的表現性10.情感與情緒緊密相關,但也有區別。下列對情感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 情感是伴隨著情緒反應逐漸積累和發展的B. 情感是相對穩定的C. 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D. 情感和情緒的表達方式是一樣的11.我們可以通過閱讀、與人交往、參與有意義的社會活動等方式來獲得美好的情感。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獲得美好情感的是( )①小剛經常和好朋友一起去博物館參觀②小敏喜歡閱讀經典名著③小輝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志愿者活動④小宇經常熬夜玩網絡游戲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2.生活中,我們都希望擁有美好的情感。下列關于美好情感的產生,認識正確的是( )A. 美好的情感可以在參與有意義的活動中獲得B. 生活中,很多人無法產生美好情感C. 只有成年以后才會產生美好情感D. 美好的情感由心產生,可以控制13.當我們看到有人遭受欺辱,并為此感到憤怒時,我們可以體驗到( )A. 勝任感 B. 責任感 C. 正義感 D. 敬畏感14.以下描述,屬于情感的有( )①對待自己有自尊感②取得好成績,我們有榮譽感③看到“神舟”飛船發射成功,我們有自豪感④犯了錯誤,我們有羞愧感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二、非選擇題(15題10分,16題10分,17題12分,共32分)15. 材料分析題材料一:小敏在小學時是個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可是進入初中后,隨著科目增多,小敏感到時間不夠用,成績也有很大的下降。她父母很著急,小敏自己也憂心忡忡。材料二:七年級的小李同學,在小學時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進入初中后,他在班主任老師的鼓勵和同學們的幫助下,積極參加各項活動,不僅膽子變大了,而且興趣愛好也越來越廣泛,人也變得越來越開朗了。(1)面對憂心忡忡的小敏,你準備怎樣勸導她學會學習?(5分)(2)小李同學的變化給我們什么啟示?(5分)16. 材料分析題材料:青春的我們,樂于實踐,敢于嘗試,希望證明自己;但青春并不意味著肆意放縱,總有一些基本規則不能違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孔子說:“行己有恥。”朱熹說:“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1)什么是“行己有恥”?(4分)(2)我們應如何做到“行己有恥”?(6分)17. 材料分析題材料一:2024年3月5日是第61個“學雷鋒紀念日” ,全國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學雷鋒活動。“當代雷鋒”郭明義說:“能夠以己之力幫助別人分擔憂愁、減輕痛苦,能夠使更多的病人及時輸入救命的鮮血,能夠使更多的貧困兒童露出幸福的微笑,這,就是我最大的快樂!”材料二: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產生了一些負面情感體驗,如:被同學誤解、嘲笑,考試失利等,這些負面情感讓他們覺得很不舒服。(1)從郭明義的話語中,我們能感受到他具有怎樣的情感?這種情感有什么作用?(6分)(2)我們應該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生活中的負面情感體驗?(6分)答案一、選擇題1.D 2. A 3. D 4. C 5. A 6. C 7. B 8. B 9. C 10. D 11. A 12. A 13. C 14. D二、非選擇題15.(1)①學會學習,需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 ②學會學習,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③學會學習,還意味著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比如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 。(2)①進入中學,新的目標和要求激發著我們的潛能,激勵著我們不斷實現自我超越。②在新的環境中,我們有機會改變在父母、老師和同學心目中那些不夠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個“我” 。③我們要珍視當下,把握機遇,從點滴做起,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16.(1)“行己有恥”意思是說,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可恥的就不去做。(2)①需要我們有知恥之心,不斷提高辨別“恥”的能力。②要求我們樹立底線意識,觸碰道德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③需要我們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不斷增強自控力。17.(1)郭明義具有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責任感和正義感等美好情感。作用:①在社會生活中,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②情感反映著我們對人和對事的態度、觀念,影響我們的判斷和選擇,驅使我們做出行動 。③豐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觀察事物,探索未知。④在生活經驗的不斷擴展中,我們的情感才可能更加豐富、深刻,我們的情懷才可能更加寬廣、博大。(2)①生活中某些負面的情感體驗盡管不那么美好,但對于我們的成長也有意義。②體驗負面感受未必是件壞事,它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閱歷,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加飽滿豐盈。③學會承受一些負面感受,善于將負面情感轉變為成長的助力,也可以讓我們從中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不斷成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