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九年級第四次質量調研檢測道德與法治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請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并認真核對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室和座位號;2.必須在答題卡上答題,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買3.答題時,請考生注意各大題題號后面的答題提示;4.請勿折疊答題卡,保持字體工整、筆跡清晰、卡面清潔;游5.答題卡上不得使用涂改液、涂改膠和貼紙;蟈6.全卷共兩道大題,考試時量60分鐘,滿分100分。如一、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2025年1月14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指南》,明確提出要根據不同學段學製生知識經驗、思維水平、興趣特點,進階式、一體化開展科學類課后服務。作為中學生,我們應積極響應,做到①勇于探索創新,提升科學素養②參與社會實踐,注重學思結合③增強民主意識,行使民主權利④落實工作指南,開設社團活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024年9月24日,以“智算萬物·湘約未來一算出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2024世界計算大會箭在湖南長沙開幕。我國算力總規模在全球處于第二位,這體現了我國在科技領域的不斷發展。以下關于我國科技發展的說法正確的是①我國在一些重要領域走在世界前列②我國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高于發達國家水平③我國科技發展離不開國家的重視和投入④我國科技發展已經全面領先世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這3.毛澤東在學生時代曾寫下“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下列名言警句中與這句詩詞蘊班含的道理一致的是A.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B.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C.風力掀天浪打頭,只需一笑不須愁(楊萬里)D.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道德與法治試題(F)第1頁(共6頁)4.右圖漫畫啟示我們①理性思考,正視他人評價②全盤接受,激發正面情感③改變認知,調控負面情緒④欣賞自己,激發創造潛能A.①②B.①③別人就隨使說你卻在認真地雄過C.②④D.③④5.截至202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了11.08億,互聯網普及率升至78.6%,青少年和“銀發族”成新增主力。針對部分青少年在評論區跟風嘲諷、傳播不實信息等現象,某校開展“清朗網絡空間”主題教育活動。下列行為體現“網絡生活基本準則”的是①看到熱搜話題,立刻轉發至班級群②舉報違規直播賬號并保留證據③制作惡搞短視頻,標注“純屬虛構”④在爭議視頻下留言:“請理性討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4年11月24日,WTT世界乒聯福岡總決賽中,中國乒乓球隊包攬男女單打兩冠一亞。網友評論:“與隊友對決需突破心理桎梏,既要全力爭勝,也要共同捍衛國乒榮耀。”這啟示我們①競爭與合作相互依存,相互促進②隊友間的競爭破壞了團隊凝聚力③良性競爭有利于集體價值最大化④團隊成功僅取決于成員協作程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小李在職業規劃課上了解到,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特點和發展前景。他想將來選擇一份既能發揮自己特長,又能為社會作出貢獻的職業。以下關于職業選擇的觀點,正確的是A.職業選擇完全取決于個人的興趣,其他因素可以忽略不計B.職業選擇應該只考慮經濟收入,其他因素不重要C.職業選擇需要綜合考慮個人的興趣、特長、能力以及社會需求D.職業選擇應該完全聽從父母的安排,因為他們經驗豐富8.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開創者馬克思在其經典作品中指出:“沒有無權利的義務,也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下列關于公民權利與義務的說法,你認為正確的是A.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獨立B.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受限制C.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彼此對等D.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統一9.2024年11月,與千家萬戶息息相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由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表決通過,將于今年“六一”正式實施。該法回應了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改革舉措,回應了“入園難”“教育公平”等社會關切,填補了法律空白,為兒童健康成長提供法治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的出臺①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利于維護兒童的身心健康②堅持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③堅持科學立法,推動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④建立在民主的基礎上,賦予公民更多參與立法的權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道德與法治試題(F)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