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威遠中學校初2025屆九年級下期模擬考試政治試題本試卷分為A卷和B卷兩部分,共4頁。A卷共100分,B卷共30分,全卷滿分130分。考試時間:道德與法治、歷史共120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請仔細閱讀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2.所有試題的答案必須按題號填寫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在試卷和草稿紙上答題無效。A卷(共100分)一、單選題(本題16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64分)1.春節檔熱播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的哪吒顛覆傳統形象,喊出“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轉這乾坤”等超燃金句。該金句蘊含的道理有( )A.勇于挑戰,挫折越多越好 B.接納自己,無視他人評價C.激發潛能,學會自信自強 D.孝敬父母,聽從一切安排2.2025年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總書記強調,“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不能變,也不會變。”這表明( )A.民營經濟已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 B.我國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C.民營經濟是公有制經濟中的重要部分 D.民營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重要基礎3.某班在推廣AI輔助學習后,小余每天機械完成系統推送的題目,返校測試時,他發現自己的成績不升反降,因此情緒低落。他應該( )①加強獨立思考能力,積極培養批判精神 ②征求同學意見,理性對待他人評價③不依賴AI輔助,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④學會自我調節,避免產生負面情緒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近日,我國自主開發的一款AI智能工具產品DeepSeek,宛如一顆耀眼的新星,在全球范圍內火爆出圈。長期以來,美國對中國科技領域實施封鎖政策,中國科技企業沒有退縮,而是另辟蹊徑,不畏艱難,轉變觀念,更新思路,潛心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生態。我國不斷提高創新能力是因為( )①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高峰的必由之路 ②建設創新強國,要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③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 ④創新是促進人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4年8月4日,在巴黎奧運會乒乓球男單決賽中,樊振東以4:1擊敗瑞典選手特魯斯·莫雷高德,奪得個人首枚奧運男單金牌,成為包攬世界杯、世乒賽、奧運會單打冠軍的大滿貫選手。大滿貫背后,是樊振東走過的無數個從受傷到康復的漫長周期。樊振東的經歷告訴我們,成功需要( )①腳踏實地,付出艱苦努力 ②順其自然,學會看淡人生③堅定意志,樹立必勝信念 ④日積月累,挫折越多越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近年來,我國結合國情,積極探索老年護理和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如圖所示,這( )①弘揚了敬老助老的中華優秀傳統美德②解決了人口問題給資源和環境的壓力③能夠積極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④提高了人口素質,有效調控人口數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5年3月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趙樂際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報告強調,要加強憲法實施和監督,維護憲法權威和尊嚴。這是因為( ) ①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權威 ②憲法是對各種法律制度規定的具體落實③憲法監督的主體就是全國人大常委會 ④憲法是我國根本法和治國安邦的總章程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8.2025年春季學期伊始,安徽省在保障體育活動時間、學籍管理等方面多項新舉措落地實施,護航學生成長與發展。多市中小學將課間延長至15分鐘,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不少于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許多學生表示,體育活動時間變多了,校園生活也更加多彩。各市中小學的這一做法體現了對未成年人的( )A.社會保護 B.政府保護 C.學校保護 D.司法保護9.2025年央視“3·15”晚會曝光多個行業亂象, 多家公司、品牌上“黑榜”, 要把“3. 15”變成“365”的呼聲逐漸高漲。為此,我們消費者應該( )①依法維權,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合法權益 ②加強立法,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③積極舉報,到檢察機關起訴商家的不法行為 ④努力學習,提高辨別商品真偽能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們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動民族地區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這說明( )①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民族團結是現代化建設的基本保障 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我國基本政治制度③國家支持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各民族間形成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關系 ④我國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這一根本政治制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澳門回歸后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下列對“一國兩制”的認識正確的是( )①“一國兩制”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主要制度 ②“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 ③“一國兩制”下港澳政府擁有全面管治權 ④“一國兩制”為解決貿易爭端提供了智慧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4年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習近平向獲得202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李德仁院士和薛其坤院士頒發獎章、證書。召開這樣的大會有利于( )①激發科技人才創新的積極性 ②為教育的發展奠定物質基礎③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法治環境 ④強化人才的創新主體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2024年7月1日,《中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白皮書指出,多年來中國堅持生態優先、系統治理,統籌協調開發和保護的關系,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努力構建人海和諧的海洋生態環境。這表明我國( )①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③已經建成人海和諧的美麗中國和海洋強國 ④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首發經濟是指企業發布新產品,推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新技術,開設首店等經濟活動的總稱,涵蓋了企業從產品或服務的首次發布、首次展出到首次落地開設門店、首次設立研發中心,再到設立企業總部的鏈式發展全過程。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積極推進首發經濟。這是基于首發經濟( )①能擴大生產規模,滿足消費需求 ②能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③有利于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消除絕對貧困 ④有利于增強企業創新主體活力,推動創新發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4年12月4日晚,我國申報的“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在巴拉圭亞松森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該項目申遺成功( )①展示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②有利于抵制外來文化,維護文化安全③表明中華文化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 ④有利于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6.2024年10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并發表題為《匯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 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習近平主席站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就未來金磚發展發表重要意見,提出五點建議,與各國領導人一道擘畫“大金磚合作”高質量發展藍圖。這表明( )①中國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②合作共贏就能規避全球性風險與危機③中國重視與金磚國家的交流與合作 ④中國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36分)17.【體育筑基,強國有我】(12分)2025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強調落實健康第一教育理念,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說一說“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有何現實意義?18.【聚焦兩會,關注民生】(12分)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今年政府工作任務時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更大力度穩定和擴大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要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加大各類資金資源統籌支持力度,促進充分就業、提高就業質量。強化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完善社會保障和服務政策。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加快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實施好個人養老金制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大力發展銀發經濟。從以上資料中,你能感受到黨和政府有著怎樣的民生溫度 19.【傳承文化】(12分)2024年7月27日11時15分,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北京中軸線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一線牽一城,一城聚一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長約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始建于元大都、距今已有余年歷史。這條軸線見證了北京城的發展變遷,也詮釋了中國的禮制、秩序和美。留住中軸線上的文化,北京盡心盡力。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說為什么要“留住中軸線上的文化” B卷(共30分)三、綜合探究題20.【以法之力推進全民國防教育】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9月13日表決通過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自2024年9月21日起施行。國防教育是建設和鞏固國防的基礎,是增強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途徑。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共六章,包括總則、學校國防教育、社會國防教育、國防教育保障、法律責任及附則。本法規定,國家在全體公民中開展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履行國防義務為目的,與國防和軍隊建設有關的理論、知識、技能以及科技、法律、心理等方面的國防教育。闡述我國施行國防教育法的時代價值 (12分)21.【見證創新、擔當使命】(16分)材料一:70多年來,研制“兩彈一星”、發展載人航天,實施探月工程,調南方之水、從風中取電、在云端架橋,一個個重大工程驚艷全球,架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跨越式發展的堅固橋梁。“人工智能+”頻頻被提及,成為最熱詞匯之一;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國產AI 大模型DeepSeek憑借高性能、低成本的AI模型登頂應用商店免費榜,引發全球矚目。(1)70多年來,創新之花開遍神州大地,你認為創新中國的“密碼”是什么?(12分)材料二: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必勝信心,朝著既定目標奮勇前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一定能創造出更大奇跡。(2)為了創造新的更大奇跡,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我們青少年能做些什么?(6分)威遠中學校初2025屆九年級下學期半期學情調研政治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B A B B D C B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B B D D A17.答案:①有利于提高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預防并減少疾病的發生;②在享受科學健身樂趣的同時,磨礪意志,促進心理健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價值感;③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塑造健全人格。④有利于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有利于優化教育形式,緩解學生學習壓力;(答到4點得12分)18.①要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加大各類資金資源統籌支持力度,促進充分就業、提高就業質量,體現了政府致力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②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提高20元,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體現了政府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提升人民的生活質量。③強化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體現了政府解決人民群眾的健康問題,增強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①有利于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②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縮小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③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④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⑤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答到其中4點得12分)19.①北京中軸線蘊含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薪火相傳、歷久彌新;②中軸線上的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④中軸線上的文化有利于感悟北京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中軸線文化內涵的獨特魅力,增強文化自信;⑤有利于講好北京故事,促進北京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⑥有利于保護文化遺產,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⑦有利于增強人們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堅定文化自信。⑧有利于不斷提升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答到四點得滿分)20.答:①國家治理需要法治。法治能夠為人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有利于保障人們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有利于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意義:②對國家: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增強國防實力,;有利于保障國家的長治久安。有利于完善法律體系建設法治國家;對公民:有利于提高全民國防素質,增強公民的國防意識和國家安全意識,有利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有利于公民自覺履行國防義務,為國防建設貢獻力量;21.(1)(1)①國家:①(三個第一三個戰略)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活動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法治環境。④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⑤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企業:⑥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⑥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⑦離不開廣大科技工作者的艱苦奮斗的精神。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答對4點得12分)21.(2)①培養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②培養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椒威的批判精神;③培養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④培養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等(或者: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勇于創新,敢于質疑;積極參加小發明、小制作等活動。)(答對三點得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