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中考科學三輪沖刺每日一練(第17天)一.選擇題(共10小題)1.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荒漠貓,是我國獨有的一種貓科成員?;哪埮c其他家養貓最顯著的不同之處在于其耳朵頂端長有大約2cm長的棕色筆毛,同時耳內毛發濃密。以下對荒漠貓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生殖方式為胎生、體外受精B.體表被毛,體溫恒定C.體內有一條脊柱D.用肺呼吸2.小科發現幾種寫“密信”的方法:用無色溶液在白紙上寫字,干燥后不見字跡,收到密信的人用特殊液體與之反應、顯字。下列組合不能用來傳密信的是( ?。?br/>A.用白醋寫信,用酚酞試液顯字B.用稀米湯寫信,用碘酒顯字C.用石灰水寫信,用酚酞試液顯字D.用酚酞試液寫信,用純堿溶液顯字3.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下列勞動項目中涉及的科學知識描述錯誤的是( ?。?br/>選項 勞動項目 科學知識A 學農活動:用熟石灰來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是堿性物質,能與酸性物質發生反應B 家務勞動:用白醋去除水壺中的水垢 醋酸能與水垢中的CaCO3、Mg(OH)2等物質反應C 養護植物:給花木施用草木灰(含K2CO3) 鉀肥能使植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D 烹飪勞動:用小蘇打發面,做包子 利用碳酸鈉分解產生二氧化碳,使面團松軟A.A B.B C.C D.D4.葉海龍是一種海洋動物,全身覆有葉狀附肢,能讓自身完美地融入周圍的大型海藻中,以漂浮的海藻或游近的小蝦為食。如圖所示①~④代表的生物與其存在或遠或近的親緣關系。下列關于葉海龍的敘述正確的是( )A.屬于海洋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B.葉狀附肢能起到警戒作用C.其形態結構是自然選擇的結果D.圖中與其親緣關系最遠的是③5.將顆粒大小及質量相同的甲、乙兩種金屬粉末分別放入足量溶質質量分數相同的稀硫酸中,生成的氫氣質量隨反應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若甲金屬為鐵,則乙金屬可能為( ?。?br/>A.鋁 B.鋅 C.銅 D.銀6.滑板深受青少年喜歡,如圖是U型滑臺和運動員姿勢的簡化示意圖。運動員在滑臺A處由靜止下滑,僅依靠滑行,滑到與A相同高度的滑臺B處時靜止。據圖分析下列對運動員的有關描述,錯誤的一項是( ?。?br/>A.從A滑到B過程中受非平衡力作用B.若在O處站立起來,運動員動能變小C.為滑到C點,可在B處豎直向上跳D.從A滑到B過程中機械能變小7.如圖所示是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兩個透明容器中密封著等量的空氣,初始時左右U形管中液面高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中兩根電阻絲串聯是為了控制電壓與通電時間相同B.根據U形管內液面高度差反映電阻絲放熱多少是轉換法C.通電一段時間后,右側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比左側的小D.要使液面上升更快,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左移動8.密閉溫室內種植了草莓幼苗,某小組通過測定二氧化碳濃度來研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情況。圖甲表示密閉溫室內一晝夜的二氧化碳濃度變化情況,圖乙表示在白天環境條件不變時,不同的夜間溫度下溫室內二氧化碳濃度的變化情況。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br/>A.BC段二氧化碳濃度降低是因為植物停止呼吸作用并開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B.圖甲AE兩點對比表明經過這一晝夜草莓幼苗有機物有積累C.圖甲表明從C到D點,呼吸作用強度大于光合作用強度D.若白天環境條件不變,根據圖乙可知夜間溫度為30℃比20℃時更能增加有機物的積累9.實驗廢液中可能含有離子K+、Mg2+、Cl﹣、Ba2+、SO42﹣、CO32﹣中的幾種,為確定可能含有的離子,興趣小組進行了下面的實驗:①取一份廢液,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再加入足量稀鹽酸,沉淀無變化;②另取一份廢液,加入氫氧化鉀溶液出現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鹽酸,沉淀全部溶解.分析上面實驗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br/>A.只含有Mg2+、SO42﹣B.一定含有Cl﹣、K+,可能含有Mg2+、SO42﹣C.一定含有Mg2+、SO42﹣,可能含有Cl﹣、K+D.一定含有K+、Mg2+、Cl﹣、SO42﹣10.2024年9月6日,杭溫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浙江陸上“1小時交通圈”初步合龍。杭溫高鐵施工中,吊車是必不可少的,如圖所示,吊車將重物由M點勻速拉起,途經O點后到達N點,然后水平勻速將物體運至P點,最后緩慢勻速放置于Q點,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A.重物由M點勻速上升時,重物的動能增加B.重物在O點和Q點時具有的機械能相等C.MO段與NP段,吊機對重物的拉力做的功相停D.PQ段重物重力做功大小等于ON段拉力做功大小二.填空題(共8小題)11.寧波境內發現珍稀藥用植物馬銅鈴,因果實外形酷似馬胸前的銅鈴鐺而得名。(1)馬銅鈴的果實是由 發育而成的。其果實外形獨特,此特殊的性狀主要由 決定。(2)同為葫蘆科,馬銅鈴和絞股藍外形相似,但兩者可以透過其他差異性狀進行辨別,因為兩者為不同的 (選填“目”或“屬”)。12.為綜合利用化石能源,減少空氣污染,許多地市推廣使用甲醇汽油。如圖是生產甲醇的一種化學反應微觀示意圖。(1)結合示意圖分析,化學變化的實質是 。(2)甲、乙、丙、丁中屬于單質的是 。(3)丁的化學式是H2O,化學式中2的含義是 。13.如圖所示,小明利用電磁繼電器設計了一個水位自動報警裝置。當水位未達到金屬塊M時,燈泡不亮。水位達到金屬塊M時,燈泡亮,則接線柱C應與 (選填“A”或“B”)相連,已知燈泡的規格為“12V 6W”,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流是 A。通電1min,燈泡消耗的電能是 J。14.梨狀肌綜合癥是一種常見的久坐病,它是由于久坐引起臀部梨狀肌損傷壓迫神經,致使一側臀腿疼痛為主的病癥。產生臀腿疼痛感覺的位置在 ;臀部梨狀肌損傷后,除可服用中藥緩解疼痛外,積極鍛煉是恢復臀部梨狀肌損傷的有效手段,當病人在做踢腿運動時,該自主動作 通過反射弧來實現。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15.某校學生參觀水力發電站。(1)如圖與水力發電機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 B. C. D.(2)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為此水電站大壩的形狀應設計成 (選填字母選項)。A.上窄下寬 B.上寬下窄 C.上下一樣寬(3)水力發電站某機組發電功率是7萬千瓦,若24小時持續工作,則一天能產生電能 千瓦時。16.在醫院,吸氧的患者每小時消耗600L氧氣,費用為4元。實驗室制取氧氣的成本是多少呢?小科在圖甲裝置的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的二氧化錳和水,用注射器吸入20mL過氧化氫溶液并全部注入錐形瓶中,測得裝置的總質量變化如圖乙所示。(1)上述過氧化氫溶液完全分解產生氧氣的質量是 g。(2)已知上述20mL過氧化氫溶液的成本為0.4元,若在實驗室用同樣的過氧化氫溶液制取600L氧氣(密度取1.4g/L),需要的成本是 元,可見在實驗時應節約試劑。(不計其他成本)(3)小科連接圖甲和圖丙裝置,用注射器另取4mL同樣的過氧化氫溶液,通過直接測量氧氣的體積來計算成本。若不考慮導管對實驗的影響,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填字母)。A.廣口瓶中的水面上有少量植物油,能防止氧氣溶于水B.實驗前圖丙裝置中廣口瓶內的水量不會影響測量結果C.讀數時若量筒中的水面高于廣口瓶內的液面會導致測得氧氣的體積偏小D.測得氧氣的體積等于量筒中增加的水的體積減去加入的過氧化氫溶液的體積17.彩虹滑道是近年來新興的游玩項目,如圖甲所示,游客只需坐在橡皮圈上,就能隨橡皮圈一起快速滑下。圖乙是該游樂項目的簡化模型,AB段表示彩虹滑道,BC段表示水平的人工草皮減速帶。(1)以橡皮圈為參照物,游客處于 狀態(填“靜止”或“運動”)。(2)游客在BC段滑行的過程中,速度越來越慢,則橡皮圈與減速帶之間的摩擦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若人和橡皮圈的總質量為60千克,則從15米高的A點靜止下滑到C點停止運動,克服摩擦做功為 焦。18.某爐渣中主要含FeO、Fe2O3,還有少量既不溶于水,也不與稀硫酸反應的雜質。現按如圖工藝流程,用爐渣制備綠礬(FeSO4 7H2O)。請按要求回答問題:查閱資料可知,氧化亞鐵與稀硫酸、鐵與硫酸鐵反應均可生成硫酸亞鐵。(1)寫出步驟一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寫出一個即可)(2)步驟二中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得到濾液2的實驗操作是 。(3)將濾液2蒸發濃縮、降溫結晶、過濾、冰水洗滌、低溫干燥后得到FeSO4 7H2O晶體,其中冰水洗滌的作用是 。三.計算題(共2小題)19.陜汽是我國著名的重工企業。如圖所示是它生產的某型號載重卡車,其技術參數如表,當它勻速行駛所受的摩擦力是其總重的0.2倍。分析計算(g取10N/kg):卡車型號 ZJS25GJB2自重 2×104kg輪胎個數 12最大載貨量 4×104kg滿載行駛時每只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 0.05m2行駛時的最大速度 90km/h(1)卡車在牽引力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說明力能 。(2)該卡車空載時,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所受的牽引力是 N。(3)已知一座大橋的路面能受到的最大壓強為9×105Pa,判斷該卡車滿載時能否安全通過這座大橋?(寫出必要的計算過程)20.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g于燒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質量分數的稀鹽酸,滴加稀鹽酸的質量與產生氣體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注:CaCl2與稀鹽酸不能發生反應)。求:(1)混合物中CaCO3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2)滴加的稀鹽酸中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3)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2025中考科學三輪沖刺每日一練(第17天)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0小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D C B C B B C D一.選擇題(共10小題)1.【分析】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有毛;胎生,哺乳;牙齒有門齒、臼齒和犬齒的分化。【解答】解:荒漠貓屬于哺乳動物,體表被毛,體溫恒定,胎生、哺乳,體內受精,用肺呼吸,體內有一條脊柱,屬于脊椎動物,A錯誤,BCD正確。故選:A。2.【分析】根據密信在需要時顯示出內容,試劑接觸應顯示顏色,進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白醋顯酸性,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不能用來寫密信,故選項正確。B、米湯中含有淀粉,用米湯寫的字遇到碘酒時會變藍色,可以用米湯寫密信;顯示內容時用碘酒浸泡即可,能用來寫密信,故選項錯誤。C、石灰水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能用來寫密信,故選項錯誤。D、純堿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能用來寫密信,故選項錯誤。故選:A。3.【分析】A、根據熟石灰的用途進行分析;B、根據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進行分析;C、根據化肥的作用進行分析;D、根據小蘇打是指碳酸氫鈉進行分析。【解答】解:A、熟石灰常用來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是堿性物質,能與酸性物質發生中和反應,故A說法正確;B、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可以與酸反應,醋酸中含有乙酸,所以用白醋去除水壺中的水垢,故B說法正確;C、鉀肥能使植物生長健壯、莖稈粗硬,草木灰(含K2CO3)中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故C說法正確;D、小蘇打是指碳酸氫鈉,利用碳酸氫鈉分解產生二氧化碳,使面團松軟,碳酸鈉不易分解,故D說法錯誤。故選:D。4.【分析】1、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溫度、水等,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組成。2、自然界中的生物,通過激烈的生存斗爭,適應者生存下來,不適應者被淘汰掉,這就是自然選擇。3、生物分類:科學地將生物進行分類,弄清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生物分類常用等級法,將生物劃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七個等級,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同種生物的親緣關系是最密切的。【解答】解:A、葉海龍是一種海洋動物,以漂浮的海藻和游近的小蝦為食,不能生產有機物,只能消耗有機物,屬于海洋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A錯誤。B、葉海龍全身覆蓋的葉狀附肢并非用來游泳,而是使自身完美地融入周圍的大型海藻中,可見葉狀附肢有利于隱藏自身,B錯誤。C、生物的形態結構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是生物適應環境的表現,C正確。D、親緣關系要從下往上數,圖中與葉海龍親緣關系最遠(距離最遠)的是①或②,D錯誤。故選:C。5.【分析】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能和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生成鹽和氫氣,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它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并且金屬越活潑,越容易先和鹽溶液反應。【解答】解:甲反應時間比乙長,說明甲不如乙活潑,鐵不如鋁、鋅活潑,如果甲是鐵,則乙可能是鋅,是因為相等質量的鐵和鋅完全反應,鐵生成氫氣質量較大。故選:B。6.【分析】平衡狀態是指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據此分析判斷。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和運動的速度有關:物體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具有的動能越大。動能和勢能都屬于機械能,動能是物體運動時具有的能量,勢能是存儲著的能量,動能和勢能是機械能的兩種表現形式。【解答】解:A:運動員從A滑到B的過程中,速度大小和方向不斷變化,不是處于平衡狀態,所以受到非平衡力作用,該選項正確。B:運動員在O處站立起來,重心升高,重力勢能增大,由于整個過程機械能有損耗,在O處的機械能等于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和,重力勢能增大,所以動能變小,該選項正確。C:運動員在B處豎直向上跳,只能獲得豎直方向的速度,而水平方向沒有額外的力來提供水平速度使其向前運動到C點,所以僅在B處豎直向上跳不能滑到C點,該選項錯誤。D:從 A 滑到B過程中,由于存在摩擦等阻力,部分機械能會轉化為內能,機械能變小,該選項正確。故選:C。7.【分析】A、串聯電路電流處處相等;B、實驗中通過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反映產生熱量的多少;C、當電流與通電時間相同時,電阻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多,據此分析;D、由Q=I2Rt判斷電流的變化,進而得出滑動變阻器的移動方向。【解答】解:A、實驗中兩根電阻絲串聯是為了控制電流與通電時間相同,故A錯誤;B、實驗中要比較電阻絲產生的熱量的多少,只需比較與之相連的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高度差越大,表明電阻產生的熱量越多,故B正確;C、裝置中兩電阻串聯,電流與通電時間相等,兩電阻的阻值不相等,由Q=I2Rt得,當電流與通電時間相同時,電阻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多,則通電一段時間后,右側容器中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大,故C錯誤;D、要使液面上升更快,即相同時間產生的熱量更多,由Q=I2Rt得,電流應該變大,即應將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右移動,故D錯誤。故選:B。8.【分析】根據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區別和聯系并結合甲、乙圖示信息來分析。【解答】解:A.植物在整個過程中都進行呼吸作用,BC段二氧化碳濃度降低是因為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大于釋放二氧化碳的量,故A錯誤;B.圖甲中E點二氧化碳濃度低于A點,說明經過一晝夜,溫室內二氧化碳減少,意味著草莓幼苗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即有機物有積累,故B正確;C.圖甲中從C到D點,二氧化碳濃度持續下降,表明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故C錯誤;D.由圖乙可知,在夜間溫度為20℃時,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量比30℃時少,說明夜間溫度為20℃時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機物少,若白天環境條件不變,夜間溫度為20℃比30℃時更能增加有機物的積累,故D錯誤。故選:B。9.【分析】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分析,鋇離子與硫酸根離子結合生成的硫酸鋇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氫氧根離子能與鎂離子結合生成氫氧化鎂白色沉淀,氫氧化鎂是溶于酸的沉淀,據此解答即可.【解答】解:①取一份廢液,加入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鋇離子能與硫酸根離子結合產生硫酸鋇白色沉淀,鋇離子能與碳酸根離子結合產生碳酸鋇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鹽酸,沉淀無變化,說明生成的是硫酸鋇沉淀,不是碳酸鋇沉淀,故廢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離子,一定不含有碳酸根離子,由于有硫酸根離子,故一定不會含有鋇離子;②另取一份廢液,加入氫氧化鉀溶液出現白色沉淀,鎂離子能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溶于鹽酸的氫氧化鎂沉淀,故廢液中一定含有鎂離子;通過分析可以知道,廢液中可能含有氯離子和鉀離子;A、溶液中還可能含有Cl﹣和K+,故A錯誤;B、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K+,一定含有Mg2+、SO42﹣,故B錯誤;C、溶液中一定含有Mg2+、SO42﹣,可能含有Cl﹣、K+,故C正確;D、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和K+,故D錯誤;故選:C。10.【分析】(1)機械能包括動能和重力勢能,動能和物體的質量、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重力勢能和質量、高度有關,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2)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②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根據W=Fs比較做功的大小關系。【解答】解:A、動能和物體的質量、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重物由M點勻速上升時,質量不變,速度不變,屬于重物的動能不變,故A錯誤;B、重力勢能和質量、高度有關,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重物在O點和Q點時高度相等,所以其重力勢能相等,O點有一定的速度,Q點速度為0,其動能不相等,所以重物在O點和Q點時具有的機械能不相等,故B錯誤;C、MO段提升時,吊機對物體做功,NP段吊機用力方向豎直向上,水平方向移動,沿力的方向沒有移動距離,不做功,因而MO段與NP段,吊機對物體的拉力做的功不相等,故C錯誤;D、因為物體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拉力和重力平衡,大小相等,由圖可知PQ段物體下降的距離等于ON段物體上升的距離,由W=Fs可知,PQ段物體重力做功等于ON段拉力做功,故D正確。故選:D。二.填空題(共8小題)11.【分析】(1)根據果實和種子的形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等知識進行解答;(2)根據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進行分析。【解答】解:(1)一朵花經過傳粉受精后,子房發育成果實,胚珠發育成種子,馬銅鈴的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成的;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狀的遺傳物質的基本結構單位和功能單位;因此馬銅鈴果實外形獨特,此特殊的性狀主要由基因決定的。(2)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分類單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多,生物的親緣關系就越遠;分類單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種類就越少,生物的親緣關系就越近;馬銅鈴和絞股藍同為葫蘆科,但兩者為不同的屬,因此可以通過其他差異性狀進行辨別。故答案為:(1)子房;基因;(2)屬。12.【分析】(1)根據化學反應的實質來分析;(2)根據分子結構模型來分析;(3)根據化學用語的意義來分析。【解答】解:(1)結合示意圖分析,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故答案為: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2)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乙物質的分子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因此乙屬于單質,甲、丙、丁物質的分子都是由不同種原子構成的,均屬于化合物;故答案為:乙;(3)化學式中元素符號右下角的數字表示一個分子中所含該原子的個數,丁的化學式是H2O,化學式中2的含義是一個水分子中有2個氫原子;故答案為:一個水分子中有2個氫原子。13.【分析】(1)由圖可知,當水位未達到金屬塊M時,控制電路開路無電流,電磁鐵無磁性,不能吸引銜鐵,此時燈泡不亮,說明工作開路;當水位達到金屬塊M時,控制電路通電,電磁鐵有磁性,吸引銜鐵,燈泡亮,說明電路接通;據此可知工作電路的連接情況;(2)根據P=UI求出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流;根據W=Pt求出通電1min,燈泡消耗的電能。【解答】解:由圖可知,當水位未達到金屬塊M時,控制電路開路無電流,電磁鐵無磁性,不能吸引銜鐵,此時燈泡不亮,則接線柱C與A沒有連接;當水位達到金屬塊M時,控制電路通電,電磁鐵有磁性,吸引銜鐵,燈泡亮,說明電路接通,則接線柱C應該與B連接;由P=UI可知,燈泡正常發光時的電流:I0.5A;通電1min,燈泡消耗的電能:W=Pt=6W×1×60s=360J。故答案為:B;0.5;360。14.【分析】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2、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其中比較重要的中樞有: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語言中樞、視覺中樞等。【解答】解:產生臀腿疼痛感覺的位置在大腦皮層,因為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感覺中樞位于大腦皮層;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反射活動都不能完成,因此當病人在做踢腿運動時,該自主動作需要通過反射弧來實現。故答案為:大腦皮層;需要15.【分析】發電機的原理為電磁感應。 在同一液體,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根據W=UIt計算電功。【解答】解:(1)發電機的原理為電磁感應現象 。 如圖A是電磁感應現象,B是奧斯特實驗,C是電磁鐵磁性強弱與線圈匝數的關系,D是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故與水力發電機工作原理相同的是A。(2)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為此水電站大壩的形狀應設計成上窄下寬,故選A。(3)水力發電站某機組發電功率是7萬千瓦,若24小時持續工作,則一天能產生電能W=Pt=70000kW×24h=1.68×106千瓦時。故答案為:(1)A;(2)A;(3)1.68×106。16.【分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求出氧氣的質量來分析解答;(2)根據題中數據來分析解答;(3)A、根據廣口瓶中的水面上有少量植物油,能防止氧氣溶于水來分析解答;B、根據實驗前圖丙裝置中廣口瓶內的水量會影響測量結果來分析解答;C、根據讀數時若量筒中的水面高于廣口瓶內的液面,會使部分氧氣無法將水排到量筒內來分析解答;D、根據氧氣的體積等于量筒中增加的水的體積減去加入的過氧化氫溶液的體積來分析解答。【解答】解:(1)從圖乙中質量的變化量中可以看出完全分解產生的氧氣質量為413.7g﹣412.3g=1.4g;(2)600L氧氣的質量為600L×1.4g/L=840g,制取1.4g氧氣需要的成本為0.4元,則制取840g氧氣需要的成本為0.4元=240元;(3)A、氧氣不易溶于水,但還是會有少量氧氣溶解,廣口瓶中的水面上有少量植物油,能防止氧氣溶于水,故A正確;B、實驗前圖丙裝置中廣口瓶內的水量會影響測量結果,若水量過少,可能無法將瓶內氧氣全部排出,則測量結果不準確,故B錯誤;C、讀數時若量筒中的水面高于廣口瓶內的液面,會使部分氧氣無法將水排到量筒內,會導致測得氧氣的體積偏小,故C正確;D、加入過氧化氫溶液會排出一部分水,則測得氧氣的體積等于量筒中增加的水的體積減去加入的過氧化氫溶液的體積,故D正確;故選:ACD。故答案為:(1)1.4;(2)240;(3)ACD。17.【分析】(1)研究對象相對于參照物的位置是否變化,來判斷研究對象的運動還是靜止;(2)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3)在下滑過程中,人和橡皮圈克服摩擦力做功,消耗了人和橡皮圈的重力勢能。【解答】解:(1)以橡皮圈為參照物,游客的位置沒有改變,所以游客處于靜止狀態;(2)游客在BC段滑行的過程中,橡皮圈與減速帶之間壓力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也不變,所以橡皮圈與減速帶之間的摩擦力將不變;(3)在下滑過程中,人和橡皮圈克服摩擦力做功,消耗了人和橡皮圈的重力勢能,說明人和橡皮圈克服摩擦力做功等于人和橡皮圈的重力勢能減小的值;故從15米高的A點靜止下滑到C點停止運動,克服摩擦做功W=mgh=60kg×10N/kg×15m=9000J。故答案為:(1)靜止;(2)不變;(3)9000。18.【分析】(1)根據氧化亞鐵、氧化鐵分別與硫酸反應的規律來分析;(2)根據過濾的原理來分析;(3)根據硫酸亞鐵的溶解度變化規律來分析。【解答】解:(1)爐渣中可能含有鐵的氧化物,比如氧化亞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水,化學方程式為FeO+H2SO4=FeSO4+H2O;也可能有氧化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化學方程式為Fe2O3+3H2SO4=Fe2(SO4)3+3H2O;(2)步驟二中加入過量鐵粉充分反應后,要將固體(剩余的鐵粉等)和液體(濾液2)分離,這種分離固液混合物的實驗操作是過濾;(3)因為硫酸亞鐵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用冰水洗滌可以減少FeSO4 7H2O晶體在洗滌過程中的溶解損失,同時還能除去晶體表面附著的雜質。故答案為:(1)FeO+H2SO4=FeSO4+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2)過濾;(3)減少FeSO4 7H2O晶體的溶解損失,除去晶體表面附著的雜質。三.解答題(共1小題)19.【分析】(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也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2)知道卡車空載時的質量,利用G=mg求所受重力;該卡車空載時,勻速行駛受到的摩擦力等于車重的0.2倍,由于卡車勻速行駛,卡車受到的牽引力和摩擦力為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可求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所受的牽引力;(3)求出該卡車滿載時總質量,利用G=mg求總重力,對橋面的壓力等于總重力,求出受力面積,利用p求卡車對橋面的壓強,和橋面承受的最大壓強比較得出答案。【解答】解:(1)卡車在牽引力的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該卡車空載時所受重力:G0=m0g=2×104kg×10N/kg=2×105N;該卡車空載時,勻速行駛受到的摩擦力:f=0.2G0=0.2×2×105N=4×104N,因為卡車勻速行駛,卡車受到的牽引力和摩擦力為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在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所受的牽引力:F=f=4×104N;(3)該卡車滿載時,總質量:m總=2×104kg+4×104kg=6×104kg,總重力:G總=m總g=6×104kg×10N/kg=6×105N,對水平路面的壓力:F=G總=6×105N,受力面積:S=0.05m2×12=0.6m2,對橋面的壓強:p1×106Pa,因為p>9×105Pa,所以該卡車滿載時通過隧道會對大橋造成損壞,不能安全通過。答:(1)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2)4×104;(3)該卡車滿載時通過隧道會對路面造成損壞,不能安全通過。四.計算題(共1小題)20.【分析】根據滴加稀鹽酸的質量與產生氣體質量的關系圖分析生成了二氧化碳的質量,由二氧化碳的質量可計算出混合物中碳酸鈣的質量、100g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以及生成氯化鈣的質量;根據溶質質量分數100%計算出溶質質量分數。【解答】解:(1)由圖中數據可知,100g稀鹽酸和碳酸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設混合物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100g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為y,生成氯化鈣的質量為z。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 111 44x y z 4.4g,,x=10g,y=7.3g,z=11.1g答:混合物中CaCO3的質量為10g。(2)滴加的稀鹽酸中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7.3%。答:滴加的稀鹽酸中的溶質質量分數為7.3%。(3)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12.2%。答: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2.2%。故答案為:(1)10g;(2)7.3%;(3)12.2%。第1頁(共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