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2024-2025五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科學試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2024-2025五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科學試題

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2024-2025五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科學試題
1.(2025五上·金東期末)在井底(無水)中央有只青蛙,它可以看到的天空范圍合理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識點】光的傳播
【解析】【分析】在井底(無水)中央的青蛙,由于光沿直線傳播,井口限制了青蛙的視野范圍,井口就如同一個邊界,從青蛙的位置向井口邊緣連線,這些連線所圍成的范圍就是青蛙能看到的天空范圍,在這個范圍內,光線可以進入青蛙的眼睛,超出這個范圍的光線會被井壁阻擋,青蛙看不到。所以在無水的情況下,青蛙看到的天空范圍相對較小,是通過井口所呈現的一個類似錐形的空間對應的天空部分。
2.(2025五上·金東期末)小科用手電筒和不透明的管子進行了以下操作,可以從管子的另一端看到明亮的光的是 (  )
A. B. C.
【答案】C
【知識點】光的傳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選項C中,管子是直的,手電筒發出的光可以沿直線通過管子,能從管子的另一端看到明亮的光。
3.(2025五上·金東期末)小科為制作一個潛望鏡,畫了以下三幅設計圖,你認為合理的圖是(  )
A. B. C.
【答案】C
【知識點】制作潛望鏡
【解析】【分析】潛望鏡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通過兩塊平面鏡將光線兩次反射,使觀察者能看到高于自身視線的物體。C符合題意。
4.(2025五上·金東期末)在《玄貞子》中記載了唐朝張志和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背日噴水,成霓虹狀”。想要制造彩虹或彩色光帶,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
A. B. C.
【答案】C
【知識點】棱鏡;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反射后形成的色散現象。選項C中,用三棱鏡可以使太陽光發生折射,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形成彩色光帶,這是可行的方法。
5.(2025五上·金東期末)從岸上看到河里有一條魚,那么這條魚的實際位置大致在(  )
A.在A點 B.在B點 C.在C點
【答案】A
【知識點】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由于光的折射現象,當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偏離法線,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魚的虛像,虛像的位置比實際位置偏高。所以從岸上看到河里魚的實際位置大致在A 點。
6.(2025五上·金東期末)發生地震時,在教室的我們該如何自救 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馬上收拾書包
B.快速離開教室
C.跑到空曠的操場避災
【答案】A
【知識點】安全常識
【解析】【分析】發生地震時,時間緊迫,應迅速采取緊急避險措施,而馬上收拾書包會浪費寶貴的逃生時間,可能導致被掉落的物體砸傷等危險,所以A做法錯誤。
7.(2025五上·金東期末) 被譽為“小鄒魯”的金華,周圍被高山環繞,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三面環山夾一川”是金華地貌的基本特征。這樣的地形特點屬于 (  )
A.高原 B.盆地 C.平原
【答案】B
【知識點】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盆地的地形特征是四周高、中間低,與題目中描述的金華 “周圍被高山環繞,地勢南北高、中部低,‘三面環山夾一川’” 的特點相符。高原是海拔較高、地面較為平坦或起伏較小的廣闊地區;平原是地勢平坦、起伏很小的地區,這兩者均與金華的地形特點不符。
8.(2025五上·金東期末)“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要從外洞進內洞“仰面擦崖逆水入,有驚無險稱一絕”。雙龍洞的形成是 (  )
A.地球內部運動 B.風的作用 C.流水的作用
【答案】C
【知識點】影響地形變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雙龍洞屬于喀斯特地貌,是由地下水長期溶蝕形成的。其形成過程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滲透到石灰巖地層中,溶解了大量的碳酸鈣,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形成了溶洞和各種奇特的景觀。所以雙龍洞的形成主要是流水的作用。
9.(2025五上·金東期末)右圖是婺江的一段彎道,此處水流湍急,河道兩岸侵蝕比較嚴重的地方是 (  )
A.A 處 B.B 處 C.兩處侵蝕情況一樣
【答案】B
【知識點】水對地貌的影響
【解析】【分析】在河流彎道處,水流做曲線運動,產生離心力。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表層水流趨向于凹岸,使凹岸水流速度快,侵蝕作用強;而凸岸水流速度慢,以堆積作用為主。圖中B處為凹岸,A處為凸岸,所以河道兩岸侵蝕比較嚴重的地方是B 處。
10.(2025五上·金東期末) 小科假期去游覽了金華九峰山,看到山上巖石裸露,層巒疊嶂,美得猶如水墨畫般。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山上沒有植被,侵蝕嚴重
B.山上風大,侵蝕嚴重
C.巖石堅硬不會被侵蝕
【答案】C
【知識點】影響地形變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雖然巖石相對比較堅硬,但長期受到風化、流水、風力等自然因素的作用,巖石也會逐漸被侵蝕,發生破碎、剝落等現象,所以C選項說法錯誤。
11.(2025五上·金東期末)為研究地震成因,小科將多條毛巾疊放在桌面,然后把手放在毛巾上,用力向中間擠壓,毛巾的中間凸起來(如圖所示)。毛巾模擬的是 (  )
A.巖層 B.地幔 C.地核
【答案】A
【知識點】地球的內部結構
【解析】【分析】在這個模擬實驗中,毛巾被用來模擬地球內部的巖層。當用力向中間擠壓毛巾時,毛巾中間凸起來,這類似于地球內部的巖層在受到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時,發生變形、隆起等現象,是地震形成過程中巖層受力變化的一種直觀模擬。而地幔是地球內部的一個圈層,處于巖石圈之下,地核則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它們都不是毛巾所直接模擬的對象,故本題選 A。
12.(2025五上·金東期末)測試如右圖的水鐘后發現,該水鐘不能保持勻速滴水。上方塑料瓶中水位與時間的變化關系最有可能的是 (  )
A.
B.
C.
【答案】B
【知識點】水鐘;制作并測試水鐘
【解析】【分析】水鐘上方塑料瓶的水位會隨著滴水的過程逐漸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會越來越慢。因為隨著水位的降低,水的重力勢能減小,水壓變小,滴水的速度會逐漸變慢。
13.(2025五上·金東期末)我國古代,巡夜人打擊手持的梆子或鑼巡夜報時(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巡夜人晚上不能睡覺,要守著 (  )才能把握時間。
A.日晷 B.圭表 C.滴漏
【答案】C
【知識點】水鐘;制作并測試水鐘
【解析】【分析】滴漏是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它通過水或其他液體的緩慢滴漏來計量時間,能夠較為準確地在夜間持續計時,不受光線等因素影響,適合巡夜人使用來把握時間。日晷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并劃分時刻的,晚上沒有太陽,無法使用日晷計時。圭表主要是通過測量日影長度來計算時間和節氣等,同樣依賴于太陽光,夜間也無法發揮作用。
14.(2025五上·金東期末)如圖所示,擺擺動一次運行軌跡正確的是 (  )
A.A→B→C B.A→B→C→B→A C.C→B→A
【答案】C
【知識點】觀察并記錄鐘擺運動的特點
【解析】【分析】擺的運動是左右擺動的,從一側的最高點開始,擺向另一側的最高點,再擺回來。圖中擺從 A 點開始擺動,先擺到 B 點,再擺到 C 點,然后又擺回 B 點,最后回到 A 點,這是擺動一次的完整軌跡。所以 A→B→C→B→A 是正確的,應選 B。
15.(2025五上·金東期末)如圖支架上的擺,擺繩材料和長度相同,只是擺錘不同。這兩個擺(  )
A.每分鐘擺動的次數相同
B.1個小重物擺動快
C.3個小重物擺動快
【答案】A
【知識點】觀察并記錄鐘擺運動的特點;擺運動快慢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根據單擺的等時性原理,在擺繩材料和長度相同的情況下,單擺擺動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無關,只與擺長有關。所以這兩個擺每分鐘擺動的次數相同,本題選 A。
16.(2025五上·金東期末)精確計時對我們生活具有特殊的意義,高鐵運行的時刻表需要精確計時到 (  )
A.小時 B.分鐘 C.秒
【答案】C
【知識點】計時工具
【解析】【分析】高鐵運行速度快、車次多,為了保證高鐵的安全、高效運行,其時刻表需要精確計時到秒。精確到秒可以更精準地安排列車的出發、到站時間,合理調度,避免列車之間的沖突,提高運行效率和安全性,也方便旅客準確掌握出行時間。如果只精確到小時或分鐘,對于高鐵這種大運量、高密度的交通運輸方式來說,時間精度不夠,可能會導致運行秩序混亂等問題。
17.(2025五上·金東期末)通過擠壓或松開吸耳球來做模擬實驗,下列表示心臟收縮和舒張時血液流動情況的是 (  )
A. B. C.
【答案】A
【知識點】心臟的運動
【解析】【分析】心臟收縮時,將血液泵出,就像擠壓吸耳球使液體流出一樣;心臟舒張時,血液回流到心臟,如同松開吸耳球使液體被吸入一樣。選項 A 中,擠壓吸耳球時液體流出,模擬心臟收縮泵血;松開吸耳球時液體流入,模擬心臟舒張回血,符合心臟收縮和舒張時血液流動情況。
18.(2025五上·金東期末)人手觸碰到仙人掌刺時,神經系統做出反應的正確順序是 (  )
①到達中樞神經 ②傳入神經 ③傳出神經 ④觸碰仙人掌刺,感受到刺激
⑤人體做出反應,把手縮回
A.④②①③⑤ B.④③①②⑤ C.⑤②①③④
【答案】A
【知識點】神經系統
【解析】【分析】人手觸碰到仙人掌刺時,神經系統做出反應的過程是:首先④觸碰仙人掌刺,感受到刺激,這是整個反射弧的起始環節,感受器感受到刺激;然后②傳入神經將感受器產生的神經沖動傳入中樞神經;接著①到達中樞神經,中樞神經對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之后③傳出神經將中樞神經的指令傳遞給效應器;最后⑤人體做出反應,把手縮回。所以正確順序是④②①③⑤。
19.(2025五上·金東期末)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青少年時期是骨骼、肌肉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
B.經常參加運動,身體會變得更強壯,免疫力也會增強
C.人體中的關節非常多,它們的活動方式是相同的
【答案】C
【知識點】關節和肌肉的運動
【解析】【分析】A.青少年時期是骨骼、肌肉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正確;
B.經常參加運動,身體會變得更強壯,免疫力也會增強,正確;
C、人體中的關節非常多,它們的活動方式是相同的,錯誤;各關節活動方式不同,結構的特點也各不相同,比如有的關節既可以屈伸也可以旋轉,但是有的關節只能屈伸。
20.(2025五上·金東期末)拿破侖說過“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 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下列調控情緒的做法可取的是 (  )
A.受到嘲笑,小志便揮拳相向
B.課上被老師批評,倩倩委屈地跑出教室
C.比賽前,靜靜通過散步緩解緊張心情
【答案】C
【知識點】情緒管理
【解析】【分析】選項 C 中靜靜在比賽前通過散步緩解緊張心情,是一種合理的調控情緒的方法,屬于通過運動來轉移注意力,從而調節情緒,是可取的。
21.(2025五上·金東期末)當用手電筒水平照射豎直放置的書本,很難看清書本后面的物體,說明書本是   ,也說明光是沿   傳播的。
【答案】不透明物體;直線
【知識點】光的傳播
【解析】【分析】當用手電筒水平照射豎直放置的書本時,很難看清書本后面的物體,是因為書本是不透明物體,光線不能透過書本。同時,這一現象也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因為如果光不是沿直線傳播,而是可以彎曲繞過書本,那么就能看到書本后面的物體了。
22.(2025五上·金東期末)科學課上,我們做了“模擬火山噴發實驗”,用   模擬巖漿,用   模擬火山。
【答案】番茄醬;土豆泥
【知識點】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在模擬火山噴發實驗中,通常用番茄醬模擬巖漿,因為番茄醬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和黏稠度,加熱后會像巖漿一樣噴發出來;用土豆泥模擬火山,可將土豆泥堆成火山的形狀,中間挖一個洞,用于放置番茄醬,以模擬火山口。
23.(2025五上·金東期末)我們的家鄉金華,南有南山,北有北山,北山上巖石多是石灰巖。從成因上來說,石灰巖屬于   (選填:巖漿巖;沉積巖)。
【答案】沉積巖
【知識點】礦物的組成
【解析】【分析】石灰巖按成因可劃分為粒屑石灰巖(由流水搬運、沉積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巖和化學、生物化學石灰巖。絕大多數石灰巖的形成與生物作用有關,生物遺體堆積而成的石灰巖有珊瑚石灰巖、介殼石灰巖、藻類石灰巖等,總稱生物石灰巖。湖海中所沉積的碳酸鈣,在失去水分以后,緊壓膠結起來也會形成石灰巖。
24.(2025五上·金東期末)通過研究擺的快慢與擺錘質量大小、擺繩長短、擺幅大小的實驗,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同一個擺,擺的快慢與    和    無關,與    有關。
【答案】擺錘質量大小;擺幅大小;擺繩長短
【知識點】擺運動快慢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通過研究擺的快慢與擺錘質量大小、擺繩長短、擺幅大小的實驗,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同一個擺,擺的快慢與擺錘質量和擺幅大小無關,與擺繩長短有關,擺繩越長,擺擺動越慢;反之擺繩越短,擺擺動越快。
25.(2025五上·金東期末)我們吸入的氧氣,進入血液后,通過心臟、   等運輸到身體的各個部分,維持生命活動。在休息狀態下氧氣的需求量   ,心臟會得到較多的休息。
【答案】血管;較少
【知識點】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心臟的運動
【解析】【分析】我們吸入的氧氣,進入血液后,通過心臟、血管等運輸到身體的各個部分,維持生命活動。血管是運輸血液的通道,與心臟共同構成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在休息狀態下,身體的代謝活動相對緩慢,對氧氣的需求量較少,心臟的負擔相對較輕,會得到較多的休息。
26.(2025五上·金東期末)將圖中的序號填在對應的橫線上。
平原   、盆地   、丘陵   、山地   、高原   。
【答案】⑤;④;②;①;③
【知識點】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平原:地勢較為平坦,起伏很小,通常海拔較低。如果圖中有大面積平坦區域,且海拔較低,符合這些特征的區域序號可填在平原對應的橫線上。
盆地:四周高,中間低。若圖中有被高山或高地環繞,中間為低洼地帶的地形,其對應序號可填在盆地后的橫線上。
丘陵:坡度一般較緩,海拔相對不高,有一定的起伏但不如山地劇烈。圖中符合此類特征的區域序號填在丘陵后的橫線上。
平原:地勢較為平坦,起伏很小,通常海拔較低。如果圖中有大面積平坦區域,且海拔較低,符合這些特征的區域序號可填在平原對應的橫線上。
盆地:四周高,中間低。若圖中有被高山或高地環繞,中間為低洼地帶的地形,其對應序號可填在盆地后的橫線上。
丘陵:坡度一般較緩,海拔相對不高,有一定的起伏但不如山地劇烈。圖中符合此類特征的區域序號填在丘陵后的橫線上。
27.(2025五上·金東期末)請將簡易擺的相關部分名稱填在括號內。
【答案】A—擺繩;B—擺角;C—擺錘
【知識點】觀察并記錄鐘擺運動的特點;擺運動快慢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擺線:連接擺錘和支架的線,一般為柔軟且長度可測量的細線,它決定了擺的擺動周期和幅度,在圖中是懸掛擺錘的線條部分。
擺錘:是擺的重物部分,通常為一個質量較大的物體,如小球、小石塊等,在重力作用下帶動擺做往復擺動,在圖中是位于擺線下方的重物。
擺角:擺角是指擺線與豎直方向所成的夾角。
28.(2025五上·金東期末)如右上圖所示,描述的是相互協作的人體器官,人體進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   ,心臟的作用是   。
【答案】肺;推動血液循環
【知識點】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
【解析】【分析】 肺是人體進行呼吸的主要器官,通過肺泡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體外。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它通過有節律的收縮和舒張,將血液泵出,推動血液在血管中循環流動,為身體各組織器官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并帶走代謝廢物。
29.(2025五上·金東期末)光的思考
學習了光單元后,小科拿著媽媽剛買的不銹鋼碗,在碗里觀察到了自己的像(如圖甲),他思考這個像是怎么形成的呢 小美拿來爺爺看書用的放大鏡,發現放大鏡是中間凸起邊緣比較薄的玻璃體,和三棱鏡是不是也有關系呢 他倆查閱資料發現:這個碗形狀可以看作是一個凹面鏡,也和平面鏡一樣是會反光的;放大鏡是可以看作兩個三棱鏡和透明方形玻璃體的組合(如圖乙)。觀察下面兩幅圖,結合題意完成下列練習。
(1)陽光照射到圖甲物體時會發生   現象(選填:反射;折射)。陽光照射到圖乙物時會發生   現象(選填:反射;折射)。
(2)奧運會圣火火種就是利用了圖   這樣的工具從奧運會發源地——希臘奧林匹亞的赫拉神廟前點燃取得的。
(3)醫生帶的額鏡就是利用了圖   原理制作而成的,讓光進入耳道,能看到患者耳道里的情況。
(4)太陽光在經過圖甲和圖乙后都會起到會聚光線的作用,形成   (選填:高溫; 低溫) 。
【答案】(1)反射;折射
(2)凹面鏡
(3)凹面鏡
(4)高溫
【知識點】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陽光照射到圖甲的不銹鋼碗時,因為不銹鋼碗表面光滑,像平面鏡一樣,會發生反射現象,所以小科能在碗里看到自己的像。陽光照射到圖乙的放大鏡時,由于放大鏡是玻璃體,光線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會發生折射現象,放大鏡正是利用折射原理對光線進行會聚等作用,從而能成像或放大物體。
(2)奧運會圣火火種是利用凹面鏡從奧運會發源地 —— 希臘奧林匹亞的赫拉神廟前點燃取得的。 采集圣火時,將太陽光集中在凹面鏡的中央,產生高溫引燃火種,這是采集奧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圣火點燃后,火種置于一個古老的火盆中由女祭司帶到古代奧運會場內的祭壇,點燃第一名火炬手手中的火炬,隨后開始前往奧運會舉辦城市的行程。
(3)醫生帶的額鏡是利用了圖中凹面鏡的原理制作而成的。 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醫生通過額鏡將光線會聚到患者的耳道內,增加耳道內的亮度,這樣就能更清楚地看到患者耳道里的情況。
(4)圖甲中的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能將平行的太陽光會聚于一點,使該點的能量集中,溫度升高。圖乙中的放大鏡是凸透鏡,對光線也有會聚作用,太陽光經凸透鏡會聚后,在焦點處形成高溫。所以太陽光經過圖甲和圖乙后都會起到會聚光線的作用,形成高溫。
30.(2025五上·金東期末)地球表面的變化
下表是我國某一地區植樹造林前后水土流失狀況對比表。
時期 水土流失面積
植樹造林前 200000平方米
植樹造林后 80000平方米
植樹后增減數 減少120000平方米
(1)根據上面的資料,你認為:引起這個地區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坡度大小
B.植物覆蓋面積的多少
C.雨量的大小
(2)比較植樹造林前后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水土流失的越多。
A.土地坡度越小 B.植物覆蓋面積越多 C.植物覆蓋面積越少
(3)上圖是同學們做的一個“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模擬實驗,為了實驗的嚴謹性,他們在研究時應該控制不變的因素是 (  )
A.土地的坡度、雨量的大小
B.有無植被、土地的坡度
C.雨量的大小、有無植被
(4)在這個實驗中,噴水時最先被沖走的是 (  )
A.細小的泥沙 B.小石子 C.植被
(5)在這個實驗中,甲容器內沒有植物覆蓋,乙容器內有植物覆蓋,實驗時“流下來的水”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是(  )
A.甲比較干凈, 乙比較渾濁
B.甲比較渾濁, 乙比較干凈
C.兩個都一樣
【答案】(1)B
(2)C
(3)A
(4)A
(5)B
【知識點】植被對侵蝕的影響
【解析】【分析】(1)從表格中可以看出,該地區植樹造林前后,其他條件未提及改變,僅植物覆蓋面積因植樹造林發生了變化,而水土流失面積也隨之有顯著變化,由 200000 平方米減少到 80000 平方米,減少了 120000 平方米。這表明植物覆蓋面積的多少對水土流失有重要影響,植物覆蓋面積增加,水土流失面積大幅減少,所以引起這個地區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植物覆蓋面積的多少。而表格中沒有關于土地坡度大小和雨量大小的相關信息及變化,無法得出這兩個因素與該地區水土流失的關系。
(2)從表格數據可知,植樹造林前植物覆蓋面積相對較少,此時水土流失面積為 200000 平方米;植樹造林后植物覆蓋面積增加,水土流失面積減少到 80000 平方米。這說明植物覆蓋面積越少,水土流失的越多。而選項 A 中土地坡度在題目所給信息中未涉及,選項 B 與實際數據體現的規律相反。所以選 C。
(3)在這個 “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 模擬實驗中,若要研究植被對土地侵蝕的影響,就需要控制土地的坡度和雨量的大小這兩個因素不變,只改變有無植被這一因素,這樣才能準確地探究出植被與土地侵蝕之間的關系。如果土地坡度或雨量大小也發生變化,就無法確定是植被因素還是其他因素導致的土地侵蝕變化,所以應該控制土地的坡度和雨量的大小不變,選 A。
(4)在實驗中,細小的泥沙顆粒較小、重量輕,與地面的附著力相對較弱。而小石子體積和重量較大,植被有根系固定在土壤中,相比之下,細小的泥沙更容易在噴水的沖擊作用下最先被沖走。
(5)在實驗中,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乙容器內有植物覆蓋,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減少水土流失,同時植物的枝葉還能減緩水流速度,使水流攜帶的泥沙等雜質較少,所以流下來的水比較干凈;而甲容器內沒有植物覆蓋,土壤缺乏保護,在水流沖擊下容易被侵蝕,大量泥沙會被沖進 “流下來的水” 中,導致水比較渾濁。
31.(2025五上·金東期末)擺的研究
科科、聰聰和小明對學習過的擺很感興趣,他們決定自己設計一個實驗再次驗證擺的特點。
實驗材料: 繩子(10cm、20cm、30cm) 、圓球(50g、100g)、鐵架臺、秒表、LED 燈、記錄筆、記錄板
實驗名稱:設計一個實驗再次驗證擺的特點
實驗步驟:a.科科和聰聰在制作的擺上放置了一個 LED燈,影子的形狀反映擺動的情況(提示:影子長度反映擺動幅度),具體操作如圖一所示。b.三人用相同的擺進行實驗,記錄1分鐘后擺動次數。c.記錄三人的擺錘影子軌跡,箭頭表示來回擺動方向。
  1 分鐘內擺動次數
科科 小明 聰聰
第一次 30次 27次 30次
第二次 30次 27 次 30次
第三次 30次 27 次 30次
(1)結合圖中擺錘的影子軌跡和上表中的數據,小明的實驗結果   (選填:準確;不準確),你的理由是   。
(2)結合實驗步驟a的提示,對比科科和聰聰的擺錘影子軌跡長度和擺動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
【答案】(1)不準確;小明的實驗數據與其他兩人差距過大。
(2)擺的擺動幅度與擺動次數無關
【知識點】觀察并記錄鐘擺運動的特點;擺運動快慢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科科和聰聰使用相同的擺進行實驗,多次測量的結果都是 1 分鐘擺動 30 次,結果具有重復性和穩定性,而小明的實驗結果是 1 分鐘擺動 27 次,與科科和聰聰的結果不同,且三人使用的是相同的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擺的擺動次數應該是相近的,所以小明的實驗結果不準確,可能是在實驗過程中存在操作不當等問題導致結果出現偏差。
(2)科科和聰聰的擺錘影子軌跡長度不同,說明二者的擺動幅度不同,但他們的擺動數據均為 1 分鐘 30 次,擺動次數相同。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在擺的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擺的擺動幅度大小不影響擺動次數。
32.(2025五上·金東期末)心臟和血液
小科和同學準備了以下實驗材料:洗耳球1個、橡膠管1根、水槽1個、秒表1個,做一個“模擬心臟工作原理”的實驗。
(1)在這個實驗中洗耳球模擬   ,橡膠管模擬   ,輸送的水模擬   。
(2)在實驗中,用力擠壓洗耳球,是在模擬   ,擠壓后松開洗耳球是在模擬   ,液體流動模擬   。
(3)在模擬實驗中,我們應該用秒表記錄   時間連續擠壓洗耳球的次數。
【答案】(1)心臟;血管;血液
(2)心臟收縮;心臟舒張;血液循環
(3)1分鐘
【知識點】心臟的運動
【解析】【分析】(1)在該模擬實驗中,洗耳球通過擠壓和放松來控制水的流動,就像心臟通過收縮和舒張來推動血液流動一樣,所以洗耳球模擬心臟。橡膠管是水流動的通道,這與血管作為血液運輸的通道相類似,因此橡膠管模擬血管。而在實驗中被輸送的水,其在整個系統中的流動過程與血液在人體心血管系統中的流動過程相似,所以輸送的水模擬血液。
(2)在人體中,心臟通過收縮將血液泵出,輸送到全身各處,用力擠壓洗耳球時,水被擠出,模擬的就是心臟收縮向外泵血的過程。而心臟舒張時,會使血液回流到心臟,擠壓后松開洗耳球,水會流入洗耳球,這就類似于心臟舒張讓血液回流的過程。整個實驗中,液體在洗耳球和橡膠管中的流動,就如同血液在心臟和血管中循環流動,所以液體流動模擬的是血液循環。
(3)通常在模擬心臟工作的實驗中,用秒表記錄 1 分鐘時間內連續擠壓洗耳球的次數,這樣可以模擬心臟在單位時間內的跳動頻率,便于與真實心臟的工作情況進行類比和分析。
1 / 1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2024-2025五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科學試題
1.(2025五上·金東期末)在井底(無水)中央有只青蛙,它可以看到的天空范圍合理的是(  )
A. B. C.
2.(2025五上·金東期末)小科用手電筒和不透明的管子進行了以下操作,可以從管子的另一端看到明亮的光的是 (  )
A. B. C.
3.(2025五上·金東期末)小科為制作一個潛望鏡,畫了以下三幅設計圖,你認為合理的圖是(  )
A. B. C.
4.(2025五上·金東期末)在《玄貞子》中記載了唐朝張志和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背日噴水,成霓虹狀”。想要制造彩虹或彩色光帶,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
A. B. C.
5.(2025五上·金東期末)從岸上看到河里有一條魚,那么這條魚的實際位置大致在(  )
A.在A點 B.在B點 C.在C點
6.(2025五上·金東期末)發生地震時,在教室的我們該如何自救 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
A.馬上收拾書包
B.快速離開教室
C.跑到空曠的操場避災
7.(2025五上·金東期末) 被譽為“小鄒魯”的金華,周圍被高山環繞,地勢南北高、中部低, “三面環山夾一川”是金華地貌的基本特征。這樣的地形特點屬于 (  )
A.高原 B.盆地 C.平原
8.(2025五上·金東期末)“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要從外洞進內洞“仰面擦崖逆水入,有驚無險稱一絕”。雙龍洞的形成是 (  )
A.地球內部運動 B.風的作用 C.流水的作用
9.(2025五上·金東期末)右圖是婺江的一段彎道,此處水流湍急,河道兩岸侵蝕比較嚴重的地方是 (  )
A.A 處 B.B 處 C.兩處侵蝕情況一樣
10.(2025五上·金東期末) 小科假期去游覽了金華九峰山,看到山上巖石裸露,層巒疊嶂,美得猶如水墨畫般。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山上沒有植被,侵蝕嚴重
B.山上風大,侵蝕嚴重
C.巖石堅硬不會被侵蝕
11.(2025五上·金東期末)為研究地震成因,小科將多條毛巾疊放在桌面,然后把手放在毛巾上,用力向中間擠壓,毛巾的中間凸起來(如圖所示)。毛巾模擬的是 (  )
A.巖層 B.地幔 C.地核
12.(2025五上·金東期末)測試如右圖的水鐘后發現,該水鐘不能保持勻速滴水。上方塑料瓶中水位與時間的變化關系最有可能的是 (  )
A.
B.
C.
13.(2025五上·金東期末)我國古代,巡夜人打擊手持的梆子或鑼巡夜報時(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巡夜人晚上不能睡覺,要守著 (  )才能把握時間。
A.日晷 B.圭表 C.滴漏
14.(2025五上·金東期末)如圖所示,擺擺動一次運行軌跡正確的是 (  )
A.A→B→C B.A→B→C→B→A C.C→B→A
15.(2025五上·金東期末)如圖支架上的擺,擺繩材料和長度相同,只是擺錘不同。這兩個擺(  )
A.每分鐘擺動的次數相同
B.1個小重物擺動快
C.3個小重物擺動快
16.(2025五上·金東期末)精確計時對我們生活具有特殊的意義,高鐵運行的時刻表需要精確計時到 (  )
A.小時 B.分鐘 C.秒
17.(2025五上·金東期末)通過擠壓或松開吸耳球來做模擬實驗,下列表示心臟收縮和舒張時血液流動情況的是 (  )
A. B. C.
18.(2025五上·金東期末)人手觸碰到仙人掌刺時,神經系統做出反應的正確順序是 (  )
①到達中樞神經 ②傳入神經 ③傳出神經 ④觸碰仙人掌刺,感受到刺激
⑤人體做出反應,把手縮回
A.④②①③⑤ B.④③①②⑤ C.⑤②①③④
19.(2025五上·金東期末)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青少年時期是骨骼、肌肉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
B.經常參加運動,身體會變得更強壯,免疫力也會增強
C.人體中的關節非常多,它們的活動方式是相同的
20.(2025五上·金東期末)拿破侖說過“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 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下列調控情緒的做法可取的是 (  )
A.受到嘲笑,小志便揮拳相向
B.課上被老師批評,倩倩委屈地跑出教室
C.比賽前,靜靜通過散步緩解緊張心情
21.(2025五上·金東期末)當用手電筒水平照射豎直放置的書本,很難看清書本后面的物體,說明書本是   ,也說明光是沿   傳播的。
22.(2025五上·金東期末)科學課上,我們做了“模擬火山噴發實驗”,用   模擬巖漿,用   模擬火山。
23.(2025五上·金東期末)我們的家鄉金華,南有南山,北有北山,北山上巖石多是石灰巖。從成因上來說,石灰巖屬于   (選填:巖漿巖;沉積巖)。
24.(2025五上·金東期末)通過研究擺的快慢與擺錘質量大小、擺繩長短、擺幅大小的實驗,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同一個擺,擺的快慢與    和    無關,與    有關。
25.(2025五上·金東期末)我們吸入的氧氣,進入血液后,通過心臟、   等運輸到身體的各個部分,維持生命活動。在休息狀態下氧氣的需求量   ,心臟會得到較多的休息。
26.(2025五上·金東期末)將圖中的序號填在對應的橫線上。
平原   、盆地   、丘陵   、山地   、高原   。
27.(2025五上·金東期末)請將簡易擺的相關部分名稱填在括號內。
28.(2025五上·金東期末)如右上圖所示,描述的是相互協作的人體器官,人體進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   ,心臟的作用是   。
29.(2025五上·金東期末)光的思考
學習了光單元后,小科拿著媽媽剛買的不銹鋼碗,在碗里觀察到了自己的像(如圖甲),他思考這個像是怎么形成的呢 小美拿來爺爺看書用的放大鏡,發現放大鏡是中間凸起邊緣比較薄的玻璃體,和三棱鏡是不是也有關系呢 他倆查閱資料發現:這個碗形狀可以看作是一個凹面鏡,也和平面鏡一樣是會反光的;放大鏡是可以看作兩個三棱鏡和透明方形玻璃體的組合(如圖乙)。觀察下面兩幅圖,結合題意完成下列練習。
(1)陽光照射到圖甲物體時會發生   現象(選填:反射;折射)。陽光照射到圖乙物時會發生   現象(選填:反射;折射)。
(2)奧運會圣火火種就是利用了圖   這樣的工具從奧運會發源地——希臘奧林匹亞的赫拉神廟前點燃取得的。
(3)醫生帶的額鏡就是利用了圖   原理制作而成的,讓光進入耳道,能看到患者耳道里的情況。
(4)太陽光在經過圖甲和圖乙后都會起到會聚光線的作用,形成   (選填:高溫; 低溫) 。
30.(2025五上·金東期末)地球表面的變化
下表是我國某一地區植樹造林前后水土流失狀況對比表。
時期 水土流失面積
植樹造林前 200000平方米
植樹造林后 80000平方米
植樹后增減數 減少120000平方米
(1)根據上面的資料,你認為:引起這個地區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坡度大小
B.植物覆蓋面積的多少
C.雨量的大小
(2)比較植樹造林前后的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水土流失的越多。
A.土地坡度越小 B.植物覆蓋面積越多 C.植物覆蓋面積越少
(3)上圖是同學們做的一個“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模擬實驗,為了實驗的嚴謹性,他們在研究時應該控制不變的因素是 (  )
A.土地的坡度、雨量的大小
B.有無植被、土地的坡度
C.雨量的大小、有無植被
(4)在這個實驗中,噴水時最先被沖走的是 (  )
A.細小的泥沙 B.小石子 C.植被
(5)在這個實驗中,甲容器內沒有植物覆蓋,乙容器內有植物覆蓋,實驗時“流下來的水”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是(  )
A.甲比較干凈, 乙比較渾濁
B.甲比較渾濁, 乙比較干凈
C.兩個都一樣
31.(2025五上·金東期末)擺的研究
科科、聰聰和小明對學習過的擺很感興趣,他們決定自己設計一個實驗再次驗證擺的特點。
實驗材料: 繩子(10cm、20cm、30cm) 、圓球(50g、100g)、鐵架臺、秒表、LED 燈、記錄筆、記錄板
實驗名稱:設計一個實驗再次驗證擺的特點
實驗步驟:a.科科和聰聰在制作的擺上放置了一個 LED燈,影子的形狀反映擺動的情況(提示:影子長度反映擺動幅度),具體操作如圖一所示。b.三人用相同的擺進行實驗,記錄1分鐘后擺動次數。c.記錄三人的擺錘影子軌跡,箭頭表示來回擺動方向。
  1 分鐘內擺動次數
科科 小明 聰聰
第一次 30次 27次 30次
第二次 30次 27 次 30次
第三次 30次 27 次 30次
(1)結合圖中擺錘的影子軌跡和上表中的數據,小明的實驗結果   (選填:準確;不準確),你的理由是   。
(2)結合實驗步驟a的提示,對比科科和聰聰的擺錘影子軌跡長度和擺動數據,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
32.(2025五上·金東期末)心臟和血液
小科和同學準備了以下實驗材料:洗耳球1個、橡膠管1根、水槽1個、秒表1個,做一個“模擬心臟工作原理”的實驗。
(1)在這個實驗中洗耳球模擬   ,橡膠管模擬   ,輸送的水模擬   。
(2)在實驗中,用力擠壓洗耳球,是在模擬   ,擠壓后松開洗耳球是在模擬   ,液體流動模擬   。
(3)在模擬實驗中,我們應該用秒表記錄   時間連續擠壓洗耳球的次數。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光的傳播
【解析】【分析】在井底(無水)中央的青蛙,由于光沿直線傳播,井口限制了青蛙的視野范圍,井口就如同一個邊界,從青蛙的位置向井口邊緣連線,這些連線所圍成的范圍就是青蛙能看到的天空范圍,在這個范圍內,光線可以進入青蛙的眼睛,超出這個范圍的光線會被井壁阻擋,青蛙看不到。所以在無水的情況下,青蛙看到的天空范圍相對較小,是通過井口所呈現的一個類似錐形的空間對應的天空部分。
2.【答案】C
【知識點】光的傳播
【解析】【分析】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選項C中,管子是直的,手電筒發出的光可以沿直線通過管子,能從管子的另一端看到明亮的光。
3.【答案】C
【知識點】制作潛望鏡
【解析】【分析】潛望鏡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通過兩塊平面鏡將光線兩次反射,使觀察者能看到高于自身視線的物體。C符合題意。
4.【答案】C
【知識點】棱鏡;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彩虹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反射后形成的色散現象。選項C中,用三棱鏡可以使太陽光發生折射,分解成七種顏色的光,形成彩色光帶,這是可行的方法。
5.【答案】A
【知識點】光的折射
【解析】【分析】由于光的折射現象,當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偏離法線,人眼逆著折射光線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魚的虛像,虛像的位置比實際位置偏高。所以從岸上看到河里魚的實際位置大致在A 點。
6.【答案】A
【知識點】安全常識
【解析】【分析】發生地震時,時間緊迫,應迅速采取緊急避險措施,而馬上收拾書包會浪費寶貴的逃生時間,可能導致被掉落的物體砸傷等危險,所以A做法錯誤。
7.【答案】B
【知識點】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盆地的地形特征是四周高、中間低,與題目中描述的金華 “周圍被高山環繞,地勢南北高、中部低,‘三面環山夾一川’” 的特點相符。高原是海拔較高、地面較為平坦或起伏較小的廣闊地區;平原是地勢平坦、起伏很小的地區,這兩者均與金華的地形特點不符。
8.【答案】C
【知識點】影響地形變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雙龍洞屬于喀斯特地貌,是由地下水長期溶蝕形成的。其形成過程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滲透到石灰巖地層中,溶解了大量的碳酸鈣,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形成了溶洞和各種奇特的景觀。所以雙龍洞的形成主要是流水的作用。
9.【答案】B
【知識點】水對地貌的影響
【解析】【分析】在河流彎道處,水流做曲線運動,產生離心力。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表層水流趨向于凹岸,使凹岸水流速度快,侵蝕作用強;而凸岸水流速度慢,以堆積作用為主。圖中B處為凹岸,A處為凸岸,所以河道兩岸侵蝕比較嚴重的地方是B 處。
10.【答案】C
【知識點】影響地形變化的因素
【解析】【分析】雖然巖石相對比較堅硬,但長期受到風化、流水、風力等自然因素的作用,巖石也會逐漸被侵蝕,發生破碎、剝落等現象,所以C選項說法錯誤。
11.【答案】A
【知識點】地球的內部結構
【解析】【分析】在這個模擬實驗中,毛巾被用來模擬地球內部的巖層。當用力向中間擠壓毛巾時,毛巾中間凸起來,這類似于地球內部的巖層在受到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時,發生變形、隆起等現象,是地震形成過程中巖層受力變化的一種直觀模擬。而地幔是地球內部的一個圈層,處于巖石圈之下,地核則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它們都不是毛巾所直接模擬的對象,故本題選 A。
12.【答案】B
【知識點】水鐘;制作并測試水鐘
【解析】【分析】水鐘上方塑料瓶的水位會隨著滴水的過程逐漸下降,而且下降的速度會越來越慢。因為隨著水位的降低,水的重力勢能減小,水壓變小,滴水的速度會逐漸變慢。
13.【答案】C
【知識點】水鐘;制作并測試水鐘
【解析】【分析】滴漏是古代的一種計時工具,它通過水或其他液體的緩慢滴漏來計量時間,能夠較為準確地在夜間持續計時,不受光線等因素影響,適合巡夜人使用來把握時間。日晷是利用太陽的投影方向來測定并劃分時刻的,晚上沒有太陽,無法使用日晷計時。圭表主要是通過測量日影長度來計算時間和節氣等,同樣依賴于太陽光,夜間也無法發揮作用。
14.【答案】C
【知識點】觀察并記錄鐘擺運動的特點
【解析】【分析】擺的運動是左右擺動的,從一側的最高點開始,擺向另一側的最高點,再擺回來。圖中擺從 A 點開始擺動,先擺到 B 點,再擺到 C 點,然后又擺回 B 點,最后回到 A 點,這是擺動一次的完整軌跡。所以 A→B→C→B→A 是正確的,應選 B。
15.【答案】A
【知識點】觀察并記錄鐘擺運動的特點;擺運動快慢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根據單擺的等時性原理,在擺繩材料和長度相同的情況下,單擺擺動的快慢與擺錘的重量無關,只與擺長有關。所以這兩個擺每分鐘擺動的次數相同,本題選 A。
16.【答案】C
【知識點】計時工具
【解析】【分析】高鐵運行速度快、車次多,為了保證高鐵的安全、高效運行,其時刻表需要精確計時到秒。精確到秒可以更精準地安排列車的出發、到站時間,合理調度,避免列車之間的沖突,提高運行效率和安全性,也方便旅客準確掌握出行時間。如果只精確到小時或分鐘,對于高鐵這種大運量、高密度的交通運輸方式來說,時間精度不夠,可能會導致運行秩序混亂等問題。
17.【答案】A
【知識點】心臟的運動
【解析】【分析】心臟收縮時,將血液泵出,就像擠壓吸耳球使液體流出一樣;心臟舒張時,血液回流到心臟,如同松開吸耳球使液體被吸入一樣。選項 A 中,擠壓吸耳球時液體流出,模擬心臟收縮泵血;松開吸耳球時液體流入,模擬心臟舒張回血,符合心臟收縮和舒張時血液流動情況。
18.【答案】A
【知識點】神經系統
【解析】【分析】人手觸碰到仙人掌刺時,神經系統做出反應的過程是:首先④觸碰仙人掌刺,感受到刺激,這是整個反射弧的起始環節,感受器感受到刺激;然后②傳入神經將感受器產生的神經沖動傳入中樞神經;接著①到達中樞神經,中樞神經對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之后③傳出神經將中樞神經的指令傳遞給效應器;最后⑤人體做出反應,把手縮回。所以正確順序是④②①③⑤。
19.【答案】C
【知識點】關節和肌肉的運動
【解析】【分析】A.青少年時期是骨骼、肌肉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正確;
B.經常參加運動,身體會變得更強壯,免疫力也會增強,正確;
C、人體中的關節非常多,它們的活動方式是相同的,錯誤;各關節活動方式不同,結構的特點也各不相同,比如有的關節既可以屈伸也可以旋轉,但是有的關節只能屈伸。
20.【答案】C
【知識點】情緒管理
【解析】【分析】選項 C 中靜靜在比賽前通過散步緩解緊張心情,是一種合理的調控情緒的方法,屬于通過運動來轉移注意力,從而調節情緒,是可取的。
21.【答案】不透明物體;直線
【知識點】光的傳播
【解析】【分析】當用手電筒水平照射豎直放置的書本時,很難看清書本后面的物體,是因為書本是不透明物體,光線不能透過書本。同時,這一現象也說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因為如果光不是沿直線傳播,而是可以彎曲繞過書本,那么就能看到書本后面的物體了。
22.【答案】番茄醬;土豆泥
【知識點】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
【解析】【分析】在模擬火山噴發實驗中,通常用番茄醬模擬巖漿,因為番茄醬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和黏稠度,加熱后會像巖漿一樣噴發出來;用土豆泥模擬火山,可將土豆泥堆成火山的形狀,中間挖一個洞,用于放置番茄醬,以模擬火山口。
23.【答案】沉積巖
【知識點】礦物的組成
【解析】【分析】石灰巖按成因可劃分為粒屑石灰巖(由流水搬運、沉積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巖和化學、生物化學石灰巖。絕大多數石灰巖的形成與生物作用有關,生物遺體堆積而成的石灰巖有珊瑚石灰巖、介殼石灰巖、藻類石灰巖等,總稱生物石灰巖。湖海中所沉積的碳酸鈣,在失去水分以后,緊壓膠結起來也會形成石灰巖。
24.【答案】擺錘質量大小;擺幅大小;擺繩長短
【知識點】擺運動快慢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通過研究擺的快慢與擺錘質量大小、擺繩長短、擺幅大小的實驗,得出的實驗結論是:同一個擺,擺的快慢與擺錘質量和擺幅大小無關,與擺繩長短有關,擺繩越長,擺擺動越慢;反之擺繩越短,擺擺動越快。
25.【答案】血管;較少
【知識點】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心臟的運動
【解析】【分析】我們吸入的氧氣,進入血液后,通過心臟、血管等運輸到身體的各個部分,維持生命活動。血管是運輸血液的通道,與心臟共同構成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在休息狀態下,身體的代謝活動相對緩慢,對氧氣的需求量較少,心臟的負擔相對較輕,會得到較多的休息。
26.【答案】⑤;④;②;①;③
【知識點】地形、地貌
【解析】【分析】平原:地勢較為平坦,起伏很小,通常海拔較低。如果圖中有大面積平坦區域,且海拔較低,符合這些特征的區域序號可填在平原對應的橫線上。
盆地:四周高,中間低。若圖中有被高山或高地環繞,中間為低洼地帶的地形,其對應序號可填在盆地后的橫線上。
丘陵:坡度一般較緩,海拔相對不高,有一定的起伏但不如山地劇烈。圖中符合此類特征的區域序號填在丘陵后的橫線上。
平原:地勢較為平坦,起伏很小,通常海拔較低。如果圖中有大面積平坦區域,且海拔較低,符合這些特征的區域序號可填在平原對應的橫線上。
盆地:四周高,中間低。若圖中有被高山或高地環繞,中間為低洼地帶的地形,其對應序號可填在盆地后的橫線上。
丘陵:坡度一般較緩,海拔相對不高,有一定的起伏但不如山地劇烈。圖中符合此類特征的區域序號填在丘陵后的橫線上。
27.【答案】A—擺繩;B—擺角;C—擺錘
【知識點】觀察并記錄鐘擺運動的特點;擺運動快慢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擺線:連接擺錘和支架的線,一般為柔軟且長度可測量的細線,它決定了擺的擺動周期和幅度,在圖中是懸掛擺錘的線條部分。
擺錘:是擺的重物部分,通常為一個質量較大的物體,如小球、小石塊等,在重力作用下帶動擺做往復擺動,在圖中是位于擺線下方的重物。
擺角:擺角是指擺線與豎直方向所成的夾角。
28.【答案】肺;推動血液循環
【知識點】吸入氣體和呼出氣體
【解析】【分析】 肺是人體進行呼吸的主要器官,通過肺泡與血液間的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體外。心臟是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它通過有節律的收縮和舒張,將血液泵出,推動血液在血管中循環流動,為身體各組織器官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并帶走代謝廢物。
29.【答案】(1)反射;折射
(2)凹面鏡
(3)凹面鏡
(4)高溫
【知識點】光的折射;光的反射
【解析】【分析】(1)陽光照射到圖甲的不銹鋼碗時,因為不銹鋼碗表面光滑,像平面鏡一樣,會發生反射現象,所以小科能在碗里看到自己的像。陽光照射到圖乙的放大鏡時,由于放大鏡是玻璃體,光線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會發生折射現象,放大鏡正是利用折射原理對光線進行會聚等作用,從而能成像或放大物體。
(2)奧運會圣火火種是利用凹面鏡從奧運會發源地 —— 希臘奧林匹亞的赫拉神廟前點燃取得的。 采集圣火時,將太陽光集中在凹面鏡的中央,產生高溫引燃火種,這是采集奧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圣火點燃后,火種置于一個古老的火盆中由女祭司帶到古代奧運會場內的祭壇,點燃第一名火炬手手中的火炬,隨后開始前往奧運會舉辦城市的行程。
(3)醫生帶的額鏡是利用了圖中凹面鏡的原理制作而成的。 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醫生通過額鏡將光線會聚到患者的耳道內,增加耳道內的亮度,這樣就能更清楚地看到患者耳道里的情況。
(4)圖甲中的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能將平行的太陽光會聚于一點,使該點的能量集中,溫度升高。圖乙中的放大鏡是凸透鏡,對光線也有會聚作用,太陽光經凸透鏡會聚后,在焦點處形成高溫。所以太陽光經過圖甲和圖乙后都會起到會聚光線的作用,形成高溫。
30.【答案】(1)B
(2)C
(3)A
(4)A
(5)B
【知識點】植被對侵蝕的影響
【解析】【分析】(1)從表格中可以看出,該地區植樹造林前后,其他條件未提及改變,僅植物覆蓋面積因植樹造林發生了變化,而水土流失面積也隨之有顯著變化,由 200000 平方米減少到 80000 平方米,減少了 120000 平方米。這表明植物覆蓋面積的多少對水土流失有重要影響,植物覆蓋面積增加,水土流失面積大幅減少,所以引起這個地區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植物覆蓋面積的多少。而表格中沒有關于土地坡度大小和雨量大小的相關信息及變化,無法得出這兩個因素與該地區水土流失的關系。
(2)從表格數據可知,植樹造林前植物覆蓋面積相對較少,此時水土流失面積為 200000 平方米;植樹造林后植物覆蓋面積增加,水土流失面積減少到 80000 平方米。這說明植物覆蓋面積越少,水土流失的越多。而選項 A 中土地坡度在題目所給信息中未涉及,選項 B 與實際數據體現的規律相反。所以選 C。
(3)在這個 “探索土地被侵蝕的因素” 模擬實驗中,若要研究植被對土地侵蝕的影響,就需要控制土地的坡度和雨量的大小這兩個因素不變,只改變有無植被這一因素,這樣才能準確地探究出植被與土地侵蝕之間的關系。如果土地坡度或雨量大小也發生變化,就無法確定是植被因素還是其他因素導致的土地侵蝕變化,所以應該控制土地的坡度和雨量的大小不變,選 A。
(4)在實驗中,細小的泥沙顆粒較小、重量輕,與地面的附著力相對較弱。而小石子體積和重量較大,植被有根系固定在土壤中,相比之下,細小的泥沙更容易在噴水的沖擊作用下最先被沖走。
(5)在實驗中,植被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乙容器內有植物覆蓋,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減少水土流失,同時植物的枝葉還能減緩水流速度,使水流攜帶的泥沙等雜質較少,所以流下來的水比較干凈;而甲容器內沒有植物覆蓋,土壤缺乏保護,在水流沖擊下容易被侵蝕,大量泥沙會被沖進 “流下來的水” 中,導致水比較渾濁。
31.【答案】(1)不準確;小明的實驗數據與其他兩人差距過大。
(2)擺的擺動幅度與擺動次數無關
【知識點】觀察并記錄鐘擺運動的特點;擺運動快慢的影響因素
【解析】【分析】(1)科科和聰聰使用相同的擺進行實驗,多次測量的結果都是 1 分鐘擺動 30 次,結果具有重復性和穩定性,而小明的實驗結果是 1 分鐘擺動 27 次,與科科和聰聰的結果不同,且三人使用的是相同的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擺的擺動次數應該是相近的,所以小明的實驗結果不準確,可能是在實驗過程中存在操作不當等問題導致結果出現偏差。
(2)科科和聰聰的擺錘影子軌跡長度不同,說明二者的擺動幅度不同,但他們的擺動數據均為 1 分鐘 30 次,擺動次數相同。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在擺的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擺的擺動幅度大小不影響擺動次數。
32.【答案】(1)心臟;血管;血液
(2)心臟收縮;心臟舒張;血液循環
(3)1分鐘
【知識點】心臟的運動
【解析】【分析】(1)在該模擬實驗中,洗耳球通過擠壓和放松來控制水的流動,就像心臟通過收縮和舒張來推動血液流動一樣,所以洗耳球模擬心臟。橡膠管是水流動的通道,這與血管作為血液運輸的通道相類似,因此橡膠管模擬血管。而在實驗中被輸送的水,其在整個系統中的流動過程與血液在人體心血管系統中的流動過程相似,所以輸送的水模擬血液。
(2)在人體中,心臟通過收縮將血液泵出,輸送到全身各處,用力擠壓洗耳球時,水被擠出,模擬的就是心臟收縮向外泵血的過程。而心臟舒張時,會使血液回流到心臟,擠壓后松開洗耳球,水會流入洗耳球,這就類似于心臟舒張讓血液回流的過程。整個實驗中,液體在洗耳球和橡膠管中的流動,就如同血液在心臟和血管中循環流動,所以液體流動模擬的是血液循環。
(3)通常在模擬心臟工作的實驗中,用秒表記錄 1 分鐘時間內連續擠壓洗耳球的次數,這樣可以模擬心臟在單位時間內的跳動頻率,便于與真實心臟的工作情況進行類比和分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康县| 东乡族自治县| 鄂伦春自治旗| 米易县| 奎屯市| 巴里| 唐山市| 岱山县| 永年县| 仁怀市| 沁源县| 忻城县| 海城市| 东方市| 综艺| 台南县| 建瓯市| 漳浦县| 茂名市| 贺州市| 临武县| 新龙县| 许昌县| 浦江县| 唐海县| 北碚区| 阿鲁科尔沁旗| 张家界市| 德惠市| 普安县| 嵊州市| 文昌市| 彰化县| 万荣县| 宁阳县| 平泉县| 固镇县| 海阳市| 五常市| 改则县|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