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武漢市常青聯合體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考試高二生物學試卷考試時間:2025年4月21日試卷滿分:100分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36分)1.長白山北坡從山麓到山頂依次出現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岳樺林和高山凍原。針闊葉混交林中的喬木層有紅松、紅皮云杉、白樺等多種植物,在林冠層生活著小杜鵑、大杜鵑、黑枕黃鸝等鳥類。下列表述正確的是()A.從山麓到山頂依次出現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岳樺林和高山凍原,是群落的垂直結構B.針闊葉混交林從上到下可分為不同層次,這與對光的利用有關,其中最上層為灌木層C.小杜鵑主要生活在林冠層,這是小杜鵑的生態位D.針闊葉混交林中的紅松和紅皮云杉存在種間競爭的關系2棉蚜是個體微小、肉眼可見的害蟲。與不抗棉蚜棉花品種相比,抗棉蚜棉花品種體內某種次生代謝物的含量高,該次生代謝物對棉蚜有一定的毒害作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統計棉田不同害蟲物種的相對數量時可用目測估計法B,棉蚜天敵對棉蚜種群的作用強度與棉蚜種群的密度無關C.提高棉花體內該次生代謝物的含量用于防治棉蚜屬于生物防治D.若用該次生代謝物防治棉蚜,需評估其對棉蚜天敵的影響3.多數植物遭到昆蟲蠶食時會分泌茉莉酸,啟動抗蟲反應,如產生吸引昆蟲天敵的揮發性物質等。煙粉虱能合成B56蛋白,該蛋白會隨煙粉虱唾液進入植物,抑制茉莉酸啟動的抗蟲反應,使煙粉虱數量迅速增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植物產生吸引昆蟲天敵的揮發性物質屬于化學信息B.植食性昆蟲以植物為食和植物抗蟲反應都是長期協同進化的結果C.植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吸引昆蟲天敵體現了信息傳遞調節種間關系的功能D.能合成Bt56蛋白水解酶的轉基因植物,其茉莉酸啟動的抗蟲反應被抑制4.水葫蘆原產巴西,曾經在我國多地泛濫成災。下表是研究人員對某水域種植水葫蘆前后的群落特征進行的研究結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調查時段物種數植物類型優勢種入侵前120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小葉眼子菜等多種入侵后28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水葫蘆、小葉眼子菜高二生物學試卷第1頁共8頁12浮水植物水葫蘆A.豐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它是區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I時段,水域中不同植物分別利用不同的空間,形成明顯的垂直結構C.Ⅱ時段,水葫蘆、小葉眼子菜不僅數量多,對群落中其他物種影響也大D.Ⅲ時段,對水葫蘆進行有效治理后,群落物種數和植物類型會增加5.2024年7月4日15時,長江漢口站(武漢關)水位達28米,超警戒水位0.7米,達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歷史第9高位。湖北地區為洪水頻發區,災害洪泛區是指江河兩岸、湖周海濱易受洪水淹沒的區域,這些地區土地肥沃、生物種類豐富,合理利用這些地區發展生產、縮小洪災是十分必要的。如圖為某河流生態護坡的模式圖,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平均洪水區平均常水位偶然洪泛區平均枯水位李節性皇洪泛 淹沒區變動 A.偶然洪泛區到淹沒區生物種類不同體現了群落的水平結構B.季節洪泛區隨夏秋季的變化群落的優勢種不同體現了群落的季節性C.偶然性洪泛區內不存在生態位完全重合的生物D.該區域的所有生物通過復雜的食物關系實現了物質循環6.蚜蟲的糞便是含有糖分的黏液,稱為“蜜露”。螞蟻非常喜歡吃“蜜露”,常用觸角拍打蚜蟲背部,通過拍打產生的振動頻率促使蚜蟲分泌“蜜露”。蚜蟲受到其天敵瓢蟲襲擊時,會從尾部發出報警信息素,將危險信息通知其他蚜蟲,同時螞蟻接收到報警信息素就會趕來驅除蚜蟲天敵。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蚜蟲和螞蟻的種間關系是寄生B.螞蟻拍打蚜蟲背部產生的振動頻率屬于行為信息C.螞蟻吃“蜜露”,蚜蟲同化的一部分能量流入螞蟻D.信息素等化學信息可以在同種或異種生物間傳遞7.“燒芭”(焚燒芭蕉樹)是一種傳統的農耕文化,在巴西等熱帶國家盛行。火山噴發是一種自然現象,噴出的巖漿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甲地發生過“燒芭”現象,乙地發生過火山噴發現象,之后兩地均發生了群落的自然演替。下列關于甲、乙兩地群落演替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地演替過程中土壤微生物的種類會先減少后增加B.人為的干擾也不能使甲地恢復到焚燒前的地貌C.乙地演替過程中,地衣分泌的有機酸加速了巖石的風化D.乙地演替到森林階段所需時間一定比甲地更長高二生物學試卷第2頁共8頁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D A D D C C B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A A C D D B B C19.(16 分)(1) 固體(2 分) 氮源(2 分) 維生素(2 分)(2) 無菌水(2 分) 該稀釋度下平板中形成的菌落數均在 30~300 個之間(2 分)5.8×107(3 分)(3)該實驗還需要設置空白對照組,從而排除雜菌干擾(3 分)20.(16 分)(1)棉花連作(原來種植棉花的繼續種植棉花)(2 分) 水稻連作(原來種植水稻的繼續種植水稻)(2 分)(2) 高(2 分) 輪作系統生態系統組分多,食物網更復雜,自我調節能力強(2 分)(3)棉花—水稻輪作后土壤中有機質、全氮、速效磷、速效鉀含量均最高,鹽分有所降低(2分) 輪作后的土壤有機質含量最高,最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長,微生物能分解有機質產生較多無機鹽,有利于平衡土壤養分(2 分);且棉花和水稻根細胞的細胞膜上無機鹽的載體種類和數量不同,對無機鹽需求不同,避免某些無機鹽被持續吸收(2 分)(每答對一點得 2 分,共 4 分)(4)棉花—水稻輪作處理能有效減少捕食者數量,減少能量損失(2 分)21(共 16 分)(1)水平結構(2 分) 分解者(2 分) 重金屬污染導致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多樣性及數量降低,其降解有機物的能力下降(2 分)(2)生物富集(2 分)(3)大豆能從土壤中吸收鎘等重金屬,并將其轉移、貯存到地上莖葉部分,土壤中的鎘等重金屬因大豆收割而去除;與大豆共生的根瘤菌能固氮,使土壤中能被植物吸收的含氮物質增加,提升了土壤肥力(4 分) 整體(2 分)(4)生物(2 分)22(16 分)(1)下降(2 分) 不能降解 W 的細菌因缺乏氮源不能增殖,而能降解 W 的細菌能夠增殖(2 分)(2)乙(2 分) 乙菌落周圍出現透明圈,說明乙菌能降解 W(2 分) 無氮源(2 分)(3)緩沖液(2 分) 緩沖液不能降解 W(2 分) 酶 E 與天然酶降解 W 的能力相近(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湖北省武漢市常青聯合體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生物答案.docx 湖北省武漢市常青聯合體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生物試卷(圖片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