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32張PPT。熱點專題突破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背景掃描 201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和平與發展成為了時代主題,可當今世界并不太平,地區沖突和局部戰爭時有發生。我們回顧戰爭歷史并不是要增加仇恨,而是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杜絕悲劇再次發生。只有銘記歷史,才能珍愛和平,開創美好的未來。背景掃描1、中外領導人互訪背景掃描2、“中國之聲”背景掃描3、朝核問題、恐怖襲擊背景掃描4、中日關系 數萬日本民眾6月5日下午再度聚集國會周邊舉行集會,抗議安倍政權經出臺新安保法解禁集體自衛權,及其“修憲”圖謀。考點導引考點23、24、25、26、27、41思想品德考點2、3、10、19~25、30、32、41歷史與社會知識導圖命題線索1 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 原因: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其他原因:同盟國和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形成,展開軍備競賽;極端民族主義情緒狂熱 時間:1914~1918年 爆發: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交戰雙方:同盟國和協約國 重要戰役:凡爾登戰役 結果:協約國獲勝 性質: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掠奪戰爭 新式武器:飛機、坦克、遠程大炮、潛艇、毒氣彈線索梳理 影響: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俄國爆發了社會主義革命,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 與中國的關系:中國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戰后中國作為戰勝國派代表參加了巴黎和會,帝國主義國家操控了會議,拒絕了中國提出的維護主權的正義要求,將戰前德國在山東的權益交由日本繼承,引發了國內的五四運動。 戰后世界政治格局: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第二次世界大戰: 原因:根本原因:帝國主義國家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其他原因:受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德、意、日法西斯勢力上臺;《凡爾賽和約》引起的民族仇恨;綏靖政策 時間:1939~1945年 爆發:1939年9月,德國突襲波蘭,英法對德宣戰。 交戰雙方:軸心國和國際反法西斯聯盟 重要戰役:莫斯科保衛戰、日本偷襲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戰役、攻克柏林戰役 結果: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獲勝 性質: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 新式武器:噴氣式飛機、雷達、核武器 影響: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浩劫;削弱了除美國以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實力,有利于民族解放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促使第三次科技革命到來;為吸取二戰教訓,戰后成立了聯合國,以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 與中國的關系: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也付出了慘痛代價;戰后中國成為了聯合國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 戰后世界政治格局:美蘇兩極格局兩次世界大戰的啟示: 和平來之不易,各國間要加強友好往來,促進共同發展;各國應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能縱容侵略。命題線索2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命題線索3 重要的國際組織或聯盟命題線索4 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 1. 經濟發展不平衡:在世界經濟全球化浪潮中,經濟增長速度、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經濟結構等的不同都使得國與國之間的貧富差距日益拉大。這極有可能會導致國際爭端,引起沖突與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就是由于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引起的。 2. 霸權主義、強權政治:霸權主義指一國憑借其政治、軍事和經濟的極大優勢,在全世界或個別地區破壞并控制他國主權、主導國際事務或謀求統治地位的政策的意識形態。強權政治指主權國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使用軍事武力、經濟或政治力量威脅其他國家。強權政治是霸權主義的表現,美蘇爭霸時期美蘇控制他國的行為就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典型表現。 3. 恐怖活動:恐怖活動指恐怖分子制造的危害社會穩定、危及平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的一切形式的活動,通常表現為針對平民的爆炸、襲擊公共交通工具和綁架等形式。2001年美國的“911”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恐怖活動。 4. 民族問題與宗教紛爭:由歷史原因造成的民族問題與宗教紛爭容易加劇地區沖突與爭端,造成局部戰爭。引起歷史上四次中東戰爭的因素都有民族問題與宗教紛爭。 5. 能源爭端:當今人類面臨著嚴峻的人口問題和資源問題,能源爭端也日益成為威脅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引起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的因素都有能源爭端。1. (2015鎮江)英國政治家帕麥斯頓說:“我們沒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敵人,我們只有經常的、永久的利益。”20世紀初,英國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加入了( ) A. 協約國 B. 同盟國 C. 北約組織 D. 華約組織A備戰演練【解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發展到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殖民地和劃分勢力范圍的狂潮,大國之間展開了斗爭。1879年,德國和奧匈帝國締結了同盟條約。1882年,意大利加入德奧軍事同盟,三國同盟(又稱同盟國)形成。英國在德國步步進逼下,放棄長期奉行的“光榮孤立”政策,先后于1904年和1907年同法國和俄國簽訂了軍事協定,于是三國協約(又稱協約國)最終形成。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都是根據各國自身的利益而組成的。這些均與材料相符,故本題選A,可排除B。北約成立于1949年,華約成立于1955年,均與材料中“20世紀初”不符,故排除C、D。2. (2015孝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帝國主義各國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實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該材料揭示了( ) A.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 B.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的過程 C.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 D.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A【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是帝國主義國家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加劇,這與材料內容相符,故本題選A。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的過程指的是從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到德國投降的全過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是協約國獲得勝利;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國家間的掠奪戰爭。B、C、D均與材料揭示的內容不符,故排除。3. (2015黔南州)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0周年,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爭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為最后的勝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那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能夠建立的關鍵是( ) A. 反法西斯國家在實力上超過法西斯國家 B. 法西斯成為各國人民的共同敵人 C. 美蘇之間社會制度矛盾的消除 D. 太平洋戰爭的爆發B【解析】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法西斯,各國逐漸走向聯合。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會議,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這標志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因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能夠建立的關鍵在于法西斯成為了各國人民的共同敵人。故本題選B。A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之后的實力對比,不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美蘇之間的社會制度矛盾并沒有消除,C說法錯誤,且與材料無關;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二戰的規模進一步擴大,D與題意不符。故排除A、C、D。4.(2015山西)美國總統杜魯門上臺后聲稱:“我們贏得的勝利把領導世界的持續重擔放到了美國人民的肩頭”“全世界應該采取美國制度”。這表明( ) A. 美蘇關系由“冷戰”轉變為“熱戰” B. 美國謀求建立全球霸權 C. 美國試圖用經濟手段控制歐洲 D. “冷戰”對峙局面已經形成B【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居于世界第一位,它稱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脹。材料中“全世界應該采取美國制度”等信息表明了美國謀求建立全球霸權。故本題選B。美國在二戰后對蘇聯采取了除武裝進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即“冷戰”,并沒有武裝進攻之類的“熱戰”;美國試圖用經濟手段控制歐洲的表現是馬歇爾計劃,這一點在材料中未體現;“冷戰”形成的標志是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故排除A、C、D。5. (2015長沙)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一個嶄新的世界政治格局開始出現,歐洲不再是世界棋盤上的一個卒子(卒子,即小兵)。”這個“嶄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指的是( ) A. 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B. 雅爾塔體系 C. 兩極格局 D. 兩極格局結束,出現“一超多強”局面D【解析】1947年,美蘇“冷戰”開始。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企圖控制西歐,西歐國家都成為了美蘇冷戰中美國的跟隨者,蘇聯則聯合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與之相抗爭。歐洲成為了“世界棋盤上的一個卒子”。1991年蘇聯解體之后,兩極格局不復存在,雅爾塔體系瓦解。隨著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歐洲在國際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經不再是一個“卒子”了,世界政治格局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并正在向多極化方向發展。故本題選D,排除B、C。一戰后,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它與“嶄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不符,故排除A、B、C。6. (2015烏魯木齊)“冷戰”結束后,霸權主義介入地區沖突、民族矛盾、宗教紛爭,將其轉化為國際沖突的戰爭是( ) A. 朝鮮戰爭 B. 越南戰爭 C. 第四次中東戰爭 D. 科索沃戰爭D【解析】解答本題可采用排除法。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美蘇“冷戰”的結束,兩極格局最終崩潰。朝鮮戰爭發生于1950~1953年;越南戰爭發生于1955~1975年;第四次中東戰爭發生于1973年10月。它們都發生在“冷戰”結束之前,故排除A、B、C。1999年3月到6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越過聯合國安理會,對南聯盟境內進行狂轟濫炸,給南聯盟帶來了重大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這就是科索沃戰爭,它是霸權主義介入而轉化成國際沖突的戰爭。故本題選D。7. (2015漳州改編)201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為了紀念這一事件,世界各國紛紛舉辦慶祝活動,某地要建立一個二戰紀念館,請同學們幫忙出謀劃策。 第一展廳 照片廳 ——照片銘記歷史瞬間 圖一圖二 (1)圖一是蘇聯1941年紅場閱兵的照片,當時蘇聯的最高領導人是誰?圖二銘刻的是二戰期間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這是哪一場會議?這次會議決定在戰后建立哪一國際組織?斯大林。 雅爾塔會議。 聯合國。 第二展廳 文獻廳 ——文獻再現歷史情境 每一政府各自保證與本宣言簽字國政府合作,并不與敵人締結單獨停戰協定或合約。 ——《聯合國家宣言》 (2)以上文獻的簽訂有何歷史意義?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聯盟最終形成。 第三展廳 音像廳 ——歌曲喚醒歷史記憶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3)以上歌詞出自哪一首歌曲?“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后來在哪一場戰爭中得到了實現?它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有什么意義? 《義勇軍進行曲》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第四展廳 …… (4)請你模仿示例,為紀念館設計第四展廳(不可與前面重復)。 示例 主題:照片廳 內容:紅場閱兵照片 主題: 內容:示例:主題:實物廳 內容:美國“密蘇里”號軍艦 遺址廳 納粹德國集中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