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單元《生活在法治社會》單元測試卷(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單元《生活在法治社會》單元測試卷(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四單元 生活在法治社會
(考試時間:50分鐘 試卷滿分: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2024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藥品經營和使用質量監督管理辦法》等一批新的法律法規正式施行。這體現了( )
①法律是統治階級利益和意志的體現 ②我國加快推進各領域立法工作
③我國法律體現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逐步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02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提出,修改代表法、監督法、監察法、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等,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民營經濟促進法、突發事件應對管理法、能源法等這表明( )
①法律應實際需要而制定和修改 ②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
③我國的法律體系逐步發展完善 ④我國法律很完善,不需要修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在建設法治中國的過程中,如果一個社會的大多數人對法律沒有信任感,認為靠法律解決不了問題,還要靠找門路、托關系甚至采用暴力方式,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會。這說明( )
A.法治應當成為社會共識 B.中國現代法律體系日益完善
C.社會生活的發展無止境 D.國家對違法犯罪嚴懲不貸
4.下面漫畫所示法律的出臺( )
①說明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情況以后將不復存在
②有利于打擊網絡違法犯罪行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③加快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立法步伐
④有利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5.下列能體現公民嚴守行為底線的是( )
A.醫生張娟捐獻208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
B.開車的小剛駕駛機動車輛時遵守交通法規
C.學生彬彬見到老師和同學們總是文明有禮
D.12歲的小明騎電動自行車上學時佩戴頭盔
6.某科技網絡公司為謀取利益,使用人工智能軟件自動生成虛假視頻,在網絡平臺上編造、發布謠言,造成不良影響,公安機關依法對該公司的負責人進行處罰。這說明( )
①法律通過建立各種社會制度維護社會和諧 ②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③法律為我們創造安全、健康的社會環境 ④法律保障公民的所有權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小李網購學習用品時,商家以低價宣傳欺騙小李購買,但實際支付價格卻高于宣傳價格致使小李遭受經濟損失。小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找商家索賠。這表明( )
①法律就是為了制裁違法犯罪 ②法律是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
③法律具有規范和保護的作用 ④消費者的一切權益受法律保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下列案例與承擔的法律責任對應正確的是( )
案例 承擔的法律責任
①張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駛被處以2000元罰款,駕駛證被吊銷 行政責任
②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進行商業宣傳被判賠償500元 民事責任
③聶某某因在禁漁期非法捕撈野生魚被人民法院判處罰金5000元 刑事責任
④李某插隊并謾罵執勤民警,造成公共秩序混亂,被拘留7日 民事責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為加強校園法治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的法治觀念,學校邀請“法治校長”為同學們作一次法治宣傳演講。下列可以作為演講內容的是( )
①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②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
③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危害
④憲法是懲治犯罪、保護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4年全國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不是口號,“第二十條”已被喚醒,還要持續落到實處。這表明( )
①面對犯罪行為,我們要敢于斗爭,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
②司法機關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法律的溫度、司法的擔當
③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定義務
④在案件審理中,法律定會支持受傷或弱勢一方的訴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下列選項中分別屬于犯罪的最本質特征和法律的最主要特征的是( )
①刑事違法性 ②嚴重社會危害性
③法律靠人民法院保證實施 ④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規定:“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導其珍愛生命,對其進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網等方面的安全知識教育,幫助其掌握安全知識和技能,增強其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這體現了法律的( )
①規范作用 ②懲戒作用 ③促進作用 ④保護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下列對下邊漫畫內容理解正確的有( )
①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法律責任 ②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遠離違法犯罪
③一般違法行為一定會發展為犯罪 ④拘留、罰款、有期徒刑都屬于主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黨的二十大對“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出重要部署安排,明確提出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任務要求。這有利于( )
①促進各行業各領域事業發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會秩序
②為促進社會發展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
③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新時代社會各項事業和各項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
④通過設定個人權利的界限,平衡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民法典確立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綠色等基本原則( )
①目的是通過民事法律制度重點保護私人財產和誠信企業,促進社會穩定
②是因為社會公認的道德準則和風俗維護不了與社會公共利益有關的社會秩序
③是基于私人利益之間以及私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可能形成各種利益沖突
④旨在確保各成員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下列對遺囑繼承方式認識正確的是( )
A.法定繼承優先于遺囑繼承 B.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
C.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 D.按法律規定的遺產份額分配遺產
17.下列能夠體現公民依法行使文化權利的有( )
①某網民在政府門戶網站對政府工作留言 ②某網絡作家多次抄襲他人網絡小說片段
③某科研工作者致力于新型科技產品研究 ④某導演拍攝了全面小康社會系列宣傳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為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八年級(3)班計劃做一個“每日微政治”專欄。下表中對“微行為”的“微點評”有誤的是( )
序號 微行為 微點評
① 婷婷積極參與學生會主席的競選 婷婷享有人身自由權
② 秒秒成績優異獲得了國家獎學金 秒秒享有物質幫助權
③ 鐸鐸大學時打暑期工被克扣工資 鐸鐸的勞動權被侵犯
④ 父親因家境貧窮不讓西西上初中 西西的受教育權被侵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在課堂教學“觀生活微點評”活動中,有四位同學作了如下點評,其中正確的是( )
A.政府開通了12345市民熱線——保障了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
B.同學甲在朋友圈曬出他人的身份證信息——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
C.今年80歲的王奶奶向村委會申報領取高齡津貼——保障了公民的財產權
D.同學乙經常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權
20.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及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滿足,都離不開財產。關于財產權,八年級(5)班幾個同學進行了討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
A.我投稿獲得的稿費給媽媽買了生日禮物——使用權
B.老師安排我坐這張課桌,這課桌就是我的——占有權
C.我家有兩層樓房,把第一層出租給小超市——收益權
我在地震后捐出了一些學習用品和衣物——處分權
二、分析說明題:(大題共3小題,共30分)
21.根據以下材料分析問題。(7分)
材料一:小鐘在回家路上撿到一部手機,當失主小黃找到他要求歸還時,小鐘以種種理由拒絕歸還。小黃只好向人民法院起訴小鐘,法院判決小鐘限期歸還手機。
材料二:中學生小亮為了試試消防隊的出警效率,打電話報警稱自己家著火了。不一會兒,消防車就趕到了他家。
材料三:十七歲的中學生趙某從七年級開始經常曠課、老師多次教導屢教不改,視班級班規于不見,后來不分是非善惡,結交了一群社會青年為朋友,后受到社會青年挑唆,多次持刀搶奪小學生財物,得贓款1500元。人民法院認定趙某犯了搶劫罪,依據刑法判處其有期徒刑。
(1)三則材料中任務行為分別屬于哪一類違法行為?各應承擔什么責任 (3分)
(2)綜合以上三則材料,談一談對于如何預防違法犯罪有何啟示。(4分)
22.違法分類,做法公民。(10分)
案例 違法行為類別
①小王因飼養的寵物狗經常擾民被公安機關予以警告處罰。 行政違法行為
②某公司因擅自用方某照片進行商業宣傳被判賠償500元。 A
③聶某某因非法狩獵野豬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 B
④小強的爸爸因違規停車被交警依法處以200元罰款。 C
(1)在表格中相應位置填寫三個案例分別屬于何種違法行為。(3分)
(2)案例③中聶某某的行為與案例④中小強爸爸的行為有什么區別 (5分)
(3)材料警示我們應該怎樣做到嚴于律己 (2分)
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2024年9月24日,一博主稱,9月15日,在河北石家莊華強廣場的兩家酒店民宿,他和視頻團隊發現房間內有隱藏攝像頭,在當場進行攝像頭確認和拆除時,被民宿老板及其他人圍堵在酒店樓道,“遭遇長達數小時的恐嚇,團隊中有人被打”。24日晚,石家莊市公安局新華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稱,已于9月24日將涉嫌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的犯罪嫌疑人王某華、王某杰、李某全部抓獲并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1)閱讀上述材料,思考該博主及其視頻團隊的哪些權利受到了侵犯。(2分)
(2)評價請你對在酒店民宿安裝攝像頭這一行為進行評析。(5分)
(3)作為消費者,住酒店時發現房間內有攝像頭,我們應該如何做?(6分)
答案與解析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法治興則民族興,法治強則國家強。2024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藥品經營和使用質量監督管理辦法》等一批新的法律法規正式施行。這體現了( )
①法律是統治階級利益和意志的體現 ②我國加快推進各領域立法工作
③我國法律體現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逐步完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傳承核心思想理念。ABCD:根據所學,中華民族倡導做人做事要從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條件出發,既懷抱夢想,又關注現實,在實踐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實際情況正確對待和處理事情。據此,題文內容體現的思想理念是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思想,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
2.202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提出,修改代表法、監督法、監察法、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等,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民營經濟促進法、突發事件應對管理法、能源法等這表明( )
①法律應實際需要而制定和修改 ②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
③我國的法律體系逐步發展完善 ④我國法律很完善,不需要修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中國影響、中國擔當、中國智慧。
①③:題干中的“和合”主要體現為在國際關系中崇尚和平與合作。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均體現了“和合”理念,故①③符合題意;
②④:選項更側重于國內經濟發展,故②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
3.在建設法治中國的過程中,如果一個社會的大多數人對法律沒有信任感,認為靠法律解決不了問題,還要靠找門路、托關系甚至采用暴力方式,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會。這說明( )
A.法治應當成為社會共識 B.中國現代法律體系日益完善
C.社會生活的發展無止境 D.國家對違法犯罪嚴懲不貸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誠信的重要性、踐行誠信的要求。
①②:依據教材知識,分析漫畫,守信企業廣開綠燈,失信企業處處受限,體現了誠信的重要性,啟示我們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我們要樹立誠信意識,故①②符合題意;
③:我國已經建立了失信懲戒機制,并且在不斷完善和發展,故③說法錯誤;
④:誠信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
4.下面漫畫所示法律的出臺( )
①說明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的情況以后將不復存在
②有利于打擊網絡違法犯罪行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③加快數字經濟、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立法步伐
④有利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和而不同。
B:依據教材知識可知,求同存異,就是既找出共同點,找到最大公約數,又保留不同點,尊重不同意見;和而不同,就是倡導和諧相處,協調不同意見,但不盲從茍同;故B說法正確;A:要尊重不同意見,故A說法錯誤;C:“所有”說法太絕對,我們要堅持自己的正確想法,故C說法錯誤;D:文化之間不會相互取代,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
5.下列能體現公民嚴守行為底線的是( )
A.醫生張娟捐獻208毫升造血干細胞混懸液
B.開車的小剛駕駛機動車輛時遵守交通法規
C.學生彬彬見到老師和同學們總是文明有禮
D.12歲的小明騎電動自行車上學時佩戴頭盔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違法行為的相關知識。
B: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小剛駕駛機動車輛時遵守交通法規是自覺守法的體現,故B符合題意;A:張娟捐獻造血干細胞混懸液是關懷他人生命,延伸生命價值的體現,沒有體現嚴守行為底線,故A不符合題意;C:彬彬見到老師和同學們總是文明有禮是尊重老師和同學的體現,說明他是一個文明有禮的人,沒有體現嚴守行為底線,故C不符合題意;D:《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規定,未滿16周歲的不允許騎電動車,12歲的小明騎電動自行車上學屬于違法行為,是沒有嚴守行為底線的體現,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
6.某科技網絡公司為謀取利益,使用人工智能軟件自動生成虛假視頻,在網絡平臺上編造、發布謠言,造成不良影響,公安機關依法對該公司的負責人進行處罰。這說明( )
①法律通過建立各種社會制度維護社會和諧 ②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③法律為我們創造安全、健康的社會環境 ④法律保障公民的所有權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法律的作用。
②:案例中公安機關依法處罰公司負責人,體現了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行為的規范作用,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需遵守法律,故②符合題意;③:通過打擊網絡謠言,法律維護了網絡環境的健康與安全,保障了公眾利益,故③符合題意;①:題目強調法律對違法行為的懲處(規范作用),而非“建立社會制度”,故①不符合題意;④:法律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而非“所有權益”,故④錯誤;故本題選C。
7.小李網購學習用品時,商家以低價宣傳欺騙小李購買,但實際支付價格卻高于宣傳價格致使小李遭受經濟損失。小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找商家索賠。這表明( )
①法律就是為了制裁違法犯罪 ②法律是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
③法律具有規范和保護的作用 ④消費者的一切權益受法律保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法律的作用。
②③:小李網購被騙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找商家索賠,表明法律具有規范和保護的作用,是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②③說法正確;
①:“就是”說法過于絕對,法律具有規范作用,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①說法錯誤;④:“一切權益”說法過于絕對,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C。
8.下列案例與承擔的法律責任對應正確的是( )
案例 承擔的法律責任
①張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駛被處以2000元罰款,駕駛證被吊銷 行政責任
②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進行商業宣傳被判賠償500元 民事責任
③聶某某因在禁漁期非法捕撈野生魚被人民法院判處罰金5000元 刑事責任
④李某插隊并謾罵執勤民警,造成公共秩序混亂,被拘留7日 民事責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違法行為的分類。
①:張某因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駛被處以2000元罰款,駕駛證被吊銷,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承擔行政責任,①說法正確;②:某公司因擅用方某照片進行商業宣傳被判賠償500元,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承擔民事責任,②說法正確;③:聶某某因在禁漁期非法捕撈野生魚被人民法院判處罰金5000元,屬于刑事違法行為,承擔刑事責任,③說法正確;④:李某插隊并謾罵執勤民警,造成公共秩序混亂,被拘留7日,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承擔行政責任,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
9.為加強校園法治宣傳教育,提高學生的法治觀念,學校邀請“法治校長”為同學們作一次法治宣傳演講。下列可以作為演講內容的是( )
①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②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
③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危害
④憲法是懲治犯罪、保護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法不可違、預防違法犯罪、刑罰種類。
①②③:依據教材知識,法律是最剛性的行為準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危害,遠離違法犯罪,①②③說法正確;④:刑法是懲治犯罪、保護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④錯誤;故本題選A。
10.2024年全國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不是口號,“第二十條”已被喚醒,還要持續落到實處。這表明( )
①面對犯罪行為,我們要敢于斗爭,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
②司法機關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法律的溫度、司法的擔當
③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定義務
④在案件審理中,法律定會支持受傷或弱勢一方的訴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對司法維護正義、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的要求的認識和理解。
①②:依據教材知識,全國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不是口號,“第二十條”已被喚醒,還要持續落到實處表明司法機關讓人民群眾感受到法律的溫度、司法的擔當;同時啟示我們,當面對犯罪行為時,我們要敢于斗爭,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故①②說法正確;③:見義勇為是中華傳統美德,但不是公民的法定義務,而是公民的道德義務,故③說法錯誤;④:在案件審理中,法律的目標是公平和正義,這意味著法律會支持合法訴求,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
11.下列選項中分別屬于犯罪的最本質特征和法律的最主要特征的是( )
①刑事違法性 ②嚴重社會危害性
③法律靠人民法院保證實施 ④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犯罪的最本質特征和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①②④:依據教材知識可知,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質的特征,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故②④說法正確,①不符合題意;
③: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規定:“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導其珍愛生命,對其進行交通出行、健康上網等方面的安全知識教育,幫助其掌握安全知識和技能,增強其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這體現了法律的( )
①規范作用 ②懲戒作用 ③促進作用 ④保護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法律的作用。
①④:題干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規定“關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導其珍愛生命,幫助其掌握安全知識和技能,增強其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體現了法律的規范和保護作用,故①④符合題意;②③:材料未涉及法律的懲戒作用和促進作用,故②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
13.下列對下邊漫畫內容理解正確的有( )
①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法律責任 ②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遠離違法犯罪
③一般違法行為一定會發展為犯罪 ④拘留、罰款、有期徒刑都屬于主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違法行為、預防違法犯罪。
①②:漫畫中打人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啟示我們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遠離違法犯罪,故①②符合題意;③:一般違法如果能夠及時制止,就不會走上犯罪的道路,故③說法錯誤;④:罰款、拘留屬于一般為行為;有期徒刑屬于刑罰中的主刑,故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
14.黨的二十大對“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作出重要部署安排,明確提出全面推進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的任務要求。這有利于( )
①促進各行業各領域事業發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會秩序
②為促進社會發展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
③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新時代社會各項事業和各項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
④通過設定個人權利的界限,平衡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完善法律體系。
①:全面依法治國意味著各行各業的運作都將有明確的法律規范和指導,有助于確保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秩序的穩定,故①說法正確;
②:法治化意味著社會的各項活動和決策都將遵循法律原則,這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和堅實的法律保障,故②說法正確;
③:全面依法治國要求我們在處理各種問題時,都應以法律為準繩,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解決問題,這有助于確保決策的公正性和有效性,故③說法正確;
④:全面依法治國更側重于為社會的整體運行和發展提供法律框架和保障,而不僅僅是平衡個人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
15.民法典確立平等、自愿、公平、誠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綠色等基本原則( )
①目的是通過民事法律制度重點保護私人財產和誠信企業,促進社會穩定
②是因為社會公認的道德準則和風俗維護不了與社會公共利益有關的社會秩序
③是基于私人利益之間以及私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可能形成各種利益沖突
④旨在確保各成員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民法典的基本原則。
③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民法典規定基本原則是基于私人利益之間以及私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之間可能形成各種利益沖突,旨在確保各成員合理合法地行使權利、履行義務,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故③④說法正確;①:民法典通過民事法律制度平等保護所有民事主體的合法民事權益,促進社會穩定,故①說法錯誤;②:民法典規定基本原則并不是因為社會公認的道德準則和風俗維護不了與社會公共利益有關的社會秩序,社會公認的道德準則和風俗對維護社會秩序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故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
16.下列對遺囑繼承方式認識正確的是( )
A.法定繼承優先于遺囑繼承 B.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
C.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 D.按法律規定的遺產份額分配遺產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遺產繼承方式。
B:根據所學,遺囑繼承是尊重被繼承人個人意愿的繼承方式,只要遺囑有效,并且遺囑中明確指定了繼承人,那么這份遺囑將具有法律效力,優先于法定繼承,故B說法正確;
A:在繼承法中,遺囑繼承是尊重被繼承人意愿的一種繼承方式,如果被繼承人留下了有效的遺囑,并且遺囑中明確指定了繼承人,那么這份遺囑將優先于法定繼承,故A說法錯誤;
CD:由法律直接規定繼承人的范圍、遺產份額是法定繼承,故C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
17.下列能夠體現公民依法行使文化權利的有( )
①某網民在政府門戶網站對政府工作留言 ②某網絡作家多次抄襲他人網絡小說片段
③某科研工作者致力于新型科技產品研究 ④某導演拍攝了全面小康社會系列宣傳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
①③④:題干內容啟示我們要與他人和諧共處,要講仁愛,尊重他人、幫助他人,做核心思想理念的傳承者,①③④正確;②:任何事都不能求助他人,說法過于絕對,與現實實際不符,故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
18.為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八年級(3)班計劃做一個“每日微政治”專欄。下表中對“微行為”的“微點評”有誤的是( )
序號 微行為 微點評
① 婷婷積極參與學生會主席的競選 婷婷享有人身自由權
② 秒秒成績優異獲得了國家獎學金 秒秒享有物質幫助權
③ 鐸鐸大學時打暑期工被克扣工資 鐸鐸的勞動權被侵犯
④ 父親因家境貧窮不讓西西上初中 西西的受教育權被侵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公民基本權利。
①:婷婷積極參與學生會主席的競選是積極參加學校活動的表現,故①說法錯誤;
②:秒秒成績優異獲得了國家獎學金,體現了受教育權和財產權,故②說法錯誤;
③:鐸鐸大學時打暑期工被克扣工資,勞動報酬權被侵犯,故③說法錯誤;
④:父親因家境貧窮不讓西西上初中,侵犯了西西的受教育權,故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A。
19.在課堂教學“觀生活微點評”活動中,有四位同學作了如下點評,其中正確的是( )
A.政府開通了12345市民熱線——保障了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
B.同學甲在朋友圈曬出他人的身份證信息——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
C.今年80歲的王奶奶向村委會申報領取高齡津貼——保障了公民的財產權
D.同學乙經常給他人起侮辱性綽號——侵犯了他人的姓名權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隱私權、監督權、人身自由的地位、物質幫助權、名譽權。
B:“曬出他人的身份證信息”侵犯他人的隱私權,故B說法正確;
A:“政府開通市民熱線”保障公民的監督權,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故A說法錯誤;C:“申報領取高齡津貼”保障公民的物質幫助權,故C說法錯誤;D:“起侮辱性綽號”侵犯他人的名譽權,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
20.我們的生存和發展及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滿足,都離不開財產。關于財產權,八年級(5)班幾個同學進行了討論,其中不正確的是( )
A.我投稿獲得的稿費給媽媽買了生日禮物——使用權
B.老師安排我坐這張課桌,這課桌就是我的——占有權
C.我家有兩層樓房,把第一層出租給小超市——收益權
D.我在地震后捐出了一些學習用品和衣物——處分權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財產權。
A:給媽媽買禮物行使了財產的使用權,A正確;
B:課桌是學校的財產,不是自己的財產,B錯誤;
C:把房屋租給別行使了財產的收益權,C正確;
D:捐款捐物行使了財產的處分權,D正確;本題屬于逆向選擇,故本題選B。
第Ⅱ卷
分析說明題(大題共3小題,共40分)
21.根據以下材料分析問題。(14分)
材料一:小鐘在回家路上撿到一部手機,當失主小黃找到他要求歸還時,小鐘以種種理由拒絕歸還。小黃只好向人民法院起訴小鐘,法院判決小鐘限期歸還手機。
材料二:中學生小亮為了試試消防隊的出警效率,打電話報警稱自己家著火了。不一會兒,消防車就趕到了他家。
材料三:十七歲的中學生趙某從七年級開始經常曠課、老師多次教導屢教不改,視班級班規于不見,后來不分是非善惡,結交了一群社會青年為朋友,后受到社會青年挑唆,多次持刀搶奪小學生財物,得贓款1500元。人民法院認定趙某犯了搶劫罪,依據刑法判處其有期徒刑。
(1)三則材料中任務行為分別屬于哪一類違法行為?各應承擔什么責任 (6分)
(2)綜合以上三則材料,談一談對于如何預防違法犯罪有何啟示。(8分)
【答案】(1)材料一中小鐘的行為屬于民事違法行為,應承擔民事責任。材料二中小亮的行為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應承擔行政處分或行政處罰。材料三中趙某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或:犯罪行為),應承擔刑罰處罰。
①我們要加強自我防范,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
③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④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22.違法分類,做法公民。(15分)
案例 違法行為類別
①小王因飼養的寵物狗經常擾民被公安機關予以警告處罰。 行政違法行為
②某公司因擅自用方某照片進行商業宣傳被判賠償500元。 A
③聶某某因非法狩獵野豬被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 B
④小強的爸爸因違規停車被交警依法處以200元罰款。 C
(1)在表格中相應位置填寫三個案例分別屬于何種違法行為。(3分)
(2)案例③中聶某某的行為與案例④中小強爸爸的行為有什么區別 (6分)
(3)材料警示我們應該怎樣做到嚴于律己 (6分)
【答案】(1)A民事違法行為 B刑事違法行為 C行政違法行為
(2)①對社會危害的程度不同,聶某某的行為與小強爸爸的行為相比,其有更嚴重的社會危害性。②違反的法律不同。聶某某的行為違反了我國刑法,小強爸爸的行為違反了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③受到的處罰不同,聶某某受到了刑罰處罰。小強爸爸受到了行政處罰。
(3)①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遵紀守法的人。②認清違法犯罪的危害,增強法治觀念。我們要時刻警惕違法犯罪,遠離違法犯罪。③明辨是非、杜絕不良行為。④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增強自控力,嚴于律己,積極抵制不良心理和行為,防患于未然。
2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2024年9月24日,一博主稱,9月15日,在河北石家莊華強廣場的兩家酒店民宿,他和視頻團隊發現房間內有隱藏攝像頭,在當場進行攝像頭確認和拆除時,被民宿老板及其他人圍堵在酒店樓道,“遭遇長達數小時的恐嚇,團隊中有人被打”。24日晚,石家莊市公安局新華分局發布警情通報稱,已于9月24日將涉嫌非法使用竊聽、竊照專用器材罪的犯罪嫌疑人王某華、王某杰、李某全部抓獲并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1)閱讀上述材料,思考該博主及其視頻團隊的哪些權利受到了侵犯。(2分)
(2)評價請你對在酒店民宿安裝攝像頭這一行為進行評析。(5分)
(3)作為消費者,住酒店時發現房間內有攝像頭,我們應該如何做?(4分)
【答案】(1)隱私權、生命權、健康權等。
(2)①這一行為是錯誤的,安裝攝像頭偷拍嚴重侵害了他人的隱私權。
②法律規定隱私權,劃定了個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界限,保障了我們私生活的自由與安寧,保護我們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心世界不被侵擾。
③尊重和保護隱私權既是法律規定,也是道德要求酒店民宿老板應自覺遵守法律規定和道德要求,不做違法的事。
①保持冷靜并立即報警 ②保護現場,保留證據 ③聯系酒店管理人員說明情況 ④運用法律方式維權。(答出兩點、言之有理即可,4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许昌市| 大洼县| 通辽市| 丰都县| 广饶县| 临洮县| 鹤岗市| 黄浦区| 道孚县| 镇远县| 棋牌| 兴文县| 涪陵区| 来凤县| 佳木斯市| 格尔木市| 新化县| 河津市| 镶黄旗| 临沂市| 台北市| 盐山县| 彩票| 逊克县| 吉林市| 靖州| 中西区| 法库县| 兴安盟| 疏勒县| 开封县| 霞浦县| 定边县| 习水县| 安庆市| 江川县| 集安市| 中牟县| 桂东县| 凤庆县| 临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