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六年級科學下冊期末真題匯編專題3 綜合題一、綜合題1.(2024六下·蕭山期末)神秘宇宙大揭秘。科技館內空間感十足的星球模型喚醒了我們對浩瀚宇宙的無盡暢想,六年級同學準備借助 模型對浩瀚神秘的宇宙進行探索。(1)為了研究太陽系八大行星的位置關系,同學取三條長度相同的紙帶,每條紙帶對折四次,然后將紙帶粘連成一條長紙帶,并在長紙帶的折痕處標記數字。(1)如果將長紙帶的最左邊標記為0,在每個折痕處(包括兩條紙帶的連接處)依次標記數字,紙帶的最右端應標記為 。(2)海王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449000萬千米,火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22800萬千米,如果把海王星的位置標記在上述長紙帶45的折痕處,那么火星應該標記在 。A.折痕22附近 B.折痕23附近 C.折痕2附近 D.折痕0-1之間(3)分析八顆行星在紙帶上的位置,我們可以發現 。A.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分布均勻 B.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分布不均勻C.地球是離太陽最近的行星 D.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近的行星,與鄰近行星的距離遠(2)為了研究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大小關系,同學用橡皮泥來制作八大行星,體積最大的行星是( )。A.地球 B.水星 C.火星 D.木星(3)如圖所示,當b移動到離a很近的位置,此時模擬的是( )的現象。A.日偏食 B.日全食 C.日環食 D.月全食(4)如圖所示,當月球運行到 (填序號)位置時,可能出現日食現象。發生日食時,陰影部分的輪廓是圓弧形的,這可以證明 (填名稱)是球形的。(5)如圖所示,用橡皮泥、米粒、膠水等制作了銀河系模型,米粒用來模擬銀河系中的( )。A.恒星 B.行星 C.衛星 D.彗星(6)制作銀河系模型時,用膠水梅米粒固定,可以使米粒不掉落。那么把這些星星“固定”在銀河,系中最主要的力量是( )。A.星星間相互的引力 B.太陽的引力C.銀河系中心巨大的引力 D.河外星系的引力(7)我國在太空探索方面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目前還未實現的是( )。A.“嫦娥系列”探月衛星 B.“天宮”空間站C.“玉兔號”月球車 D.航天員登陸火星2.(2023六下·玉環期末)地球是目前已知太陽系中唯一孕育和支持生命的天體。幾千年來,人類不但對地球充滿了好奇和濃厚的興趣,也對整個太陽系和宇宙進行不斷探索。(1)地球是太陽系大家庭中的一顆 星。(2)我們每天都能看到太陽東升西落,這是因為地球在不斷 自轉,每年還要經歷春、夏、秋、冬,這是因為地球“斜著身子”繞著太陽 。(3)右圖是我國四座城市在地圖上的相對位置,其中最先迎來黎明烏魯木齊北的是 。(4)右圖四個城市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是( )。A.西安與廣州的小朋友同時看到太陽從西邊下山B.烏魯木齊晚霞滿天,廣州的小朋友還在學校上課C.當杭州的小朋友看到太陽從東邊升起時,烏魯木齊的小朋友正準備吃中餐D.杭州的小朋友吃完早餐上學去了,而烏魯木齊的小朋友還在睡覺(5)小明根據八顆行星基本數據表制作了部分行星位置關系模型,其中能表示木星位置的是 (選填序號)。(6)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神舟十六號”上搭乘的三位航天員是( )。A.陳冬、劉洋、蔡旭哲 B.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C.費俊龍、鄧清明、張陸 D.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3.(2024六下·南湖期末)下面是太陽系八顆行星的基本數據,根據數據,八顆行星中距離太陽最近的是 ,距離太陽最遠的是 ,體積最小的是 ,體積最大的是 ,相鄰兩顆行星之間距離最大的是 。在課堂上模擬處理行星和太陽距離遠近的數據時,小明將土星放在紙帶的第14格,那么木星應該放在紙帶的第 格。八顆行星的基本數據表行星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萬千米) 赤道直徑 (千米)水星 5800 4878金星 10800 12104地球 15000 12756火星 22800 6787木星 77800 142800土星 142700 120000天王星 287000 51200海王星 449600 486004.(2024六下·桐鄉市期末)探索宇宙。(1)小明利用八大行星資料(見下圖)建立了行星的位置關系模型。八大行星按照直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是 。(填序號)行星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萬千米)①水星 5800②金星 10800③地球 15000④火星 22800⑤木星 77800⑥土星 142700⑦天王星 287000⑧海王星 449600(2)課堂上,我們在建立行星的位置關系模型時,為了避免出現行星畫不下的情況,處理數據應該先考慮( )。A.水星 B.地球 C.海王星(3)結合表格數據和下圖,請在下面紙帶上畫出土星的位置。(4)當月球處于下圖這種位置關系時,我們地球上的人們可能會觀察到的天文現象是 。(5)地球上的人們有時會看到一個小黑點從太陽的東邊緣級級移動到西邊緣(如下圖),這種天文現象叫做金星凌日,發生這種現象時天體的位置關系最有可能是下圖中的( )。A.B.C.5.(2024六下·溫州期末)小金吃飯時,發現米飯剛開始咀嚼時沒味道,咀嚼一會兒后卻出現了甜味。這是怎么回事呢 小金猜測可能和唾液有關。他在老師的幫助下設計了以下實驗。A.分別在1號和2號試管中裝相同質量的淀粉糊(米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B.在1號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在2號試管中加入相同量的唾液;C.用攪拌的方法讓試管中的液體充分混合后,放在 的溫水中;D.10分鐘后,分別在1號、2號試管中各加2滴碘酒,觀察到1號試管變成了深藍色,2號試管變成了淺藍色。(1)這個實驗研究的問題是 。(2)這個實驗改變的條件是 。(3)“試管的液體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溫水中”,這樣做的目的是( )。A.模擬口腔的溫度 B.防止液體變質C.防止液體變色 D.都有可能(4)“10分鐘后,分別在1號、2號試管中各加2滴碘酒,觀察到1號試管變成了深藍色,2號試管變成了淺藍色”,這個現象說明了 。(從物質變化角度來分析)6.(2024六下·溫州期末)“祝融號”是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搭載的火星車。2021年2月 10日19時52分,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成功,這是我們中國航天史上史無前例的偉大突破。(9分)火星資料:火星表面也有大氣層,但是要比地球大氣稀薄,大氣以二氧化碳為主。火星晝夜溫差大,在100℃左右,赤道附近,白天溫度可以達到20℃,夜間會驟然降低到零下80攝氏度左右,火星兩極的溫度更低。但在太陽系中,火星的環境已經是最接近地球的了,在尋找地球以外生命的時候,人們對在火星上存在生命抱有很大希望。(1)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 )。A.天宮二號 B.嫦娥五號 C.天問一號 D.天問二號(2)讓“祝融號”火星車實現軟著陸的火箭懸停時產生的力是( ‘ )。A.彈力 B.反沖力 C.重力 D.阻力(3)下圖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圖,火星的字母序號是 。(4)根據火星資料及目前人類對火星探測的認識,你認為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 請在橫線上寫出理由。目前,我認為火星 (適合/不適合)人類居住,理由:7.(2024六下·溫州期末)小科在校園里選擇了三個地點進行生物調查,下表是他的“校園生物調查表”。生物名稱 螞蟻 蜘蛛 蝗蟲 蜜蜂 樟樹 桂花樹 狗尾草 苔蘚A地點 有 無 無 無 無 無 無 無B地點 有 無 有 無 無 無 有 有C地點 有 有 有 無 有 有 有 有(1)在調查校園中的生物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看見不認識的動植物要畫下來或拍照片B.從腳印、糞便、毛發等蹤跡推測躲藏的動物和曾來過的動物,記錄下來C.為了方便觀察,可以采摘凡片葉子帶回教室繼續觀察D.在觀察螞蟻時,要做到不打擾它們的生活(2)小科在觀察時,選擇的C地點最有可能是( )。A.體育館 B.花壇 C.教室 D.廁所(3)下面四種動物中,不屬于昆蟲的是 ( )。A.螞蟻 B.蜘蛛 C.蜜蜂 D.蝗蟲(4)下面關于“給生物分類”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用不同的分類標準給生物分類,分類的結果都是一樣的B.生物的身體構造和生命活動特征是科學家對生物分類的重要標準C.用分類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辨別和研究生物D.我們一般利用二歧分類法給生物進行分類(5)請你寫出保護校園生物多樣性的兩條建議:① 。② 。8.(2024六下·溫州期末)小科學校準備建造一個足球塔臺,塔臺要求:高10米,分三層,最底層具備儲物功能。(1)畫出你的塔臺設計圖,并在圖中做好標注。(2)你設計的塔臺主體使用的主要材料是 ,你的設計中,為了達到穩固,你使用了 ,為了節省成本,你的做法是 。9.(2024六下·平陽期末)小科是天文社團的成員,近期他和伙伴們計劃制作太陽系的模型,請你回答下列問題。(1)為了解太陽系,小科查閱了相關資料,下列描述最合適的是( )。A.太陽系由恒星、行星、衛星組成,其中太陽處于中心位置B.太陽作為太陽系中唯一的恒星,質量巨大并且能夠發光發熱C.八顆行星各有特點,人類已經能夠登陸其他行星(2)為了在50cm紙帶上建立太陽與八顆行星距離關系模型,他們獲得了相關信息并制作了如右圖的表格,下列分析可以為模型制作提供證據支持的是( )。行星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萬千米) 赤道直徑 (千米)水星 5800 4878金星 10800 12104地球 15000 12756火星 22800 6787木星 77800 142800土星 142700 120000天王星 287000 51200海王星 449600 48600A.木星是八顆行星體積中最大的行星,制作模型時要先確定木星的位置B.海王星離太陽的距離最遠,制作模型時要先確定海王星的位置C.水星離太陽的距離最近,制作模型時要先確定水星的位置(3)根據制作完成的模型,小科發現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位置分布 (選填“均勻”或“不均勻”),他的依據是 。(4)小科拿著紙帶向社團成員們分享他已經制作出了表示與太陽平均距離的太陽系的模型,你認為小科的模型能表示整個太陽系真實的情況嗎 我認為 (填“能”或“不能”),我的理由是: .(5)時至今日,中國人在探索太陽系、探索太空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新飛行名稱也已經公布,正式命名為( )A.夢舟 B.攬月 C.神舟10.(2024六下·平陽期末)小科通過網絡收集到一些關于猛犸象的資料:古生物學家發現,史上最大的猛犸象是生活在170萬年前的草原猛犸象。它們身高體壯,有粗壯的腿,嘴部長有一對彎曲的大門牙。成年的雄性草原猛犸象的門齒通常都能超過2.5米,比現代大象的門齒要長得多。不過猛犸象的門齒通常比較彎曲,不如現代大象的那么直。同時,草原猛犸象體表有長毛,它們的皮要比現代大象的皮厚實得多,脂肪層的厚度可達9厘米。(1)請你根據小科的資料,比較草原猛犸象和現在生活在我國云南地區的亞洲象,它們的相同之處是( )。A.都有粗壯的腿 B.門齒都是直的 C.都有一身長毛(2)古生物學家也曾多次在西伯利亞的凍土層中發現猛犸象遺體,由此可以推測當時猛犸象生活在 (選填“炎熱”或“寒冷”)的環境,理由是 (3)研究化石能了解生物從古至今的演化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古生物與現代生物之間的相似與不同只是巧合B.一些現代生物與古生物的相似特點可能是生物進化的證據C.古生物與現代生物的滅絕都是由于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11.(2024六下·平陽期末)學校要制作一張可移動的排球裁判臺,方便教練進行觀察與指導。小科所在的學習小組要競選設計資格,請你來幫助他。)(1)學習小組在共同討論制作可移動排球裁判臺需要考慮的相關因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需要考慮裁判臺本身的結構設計與材料B.要考慮到裁判員上下通行的安全性以及牢固性C.要考慮成本,為了節約成本,盡量選擇便宜的材料(2)在制作競標書的過程中,面對其他同學的建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所有成員的意見都要記錄,不用處理與篩選B.發現問題要經過小組共同的研討再進行處理,避免個人隨意修改C.堅決不修改,只有在建立模型后,發現了問題才可以修改設計圖(3)在制作排球裁判臺模型過程中,發現模型往一邊傾斜,原因最可能是( )。A.三角形結構較少 B.材料接口處不牢固 C.立柱的高度不等高(4)在制作模型的過程中,一般開始搭建的位置是( )。A.從底座開始 B.從頂部開始 C.從側面開始(5)小科想測試一下模型的承重能力,為了測量的準確性,做法合適的是( )。A.將自己書包里的各種書本作為重物B.選擇同一種類的書作為重物,如科學書C.測量時,為了節約時間,選擇每次疊加五本科學書(6)圖是該學習小組設計的排球裁判臺,請你判斷該裁判椅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寫一寫還需改進的地方。 。12.(2024六下·平陽期末) 這張照片拍攝于某年3月11日的溫州夜空.(1)請找出照片中的北斗七星并用線連起來。(2)圖中,①②③三顆星中,最有可能是北極星的是 (填序號)13.(2024六下·溫嶺期末)溫嶺盛產甘蔗,每年11月是甘蔗收獲的季節,也是制作紅糖的旺季。以下是制作紅糖的幾個關鍵步驟:(1)榨汁過程的汁液主要來自甘蔗的 (填寫植物的器官名稱)。(2)若在實驗室進行甘蔗汁的過濾,實驗室提供了以下器材:酒精燈、濾紙、溫度計,不需要用到的實驗器材有 。(3)榨汁后的殘渣,可用于堆肥等,生活中,吃甘蔗后的殘渣應投放到下列圖____所示的垃圾桶。A. B. C. D.(4)熬制后的糖漿迅速倒入模具,冷卻后就形成各種形狀的紅糖制品,這個過程,紅糖發生的變化屬于 變化(選填“物理”、“化學”)。(5)小明需要配置一杯紅糖水,以下組合配置時間由短到長的順序是 。甲: 20℃水溫, 不攪拌 乙: 20℃水溫, 攪拌 丙: 60℃水溫, 攪拌14.(2024六下·平陽期末)小科是天文社團的成員,近期他和伙伴們計劃制作太陽系的模型,請你回答下列問題。(1)為了解太陽系,小科查閱了相關資料,下列描述最合適的是( )。A.太陽系由恒星、行星、衛星組成,其中太陽處于中心位置B.太陽作為太陽系中唯一的恒星,質量巨大并且能夠發光發熱C.八顆行星各有特點,人類已經能夠登陸其他行星(2)為了在50cm紙帶上建立太陽與八顆行星距離關系模型,他們獲得了相關信息并制作了如圖的表格,下列分析可以為模型制作提供證據支持的是( )。行星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萬千米) 赤道直徑(千米)水星 5800 4878金星 10800 12104地球 15000 12756火星 22800 6787木星 77800 142800土星 142700 120000天王星 287000 51200海王星 449600 48600A.木星是八顆行星體積中最大的行星,制作模型時要先確定木星的位置B.海王星離太陽的距離最遠,制作模型時要先確定海王星的位置C.水星離太陽的距離最近,制作模型時要先確定水星的位置(3)根據制作完成的模型,小科發現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位置分布 (選填“均勻”或“不均勻”),他的依據是 。(4)小科拿著紙帶向社團成員們分享他已經制作出了表示與太陽平均距離的太陽系的模型,你認為小科的模型能表示整個太陽系真實的情況嗎?我認為 (填“能”或“不能”),我的理由是: 。(5)時至今日,中國人在探索太陽系、探索太空方面取得了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新飛行名稱也已經公布,正式命名為( )。A.夢舟 B.攬月 C.神舟15.(2024六下·樂清期末)生物大搜索。六年級同學對學校的“中醫藥百草園”進行了生物大搜索,并繪制了百草園生物分布圖。(1)調查百草園中的生物時,下列方法正確的是( )。A.只需要記錄認識的生物B.通過糞便或腳印推測并記錄生物C.把想要觀察的生物帶回教室進一步觀察(2)請你利用二歧分類法對以下三種植物進行分類。(3)本草種植地3的動物偏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4)在百草園找到的動物中,屬于昆蟲的有 (填序號)(5)小科發現同一株薄荷上的葉片形狀和大小都不太相同,這體現了生物的 (填“遺傳”或“變異”,下同)現象,然而,它們的基本葉形是一樣的,這是 現象的體現。16.(2024六下·浙江期末)公園內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科學興趣小組來公園進行生物調査。(1)有位同學拍到了一種小動物的照片,仔細觀察照片回答問題。圖中動物的身體分為 、 、 三部分,有兩對翅和三對足,三對足長在 。根據以上特征,同學們推斷它屬于 。(2)下列與該同學觀察的動物屬于同類的是( )A.蜘蛛 B.蠶蛾 C.蜈蚣(3)下列關于公園中麻雀和綠頭鴨兩種動物的說法錯誤的是( )A.都是卵生動物 B.都能夠生活在水中 C.體表都有羽毛(4)將狗尾草和蒲公英分為一類,油松和白楊分為一類,分類標準是( )A.生長環境. B.繁殖方式 C.莖的特點(5)我們知道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這里的多樣性包含三個層次,指的是( )。A.遺傳、物種、生態系統B.物種、生物、生態系統C.物種、遺傳、生物群落(6)為了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下列方法中錯誤的是( )。A.設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珍稀生物B.大量捕殺珍稀生物的天敵C.禁止捕殺野生生物17.(2024六下·浙江期末)日、地、月三個天體的運行關系如下圖所示,其中A、B、C三個小球表示月球圍繞地球公轉到三個不同的地方。(1)地球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月球是一顆( )。A.恒星 B.行星 C.衛星(2)月球公轉方向請在圖中用箭頭標出。(3)當月球公轉到圖中 位置時,有可能發生日食現象。日食現象一般發生在農歷 。日食發生時先虧 (填“東”或“西”)邊。(4)地球公轉的方向是 (填“順”或“逆”)時針。18.(2024六下·浙江期末)建造塔臺。如圖是某實驗小組制作的塔臺模型,他們將這個塔臺模型命名為圍欄防護型。(1)在測試塔臺的高度時,該塔臺的高度應該是( )的長度。A.AC B.BC C.BD(2)從設計圖可以看出,該塔臺采用了很多( )框架結構來增強穩定性。A.梯形 B.三角形 C.四邊形(3)在設計施工方案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 )。A.隨便畫個草圖就行B.要注意材料、高度、承重能力C.不用考慮建造時間和成本(4)繪制完設計圖后,要( )A.按照圖紙開始施工B.進行人員的分配,明確每個人的任務C.制作一個模型并測試這個模型,進行評估和改進(5)塔臺下面加滾珠最主要的作用是( )。A.抗震 B.美觀 C.抗風19.(2024六下·錢塘期末)6月4日,中國的嫦娥六號完成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南極一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樣和起飛。嫦娥六號著陸器攜帶的五星紅旗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展示國旗。它是用與月壤化學成分相近的玄武巖作為嫦娥六號國旗的核心材料。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1) 月球是 的衛星,運動方向是 ,繞地一周的時長為 。(2) 月球運行中,會擋住太陽的光,此時地球上會出現 現象。(3) 月球背面南極一艾特肯盆地的地形特點是 。(4)制作嫦娥六號國旗的核心材料玄武巖是由 組成的。在制作過程中要經歷熔融拉絲,即將粉碎后的玄武巖在高溫環境下進行融化,然后通過特殊的拉絲設備,將熔融的玄武巖拉成頭發絲直徑大概三分之一的細絲,展示了中國在航天領域的先進技術和創新能力。這一過程中,玄武巖發生了 變化。20.(2024六下·浙江期末)向金屬勺中加入少量白砂糖,在點燃的蠟燭上加熱,觀察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加熱過程中,白砂糖首先會熔化,這是 變化。但很快白砂糖的顏色會變黃,然后顏色越來越深,這是因為在加熱過程中產生了有顏色的 。最后白砂糖變成了 的固體物質,我們也會聞到特殊的氣味。 是新物質,氣味是散發到空氣中的新物質。(2)物質在發生變化時,組成物質的成分發生了變化,生成了新物質。 變化過程中總是伴隨著 變化,常有 、 、 等現象,如鐵生銹、蠟燭燃燒、煙花綻放等。21.(2024六下·浙江期末)2020 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是“我們的解決方案是自然的”。結合這一主題,某生物興趣小組對當地鳥類資源減少的原因進行了調查,并把相關數據整理成了如下的統計圖。(1)生物的多樣性,包括 多樣性、 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2)分析統計圖,鳥類多樣性面臨的最主要威脅來自( )。A.外來物種 B.偷獵 C.棲息地被破壞(3)偷獵造成當地鳥類的品種和數量大量減少,從而影響了( )的多樣性。A.生態系統 B.生物種類 C.遺傳(4)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 )。A.建立更多的動物園與植物園,以供人觀賞B.建立自然保護區C.建立生物領養制度,從制度和法律上對生物做出保護22.(2023六下·臨平期末)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展出的活化石樹種銀縷梅,花朵銀絲縷縷,吸引了眾多游客。你覺得銀縷梅屬于( )。A.藻類植物 B.苔蘚植物 C.蕨類植物 D.種子植物23.(2023六下·臨平期末)我的亞運心圖1 圖2型號 ET34 ET44 ET54推力(lbs) 34 44 54電源電壓(V) 12 12 12最大電流(A) 32 42 50功率(W) 384 504 800與傳統內燃機動力比較(HP) 1 1.5 2圖3(1)如圖1左、右手分別握在A、B兩處,將船槳劃入水中,皮劃艇向前運動。此時,船槳類似杠桿的作用,右手B的位置為( )。A.阻力點 B.支點C.用力點 D.是支點也是用力點(2)如圖1使用船槳時,如果為了省力,右手移動方向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向A點方向 B.向船槳方向C.任何方向都省力 D.握在B處最省力(3)圖2為擺放皮劃艇的掛架,由梁和柱連接而成,構成承重體系的( )結構。(4)圖2中的結構在建筑中已廣泛被應用,下列對其結構與作用的描述錯誤的是( )。A.節省材料 B.上小下大穩定性好C.施工周期長 D.抗風能力強(5)為了圖2的皮劃艇掛架更穩定、牢固,根據你所學的知識,請在圖上畫出合理的優化設計。(6)圖3是皮劃艇基地文旅商店出售的三種型號電動玩具船說明書(部分),通過分析表中的數據,一小時耗電量最多的是( )A.ET34 B.ET44C.ET54 D.每個型號都一樣(7)電動玩具船中,不可能有的能量轉化形式是( )A.磁能轉化為動能 B.化學能轉化為電能C.電能轉化為磁能 D.動能轉化為磁能(8)電動玩具船突然出現故障不能行駛,你猜測可能是電池沒電了。你會使用什么裝置來檢測呢?24.(2023六下·玉環期末)設計與建造。(1) 圖1、圖2分別是同學們在測試塔臺的 、 。(2)下列方法中,不能使塔臺模型更加穩固的是( )。A.底部做得比頂部大 B.塔臺中多利用三角形結構C.固定好每個接口 D.給頂部加重,使重心上移(3)右下圖是測試后其中一個小組對自己塔臺模型進行的一項改進,改進的目的是( )。A.提高抗風能力 B.提高抗震能力C.提高穩定性滾珠 D.提高美觀度(4)對于工程與技術,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工程設計需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B.承重性、安全性等是塔臺設計時重點考慮的因素C.塔臺標書采用純文字描述比較合理D.工程設計需要考慮各因素之間的關聯25.(2023六下·臨海期末)穩定與變化同學們有沒有發現,自然界的事物相對穩定的同時又在變化 綠色植物的葉子通過光合作用制造養料,這是穩定的,但葉子的形態結構卻各不相同,這是變化;地球繞著陽公轉,這是穩定,但四季、日出日落時間卻在發生變化。科學中還有許多穩定與變化的現象。(1)關于穩定與變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物質能導熱,金屬導熱能力較差B.斜面能省力,坡度越小越省力C.地形在不斷發生變化,有些緩慢有些劇烈D.凸透鏡能放大物體圖像,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2)右圖是一個模擬心臟跳動的活動,這個活動說明了心臟跳動的意義是( )。A.將各種信息傳遞至身體的各個部分B.接收身體各個感覺器官收集的信息C.控制著人體不同的生命活動D.使血液在血管中不間斷地流動著(3)生物的現象 (填“遺傳”或“變異”),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4)電磁鐵通電后有磁性,但磁性的強弱是會發生變化的,那么它的變化與線圈匝數有關嗎 小明利用右圖的三個電磁鐵進行了探究。①該實驗中需要保持不變的條件是 。②實驗后,小明組得出“線圈匝數多,磁性強;線圈匝數少,磁性弱”的結論,那么小明組獲取的數據應該是 。A.數據1B.數據 2C.數據3D.數據 4(5)小明在研究擺時記錄了如下數據,根據數據回答問題。表1:自制擺1分鐘擺動次數記錄表表2:擺繩長度不同的擺1分鐘擺動次數記錄表①小明的這些數據是在 階段獲取的。A.提出問題B.猜測C.搜集證據D.分析證據②根據表1數據,我們發現同一個擺 擺動次數是不變的。根據這一性質,人們制成了 。③分析表2的數據,我們發現同一個擺的擺動快慢隨 而變化。它的變化規律是 。26.(2023六下·臨海期末)物質與能量世界是由物質構成,而物質的運動都是能量在驅動,一切生物都要依賴能量才能生存。物質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有些物質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物質的變化過程伴隨著能量的轉換。(1)用蠟燭加熱甲溶液時(見圖),小明觀察到了2種現象:①勺子上方出現“白氣”,這是水蒸氣凝結而成的小水珠;②勺子底部出現黑色物質。①加熱時要用到蠟燭火焰的 ,“白氣”的形成過程中水的 發生了改變。②勺子底部出現的黑色物質是蠟燭燃燒產生的新物質 。(2)食物進入我們體內,要經歷復雜但平穩的 (填“物理”或“化學”)變化,才能轉化為身體所需要的能量。(3)能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圖向我們展示了能量的轉換過程,是將 能轉換為 能。(4)下列關于能量的描述錯誤的是( )。A.熱量是可以相互傳遞的 B.煤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熱能C.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下降 D.熱能可以讓空氣流動(5)開心農場里有這樣一條食物鏈:水稻→蝗蟲一青蛙。食物鏈中的箭頭表示了能量傳遞的方向,那么水稻的能量主要來源于( )。A.土壤 B.化肥C.腐殖質 D.光合作用制造的養料27.(2023六下·臨海期末)系統與模型太陽系、銀河系、宇宙是系統,每個生命體也是系統,一項工程,一個產品也可以看作一個系統。系統是復雜的,建立簡化的模型來研究復雜的系統是一種科學研究的方法。(1)太陽系的八顆行星中,體積最大的是( )。A.金星 B.土星 C.木星 D.海王星(2)小明要在一根木條上建立八顆行星的位置關系模型,建模前,它根據木條長度對數據進行了處理(如表)。你認為小明選擇的木條長度至少是( )。A.3米 B.4米 C.5米 D.6米(3)生態瓶模擬的是池塘的生態系統,下列不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A.一條河流 B.一群魚 C.一座島嶼 D.一片森林(4)人是一個復雜的生命系統,人的構成具有層次性, 是構成人體最基本的單位。(5)利用地球模型開展探究活動。①不同的模型適合表達不同的知識。圖1的地球模型可以表達的知識是 。②圖2是利用模型做晝夜交替現象的實驗,當模型自轉時,模型中的小圓片會出現 的現象。③圖3中,當地球模型自西向東自轉時,貼在 (填“北京”或“烏魯木齊”)位置的反光小圓片先被照亮。28.(2023六下·杭州期末)下圖是有關北斗七星的示意圖,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在下圖中把北斗七星用鉛筆涂黑。(2)北斗七星是 (填“小熊星座”或“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3)根據北斗七星的位置標出北極星的大致位置。29.(2023六下·杭州期末)下圖是太陽系八顆行星的運行軌道圖,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太陽系中能發光發熱的天體是 。(填寫名稱)(2)圖中表示地球的是 。(填寫字母)(3)與地球相鄰的兩顆行星分別是 和 。(填寫名稱)(4)體積和質量都很大,被稱為“行星之王”的是 。(填寫字母)(5)圖中字母H代表的行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這顆行星是 。(填寫名稱)30.(2023六下·杭州期末) 曉明利用二歧分類法將狗尾草、蒲公英、油松、毛白楊、法國梧桐等五種植物分類,請把分類圖補充完整。31.(2023六下·杭州期末)曉明所在的學校要建造一座塔臺,使得足球裁判站在塔臺上看得更清楚。現在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方案征集。(1)曉明參與了方案征集,在設計過程中,你認為曉明要滿足( )的要求。①美觀②穩固③價廉④塔臺越高越好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他在設計過程中采用了框架結構,最主要的目的是 (3)曉明在制作模型時,先用了12根小棒搭了一個正方體框架,為了使框架堅固,需要增加小棒。如果你是曉明,那么你打算如何加固 請在右圖中標注。(4)在測試模型時,曉明發現塔臺承重能力不夠大,你有什么好的改善建議嗎 (至少寫兩點)32.(2023六下·溫州期末)模擬日食實驗。小科同學在模擬日食實驗時,繪制了右圖:(1)圖中大小球及眼睛分別代表什么 大球代表 小球代表 眼睛代表 (2)此時,可以觀測到的現象應該是 ;這樣的日食類型是 A.B.C.D.(3)小球沿方向3移動時可觀測到 ;小球沿方向1移動時可以觀測到 。A.B.C.D.33.(2023六下·溫州期末)宇宙大探秘根據下面信息,完成相關聯系。(1)根據以上信息,八顆行星中,距離太陽最近的是 ,體積最大的是 (2)為了更好地研究八顆行星,小科根據上表數據建立了行星的位置關系模型。實驗步驟如下:處理重要數據;取三條相同的紙帶,每條對折4次,粘成一條長紙帶;在長紙帶的折痕上標記數字;將八顆行星標記在長紙帶上。(下圖為行星位置關系模型的部分紙帶圖)上述實驗過程中,一條全新的紙帶對折四次后,紙帶上會出現 條折痕。(3)建立行星的位置關系模型時,需要重點處理的數據是( )。A.行星名稱 B.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C.行星的赤道直徑 D.顏色選擇(4)根據上圖“部分紙帶圖”上的標記,你認為木星的位置應該在第 條和第 條折痕之間。(5)行星位置關系模型的紙帶圖 (填“能”或“不能”)體現出行星的大小關系。34.(2023六下·東陽期末)某科學實驗小組正在對他們建造的塔臺進行測試,如圖。這是他們的實驗數據:實驗Ⅰ 書本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6本 6本 7本實驗Ⅱ 風力一檔(小風量) 二檔(中風量) 三檔(大風量) × ×(1)圖一在進行 測試;圖二在進行 測試。(2)除了要進行以上兩種測試外,還需用米尺進行 測試;用振動器進行 測試。(3)根據實驗數據,塔臺承受的書本應該記錄為 本,抵御風力的等級記錄為 級。假如要增加塔臺的抗風能力,你所用的方法是 。35.(2023六下·東陽期末)(1)觀星最好的時間是每年的 。(2)認識星座方法有 ; ;找亮星,定星座。(3)圖二是觀察星空的好工具,它叫 。(4)仔細觀察圖二,我們發現天蝎座在天空的( )。A.北面 B.南面 C.東面 D.西面(5)轉動圖二,北斗七星在同一天不同時段,勺柄朝向不同,這是由于( )。A.地球自轉 B.地球公轉C.星星繞地球運動 D.以上都有可能36.(2023六下·東陽期末)作為“建筑之鄉”的東陽人,請你根據本學期所學的知識,為自己的三口之家設計住宅。(1)畫出你家的住宅設計圖,并在圖中標注你家住房的基本結構。(2)在設計住宅過程中,必需的系統: 、 、 、 、 、 、網絡等。37.(2023六下·東陽期末)某科學實驗小組正在對他們建造的塔臺進行測試,如圖。這是他們的實驗數據:實驗Ⅰ 書本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6本 6本 7本實驗Ⅱ 風力一檔(小風量) 二檔(中風量) 三檔(大風量) × ×(1)圖一在進行 測試;圖二在進行 測試。(2)除了要進行以上兩種測試外,還需用米尺進行 測試;用振動器進行 測試。(3)根據實驗數據,塔臺承受的書本應該記錄為 本,抵御風力的等級記錄為 級。假如要增加塔臺的抗風能力,你所用的方法是 。38.(2023六下·東陽期末)(1)觀星最好的時間是每年的 。(2)認識星座方法有 ; ;找亮星,定星座。(3)圖二是觀察星空的好工具,它叫 。(4)仔細觀察圖二,我們發現天蝎座在天空的( )。A.北面 B.南面 C.東面 D.西面(5)轉動圖二,北斗七星在同一天不同時段,勺柄朝向不同,這是由于( )。A.地球自轉 B.地球公轉C.星星繞地球運動 D.以上都有可能答案解析部分1.(1)46;C;B(2)D(3)B(4)月球;A(5)C(6)C(7)D2.(1)行(2)自西向東;公轉(3)杭州(4)D(5)②(6)D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包括八大行星(由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顆已知的衛星、5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1)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著恒星的天體。地球是太陽系大家庭中的一顆行星。(2)由于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或逆時針),天體的東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轉,地球自轉的方向與天體的東升西落相反即自西向東。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是橢圓的,地球繞太陽的距離遠近不同,從而溫度不同,日照時間不同,所以,就會產生四季交替變化。自西向東公轉。(3)由于地球自轉是逆時針方向自轉,且太陽東升西落,也就意味著越是東邊的時區,越先迎來黎明。杭州位于四個城市的最東端,最先迎來黎明。(4)由于地球自轉是逆時針方向自轉,且太陽東升西落,也就意味著越是東邊的時區,越先迎來黎明。杭州位于四個城市的最東端,最先迎來黎明,烏魯木齊最晚迎來黎明,所以杭州的小朋友吃完早餐上學去了,而烏魯木齊的小朋友還在睡覺。(5)太陽系的八大行星與中心太陽的距離由近至遠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明根據八顆行星基本數據表制作了部分行星位置關系模型,因行星位置關系模型建立在45個折痕的紙帶上,故處理行星與太陽遠近的數據,將海王星到太陽的距離算作45,數據比例為1:9991,依次計算的出結果:水星(0.6)金星(1.1)地球(1.5)火星(2.3)木星(7.9)土星(14.3)天王星(28.7)海王星(45),所以能表示木星位置的是②。(6)2023年5月30日,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神舟十六號”上搭乘的三位航天員是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3.水星;海王星;水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74.(1)⑤⑥⑦⑧③②④①(2)C(3)(4)日食(5)C5.(1)唾液是否將米飯分解成有甜味的物質(2)淀粉糊中放入水還是唾液(3)A(4)唾液能夠消化淀粉,2號試管中的淀粉量減少,遇碘顏色變淺。人的口腔內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一種促進食物消化的酶,它能把淀粉分解成麥芽糖。對比實驗只有一個條件不同,其他條件相同。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是是否有新物質產生。(1)根據材料信息可知,這個實驗研究的問題是唾液是否將米飯分解成有甜味的物質。(2)這個實驗對比實驗,根據對比實驗的基本要求,對比實驗中控制的變量只有一個,那就是研究對象,其他條件相同。該實驗中需要改變的條件是淀粉糊中放入水還是唾液。(3)“試管中的液體充分混合后,放在37℃的溫水中。”這樣做的目的是模擬人體口腔的溫度。(4)淀粉有遇到碘酒變藍的特性。10分鐘后,分別在1號、2號試管中各加2滴碘酒,觀察到1號試管變成了深藍色,2號試管變成了淺藍色。這個現象說明了唾液能夠消化淀粉,2號試管中的淀粉量減少,遇碘顏色變淺。6.(1)C(2)B(3)D(4)不適合;①大氣稀薄;②晝夜溫差大。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陽的引力約束天體的集合體。包括八大行星由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顆已知的衛星、5顆已經辨認出來的矮行星和數以億計的太陽系小天體。(1)2020年4月24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后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2)反沖力是指在一個物體噴出氣體、液體或者固體時,被噴出的物體就會產生一個反方向的推力。讓“祝融號”火星車實現軟著陸的火箭懸停時產生的力是反沖力。(3)太陽系中八大行星由離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圖中的字母D代表火星。(4)根據火星資料及目前人類對火星探測的認識,目前,我認為火星不適合人類居住,因為火星空氣稀薄,大氣以二氧化碳為主,人類無法呼吸;晝夜溫差較大,在100℃左右。7.(1)C(2)B(3)B(4)A(5)不能捕捉小動物;不踩踏花草觀察動植物時,我們要做到:愛護動植物,不傷害破壞它們:保持動物棲息地的原貌保護它們的生存環境;注意安全,不在有危險的地方活動;對于不認識的動植物不能要用手直接接觸。(1)在調查校園中的生物時,看見不認識的動植物要畫下來或拍照片;從腳印、糞便、毛發等蹤跡推測躲藏起來的動物和曾經來過的動物,記錄下來;在觀察螞蟻時,要做到不打擾它們的生活都是正確的做法。采摘一些植物的葉子或枝條回來繼續觀察的方法不正確,不應該損壞動植物。(2)校園中,花壇里的生物種類比較多,這是因為花壇中生存著植物,可以為動物提供食物與棲息的環境,構成生態系統。分析調查記錄表,C地點有螞蟻、蜘蛛、麻雀等小動物,有香樟、桂花樹等大喬木,從而排除教室、籃球場、廁所、最有可能是花壇。(3)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螞蟻、蜜蜂和蝗蟲都屬于昆蟲,蜘蛛屬于蛛形綱動物,不屬于昆蟲。(4)A.用不同的分類標準給生物分類,分類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故A錯誤;B.生物的身體構造和生命活動特征是科學家對生物分類的重要標準,故B正確;C.用分類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辨別和研究生物的不同點和共同之處,故C正確;D.二歧分類法是簡潔、易懂的分類方法,我們一般利用二歧分類法給生物進行分類,故D正確;(5)保護校園生物多樣性,要告誡同學們不能捕捉小動物,不在樹木上刻劃,愛護好花草樹木,不踩踏花草。8.(1)(2)三角鋼材;三角形穩定結構;塔臺上面兩層使用框架結構工程建設的一般步驟是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設計方案),測試這個模型,評估并改進,最后實施建設。根據工程建設的步驟,建設塔臺的順序是設計并畫出圖紙,選擇制作材料,建造模擬,測量塔臺高度和測試抗風、抗震能力,梳理建造塔臺模型存在的問題,改進方案。(1)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學校準備建造一個足球塔臺,塔臺要求:高10米,分三層,最底層具備儲物功能。如下圖所示,塔臺的設計圖,塔臺頂端帶有護欄的臺面不小于2平方米,方便體育老師站在塔臺上指揮隊員訓練。(2)設計的塔臺主體使用的主要材料是三角鋼材,設計中為了達到穩固,使用了三角形穩定結構,為了節省成本,塔臺上面兩層使用框架結構。9.(1)B(2)B(3)不均勻;越往后行星之間的距離越遠(4)不能;除了行星以外,還有衛星,彗星等小天體。(5)B(1) 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由恒星、行星、彗星、衛星等組成的一個天體系統; 太陽作為太陽系中唯一的恒星,質量巨大并且能夠發光發熱;八顆行星各有特點,人類目前只登陸過月球。(2)根據表中數據可知,海王星離太陽的距離最遠,制作模型時要先確定海王星的位置。(3)根據制作完成的模型,小科發現八顆行星在太陽系的位置分布不均勻,他的依據是紙帶繪制后發現,越往后行星之間的距離越遠。(4)我們制作的模型不能表示整個太陽系真實的情況,因為太陽系中除了行星以外,還有衛星,彗星等小天體。(5) 2023年8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面向社會公眾開展了載人月球探測任務新飛行器名稱征集活動,在全社會引起廣泛關注和熱情參與,共收到來自航天、科技、文化傳播等領域的組織機構與社會各界人士的近2000份投稿。經專家遴選評審,將新一代載人飛船命名為“夢舟”,將月面著陸器命名為“攬月”。10.(1)A(2)寒冷;體表有長毛和極厚的脂肪層,具有極強的御寒能力。(3)B(1)根據材料可知,比較草原猛犸象和現在生活在我國云南地區的亞洲象,它們的相同之處是都有粗壯的腿。(2)考古學家曾多次在西伯利亞北部的凍土層中發現猛犸象遺體,由此可推測當時猛犸象生活在寒冷的環境,因為它們體表有長毛和極厚的脂肪層,具有極強的御寒能力。(3)A.古生物與現存生物之間的相似與不同不是巧合,而是生活環境的變化所致,所以該說法是錯誤的;B.一些現存生物與古代生物具有相似的特點,是生物進化的證據,該說法是正確的;C.“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是生物進化和自然選擇的法則。難以適應環境變化的生物可能會從地球上消失,例如猛犸象的滅絕,但有的生物滅絕并不是由于天災造成的。11.(1)B(2)B(3)A(4)A(5)B(6)讓其下半部分更穩定。工程建設的一般步驟包括:明確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制條件下進行設計、制作一個模型(方案),測試模型、評估改進,實施建設(1)工程建造中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要求,制作可移動籃球放置架需要考慮的相關因素,要考慮各因素及各因素之間的關聯,要考慮到容納籃球數量并且關注到是否能暫時固定、是否易取易放。只用考慮放置架本身的結構設計和材料的說法是錯誤的。(2)A、制作競標標書時,小組所有意見要經過處理、篩選,找出有價值的記錄在上面;B.制作過程中,發現問題要經過小組研討交流再進行處理,避免個人隨意修改,正確;C.改進設計方案時,要分析梳理問題,反思交流,也可借鑒其他組經驗調整原有設計。(3)測試過程中,小組成員發現用吸管和膠帶制作的籃球放置架模型很容易斜著垮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立柱高度不一致導致受力不均;可以在每個面增加斜桿,增加三角形的結構,使塔臺更穩定。(4)在制作模型的過程中,一般開始搭建的位置是從底座開始。(5)小科想測試一下模型的承重能力,為了測量的準確性,做法合適的是選擇同一種類的書作為重物,如科學書。(6)該裁判椅雖然使用三角形結構,但是下半部分沒有比上半部分重太多,穩定性較差,可以增加下半部分的質量,增加其穩定性。12.(1)(2)③天空中的星星實在太多了,為了方便認星,人們把星星分成了群,劃分成不同的區域,根據它們的形態想象成人、動物或者其他物體的形狀,并且給它們命名。這些天空中被人們劃分成的不同區域就稱為星座,不同的國家一開始對星座的劃分有所不同,192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統一將全天星空劃分為88個星座。(1)北斗七星是由7顆亮星組成,呈勺形。北斗七星屬于大熊座,在“大熊”的臀部和尾部,是尋找大熊座的重要標志.(2)沿著北斗七星勺口外側兩星的連線,向勺口所指的方向延伸,約為兩星間隔的5倍處,有一顆較明亮的星,就是北極星。所以北極星最有可能出現在③的位置。13.(1)莖(2)酒精燈、溫度計(3)D(4)物理(5)丙乙甲將易腐有機成分為主的廚房垃圾單獨分類,為垃圾堆肥提供優質原料,能夠產出優質有機肥。可溶性的物質在水中溶解的快慢與水的溫度、是否攪拌、顆粒物大小等因素有關,所以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攪拌、研碎、增加水的溫度等。(1)榨汁過程的汁液主要來自甘蔗的莖,這是因為甘蔗莖中的含糖量較高。(2)若在實驗室進行甘蔗汁的過濾,實驗室提供了以下器材:酒精燈、濾紙、溫度計,不需要用到的實驗器材有酒精燈、溫度計。(3)榨汁后的殘渣,可用于堆肥等,生活中,吃甘蔗后的殘渣應投放到易腐垃圾所示的垃圾桶,可以用來堆肥等。(4)熬制后的糖漿迅速倒入模縣,冷卻后就形成各種形狀的紅糖制品,這個過程,紅糖發生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物質的狀態、形狀發生了變化,但是沒有產生新物質。(5)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攪拌、研碎、增加水的溫度等。小明需要配置一杯紅糖水,以下組合配置時間最短的是丙:60℃水溫、攪拌,水溫高且攪拌;其次是乙:20℃水溫,攪拌,水溫低但是攪拌,溶解最慢的是甲,溫度低還不攪拌,由短到長的順序是丙、乙、甲。14.(1)B(2)B(3)不均勻;八顆行星距離太陽的距離差異很大(4)不能;八顆行星距離太陽的距離遠近不一(5)B15.(1)B(2)A:麥冬;B:薄荷;C:車前草(3)本草種植地3靠近操場,人流量比較多。(4)螞蟻、蜜蜂、蝴蝶(5)變異;遺傳16.(1)頭;胸;腹;胸;昆蟲(2)B(3)B(4)C(5)C(6)B(1)對動物類別及特征的認識,它的頭上長有觸角;身體上有三對足;長有翅膀。根據以上特征,同學們推斷它屬于昆蟲。仔細觀察發現這種動物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對足長在胸部。(2)在蜘蛛、蠶蛾、蜈蚣、蝗蟲這四種動物中,與觀察的這種小動物是同類動物的是蠶蛾、蝗蟲,蜘蛛、蜈蚣的身體結構不符合昆蟲的特征。(3) 麻雀和綠頭鴨都是卵生動物。 麻雀和綠頭鴨都屬于鳥類,鳥類通常通過產卵的方式繁殖,幼鳥孵化后由親鳥撫養長大 。(4) 將狗尾草和蒲公英分為一類,油松和白楊分為一類,分類標準是莖的特點。 狗尾草、蒲公英是柔然、支持力弱的草質莖,而油松、白楊是支持力強、木質部發達的木質莖 。(5) 生物的多樣性包含三個層次,分別是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種類的豐富程度和相互作用的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 。(6)設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通過減少人類活動的干擾,為珍稀生物提供安全的生存環境 。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也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手段,通過立法和執法,可以提高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 。對某些野生瀕危物種進行易地保護,如遷入動物園、植物園等,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有助于保護這些物種的生存 。17.(1)C(2)略(3)A;農歷十五;西(4)逆月球圍繞地球自西向東方向運行。月球在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叫做月相。月相實際上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部分。對比實驗是一種特別的收集證據的方法,通過有意識地改變某個條件來證明改變的條件和實驗結果的關系。(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它自西向東圍繞地球公轉,公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一個月。(2)月球繞地球公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即從地球的北極上空來看是逆時針旋轉,從地球的南極上空來看是順時針旋轉 。這種公轉方向與地球的自轉方向相同 。(2)當月球公轉到A球位置時,對應的月相是滿月,大約是農歷十五。當月球公轉到A球位置時,月球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的光,在地球上處于月影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見,于是就發生了日食。日食發生時先虧西邊。(4)地球在自轉的同時,也沿著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自西向東轉動,從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觀察呈順時針方向旋轉 。18.(1)C(2)B(3)B(4)B(5)A(1)根據規范要求,塔臺的高度不包括圍欄部分。(2)三角形框架結構有很好的穩定性。使用三角型框架結構能提升塔臺的穩定性。(3)塔臺設計圖,除了畫出正面的示意圖,還需要畫出底部和頂部的示意圖。能夠讓參與者全面了解塔臺的結構和樣子。(4) 繪制完設計圖后,應該進行的工作是編制詳細的分工計劃。(5)塔臺下面加滾珠最主要的作用是抗震。19.(1)地球;自西向東;27天(2)日食(3)四周高中間低(4)礦物;物理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并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月球距地球約38.4萬千米,也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天體。(1)月球是地球的衛星,月球圍繞地球公轉,其公轉方向與地球自轉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東。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大約是27.3天,通常簡化為27天,這個周期通常被稱為一個“恒星月”。(2)月球運行中,會擋住太陽的光,此時地球上會出現日食現象。日食發生時,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陽之間,月球遮擋了太陽的光線,使得地球上的部分地區無法直接看到太陽。這種現象稱為日食。(3)月球背面南極一艾特肯盆地的地形特點是四周高中間低。(4)制作嫦娥六號國旗的核心材料玄武巖是由硅酸鹽礦物組成的,玄武巖發生了物理變化。玄武巖是一種常見的火山巖石,主要由硅酸鹽礦物組成。在制作國旗的過程中,玄武巖被粉碎并在高溫下熔化,然后通過拉絲設備制成細絲,這一過程涉及物理變化,因為沒有改變玄武巖的化學成分,只是改變了其物理形態(從固態變為熔融態,再拉成細絲)。20.(1)物理;新物質;黑色;黑色的固體(2)化學;物理;發光;吸熱;放熱(1)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是在不斷地變化著的。物質的變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就是否產生新物質。在加熱過程中,白砂糖首先會熔化,這是物理變化。但很快白砂糖顏色會變黃,然后越來越深,這是因為在加熱過程中產生了有顏色的新物質。最后白砂糖變成了黑色的固體物質,我們也會聞到特殊的氣味。黑色的固體是新物質,氣味是散發到空氣中的新物質。(2)物質發生變化伴隨的現象可以初步作為判斷是否發生化學反應的依據,但最終還要看變化過程中是否產生了新物質。物質在發生變化時,組成物質的成分發生了變化,生成了新物質。在化學變化中,常常伴隨著發光發熱、改變顏色、產生氣體、產生沉淀等現象。常見的化學變化有鐵生銹、蠟燭燃燒、煙花綻放等。21.(1)物種;遺傳(2)C(3)B(4)B(1)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生物多樣性主要包括三個層次: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2)根據圖表可知,鳥類多樣性面臨的最主要威脅來自棲息地被破壞。(3)生物多樣性主要包括三個層次: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所以偷獵造成當地鳥類的品種和數量大量減少,從而影響了生物種類的多樣性。(4)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保護珍稀動植物,有利于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珍稀動植物的一種措施。建立更多的動物園與植物園,以供人觀賞會讓動物失去活力;建立生物領養制度,從制度和法律上對生物做出保護,這個不現實。22.D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展出的活化石樹種銀縷梅,花朵銀絲縷縷,吸引了眾多游客。銀縷梅有花朵,所以屬于種子植物種的被子植物。故選D。23.(1)C(2)B(3)框架(4)C(5)加上斜桿,使其變成三角形框架結構。圖略(6)C(7)D(8)電路檢測器(1)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杠桿,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杠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如圖1左、右手分別握在A、B兩處,將船槳劃入水中,皮劃艇向前運動。此時,船槳類似杠桿的作用,右手B的位置為用力點。故選C。(2)杠桿有三種類型,分別是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不省力不費力杠桿,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就是省力杠桿;當用力點到支點距離小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就是費力杠桿;當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時就是不省力也不費力的杠桿。如圖1使用船槳時,如果為了省力,右手移動方向應該向船槳方向。故選B。(3)由梁和柱以剛接或鉸接相連接而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稱為框架結構。(4)由梁和柱以剛接或鉸接相連接而構成承重體系的結構稱為框架結構。框架結構在建筑中已廣泛被應用,框架結構節省材料、上小下大穩定性好、抗風能力強。故選C。(5)三角形結構具有穩定性,為了讓建筑更穩固,應該盡量多的用三角形結構。(6)由圖表可知,ET54功率最大,一小時耗電量最多。故選C。(7)在自然界中,能量存在的形式很多,如機械能、電能、光能、熱能、聲能、磁能、化學能等。各種能量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電動玩具船中不會出現動能轉化為磁能。故選D。(8)利用電路檢測器進行檢測電路,點亮小燈泡需要一個完整的電路,小燈泡亮了,說明兩個接觸點之間是通路,如果燈泡不亮,說明電路是斷路。24.(1)高度;承重能力(2)D(3)B(4)C建造一座塔臺,應該經歷的步驟包括:明確建造塔臺的要求和要解決的問題,在限定條件下設計塔臺模型,制作一個模型(畫或寫解決方案),實施建設塔臺模型,測試塔臺模型,評估并改進。(1)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環節,它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分析圖片可知,圖1、圖2分別是同學們在測試塔臺的高度、承重能力。(2)像鐵塔這樣骨架式的構造叫做框架結構。框架鐵塔結構特點;①上小下大、②上輕下重、③風阻小等,由于這些特點,所以框架結構的抗風和抗震能力都很好。為使塔臺模型更加穩固,可以底座做得比頂部大,多利用三角形結構,固定好每個接口:給頂部加重,使重心上移,不能使塔臺模型更加穩固。(3)為了提高塔臺的抗震能力,可以加大底座面積,增加底座重量,塔臺底部加滾珠。圖片塔臺底部加滾珠,有利于提高抗震能力。(4)工程建設需要運用相關科學知識以及技術的支撐來完成,技術的發展能夠提升工程的規模和質量,建設工程的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也推動了技術的發展。工程與技術的關系是相互影響又相互促進,工程設計需要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承重性、安全性等是塔臺設計時重點考慮的因素,工程設計需要考慮各因素之間的關聯;塔臺標書采用圖文結合描述比較合理,C符合題意。25.(1)A(2)D(3)變異(4)電池節數、鐵釘大小等;C(5)C;在相同時間內;擺鐘;擺繩長度;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不同的物體傳導熱的本領是不同的,人們把善于傳導熱的物體叫做熱的良導體,把不善于傳導熱的物體叫做熱的不良導體。金屬是熱的良導體。電能生磁,磁能生電,當電子在導線中運動,就像水在河流里流動一樣,電子運動產生的流動叫電流,同時產生磁場,就像光會產生熱一樣。磁體兩端磁性最強的區域稱為磁極,一端稱為北極(N極),一端稱為南極(S極)。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神經系統是人體內起主導作用的功能調節系統。人體的結構與功能均極為復雜,體內各器官、系統的功能和各種生理過程都不是各自孤立地進行,而是在神經系統的直接或間接調節控制下,互相聯系、相互影響、密切配合,使人體成為一個完整統一的有機體,實現和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實驗證明擺擺動快慢與擺錘重量、擺動幅度無關。與擺長有關。擺長越長,擺動越慢,擺長越短,擺動越快。(1)A.不同的材料導熱性能不同,金屬屬于熱的良導體,導熱能力較強,故A錯誤;B.斜面屬于一種省力機械,可以力,坡度越小越省力,故B正確;C.地形在不斷發生變化,造成地形變化的原因有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有些是十分緩慢的,例如風力侵蝕、流水侵蝕形成的地貌。有些是十分劇烈的,例如地震、火山噴發形成的地形,故C正確;D.凸透鏡能放大物體圖像,凸透鏡的放大倍數與凸透鏡的凸度有關,凸度越大,放大倍數越大,故D正確。(2)心臟是血波循環系統的動力器官,圖1是一個模擬心臟跳動的活動,這個活動說明了心臟跳動的意義是使血液在血管中不間斷地流動著。將各種信息傳遞至身體的各個部分、接收身體各個感覺器官收集的信息、控制著人體不同的生命活動等是神經系統的功能,與心臟無關。(3)生物的變異現象,形成了不同的個體,甚至出現新的物種,從而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4)①根據對比實驗的基本要求,對比實驗中控制的變量是研究對象,其他條件完全相同。探究“電磁鐵磁性的強弱與線圈匝數有關嗎 ”的對比實驗中,改變的條件是線匝數,需要保持不變的條件是電池節數、鐵釘大小等。②實驗后,小明組得出“線圈匝數多,磁性強;線匝數少,磁性弱”的結論,根據表中記錄的數據信息,可以判斷小明組獲取的數據應該是數據2,隨著線圈匝數增加,電磁鐵吸起大頭針的數量增加。(5)①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后,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搜集證據:然后分析證據、得出結論。小明的這些數據是在搜集證據階段獲取的。②根據表1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同一個擺在相同時間內擺動次數是不變的,這就是擺的等時性特征。根據擺的等時性特點,人們制成了擺鐘。③分析表2的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同一個擺的擺動快慢隨擺繩長度而變化,它的變化規律是:同一個擺,擺繩越長,擺動越慢;擺繩越短,擺動越快。26.(1)外焰;形態;炭黑(2)化學(3)太陽;電(4)C(5)D水在自然界中有氣態、液態、固態三種存在狀態,水蒸氣是它的氣態形式,水是它的液態形式,冰是它的固態形式,這三種狀態之間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水從一種狀態轉變成另一種狀態需要吸熱或放熱,主要取決于溫度的變化。能量有電能、熱能、光能、聲能等不同的形式。運動的物體也有能量,叫動能。能是還儲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學物質中,叫化學能。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酒精燈燈焰分為內焰、焰心、外焰三部分。外焰的溫度最高,內焰其次,焰心的溫度最低。因此,在給物體加熱時,應用外焰加熱,外焰的溫度最高,加熱效果最好。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要依據在變化過程中有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生成其他物質的是化學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是物理變化。(1)①加熱時要用到蠟燭火焰的外焰,因為蠟燭外焰溫度最高,加熱效果最好。勺子上方出現“白氣”,這是水蒸氣凝結而成的小水珠,“白氣”的形成過程中只是水的形態發生了改變。②勺子底部出現的黑色物質是蠟燭燃燒產生的新物質是炭黑,是蠟燭燃燒過程中燃燒不充分產生的新物質。(2)食物進入我們體內,要經歷復雜但平穩的化學變化,變成人體能夠利用的新物質,才能轉化為身體所需要的能量。(3)能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圖2向我們展示了能量的轉換過程,太陽能板利用大陽光發電,是將大陽能轉換為電能。(4)A.熱量是可以相互傳遞的,從溫度高的物體傳遞給溫度低的物體,或者從溫度高的部分傳遞給溫度低的部分,故A正確;B.煤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熱能,故B正確;C.物體吸收熱量,溫度會上升,而不會下降,故C錯誤;D.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形成熱空氣循環流動,所以熱能可以讓空氣流動,故D正確;(5)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室能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的過程。土壤、化肥、腐殖質主要為水稻提供水分和養分,水稻的能量主要來源于光合作用制造的養料。27.(1)C(2)C(3)B(4)細胞(5)地球是球體,地球自轉時,傾斜角度不變;明暗交替;北京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體組成的一個天體系統。這些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由近及遠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在生態系統內部,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環境之間,在-定時間內保持能量與物質輸入、輸出動態的相對穩定狀態。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這一半就是白晝,而背著太陽的另一半則太陽照不到,是黑夜,這就產生了晝夜現象。(1)太陽系的行星體積從大到小依次為: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2)用紙帶制作八顆行星模型時,需要處理行星與太陽距離的數據。小明要在一根木條上建立八顆行星的位置關系模型,建模前,他根據木條長度對數據進行了處理,最長的是太陽與海王星的距離4.50米,所以他選擇的木條長度至少是5米。(3)生態系統是指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形成的統一整體,生態系統中有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組成。一群魚屬于消費者不屬于生態系統,B符合題意;ACD都屬于生態系統。(4)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結構單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單位。(5)不同的模型適合表達不同的知識。圖1的地球模型可以表達的知識是地球是球體,地球自轉時,傾斜角度不變。圖2是利用模型做晝夜交替現象的實驗,當模型自轉時,模型中的小園片會出現明暗交替的現象。由于地球自轉是逆時針方向自轉,且太陽東升西落,也就意味著越是東邊的時區,越先迎來黎明。北京位于烏魯木齊的東端,最先迎來黎明。28.(1)(2)大熊星座(3)(1)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顆亮星組成一個勺子的形狀,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稱勺子星。(2)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標志。大熊星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大熊星座中的七顆亮星組成一個勺子的形狀,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稱勺子星。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明顯標志。(3)北極星所在的方向是正北方。利用北斗七星可以找到北極星。利用北斗七星尋找北極星的方法是先找到大熊座尾部的北斗七星,再把“勺口”兩顆星的連線向“勺口”方向延長約5倍距離,找到的那顆亮星就是北極星。29.(1)太陽(2)C(3)金星;火星(4)E(5)海王星(1)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是太陽系唯一的一顆發光發熱的恒星,太陽系中能發光發熱的天體是太陽。(2)太陽系八顆行星按照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排列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圖中表示地球的是C。(3)太陽系八顆行星按照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排列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與地球相鄰的兩顆行星分別是金星、火星。(4)體積和質量都很大,被稱為“行星之王”的是木星,圖中字母E表示木星。(5)太陽系八顆行星按照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排列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圖中字母H代表的行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這顆行星是海王星。30.草質莖、狗尾草、堅硬、油松、卵形(從左到右)我們對植物進行分類的常用方法是二歧分類法。二歧分類法就是確定一個標準,將我們發現的植物分成兩類,在每一類下,再確定新的標準,將其分為兩類,繼續確定新的分類標準,直到不能再分為止。31.(1)C(2)增強塔臺的抗風能力(3)(4)①在墻臺側面多制作三角形框架結構;②增加塔臺底部的質量。(1)在塔臺的設計過程中,要注意滿足美觀、穩固、價廉的要求,塔臺高度會影響穩定性,并不是越高越好。故選C。(2))像鐵塔這樣骨架式的構造叫做框架結構。三角形框架具有穩定性的特點。他們在設計過程中采用了框架結構,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大塔臺穩定性,增強塔臺的抗風能力。(3)三角形結構具有穩定性,為提高該模型的承重能力和穩固性,應該要該模型中增加三角形結構。在設計圖的6個面中沿對角線加入一根小棒,使結構中的“小格子”構成兩個三角形,提高框架的穩定性,所以需要6根小棒。(4)在測試模型時,曉明發現塔臺承重能力不夠大。可以在塔臺側面多制作三角形框架結構,增加塔臺底部的質量等方式進行改進。32.(1)太陽;月球;地球上的觀察者(2)A;日環食(3)B;D(1)日食發生的原因是在月球繞地球公轉的過程中,當月球繞地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中間時,如果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正好排成或接近一條直線,月球擋住了射到地球上去的太陽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讀圖可知,圖中大小球及眼睛分別代表的是:大球代表太陽、小球代表月球、眼睛代表地球上的觀察者。(2)讀圖可知,此時,可以觀測到的現象應該是圖A狀態,這樣的日食類型是日環食。(3)如果小球沿方向3移動時,小球靠近眼睛,小球會完全遮擋打球,可觀測到選項B中狀態;若小球沿方向1移動時,可以觀測到選項D中狀態。33.(1)水星;木星(2)15(3)B(4)7;8(5)不能(1)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包括圍繞行星轉動的衛星、矮行星、小天體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叫做太陽系。根據以上表中信息可知,按照距離太陽從近到遠的距離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距離太陽最近的是水星,赤道直徑最大的是木星,體積最大的是木星。(2)為了更好地研究八顆行星位置關系,取三條相同的紙帶,每條對折4次,粘成一條長紙帶,在長紙帶的折痕上標記數字。上述實驗過程中,一條全新的紙帶對折一次,會產生一條折痕;對折兩次,會產生3條折痕;對折三次,會產生7條折痕;對折四次后,紙帶上會出現15條折痕。(3)建立行星的位置關系模型時,需要重點處理的數據是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行星名稱、行星的赤道直徑和顏色選擇等與位置關系無關。故選B。(4)根據上圖“部分紙帶圖”上的標記,你認為木星的位置應該在第 7條和第 8條折痕之間。(5)行星位置關系模型的紙帶圖只能反應行星之間的位置關系,不能體現出行星的大小關系。34.(1)承重能力;抗風能力(2)高度;抗震能力(3)6;一;增加底部重量(1)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環節。它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風能力和抗震能力為塔臺模型制作的必要條件,我們需要測試塔臺模型的這幾項能力。根據題干可知,圖一在進行承重能力測試:圖二在進行抗風能力測試。(2)塔高、承重、抗風能力和抗震能力為塔臺模型制作的必要條件,我們需要測試塔臺模型的這幾項能力。所以除了要進行以上兩種測試外,還需用米尺進行高度測試;用振動器進行抗震能力測試。(3)根據題干可知,塔臺承受的書本應該記錄為6本,抵御風力的等級記錄為一級。框架鐵塔結構特點:①上小下大②上輕下重③風阻小等,由于這些特點,所以框架結構的抗風和抗震能力都很好。所以假如要增加塔臺的抗風能力,需要增加底部重量。35.(1)夏季(2)定方向;找明顯特征(3)活動星盤(4)B(5)A天空中的星星實在太多了,為了方便認星,人們把星星分成了群,劃分成不同的區域,根據它們的形態想象成人、動物或者其他物體的形狀,并且給它們命名。這些天空中被人們劃分成的不同區域就稱為星座。全天星空劃分為88個星座。(1)夏季,是觀察星空的好季節,天空中有許多亮星,可以幫助我們識別一些星座。(2)夜間觀星的方法有很多,例如:①定方向。根據季節和星圖,確認要認識的星座大致在天空的什么方向。②找明顯特征。在晴朗的夜空,我們會發現一條閃亮的光帶,它就是人們常說的“銀河”。銀河是由許許多多的恒星組成的,可以成為明顯的標志。③找亮星,定星座。根據“銀河”光帶,我們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由三顆亮星組成的“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織女星、牛郎星。這三顆星分別屬于天鵝座、天琴座、天鷹座。(3)圖二是觀察星空的好工具,它叫活動觀星盤。使用方法為將活動觀星圖舉過頭頂;轉動星圖,讓圖中的“北斗七星”與天空中的北斗七星處于同一方向,再根據圖中的其他星座來認識相應方向的天空中的星座。(4)天蝎座是夏季夜空中非常顯眼的星座,天蝎座最亮的星是心宿二,非常醒目。心宿二在天蝎座中的位置象征著蝎子的心臟,是天蝎座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仔細觀察圖二,我們發現天蝎座在天空的北面。(5)因為地球公轉,造成了恒星在天球上的方位不同。體現在北斗七星上,就是北斗的勺柄指向不同了。具體表現為:“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36.(1)(2)供水系統;排水系統;供電系統;采光系統;通風系統;燃氣系統(1)如下圖所示,我家的住宅設計圖,住房的基本結構有臥室、起居室、餐廳、廚房、衛生間、陽臺等。(2)住房都有一定的結構,根據需求不同,結構也會存在差異。住房的基本系統的有:采光系統、供水系統、供電系統、通風系統、供暖系統、燃氣系統網絡等。37.(1)承重能力;抗風能力(2)高度;抗震能力(3)6;一;增加底部重量(1)在一項工程中,測試是重要環節。它是衡量設計是否達到規范要求的重要方法。塔高、承重、抗風能力和抗震能力為塔臺模型制作的必要條件,我們需要測試塔臺模型的這幾項能力。根據題干可知,圖一在進行承重能力測試;圖二在進行抗風能力測試。(2)塔高、承重、抗風能力和抗震能力為塔臺模型制作的必要條件,我們需要測試塔臺模型的這幾項能力。所以除了要進行以上兩種測試外,還需用米尺進行高度測試;用振動器進行抗震能力測試。(3)根據題干可知,塔臺承受的書本應該記錄為6本,抵御風力的等級記錄為一級。框架鐵塔結構特點:①上小下大②上輕下重③風阻小等,由于這些特點,所以框架結構的抗風和抗震能力都很好。所以假如要增加塔臺的抗風能力,需要增加底部重量。38.(1)夏季(2)定方向;找明顯特征(3)活動星盤(4)B(5)A(1)夏季是觀察星座的好季節,天空中有許多亮星。(2)在夜晚觀星時,認識星座的方法:第一步是定方向。根據季節和星圖,確認要認識的星座大致在天空的什么方向。第二步是找明顯特征。在晴朗的夏季夜空,我們會發現一條閃亮的光帶,它就是人們常說的銀河銀河。第三步是找亮星,定星座。根據光帶,我們可以很方便地找到由三顆這星組成的“夏季大三角”。(3)圖二是觀察星空的好工具,它叫活動星盤。在夜晚觀星時,將事先制作好的活動觀星盤舉過頭頂,并轉動觀星盤,讓盤上的“北斗七星”與天空中的北斗七星處于大致相同的方位,就可以根據盤中的星座來認識天上的星座了。(4)根據題干可知,天蝎座在天空的北面。(5)我們的地球在不停的自轉和公轉,由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會出現不同的現象。地球除了不停地自轉,還在圍著太陽公轉,方向都是自西向東。由于地球自轉,北斗七星在同一天不同時段,勺柄朝向不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