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任務學習設計】浙教版(2024)科學七下 3.3.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1) 課件(20頁ppt)+教學設計+作業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任務學習設計】浙教版(2024)科學七下 3.3.1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1) 課件(20頁ppt)+教學設計+作業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第3節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第1課時)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 讓教學更有效
我國交通運輸部、公安部規定:禁止旅客攜帶汽油、酒精等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汽油、酒精與同為液體的水有什么區別
一、創設情境,激發疑問,引入學習任務
二、新知展開,圍繞任務,引導問題解決
自然界中的物質都在不斷發生變化,但物質的各種變化又各不相同,甚至有些變化難以覺察。
有些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我們稱為化學變化。
有些變化不會產生新的物質,我們稱為物理變化;
一、物質的變化
冰雪消融
鋼鐵生銹
【探索活動】
2.將試管中的酒精倒入小燒杯中,分別用棉簽蘸取酒精和水涂于手背,觀察并記錄現象。
聞氣味
1.取約 2 mL的酒精置于試管中,觀察酒精的顏色和狀態。聞一聞酒精的氣味,如圖3.3-1所示。
酒精是無色的液體,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
用手在試管口輕輕扇動
涂酒精的手背更涼,而且酒精消失的更快
酒精會被點燃,產生藍色火焰,水不能被點燃
3.用點燃的火柴分別接觸燒杯中的酒精和水,觀察并記錄現象。
【問題討論】
(1)在酒精所發生的變化中,哪個屬于化學變化 哪個屬于物理變化
(2)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在本質上有哪些不同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在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酒精蒸發是物理變化。
酒精燃燒是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
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
酒精揮發感到涼
酒精燃燒
【微觀解釋】
酒精揮發是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種類不變,改變了分子間的間隙。
酒精燃燒是化學變化:
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原子重新組合,形成新分子的過程。
液態酒精變成氣態酒精是物態變化,酒精分子不變,酒精分子間的間隙變大。
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分子發生了變化。
【活動】比一比,看誰判斷得又快又準
1.玻璃打碎
2.木材做成課桌
3.拉橡皮筋
4.煤氣燃燒
5.濕衣服晾干
6.鐵鑄成鐵鍋
7.鉛筆弄斷
8.粉碎礦石
9.玻璃制成燈泡
10.水在通電條件下,分解成氧氣和氫氣
11.氣球升高
12.蘋果腐爛
13.水中沉淀泥沙
14.食鹽溶解在水中
15.飛機爆炸
物理變化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在化學變化中,一定伴隨物理變化。
二、物質的性質
自然界的變化豐富多彩,這是由于各種物質具有各自的性質。
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稱為物理性質。
磁鐵吸引鐵
銅塊能壓成片、拉成絲
磁性是磁體的物理性質。
延展性是銅的物理性質。
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稱為化學性質。
氫氣燃燒
鐵生銹
氫氣燃燒會生成水
可燃性是氫氣的化學性質。
鐵在空氣在會生成鐵銹
鐵會生銹是鐵的化學性質。
顏色
氣味
磁性
熔點
延展性
酸堿性
可燃性
【思考與討論】
下面8種性質分別屬于化學性質還是物理性質?
物質溶解性
物質的性質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物質溶解性
顏色
氣味
磁性
熔點
延展性
酸堿性
可燃性
a
b
穩定性
穩定性
【思考與討論】下列各屬于什么性質或變化?
(1)鐵在高溫下會熔化
(2)鐵在生銹
(3)鐵條拉成鐵絲
(4)煤在燃燒
(5)蠟燭能燃燒
物理性質
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化學性質
(6)蠟燭熔化
(7)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
(8)酒精易蒸發
(9)鹽酸能使紫色石蕊變紅
(10)氫氧化鈉使紫色石蕊變藍
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
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化學變化
區別:變化和性質
性質
紙在燃燒
紙能燃燒
變化:強調一個過程或現象。
變化
性質:強調某一“能力”和“屬性”,常用:會、能、可以、具有、
容易等詞語進行描述。
【思考與討論】
酒精與水有哪些不同的性質?導致它們性質差異的原因是什么?
導致它們性質差異的原因是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酒精由酒精分子構成,水由水分子構成。
從化學性質上看,酒精具有可燃性,水不具有可燃性。
從物理性質上看,酒精與水的熔點、沸點、密度等不同;
酒精分子模型 水分子模型
C2H5OH
H2O
物質的性質由其結構決定的
物質的結構決定其性質,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反過來,物質的性質反映物質的結構,物質的用途反映物質的性質。
酒精有可燃性
石墨硬度小
銅有導電性
可作燃料
可制鉛筆芯
可用作導線
決定
反映
決定
反映
決定
反映
結構
性質
用途
決定
決定
反映
反映
三、總結歸納,理清概念,落實課堂任務
(一)基礎知識:
1.在物質的變化中,有些變化不會產生新的物質,我們稱為物理變化
2.有些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我們稱為化學變化。
3.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稱為物理性質。
4.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稱為化學性質
(二)隨堂任務
1.下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主要制作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開化石雕 B.龍泉青瓷燒制
C.溫州剪紙 D.嵊州竹編
2.判斷鎂條燃燒為化學變化的依據是( )
A.發出耀眼的強光 B.放出大量的熱
C.鎂條變短 D.生成了白色固體
B
D
3.下列物質的變化或性質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①食鹽是白色晶體
②氨氣有刺激性氣味
③酒精揮發
④濃硫酸有腐蝕性
⑤堿石灰能吸收CO2
⑥鐵絲生銹
⑦銅能導電
⑧蔗糖在水中溶解
【答案】③⑧;④⑤
【板書設計】
第3節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第1課時)

新物質生成
化學變化
物理變化
一定有

需要
化學性質
不需要
物理性質

結構
性質
用途
決定
決定
反映
反映
【課后任務】
1.完成作業本上相應內容。
2.觀察生活中的物質變化和性質的事例。/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第1節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第1課時)教學設計
——物質的變化、物質的性質
【核心概念】
1.物質的結構與性質
2.物質的變化與化學反應
【學習內容與要求】
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1.物質變化存在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2.化學變化是產生新物質的過程。
【教學目標】
1.知道物質的變化有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能說出區分兩種變化的依據。
2.知道物質的性質有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能說出區分兩種性質的依據。
3.通過區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學習分類的方法。
4.能從微觀的角度來解釋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教學思路】
通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允許旅客攜帶水但禁止攜帶汽油和酒精,引入不同的物質存在不同的性質,物質性質不同會發生不同的變化。隨后介紹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通過觀察酒精,點燃酒精這個探究實驗,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并從微觀上理解這兩個變化,再通過練習區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物質的性質決定變化,在此基礎上學習物質的性質,并通過練習題學習區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討論“性質”和“變化”之間的區別。理解結構決定性質,而性質決定用途。
【教學過程】
引言:我國交通運輸部、公安部規定禁止旅客攜帶汽油、酒精等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水是允許攜帶的。這是為什么呢?不同的物質其性質一般是不同的,性質不同的物質會發生不同的變化。
一、創設情境,激發疑問,引入學習任務
【引入】
自然界中的物質都在不斷發生變化,但物質的各種變化又各不相同,甚至有些變化難以覺察。因此,研究物質的變化,需要我們細致地觀察與分析。
二、新知展開,圍繞任務,引導問題解決
(一)物質的變化
1.概念
物理變化:在物質的變化中,有些變化不會產生新的物質,我們稱為物理變化;
化學變化:有些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我們稱為化學變化。
【探索活動】
1.取約 2 mL的酒精置于試管中,觀察酒精的顏色和狀態。聞一聞酒精的氣味,如圖3.3-1所示。
2.將試管中的酒精倒入小燒杯中,分別用棉簽蘸取酒精和水涂于手背,觀察并記錄現象。
3.用點燃的火柴分別接觸燒杯中的酒精和水,觀察并記錄現象。
4.問題討論:
(1)在酒精所發生的變化中,哪個屬于化學變化 哪個屬于物理變化
(2)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在本質上有哪些不同
【參考】
1.酒精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液體。
2.涂酒精的手背更涼,而且酒精消失得更快。
3.酒精會被點燃,產生藍色火焰,而水不能被點燃。
4.(1)酒精蒸發是物理變化,酒精燃燒是化學變化。(2)本質區別在于是否有新物質生成。物理變化中,物質保持其原有的化學性質;而在化學變化中,物質的化學性質改變了,生成了新物質。
【思考與討論】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微觀實質是什么?
酒精揮發是物理變化,其變化過程中酒精分子不變,酒精分子的間隙發生變化;酒精燃燒屬于化學變化,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酒精分子發生了變化。化學變化的實質是構成物質分子的原子重新進行組合,形成新的分子的過程。
2.物質變化的微觀解釋:
物理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種類不變,改變了分子間的間隙。
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原子重新組合,形成新分子的過程。
【思考與討論】酒精在燃燒過程中常常聞到酒精的氣味,從物質變化角度說明什么?
3.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關系
物理變化中不一定有化學變化;在化學變化中,一定伴隨物理變化。
【課堂練習】
【過渡】不同物質之所以發生不同的變化,這是由于它們的性質不同。
物質的性質
自然界的變化豐富多彩,這是由于各種物質具有各自的性質。
1.概念
(1)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稱為物理性質。
磁體具有吸引鐵的性質,這種性質叫作磁性,如圖3.3-2所示,在此過程中磁體沒有發生化學變化,因此磁性是磁體的物理性質;如銅具有延展性,銅塊能壓成片、拉成絲,但銅這種物質沒有改變,如圖3.3-3所示,因此延展性是銅的物理性質。
(2)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稱為化學性質。
如圖3.3-4所示,氫氣燃燒會生成水,因此可燃性是氫氣的化學性質;如圖3.3-5所示,鐵在空氣中會生銹,鐵銹是變化中生成的新物質,因此鐵會生銹是鐵的化學性質。
補充:物質的酸堿性、氧化性、穩定性等性質,都是物質的化學性質。
【試一試】
1.下面8種性質分別屬于化學性質還是物理性質?
顏色、氣味、磁性、熔點、延展性、物質的溶解性、穩定性、酸堿性、可燃性
2.
2.區別性質與變化
3.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思考與討論】
酒精與水有哪些不同的性質?導致它們性質差異的原因是什么?物質結構、性質和用途有什么關系?
從物理性質上看,酒精與水的熔點、沸點、密度等不同;從化學性質上看,酒精具有可燃性,水不具有可燃性。導致它們性質差異的原因是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酒精由酒精分子構成,水由水分子構成。
三、總結歸納,理清概念,落實課堂任務
(一)基礎知識:
1.在物質的變化中,有些變化不會產生新的物質,我們稱為物理變化
2.有些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我們稱為化學變化。
3.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稱為物理性質。
4.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稱為化學性質
(二)隨堂任務:
1.如圖是浙江省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主要制作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開化石雕 B.龍泉青瓷燒制 C.溫州剪紙 D.嵊州竹編
【答案】B
【解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2.判斷鎂條燃燒為化學變化的依據是( )
A.發出耀眼的強光 B.放出大量的熱 C.鎂條變短 D.生成了白色固體
【答案】D
3.下列物質的變化或性質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①食鹽是白色晶體 ②氨氣有刺激性氣味 ③酒精揮發 ④濃硫酸有腐蝕性
⑤堿石灰能吸收CO2 ⑥鐵絲生銹 ⑦銅能導電 ⑧蔗糖在水中溶解
【答案】③⑧;④⑤
【解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穩定性;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狀態、味道、溶解性等;性質和變化,性質是特性,變化是過程,描述性質一般用“能、易、難、會、可以”等。
【板書設計】
【課后任務】
1.完成作業本上相應內容。
2.觀察生活中的物質變化和性質的事例。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第3節 物質的性質和變化(第1課時)同步作業(教師版)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1.臺州古法造紙是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需經多道工序制作才可完成。以下工序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切割 B.石灰水浸泡
C.搗碎 D.曬紙
【答案】B
【解析】
A、切割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B、石灰水浸泡生成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C、搗碎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D、曬紙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故選:B。
2.杭州第十八屆錢塘燈會于2025年2月舉行。下列關于花燈的制作和使用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搭骨架 B.裱燈面
C.繪圖案 D.點蠟燭
【答案】D
【解析】
A、搭骨架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B、裱燈面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C、繪圖案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D、點蠟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3.如圖是清明餅制作的幾個環節,其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榨取菜汁B.揉和面團C.炒熟肉餡 D.包裹餅團
【答案】C
【解析】
A、榨取菜汁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B、揉和面團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C、炒熟肉餡過程中生成能食用的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D、包裹餅團過程中只是形狀發生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4.如圖是浙江省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主要制作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仙居無骨花燈 B.紹興黃酒
C.臨海剪紙 D.東陽木雕
【答案】B
【解析】
A、仙居無骨花燈,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B、紹興黃酒,酒精是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C、臨海剪紙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D、東陽木雕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5.“灰汁粽”是溫州傳統小吃,制作過程中要用到大米和“灰汁”。“灰汁”制取過程:稻草燒灰→加水溶解→靜置沉淀→過濾取汁,制取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稻草燒灰 B.加水溶解 C.靜置沉淀 D.過濾取汁
【答案】A
【解析】
A、稻草燒灰過程中生成了新物質,發生了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B、加水溶解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發生了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C、靜置沉淀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發生了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D、過濾取汁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發生了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6.溫州碗窯村是清代浙南地區燒制民用青花瓷的主要基地。下列制瓷的工序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挖取泥土 B.制作模型
C.描繪圖案 D.高溫燒制
【答案】D
【解析】
A.挖取泥土過程中只是物質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
B.制作模型過程中只是物質形狀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
C.描繪圖案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
D.燒制陶瓷過程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D正確。
7.下列變化中,與其他三種變化有本質區別的是(  )
A.食品腐爛 B.水結成冰 C.鋼鐵生銹 D.燃放煙花
【答案】B
【解析】
A、食品腐爛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B、水結冰是由液態變為固態,只是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C、鋼鐵生銹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鐵的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
D、燃放煙花爆竹,包含著物質的燃燒,屬于化學變化。
8.下列生活中常見的變化中,均屬于化學變化的一組是(  )
A.滴水成冰、鋼鐵生銹 B.石蠟熔化、水分蒸發
C.汽油揮發、云消霧散 D.糧食釀酒、煙花燃放
【答案】D
【解析】
A、滴水成冰屬于物理變化,鋼鐵生銹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
B、石蠟熔化、水分蒸發都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C、汽油揮發、云消霧散都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D、糧食釀酒、煙花燃放都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9.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A.煤油作為溫度計的測溫材料 B.銅和鋁用于生產電纜
C.鋼鐵作為建筑材料 D.天然氣作為家用燃料
【答案】D
【解析】
A、煤油作為溫度計的測溫材料,是利用煤油熱脹冷縮的性質,該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A錯;
B、銅和鋁用于生產電纜,是利用銅和鋁的導電性,該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B錯;
C、鋼鐵作為建筑材料,是利用鋼鐵硬度大的性質,該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C錯;
D、天然氣作為家用燃料,是利用天然氣的可燃性,天然氣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屬于化學變化,該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D正確。
10.我國對半導體原材料金屬鎵實施出口管制。下列有關金屬鎵性質的描述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熔點29.8℃ B.固體呈藍灰色
C.金屬活動性比鋁弱 D.會熱縮冷脹
【答案】C
【解析】
A.熔點29.8℃,熔點是物質的物理性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故A錯誤;
B.固體呈藍灰色,這是描述物質的顏色,屬于物理性質,故B錯誤;
C.金屬活動性比鋁弱,金屬活動性屬于化學性質,它反映了金屬在化學反應中的活潑程度,故C正確;
D.會熱縮冷脹,這是物質的熱脹冷縮性質,屬于物理性質,故D錯誤;
11.2023年三位科學家因“量子點”而獲諾貝爾化學獎,同時他們的貢獻還在于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納米晶體材料。該材料具有的下列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密度小 B.耐磨損 C.導電性強 D.抗氧化性
【答案】D
【解析】
A、密度小,描述的是密度,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A選項錯誤。
B、耐磨損,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B選項錯誤。
C、導電性強,描述的是導電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故C選項錯誤。
D、抗氧化性強,需要通過化學反應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D選項正確。
12.“摘星星”的媽媽回來了!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返航。飛船所用燃料之一為液氫,下列說法中屬于氫氣化學性質的是(  )
A.密度小 B.可燃性
C.無色無味 D.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答案】B
【解析】
A、氫氣的密度小,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是物理性質;
B、氫氣具有可燃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是化學性質;
C、氫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是描述顏色、氣味,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是物理性質;
D、氫氣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是描述燃燒的現象,不是性質。
13.下列物質的變化或性質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①食鹽是白色晶體 ②氨氣有刺激性氣味 ③酒精揮發
④濃硫酸有腐蝕性 ⑤堿石灰能吸收CO2 ⑥鐵絲生銹
⑦銅能導電 ⑧蔗糖在水中溶解
【答案】③⑧;④⑤。
【解析】
①食鹽是白色晶體,顏色狀態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
②氨氣有刺激性氣味,氣味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
③酒精揮發,只是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④濃硫酸有腐蝕性,腐蝕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
⑤堿石灰能吸收CO2,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
⑥鐵絲生銹,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⑦銅能導電,導電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
⑧蔗糖在水中溶解,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14.據山西2021年最新報道,煤層氣(主要成分為甲烷)合成金剛石實現批量化試生產。煤層氣合成金剛石屬于     變化,金剛石由     構成(填微粒名稱)。
【答案】化學;碳原子。
【解析】煤層氣(主要成分為甲烷),金剛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單質,煤層氣合成金剛石,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金剛石屬于固態非金屬單質,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
15.用“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填空:
(1)銅在潮濕空氣中會生成銅綠     。
(2)食鹽晶體能溶于水     。
(3)鐵在潮濕空氣中生銹     。
【答案】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化學變化。
【解析】
(1)銅在潮濕空氣中會生成銅綠,該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是化學性質;
(2)食鹽晶體能溶于水,該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是物理性質;
(3)鐵在潮濕空氣中生銹過程中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16.下列描述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填序號,下同);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
①汽油是易燃物品;②蠟燭燃燒;③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④冰塊融化;⑤鐵能生銹;⑥酒精易揮發。
【答案】④;②;③⑥。
【解析】④冰塊融化沒有生成新物質,屬于物理變化。②蠟燭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③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⑥酒精易揮發都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都屬于物理性質;
17.生活中停電時,我們經常會點一根蠟燭來照明,蠟燭的燃燒過程所發生的變化可以表示為:(固體)蠟→①→(液體)蠟→②→(氣體)蠟→③→二氧化碳和水。三個過程,分別依次表示為①②③。從物質轉化的角度分析發生了物理變化的是     (填編號)。在反應變化過程中,體現蠟燭的化學性質為     。
【答案】①②;③。
【解析】(固體)蠟→①→(液體)蠟→②→(氣體)蠟,只是蠟燭的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氣體)蠟→③→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在反應變化過程中,③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體現蠟燭的化學性質。
18.(1)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本質區別為     。
①鐵在空氣中生銹 ②鐵塊熔化成鐵水 ③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
④酒精揮發 ⑤食物腐爛 ⑥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2)我們把不需要發生化學反應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為物理性質,發生化學變化時才表現出來的物質性質成為化學性質,下面物質表現出來的性質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①液氧是淡藍色液體 ②檸檬顯酸性 ③在常溫常壓下水的沸點是100℃
④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氣味 ⑤汽油易揮發 ⑥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
【答案】(1)②④;①③⑤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2)①③④⑤;②⑥。
【解析】
(1)②鐵塊熔化成鐵水,④酒精揮發的過程中都沒有新物質生成,都屬于物理變化,①鐵在空氣中生銹,③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⑤食物腐爛,⑥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都屬于化學變化,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本質區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2)①液氧是淡藍色液體,③在常溫常壓下水的沸點是100℃,④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氣味,⑤汽油易揮發都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都屬于物理性質,②檸檬顯酸性,⑥鎂條在空氣中燃燒都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都屬于化學性質。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第3節 物質的性質和變化(第1課時)同步作業(學生版)
———物質的變化和性質
1.臺州古法造紙是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需經多道工序制作才可完成。以下工序主要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切割 B.石灰水浸泡
C.搗碎 D.曬紙
2.杭州第十八屆錢塘燈會于2025年2月舉行。下列關于花燈的制作和使用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搭骨架 B.裱燈面
C.繪圖案 D.點蠟燭
3.如圖是清明餅制作的幾個環節,其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榨取菜汁B.揉和面團C.炒熟肉餡 D.包裹餅團
4.如圖是浙江省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主要制作過程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A.仙居無骨花燈 B.紹興黃酒
C.臨海剪紙 D.東陽木雕
5.“灰汁粽”是溫州傳統小吃,制作過程中要用到大米和“灰汁”。“灰汁”制取過程:稻草燒灰→加水溶解→靜置沉淀→過濾取汁,制取過程中,發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
A.稻草燒灰 B.加水溶解 C.靜置沉淀 D.過濾取汁
6.溫州碗窯村是清代浙南地區燒制民用青花瓷的主要基地。下列制瓷的工序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挖取泥土 B.制作模型
C.描繪圖案 D.高溫燒制
7.下列變化中,與其他三種變化有本質區別的是(  )
A.食品腐爛 B.水結成冰 C.鋼鐵生銹 D.燃放煙花
8.下列生活中常見的變化中,均屬于化學變化的一組是(  )
A.滴水成冰、鋼鐵生銹 B.石蠟熔化、水分蒸發
C.汽油揮發、云消霧散 D.糧食釀酒、煙花燃放
9.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
A.煤油作為溫度計的測溫材料 B.銅和鋁用于生產電纜
C.鋼鐵作為建筑材料 D.天然氣作為家用燃料
10.我國對半導體原材料金屬鎵實施出口管制。下列有關金屬鎵性質的描述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熔點29.8℃ B.固體呈藍灰色
C.金屬活動性比鋁弱 D.會熱縮冷脹
11.2023年三位科學家因“量子點”而獲諾貝爾化學獎,同時他們的貢獻還在于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納米晶體材料。該材料具有的下列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密度小 B.耐磨損 C.導電性強 D.抗氧化性
12.“摘星星”的媽媽回來了!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返航。飛船所用燃料之一為液氫,下列說法中屬于氫氣化學性質的是(  )
A.密度小 B.可燃性
C.無色無味 D.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13.下列物質的變化或性質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①食鹽是白色晶體 ②氨氣有刺激性氣味 ③酒精揮發
④濃硫酸有腐蝕性 ⑤堿石灰能吸收CO2 ⑥鐵絲生銹
⑦銅能導電 ⑧蔗糖在水中溶解
14.據山西2021年最新報道,煤層氣(主要成分為甲烷)合成金剛石實現批量化試生產。煤層氣合成金剛石屬于     變化,金剛石由     構成(填微粒名稱)。
15.用“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填空:
(1)銅在潮濕空氣中會生成銅綠     。
(2)食鹽晶體能溶于水     。
(3)鐵在潮濕空氣中生銹     。
16.下列描述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填序號,下同);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
①汽油是易燃物品;②蠟燭燃燒;③氧氣是無色無味氣體;④冰塊融化;⑤鐵能生銹;⑥酒精易揮發。
17.生活中停電時,我們經常會點一根蠟燭來照明,蠟燭的燃燒過程所發生的變化可以表示為:(固體)蠟→①→(液體)蠟→②→(氣體)蠟→③→二氧化碳和水。三個過程,分別依次表示為①②③。從物質轉化的角度分析發生了物理變化的是     (填編號)。在反應變化過程中,體現蠟燭的化學性質為     。
18.(1)下列變化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本質區別為     。
①鐵在空氣中生銹 ②鐵塊熔化成鐵水 ③堿式碳酸銅受熱分解
④酒精揮發 ⑤食物腐爛 ⑥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2)我們把不需要發生化學反應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為物理性質,發生化學變化時才表現出來的物質性質成為化學性質,下面物質表現出來的性質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①液氧是淡藍色液體 ②檸檬顯酸性 ③在常溫常壓下水的沸點是100℃
④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氣味 ⑤汽油易揮發 ⑥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黄县| 荥经县| 镇远县| 德昌县| 札达县| 黄冈市| 额敏县| 威海市| 潮安县| 高碑店市| 沂源县| 晴隆县| 平果县| 南澳县| 新干县| 佳木斯市| 正蓝旗| 宾阳县| 确山县| 万载县| 济源市| 东乌珠穆沁旗| 贵溪市| 华池县| 手游| 沈丘县| 隆子县| 通榆县| 托克逊县| 中山市| 墨脱县| 高台县| 集安市| 章丘市| 漳州市| 涡阳县| 天津市| 达孜县| 东山县| 长顺县| 榆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