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初中聯盟2025年七年級科學期中試題卷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1.(2025七下·永康期中)青春期不是“叛逆”的理由,青春期更需要我們奮發向上,積極進取。下列認識或做法合理的是( )A.為了保持良好的體形,長期不吃早餐B.女孩出現月經、男孩出現遺精,屬于不正常的生理現象C.性意識的萌動、對異性產生好感,屬于不正常的心理現象D.對煙酒、不健康的書刊和網絡游戲的誘惑保持警惕,更要遠離毒品2.(2025七下·永康期中)猴面小龍蘭因長著猴臉被形象地稱之為“猴臉蘭花”。能夠在任何季節開花,培育可采用播種、分株等繁殖方式,也可以選擇嫩芽在營養液中進行組織培養。下列有關猴面小龍蘭的生殖描述錯誤的是( )A.猴臉蘭花屬于生殖器官 B.播種繁殖屬于有性生殖C.分株繁殖屬于無性生殖 D.組織培養不易保持品種的性狀3.(2025七下·永康期中)如圖是人類生殖過程示意圖,對圖中各項解釋正確的是 ( )A.④代表胎兒成熟從陰道產出的過程B.②是子宮,能產生卵細胞C.①是由睪丸產生的精子D.③代表的是在子宮內形成的受精卵4.(2025七下·永康期中)下列是表示物質構成的示意圖,圖中“●”表示甲原子,“○”表示乙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C. D.5.(2025七下·永康期中)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RX2,相對分子質量為64,已知R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則R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A.16 B.14 C.32 D.286.(2025七下·永康期中)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了銣原子鐘。如圖是銣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關銣的說法正確的是( )A.銣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B.銣原子的質量是85.47gC.銣原子核內有37個中子D.符號“Rb”可以表示銣元素、1個銣原子,以及表示物質銣7.(2025七下·永康期中)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選項 事實 解釋A 夏天自行車輪胎爆炸 分子間的間隔變大B 一滴水中約102 個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C 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 加壓時氣體分子變小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 分子構成不同A.A B.B C.C D.D8.(2025七下·永康期中)小明要完成稱量10.2g食鹽的任務,10g以上用砝碼,1g以下用游碼,其操作方法如下:①取10g砝碼放在右盤;②調節天平平衡;③左盤添加食鹽到指針位于分度盤中央刻度線;④移動游碼到0.2g處。其合理順序是 (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①②③④9.(2025七下·永康期中)如圖紅星頭菌是澳大利亞很普遍的擔子菌門真菌,成熟的紅星頭菌有6-10個紅色的“觸手”伸出,猶如一棵鮮艷的海葵,并且帶有腐肉的臭味。下列關于紅星頭菌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細胞內無葉綠體,需要依賴有機物生活B.它與酵母菌具有相似的細胞結構C.因其體型較大,所以不屬于微生物D.帶有腐肉臭味可吸引蒼蠅來幫助散播孢子10.(2025七下·永康期中)下列關于昆蟲的發育過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蜻蜓的發育過程可以表示為A→C→DB.若表示蝗蟲的發育過程,則C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C.若表示家蠶的發育過程,為提高蠶絲產量,應設法延長C時期D.經過B期后昆蟲形態發生很大改變,主要是由于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11.(2025七下·永康期中)如圖為菜豆的生長發育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由胚乳提供B.③的地上部分由種子中的胚軸發育而來C.③→⑤會進行開花、傳粉和受精D.⑤中含有多粒種子是因為一朵花中有多個子房12.(2025七下·永康期中)研究發現,組成物質的元素化合價越高,物質的氧化性越強,則下列含氯物質氧化性最強的是( )A.KClO B.K C.KClO3 D.KCl13.(2025七下·永康期中)對于下列幾種化學符號,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①H ②Fe2+③He ④P2O5⑤Fe3+⑥NaClA.能表示一個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質組成的化學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質子數相同,化學性質也相同D.④中的數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 5 個氧原子14.(2025七下·永康期中)2022年1月1日,科技部長徐南平指出,我國已經篩選出磷酸氯喹、法匹拉韋、可利霉素等藥物,在臨床中顯示這些藥物治療新冠肺炎有一定的療效。其中磷酸氯喹的化學式為 C18H32ClN3O8P2 ,下列有關磷酸氯喹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磷酸氯喹是化合物B.一個磷酸氯喹分子含有64個原子C.磷酸氯喹分子由碳、 氫、 氯、 氧、磷六種元素組成D.磷酸氯喹分子中碳、氫、氮三種原子的個數比為18:32:315.(2025七下·永康期中)某興趣小組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液體的密度,他們根據實驗數據繪出如圖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體甲的密度小于液體乙的密度B.液體乙的密度是 千克/米3C.當體積為60厘米3時,液體甲的質量為80克D.當液體質量相同時,液體甲與液體乙的體積比是4:5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40分)16.(2025七下·永康期中)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物質科學的重要思維方式。(1)圖1為物質組成和構成的關系圖,字母M代表的是 。(填“元素”、“分子”、“離子”或“原子”)(2)圖2是鈉在氫氣中燃燒形成氯化鈉的電子的得失圖。氯化鈉是由 (填具體粒子的名稱)構成的。17.(2025七下·永康期中)化學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學語言,請用化學式回答下列問題。(1)氧氣和液氧都是由 構成的。(2)由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與金屬元素組成的物質是: 18.(2025七下·永康期中) 2023年9月21日“天宮課堂”第四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新晉“太空教師”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為青少年帶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演示了奇妙“乒乓球”、又見陀螺等實驗。(1)奇妙“乒乓球”實驗:用水袋擠出一個水球,將毛巾包在球拍表面,一揮拍,就可以像打乒乓球一樣來回擊打水球。太空中的水聚集成球狀不散開,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 。(2)又見陀螺實驗:利用旋轉的金屬陀螺實現太空轉身。金屬陀螺從地球帶到太空質量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19.(2025七下·永康期中)如圖為西紅柿的生活史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A萌發成B的過程中,A中最先突破種皮的結構是 。(2)西紅柿的每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屬于兩性花。自然狀態下,這朵花的花粉落在這朵花的雌蕊柱頭上,完成傳粉過程,這種傳粉方式稱為 傳粉。20.(2025七下·永康期中)馬拉松是跑步愛好者的盛會,2024年3月31日金華馬拉松盛大開跑。請仔細觀察圖一、圖二和圖三,回答有關問題:(1)圖三中的各位運動員從一個受精卵發育成嬰兒,再發育到成年,主要是由于圖二中B的 過程。(2)馬拉松運動員跑步時強大的爆發力主要與圖二中的[1] 組織有關。(3)馬拉松運動員通過肺呼吸,肺屬于生物體結構層次中的 層次;與人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植物的結構層次中沒有 。21.(2025七下·永康期中)生物通過生殖和發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傳,生生不息。如圖是幾種生物生殖和發育過程的示意圖,看圖回答問題:(1)甲圖蝗蟲的發育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是因為發育過程中沒有 期。(2)丙圖的關鍵步驟是要確保①②兩部分的 緊密結合,接穗才能成活。(3)丁圖中,胎兒通過 (填序號)從母體不斷獲得氧氣和營養物質,同時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4)上述甲乙丙丁圖中的 (可多選)圖中的生物的生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22.(2025七下·永康期中)為探究原子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 粒子(一個 α 粒子內含2個質子)轟擊金箔實驗,發現以下現象,如圖甲。現象 1:大多數 a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運動方向;現象 2:少部分 α 粒子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現象3:極少數α 粒子被彈了回來。(1)請分析現象3的原因 。(2)根據α 粒子散射實驗,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α 粒子數量,并繪制成圖像(如圖乙)。其中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數據是 點(用字母表示)。23.(2025七下·永康期中)地球上的鐵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若 Fe2O3、Fe3O4兩種化合物的分子數相同,則Fe2O3與Fe3O4的鐵元素的質量比為 ;探明某赤鐵礦(主要成分為 Fe2O3,且其它成分不含鐵)的含鐵量為 10.5%,則其Fe2O3含量為 (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40分)24.(2025七下·永康期中)每年4~5月份是月季花最繁盛時節,目前月季的繁殖主要是靠扦插。某科學興趣小組探究“影響月季扦插成活因素”的實驗。環境條件是:15℃~25℃,散射光照,扦插數100根/組,培養時間3周。請回答:分組 扦插土壤 環境相對濕度(%) 插條選擇 成活率(%)第一組 不消毒 50-85 嫩枝 47第二組 消毒 20-30 嫩枝 23第三組 消毒 50-85 老枝 10第四組 消毒 50-85 嫩枝 92(1)四組實驗中每組選取100根扦插枝條的原因是 。(2)實驗中將扦插的枝條下端剪成斜面的目的是 。(3)對照第一組和第四組可以探究 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4)如果要探究環境相對濕度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科學興趣小組能否選擇第一組和第二組進行對照,請說明理由 .25.(2025七下·永康期中)泡菜的制作工藝是我國悠久的食文化遺產之一。制作泡菜過程中,應控制亞硝酸鹽在一定濃度范圍內,以免對人體產生危害。小科研究不同濃度食醋對泡白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具體做法是:稱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鹽水、鮮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濃度分別為0、0.3%、0.6%、0.9%的食醋調節料液。從泡菜制作第1天開始,每天測定其亞硝酸鹽含量,測定10天,結果如下。(1)制作泡菜的主要原理是通過乳酸菌發酵產生乳酸。酵母菌也能進行發酵作用,乳酸菌與酵母菌結構上最大的區別在于 。(2)在制作泡菜前要洗凈泡菜壇的目的是 。(3)設置食醋的濃度為0的組,目的是 。(4)分析比較四條曲線亞硝酸鹽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濃度食醋對泡白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是 。26.(2025七下·永康期中)1800年,英國化學家尼科爾森通過電解水得到氫氣和氧氣后,后人就不斷研究和改進該實驗。現有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電解水裝置來測定水的組成。【實驗步驟】I.按如圖安裝好裝置,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II.往U形管中裝入水(其中加有一定的NaOH,水面略低于支管口),開始實驗;III.取下注射器,打開電源通電一段時間后,關閉電源;IV.將注射器活塞推到頂后,連接注射器,再次打開電源。當注射器Ⅰ中活塞停留在10mL刻度線處,關閉電源;V.檢驗氣體。【問題討論】(1)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為 。(2)實驗中設置步驟Ⅲ的目的是 。(3)實驗結束時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刻度線 處。(4)電解水過程有如圖步驟的模擬構成(圖中的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氫原子),完整表示電解水過程的順序是 (填標號)。27.(2025七下·永康期中)在探究分子之間是否存在間隙時,小嘉發現水和酒精混合前的總體積一定,兩者的比例不同,混合后減小的體積也不同。于是,他開展了進一步探究:實驗序號 1 2 3 4 5 6 7 8 9水柱的長度/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混合后液柱的長度/cm 98.9 98.3 97.7 97.2 96.7 97.3 97.9 99.7 99.0 / cm 1.1 1.7 2.3 2.8 3.3 2.7 2.1 0.3 1.0①把一端封口的細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線對齊,如圖所示。②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體積的水,讀出水柱的長度。③然后注入適量酒精,使酒精上表面達到100cm刻度線處。④封閉管口,將玻璃管反復翻轉,讀出混合后液柱的長度。(1)表格中的“ ”處應填寫的信息是 。(2)小嘉發現第8組實驗數據存在明顯偏差,其可能原因是 。(3)根據表中數據,可初步得出的結論是: 。28.(2025七下·永康期中)小余用托盤天平進行液體質量測量的實驗(1)測得藥液和藥瓶的總質量為60g,然后將藥液倒一部分在量筒中,如圖甲所示,再將藥瓶放在天平上稱剩余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如圖乙所示,量筒中藥液的體積是 mL,量筒中藥液的質量是 g。(2)小余在整理器材時發現天平左盤上粘有一小塊橡皮泥。下列分析正確的是____。A.橡皮泥質量較小,對天平的測量不會起任何作用B.若橡皮泥是在天平調平前粘上去的,則量筒中藥液的測量結果仍然正確C.若橡皮泥是在天平調平后(未稱量前)粘上去的,則量筒中藥液的測量結果小于真實值D.橡皮泥無論是在什么時候粘上去的,量筒中藥液的測量結果都不會準確(3)小余還想用天平測出100g的藥液備用,他應 (選填下方“A”或“B”),然后往左盤空瓶中緩慢加藥液,當看到指針擺動如 圖(選填圖丙中的“a”或“b”)所示狀態時,再改用膠頭滴管加藥液直至天平橫梁恢復平衡。A.先測出空藥瓶的質量,接著向右盤中再添加100g的砝碼B.先向右盤中再添加100g的砝碼,接著測出空藥瓶的質量四、綜合題(共35分, 29題、31題、32題8分, 30題6分, 33題5分)29.(2025七下·永康期中)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微觀粒子是有一定質量的。(1)已知鉀原子質量為一個碳-12原子(相對原子質量是12)質量的3.25倍,則鉀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已知 Cu和Ag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別為64和108,則等質量的這兩種金屬所含原子個數較多的是 。(3)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劑,其主要成分乙酸的分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①乙酸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比為 。②乙酸可由乙醛制得,乙醛的化學式為C2H5O,其相對分子質量為44, 則x= 。30.(2025七下·永康期中)3D打印又稱增材制造,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現常被用于制造模型。小科選用了ABS塑料(如圖甲所示)來打印3D作品。(1)已知體積為1cm3的ABS塑料質量為1.05g,這種材料密度是多少 (2)該同學用這種ABS材料打印了一個汽車模型如圖乙所示,已知該作品的體積為50cm3,質量為47.25g,請你通過計算來判斷該作品是空心還是實心的 若為空心的,則空心部分的體積為多少 31.(2025七下·永康期中)近年來同學們很喜歡喝奶茶,但奶茶中的含糖量較高不利于健康。小柯上網查找低糖奶茶的教程(如下圖),利用家里的紅茶、牛奶、電子秤、量筒和玻璃杯等物品自制奶茶(不考慮液體蒸發、液體殘留、混合前后體積的變化)。請回答下列問題:奶茶教程 步驟1:紅茶在開水中浸泡10~20分鐘; 步驟2:網篩過濾后得到茶湯; 步驟3: 取 200mL 牛奶、100mL 的茶湯混合均勻(1)某款奶茶以“無糖”作為賣點,我國食品標準中“無糖”含量的界限值需≤0.5g/100mL。檢測得該奶茶20毫升樣品中含有糖0.32克,請判斷該奶茶是否符合“無糖”標準 。(2)根據教程計算:①牛奶的質量為多少 ;②制成的奶茶密度是多少 (ρ牛奶=1.03g/cm3, ρ茶≥=1g/cm3)。32.(2025七下·永康期中)清明節吃“青團”是永康人的一種傳統習俗。在“青團”制作過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側柏蓮酮芳香油(C10H10O),側柏蓮酮芳香油是一種淡黃色液體,具有香脂香氣,所以“青團”具有獨特風味。(1)側柏蓮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 。(2)計算側柏蓮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精確到0.1%)。(3)5.84 克側柏蓮酮芳香油中的碳元素質量與多少克葡萄糖(C6H12O6)中的碳元素質量相同 33.(2025七下·永康期中)新疆地處干旱地區,土壤鹽堿化較嚴重。鹽堿地經大量灌水后,可暫時減輕表層土壤的鹽堿化程度,但隨著表層土壤水分蒸發,深層土壤中的鹽分會逐漸到達表層土壤,使表層土壤鹽堿化更嚴重,同時易造成土壤板結;土壤含水量較高時易發生蟲害。這一系列因素影響了棉花的出苗率(出苗率是指鉆出地面的幼苗數與播種的種子數的比值)。科技團隊在新疆某地用“干播濕出”技術對傳統種植技術進行改良。兩種種植技術介紹如表。傳統種植技術 干播濕出技術播種前,對適度改良的棉田大量灌水,待溫度適宜時,在表層土壤播種并蓋上地膜,使種子距離地面3~4厘米。 播種前,對適度改良的棉田鋪設地膜和滴灌管,在地膜上挖孔,將棉花種子播在孔的下方,使種子距離地面1~2厘米(如圖);待溫度適宜時,進行膜下滴灌(即通過滴灌管將少量水緩慢滴加在種子處)。根據上述信息以及所學知識,解釋相對于傳統種植技術,干播濕出技術能提高棉花出苗率的原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青春期的變化【解析】【分析】 A、長期不吃早餐,會造成營養不良,危害人體健康,A錯誤;B、進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出現遺精,女孩出現月經,遺精和月經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B錯誤;C、伴隨著身體的發育,性意識開始萌動,如愿意與異性接近,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變化,C錯誤;D、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青春期的變化,珍惜青春,熱愛生命,遠離毒品,提升素養,D正確。故答案為:D。【解答】 (1)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為習慣,如果有利于增進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2)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其次是體重增加,另外,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其次性發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2.【答案】D【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 無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細胞,不需要經過受精過程,直接由母體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個體的繁殖方式。無性繁殖在生物界中較普遍,有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營養體繁殖等多種形式。【解答】A. 花、果實、種子屬于生殖器官,所以猴臉蘭花屬于生殖器官,A正確;B. 播種繁殖屬于有性生殖 ,種子是胚珠發育而來的,種子中的胚是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受精卵是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的,B正確;C. 分株繁殖屬于無性生殖 ,C正確;D.組織培養屬于無性生殖,易保持品種的性狀,且繁殖速度快,D錯誤;故答案為:D3.【答案】C【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解析】【分析】精子和卵細胞相結合的過程叫作受精,圖中①是精子、②是卵巢、③是受精卵、④是受精,據此解答。【解答】A、④表示精子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現象叫做受精,精子與卵細胞在輸卵管里融合為受精卵,A錯誤。B、②卵巢能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B錯誤。C、①精子是由睪丸產生,有兩種類型,即含有性染色體X的精子和性染色體Y的精子,C正確。D、③受精卵,是在輸卵管內形成的,D錯誤。故答案為:C。4.【答案】A【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解答】A、圖A屬于純凈物中的化合物,故選項正確;B、圖B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故選項錯誤;C、圖C是由兩種單質組成的混合物,故選項錯誤;D、圖D屬于純凈物中的單質,故選項錯誤;故答案為:A。5.【答案】C【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根據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RX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4,已知R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則X中R原子的相對原子=64×50%=32。故答案為:C。6.【答案】D【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據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即可。【解答】 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該元素的名稱是銣,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85.47,而不是原子的質量是85.47g,故選項說法錯誤。C、根據銣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37,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則該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37;相對原子質量為85.47,不是質子數的兩倍,則原子核內中子數不等于37,故選項說法錯誤。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元素符號為Rb,可表示一種元素、一個原子等,也可以表示物質銣 ,故選項說法正確。故答案為:D。7.【答案】C【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分子之間存在空隙【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分子的性質相關知識,分子的性質包括:分子在不斷運動、分子間有間隔、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 。(1)分子間有間隔,溫度升高,分子間間隔增大。(2)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一滴水中含有大量水分子體現這一性質。(3)分子間有間隔,加壓時分子間間隔改變,分子本身大小不變。(4)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構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解答】A、夏天溫度升高,自行車輪胎內氣體分子間間隔變大,導致輪胎爆炸,解釋正確。B、一滴水中約含1021個水分子,說明水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解釋正確。C、注射器中的氣體壓縮體積變小,是因為加壓時分子間間隔變小,分子本身大小不變,該項解釋錯誤。D、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構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分子構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 ,解釋正確。故答案為:C。8.【答案】A【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解析】【分析】 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時,先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且以指針右偏左調、左偏右調;食鹽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解答】測質量前,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置于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若指針偏向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則應向右移動平衡螺母直至橫梁平衡;先添加大砝碼10g,再移動游碼到0.2g,再向左盤添加食鹽直到指針位于分度盤中央刻度線,則合理順序是②①④③。故答案為:A。9.【答案】C【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真菌屬于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細胞核,大多數是孢子繁殖,有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種類,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需要依賴有機物生活 ,屬于異養生物;【解答】A. 真菌的細胞內無葉綠體,需要依賴有機物生活 ,屬于異養生物,A正確;B. 它與酵母菌都屬于真菌,所以具有相似的細胞結構,B 正確;C.因其體型較大,但是其屬于真菌,真菌是微生物的一種,C錯誤;D. 帶有腐肉臭味可吸引蒼蠅來幫助散播孢子 ,D正確;故答案為:C10.【答案】B【知識點】動物的生長時期【解析】【分析】昆蟲的生殖發育有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兩種方式:一生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差別不明顯,這種發育過程屬于不完全變態;一生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時期,其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屬于完全變態發育;圖中的D是受精卵,則A是幼蟲,B是蛹,C是成蟲。【解答】 A、蜻蜓屬于不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過受精卵、幼蟲和成蟲三個階段。即D→A→C,A錯誤。B、若用此圖表示若表示蝗蟲的發育過程,蝗蟲的成蟲期危害最大。蝗蟲的發育過程是不完全變態,即經過圖中的D受精卵,A幼蟲和C成蟲三個時期。C成蟲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B正確。C、家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過D受精卵→A幼蟲→B蛹→C成蟲四個階段。若通過蠶絲的產量,則應延長A幼蟲期。C錯誤。D、B是蛹,蛹羽化形成成蟲,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沒有發生了改變,D錯誤。故答案為: B。11.【答案】C【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植物的有性生殖;果實與種子的形成【解析】【分析】胚是種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將來發育成莖和葉,胚軸將來發育成連接莖與根的部分,胚根將來發育成根,子葉具有儲存或轉運營養物質的作用。花經過傳粉和受精后,由于細胞不斷分裂、生長和分化,子房逐漸膨大,子房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發育成胚,最終雌蕊的子房發育成果實。【解答】 A、①→②過程表示種子的萌發,所需要的有機物由菜豆種子兩子葉片提供,A錯誤。B、③中地上部分的莖和葉,是由菜豆種子中的胚芽發育來,B錯誤。C、花的各部分發育成熟就會依次展開,這就是開花;一朵花經過傳粉和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因此,③→⑤時期會進行開花、傳粉、受精等過程。C正確。D、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大豆所結果實中種子不止一粒的原因是子房中含有多個胚珠,D錯誤。故答案為:C。12.【答案】C【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解析】【分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結合各選項中的化學式進行解答本題.【解答】A、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K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x+(-2)=0,則x=+1價;B、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y,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y+(-2)×3=0,則y=+5價。C、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z,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z+(-2)×4=0,則z=+7價。D、鉀元素顯+1價,設KCl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w,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w=0,則w=-1價;組成物質的元素化合價越高,物質的氧化性越強,則含氯物質氧化性最強的是C。故答案為:C。13.【答案】B【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解析】【分析】根據元素符號周圍數字的含義分析判斷。【解答】A.能表示一個分子的是④⑥,故A錯誤;B.表示物質組成的化學式是③④⑥,故B正確;C.②⑤的質子數相同,但是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同,而粒子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故C錯誤;D.④中的數字“5”表示一個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有 5 個氧原子,故D錯誤。故選B。14.【答案】C【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根據化合物的概念來分析;根據分子結構來分析;根據物質的組成來分析。【解答】 A、由化學式可知,磷酸氯喹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選項說法正確;B、由化學式(C18H32ClN3O8P2)可知,一個磷酸氯喹分子含有18個碳原子、32個氫原子、1個氯原子、3個氮原子、8個氧原子和2個磷原子,共64個原子,選項說法正確;C、由化學式(C18H32ClN3O8P2)可知,磷酸氯喹由碳、氫、氯、氮、氧、磷六種元素組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選項說法錯誤;D、 磷酸氯喹分子中碳、氫、氮三種原子的個數比為18:32:3 ,選項說法正確。故答案為:C。15.【答案】D【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液體密度的測量【解析】【分析】根據m-V圖像的信息,當液體體積為0時對應的質量即為量杯的質量,選取關鍵點信息,用ρ=計算出甲、乙液體的密度;用m=ρV計算出體積為60cm3 甲液體的質量。【解答】A.由圖可知,體積相同時,甲的質量大于乙的質量,由ρ=得到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A錯誤;B.當液體體積為0時,即量杯中沒有裝液體時,質量是20g,這就是量杯的質量,當液體體積為100cm3時,乙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為100g,則液體的質量m=m總-m杯=100g-20g=80g,乙液體的密度:ρ乙===0.8g/cm3=0.8×103kg/m3,故B錯誤;C.當體積為60厘米3時,液體甲的質量為80g-20g=60g,故C錯誤;D.當質量都是100g時,液體甲與液體乙的體積比是80cm3:100cm3=4:5,故D正確。故答案為:D。16.【答案】(1)分子(2)鈉離子和氯離子【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來分析;(2) 氯化鈉是由 離子構成的。【解答】 (1)分子、原子和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三種基本粒子,原子得失電子會形成離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母M代表的是分子;(2) 圖2是鈉在氫氣中燃燒形成氯化鈉的電子的得失圖。氯化鈉是離子化合物,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17.【答案】(1)O2(2)Al2O3【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氧氣和液氧都是由分子構成的;根據地殼中元素的含量以及化學式的寫法來分析。【解答】(1)氧氣和液氧都是氧的單質,都是由O2分子構成的;(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在化合物中鋁元素顯+3價,氧元素顯-2價,則二者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l2O3。18.【答案】(1)引力(2)不變【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質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1)根據分子之間作用力的知識解答;(2)質量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 太空中的水聚集成球狀不散開,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引力;(2)金屬陀螺從地球帶到太空時,雖然位置發生改變,但是質量保持不變。19.【答案】(1)胚根(2)自花【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種子萌發時首先吸水,子葉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胚根最先突破種皮,發育成根,然后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莖與根的部分。當一朵花完成傳粉與受精后,花瓣、雄蕊、柱頭、花柱凋落,只有子房發育為果實,胚珠發育為種子【解答】(1)胚是種子的主要結構,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子葉,A種子萌發成B過程中,A中最先突破種皮的結構是胚根;(2)西紅柿的每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屬于兩性花;自然狀態下,這朵花的花粉落在這朵花的雌蕊柱頭上,完成傳粉過程,這種傳粉方式稱為自花傳粉;20.【答案】(1)分化(2)肌肉(3)器官;系統【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組織;結構與層次【解析】【分析】圖一是人體細胞的結構,因此最外面是①細胞膜、細胞中央是②細胞核、在細胞核與細胞膜之間是③細胞質。圖二是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圖,A過程細胞數目的增多,因此A過程表示細胞分裂;B過程中細胞在形態、結構方面也發生了變化,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1由長條狀的肌細胞組成,有收縮舒張的功能;2由較多突起的神經細胞,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3細胞構成,細胞排列緊密,具有保護、分泌等作用。因此B過程是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組織如1肌肉組織、2神經組織、3上皮組織。【解答】(1)圖三中的各位運動員從一個受精卵發育成嬰兒,再發育到成年,主要是經過了細胞生長、細胞分裂、細胞分化。圖二中過程A主要是細胞數目增多,因此表示細胞分裂;B過程中細胞在形態、結構方面也發生了變化,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護、營養、輸導等功能,因此是細胞分化。(2)肌肉組織主要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等功能。馬拉松運動員跑步時強大的爆發力主要與圖二中的1肌肉組織有關。(3)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馬拉松運動員通過肺呼吸,肺是由神經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上皮組織等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的一個器官。與人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植物的結構層次中沒有系統。21.【答案】(1)蛹(2)形成層(3)④⑤(4)乙、丙【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昆蟲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圖甲是蝗蟲的發育;乙是組織培養;丙是植物的嫁接,①接穗,②砧木;丁是胎兒發育,③子宮、④胎盤、⑤臍帶、⑥胎兒。【解答】(1)完全變態發育:發育過程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幼蟲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與成蟲顯著不同。不完全變態發育:個體發育只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幼蟲和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差別不大。甲圖蝗蟲的發育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是因為發育過程中沒有甲圖蝗蟲的發育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是因為發育過程中沒有蛹期。(2)圖丙嫁接時應當使①接穗和②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因為形成層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長在一起,易于成活。(3)胎兒在母體的子宮中發育,并通過④胎盤、⑤臍帶從母體不斷獲得氧氣和營養物質,同時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4)乙組織培養和丙嫁接都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是由母體直接產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22.【答案】(1)原子核很小且質量很大(2)A【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解析】【分析】根據原子結構分析解答;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原子不是個實心球體分析。【解答】(1)有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說明向著它質量大得多,且帶有同種電荷的粒子運動,即原子核很小且質量很大;(2)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即α粒子偏轉角度為0,這是由于它們穿過了原子內部的空間,這也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故圖乙中A點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23.【答案】2:3;15%【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根據鐵的化合物的化學式,通過變形使鐵的原子個數相等,進行分析解答。根據化合物的質量=該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解答】由于 Fe 2 O 3,Fe 3 O 4 兩種化合物的分子數相同,則與的鐵元素的質量比就是直接比較鐵元素的質量即可即2×56:3×56=2:3。已知Fe2O3中Fe的質量分數為 ,若含鐵量為10.5%,設赤鐵礦中Fe2O3含量為x,則 x × 70% = 10.5% ,解得 x = 15%。24.【答案】(1)避免偶然因素的影響,減小誤差;(2)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促進成活;(3)扦插土壤消毒;(4)不能;變量不唯一。【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1、扦插也稱插條,是一種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植物的莖、葉、根、芽等(在園藝上稱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種,使之成為獨立的新植株。2、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1)扦插數為100根/組的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的影響,減小誤差。(2)處理插條時,枝條的形態學上端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這樣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促進成活,每一枝條留3-4個芽,所選枝條的芽數盡量一樣多。(3)第一組和第四組實驗除了扦插土壤是否消毒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變量為扦插土壤是否消毒,故對照第一組和第四組可以探究扦插土壤消毒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4)如果要探究環境相對濕度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實驗變量應該為環境相對濕度。但第一組和第二組有兩個變量:環境相對濕度和扦插土壤是否消毒,變量不唯一,因此不能構成對照實驗。25.【答案】(1)有無成型的細胞核(2)除去泡菜壇上原有的微生物(3)設置對照(4)食醋能抑制泡白菜亞硝酸鹽的產生;三組食醋濃度中,濃度為0.6%的作用最強,食醋濃度過高或過低,食醋的作用效果均下降【知識點】細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發酵技術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運用一些技術手段控制發酵過程,大規模的生產發酵產品的技術。微生物的發酵技術在食品、藥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義,如制饅頭、面包和釀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桿菌,利用青霉發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解答】(1)乳酸菌是一類屬于細菌界的微生物,而酵母菌則屬于真菌界。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細胞結構,細菌(乳酸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而真菌(酵母菌)有成形的細胞核。(2)洗凈泡菜壇的目的是為了除去泡菜壇上原有的微生物,確保乳酸菌能在一個相對純凈的環境中發酵。(3)設置食醋濃度為0的組設置對照,可以用于比較不同濃度食醋對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通過對照組,可以更準確地觀察到食醋添加對亞硝酸鹽含量變化的影響。(4)分析比較四條曲線亞硝酸鹽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濃度食醋對泡白菜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是醋能抑制泡白菜亞硝酸鹽的產生。三組食濃度中,0.6%抑制作用最強,食醋濃度過高或過低抑制作用均下降。故答案為:(1)有無成形的細胞核;(2)除去泡菜壇上原有的微生物;(3)設置對照;(4)食醋能抑制泡白菜亞硝酸鹽的產生;三組食醋濃度中,濃度為0.6%的作用最強,食醋濃度過高或過低,食醋的作用效果均下降。26.【答案】(1)(2)排出裝置中的空氣(3)20mL(4)ADBC【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是氧氣,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負極產生的是氫氣,氫氣燃燒生成水,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質量比是8:1。【解答】 (1)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為(2)實驗中設置步驟Ⅲ的目的是排出裝置中的空氣。(3)實驗結束時,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刻度線20mL處。(4) 電解水過程為水分子分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每2個氫原子結合為1個氫分子,每2個氧原子結合為1個氧分子,完整表示電解水過程的順序是ADBC。27.【答案】(1)液柱減少的長度(2)刻度值讀數錯誤(3)水和酒精混合前的總體積一定:兩者的比例不同,混合后減小的體積也不同,水的體積逐漸變大,減小時體積先變大后變小。【知識點】分子之間存在空隙【解析】【分析】(1)(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分析;(3)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利用控制變量法得出結論。【解答】(1)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處的數值為總體積與混合后液柱的長度的差值,即液柱減少的長度;(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水柱的長度逐漸增加,混合后液柱的長度也會逐漸變大,第8組實驗數據存在明顯偏差,其可能原因是刻度值讀數錯誤;(3)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水和酒精混合前的總體積一定,兩者的比例不同,混合后減小的體積也不同,水的體積逐漸變大,減小的體積先變大后變小。28.【答案】(1)20;31.4(2)B(3)A;b【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解析】【分析】 (1)讀取液體體積時,視線要與凹液面底部相平,單位為mL;讀出剩余藥液與容器總質量,知道藥液和藥瓶的總質量,可求量筒中藥液質量;(2) 橡皮泥在調節天平平衡前沾上,調節平衡螺母時,使天平兩盤質量相等,不影響測量結果;橡皮泥在調節天平平衡后沾上,砝碼和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等于橡皮泥和物體的質量,所以測量值偏大。(3)①液體的質量不能直接測量,需要先測出容器的質量,再測出容器和液體的總質量,然后相減即可。②當液體質量趨近與被測質量時,為了保證準確,此時可以使用滴管滴加液體。【解答】(1) 如圖甲所示,藥液的體積:V=20mL=20cm3=2×10-5m3;如圖乙知:剩余藥液和燒杯的總質量是砝碼20g+5g,游碼刻度3.6g,共20g+5g+3.6g=28.6g;量筒里液體的質量是:m=60g-28.6g=31.4g。(2) AB.若橡皮泥在調節前沾上,調節平衡螺母后,左右兩邊平衡,在測量時不影響測量結果,故A錯誤,B正確;CD.如果橡皮泥在調節后沾上,橡皮泥就相當于在左盤里的物體,此時測量的質量值就等于橡皮泥和物體質量之和,測量值偏大,故C、D錯誤。故選B。(3)①小余還想用天平測出100g的藥液備用,他應先測出空藥瓶的質量,接著向右盤中再添加100g的砝碼,故選A;②然后往左盤空瓶中緩慢加藥液,當看到指針擺動如b圖所示狀態時,再改用膠頭滴管加藥液直至天平橫梁恢復平衡。29.【答案】(1)39(2)Cu(3)1:2;4【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析;根據質量相同的金屬,相對原子質量越大,所含原子數目越小進行分析;根據結構模型圖確定其分子組成;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析。【解答】(1)已知鉀原子質量約等于一個碳-12原子(相對原子質量是12)質量的3.25倍,則鉀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5×12=39;(2)等質量(設為mg)的兩種金屬所含原子個數:=:,因此等質量的兩種金屬所含原子個數較多的是Cu;(3)①乙酸的化學式為C2H4O2;其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比為2:4=1:2;②乙醛的化學式為C2HxO,其相對分子質量為44,則x=44-2×12-16=4。30.【答案】(1)材料的密度:(2)作品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 5cm3解:材料的密度:47.25g該材料的體積: 所以,作品是空心的,則空心部分的體積:【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知道ABS塑料的體積和質量,根據求出這種材料的密度;(2)根據求出47.25g該材料的體積,然后與作品的體積相比較判斷是否空心,作品的體積減去材料的體積即為空心部分的體積。【解答】(1)材料的密度:;31.【答案】(1)不符合(2)①206;②制成的奶茶密度是1.02g/cm3【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已知該奶茶20毫升樣品中含有糖0.32克,求出100mL奶茶中的含糖量,與標準量比較即可;(2)①知道體積和密度,根據密度公式可求出質量;②奶茶的體積等于茶葉水的體積和牛奶的體積之和,奶茶的質量等于茶葉水的質量和牛奶的質量之和,根據ρ=求出奶茶的密度;【解答】(1)已知該奶茶20毫升樣品中含有糖0.32克,則100mL奶茶中的含糖量:=1.6g/100mL>0.5g/100mL,該奶茶不符合“無糖”標準;(2)①根據密度公式得,牛奶的質量為:m牛奶=ρ牛奶V牛奶=1.03g/cm3×200cm3=206g;②由圖可知,奶茶是由200mL牛奶、100mL的茶湯混合攪拌而成,如不考慮液體蒸發、液體殘留、混合前后體積的變化,奶茶的體積為:V奶茶=V茶湯+V牛奶=100mL+200mL=300mL=300cm3,100mL茶湯的質量為:m茶湯=ρ茶湯V茶湯=1g/cm3×100cm3=100g,奶茶的質量:m奶茶=m茶湯+m牛奶=100g+206g=306g,按照圖中步驟制作好的奶茶的密度:=1.02g/cm3。32.【答案】(1)60:5:8(2)C10H10O的相對分子質量=12×10+10+16=146碳元素的質量分數=120/146 × 100%=82.2%(3)側柏蓮酮芳香油中碳元素質量=5.84g×120/146=4.8g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6×12/6×12+12+6×16=40%葡萄糖的質量=4.8g/40%=12g【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1)元素質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總和之比;(2)元素質量分數等于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與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的比值;(3)化合物中某元素質量=該物質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根據碳元素的質量守恒列式進行計算。【解答】(1)側柏蓮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質量比=(12×10):(1×10):16=60:5:8;33.【答案】①播種前鋪上地膜有利于土壤保溫、保濕;②使土壤不易板結、透氣性好;③減緩表層土壤鹽分升高;④減少蟲害的發生;⑤在適宜溫度時滴水促進種子萌發;⑥種子播種深度更淺,利于幼苗出土。【知識點】土壤的組成與形成;土壤的結構和類型【解析】【分析】干濕播種技術相對于傳統播種技術的優點為:滴水速度適宜,土壤的透氣性好,溫度適宜等。【解答】 干播濕出技術能提高棉花出苗率的原因 : ①播種前鋪上地膜有利于土壤保溫、保濕;②使土壤不易板結、透氣性好;③減緩表層土壤鹽分升高;④減少蟲害的發生;⑤在適宜溫度時滴水促進種子萌發;⑥種子播種深度更淺,利于幼苗出土。1 / 1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初中聯盟2025年七年級科學期中試題卷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1.(2025七下·永康期中)青春期不是“叛逆”的理由,青春期更需要我們奮發向上,積極進取。下列認識或做法合理的是( )A.為了保持良好的體形,長期不吃早餐B.女孩出現月經、男孩出現遺精,屬于不正常的生理現象C.性意識的萌動、對異性產生好感,屬于不正常的心理現象D.對煙酒、不健康的書刊和網絡游戲的誘惑保持警惕,更要遠離毒品【答案】D【知識點】青春期的變化【解析】【分析】 A、長期不吃早餐,會造成營養不良,危害人體健康,A錯誤;B、進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出現遺精,女孩出現月經,遺精和月經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B錯誤;C、伴隨著身體的發育,性意識開始萌動,如愿意與異性接近,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變化,C錯誤;D、用科學的態度對待青春期的變化,珍惜青春,熱愛生命,遠離毒品,提升素養,D正確。故答案為:D。【解答】 (1)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為習慣,如果有利于增進身心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就是健康的生活方式.(2)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其次是體重增加,另外,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顯著增強,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其次性發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2.(2025七下·永康期中)猴面小龍蘭因長著猴臉被形象地稱之為“猴臉蘭花”。能夠在任何季節開花,培育可采用播種、分株等繁殖方式,也可以選擇嫩芽在營養液中進行組織培養。下列有關猴面小龍蘭的生殖描述錯誤的是( )A.猴臉蘭花屬于生殖器官 B.播種繁殖屬于有性生殖C.分株繁殖屬于無性生殖 D.組織培養不易保持品種的性狀【答案】D【知識點】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 無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細胞,不需要經過受精過程,直接由母體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個體的繁殖方式。無性繁殖在生物界中較普遍,有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營養體繁殖等多種形式。【解答】A. 花、果實、種子屬于生殖器官,所以猴臉蘭花屬于生殖器官,A正確;B. 播種繁殖屬于有性生殖 ,種子是胚珠發育而來的,種子中的胚是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受精卵是兩性生殖細胞結合形成的,B正確;C. 分株繁殖屬于無性生殖 ,C正確;D.組織培養屬于無性生殖,易保持品種的性狀,且繁殖速度快,D錯誤;故答案為:D3.(2025七下·永康期中)如圖是人類生殖過程示意圖,對圖中各項解釋正確的是 ( )A.④代表胎兒成熟從陰道產出的過程B.②是子宮,能產生卵細胞C.①是由睪丸產生的精子D.③代表的是在子宮內形成的受精卵【答案】C【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解析】【分析】精子和卵細胞相結合的過程叫作受精,圖中①是精子、②是卵巢、③是受精卵、④是受精,據此解答。【解答】A、④表示精子與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現象叫做受精,精子與卵細胞在輸卵管里融合為受精卵,A錯誤。B、②卵巢能產生卵細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B錯誤。C、①精子是由睪丸產生,有兩種類型,即含有性染色體X的精子和性染色體Y的精子,C正確。D、③受精卵,是在輸卵管內形成的,D錯誤。故答案為:C。4.(2025七下·永康期中)下列是表示物質構成的示意圖,圖中“●”表示甲原子,“○”表示乙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C. D.【答案】A【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解答】A、圖A屬于純凈物中的化合物,故選項正確;B、圖B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組成的混合物,故選項錯誤;C、圖C是由兩種單質組成的混合物,故選項錯誤;D、圖D屬于純凈物中的單質,故選項錯誤;故答案為:A。5.(2025七下·永康期中)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RX2,相對分子質量為64,已知R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則R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A.16 B.14 C.32 D.28【答案】C【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根據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析。【解答】 RX2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4,已知R元素的質量分數為50%,則X中R原子的相對原子=64×50%=32。故答案為:C。6.(2025七下·永康期中)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了銣原子鐘。如圖是銣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關銣的說法正確的是( )A.銣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B.銣原子的質量是85.47gC.銣原子核內有37個中子D.符號“Rb”可以表示銣元素、1個銣原子,以及表示物質銣【答案】D【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根據圖中元素周期表可以獲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進行分析判斷即可。【解答】 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該元素的名稱是銣,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85.47,而不是原子的質量是85.47g,故選項說法錯誤。C、根據銣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37,根據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則該原子的核內質子數為37;相對原子質量為85.47,不是質子數的兩倍,則原子核內中子數不等于37,故選項說法錯誤。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元素符號為Rb,可表示一種元素、一個原子等,也可以表示物質銣 ,故選項說法正確。故答案為:D。7.(2025七下·永康期中)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不正確的是()選項 事實 解釋A 夏天自行車輪胎爆炸 分子間的間隔變大B 一滴水中約102 個水分子 水分子很小C 注射器中的氣體通過壓縮體積會變小 加壓時氣體分子變小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學性質不同 分子構成不同A.A B.B C.C D.D【答案】C【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分子之間存在空隙【解析】【分析】本題考查分子的性質相關知識,分子的性質包括:分子在不斷運動、分子間有間隔、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同種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性質不同 。(1)分子間有間隔,溫度升高,分子間間隔增大。(2)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一滴水中含有大量水分子體現這一性質。(3)分子間有間隔,加壓時分子間間隔改變,分子本身大小不變。(4)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構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解答】A、夏天溫度升高,自行車輪胎內氣體分子間間隔變大,導致輪胎爆炸,解釋正確。B、一滴水中約含1021個水分子,說明水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解釋正確。C、注射器中的氣體壓縮體積變小,是因為加壓時分子間間隔變小,分子本身大小不變,該項解釋錯誤。D、一氧化碳由一氧化碳分子構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構成,分子構成不同,化學性質不同 ,解釋正確。故答案為:C。8.(2025七下·永康期中)小明要完成稱量10.2g食鹽的任務,10g以上用砝碼,1g以下用游碼,其操作方法如下:①取10g砝碼放在右盤;②調節天平平衡;③左盤添加食鹽到指針位于分度盤中央刻度線;④移動游碼到0.2g處。其合理順序是 ( )。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①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解析】【分析】 使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時,先將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調節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且以指針右偏左調、左偏右調;食鹽的質量等于砝碼的質量加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解答】測質量前,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置于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若指針偏向中央刻度線的左側,則應向右移動平衡螺母直至橫梁平衡;先添加大砝碼10g,再移動游碼到0.2g,再向左盤添加食鹽直到指針位于分度盤中央刻度線,則合理順序是②①④③。故答案為:A。9.(2025七下·永康期中)如圖紅星頭菌是澳大利亞很普遍的擔子菌門真菌,成熟的紅星頭菌有6-10個紅色的“觸手”伸出,猶如一棵鮮艷的海葵,并且帶有腐肉的臭味。下列關于紅星頭菌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細胞內無葉綠體,需要依賴有機物生活B.它與酵母菌具有相似的細胞結構C.因其體型較大,所以不屬于微生物D.帶有腐肉臭味可吸引蒼蠅來幫助散播孢子【答案】C【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真菌屬于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細胞核,大多數是孢子繁殖,有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種類,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需要依賴有機物生活 ,屬于異養生物;【解答】A. 真菌的細胞內無葉綠體,需要依賴有機物生活 ,屬于異養生物,A正確;B. 它與酵母菌都屬于真菌,所以具有相似的細胞結構,B 正確;C.因其體型較大,但是其屬于真菌,真菌是微生物的一種,C錯誤;D. 帶有腐肉臭味可吸引蒼蠅來幫助散播孢子 ,D正確;故答案為:C10.(2025七下·永康期中)下列關于昆蟲的發育過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蜻蜓的發育過程可以表示為A→C→DB.若表示蝗蟲的發育過程,則C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C.若表示家蠶的發育過程,為提高蠶絲產量,應設法延長C時期D.經過B期后昆蟲形態發生很大改變,主要是由于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答案】B【知識點】動物的生長時期【解析】【分析】昆蟲的生殖發育有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兩種方式:一生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幼蟲和成蟲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差別不明顯,這種發育過程屬于不完全變態;一生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時期,其幼蟲與成蟲在形態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屬于完全變態發育;圖中的D是受精卵,則A是幼蟲,B是蛹,C是成蟲。【解答】 A、蜻蜓屬于不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過受精卵、幼蟲和成蟲三個階段。即D→A→C,A錯誤。B、若用此圖表示若表示蝗蟲的發育過程,蝗蟲的成蟲期危害最大。蝗蟲的發育過程是不完全變態,即經過圖中的D受精卵,A幼蟲和C成蟲三個時期。C成蟲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B正確。C、家蠶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經過D受精卵→A幼蟲→B蛹→C成蟲四個階段。若通過蠶絲的產量,則應延長A幼蟲期。C錯誤。D、B是蛹,蛹羽化形成成蟲,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沒有發生了改變,D錯誤。故答案為: B。11.(2025七下·永康期中)如圖為菜豆的生長發育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由胚乳提供B.③的地上部分由種子中的胚軸發育而來C.③→⑤會進行開花、傳粉和受精D.⑤中含有多粒種子是因為一朵花中有多個子房【答案】C【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植物的有性生殖;果實與種子的形成【解析】【分析】胚是種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將來發育成莖和葉,胚軸將來發育成連接莖與根的部分,胚根將來發育成根,子葉具有儲存或轉運營養物質的作用。花經過傳粉和受精后,由于細胞不斷分裂、生長和分化,子房逐漸膨大,子房的胚珠發育成種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發育成胚,最終雌蕊的子房發育成果實。【解答】 A、①→②過程表示種子的萌發,所需要的有機物由菜豆種子兩子葉片提供,A錯誤。B、③中地上部分的莖和葉,是由菜豆種子中的胚芽發育來,B錯誤。C、花的各部分發育成熟就會依次展開,這就是開花;一朵花經過傳粉和受精過程后,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最終發育成果實,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因此,③→⑤時期會進行開花、傳粉、受精等過程。C正確。D、子房中的胚珠發育成種子;大豆所結果實中種子不止一粒的原因是子房中含有多個胚珠,D錯誤。故答案為:C。12.(2025七下·永康期中)研究發現,組成物質的元素化合價越高,物質的氧化性越強,則下列含氯物質氧化性最強的是( )A.KClO B.K C.KClO3 D.KCl【答案】C【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解析】【分析】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結合各選項中的化學式進行解答本題.【解答】A、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KClO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x,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x+(-2)=0,則x=+1價;B、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y,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y+(-2)×3=0,則y=+5價。C、鉀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設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z,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z+(-2)×4=0,則z=+7價。D、鉀元素顯+1價,設KCl中氯元素的化合價是w,根據在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得:(+1)+w=0,則w=-1價;組成物質的元素化合價越高,物質的氧化性越強,則含氯物質氧化性最強的是C。故答案為:C。13.(2025七下·永康期中)對于下列幾種化學符號,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①H ②Fe2+③He ④P2O5⑤Fe3+⑥NaClA.能表示一個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質組成的化學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質子數相同,化學性質也相同D.④中的數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 5 個氧原子【答案】B【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解析】【分析】根據元素符號周圍數字的含義分析判斷。【解答】A.能表示一個分子的是④⑥,故A錯誤;B.表示物質組成的化學式是③④⑥,故B正確;C.②⑤的質子數相同,但是它們的最外層電子數不同,而粒子的化學性質由最外層電子數決定,故C錯誤;D.④中的數字“5”表示一個五氧化二磷分子中有 5 個氧原子,故D錯誤。故選B。14.(2025七下·永康期中)2022年1月1日,科技部長徐南平指出,我國已經篩選出磷酸氯喹、法匹拉韋、可利霉素等藥物,在臨床中顯示這些藥物治療新冠肺炎有一定的療效。其中磷酸氯喹的化學式為 C18H32ClN3O8P2 ,下列有關磷酸氯喹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磷酸氯喹是化合物B.一個磷酸氯喹分子含有64個原子C.磷酸氯喹分子由碳、 氫、 氯、 氧、磷六種元素組成D.磷酸氯喹分子中碳、氫、氮三種原子的個數比為18:32:3【答案】C【知識點】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 根據化合物的概念來分析;根據分子結構來分析;根據物質的組成來分析。【解答】 A、由化學式可知,磷酸氯喹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化合物,選項說法正確;B、由化學式(C18H32ClN3O8P2)可知,一個磷酸氯喹分子含有18個碳原子、32個氫原子、1個氯原子、3個氮原子、8個氧原子和2個磷原子,共64個原子,選項說法正確;C、由化學式(C18H32ClN3O8P2)可知,磷酸氯喹由碳、氫、氯、氮、氧、磷六種元素組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選項說法錯誤;D、 磷酸氯喹分子中碳、氫、氮三種原子的個數比為18:32:3 ,選項說法正確。故答案為:C。15.(2025七下·永康期中)某興趣小組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液體的密度,他們根據實驗數據繪出如圖圖像,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液體甲的密度小于液體乙的密度B.液體乙的密度是 千克/米3C.當體積為60厘米3時,液體甲的質量為80克D.當液體質量相同時,液體甲與液體乙的體積比是4:5【答案】D【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液體密度的測量【解析】【分析】根據m-V圖像的信息,當液體體積為0時對應的質量即為量杯的質量,選取關鍵點信息,用ρ=計算出甲、乙液體的密度;用m=ρV計算出體積為60cm3 甲液體的質量。【解答】A.由圖可知,體積相同時,甲的質量大于乙的質量,由ρ=得到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A錯誤;B.當液體體積為0時,即量杯中沒有裝液體時,質量是20g,這就是量杯的質量,當液體體積為100cm3時,乙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為100g,則液體的質量m=m總-m杯=100g-20g=80g,乙液體的密度:ρ乙===0.8g/cm3=0.8×103kg/m3,故B錯誤;C.當體積為60厘米3時,液體甲的質量為80g-20g=60g,故C錯誤;D.當質量都是100g時,液體甲與液體乙的體積比是80cm3:100cm3=4:5,故D正確。故答案為:D。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40分)16.(2025七下·永康期中)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學習物質科學的重要思維方式。(1)圖1為物質組成和構成的關系圖,字母M代表的是 。(填“元素”、“分子”、“離子”或“原子”)(2)圖2是鈉在氫氣中燃燒形成氯化鈉的電子的得失圖。氯化鈉是由 (填具體粒子的名稱)構成的。【答案】(1)分子(2)鈉離子和氯離子【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來分析;(2) 氯化鈉是由 離子構成的。【解答】 (1)分子、原子和離子是構成物質的三種基本粒子,原子得失電子會形成離子,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 母M代表的是分子;(2) 圖2是鈉在氫氣中燃燒形成氯化鈉的電子的得失圖。氯化鈉是離子化合物,是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17.(2025七下·永康期中)化學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學語言,請用化學式回答下列問題。(1)氧氣和液氧都是由 構成的。(2)由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與金屬元素組成的物質是: 【答案】(1)O2(2)Al2O3【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解析】【分析】氧氣和液氧都是由分子構成的;根據地殼中元素的含量以及化學式的寫法來分析。【解答】(1)氧氣和液氧都是氧的單質,都是由O2分子構成的;(2)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屬元素是氧元素,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鋁元素,在化合物中鋁元素顯+3價,氧元素顯-2價,則二者組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為Al2O3。18.(2025七下·永康期中) 2023年9月21日“天宮課堂”第四課在中國空間站開講,新晉“太空教師”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為青少年帶來一場精彩的太空科普課,演示了奇妙“乒乓球”、又見陀螺等實驗。(1)奇妙“乒乓球”實驗:用水袋擠出一個水球,將毛巾包在球拍表面,一揮拍,就可以像打乒乓球一樣來回擊打水球。太空中的水聚集成球狀不散開,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 。(2)又見陀螺實驗:利用旋轉的金屬陀螺實現太空轉身。金屬陀螺從地球帶到太空質量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答案】(1)引力(2)不變【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質量及其特性【解析】【分析】(1)根據分子之間作用力的知識解答;(2)質量是物質本身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據此分析解答。【解答】(1) 太空中的水聚集成球狀不散開,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引力;(2)金屬陀螺從地球帶到太空時,雖然位置發生改變,但是質量保持不變。19.(2025七下·永康期中)如圖為西紅柿的生活史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中,A萌發成B的過程中,A中最先突破種皮的結構是 。(2)西紅柿的每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屬于兩性花。自然狀態下,這朵花的花粉落在這朵花的雌蕊柱頭上,完成傳粉過程,這種傳粉方式稱為 傳粉。【答案】(1)胚根(2)自花【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種子萌發時首先吸水,子葉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胚根最先突破種皮,發育成根,然后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莖與根的部分。當一朵花完成傳粉與受精后,花瓣、雄蕊、柱頭、花柱凋落,只有子房發育為果實,胚珠發育為種子【解答】(1)胚是種子的主要結構,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子葉,A種子萌發成B過程中,A中最先突破種皮的結構是胚根;(2)西紅柿的每朵花中,既有雄蕊,又有雌蕊,屬于兩性花;自然狀態下,這朵花的花粉落在這朵花的雌蕊柱頭上,完成傳粉過程,這種傳粉方式稱為自花傳粉;20.(2025七下·永康期中)馬拉松是跑步愛好者的盛會,2024年3月31日金華馬拉松盛大開跑。請仔細觀察圖一、圖二和圖三,回答有關問題:(1)圖三中的各位運動員從一個受精卵發育成嬰兒,再發育到成年,主要是由于圖二中B的 過程。(2)馬拉松運動員跑步時強大的爆發力主要與圖二中的[1] 組織有關。(3)馬拉松運動員通過肺呼吸,肺屬于生物體結構層次中的 層次;與人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植物的結構層次中沒有 。【答案】(1)分化(2)肌肉(3)器官;系統【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組織;結構與層次【解析】【分析】圖一是人體細胞的結構,因此最外面是①細胞膜、細胞中央是②細胞核、在細胞核與細胞膜之間是③細胞質。圖二是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圖,A過程細胞數目的增多,因此A過程表示細胞分裂;B過程中細胞在形態、結構方面也發生了變化,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1由長條狀的肌細胞組成,有收縮舒張的功能;2由較多突起的神經細胞,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3細胞構成,細胞排列緊密,具有保護、分泌等作用。因此B過程是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組織如1肌肉組織、2神經組織、3上皮組織。【解答】(1)圖三中的各位運動員從一個受精卵發育成嬰兒,再發育到成年,主要是經過了細胞生長、細胞分裂、細胞分化。圖二中過程A主要是細胞數目增多,因此表示細胞分裂;B過程中細胞在形態、結構方面也發生了變化,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如保護、營養、輸導等功能,因此是細胞分化。(2)肌肉組織主要由肌細胞構成,具有收縮、舒張等功能。馬拉松運動員跑步時強大的爆發力主要與圖二中的1肌肉組織有關。(3)人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馬拉松運動員通過肺呼吸,肺是由神經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上皮組織等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構成的一個器官。與人體的結構層次相比,植物的結構層次中沒有系統。21.(2025七下·永康期中)生物通過生殖和發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傳,生生不息。如圖是幾種生物生殖和發育過程的示意圖,看圖回答問題:(1)甲圖蝗蟲的發育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是因為發育過程中沒有 期。(2)丙圖的關鍵步驟是要確保①②兩部分的 緊密結合,接穗才能成活。(3)丁圖中,胎兒通過 (填序號)從母體不斷獲得氧氣和營養物質,同時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4)上述甲乙丙丁圖中的 (可多選)圖中的生物的生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答案】(1)蛹(2)形成層(3)④⑤(4)乙、丙【知識點】人的受精、胚胎發育、分娩和哺乳過程;植物的有性生殖;植物的無性生殖;昆蟲的發育過程【解析】【分析】圖甲是蝗蟲的發育;乙是組織培養;丙是植物的嫁接,①接穗,②砧木;丁是胎兒發育,③子宮、④胎盤、⑤臍帶、⑥胎兒。【解答】(1)完全變態發育:發育過程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幼蟲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與成蟲顯著不同。不完全變態發育:個體發育只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幼蟲和成蟲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差別不大。甲圖蝗蟲的發育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是因為發育過程中沒有甲圖蝗蟲的發育屬于不完全變態發育,是因為發育過程中沒有蛹期。(2)圖丙嫁接時應當使①接穗和②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因為形成層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長在一起,易于成活。(3)胎兒在母體的子宮中發育,并通過④胎盤、⑤臍帶從母體不斷獲得氧氣和營養物質,同時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廢物。(4)乙組織培養和丙嫁接都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是由母體直接產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22.(2025七下·永康期中)為探究原子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 粒子(一個 α 粒子內含2個質子)轟擊金箔實驗,發現以下現象,如圖甲。現象 1:大多數 a 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變原來運動方向;現象 2:少部分 α 粒子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現象3:極少數α 粒子被彈了回來。(1)請分析現象3的原因 。(2)根據α 粒子散射實驗,統計不同偏轉角度的α 粒子數量,并繪制成圖像(如圖乙)。其中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數據是 點(用字母表示)。【答案】(1)原子核很小且質量很大(2)A【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解析】【分析】根據原子結構分析解答;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原子不是個實心球體分析。【解答】(1)有極少數α粒子被彈了回來,說明向著它質量大得多,且帶有同種電荷的粒子運動,即原子核很小且質量很大;(2)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即α粒子偏轉角度為0,這是由于它們穿過了原子內部的空間,這也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故圖乙中A點能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23.(2025七下·永康期中)地球上的鐵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若 Fe2O3、Fe3O4兩種化合物的分子數相同,則Fe2O3與Fe3O4的鐵元素的質量比為 ;探明某赤鐵礦(主要成分為 Fe2O3,且其它成分不含鐵)的含鐵量為 10.5%,則其Fe2O3含量為 (以百分數的形式表示)。【答案】2:3;15%【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根據鐵的化合物的化學式,通過變形使鐵的原子個數相等,進行分析解答。根據化合物的質量=該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解答】由于 Fe 2 O 3,Fe 3 O 4 兩種化合物的分子數相同,則與的鐵元素的質量比就是直接比較鐵元素的質量即可即2×56:3×56=2:3。已知Fe2O3中Fe的質量分數為 ,若含鐵量為10.5%,設赤鐵礦中Fe2O3含量為x,則 x × 70% = 10.5% ,解得 x = 15%。三、實驗探究題(每空2分,共40分)24.(2025七下·永康期中)每年4~5月份是月季花最繁盛時節,目前月季的繁殖主要是靠扦插。某科學興趣小組探究“影響月季扦插成活因素”的實驗。環境條件是:15℃~25℃,散射光照,扦插數100根/組,培養時間3周。請回答:分組 扦插土壤 環境相對濕度(%) 插條選擇 成活率(%)第一組 不消毒 50-85 嫩枝 47第二組 消毒 20-30 嫩枝 23第三組 消毒 50-85 老枝 10第四組 消毒 50-85 嫩枝 92(1)四組實驗中每組選取100根扦插枝條的原因是 。(2)實驗中將扦插的枝條下端剪成斜面的目的是 。(3)對照第一組和第四組可以探究 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4)如果要探究環境相對濕度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科學興趣小組能否選擇第一組和第二組進行對照,請說明理由 .【答案】(1)避免偶然因素的影響,減小誤差;(2)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促進成活;(3)扦插土壤消毒;(4)不能;變量不唯一。【知識點】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1、扦插也稱插條,是一種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植物的莖、葉、根、芽等(在園藝上稱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種,使之成為獨立的新植株。2、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1)扦插數為100根/組的目的是避免偶然因素的影響,減小誤差。(2)處理插條時,枝條的形態學上端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這樣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促進成活,每一枝條留3-4個芽,所選枝條的芽數盡量一樣多。(3)第一組和第四組實驗除了扦插土壤是否消毒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變量為扦插土壤是否消毒,故對照第一組和第四組可以探究扦插土壤消毒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4)如果要探究環境相對濕度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實驗變量應該為環境相對濕度。但第一組和第二組有兩個變量:環境相對濕度和扦插土壤是否消毒,變量不唯一,因此不能構成對照實驗。25.(2025七下·永康期中)泡菜的制作工藝是我國悠久的食文化遺產之一。制作泡菜過程中,應控制亞硝酸鹽在一定濃度范圍內,以免對人體產生危害。小科研究不同濃度食醋對泡白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具體做法是:稱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鹽水、鮮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濃度分別為0、0.3%、0.6%、0.9%的食醋調節料液。從泡菜制作第1天開始,每天測定其亞硝酸鹽含量,測定10天,結果如下。(1)制作泡菜的主要原理是通過乳酸菌發酵產生乳酸。酵母菌也能進行發酵作用,乳酸菌與酵母菌結構上最大的區別在于 。(2)在制作泡菜前要洗凈泡菜壇的目的是 。(3)設置食醋的濃度為0的組,目的是 。(4)分析比較四條曲線亞硝酸鹽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濃度食醋對泡白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是 。【答案】(1)有無成型的細胞核(2)除去泡菜壇上原有的微生物(3)設置對照(4)食醋能抑制泡白菜亞硝酸鹽的產生;三組食醋濃度中,濃度為0.6%的作用最強,食醋濃度過高或過低,食醋的作用效果均下降【知識點】細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發酵技術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發酵作用,運用一些技術手段控制發酵過程,大規模的生產發酵產品的技術。微生物的發酵技術在食品、藥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義,如制饅頭、面包和釀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桿菌,利用青霉發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解答】(1)乳酸菌是一類屬于細菌界的微生物,而酵母菌則屬于真菌界。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細胞結構,細菌(乳酸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而真菌(酵母菌)有成形的細胞核。(2)洗凈泡菜壇的目的是為了除去泡菜壇上原有的微生物,確保乳酸菌能在一個相對純凈的環境中發酵。(3)設置食醋濃度為0的組設置對照,可以用于比較不同濃度食醋對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通過對照組,可以更準確地觀察到食醋添加對亞硝酸鹽含量變化的影響。(4)分析比較四條曲線亞硝酸鹽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濃度食醋對泡白菜亞硝酸鹽含量的影響是醋能抑制泡白菜亞硝酸鹽的產生。三組食濃度中,0.6%抑制作用最強,食醋濃度過高或過低抑制作用均下降。故答案為:(1)有無成形的細胞核;(2)除去泡菜壇上原有的微生物;(3)設置對照;(4)食醋能抑制泡白菜亞硝酸鹽的產生;三組食醋濃度中,濃度為0.6%的作用最強,食醋濃度過高或過低,食醋的作用效果均下降。26.(2025七下·永康期中)1800年,英國化學家尼科爾森通過電解水得到氫氣和氧氣后,后人就不斷研究和改進該實驗。現有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電解水裝置來測定水的組成。【實驗步驟】I.按如圖安裝好裝置,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II.往U形管中裝入水(其中加有一定的NaOH,水面略低于支管口),開始實驗;III.取下注射器,打開電源通電一段時間后,關閉電源;IV.將注射器活塞推到頂后,連接注射器,再次打開電源。當注射器Ⅰ中活塞停留在10mL刻度線處,關閉電源;V.檢驗氣體。【問題討論】(1)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為 。(2)實驗中設置步驟Ⅲ的目的是 。(3)實驗結束時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刻度線 處。(4)電解水過程有如圖步驟的模擬構成(圖中的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氫原子),完整表示電解水過程的順序是 (填標號)。【答案】(1)(2)排出裝置中的空氣(3)20mL(4)ADBC【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解析】【分析】電解水時,正極產生的是氧氣,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負極產生的是氫氣,氫氣燃燒生成水,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質量比是8:1。【解答】 (1)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為(2)實驗中設置步驟Ⅲ的目的是排出裝置中的空氣。(3)實驗結束時,氧氣和氫氣的體積比約為1:2,注射器Ⅱ中活塞停留在刻度線20mL處。(4) 電解水過程為水分子分為氫原子和氧原子,每2個氫原子結合為1個氫分子,每2個氧原子結合為1個氧分子,完整表示電解水過程的順序是ADBC。27.(2025七下·永康期中)在探究分子之間是否存在間隙時,小嘉發現水和酒精混合前的總體積一定,兩者的比例不同,混合后減小的體積也不同。于是,他開展了進一步探究:實驗序號 1 2 3 4 5 6 7 8 9水柱的長度/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混合后液柱的長度/cm 98.9 98.3 97.7 97.2 96.7 97.3 97.9 99.7 99.0 / cm 1.1 1.7 2.3 2.8 3.3 2.7 2.1 0.3 1.0①把一端封口的細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線對齊,如圖所示。②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體積的水,讀出水柱的長度。③然后注入適量酒精,使酒精上表面達到100cm刻度線處。④封閉管口,將玻璃管反復翻轉,讀出混合后液柱的長度。(1)表格中的“ ”處應填寫的信息是 。(2)小嘉發現第8組實驗數據存在明顯偏差,其可能原因是 。(3)根據表中數據,可初步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1)液柱減少的長度(2)刻度值讀數錯誤(3)水和酒精混合前的總體積一定:兩者的比例不同,混合后減小的體積也不同,水的體積逐漸變大,減小時體積先變大后變小。【知識點】分子之間存在空隙【解析】【分析】(1)(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分析;(3)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利用控制變量法得出結論。【解答】(1)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處的數值為總體積與混合后液柱的長度的差值,即液柱減少的長度;(2)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水柱的長度逐漸增加,混合后液柱的長度也會逐漸變大,第8組實驗數據存在明顯偏差,其可能原因是刻度值讀數錯誤;(3)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水和酒精混合前的總體積一定,兩者的比例不同,混合后減小的體積也不同,水的體積逐漸變大,減小的體積先變大后變小。28.(2025七下·永康期中)小余用托盤天平進行液體質量測量的實驗(1)測得藥液和藥瓶的總質量為60g,然后將藥液倒一部分在量筒中,如圖甲所示,再將藥瓶放在天平上稱剩余的質量,天平平衡時如圖乙所示,量筒中藥液的體積是 mL,量筒中藥液的質量是 g。(2)小余在整理器材時發現天平左盤上粘有一小塊橡皮泥。下列分析正確的是____。A.橡皮泥質量較小,對天平的測量不會起任何作用B.若橡皮泥是在天平調平前粘上去的,則量筒中藥液的測量結果仍然正確C.若橡皮泥是在天平調平后(未稱量前)粘上去的,則量筒中藥液的測量結果小于真實值D.橡皮泥無論是在什么時候粘上去的,量筒中藥液的測量結果都不會準確(3)小余還想用天平測出100g的藥液備用,他應 (選填下方“A”或“B”),然后往左盤空瓶中緩慢加藥液,當看到指針擺動如 圖(選填圖丙中的“a”或“b”)所示狀態時,再改用膠頭滴管加藥液直至天平橫梁恢復平衡。A.先測出空藥瓶的質量,接著向右盤中再添加100g的砝碼B.先向右盤中再添加100g的砝碼,接著測出空藥瓶的質量【答案】(1)20;31.4(2)B(3)A;b【知識點】天平的使用及讀數【解析】【分析】 (1)讀取液體體積時,視線要與凹液面底部相平,單位為mL;讀出剩余藥液與容器總質量,知道藥液和藥瓶的總質量,可求量筒中藥液質量;(2) 橡皮泥在調節天平平衡前沾上,調節平衡螺母時,使天平兩盤質量相等,不影響測量結果;橡皮泥在調節天平平衡后沾上,砝碼和游碼對應的刻度值等于橡皮泥和物體的質量,所以測量值偏大。(3)①液體的質量不能直接測量,需要先測出容器的質量,再測出容器和液體的總質量,然后相減即可。②當液體質量趨近與被測質量時,為了保證準確,此時可以使用滴管滴加液體。【解答】(1) 如圖甲所示,藥液的體積:V=20mL=20cm3=2×10-5m3;如圖乙知:剩余藥液和燒杯的總質量是砝碼20g+5g,游碼刻度3.6g,共20g+5g+3.6g=28.6g;量筒里液體的質量是:m=60g-28.6g=31.4g。(2) AB.若橡皮泥在調節前沾上,調節平衡螺母后,左右兩邊平衡,在測量時不影響測量結果,故A錯誤,B正確;CD.如果橡皮泥在調節后沾上,橡皮泥就相當于在左盤里的物體,此時測量的質量值就等于橡皮泥和物體質量之和,測量值偏大,故C、D錯誤。故選B。(3)①小余還想用天平測出100g的藥液備用,他應先測出空藥瓶的質量,接著向右盤中再添加100g的砝碼,故選A;②然后往左盤空瓶中緩慢加藥液,當看到指針擺動如b圖所示狀態時,再改用膠頭滴管加藥液直至天平橫梁恢復平衡。四、綜合題(共35分, 29題、31題、32題8分, 30題6分, 33題5分)29.(2025七下·永康期中)物質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微觀粒子是有一定質量的。(1)已知鉀原子質量為一個碳-12原子(相對原子質量是12)質量的3.25倍,則鉀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 。(2)已知 Cu和Ag的相對原子質量分別為64和108,則等質量的這兩種金屬所含原子個數較多的是 。(3)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調味劑,其主要成分乙酸的分子結構模型如圖所示。①乙酸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比為 。②乙酸可由乙醛制得,乙醛的化學式為C2H5O,其相對分子質量為44, 則x= 。【答案】(1)39(2)Cu(3)1:2;4【知識點】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根據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析;根據質量相同的金屬,相對原子質量越大,所含原子數目越小進行分析;根據結構模型圖確定其分子組成;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方法進行分析。【解答】(1)已知鉀原子質量約等于一個碳-12原子(相對原子質量是12)質量的3.25倍,則鉀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25×12=39;(2)等質量(設為mg)的兩種金屬所含原子個數:=:,因此等質量的兩種金屬所含原子個數較多的是Cu;(3)①乙酸的化學式為C2H4O2;其中碳原子和氫原子的個數比為2:4=1:2;②乙醛的化學式為C2HxO,其相對分子質量為44,則x=44-2×12-16=4。30.(2025七下·永康期中)3D打印又稱增材制造,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現常被用于制造模型。小科選用了ABS塑料(如圖甲所示)來打印3D作品。(1)已知體積為1cm3的ABS塑料質量為1.05g,這種材料密度是多少 (2)該同學用這種ABS材料打印了一個汽車模型如圖乙所示,已知該作品的體積為50cm3,質量為47.25g,請你通過計算來判斷該作品是空心還是實心的 若為空心的,則空心部分的體積為多少 【答案】(1)材料的密度:(2)作品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體積 5cm3解:材料的密度:47.25g該材料的體積: 所以,作品是空心的,則空心部分的體積:【知識點】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知道ABS塑料的體積和質量,根據求出這種材料的密度;(2)根據求出47.25g該材料的體積,然后與作品的體積相比較判斷是否空心,作品的體積減去材料的體積即為空心部分的體積。【解答】(1)材料的密度:;31.(2025七下·永康期中)近年來同學們很喜歡喝奶茶,但奶茶中的含糖量較高不利于健康。小柯上網查找低糖奶茶的教程(如下圖),利用家里的紅茶、牛奶、電子秤、量筒和玻璃杯等物品自制奶茶(不考慮液體蒸發、液體殘留、混合前后體積的變化)。請回答下列問題:奶茶教程 步驟1:紅茶在開水中浸泡10~20分鐘; 步驟2:網篩過濾后得到茶湯; 步驟3: 取 200mL 牛奶、100mL 的茶湯混合均勻(1)某款奶茶以“無糖”作為賣點,我國食品標準中“無糖”含量的界限值需≤0.5g/100mL。檢測得該奶茶20毫升樣品中含有糖0.32克,請判斷該奶茶是否符合“無糖”標準 。(2)根據教程計算:①牛奶的質量為多少 ;②制成的奶茶密度是多少 (ρ牛奶=1.03g/cm3, ρ茶≥=1g/cm3)。【答案】(1)不符合(2)①206;②制成的奶茶密度是1.02g/cm3【知識點】密度公式的應用【解析】【分析】 (1)已知該奶茶20毫升樣品中含有糖0.32克,求出100mL奶茶中的含糖量,與標準量比較即可;(2)①知道體積和密度,根據密度公式可求出質量;②奶茶的體積等于茶葉水的體積和牛奶的體積之和,奶茶的質量等于茶葉水的質量和牛奶的質量之和,根據ρ=求出奶茶的密度;【解答】(1)已知該奶茶20毫升樣品中含有糖0.32克,則100mL奶茶中的含糖量:=1.6g/100mL>0.5g/100mL,該奶茶不符合“無糖”標準;(2)①根據密度公式得,牛奶的質量為:m牛奶=ρ牛奶V牛奶=1.03g/cm3×200cm3=206g;②由圖可知,奶茶是由200mL牛奶、100mL的茶湯混合攪拌而成,如不考慮液體蒸發、液體殘留、混合前后體積的變化,奶茶的體積為:V奶茶=V茶湯+V牛奶=100mL+200mL=300mL=300cm3,100mL茶湯的質量為:m茶湯=ρ茶湯V茶湯=1g/cm3×100cm3=100g,奶茶的質量:m奶茶=m茶湯+m牛奶=100g+206g=306g,按照圖中步驟制作好的奶茶的密度:=1.02g/cm3。32.(2025七下·永康期中)清明節吃“青團”是永康人的一種傳統習俗。在“青團”制作過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側柏蓮酮芳香油(C10H10O),側柏蓮酮芳香油是一種淡黃色液體,具有香脂香氣,所以“青團”具有獨特風味。(1)側柏蓮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質量比為 。(2)計算側柏蓮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精確到0.1%)。(3)5.84 克側柏蓮酮芳香油中的碳元素質量與多少克葡萄糖(C6H12O6)中的碳元素質量相同 【答案】(1)60:5:8(2)C10H10O的相對分子質量=12×10+10+16=146碳元素的質量分數=120/146 × 100%=82.2%(3)側柏蓮酮芳香油中碳元素質量=5.84g×120/146=4.8g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6×12/6×12+12+6×16=40%葡萄糖的質量=4.8g/40%=12g【知識點】相對原子質量;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1)元素質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對原子質量總和之比;(2)元素質量分數等于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總和與該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的比值;(3)化合物中某元素質量=該物質的質量×該元素的質量分數,根據碳元素的質量守恒列式進行計算。【解答】(1)側柏蓮酮芳香油中C、H、O元素的質量比=(12×10):(1×10):16=60:5:8;33.(2025七下·永康期中)新疆地處干旱地區,土壤鹽堿化較嚴重。鹽堿地經大量灌水后,可暫時減輕表層土壤的鹽堿化程度,但隨著表層土壤水分蒸發,深層土壤中的鹽分會逐漸到達表層土壤,使表層土壤鹽堿化更嚴重,同時易造成土壤板結;土壤含水量較高時易發生蟲害。這一系列因素影響了棉花的出苗率(出苗率是指鉆出地面的幼苗數與播種的種子數的比值)。科技團隊在新疆某地用“干播濕出”技術對傳統種植技術進行改良。兩種種植技術介紹如表。傳統種植技術 干播濕出技術播種前,對適度改良的棉田大量灌水,待溫度適宜時,在表層土壤播種并蓋上地膜,使種子距離地面3~4厘米。 播種前,對適度改良的棉田鋪設地膜和滴灌管,在地膜上挖孔,將棉花種子播在孔的下方,使種子距離地面1~2厘米(如圖);待溫度適宜時,進行膜下滴灌(即通過滴灌管將少量水緩慢滴加在種子處)。根據上述信息以及所學知識,解釋相對于傳統種植技術,干播濕出技術能提高棉花出苗率的原因。【答案】①播種前鋪上地膜有利于土壤保溫、保濕;②使土壤不易板結、透氣性好;③減緩表層土壤鹽分升高;④減少蟲害的發生;⑤在適宜溫度時滴水促進種子萌發;⑥種子播種深度更淺,利于幼苗出土。【知識點】土壤的組成與形成;土壤的結構和類型【解析】【分析】干濕播種技術相對于傳統播種技術的優點為:滴水速度適宜,土壤的透氣性好,溫度適宜等。【解答】 干播濕出技術能提高棉花出苗率的原因 : ①播種前鋪上地膜有利于土壤保溫、保濕;②使土壤不易板結、透氣性好;③減緩表層土壤鹽分升高;④減少蟲害的發生;⑤在適宜溫度時滴水促進種子萌發;⑥種子播種深度更淺,利于幼苗出土。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初中聯盟2025年七年級科學期中試題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初中聯盟2025年七年級科學期中試題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