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余姚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六校聯考 期中 科學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余姚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六校聯考 期中 科學試卷

資源簡介

浙江省余姚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六校聯考 期中 科學試卷
1.(2025八下·余姚期中)2023年浙江亞運會劃龍舟比賽上,選手的手掌按住正在發聲的鼓面,鼓聲消失了,原因是手()
A.使鼓面停止了振動 B.吸收了聲波
C.改變了鼓面的振動頻率 D.把聲音反射回去了
【答案】A
【知識點】聲音產生的條件
【解析】【分析】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解答】 敲鼓時鼓面振動發出聲音,手掌按住鼓面,鼓面停止振動,因此鼓發聲停止,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2.(2025八下·余姚期中)下列關于光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浙江余姚通濟橋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現象
B.影子的形成說明了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C.紅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能使熒光物質發光
D.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B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
【解析】【分析】A.根據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分析;
B.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特點和應用判斷;
C.根據紅外線和紫外線的特點和應用判斷;
D.根據光的反射的特點判斷。
【解答】 A.橋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錯誤;
B.影子的形成說明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光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就會呈現出陰影區域,就是影子,故B正確;
C.紫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能使熒光物質發光,而不是紅外線,故C錯誤;
D.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錯誤.
故選B。
3.(2025八下·余姚期中)如圖,下列為光線在空氣與玻璃的界面處發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圖,其中正確的(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解析】【分析】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規律分析判斷。
【解答】 A.光線斜射在空氣與玻璃的界面處發生反射,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當光由空氣斜射入中玻璃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正確;
B.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應該大于入射角,而圖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了,故B錯誤;
C.光線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時,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發生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圖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且反射光線箭頭標錯了,故C錯誤;
D.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而圖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且反射光線箭頭標錯了,故D錯誤。
故選A。
4.(2025八下·余姚期中)將一蠟燭放在裝有水的燒瓶前,調整蠟燭和燒瓶至如圖所示位置,在墻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該像的性質是(  )
A.縮小的虛像 B.放大的虛像 C.縮小的實像 D.放大的實像
【答案】D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分析】比較像距和物距大小,從而確定成像特點。
【解答】 裝有水的燒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調整蠟燭和燒瓶至如圖所示位置,在墻壁上得到清晰的像,由圖可知,像距大于物距,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故選D。
5.(2025八下·余姚期中)智能家居系統中包含各種電路。關于電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電路閉合時,電路中才有電流
B.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C.用電器是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D.一個完整的電路由電源、用電器和導線組成
【答案】B
【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
【解析】【分析】A.根據電流的產生條件判斷;
B.根據電源的作用判斷;
C.根據用電器的能量轉化判斷;
D.根據電路組成的知識判斷。
【解答】A.電路中產生電流的條件有兩個:一是要有電源,二是電路是通路,故A錯誤;
B. 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故B正確;
C.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它將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故C錯誤;
D. 一個完整的電路由電源、開關、用電器和導線組成,故D錯誤。
故選B。
6.(2025八下·余姚期中)科學課上小慧設想未來的太空音樂會卻被老師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這是因為(  )
A.太空中物體振動的頻率較低
B.聲音在真空中傳播速度太快
C.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真空不能傳聲
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不能傳聲
【答案】D
【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
【解析】【分析】根據聲音傳播的條件分析判斷。
【解答】 科學課上小慧設想未來的太空音樂會卻被老師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這是因為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不能傳聲 ,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
7.(2025八下·余姚期中)關于電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壓是形成電流的條件之一 B.電壓就是電的壓力
C.有電源就一定有電壓且有電流 D.有電壓就一定能形成電流
【答案】A
【知識點】電壓
【解析】【分析】 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得到持續電流的必要條件:有電壓;電路是通路。
【解答】 A.電壓和通路是形成電流的必要條件,電壓是形成電流的條件之一,故A正確;
B.電壓和壓力不是同一個物理量,故B錯誤;
C.有電源一定有電壓,同時還需要電路是通路,才能有電流,故C錯誤;
D.有電壓,同時電路是通路才能形成電流,故D錯誤。
故選A。
8.(2025八下·余姚期中)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摩擦起電的是(  )
A.用塑料梳子梳頭發時,頭發會隨梳子飄起
B.吸塵器能夠把地上的碎紙屑吸起來
C.在干燥的天氣中脫毛衣時,會聽到 “噼啪” 聲
D.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時,毛刷上吸附許多細微臟物
【答案】B
【知識點】摩擦起電
【解析】【分析】物體經過摩擦后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這就是摩擦起電現象,據此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A.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頭發,由于摩擦使梳子與頭發間帶有異種電荷,頭發間帶同種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使頭發蓬松,屬于摩擦起電,故A不合題意;
B.由于吸塵器葉片的轉動空氣流速變大,使吸塵器內部空氣壓強變小,小于周圍大氣壓,地上的碎紙屑在大氣壓力作用下被吸起來,不屬于摩擦起電,故B符合題意;
C.在干燥的天氣中脫毛衣時,毛衣與里面的衣服摩擦,使它們帶有異種電荷,電荷放電,發出啪啪聲,屬于摩擦起電,故C不合題意;
D.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時,由于摩擦使毛刷與衣服帶有異種電荷,異種電荷相互吸引,毛刷把衣服上的贓物吸起,毛刷上吸附了許多贓物,屬于摩擦起電,故D不合題意;
故選B。
9.(2025八下·余姚期中)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體會一片模糊,因為光從空氣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從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就明顯減小。關于在水中看清物體,有下列說法 其中正確的是()
①高度遠視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體更清晰;
②高度近視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體更清晰;
③正常人在水中應戴高度老花眼鏡;
④正常人在水中應戴高度近視眼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知識點】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
【解析】【分析】遠視眼的晶狀體變薄,會聚能力減弱,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遠視眼能看清遠處的物體,不能看清近處的物體,要看清近處的物體需要戴凸透鏡進行矯正。
近視眼的晶狀體變厚,會聚能力增強,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近視眼能看清近處的物體,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要看清遠處的物體需要戴凹透鏡進行矯正。
【解答】 高度近視的人是因為他的眼睛的晶狀體會聚能力強,因為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小,光從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明顯減小,高度近視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體更清晰
正常人在水中就成遠視眼了,應戴高度老花眼鏡。
則正確的是②③。
故選D。
10.(2025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是小曹同學在實驗課上連接的一些電路,閉合開關后,出現電源短路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
【解析】【分析】 短路可分為用電器短路和電源短路,用電器短路是指該用電器中沒有電流通過;而電源短路是直接將導線接在電源兩端,結合電路圖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A.當閉合開關后,燈泡可以發光,故A不符合題意;
B.電鍵閉合后,兩盞燈泡可以發光,故B不符合題意;
C.當閉合開關后,電源被短路,故C符合題意;
D.當閉合開關后,一個燈泡被短路,另外一只燈泡可以發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1.(2025八下·余姚期中)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a為玻璃板,b和c為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為了保證實驗效果應選擇較薄的玻璃板
B.實驗時玻璃板a應與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C.沿水平桌面移動蠟燭c前應先將其點燃
D.該實驗最好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
【答案】C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 A.從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和保證實驗效果這個角度去分析此題。
B.實驗中玻璃板如果不垂直于桌面,后面的蠟燭無法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
C.玻璃板是透明的,兩面都能發生反射形成像。
D.當實驗環境光線較暗時,實驗現象會更加明顯。
【解答】 A.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故A正確符合題意;
B.實驗時玻璃板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后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就無法驗證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a應與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B正確不合題意;
C.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兩面都能發生反射現象形成像,如果移動蠟燭c前先將其點燃,在玻璃板兩面都會形成蠟燭的像,實驗很難進行,故C錯誤符合題意;
D.因蠟燭是點燃的,所以適合在較黑暗的環境下才可看清蠟燭的像,能保證實驗效果,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12.(2025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電路圖、電流表A1與A的示數分別如圖甲、乙所示,則電流表A2的示數為(  )
A.0.5 A B.0.1 A C.1.1 A D.1.7 A
【答案】C
【知識點】電流的測量及電流表的使用;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
【解析】【分析】首先根據甲圖比較A1和A的示數大小,然后根據乙圖讀出兩個電流表的示數,最后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計算即可。
【解答】根據甲圖可知,燈泡L1和L2并聯,電流表A測干路電流,A1測L1的電流,A2測L2的電流。
根據I總=I1+I2可知,電流表A大于A1的示數。
根據乙圖可知,當電流表A1的量程為0~0.6A時,分度值為0.02A,示數為0.4A;
當量程為0~3A時,分度值為0.1A,示數為2A;
當電流表A的量程為0~0.6A時,分度值為0.02A,示數為0.3A;
當量程為0~3A時,分度值為0.1A,示數為1.5A;
那么電流表A1的示數為0.4A,A的示數為1.5A。
那么電流表A2的示數:I2=I總-I1=1.5A-0.4A=1.1A。
故選C。
13.(2025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一束方向不變的光線從右斜射向水面,這時的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的左端稍墊高一些,待水面重新恢復平靜時,反射角是β1,折射角是γ1,那么(  )
A.β1=β、γ1=γ B.β1<β、γ1>γ
C.β1<β、γ1<γ D.β1>β、γ1>γ
【答案】A
【知識點】光的折射規律
【解析】【分析】 首先分析入射角是如何變化的,然后根據反射規律和折射規律判斷反射角和折射角的變化情況。
【解答】 當把容器的右端墊高些時,水面仍然是水平的,即法線方向仍然是豎直方向,故入射角不變,所以反射角和折射角也不變化,即β1=β、γ1=γ 。
故選A。
14.(2025八下·余姚期中)皮膚上分布著多種感受器,能感知多種信息的刺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皮膚感覺主要有四種,即觸壓覺、痛覺、冷覺和熱覺
B.皮膚可感覺外界物體的大小、形狀、軟硬、冷熱等多種信息
C.皮膚上的感受器的多少決定皮膚感覺的靈敏性
D.全身各個部位對各種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
【答案】D
【知識點】人的感覺
【解析】【分析】皮膚的結構是由表皮和真皮組成的,表皮由上皮組織組成,真皮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真皮內由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能夠感受外界的冷、熱、觸、壓等刺激。
【解答】體的各個部位對各種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撫摸一般用手指尖,手指尖的觸覺神經末梢比較集中,手背上熱覺神經末梢比較豐富。
故選D。
15.(2025八下·余姚期中)電源可以使電荷定向移動形成持續電流。下圖為電動玩具中電池的安裝情況,當電動玩具工作時,電流方向標注正確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知識點】電流和電流的單位換算
【解析】【分析】根據電流方向的規定分析判斷。
【解答】在電源外部,電流總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即從正極出,從負極回,故A正確,而B、C、D錯誤。
故選C。
16.(2025八下·余姚期中)在學校舉行的逃生演習中,同學們聽到警報聲需要迅速逃生。如圖是人耳的結構,下列關于人耳結構在此過程中作用的描述正確的是(  )
A.②收集聲波 B.③帶動聽小骨振動
C.⑤放大振動 D.⑥產生聽覺
【答案】B
【知識點】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
【解析】【分析】觀圖可知:①耳郭、②外耳道、③鼓膜,④聽小骨、⑤耳蝸、⑥聽神經。
【解答】A、②是外耳道,將聲波傳至鼓膜,A錯誤。
B、③是鼓膜,把聲波振動轉為機械振動,帶動聽小骨振動,B正確。
C、⑤是耳蝸,里面有聽覺感受器,接受震動刺激產生神經沖動,C錯誤。
D、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產生的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內的感覺細胞,再通過聽覺神經傳給大腦,產生聽覺,D錯誤。
故選:B。
17.(2025八下·余姚期中)小木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將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另一側的光屏移動到距凸透鏡10 cm處時,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接著把光源換成蠟燭,調整好相關器材的高度,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 cm刻度線處,移動蠟燭到光具座的左端并點燃,再移動光屏至如圖所示位置時,在光屏中央得到一個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通過移動蠟燭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況符合實際的是(  )
A.若蠟燭放置在10 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若蠟燭放置在30 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縮小的像
C.若蠟燭放置在35 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D.若蠟燭放置在45 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答案】C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分析】 首先根據題目信息確定凸透鏡的焦距,然后將物距和焦距進行比較,從而確定成像特點即可。
【解答】 將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另一側的光屏移動到距凸透鏡10厘米處時,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可得f=10cm;
A.若蠟燭放置在10厘米刻度線處,物距u=50cm-10cm=40cm,滿足u>2f,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移動光屏,在光屏上能呈清晰的像,故A錯誤;
B.若蠟燭放置在30厘米刻度線處,物距u=50cm-30cm=20cm,滿足u=2f。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故B錯誤;
C.若蠟燭放置在35厘米刻度線處,物距u=50cm-35cm=15cm,滿足2f>u>f,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故C正確;
D.若蠟燭放置在45厘米刻度線處,物距u=50cm-45cm=5cm,滿足u<f,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D錯誤。
故選C。
18.(2025八下·余姚期中)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其下方的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這時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該凸透鏡的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答案】A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解答】由于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時,即像距為L時,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所以凸透鏡的焦距f≠L;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說明凸透鏡的焦點不在光斑之后,故焦點應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L,選項BCD錯誤,選項A正確;
故選A。
【分析】根據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這個光斑可能是焦點之后的,也可能是焦點之前的光斑,根據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可推斷焦點在光斑之前,從而判斷焦距。
19.(2025八下·余姚期中)小瀟作發光點S的像S'的光路圖,如圖。她作圖的步驟有:
①作反射光線O1A1、O2A2;
②作入射光線SO1、SO2;
③作法線O1N1、O2N2;
④將反射光線O1A1、O2A2反向延長交于S'。
正確的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答案】B
【知識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
【解析】【分析】 根據光的反射定律,作出任意兩條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將這兩條反射光線反向延長,延長線的交點即為點光源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位置。
【解答】 從點光源S向鏡面任意發出兩條入射光線,SO1、SO2,入射點分別是O1、O2,畫出法線O1N1、O2N2,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畫出這兩條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O1A1、O2A2,;將這兩條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相交于點S',點S'即為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所以正確的順序是②③①④。
故選B。
20.(2025八下·余姚期中)浙江省是我國重要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地。其中人工智能芯片的電路連接方式,作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核心,對其運行效率和穩定性有著極高要求,而科學合理的電路連接則是達成這些目標的重要基礎。在芯片內部復雜的電路架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芯片內所有功能模塊之間都采用串聯的方式連接
B.采用并聯的連接方式,不同功能模塊能獨立工作,互不影響
C.在串聯電路中,隨著用電器數量的增加,通過各用電器的電流也會增大
D.當并聯電路中增加一條支路時,通過其他支路的電流會減小
【答案】B
【知識點】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
【解析】【分析】AB.用電器相互影響為串聯,不相互影響為并聯;
C.串聯電路電阻串聯越多則總電阻越大;
D.并聯電路各支路不相互影響。
【解答】AB.根據題意可知,芯片內所有功能模塊可以單獨工作,也可同時工作,即不相互影響,那么為并聯,故A錯誤,B正確;
C. 在串聯電路中,隨著用電器數量的增加,總電阻會增大,根據可知,總電流會減小,故C錯誤;
D. 當并聯電路中增加一條支路時, 根據并聯電路不相互影響的特點可知,通過其它支路的電流會減小,故D錯誤。
故選B。
21.(2025八下·余姚期中)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   。從鋼琴和長笛等樂器中發出有規律的、悅耳的聲音叫做   。如圖所示,蝙蝠是靠   探測飛行中的障礙和發現昆蟲。
【答案】大;樂音;超聲波
【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超聲波與次聲波
【解析】【分析】(1)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
(2)聽起來讓人煩躁的聲音叫噪音,聽起來賞心悅目的聲音叫樂音;
(3)根據超聲波的應用解答。
【解答】(1)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大。
(2)從鋼琴和長笛等樂器中發出有規律的、悅耳的聲音叫做樂音。
(3)如圖所示,蝙蝠是靠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和發現昆蟲。
22.(2025八下·余姚期中)小怡同學用激光筆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現兩個紅點A和B。若保持入射點O不變,欲使A點下移至A',應使入射光線MO繞著點O沿   (選填“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若保持入射光線不變,欲使B點下移至B',應使水面   (選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變化過程中,折射角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答案】順時針;上升;不變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規律
【解析】【分析】 (1)根據光的反射規律知,當入射角變大時,反射角也變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根據光的折射規律知,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入射角變大時,折射角也變大,但折射角總小于入射角。
【解答】 (1)當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同時會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現保持入射點O的位置不變,欲使光點A下移至A'處,則反射光線偏離法線,反射角增大,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則入射角也需增大,故使入射光線繞著O點沿順時針方向轉動。
(2)在水面變化過程中,由于入射光線不變,即入射角不變,則折射也不發生改變,因此過B'點做OB的平行線即為光點下移的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顯然入射光線不變,欲使B點下移至B',水面需上升。
23.(2025八下·余姚期中)生物實驗室常用   鏡觀察細胞,而人的眼睛是一種“神奇的照相機”,圖中   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它能將光線   (填“會聚”或“發散”)在視網膜上。
【答案】顯微;晶狀體;會聚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人們通過顯微鏡來觀察微小的物體,屬于凸透鏡成像的應用;人的眼睛相當于一架照相機,晶狀體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解答】細胞人的肉眼看不到,生物實驗實驗室常用顯微鏡通過兩次放大觀察細胞。
照相機的鏡頭是凸透鏡,人眼的晶狀體就相當于是一個可變焦的凸透鏡。
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能使成像落在視網膜上。
24.(2025八下·余姚期中)在水果中平行插入兩片不同金屬制成的極板,就組成了一個水果電池。如圖所示,幾個水果電池提供的電力足以點亮一排LED燈。則圖中的“水果”是電路中的   (選填“用電器”或“電源”),各水果電池之間是   (選填“串聯”或“并聯”)。
【答案】電源;串聯
【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
【解析】【分析】(1)電源提供電能,用電器消耗電能;
(2)用電器首尾相連為串聯,并排連接在電路兩點之間為并聯。
【解答】(1)圖中的“水果”給二極管提供電能,因此為電源;
(2)各個水果電池之間首尾相連,應該為串聯。
25.(2025八下·余姚期中)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有三個開關S1、S2、S3,如果僅將開關S3閉合,S1、S2斷開,則燈L1、L2   聯;如果將開關S1、S2閉合,S3斷開,則燈L1、L2   聯。如果將開關S1、S2、S3都閉合,電路處于   狀態。
【答案】串;并;短路
【知識點】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
【解析】【分析】(1)串聯電路電流只有一條路徑,電流依次經過各用電器從正極回到電源負極;并聯電路電流有多條路徑,分別經過各用電器從電源正極回到負極;
(2)電源短路是指用導線直接將電源兩端相連,這種電路是不允許的。
【解答】僅將開關S3閉合,S1、S2斷開,電路中只有一條電流路徑,故燈L1、L2串聯。
將開關S1、S2閉合,S3斷開,電路中存在兩條電流路徑,分別經過燈L1、L2,故燈L1、L2并聯。
將開關S1、S2、S3都閉合,電流從電源正極出發,經過開關S1、S3、S2、回到電源負極,不經過用電器,造成電源短路。
26.(2025八下·余姚期中)有一款個性化智能鏡子,能識別“主人”的聲音或面部圖像而啟動智能模塊,主人就可以使用該平面鏡。
(1)該智能鏡子是通過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來辨別聲音是否由“主人”發出的。
(2)人臉識別的主要部件是:平面鏡中內嵌一塊帶攝像頭的顯示屏、檢測用戶是否靠近鏡子的傳感器和智能模塊等。人臉通過攝像頭可成像在感光組件上,其原理如圖所示,則該像的特點是   。(選填“正立/倒立”“放大/縮小”、“實像/虛像”)
(3)當“主人”靠近鏡子時,傳感器開關S1閉合,內部燈泡L工作。圖像識別系統被喚醒后S2閉合,智能模塊啟動。下列電路設計符合該智能鏡子要求的是____。(填字母)
A. B.
C. D.
【答案】(1)音色
(2)倒立、縮小的實像
(3)B
【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串、并聯電路的設計
【解析】【分析】(1)不同發聲體發出的聲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2)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分析。
(3)根據題意分析兩個開關的連接方式、燈泡與智能模塊的連接方式。
【解答】(1)因為每個人的發聲音色不同,所以智能鏡子是通過音色來辨別聲音是否由“主人”發出的。
(2)人臉通過攝像頭可成像在感光組件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3)根據題意可知,當用戶靠近鏡子時,傳感器開關S1閉合,內部燈泡L工作,圖像識別系統被喚醒后S2閉合,智能模塊啟動,這說明智能模塊與燈泡互不影響,是并聯的,且開關S1在干路中控制整個電路,S2控制智能模塊,故B正確。
故答案為:(1)音色;(2)倒立、縮小的實像;(3)B。
27.(2025八下·余姚期中)我區2024年5月某天發生的雷電現象,閃電是云層間、云層與空氣間或云層與地面之間的放電現象,放電的兩者所帶的是   (填“同種”或“異種”)電荷;云層和空氣摩擦帶電的實質是   (填“產生了新電荷”或“電荷發生了轉移”)。
【答案】異種;電荷發生了轉移
【知識點】摩擦起電
【解析】【分析】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荷的轉移,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電,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所以相互摩擦的兩個物體帶等量的異種電荷。
【解答】 雷電是云層與大地之間或云層與云層之間的放電現象,放電的兩者所帶的是異種電荷;摩擦帶電的實質電荷發生了轉移。
28.(2025八下·余姚期中)某實驗小組想要探究水果電池的相關特性,進行了如下實驗:
(1)他們制作了由檸檬組成的水果電池組,每個檸檬上插入一片銅片和一片鋅片。已知科學上規定正電荷移動方向為電流方向,在這個水果電池中,電流是從   片流向   片(選填 “銅” 或 “鋅” )。
(2)用電壓表測量該檸檬水果電池組的電壓,若電壓表的接線柱連接正確,讀數時發現指針反向偏轉,原因是    。
(3)該小組還想用電流表測量水果電池組的電流,連接電路時開關必須處于   狀態,電流表應   聯在電路中。
(4)小組同學發現,用不同水果制作電池,連接相同的小燈泡時,燈泡亮度不同。這說明不同水果電池提供的   大小可能不同。
(5)為了進一步探究水果電池的電壓與水果種類的關系,他們控制銅片和鋅片的插入深度、距離等因素相同,分別用檸檬、橙子、蘋果制作電池并測量電壓,這種研究方法在科學探究中叫做   法。
(6)小明根據探究準備研究實物電路,請你幫助小明同學畫出相應電路圖。
【答案】(1)銅;鋅
(2)正負接線柱接反
(3)斷開;串
(4)電壓
(5)控制變量
(6)
【知識點】根據實物圖畫電路圖;電流和電流的單位換算;電流的測量及電流表的使用;電壓的測量及電壓表的使用
【解析】【分析】(1)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容易失去電子,從而使電子從鋅到銅流動,而電流的方向與電子的移動方向相反,據此確定電流方向;
(2)根據電壓表的使用規范解答;
(3)連接電路時開關必須斷開,避免電路時通時斷燒毀用電器;根據電流表的使用方法解答;
(4)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而電流越大,燈泡亮度越大。
(5)探究某個因素對物理量的影響時,需要控制其它因素不變,這就是控制變量法;
(6)根據實物圖畫電路圖時,要保證串并聯關系,以及連接的先后順序一致。
【解答】(1)已知科學上規定正電荷移動方向為電流方向,在這個水果電池中,電流是從銅片流向鋅片。
(2) 若電壓表的接線柱連接正確,讀數時發現指針反向偏轉,原因是:正負接線柱接反;
(3)該小組還想用電流表測量水果電池組的電流,連接電路時開關必須處于斷開狀態,電流表應串聯在電路中。
(4)小組同學發現,用不同水果制作電池,連接相同的小燈泡時,燈泡亮度不同。這說明不同水果電池提供的電壓大小可能不同。
(5)為了進一步探究水果電池的電壓與水果種類的關系,他們控制銅片和鋅片的插入深度、距離等因素相同,分別用檸檬、橙子、蘋果制作電池并測量電壓,這種研究方法在科學探究中叫做控制變量法。
(6)根據圖片可知,燈泡L1和L2并聯,開關S1在正極干路上,開關S2與L2串聯在同一支路上,且靠近負極一側,那么電路圖如下:
29.(2025八下·余姚期中)如圖甲所示,光具座上從左到右依次為F光源、凸透鏡、光屏,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當三者分別處于光具座20cm處、50cm處、80cm處時,恰好在光屏上呈現一個清晰的像。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凸透鏡的焦距    cm。
(2)若小余想給大家展示投影儀中的凸透鏡成像的原理,他應該將F光源向右移動到光具座    cm刻度范圍之間,再將光屏向右移動到適合位置時,便能在光屏中央找到一個清晰的像。此時從光屏左側觀察,小余看到的像可能是   。
A. B. C. D.
(3)若小余將F光源從光具座取下,使其緊靠在裝滿水的圓柱形玻璃杯左側(圖乙)。現將F光源逐漸水平向左移動,右側的小余透過杯子觀察該過程中像的變化。小余看到的像可能是____。
A. B. C. D.
(4)小余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研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在上述探究活動中,若已知蠟燭與光屏間的距離為L0,與凸透鏡第一次所在位置A間的距離為L,如圖乙所示,則該透鏡焦距f   (填“>”、“<”或“=”)L,透鏡先后兩次所在位置A、B之間的距離s=   (用L0、L表示)。
【答案】(1)15.0
(2)20.0至35.0;A
(3)A;B;C;D
(4)小于;L0-2L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分析】 (1)根據u=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據此確定凸透鏡的焦距;
(2)根據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投影儀。
(3)根據物體的位置變化,結合凸透鏡的成像原理分析;
(4)比較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從而確定成像特點,據此比較焦距的大小。當物體和光屏的距離不變時,凸透鏡可以在兩個位置成像,且第二次的物距等于第一次的像距,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1)由圖可知,u=v=30.0cm,根據u=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可知,即2f=30.0cm,故該凸透鏡的焦距為f=15.0cm;
(2)投影儀成像原理是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因此他應該將F光源向右移動到光具座20~35cm刻度范圍之間,再將光屏向右移動到適合位置時,便能在光屏中央找到一個清晰的像;此時從光屏左側觀察,小余看到的像可能是A;
(3)根據乙圖可知,當光源F逐漸向左移動的過程中,它要經歷一倍焦距內,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二倍焦距以外,那么會一次看到正立放大的虛像、倒立放大的虛像和倒立縮小的虛像,故選ABCD。
(4) 在上述探究活動中,若已知蠟燭與光屏間的距離為L0,與凸透鏡第一次所在位置A間的距離為L,成倒立放大實像條件是f<U<2f,如圖2所示,則該透鏡焦距f<L。
當凸透鏡移至B位置時,因為在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根據光的可逆性原理,可以假設蠟燭在光屏位置時,像應成在原蠟燭位置,因此,光屏到透鏡位置B的距離應為L,故透鏡先后兩次所在位置A、B之間的距離s=L0-2L。
30.(2025八下·余姚期中)小玉在家使用臺燈時發現以下現象:
1. 插頭插入插座時,偶爾會看到小火花并聽到“啪”的聲響;
2. 臺燈突然不亮,但其他電器仍正常工作;
3. 小明用電流表測量臺燈電路,發現電流為零。
請按照要求回答下面問題:
(1)插頭插入插座時產生小火花的主要原因是:(  )
A.電流過大 B.靜電放電 C.電壓過高 D.電路短路
(2)臺燈不亮但其他電器正常,說明家庭電路是   聯的;若電流表讀數為零,可能的故障是臺燈發生了   。
(3)如圖所示,小玉同學準備用如下實驗模擬探究臺燈使用的原理。
小玉同學想要測量通過L2的電流,連接時粗心的小玉卻出現了失誤,請你幫小玉改動一根導線糾正(在錯誤的導線上劃×,并畫出正確的導線)。
(4)若小玉發現臺燈燈絲完好,但閉合開關后仍不亮,請結合電路知識分析可能的原因    (寫出一點即可)
【答案】(1)B
(2)并;斷路
(3)
(4)開關接觸不良(斷路); 導線連接處松動(斷路)
【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1)根據此時開關沒有閉合分析;
(2)用電器相互影響為串聯,不相互影響為并聯。當電路發生斷路時,整個電路沒有電流產生;
(3)電流表要與被測的用電器串聯,據此分析;
(4)臺燈完好,但是不亮,可能是發生斷路,據此解答。
【解答】(1)插頭插入插座時,此時開關沒有閉合,家庭電路的電壓還沒有作用在臺燈上,因此不會是電流、電壓過大或短路引起,只能是靜電放電所致,
故選B。
(2)臺燈不亮但其他電器正常,說明二者不相互影響,那么家庭電路是并聯的;若電流表讀數為零,可能的故障是臺燈發生了斷路。
(3) 想要測量通過L2的電流, 就必須讓電流表與L2串聯在同一支路上,即將導線a從L2上拆下,改接在電流表的“-”接線柱上即可,如下圖所示:
(4) 若小玉發現臺燈燈絲完好,但閉合開關后仍不亮, 則可能原因為:開關接觸不良(斷路); 導線連接處松動(斷路)。
31.(2025八下·余姚期中)一輛汽車以 36km/h 的速度向四明山駛去,在司機鳴笛后 4s 聽到了回聲。求:(當時氣溫為 15℃,聲音在 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 340m/s)
(1)汽車在 4s 內行駛的距離;
(2)聲音在 4s 內傳播的距離;
(3)鳴笛時汽車到高山的距離。
【答案】(1)解:汽車的速度v車=36km/h=10m/s;
汽車在 4s 內行駛的距離s車=v車t=10m/s×4s=40m;
(2)解:聲音在4s內通過的距離式s聲=v聲t= 340m/s×4s=1360m;
(3)解:鳴笛時汽車到高山的距離。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s車=v車t計算汽車4s內行駛的距離;
(2)根據公式s聲=v聲t計算聲音在4s內通過的距離;
(3)當汽車聽到回聲時,汽車和聲音經過的距離和恰好等于汽車鳴笛時到高山距離的2倍。
1 / 1浙江省余姚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六校聯考 期中 科學試卷
1.(2025八下·余姚期中)2023年浙江亞運會劃龍舟比賽上,選手的手掌按住正在發聲的鼓面,鼓聲消失了,原因是手()
A.使鼓面停止了振動 B.吸收了聲波
C.改變了鼓面的振動頻率 D.把聲音反射回去了
2.(2025八下·余姚期中)下列關于光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浙江余姚通濟橋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現象
B.影子的形成說明了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C.紅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能使熒光物質發光
D.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2025八下·余姚期中)如圖,下列為光線在空氣與玻璃的界面處發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圖,其中正確的(  )
A. B.
C. D.
4.(2025八下·余姚期中)將一蠟燭放在裝有水的燒瓶前,調整蠟燭和燒瓶至如圖所示位置,在墻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該像的性質是(  )
A.縮小的虛像 B.放大的虛像 C.縮小的實像 D.放大的實像
5.(2025八下·余姚期中)智能家居系統中包含各種電路。關于電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只有電路閉合時,電路中才有電流
B.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C.用電器是將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D.一個完整的電路由電源、用電器和導線組成
6.(2025八下·余姚期中)科學課上小慧設想未來的太空音樂會卻被老師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這是因為(  )
A.太空中物體振動的頻率較低
B.聲音在真空中傳播速度太快
C.聲音只能在空氣中傳播,真空不能傳聲
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不能傳聲
7.(2025八下·余姚期中)關于電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壓是形成電流的條件之一 B.電壓就是電的壓力
C.有電源就一定有電壓且有電流 D.有電壓就一定能形成電流
8.(2025八下·余姚期中)下列現象中,不屬于摩擦起電的是(  )
A.用塑料梳子梳頭發時,頭發會隨梳子飄起
B.吸塵器能夠把地上的碎紙屑吸起來
C.在干燥的天氣中脫毛衣時,會聽到 “噼啪” 聲
D.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時,毛刷上吸附許多細微臟物
9.(2025八下·余姚期中)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體會一片模糊,因為光從空氣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從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就明顯減小。關于在水中看清物體,有下列說法 其中正確的是()
①高度遠視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體更清晰;
②高度近視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體更清晰;
③正常人在水中應戴高度老花眼鏡;
④正常人在水中應戴高度近視眼鏡。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0.(2025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是小曹同學在實驗課上連接的一些電路,閉合開關后,出現電源短路的是(  )
A. B.
C. D.
11.(2025八下·余姚期中)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a為玻璃板,b和c為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為了保證實驗效果應選擇較薄的玻璃板
B.實驗時玻璃板a應與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C.沿水平桌面移動蠟燭c前應先將其點燃
D.該實驗最好在較暗的環境中進行
12.(2025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電路圖、電流表A1與A的示數分別如圖甲、乙所示,則電流表A2的示數為(  )
A.0.5 A B.0.1 A C.1.1 A D.1.7 A
13.(2025八下·余姚期中)如圖所示,一束方向不變的光線從右斜射向水面,這時的反射角是β,折射角是γ。若把水槽的左端稍墊高一些,待水面重新恢復平靜時,反射角是β1,折射角是γ1,那么(  )
A.β1=β、γ1=γ B.β1<β、γ1>γ
C.β1<β、γ1<γ D.β1>β、γ1>γ
14.(2025八下·余姚期中)皮膚上分布著多種感受器,能感知多種信息的刺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皮膚感覺主要有四種,即觸壓覺、痛覺、冷覺和熱覺
B.皮膚可感覺外界物體的大小、形狀、軟硬、冷熱等多種信息
C.皮膚上的感受器的多少決定皮膚感覺的靈敏性
D.全身各個部位對各種刺激的敏感性是相同的
15.(2025八下·余姚期中)電源可以使電荷定向移動形成持續電流。下圖為電動玩具中電池的安裝情況,當電動玩具工作時,電流方向標注正確的是 (  )
A. B. C. D.
16.(2025八下·余姚期中)在學校舉行的逃生演習中,同學們聽到警報聲需要迅速逃生。如圖是人耳的結構,下列關于人耳結構在此過程中作用的描述正確的是(  )
A.②收集聲波 B.③帶動聽小骨振動
C.⑤放大振動 D.⑥產生聽覺
17.(2025八下·余姚期中)小木在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將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另一側的光屏移動到距凸透鏡10 cm處時,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接著把光源換成蠟燭,調整好相關器材的高度,將凸透鏡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 cm刻度線處,移動蠟燭到光具座的左端并點燃,再移動光屏至如圖所示位置時,在光屏中央得到一個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通過移動蠟燭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況符合實際的是(  )
A.若蠟燭放置在10 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若蠟燭放置在30 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縮小的像
C.若蠟燭放置在35 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D.若蠟燭放置在45 cm刻度線處,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18.(2025八下·余姚期中)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其下方的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這時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該凸透鏡的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19.(2025八下·余姚期中)小瀟作發光點S的像S'的光路圖,如圖。她作圖的步驟有:
①作反射光線O1A1、O2A2;
②作入射光線SO1、SO2;
③作法線O1N1、O2N2;
④將反射光線O1A1、O2A2反向延長交于S'。
正確的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20.(2025八下·余姚期中)浙江省是我國重要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地。其中人工智能芯片的電路連接方式,作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核心,對其運行效率和穩定性有著極高要求,而科學合理的電路連接則是達成這些目標的重要基礎。在芯片內部復雜的電路架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芯片內所有功能模塊之間都采用串聯的方式連接
B.采用并聯的連接方式,不同功能模塊能獨立工作,互不影響
C.在串聯電路中,隨著用電器數量的增加,通過各用電器的電流也會增大
D.當并聯電路中增加一條支路時,通過其他支路的電流會減小
21.(2025八下·余姚期中)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   。從鋼琴和長笛等樂器中發出有規律的、悅耳的聲音叫做   。如圖所示,蝙蝠是靠   探測飛行中的障礙和發現昆蟲。
22.(2025八下·余姚期中)小怡同學用激光筆照射水面,在水槽壁上出現兩個紅點A和B。若保持入射點O不變,欲使A點下移至A',應使入射光線MO繞著點O沿   (選填“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轉動;若保持入射光線不變,欲使B點下移至B',應使水面   (選填“上升”或“下降”),在水面變化過程中,折射角   (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23.(2025八下·余姚期中)生物實驗室常用   鏡觀察細胞,而人的眼睛是一種“神奇的照相機”,圖中   相當于照相機的鏡頭,它能將光線   (填“會聚”或“發散”)在視網膜上。
24.(2025八下·余姚期中)在水果中平行插入兩片不同金屬制成的極板,就組成了一個水果電池。如圖所示,幾個水果電池提供的電力足以點亮一排LED燈。則圖中的“水果”是電路中的   (選填“用電器”或“電源”),各水果電池之間是   (選填“串聯”或“并聯”)。
25.(2025八下·余姚期中)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有三個開關S1、S2、S3,如果僅將開關S3閉合,S1、S2斷開,則燈L1、L2   聯;如果將開關S1、S2閉合,S3斷開,則燈L1、L2   聯。如果將開關S1、S2、S3都閉合,電路處于   狀態。
26.(2025八下·余姚期中)有一款個性化智能鏡子,能識別“主人”的聲音或面部圖像而啟動智能模塊,主人就可以使用該平面鏡。
(1)該智能鏡子是通過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來辨別聲音是否由“主人”發出的。
(2)人臉識別的主要部件是:平面鏡中內嵌一塊帶攝像頭的顯示屏、檢測用戶是否靠近鏡子的傳感器和智能模塊等。人臉通過攝像頭可成像在感光組件上,其原理如圖所示,則該像的特點是   。(選填“正立/倒立”“放大/縮小”、“實像/虛像”)
(3)當“主人”靠近鏡子時,傳感器開關S1閉合,內部燈泡L工作。圖像識別系統被喚醒后S2閉合,智能模塊啟動。下列電路設計符合該智能鏡子要求的是____。(填字母)
A. B.
C. D.
27.(2025八下·余姚期中)我區2024年5月某天發生的雷電現象,閃電是云層間、云層與空氣間或云層與地面之間的放電現象,放電的兩者所帶的是   (填“同種”或“異種”)電荷;云層和空氣摩擦帶電的實質是   (填“產生了新電荷”或“電荷發生了轉移”)。
28.(2025八下·余姚期中)某實驗小組想要探究水果電池的相關特性,進行了如下實驗:
(1)他們制作了由檸檬組成的水果電池組,每個檸檬上插入一片銅片和一片鋅片。已知科學上規定正電荷移動方向為電流方向,在這個水果電池中,電流是從   片流向   片(選填 “銅” 或 “鋅” )。
(2)用電壓表測量該檸檬水果電池組的電壓,若電壓表的接線柱連接正確,讀數時發現指針反向偏轉,原因是    。
(3)該小組還想用電流表測量水果電池組的電流,連接電路時開關必須處于   狀態,電流表應   聯在電路中。
(4)小組同學發現,用不同水果制作電池,連接相同的小燈泡時,燈泡亮度不同。這說明不同水果電池提供的   大小可能不同。
(5)為了進一步探究水果電池的電壓與水果種類的關系,他們控制銅片和鋅片的插入深度、距離等因素相同,分別用檸檬、橙子、蘋果制作電池并測量電壓,這種研究方法在科學探究中叫做   法。
(6)小明根據探究準備研究實物電路,請你幫助小明同學畫出相應電路圖。
29.(2025八下·余姚期中)如圖甲所示,光具座上從左到右依次為F光源、凸透鏡、光屏,它們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當三者分別處于光具座20cm處、50cm處、80cm處時,恰好在光屏上呈現一個清晰的像。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凸透鏡的焦距    cm。
(2)若小余想給大家展示投影儀中的凸透鏡成像的原理,他應該將F光源向右移動到光具座    cm刻度范圍之間,再將光屏向右移動到適合位置時,便能在光屏中央找到一個清晰的像。此時從光屏左側觀察,小余看到的像可能是   。
A. B. C. D.
(3)若小余將F光源從光具座取下,使其緊靠在裝滿水的圓柱形玻璃杯左側(圖乙)。現將F光源逐漸水平向左移動,右側的小余透過杯子觀察該過程中像的變化。小余看到的像可能是____。
A. B. C. D.
(4)小余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研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在上述探究活動中,若已知蠟燭與光屏間的距離為L0,與凸透鏡第一次所在位置A間的距離為L,如圖乙所示,則該透鏡焦距f   (填“>”、“<”或“=”)L,透鏡先后兩次所在位置A、B之間的距離s=   (用L0、L表示)。
30.(2025八下·余姚期中)小玉在家使用臺燈時發現以下現象:
1. 插頭插入插座時,偶爾會看到小火花并聽到“啪”的聲響;
2. 臺燈突然不亮,但其他電器仍正常工作;
3. 小明用電流表測量臺燈電路,發現電流為零。
請按照要求回答下面問題:
(1)插頭插入插座時產生小火花的主要原因是:(  )
A.電流過大 B.靜電放電 C.電壓過高 D.電路短路
(2)臺燈不亮但其他電器正常,說明家庭電路是   聯的;若電流表讀數為零,可能的故障是臺燈發生了   。
(3)如圖所示,小玉同學準備用如下實驗模擬探究臺燈使用的原理。
小玉同學想要測量通過L2的電流,連接時粗心的小玉卻出現了失誤,請你幫小玉改動一根導線糾正(在錯誤的導線上劃×,并畫出正確的導線)。
(4)若小玉發現臺燈燈絲完好,但閉合開關后仍不亮,請結合電路知識分析可能的原因    (寫出一點即可)
31.(2025八下·余姚期中)一輛汽車以 36km/h 的速度向四明山駛去,在司機鳴笛后 4s 聽到了回聲。求:(當時氣溫為 15℃,聲音在 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 340m/s)
(1)汽車在 4s 內行駛的距離;
(2)聲音在 4s 內傳播的距離;
(3)鳴笛時汽車到高山的距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識點】聲音產生的條件
【解析】【分析】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解答】 敲鼓時鼓面振動發出聲音,手掌按住鼓面,鼓面停止振動,因此鼓發聲停止,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2.【答案】B
【知識點】光的直線傳播及應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現象及應用
【解析】【分析】A.根據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分析;
B.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特點和應用判斷;
C.根據紅外線和紫外線的特點和應用判斷;
D.根據光的反射的特點判斷。
【解答】 A.橋在水中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錯誤;
B.影子的形成說明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光被物體擋住后,物體后面就會呈現出陰影區域,就是影子,故B正確;
C.紫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能使熒光物質發光,而不是紅外線,故C錯誤;
D.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錯誤.
故選B。
3.【答案】A
【知識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作光的折射光路圖
【解析】【分析】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規律分析判斷。
【解答】 A.光線斜射在空氣與玻璃的界面處發生反射,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當光由空氣斜射入中玻璃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正確;
B.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時,折射角應該大于入射角,而圖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了,故B錯誤;
C.光線從空氣斜射入玻璃時,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發生反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圖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且反射光線箭頭標錯了,故C錯誤;
D.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時,發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而圖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且反射光線箭頭標錯了,故D錯誤。
故選A。
4.【答案】D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分析】比較像距和物距大小,從而確定成像特點。
【解答】 裝有水的燒瓶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調整蠟燭和燒瓶至如圖所示位置,在墻壁上得到清晰的像,由圖可知,像距大于物距,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故選D。
5.【答案】B
【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
【解析】【分析】A.根據電流的產生條件判斷;
B.根據電源的作用判斷;
C.根據用電器的能量轉化判斷;
D.根據電路組成的知識判斷。
【解答】A.電路中產生電流的條件有兩個:一是要有電源,二是電路是通路,故A錯誤;
B. 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 ,故B正確;
C.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它將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故C錯誤;
D. 一個完整的電路由電源、開關、用電器和導線組成,故D錯誤。
故選B。
6.【答案】D
【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
【解析】【分析】根據聲音傳播的條件分析判斷。
【解答】 科學課上小慧設想未來的太空音樂會卻被老師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這是因為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中不能傳聲 ,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
7.【答案】A
【知識點】電壓
【解析】【分析】 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得到持續電流的必要條件:有電壓;電路是通路。
【解答】 A.電壓和通路是形成電流的必要條件,電壓是形成電流的條件之一,故A正確;
B.電壓和壓力不是同一個物理量,故B錯誤;
C.有電源一定有電壓,同時還需要電路是通路,才能有電流,故C錯誤;
D.有電壓,同時電路是通路才能形成電流,故D錯誤。
故選A。
8.【答案】B
【知識點】摩擦起電
【解析】【分析】物體經過摩擦后有了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這就是摩擦起電現象,據此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A.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頭發,由于摩擦使梳子與頭發間帶有異種電荷,頭發間帶同種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使頭發蓬松,屬于摩擦起電,故A不合題意;
B.由于吸塵器葉片的轉動空氣流速變大,使吸塵器內部空氣壓強變小,小于周圍大氣壓,地上的碎紙屑在大氣壓力作用下被吸起來,不屬于摩擦起電,故B符合題意;
C.在干燥的天氣中脫毛衣時,毛衣與里面的衣服摩擦,使它們帶有異種電荷,電荷放電,發出啪啪聲,屬于摩擦起電,故C不合題意;
D.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時,由于摩擦使毛刷與衣服帶有異種電荷,異種電荷相互吸引,毛刷把衣服上的贓物吸起,毛刷上吸附了許多贓物,屬于摩擦起電,故D不合題意;
故選B。
9.【答案】D
【知識點】遠視眼的成因與矯正辦法
【解析】【分析】遠視眼的晶狀體變薄,會聚能力減弱,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遠視眼能看清遠處的物體,不能看清近處的物體,要看清近處的物體需要戴凸透鏡進行矯正。
近視眼的晶狀體變厚,會聚能力增強,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近視眼能看清近處的物體,不能看清遠處的物體,要看清遠處的物體需要戴凹透鏡進行矯正。
【解答】 高度近視的人是因為他的眼睛的晶狀體會聚能力強,因為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小,光從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明顯減小,高度近視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體更清晰
正常人在水中就成遠視眼了,應戴高度老花眼鏡。
則正確的是②③。
故選D。
10.【答案】C
【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
【解析】【分析】 短路可分為用電器短路和電源短路,用電器短路是指該用電器中沒有電流通過;而電源短路是直接將導線接在電源兩端,結合電路圖進行分析解答。
【解答】 A.當閉合開關后,燈泡可以發光,故A不符合題意;
B.電鍵閉合后,兩盞燈泡可以發光,故B不符合題意;
C.當閉合開關后,電源被短路,故C符合題意;
D.當閉合開關后,一個燈泡被短路,另外一只燈泡可以發光,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11.【答案】C
【知識點】平面鏡成像特點、原理和現象
【解析】【分析】 A.從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和保證實驗效果這個角度去分析此題。
B.實驗中玻璃板如果不垂直于桌面,后面的蠟燭無法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
C.玻璃板是透明的,兩面都能發生反射形成像。
D.當實驗環境光線較暗時,實驗現象會更加明顯。
【解答】 A.因為厚玻璃板的兩個面都可以當作反射面,會出現兩個像,影響到實驗效果,所以應選用薄玻璃板,故A正確符合題意;
B.實驗時玻璃板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后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就無法驗證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a應與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B正確不合題意;
C.因為玻璃板是透明的,兩面都能發生反射現象形成像,如果移動蠟燭c前先將其點燃,在玻璃板兩面都會形成蠟燭的像,實驗很難進行,故C錯誤符合題意;
D.因蠟燭是點燃的,所以適合在較黑暗的環境下才可看清蠟燭的像,能保證實驗效果,故D正確不合題意。
故選C。
12.【答案】C
【知識點】電流的測量及電流表的使用;串、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
【解析】【分析】首先根據甲圖比較A1和A的示數大小,然后根據乙圖讀出兩個電流表的示數,最后根據并聯電路的電流特點計算即可。
【解答】根據甲圖可知,燈泡L1和L2并聯,電流表A測干路電流,A1測L1的電流,A2測L2的電流。
根據I總=I1+I2可知,電流表A大于A1的示數。
根據乙圖可知,當電流表A1的量程為0~0.6A時,分度值為0.02A,示數為0.4A;
當量程為0~3A時,分度值為0.1A,示數為2A;
當電流表A的量程為0~0.6A時,分度值為0.02A,示數為0.3A;
當量程為0~3A時,分度值為0.1A,示數為1.5A;
那么電流表A1的示數為0.4A,A的示數為1.5A。
那么電流表A2的示數:I2=I總-I1=1.5A-0.4A=1.1A。
故選C。
13.【答案】A
【知識點】光的折射規律
【解析】【分析】 首先分析入射角是如何變化的,然后根據反射規律和折射規律判斷反射角和折射角的變化情況。
【解答】 當把容器的右端墊高些時,水面仍然是水平的,即法線方向仍然是豎直方向,故入射角不變,所以反射角和折射角也不變化,即β1=β、γ1=γ 。
故選A。
14.【答案】D
【知識點】人的感覺
【解析】【分析】皮膚的結構是由表皮和真皮組成的,表皮由上皮組織組成,真皮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真皮內由豐富的血管和感覺神經末梢,能夠感受外界的冷、熱、觸、壓等刺激。
【解答】體的各個部位對各種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撫摸一般用手指尖,手指尖的觸覺神經末梢比較集中,手背上熱覺神經末梢比較豐富。
故選D。
15.【答案】C
【知識點】電流和電流的單位換算
【解析】【分析】根據電流方向的規定分析判斷。
【解答】在電源外部,電流總是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即從正極出,從負極回,故A正確,而B、C、D錯誤。
故選C。
16.【答案】B
【知識點】耳的結構與聽覺的形成
【解析】【分析】觀圖可知:①耳郭、②外耳道、③鼓膜,④聽小骨、⑤耳蝸、⑥聽神經。
【解答】A、②是外耳道,將聲波傳至鼓膜,A錯誤。
B、③是鼓膜,把聲波振動轉為機械振動,帶動聽小骨振動,B正確。
C、⑤是耳蝸,里面有聽覺感受器,接受震動刺激產生神經沖動,C錯誤。
D、外界的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到鼓膜,產生的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耳蝸內的感覺細胞,再通過聽覺神經傳給大腦,產生聽覺,D錯誤。
故選:B。
17.【答案】C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分析】 首先根據題目信息確定凸透鏡的焦距,然后將物距和焦距進行比較,從而確定成像特點即可。
【解答】 將平行光正對凸透鏡照射,另一側的光屏移動到距凸透鏡10厘米處時,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可得f=10cm;
A.若蠟燭放置在10厘米刻度線處,物距u=50cm-10cm=40cm,滿足u>2f,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移動光屏,在光屏上能呈清晰的像,故A錯誤;
B.若蠟燭放置在30厘米刻度線處,物距u=50cm-30cm=20cm,滿足u=2f。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故B錯誤;
C.若蠟燭放置在35厘米刻度線處,物距u=50cm-35cm=15cm,滿足2f>u>f,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故C正確;
D.若蠟燭放置在45厘米刻度線處,物距u=50cm-45cm=5cm,滿足u<f,由凸透鏡成像規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虛像,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D錯誤。
故選C。
18.【答案】A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解答】由于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時,即像距為L時,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所以凸透鏡的焦距f≠L;若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說明凸透鏡的焦點不在光斑之后,故焦點應在光斑之前,因此f一定小于L,選項BCD錯誤,選項A正確;
故選A。
【分析】根據紙上呈現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這個光斑可能是焦點之后的,也可能是焦點之前的光斑,根據凸透鏡遠離紙的過程中光斑一直變大可推斷焦點在光斑之前,從而判斷焦距。
19.【答案】B
【知識點】作光的反射光路圖
【解析】【分析】 根據光的反射定律,作出任意兩條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將這兩條反射光線反向延長,延長線的交點即為點光源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位置。
【解答】 從點光源S向鏡面任意發出兩條入射光線,SO1、SO2,入射點分別是O1、O2,畫出法線O1N1、O2N2,根據光的反射定律,畫出這兩條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O1A1、O2A2,;將這兩條反射光線反向延長,相交于點S',點S'即為點光源S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所以正確的順序是②③①④。
故選B。
20.【答案】B
【知識點】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
【解析】【分析】AB.用電器相互影響為串聯,不相互影響為并聯;
C.串聯電路電阻串聯越多則總電阻越大;
D.并聯電路各支路不相互影響。
【解答】AB.根據題意可知,芯片內所有功能模塊可以單獨工作,也可同時工作,即不相互影響,那么為并聯,故A錯誤,B正確;
C. 在串聯電路中,隨著用電器數量的增加,總電阻會增大,根據可知,總電流會減小,故C錯誤;
D. 當并聯電路中增加一條支路時, 根據并聯電路不相互影響的特點可知,通過其它支路的電流會減小,故D錯誤。
故選B。
21.【答案】大;樂音;超聲波
【知識點】聲音傳播的條件;超聲波與次聲波
【解析】【分析】(1)聲音可以在固體、液體和氣體中傳播,一般情況下,v固>v液>v氣;
(2)聽起來讓人煩躁的聲音叫噪音,聽起來賞心悅目的聲音叫樂音;
(3)根據超聲波的應用解答。
【解答】(1)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大。
(2)從鋼琴和長笛等樂器中發出有規律的、悅耳的聲音叫做樂音。
(3)如圖所示,蝙蝠是靠超聲波探測飛行中的障礙和發現昆蟲。
22.【答案】順時針;上升;不變
【知識點】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規律
【解析】【分析】 (1)根據光的反射規律知,當入射角變大時,反射角也變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根據光的折射規律知,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入射角變大時,折射角也變大,但折射角總小于入射角。
【解答】 (1)當光從空氣斜射到水面時,同時會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現保持入射點O的位置不變,欲使光點A下移至A'處,則反射光線偏離法線,反射角增大,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則入射角也需增大,故使入射光線繞著O點沿順時針方向轉動。
(2)在水面變化過程中,由于入射光線不變,即入射角不變,則折射也不發生改變,因此過B'點做OB的平行線即為光點下移的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顯然入射光線不變,欲使B點下移至B',水面需上升。
23.【答案】顯微;晶狀體;會聚
【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凸透鏡成像的應用
【解析】【分析】人們通過顯微鏡來觀察微小的物體,屬于凸透鏡成像的應用;人的眼睛相當于一架照相機,晶狀體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解答】細胞人的肉眼看不到,生物實驗實驗室常用顯微鏡通過兩次放大觀察細胞。
照相機的鏡頭是凸透鏡,人眼的晶狀體就相當于是一個可變焦的凸透鏡。
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能使成像落在視網膜上。
24.【答案】電源;串聯
【知識點】基本電路與電路圖;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
【解析】【分析】(1)電源提供電能,用電器消耗電能;
(2)用電器首尾相連為串聯,并排連接在電路兩點之間為并聯。
【解答】(1)圖中的“水果”給二極管提供電能,因此為電源;
(2)各個水果電池之間首尾相連,應該為串聯。
25.【答案】串;并;短路
【知識點】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辨別
【解析】【分析】(1)串聯電路電流只有一條路徑,電流依次經過各用電器從正極回到電源負極;并聯電路電流有多條路徑,分別經過各用電器從電源正極回到負極;
(2)電源短路是指用導線直接將電源兩端相連,這種電路是不允許的。
【解答】僅將開關S3閉合,S1、S2斷開,電路中只有一條電流路徑,故燈L1、L2串聯。
將開關S1、S2閉合,S3斷開,電路中存在兩條電流路徑,分別經過燈L1、L2,故燈L1、L2并聯。
將開關S1、S2、S3都閉合,電流從電源正極出發,經過開關S1、S3、S2、回到電源負極,不經過用電器,造成電源短路。
26.【答案】(1)音色
(2)倒立、縮小的實像
(3)B
【知識點】響度、音調與聲源振動的關系;串、并聯電路的設計
【解析】【分析】(1)不同發聲體發出的聲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2)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分析。
(3)根據題意分析兩個開關的連接方式、燈泡與智能模塊的連接方式。
【解答】(1)因為每個人的發聲音色不同,所以智能鏡子是通過音色來辨別聲音是否由“主人”發出的。
(2)人臉通過攝像頭可成像在感光組件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3)根據題意可知,當用戶靠近鏡子時,傳感器開關S1閉合,內部燈泡L工作,圖像識別系統被喚醒后S2閉合,智能模塊啟動,這說明智能模塊與燈泡互不影響,是并聯的,且開關S1在干路中控制整個電路,S2控制智能模塊,故B正確。
故答案為:(1)音色;(2)倒立、縮小的實像;(3)B。
27.【答案】異種;電荷發生了轉移
【知識點】摩擦起電
【解析】【分析】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荷的轉移,得到電子的物體帶負電,失去電子的物體帶正電,所以相互摩擦的兩個物體帶等量的異種電荷。
【解答】 雷電是云層與大地之間或云層與云層之間的放電現象,放電的兩者所帶的是異種電荷;摩擦帶電的實質電荷發生了轉移。
28.【答案】(1)銅;鋅
(2)正負接線柱接反
(3)斷開;串
(4)電壓
(5)控制變量
(6)
【知識點】根據實物圖畫電路圖;電流和電流的單位換算;電流的測量及電流表的使用;電壓的測量及電壓表的使用
【解析】【分析】(1)鋅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容易失去電子,從而使電子從鋅到銅流動,而電流的方向與電子的移動方向相反,據此確定電流方向;
(2)根據電壓表的使用規范解答;
(3)連接電路時開關必須斷開,避免電路時通時斷燒毀用電器;根據電流表的使用方法解答;
(4)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而電流越大,燈泡亮度越大。
(5)探究某個因素對物理量的影響時,需要控制其它因素不變,這就是控制變量法;
(6)根據實物圖畫電路圖時,要保證串并聯關系,以及連接的先后順序一致。
【解答】(1)已知科學上規定正電荷移動方向為電流方向,在這個水果電池中,電流是從銅片流向鋅片。
(2) 若電壓表的接線柱連接正確,讀數時發現指針反向偏轉,原因是:正負接線柱接反;
(3)該小組還想用電流表測量水果電池組的電流,連接電路時開關必須處于斷開狀態,電流表應串聯在電路中。
(4)小組同學發現,用不同水果制作電池,連接相同的小燈泡時,燈泡亮度不同。這說明不同水果電池提供的電壓大小可能不同。
(5)為了進一步探究水果電池的電壓與水果種類的關系,他們控制銅片和鋅片的插入深度、距離等因素相同,分別用檸檬、橙子、蘋果制作電池并測量電壓,這種研究方法在科學探究中叫做控制變量法。
(6)根據圖片可知,燈泡L1和L2并聯,開關S1在正極干路上,開關S2與L2串聯在同一支路上,且靠近負極一側,那么電路圖如下:
29.【答案】(1)15.0
(2)20.0至35.0;A
(3)A;B;C;D
(4)小于;L0-2L
【知識點】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探究實驗
【解析】【分析】 (1)根據u=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據此確定凸透鏡的焦距;
(2)根據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應用于投影儀。
(3)根據物體的位置變化,結合凸透鏡的成像原理分析;
(4)比較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從而確定成像特點,據此比較焦距的大小。當物體和光屏的距離不變時,凸透鏡可以在兩個位置成像,且第二次的物距等于第一次的像距,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 (1)由圖可知,u=v=30.0cm,根據u=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可知,即2f=30.0cm,故該凸透鏡的焦距為f=15.0cm;
(2)投影儀成像原理是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因此他應該將F光源向右移動到光具座20~35cm刻度范圍之間,再將光屏向右移動到適合位置時,便能在光屏中央找到一個清晰的像;此時從光屏左側觀察,小余看到的像可能是A;
(3)根據乙圖可知,當光源F逐漸向左移動的過程中,它要經歷一倍焦距內,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二倍焦距以外,那么會一次看到正立放大的虛像、倒立放大的虛像和倒立縮小的虛像,故選ABCD。
(4) 在上述探究活動中,若已知蠟燭與光屏間的距離為L0,與凸透鏡第一次所在位置A間的距離為L,成倒立放大實像條件是f<U<2f,如圖2所示,則該透鏡焦距f<L。
當凸透鏡移至B位置時,因為在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根據光的可逆性原理,可以假設蠟燭在光屏位置時,像應成在原蠟燭位置,因此,光屏到透鏡位置B的距離應為L,故透鏡先后兩次所在位置A、B之間的距離s=L0-2L。
30.【答案】(1)B
(2)并;斷路
(3)
(4)開關接觸不良(斷路); 導線連接處松動(斷路)
【知識點】家庭電路的故障分析
【解析】【分析】(1)根據此時開關沒有閉合分析;
(2)用電器相互影響為串聯,不相互影響為并聯。當電路發生斷路時,整個電路沒有電流產生;
(3)電流表要與被測的用電器串聯,據此分析;
(4)臺燈完好,但是不亮,可能是發生斷路,據此解答。
【解答】(1)插頭插入插座時,此時開關沒有閉合,家庭電路的電壓還沒有作用在臺燈上,因此不會是電流、電壓過大或短路引起,只能是靜電放電所致,
故選B。
(2)臺燈不亮但其他電器正常,說明二者不相互影響,那么家庭電路是并聯的;若電流表讀數為零,可能的故障是臺燈發生了斷路。
(3) 想要測量通過L2的電流, 就必須讓電流表與L2串聯在同一支路上,即將導線a從L2上拆下,改接在電流表的“-”接線柱上即可,如下圖所示:
(4) 若小玉發現臺燈燈絲完好,但閉合開關后仍不亮, 則可能原因為:開關接觸不良(斷路); 導線連接處松動(斷路)。
31.【答案】(1)解:汽車的速度v車=36km/h=10m/s;
汽車在 4s 內行駛的距離s車=v車t=10m/s×4s=40m;
(2)解:聲音在4s內通過的距離式s聲=v聲t= 340m/s×4s=1360m;
(3)解:鳴笛時汽車到高山的距離。
【知識點】速度公式及其應用
【解析】【分析】(1)根據s車=v車t計算汽車4s內行駛的距離;
(2)根據公式s聲=v聲t計算聲音在4s內通過的距離;
(3)當汽車聽到回聲時,汽車和聲音經過的距離和恰好等于汽車鳴笛時到高山距離的2倍。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山市| 广西| 岳阳县| 陇南市| 华坪县| 丹阳市| 广南县| 临城县| 永济市| 鸡泽县| 台中市| 留坝县| 贵港市| 广昌县| 肇州县| 个旧市| 彭泽县| 阿图什市| 南木林县| 高青县| 临泽县| 新昌县| 自贡市| 平顺县| 吴江市| 新乡市| 南充市| 边坝县| 横山县| 定边县| 新晃| 理塘县| 噶尔县| 荥经县| 陆川县| 九台市| 冕宁县| 万全县| 横峰县| 永川市| 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