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中考科學三輪沖刺每日一練(第18天)一.選擇題(共10小題)1.2024年初,乙型流感成為“頂流”。感染者常有發熱、頭痛、渾身肌肉酸痛、全身無力等癥狀。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乙型流感疫苗屬于傳染源B.乙型流感病毒具有細胞膜等細胞結構C.乙型流感屬于消化道傳染病D.接種乙型流感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2.如圖所示是小球從P處落到地面后反復彈起與落下的運動軌跡。A、B、C、D四個位置中,重力勢能最大的為( )A.A處 B.B處 C.C處 D.D處3.鹽酸(HCl)是實驗室的重要物質,能與許多物質反應。關于如圖所示的概念圖,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A.X不可能是H2OB.Y可能是硫酸鋇C.若W呈紅色,則指示劑可能是無色酚酞試液D.堿可以是可溶性堿,也可以是難溶性堿4.小金完成了圖示實驗①②③,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實驗①中硫酸無剩余B.觀察到實驗②中溶液顏色為紫色C.實驗③中沒有明顯現象D.實驗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Na2SO4和BaCl25.鈧元素符號為Sc,相對原子質量為45,活動性在鎂和鋁之間,主要化合價為+3價。如圖,相同條件下取等質量的金屬鈧和鋅,分別與等質量同濃度稀硫酸、CuSO4溶液反應。下列現象中錯誤的是( )A.試管①產生氣泡速率大于試管②B.反應結束后試管①②中的總質量都減小C.試管③④中都出現紅色固體D.反應結束后試管③④中的固體質量都增大6.小高將制作好的水火箭豎直立于地面如圖甲所示,用打氣筒向瓶內打氣,瓶內壓強足夠大時,瓶內的水向下噴出,水火箭豎直向上飛起。如圖乙是水火箭發射后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不考慮空氣阻力,t1時刻水火箭中的水恰好噴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2與t3時刻機械能的大小相等B.圖乙中水火箭達到最高點的時刻是t1C.水火箭發射后受到平衡力的時刻是t2D.水火箭向下噴水的過程中,水火箭對水向下的作用力小于水對它向上的作用力7.如圖所示,杠桿OBA可繞O點在豎直平面內轉動,OB=2BA,在B點懸掛一個10N的重物G,在A點施加豎直向上的動力F,使杠桿OBA水平平衡(杠桿重力及摩擦均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A點施加豎直向上的力F1時,該杠桿是費力杠桿B.作用在A點的力F1的大小為5NC.如果重物的懸掛點B向O點移動,要使杠桿水平平衡,F1應變小D.若將作用于A點的力F1變為圖中F2,要使杠桿水平平衡,F2應小于F18.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小魚尾鰭內的血液流動”的實驗中的部分場景如圖所示(圖丁中箭頭表示血流的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甲中對光時只能通過轉動②調節亮度B.圖乙中的④是在使用低倍物鏡觀察C.圖丙用濕棉絮包裹小魚鰓蓋及軀干是讓魚能正常呼吸D.圖丁中血管⑧是小魚尾鰭內的小動脈9.一定溫度下,向ag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溶液的質量與加入NaOH固體的質量變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MP段發生的反應為:FeCl3+3NaOH=3NaCl+Fe(OH)3↓B.m﹣n=c﹣bC.P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的種類有三種D.生成Fe(OH)3的質量為(n﹣c+a)g10.從左至右依次是甲、乙、丙和丁四個圖,分別表示有關的變化規律。下列有關描述中,正確的是( )A.甲圖左端血管中一定流靜脈血,右端血管中一定流動脈血B.乙圖為膈肌從甲到乙時完成吸氣C.丙圖中,曲線表示從溫暖的室內到寒冷的戶外時,皮膚血流量的變化D.丁圖中,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二.填空題(共8小題)11.清晨,小明發現:個別植物的葉片邊緣有水珠,大顆大顆的水珠晶瑩剔透,特別有趣。如圖所示。(1)很多人認為這些水珠是露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 形成的。(填寫物態變化名稱)(2)小明分析:當土壤溶液質量分數 植物的根毛細胞液質量分數時(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根毛細胞會吸水.水會沿著導管向上運輸……他猜測:植物“吐出的水”來自土壤。(3)這些植物“吐水”現象不是偶然,是長期的 的結果。12.如圖所示是某興趣小組設計的一款水翼船模型。該模型在水中行駛時,船身會被水翼抬起離開水面,從而減小阻力高速航行。(1)水翼船模型裝有電動機,其工作原理是 。(填字母)A.電磁感應B.電流周圍存在磁場C.通電線圈在磁場中轉動(2)水翼上方水的流速 ,壓強小。(3)若模型中電動機的額定功率為80瓦,它正常工作30分鐘消耗 千瓦時電能。13.感染新冠病毒后,患者體溫快速升高,醫生建議可適量飲用食鹽水、檸檬冰糖鹽水等電解質,口服退燒藥等方式緩解病情。(1)大量飲用電解質水后,腎臟的產尿量增多,并通過泌尿系統排出體外,以調節人體內的 平衡。(2)體溫升高的過程中,細胞通過 呼吸方式消耗氧氣、釋放能量,產熱量 散熱量(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導致呼吸和心跳頻率加快。當血氧飽和度低至一定值時,需要及時吸氧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3)發燒后,消化液中酶的活性減弱,食欲下降,患者的同化作用 異化作用(選填“強于”、“等于”或“弱于”),身體變得消瘦。14.從夏商開始,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就開始對青銅有深入研究。《呂氏春秋》曾有這樣的記錄:“金柔錫柔,合兩柔則剛”。后人研究發現,文中記載的“金”不是金,而是金屬銅。古代銅與錫合金制品,就是青銅器。(1)物質的性質包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柔”和“剛”是物質的 性質。(2)古人誤把銅當成金,是由于它們顏色相近。下面試劑中,能區分銅和金的是 。A.稀硫酸 B.氫氧化鈉溶液 C.氯化鋅溶液 D.硝酸銀溶液(3)《考工記》記載了用不同銅錫質量比制成的各種青銅器,部分數據如表。青銅器 斧子 戈戟 大刀 箭鏃 銅鏡銅的質量 四份 三份 二份 三份 一份錫的質量 一份 一份 一份 二份 一份現今科學發現,當青銅器中錫的質量分數為17%~20%時,最為堅韌。上述青銅器中,最堅韌的是 。15.三垟濕地享有“溫州之腎”“中國甌柑之鄉”的美譽,其內已發現的動植物有1700多種。(1)甌柑種植時,常選擇從優株母樹上取枝條,接到橙樹上進行栽培,這種生殖方式屬于 。(2)甌柑初食時味微苦,苦味物質主要成分是新橙皮甙(C28H34O15),其物質類別屬于化合物中的 。(3)以下是濕地中的幾種鳥類,依據特征判斷黑臉琵鷺在檢索表中的位置是 。(填字母)16.紀錄片《風味人間》中介紹了一種民間美食——灰水煮筍,這里的“灰水”指加了草木灰的水,其中富含K2CO3。K2CO3能與竹筍中的草酸和單寧酸反應,可降低泌尿系統結石的風險。(1)鈉、鉀是同族元素,化學性質相近,由此推測K2CO3溶液的pH 7。(2)灰水中可能還含有K2SO4,檢驗是否含有的方法為:將配制好的灰水靜置,取上層清液, (將實驗方案補充完整)。(3)通過檢驗,確定灰水中還含有K2SO4。小寧打算從灰水中制備KCl,并設計了下面的實驗方案:混合物經過一系列操作最終得到KCl固體,下列操作順序合理的是 。①加入過量K2CO3溶液 ②加入適量稀鹽酸 ③過濾 ④蒸發結晶17.疫情期間,小明利用家中的小球完成許多科學小實驗,請用相關科學知識解決下列問題。(1)如圖甲所示,把兩個乒乓球放在兩個水平放置的筷子上,用吸管對著中間使勁吹氣,發現乒乓球向中間靠攏。因為兩個乒乓球中間的氣體流速大,氣體壓強 ,形成了氣壓差。(2)乒乓球由于重力作用而掉落,在地面上的運動軌跡如圖乙所示。若球到達反彈的最高點B點時,一切外力消失。此后,球將保持 狀態不變。(選填“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3)為比較乙圖中A、B、C三處乒乓球的機械能大小,小明換用表面涂黑的排球進行模擬,來比較M和N點的彈力大小。結合科學知識推測: 點的地面上留下的黑色圓斑更大。18.下列兩種方案體現了物質分離、提純、除雜的兩種不同思路:①將雜質直接轉化為所需物質;②先將所需物質轉化為中間物質,再將中間物質重新轉化為所需物質。完成下列問題:(1)思路①運用:除去氯化鈉固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鋇,可先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 溶液、過濾;再向濾液中加足量的稀鹽酸、蒸發,即得氯化鈉固體。(2)思路②運用:除去氯化鎂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鋇、氯化鈉和硫酸鉀。可設計如下流程方案:Ⅰ.根據該流程方案,步驟②中應加入的甲溶液是 (填化學式)。Ⅱ.濾液C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成分是 。三.計算題(共2小題)19.隨著旅游產業的發展,“露營熱”持續高漲,帳篷、燒烤架、天幕、露營車等戶外裝備銷量激增。如圖是一輛戶外便攜式折疊露營小推車,露營車拉桿角度可以調節,自重為8千克。小金一家使用這輛車運載約20千克的物資,在戶外游玩的時候他們遇到了幾種情景,請你幫小金解決他的疑問。(1)越過障礙物的推車可以視為杠桿,若把拉桿固定在豎直方向,當前輪遇到障礙時,需向上提把手,這時露營車可視為 杠桿。(2)當后輪遇到障礙物時,小金用腳抵住前輪,然后用力向左拉拉桿,恰好能將后輪翹起,杠桿的支點是 (填“前輪”或“后輪”),小金想知道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為多少,于是畫出了模型(a為前輪,b為后輪,c為拉手),并根據產品說明得到了相關數據,ab=100cm,ac=80cm,假設整車的重力集中在ab的中點d,請計算拉扶手的力F。(3)在第(2)小題中,如果拉桿向左傾斜,并固定在如圖2位置。用腳抵住前輪,用水平力向左拉拉桿,恰好能將后輪翹起,分析拉力F將如何變化?20.項目化學習小組設計了一款電熱開水機,它由水箱模塊和溫控模塊共同組成。水箱模塊如圖甲所示,由浮球、繞O點轉動的杠桿ABO、連桿BC和活塞組成。冷水從進水口進入冷水箱,再經連通管道進入煮水箱。當冷水箱水位達到設定水位,杠桿呈水平狀態,活塞剛好堵住進水口,停止進水,這時浮球有一半體積浸入水中。煮水箱中的水煮沸后經出水管進入保溫箱,冷水再補充進入煮水箱:冷水箱中水位下降,此時活塞下降,進水口再次進水;重復上述過程。電路模塊的原理圖如圖乙所示。煮水箱內有電熱絲R1,保溫箱內有力敏電阻RF,當保溫箱內的水量低于最低水位h1時,開關S1自動閉合,電磁鐵L2吸引銜鐵,使R1開始工作:保溫箱內還有熱敏電阻RT、電熱絲R2當保溫箱內水溫低于90℃時,開關S2自動閉合,電磁鐵Lb吸引銜鐵,電熱絲R2工作使保溫箱內的水溫維持在90℃~95℃。電磁鐵線圈的電阻忽略不計。(1)若煮水箱內R1的額定煮水功率為1210瓦,求R1的阻值。(2)冷水箱中的浮球重5牛,杠桿ABO質量和體積忽略不計,進水口被活塞堵住不能進水,此時連桿BC對杠桿的壓力為30牛,支點O到浮球球心的距離OA為OB的3倍。求浮球的體積。(3)控制電路電壓均為10伏,保溫時,電磁鐵Lb中的電流達到0.02安,銜鐵被吸合;電流低于0.01安時,銜鐵被釋放。請在圖丙中畫出RT隨溫度變化的大致圖像,并在縱坐標上標出溫度分別為90℃和95℃時的阻值。2025中考科學三輪沖刺每日一練(第18天)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0小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B D A D A C C B B一.選擇題(共10小題)1.【分析】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傳染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有的還具有季節性和地方性的特點。病原體指能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蟲等。傳染病若能流行起來必須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個環節。因此,控制傳染病的措施有三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解答】解:A、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減毒的病原體制成的生物制品。病原體是指引起傳染病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生物,因此乙型流感疫苗屬于病原體,A錯誤。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乙型流感病毒屬于病毒,沒有細胞膜等細胞結構,B錯誤。C、乙型流感屬于呼吸道傳染病,C錯誤。D、易感人群是指對某些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接種疫苗到人體后,會刺激人體內的淋巴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提高對特定傳染病(乙型流感病毒)起到免疫作用,因此,接種乙型流感疫苗屬于保護易感人群,D正確。故選:D。2.【分析】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質量、高度,同一物體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解答】解:小球從P處落到地面后反復彈起與落下的運動軌跡。A、B、C、D四個位置中,質量相同,B點位置最高,重力勢能最大。故選:B。3.【分析】根據酸的化學性質(能與酸堿指示劑、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堿、鹽等反應),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鹽酸和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X可能是H2O,故選項說法錯誤。B、硫酸鋇難溶于水,不能與酸反應,硫酸鋇和鹽酸不反應,Y不可能是硫酸鋇,故選項說法錯誤。C、若W呈紅色,指示劑不可能是無色酚酞試液,因為鹽酸顯酸性,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故選項說法錯誤。D、酸能與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堿可以是可溶性堿,也可以是難溶性堿,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4.【分析】稀硫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放熱,硫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解答】解:A、②中氯化鋇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溶液顯酸性,最終得到紫色澄清溶液,是因為稀鹽酸和①中過量的氫氧化鈉恰好完全反應,因此實驗①中硫酸無剩余,該選項正確。B、實驗②中溶液顯酸性,能使石蕊變紅色,該選項不正確。C、實驗③中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放熱,溫度升高,該選項不正確。D、實驗③所得溶液中一定不能同時含Na2SO4和BaCl2,是因為硫酸鈉和氯化鋇不能共存,該選項不正確。故選:A。5.【分析】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和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并且金屬越活潑,越容易和鹽反應。【解答】解:A、鈧的活動性在鎂和鋁之間,比鋅活潑,試管①產生氣泡速率大于試管②,該選項正確。B、反應結束后試管①②中的總質量都減小,是因為生成的氫氣都逸出裝置,該選項正確。C、試管③④中都出現紅色固體,是因為反應都生成銅,該選項正確。D、試管③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Sc+3CuSO4═Sc2(SO4)3+3Cu,90份質量的Sc反應生成192份質量的銅,反應后固體質量增大,④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Zn+CuSO4═ZnSO4+Cu,65份質量的鋅反應生成64份質量的銅,反應后固體質量減小,該選項不正確。故選:D。6.【分析】(1)機械能包括動能和勢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動能;物體由于受到重力并處在一定高度時所具有的能叫重力勢能;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叫彈性勢能。動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速度有關,重力勢能大小與質量和高度有關,彈性勢能與彈性形變大小有關;(2)在上升過程中,速度減小到零的時候,水火箭到達最高點;(3)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運動狀態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A、下降過程中,不考慮空氣阻力,所以機械能守恒,故A正確;B、上升過程中,水火箭的高度變大,速度減小,水火箭的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在上升過程中,速度減小到零的時候,水火箭到達最高點,水火箭到達最高點的時刻不是t1,故B錯誤;C、在上升過程中,水火箭的速度大小發生變化,運動狀態發生改變,故C錯誤;D、發射時,瓶內高壓氣體對水做功,水向下噴出,水火箭給水一個向下的力,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噴出的水對水火箭有向上的推力,這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兩個力大小相等,故D錯誤。故選:A。7.【分析】(1)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桿為省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桿為費力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桿為等臂杠桿;(2)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計算;(3)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OA=G×OB分析;(4)將作用于A點的力F1變為圖中F2,動力臂會變小,據此分析。【解答】解:A.在A點施加豎直向上的力F1時,動力臂是OA,阻力臂是OB,動力臂大于阻力臂,該杠桿是省力杠桿,故A錯誤;B.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F1×OA=G×OB,且OA=OB+BA=3BA,即F1×3BA=G×2BA,F1G10N≈6.7N,故B錯誤;C.如果重物的懸掛點B向O點移動,則OB變小,由F1×OA=G×OB可知,OA與G大小不變,要使杠桿水平平衡,F1應變小,故C正確;D.將作用于A點的力F1變為圖中F2,動力臂會變小,由杠桿的平衡條件可知,在OB與G不變情況下,F2應大于F1,故D錯誤。故選:C。8.【分析】1、甲圖為顯微鏡,①是粗準焦螺旋,②反光鏡。反光鏡有兩面,光線強時,使用平面;光線暗時,使用凹面。2、乙圖為兩個物鏡,物鏡的長度和放大倍數成“正”比,③是低倍物鏡,④是高倍物鏡。3、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時,判斷小動脈、小靜脈和毛細血管的依據是:血液從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動脈,血液流動的速度最快;血液由分支匯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靜脈,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連通于最小的動脈和靜脈之間。由圖可知:⑦小動脈、⑧小靜脈。【解答】解:A、使用遮光器調節光圈或轉動反光鏡的平面鏡和凹面鏡都可以調節顯微鏡的亮度,A錯誤。B、圖乙中的④是在使用高倍物鏡觀察,B錯誤。C、小魚生活在水中,用鰓呼吸,來獲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的實驗過程中,要用浸濕的棉絮,將小魚的頭部的鰓蓋和軀干包裹起來,并經常滴加清水,目的是保持小魚正常的呼吸,C正確。D、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時,判斷小動脈、小靜脈和毛細血管的依據是:血液從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動脈,血液流動的速度最快;血液由分支匯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靜脈,紅細胞單行通過的是毛細血管,連通于最小的動脈和靜脈之間。由圖可知:⑦小動脈、⑧小靜脈,D錯誤。故選:C。9.【分析】根據一定溫度下,向ag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氫氧化鈉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當氯化鐵完全反應后,氫氧化鈉固體還能繼續溶解,但是不能無限溶解,當氫氧化鈉達到飽和狀態時,再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也不再改變進行分析。【解答】解:一定溫度下,向ag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體,氫氧化鈉與氯化鐵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則開始加入的ng氫氧化鈉與氯化鐵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和氯化鈉,由圖象可知,Fe(OH)3沉淀完全時消耗NaOH的質量為ng;再加入的(m﹣n) g 氫氧化鈉固體溶解于水中,當加到mg時氫氧化鈉固體時,溶液的質量不再增加,說明氫氧化鈉溶液已達到飽和狀態,即P點對應的溶液中NaOH達到飽和狀態。A、由以上分析可知,MP段是氯化鐵反應完了,氫氧化鈉固體繼續溶解;故A說法不正確;B、MP段是氯化鐵反應完了,氫氧化鈉固體繼續溶解,所以溶液增加的質量c﹣b等于氫氧化鈉固體溶解的質量m﹣n;故B說法正確;C、P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有氫氧化鈉、生成的氯化鈉兩種;故C說法不正確;D、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當加入的氫氧化鈉固體與氯化鐵溶恰好反應時,氯化鐵溶液的質量與加入氫氧化鈉固體的質量總和等于生成氫氧化鐵沉淀的質量與氯化鈉溶液的質量總和,即ag+ng=生成 Fe (OH)3沉淀質量+bg,則生成Fe (OH)3的質量為(n﹣b+a)g,故D說法不正確;故選:B。10.【分析】A.根據血管的結構、功能進行分析;B.根據呼氣和吸氣的原理進行分析;C.皮膚具有調節體溫的功能進行分析;D.根據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特點進行分析。【解答】解:A.由圖甲可知:流向心臟的血管是靜脈,靜脈血管中不一定是流靜脈血,如肺靜脈里流有動脈血;從心臟流出的血管是動脈,動脈血管中不一定流動脈血,如肺動脈內流靜脈血,A錯誤;B.乙圖膈肌從甲到乙時,肋間肌收縮,膈肌頂部下降,胸廓變大,肺隨之擴大,造成肺內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內,完成吸氣,B正確;C.丙圖室內溫度高于室外溫度,在寒冷的環境時,人的血液量減少,在溫暖環境中人的血流量增加,曲線表示從溫暖的室內到寒冷的戶外時,皮膚血流量下降,C錯誤;D.根據不同反射面對光的反射效果不同,物體對光的反射可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兩類,漫反射同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錯誤。故選:B。二.填空題(共7小題)11.【分析】(1)根據水的三態變化特點來分析;(2)根據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來分析;(3)根據自然選擇的學說來分析。【解答】解:(1)露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由氣態變為液態形成的,這種物態變化是液化;(2)根據植物細胞吸水的原理,當土壤溶液質量分數小于植物的根毛細胞液質量分數時,根毛細胞會吸水,水會沿著導管向上運輸;(3)這些植物“吐水”現象不是偶然,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在自然環境中,具有這種“吐水”特征的植物可能更有利于其生存和繁衍,經過長期的進化,這種特征得以保留下來。故答案為:(1)液化;(2)小于;(3)自然選擇。12.【分析】(1)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轉動;(2)流速越快的地方,流體壓強越小;(3)根據W=Pt計算出它正常工作30分鐘消耗的電能。【解答】解:(1)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轉動,故C正確,故選:C;(2)水翼船模型在水中行駛時,水翼上方水的流速快,壓強小,產生一個向上的升力,船身會被水翼抬起離開水面,從而減小阻力;(3)若模型中電動機的額定功率為80瓦,它正常工作30分鐘消耗的電能為:W=Pt=80×10﹣3kW0.04kW h。故答案為:(1)C;(2)快;(3)0.04。13.【分析】人體的組織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是所有活的細胞,場所是細胞中的線粒體。呼吸作用的實質是:分機有機物,釋放能量,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解答】解:(1)人體排出尿液,不僅起到排出廢物的作用,而且對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含量,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大量飲用電解質水后,腎臟的產尿量增多,并通過泌尿系統排出體外,以調節人體內的水鹽平衡。(2)體溫調節是指溫度感受器接受體內、外環境溫度的刺激,通過體溫調節中樞的活動,相應地引起內分泌腺、骨骼肌、皮膚血管和汗腺等組織器官活動的改變,從而調整機體的產熱和散熱過程,使體溫保持在相對恒定的水平。感染新冠病毒后,患者體溫快速升高,在該過程中,組織細胞主要通過有氧呼吸的方式消耗氧氣、釋放能量,產熱量大于散熱量,導致呼吸和心跳頻率加快。(3)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謝)是指生物體把從外界環境中獲取的營養物質轉變成自身的組成物質,并且儲存能量的變化過程。異化作用(又叫做分解代謝)是指生物體能夠把自身的一部分組成物質加以分解,釋放出其中的能量,并且把分解的終產物排出體外的變化過程。發燒后,消化液中酶的活性減弱,食欲下降,患者的同化作用弱于異化作用,身體變得消瘦。故答案為:(1)水鹽(2)大于(3)弱于14.【分析】(1)根據金屬的物理性質分析;(2)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分析;(3)根據表中成分對比分析。【解答】解:(1)物質的性質包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柔”和“剛”是物質的硬度,是物理性質。故答案為:物理;(2)A.銅和金在金屬活動順序中都排在氫后面,不能與稀硫酸反應,故不能區分銅和金;B.銅和金與氫氧化鈉溶液都不反應,故無法區分銅和金;C.銅和金在金屬活動順序中都排在鋅后面,不能與氯化鋅溶液反應,故無法區分銅和金;D.銅和硝酸銀溶液反應有銀白色金屬析出,金和硝酸銀溶液不反應,故能區分銅和金;故選:D;(3)現今科學發現,當青銅器中錫的質量分數為17%~20%時,最為堅韌。此時錫約占五分之一,即錫的質量一份,銅的質量四份,上述青銅器中,最堅韌的是斧子。故答案為:斧子。15.【分析】(1)生殖方式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區別在于有無生殖細胞的結合;(2)含有機物是一類碳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等除外),大多含有 C、H、O、N 等元素;(3)二歧分類檢索表是把同一類別的生物,根據一對或幾對相對性狀的區別,分成相對應的兩個分支。接著,根據另一對或幾對相對性狀,把上面的每個分支再分成相對應的兩個分支,如此逐級排列下去,直到編制出包括全部生物類群的分類檢索表。【解答】解:(1)從優株母樹上取枝條,接到橙樹上進行栽培,屬于嫁接,是無性生殖;(2)新橙皮甙(C28H34O15)其物質類別屬于化合物中的有機物;(3)根據二歧分類檢索表,黑臉琵鷺屬于1a檢索到2b再檢索到3s,即屬于C。故答案為:(1)無性生殖;(2)有機物;(3)C。16.【分析】(1)利用同族元素化學性質相近的特點,結合碳酸鈉溶液呈堿性,推測碳酸鉀溶液的pH情況。(2)根據硫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確定檢驗灰水中硫酸根離子的具體操作。(3)分析從含碳酸鉀和硫酸鉀的灰水中制備氯化鉀的實驗方案,明確各操作的目的和順序。【解答】解:(1)鈉、鉀是同族元素,化學性質相近,碳酸鈉溶液顯堿性,所以由此推測K2CO3溶液的pH>7。(2)檢驗是否含有的方法為:將配制好的灰水靜置,取上層清液,先加入稀鹽酸酸化(排除碳酸根等離子的干擾),再滴加氯化鋇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證明灰水中含有。(3)從灰水中制備KCl,加入過量的BaCl2溶液后,溶液中引入了Ba2+雜質。接下來應先加入過量K2CO3溶液,除去過量的Ba2+,然后過濾,除去生成的碳酸鋇沉淀;再加入適量稀鹽酸,除去過量的碳酸鉀;最后蒸發結晶得到KCl固體。所以操作順序合理的是①③②④。故答案為:(1)>;(2)先加入稀鹽酸酸化,再滴加氯化鋇溶液,若產生白色沉淀,則證明灰水中含有;(3)①③②④。17.【分析】(1)流體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壓強越大;(2)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3)排球在地面上留下的黑色圓斑大小取決于其彈性勢能的大小,分析排球在從M到N點的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情況,進而做出判斷。【解答】解:(1)把兩個乒乓球放在兩個水平放置的筷子上,用吸管對著中間使勁吹氣,發現乒乓球向中間靠攏。因為兩個乒乓球中間的氣體流速大,氣體壓強小,形成了氣壓差。(2)乒乓球到達反彈的最高點B點時,在豎直方向上速度為零,但在水平方向上速度不為零,根據牛頓第一定律可知,若此時一切外力消失。此后,球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不變。(3)排球在從M到N點的過程中,由于和空氣摩擦做功,消耗了一部分機械能,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彈性勢能,所以在M點的機械能大于在N點的機械能,在M點轉化的彈性勢能比在N點轉化的彈性勢能大,在M點發生的彈性形變大,所以在M點的地面上留下的黑色圓斑更大。故答案為:(1)小;(2)勻速直線運動;(3)M。三.推斷題(共1小題)18.【分析】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試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至少要滿足“不增不減”的原則,“不增”是指不增加新雜質,“不減”是指不減少目標物質的質量。【解答】解:(1)除去氯化鈉固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鋇,可先加足量的水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碳酸鈉溶液,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過濾;再向濾液中加足量的稀鹽酸,碳酸鈉和足量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再蒸發,即得氯化鈉固體。(2)Ⅰ.加足量的水溶解,氯化鋇和硫酸鉀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鉀,濾液B中一定含有氯化鎂、氯化鈉、氯化鉀溶液,可能含有氯化鋇或硫酸鉀中的一種,步驟②中應加入的甲溶液是NaOH溶液,氫氧化鈉和氯化鎂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濾渣D是氫氧化鎂,氫氧化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Ⅱ.氫氧化鈉溶液過量,濾液C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成分是KCl、NaCl、NaOH。故答案為:(1)碳酸鈉;(2)Ⅰ.NaOH;Ⅱ.KCl、NaCl、NaOH。四.解答題(共2小題)19.【分析】(1)根據動力臂與阻力臂的大小判斷;(2)杠桿繞著轉動的固定點是支點;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計算;(3)根據動力臂與阻力大小變化分析解答。【解答】解:(1)把拉桿固定在豎直方向,當前輪遇到障礙時,需向上提把手,支點在后輪,動力臂等于ab的長,阻力臂等于動力臂的一半,這時露營車可視為省力杠桿。(2)當后輪遇到障礙物時,小金用腳抵住前輪,然后用力向左拉拉桿,恰好能將后輪翹起,繞著前輪轉動,故杠桿的支點是前輪,根據圖中畫出的模型(a為前輪,b為后輪,c為拉手),動力長為ac=80cm,阻力長為L2ab100cm=50cm,假設整車的重力集中在ab的中點d,拉扶手的力F動力,F2為阻力,BC為動力臂,由圖知,F2=G總=m總g=(8kg+20kg)×10N/kg=280N,由杠桿平衡條件可得:F×ac=F2×L2,F×80cm=280N×50cm,解得:拉扶手的力F=175N;(3)如果拉桿向左傾斜,并固定在如圖2位置。用腳抵住前輪,用水平力向左拉拉桿,恰好能將后輪翹起,此時的動力臂是前后到拉力F豎直的高度,比豎直時的力臂小,而阻力和阻力臂不變,根據杠桿平衡條件知,動力將變大。故答案為:(1)省力;(2)前輪;拉扶手的力F為175N;(3)拉力F將變大。20.【分析】(1)根據P=UI計算R1的阻值;(2)首先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列式計算出A點產生的力,然后對浮球進行受力分析,根據平衡力的知識計算出浮力的大小,接下來根據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排開水的體積,最后根據這時浮球有一半體積浸入水中計算浮球的體積;(3)保溫時,電磁鐵Lb中的電流達到0.02A,銜鐵被吸合;電流低于0.01A時,根據歐姆定律分別計算出90℃和95℃時電阻大小即可。【解答】解:(1)由P=UI可知,R1的阻值:;(2)由杠桿平衡條件FA×OA=FB×OB可得:,由力的平衡條件可知,此時浮球受到的浮力:F浮=FA+G=10N+5N=15N,由F字=ρ液gV排可知,浮球排開水的體積:,由題意可知,浮球體積:V=2V排=2×1.5×10﹣3m3=3×10﹣3m3;(3)保溫時,電磁鐵Lb中的電流達到0.02A,銜鐵被吸合,由歐姆定律可知,90℃時,熱敏電阻的阻值:RT1500Ω;電流低于0.01A時,銜鐵被釋放,則95℃時,熱敏電阻的阻值:RT21000Ω,則RT隨溫度變化的大致圖像如圖所示:。答:(1)R1的阻值為40Ω;(2)浮球的體積為3×10﹣3m3;(3)。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