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五年級科學下冊期末真題匯編專題1 單選題2一、單選題1.(2024五下·東陽期末)在單體帆船的基礎上,設計了雙體帆船,是為了 ( )。A.行駛速度更快 B.船體更輕C.更美觀 D.穩定性更好2.(2024五下·東陽期末)科學課上我們試著做了一張再生紙,下列制作程序正確的是( )。A.撕碎——擠壓吸水——平鋪——攪拌——通風晾干B.撕碎——攪拌——平鋪——擠壓吸水——通風晾干C.撕碎——平鋪——擠壓吸水——攪拌——通風晾干D.撕碎——攪拌——擠壓吸水——平鋪——通風晾干3.(2024五下·東陽期末)小明的小船通過了測試標準,但在行駛一段距離的過程中,小船忽左忽右,行駛路線飄忽不定。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A.通過測試就可以,不用再改進小船B.將小船做得更寬一些C.給小船增加船舵D.增加小船的船舷高度4.(2024五下·東陽期末)每年的3—4月,東陽經常出現墻磚上“冒水”,到處是濕漉漉的景象,俗稱“回南天”。這種自然現象形成的原因是 ( )。A.墻磚受熱熔化變成液體B.墻上的水蒸發C.墻壁滲水D.空氣濕度大,水蒸氣遇冷變霧滴5.(2024五下·東陽期末)下圖四個相同的燒杯盛有等量的水,分別放置在不同的環境中,蒸發得最慢的是 ( )。A. B.C. D.6.(2024五下·東陽期末)在做食物鏈套筒游戲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用肉食動物套住草食動物B.最先被套住的一般是肉食動物C.綠色植物是最細的紙筒D.最大的紙筒表示這個食物鏈頂端的動物7.(2024五下·東陽期末) 右圖是造船小隊同學設計的小船,它的動力來源為( )。A.兩根竹條 B.小水輪和橡皮筋C.易拉罐 D.竹條和易拉罐8.(2024五下·東陽期末)目前農業技術中最為節水的灌溉技術是( )。A.噴灌 B.滴灌 C.漫灌 D.地下灌溉9.(2024五下·東陽期末)制作綠茶的過程中,有一個步驟叫作“殺青”,就是把攤晾過的茶葉放入干凈的鐵鍋中翻炒。下圖正確表示鐵鍋被加熱后的熱傳遞方向的是( )。A. B. C. D.10.(2024五下·東陽期末)下列都屬于易腐垃圾的選項是 ( )。A.剩菜、蛋殼、枯枝 B.剩飯、餐巾紙、蔬菜C.破陶瓷碗、肉骨頭、瓜果 D.電池、礦泉水瓶、魚骨頭11.(2024五下·樂清期末)蒸菜時,鍋蓋上的小孔中冒出許多“白氣”,這些“白氣”實際上是( )。A.空氣 B.水蒸氣 C.小水珠12.(2024五下·樂清期末) “光盤行動”是指按需取菜,吃光盤中的食物,這主要是為了實現垃圾的( )。A.減量化 B.資源化 C.無害化13.(2024五下·樂清期末)小明準備做竹筏模型,如果其他條件都相同,要想載重量更大,應該選擇( )。A.有一個竹節的竹竿 B.有兩個竹節的竹竿 C.沒有竹節的竹竿14.(2024五下·樂清期末)用墊圈測試船的載重量,當放入第30個墊圈時,小船沉沒,則載重量是( )。A.29個墊圈 B.30個墊圈 C.31個墊圈15.(2024五下·樂清期末)潛水艇要浮到水面上來,應該( )。A.排出水艙中的水,減輕潛水艇的重量B.向水艙里充水,增加潛水艇的重量C.減小潛水艇的體積,增大浮力16.(2024五下·樂清期末) “樹→蟬→螳螂→黃雀”這條食物鏈中,圓圈里的箭頭表示的意思是( )。A.螳螂被蟬吃 B.蟬被螳螂吃 C.螳螂被黃雀吃17.(2024五下·樂清期末)小明把10顆綠豆種子分成兩組,都提供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一組放在陽光下,另一組放在黑暗透氣的紙盒中,他想要探究的問題是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 )。A.水分 B.溫度 C.光照18.(2024五下·樂清期末)綠豆種子發芽需要適宜的溫度,下列溫度最適宜發芽的是( )。A.0℃左右 B.25℃左右 C.50℃左右19.(2024五下·南湖期末)小科組的小船通過了測試標準,但在測試過程中,小船忽左忽右,行駛路線飄忽不定。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A.通過了測試就可以,不用再改進小船了B.需要改進小船,可以給小船增加船舵C.可以通過將小船做得更寬的方法改進小船20.(2024五下·南湖期末)蝗災發生時,蝗蟲到處蠶食莊稼,利用鴨子有助于消滅蝗蟲。以下食物鏈正確的是____。A.蝗蟲→鴨子 B.鴨子→蝗蟲→莊稼 C.莊稼→蝗蟲→鴨子21.(2024五下·臨平期末)夏天,公園的椅子被烈日暴曬后特別燙,造成椅子發燙的主要原因是( )。A.熱傳導 B.熱對流 C.熱輻射 D.熱保溫22.(2024五下·臨平期末)煮飯時,打開鍋蓋時會看到冒出很多“白汽”,以下現象與之相同的是( )。A.山間有霧 B.冬天早晨地上有霜C.濕衣服被曬干 D.露珠消失了23.(2024五下·臨平期末)小明同時加熱相同大小的鐵、銅、鋁三種金屬棒的一端,在另一端每隔1分鐘測量溫度(℃),數據如右表,可以說明它們的導熱性順序從強到弱是 ( )。 加熱前 1分鐘 2分鐘 3 分鐘 4分鐘鐵 27.5 31.8 35.9 39.5 41.6銅 27.5 48.6 55.3 58.2 58.9鋁 27.5 43.2 49.5 52.9 53.9A.鋁>鐵>鋁 B.鐵>鋁>銅 C.銅>鋁>鐵 D.銅>鐵>鋁24.(2024五下·臨平期末)鄉村旅游的開發造福了當地農民,但同時也帶來一些環境問題,下面行為有利于改善環境問題的是 ( )。A.為了增加收入,在農田里建造游樂場B.為了節約成本,生活用水直接排入農田C.為了減少污染,游客垃圾及時分類處理D.為了減少蠅蟲,在農田大量使用農藥25.(2024五下·臨平期末)課堂上我們模擬古法造紙將可回收紙張制造成了再生紙,正確的步驟是 ( )。①加水攪拌 ②通風晾干 ③擠壓吸水 ④撕碎 ⑤平鋪A.④①⑤③② B.①②③④⑤ C.④①③⑤② D.①⑤④③②26.(2024五下·臨平期末)右圖是地球上水資源和淡水資源的構成和占比圖,以下關于圖中信息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海洋的鹽水占據了地球表面積的97.5%B.南北極的冰是固體,不屬于淡水資源C.淡水湖和河流是我們可利用的淡水資源D.地下水約占全球水資源的30%27.(2024五下·臨平期末)2022年北京冬奧會在奧運歷史上首次實現全部場館100%綠色電能供應,以下發電方式不會在冬奧會場館使用的是 ( )。A.太陽能發電 B.風力發電 C.水力發電 D.火力發電28.(2024五下·臨平期末)用堆肥的方法處理家里的垃圾,我們可以選擇的垃圾是 ( )。①菜葉 ②碎玻璃 ③廢紙 ④爛蘋果 ⑤牙膏殼 ⑥過期茶葉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29.(2024五下·臨平期末)在設計和制作小船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制成的小船必須與設計圖一致B.設計圖上最好能標注材料和結構C.設計圖能提示我們如何制作,制作完成設計圖就沒用了D.設計過程中要考慮小船的制作材料、載重量、穩固性等因素30.(2024五下·臨平期末)小船在行駛時總是向右偏離航線,為了保持筆直向前航行,可以將船舵( )。A.向左偏轉 B.向右偏轉 C.豎直向后 D.豎直向前31.(2024五下·樂清期末)給水加熱時(圓點為加熱點),下圖中熱在水中傳遞過程正確的是( )。A. B. C.32.(2024五下·樂清期末)下列標識的垃圾桶中,過期藥品應該放入( )。A. B. C.33.(2024五下·樂清期末)如圖所示,小明將鋁箔船的設計方案進行了修改,修改后小船的載重量將( )。A.增大 B.減小 C.不變34.(2024五下·臨猗期末)在夏季烈日下,我們的頭發摸上去很熱,這種熱傳遞的方式是( )。A.熱傳導 B.熱對流 C.熱輻射35.(2024五下·溫州期末)如圖所示,在黑點處加熱,能正確反映熱在水中傳遞過程的是( )。A. B.C. D.36.(2024五下·平湖期末)下列關于熱量傳遞的說法正確的是( )。A.熱量必須通過物體間直接接觸才能傳遞B.熱量只能在一個物體內部進行傳遞C.熱量可以不通過物體的直接接觸進行傳遞D.熱量可以在兩個物體間隨意傳遞37.(2024五下·平湖期末)小科用保溫杯做對比實驗,繪制了右邊的統計圖 ,該實驗探究的問題是( )。A.時間對保溫杯中水溫的影響 B.有無杯蓋會影響保溫效果嗎C.保溫效果與水量有關嗎 D.保溫效果與材料有關嗎38.(2024五下·平湖期末)水沸騰之后繼續加熱,水的溫度變化是( )。A.不斷上升 B.開始下降 C.保持不變 D.先升后降39.(2024五下·平湖期末)如右圖所示,常溫的兩個燒杯分別盛有冰塊和熱水,上方分別蓋上玻璃片 a、b,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現小水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B.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C.玻璃片b溫度升高,這是由于水蒸氣凝結吸熱形成的D.a燒杯中的冰塊融化過程中要吸熱,且溫度不斷升高40.(2024五下·平湖期末)“光盤行動”倡導餐廳不多點、食堂不多打、廚房不多做。“光盤行動”可以減少( )垃圾的產生。A.廚余 B.有害 C.其他 D.可回收41.(2024五下·平湖期末)在一棵枯樹上生長著苔蘚、木耳,生活著螞蟻、蝸牛等,這些生物共同組成了( )。A.生態環境 B.生物群落 C.生態系統 D.生物種群42.(2024五下·平湖期末)鋼鐵在水中是沉的,鋼鐵造的貨船卻能浮在水面上,是因為( )A.在水里貨船的重力變小了 B.在水里貨船的重力變大了C.貨船排開的水量很大 D.貨船有強大的發動機43.(2024五下·海鹽期末)右圖是不同材料的導熱系數圖,導熱系數越大說明材料的導熱性能越好。分析數據,大小、形狀相同的鐵棒、銅棒、鋁棒、木棒,其中傳熱最快的是( )A.鐵棒 B.銅棒 C.鋁棒 D.木棒44.(2024五下·海鹽期末)在金屬圓片的中心點加熱,熱在金屬圓片中的傳遞方向是 ( )A. B. C. D.45.(2024五下·海鹽期末)下圖是常見的玻璃隨行杯,杯身外包裹了一圈橡膠皮,這是因為橡膠皮是 ( )A.熱的良導體,導熱慢 B.熱的不良導體,導熱慢C.熱的良導體,散熱快 D.熱的不良導體,散熱快46.(2024五下·海鹽期末)今年的“五一”勞動節,人們“爆發式出游”,為防止家里的綠豆苗因沒人澆水而“渴”死,小科設計了右圖的滴灌裝置,用棉簽制作的滴頭的主要作用是( )A.提高植物根的吸水效率B.為了防止水中的污染物進入到土壤中C.控制滴灌裝置的滴水速度D.減少土壤中的水分蒸發47.(2024五下·海鹽期末)垃圾分類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過期化妝品屬于 ( )A. B. C. D.48.(2024五下·海鹽期末)學校正在開展“愛護地球,資源再生”活動,下列行為屬于讓資源再生的是 ( )A.把用過的草稿本直接扔進垃圾桶B.喝完的塑料瓶清洗干凈后,送到學校的回收站C.吃水果時把果皮丟在操場上,讓它們自然腐爛成為肥料D.舊玩具放在家里占地方也不送給需要的小朋友49.(2024五下·海鹽期末)2024年4月 22日是第三十二屆世界水日,某市的宣傳主題為“節水你我同行”。下列做法與宣傳主題不符的是( )A.將洗米水用于澆花 B.直接向河道排放生活污水C.用低流量淋浴噴頭 D.用滴灌裝置為植物澆水50.(2024五下·海鹽期末)右圖是小科組制作的小船,驅動小船前進的動力是 ( )A.柴油動力 B.蒸汽 C.人力 D.電力答案解析部分1.D雙體船是將兩個大小相同的單體船用同一個甲板和上層建筑聯接成一個整體。雙體船甲板極寬闊,它的船身寬,所以穩定性好,在風浪中航行安全、舒適,不會有翻船的危險。2.B再生紙的制作過程:把一張廢報紙或一小塊紙巾撕碎,放入杯中加水攪拌,直到成為均勻的稀紙漿。把稀紙漿倒在平鋪的棉布上,盡可能鋪壓平整,再蓋上吸水的棉布、毛巾等擠壓吸水,將擠壓排水后成型的再生紙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小心地揭下來,在陰涼通風處自然干燥。所以再生紙的制作步驟是:撕碎→攪拌→平鋪→擠壓吸水→通風晾干。3.C小船的設計制作經過測試愈加完善,既是通過了測試標準,對于發現的問題也要努力改進。小船在行駛一段距離的過程中,小船忽左忽右,行駛路線飄忽不定,小船的方向不受控制,可以通過增加船舵的方法改進小船。4.D回南天是天氣返潮現象,一般出現在春季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為冷空氣走后,暖濕氣流迅速反攻,致使氣溫回升,空氣濕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體表面遇到暖濕氣流后,容易產生水珠。回南天現象在南方比較嚴重,這與南方靠海,空氣濕潤有關。“回南天”出現時,空氣濕度接近飽和,墻壁甚至地面都會“冒水”,到處是濕漉漉的景象,空氣似乎都能擰出水來。而濃霧則是“回南天”的最具特色的表象。可見D符合題意。5.D水蒸發的快慢與水的溫度、表面積、液面上空氣流動的快慢等因素有關,溫度越高,水蒸發越快;水的表面積越大,水蒸發越快;空氣流動速度越快,水蒸發越快。由題意可知,四個相同的燒杯盛有等量的水,放置的環境不同,水蒸發的速度不同,其中圖D中,燒杯放在冷藏室內,溫度低,密閉的室內環境,空氣流動很慢,水的蒸發速度最慢。6.B選項A食物鏈反映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肉食動物吃草食動物,所以用肉食動物套住草食動物,故A正確;選項B用套筒游戲來理解食物鏈中生物的關系,綠色植物是食物鏈的起點,套筒最細,食肉動物以食草動物為食,所以最先被套住的一般是綠色植物,故B錯誤;選項C綠色植物是食物鏈的起點,套筒最細,故C正確;選項D用套筒游戲來理解食物鏈中生物的關系,位于食物鏈未端的紙筒越大,最大的紙筒表示這個食物鏈頂端的動物,故D正確。7.B圖中小船的動力來自小水輪和橡皮筋,B正確。8.B農田滴灌是指利用塑料管道上的小孔,將少量的水送到農作物的根部進行灌溉。它是目前現代農田最節水的灌溉施肥技術之一,在世界各地得到大力推廣。9.C熱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傳遞到另一部分的傳熱方法叫做熱傳遞。熱在傳遞時由熱源為起點,由熱的一端向冷的一端傳遞或由熱的物體向冷的物體傳遞。離熱源越遠,熱傳遞的時間越長。所以鐵鍋被加熱后,熱是以加熱中心為原點向四面八方傳遞的,故C正確。10.A易腐垃圾容易腐爛、霉變,滋生蚊蠅,傳疾病,惡化居住環境,主要包括:剩菜剩飯、菜梗菜葉、肉食內臟、果殼瓜皮等等。破陶瓷碗和廢餐巾紙是屬于干垃圾,所以A符合題意。11.C這些“白氣”并不是水蒸氣,而是水蒸氣遇冷凝結形成的小水滴。當水被加熱時,水分會蒸發成為水蒸氣,但當這些水蒸氣接觸到較冷的鍋蓋或其他冷物體時,它們會迅速冷卻并凝結成小水滴,形成我們所看到的“白氣”。這一過程是一個液化現象,即物質從氣態轉變為液態的過程 。12.A“光盤行動”倡導按需做飯、按需取菜,旨在吃光盤中的食物,不浪費糧食。從環保的角度來看,這一行動有利于減輕垃圾問題。具體來說,通過減少食物浪費,可以減少廚余垃圾的產生,從而降低垃圾的數量和處理壓力。13.B為了增加竹筏模型的載重量,應該選擇有兩個竹節的竹竿。 當船體的體積增大時,排開的液體的重量也增大,從而產生更大的浮力。因此,體積越大的船具有更大的浮力,能夠承載更多的負荷。在制作竹筏模型時,選擇有兩個竹節的竹竿可以增加竹筏的總體積,進而提高其載重量。14.A當使用墊圈測試船的載重量時,通過向船內添加墊圈直到船沉沒來確定其最大承載能力。在這個測試中,當放入第30個墊圈時,小船沉沒。因此,根據這個實驗結果,可以確定小船的載重量是29個墊圈的重量。15.A潛水艇的原理是通過改變自身儲水倉中的水量來改變自身的重量,從而調節自身在水中的沉浮。當潛水艇需要浮到水面上來時,通過排出水艙中的水,可以減輕潛水艇的重量,使其重力小于浮力,從而實現上浮。16.B在生態系統中,食物鏈是通過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連接起來的,表示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食物鏈的寫法是從生產者開始,依次是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等,中間用箭頭連接,箭頭的方向總是指向捕食者。因此,在“樹→蟬→螳螂→黃雀”這條食物鏈中,蟬捕食樹上的昆蟲。17.C一組放在陽光下,另一組放在黑暗透氣的紙盒中,改變的是光照條件,所以此實驗研究的是光照對種子發芽的影響。18.B綠豆種子發芽需要適宜的溫度,而溫度是影響種子萌發的一個重要因素。根據提供的信息,綠豆種子在25℃的環境下能夠正常萌發。19.B小船在行駛過程中容易偏離方向,我們應該安裝船舵。船的行進方向由船舵方向決定,船舵是駕駛船的主要裝置,用來操縱和控制船只航行。船舵位于水下,安裝在船尾或船尾以下,當船舵水平運動時,船會從一側移動到另一側。所以小科組的小船通過了測試標準,但在測試過程中,小船忽左忽右,行駛路線飄忽不定,這就需要改進小船,可以給小船增加船舵。20.C在生態系統內,各種生物之間由于食物而形成的一種聯系,叫做食物鏈。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生產者,一般都是綠色植物;直接或者間接消費生產者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費者,“牧鴨治蝗”的食物鏈是莊稼→蝗蟲→鴨子。21.C夏天,公園的椅子被烈日暴曬后特別燙,造成椅子發燙的主要原因是椅子受到太陽輻射,溫度升高。22.A煮飯時,打開鍋蓋時會看到冒出很多“白汽”,這是因為水蒸氣受冷凝結成小水滴,與此相同的是山間有霧。23.C根據表中數據可知,銅加熱四分鐘后,溫度最高,其次是鋁,溫度最低的是鐵,所以導熱性從強到弱是銅>鋁>鐵。24.C在農田建造游樂所,會破壞耕地,破壞農田的生態系統、破壞土壤質量、影響農作物生長等。直接將廢水排入河道可能會對水體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對水生生物和生態系統造成傷害,并且會影響人類健康和供水安全。垃圾分類有利于回收使用的產品,我們要盡可能回收利用,既是提高資源利用率又減少了垃圾的排放。25.A古法造紙的制作過程:把一張廢報紙或一小塊紙巾撕碎,放入杯中加水攪拌,直到成為均勻的稀紙漿。把稀紙漿倒在平鋪的棉布上,盡可能鋪壓平整,再蓋上吸水的棉布、毛巾等擠壓吸水。將擠壓排水后成型的再生紙放置在塑料片上,然后小心地揭下來,在陰涼通風處自然干燥。所以再生紙的制作步驟是:撕碎→攪拌→平鋪→擠壓吸水→通風晾干,即④①⑤③②。26.D根據圖中信息可知,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很少,地下水約占全球水資源的30%。27.D電能是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最便于利用的能量形式,發電就是把別的形式的能量轉換成為電能。常見的發電方式有水力發電,火力發電,核能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火力發電是利用煤炭作為能源,不符合綠色環保,因此不會在冬奧會期間使用。28.B垃圾問題也是當今世界重要的環境問題。世界銀行發布《2050年全球固體廢物管理一覽》報告中預測到2050,世界人口97億,人均生活垃圾日產生量0.96千克,年產生量34億噸。對垃圾的處理是解決垃圾問題的重要課題。食物垃圾約占生活垃圾總量的三分之一,食物垃圾和其他一些有機垃圾具有分散、量大、處理困難、容易污染環境等特點,可實行集中處理,如堆肥。堆肥就是利用微生物對有機廢物進行分解腐蝕而形成肥料。這樣不僅減少了垃圾污染,而且使之與其他垃圾成分分離,有利于生活垃圾的全面處理。 彩頁、爛蘋果、過期茶葉等易腐蝕食物可以用來堆肥。29.C制作步驟的總體原則是先分工,再制作;先分裝,再組裝。設計圖畫好之后還是有用的,用作船只的設計和制作,以及最后的檢驗核查。30.A船的行進方向由船舵方向決定,操縱船舵的方向與船行駛的方向一致,如果小船在行駛中始終向右偏離航線,為了保持正向航行,可在船尾安裝一個船舵,并使船舵向左偏轉。31.C根據對熱傳遞方向的認識,熱傳遞是一個從熱源中心向四周各個方向逐漸擴散的過程。C選項符合題意。32.B過期的藥品屬于有毒、有害垃圾,故應投入有“有害垃圾”標志的垃圾桶中。33.B8×8×2=128立方厘米,6×6×3=108立方厘米,修改后,船的體積變小,船的載重量與船的體積有關,船的體積變小,船的載重量減小。34.C不靠空氣、水或其他物體也能傳遞熱,這種傳熱方式稱為“輻射”。在夏天的烈日下,我們的頭發摸上去很熱,是太陽直接把熱傳遞給了我們,這種傳遞的方式是熱輻射。35.C在液體中,熱傳遞的過程是熱傳導與對流同時進行。熱傳遞是通過熱傳導、對流和熱輻射三種方式來實現的。在實際的熱傳遞過程中,這三種方式往往不是單獨進行的。從燒杯底部加熱,水會循環流動起來,熱水從加熱處上升,冷水下沉及時補充,很快使水的溫度升高,這種現象叫做對流。36.CA.熱必須通過和物體的直接接觸才能傳遞,錯誤;熱輻射可以不通過介質來傳播;B.熱只能在一個物體內部進行傳遞,錯誤;熱可以在一個或多個物體進行傳播,只要有溫度差;C.熱可以不通過物體的直接接觸進行傳遞,正確;D.熱可以在兩個物體間隨意傳遞,錯誤;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到溫度低的物體。37.B對比實驗要注意的問題:對比實驗每次只能改變一個因素;確保實驗的公平,即除了改變的那個因素外,其他因素應該保持一樣。根據題干可知,對比實驗只有一個變量,由于唯一的變量是有無杯蓋,所以研究的是有無杯蓋會影響保溫效果嗎。38.C水沸騰時繼續加熱,溫度會保持在100攝氏度不變。如果停止加熱,水會停止沸騰。39.A如圖所示,常溫的兩個燒杯分別盛有冰塊和熱水,上方分別蓋上玻璃片a、b,一段時間后觀察。a杯中放的是冰塊,杯外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外表面;b杯中裝的是熱水,杯內溫度高,杯內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玻璃的內表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所以A符合題意。40.A垃圾分類,指按一定規定或標準將垃圾分類儲存、分類投放和分類搬運,從而轉變成公共資資源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生活中我們將垃圾分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廚余垃圾四類。“光盤行動”倡導餐廳不多點、食堂不多打、廚房不多做。“光盤行動”可以減少廚余垃圾的產生。41.C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多種生物種群的有規律的組合;生態系統指由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如題中敘述的,森林中一棵樹死了,倒在地上,苔蘚、藻類、蘑菇、白蟻、蜘蛛和鼠等均以這棵朽木為生,腐木中有植物、動物、真菌等生物,還有腐爛木頭、溫度、水、無機鹽、光等非生物部分,是生物與環境構成的整體,因此共同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42.C用鋼鐵材料制成的輪船形狀不同于鋼鐵材料制成的金屬塊,與同質量的金屬塊相比,在水中輪船能夠排開水的重力(或所受浮力)大大增加,可以等于輪船所受重力,所以輪船會漂浮在水面上。43.B不同的物體傳導熱的本領是不同的。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良導體,吸熱快,散熱也快;不善于傳熱的物質叫做熱的不良導體,吸熱慢,散熱也慢。鐵棒、銅棒、鋁棒是熱的良導體,木棒是熱的不良導體,根據題中圖形可知,大小、形狀都相同的物體中,傳熱最快的是銅棒。44.A在金屬片的中間部分加熱,熱是中心發散方向傳遞的。熱傳遞是一個從熱源中心向四周各個方向逐漸擴散的過程。45.B根據物體的導熱性,我們將物體分為熱的良導體和熱的不良導體,橡膠屬于熱的不良導體。導熱慢。46.C右圖的滴灌裝置,用棉簽制作的滴頭的主要作用是用棉簽頭吸水,容易控制滴管裝置的滴水速度。47.B根據對垃圾分類的認識,過期化妝品屬于有害垃圾。 選項B正確。48.B把用過的草稿本直接扔進垃圾桶、吃水果時把果皮丟在操場上,讓它們自然腐爛成為肥料、舊玩具放在家里占地方也不送給需要的小朋友,這些都會造成資源的浪費,不符合活動主題;喝完的塑料瓶清洗干凈后,送到學校的回收站,符合讓資源再生。49.B:將洗米水用于澆花、用低流量淋浴噴頭、用滴灌裝置為植物澆水都有助于節約水資源,直接向河道排放生活污水,容易造成水體污染,與宣傳主題不符。50.D讀圖可知,圖中小船是靠電力驅動的,小船的動力來源是電動機提供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