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下冊3.3化學方程式 培優卷(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下冊3.3化學方程式 培優卷(含答案)

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下冊3.3化學方程式 培優卷 答案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D C D A A D D B C A
題號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D B B B D C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解:A、鎂條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成氧化鎂,由于空氣中的氧氣參與了反應,所以反應前后固體的質量不相等,不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該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符合題意。
C、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在敞口容器中進行,生成的氧氣會散逸到空氣中,使反應后的質量減小,不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D、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在敞口容器中進行,生成的二氧化碳會散逸到空氣中,使反應后的質量減小,不能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2.解:A、做甲實驗時,若取用紅磷的量不足,對實驗的結果沒有影響,因為無論紅磷是否完全反應,天平都保持平衡,故A正確;
B、乙實驗中,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產生的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反應后剩余物質的質量減小,所以最后天平不平衡,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故B正確;
C、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此反應不消耗氣體也不生成氣體,所以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C正確;
D、如果在燃著的鎂條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來稱量,由于鎂條與氧氣結合產生氧化鎂質量增加,故生成物質量大于參加反應的鎂條的質量,故D錯誤;
故選:D。
3.解: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由于鋅與酸反應能生成氫氣,雖然鋅與不同的酸反應,但參加反應的鋅的質量相同,產生的氫氣的質量也相同,即a=b。
故選:C。
4.解:A、在反應中“+”讀作“和”,不能讀作“加”,該選項讀法錯誤。
B、從微觀上,點燃條件下,每2個氫氣分子和1個氧氣分子反應生成2個水分子,該選項讀法錯誤。
C、該反應可讀作:每4份質量的氫氣和32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條件下恰好反應生成36份質量的水,該選項讀法錯誤。
D、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該選項讀法正確。
故選:D。
5.解: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反應前共有4個A分子和1個B分子,反應后含有1個A分子和2個C分子,可判斷有1個A分子未參加圖示中的反應,則參加反應的A、B、C三種物質的分子個數分別為3、1、2,原圖可表示為:
由上圖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3:1:2;
故選:A。
6.解:根據“在反應2A+3B=2C+4D中,A與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1”,則可假設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a,設A的質量為x,則,故x=8g;又因為“一定質量的A與12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產11克C”,則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的質量守恒,可求D的質量為8g+12g﹣11g=9g。
A、在反應2A+3B=2C+4D中,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1:1.已知“一定質量的A與12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產11克C”,因為A的質量為8g;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2,則,解得c=44,則C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4,故錯誤;
B、根據分析,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2,B為32,若C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4,則可計算D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8,此反應中B與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是16:9,該選項說法正確;
C、根據分析,可求D的質量為8g+12g﹣11g=9g,該選項說法正確;
D、根據分析,A與C的質量之比是8g:11g=8:11,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A。
7.解:A、加熱高錳酸鉀放出氧氣,混合物物的質量減少,當反應完,固體質量不再變化,故錯誤;
B、加熱高錳酸鉀放出氧氣,剛開始沒有氧氣,當高錳酸鉀完全分解時不再生成氧氣。故錯誤;
C、加熱高錳酸鉀放出氧氣,錳元素的質量不變,剛開始,錳元素的質量分數不為零,故錯誤;
D、加熱高錳酸鉀放出氧氣,固體中氧元素質量減少,固體中氧元素質量分數減少,當高錳酸鉀完全分解時不再變化,故正確。
故選:D。
8.解:燒杯中盛有質量相等、質量分數相等的足量稀鹽酸,稀鹽酸是足量的;天平調平后,同時向左右兩邊分別加入等質量的碳酸鈣塊狀固體和碳酸鈉粉末,粉末狀的碳酸鈉與稀鹽酸的接觸面積大,反應速率快,反應過程中二氧化碳逸出,反應開始時右邊燒杯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多,故先向左偏。由于碳酸鈣和碳酸鈉的質量相等,最終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多,故從反應開始到完全反應的過程中,天平指針指向的變化是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故選:D。
9.解:設若產物全部為氧化鎂時產物的質量為x。
2Mg+O2 2MgO
48 80
12g x
,x=20g
設若產物全部為氮化鎂時產物的質量為y。
3Mg+N2 Mg3N2
72 100
12g y
,y=16.6g
通過以上計算可知所得產物質量應在16.6g與20g之間。
故選:B。
10.解:設反應的氫氣質量為x,氧氣質量為y,
恢復到室溫,氣體質量減少了9g,說明反應生成了9g水,
如果氧氣過量則有:
2H2+O22H2O,
4 32 36
x y 9g

x=1g,y=8g,
如果氧氣過量,則氫氣質量是1g,氧氣質量是9g,如果氫氣過量,則氫氣質量是2g,氧氣質量是8g,
如果氫氣質量是2g,氧氣質量是8g時,氫氣占總量的20%,因此原混合氣體的成分不可能是5g氫氣和5g氧氣。
故選:C。
11.解:A、該化學方程式書寫完全正確,故選項正確。
B、該化學方程式缺少反應條件,氧化鎂的化學式書寫錯誤,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2Mg+O22MgO,故選項錯誤。
C、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四氧化三鐵,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3Fe+2O2Fe3O4,故選項錯誤。
D、該化學方程式缺少反應條件,沒有把→改為等號,正確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2P2O5,故選項錯誤。
故選:A。
12.解:A、鐵絲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鐵,文字表達式為:鐵+氧氣四氧化三鐵,故A正確;
B、錐形瓶底放水的原因是防止濺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故B正確;
C、激光手電照射使納米鐵粉的溫度升高到著火點以上,故C錯誤;
D、納米鐵粉燃燒放出大量的熱,錐形瓶內的壓強增大,氣球膨脹;裝置冷卻后由于消耗氧氣,氣球又變小,故D正確。
故選:C。
13.解:A.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20+2+1+37=a+32+b+12,a+b=16,a=16﹣b,b=0時,a=16;b=16時,a=0,則a的取值范圍:0≤a≤16;故A正確;
B.分析表中數據可知,Q為反應物,Y為生成物,但X、Z無法確定,則該反應的反應類型無法確定,故B錯誤;
C.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當a=15時,物質Z在反應前后的質量不變,但催化劑特點是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改變其它反應速率,則物質Z在反應中不一定起催化作用,故C錯誤;
D.分析表中數據可知,當b=1時,反應中X、Q的質量比為5:25=1:5,無法確定其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故D錯誤;
故選:A。
14.解: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及數目不變。反應后有10個氧原子和4個磷原子,反應前有10個氧原子,因此虛線框中應該是4個磷原子。
故選:D。
15.解:A、a=12g+10g+90g+5g﹣5g﹣62g﹣44g=6g,反應后甲質量減小,是反應物,丙反應后質量減小,是反應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丁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可能是催化劑,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劑也不是反應物和生成物,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根據題意有:(44g﹣10g):(90g﹣62g)=(c﹣44g):(62g﹣34g),c=78g,如果n=6g,則m=112g,d=12g+10g+90g+5g﹣5g﹣6g﹣112g=﹣6g,因為甲質量最小是0,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反應的甲、丙質量分別是6g、28g,生成的乙質量是34g,反應物、生成物質量比是:6g:28g:34g=6:28:34,氫氣和氮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氨氣,其中氫氣、氮氣、氨氣的質量比是6:28:34,因此該反應可能是N2+3H22NH3,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16.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D的質量為:(16×3)﹣(12+27)=9g;
在此反應中,A質量減少16g﹣12g=4g,B完全反應,質量為16g,C質量增加27g﹣16g=11g,D是生成的新物質,質量為9g。
根據反應的數據可知,A、B為反應物,C、D為生成物。
因為A、B的質量比為:4g:16g=1:4,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16:32=1:2,故B的系數應為2;C、D的質量比為:11g:9g=11:9,它們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44:18=22:9,故D的系數應為2;
故可判斷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A+2B=C+2D。
故選:B。
17.解:A、生成CO2的質量是:100g﹣67g=33g,設反應的碳酸鈣質量為x,
CaCO3CaO+CO2↑
100 44
x 33g
x=75g,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生成物中CaO的質量小于67g,是因為石灰石中含有雜質,該選項說法正確;
C、碳酸鈣中鈣元素質量:75g30g,剩余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為:100%=44.8%,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由于不知道雜質的種類,因此不能判斷剩余固體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之比,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B。
18.解:根據記錄可知,硫酸銅足量的情況下,加入的鐵與生成的銅的質量比為1.12:1.28,分析前三次數據可知,硫酸銅足量,故第二次加入的質量為2.24g,若硫酸銅足量,則加入4.48g鐵能生成銅的質量為5.12g,而第四次試驗只得到4.98g銅,說明硫酸銅量不足,每10mL硫酸銅最多生成銅的質量為4.98g,第五次實驗時,硫酸銅的體積為20mL,與5.60g鐵反應時硫酸銅有剩余,應該根據鐵的質量求生成銅的質量,所以生成銅的質量為,y=6.40g,觀察選項,故選B。
19.解:aC2H6+bO2mCO2+nH2O中,碳原子的個數為:2a=m,氫原子的個數為:6a=2n,即3a=n,氧原子的個數為:2b=2m+n,故選D。
20.解:在氧氣不足時,碳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此時碳與氧氣的質量比為3:4;而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時,碳與氧氣的質量比為3:8;
由于密閉容器內碳與氧氣的質量比=12g:16g=3:4,可判斷此時12克碳和16克氧氣在密閉容器內發生不完全燃燒,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2g+16g=28g一氧化碳;
故選:C。
二.填空題(共5小題)
21.解:(1)A.相對增加燃料用量,木炭增多,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會發生2C+O22CO,生成更多的CO,從而提高窯爐內CO的體積分數,A正確;
B.相對增加空氣鼓入,氧氣量增多,木炭會充分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即C+O2CO2,CO的體積分數會降低,B錯誤;
C.增加排氣口數量,會使氣體排出更快,不利于CO在窯爐內的積累,不能提高CO的體積分數,C錯誤;
D.減少排氣口數量,氣體排出變慢,有利于CO在窯爐內的積累,能提高CO的體積分數,D正確。
故選:AD;
(2)青釉的“翠色”是還原焰中Fe2O3得到充分還原變成氧化亞鐵,根據氧化﹣還原反應原理,CO作還原劑,在加熱條件下還原Fe2O3生成FeO和CO2,化學方程式為CO+Fe2O32FeO+CO2;
故答案為:
(1)AD;
(2)CO+Fe2O32FeO+CO2。
22.解:(1)波義耳由于步驟②的失誤(結束后立即打開容器蓋進行稱量,導致空氣中的物質進入容器),錯過了發現質量守恒定律的機會。
故答案為:②。
(2)如圖是某同學探究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充分反應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是因為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裝置。則該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若要用該裝置證明質量守恒定律,改進方案是把碳酸鈉換成氧化銅或氧化鐵或氫氧化鈉溶液等。
故答案為:符合;把碳酸鈉換成氧化銅或氧化鐵或氫氧化鈉溶液等。
23.解: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KNO3+S+3CKS2+N2↑+3X↑可知,反應前有2個鉀原子,2個氮原子,6個氧原子,1個硫原子,3個碳原子,反應后有2個鉀原子,1個硫原子,2個氮原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則3X中含有3個碳原子,6個氧原子,所以X的化學式為:CO2;故選:C。
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KNO3+S+3CKS2+N2↑+3CO2↑可知,S、C、N的化合價都有變化,反應前后鉀元素都是+1價,氧元素都是﹣2價,則在該化學反應中化合價沒有變化的元素是K和O。
故答案為:
CO2;K和O。
24.解:碳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及其質量關系為:
C+O2CO2
12 32 44
由以上質量關系可知,碳、氧氣、二氧化碳恰好完全反應時質量比是12:32:44=3:8:11。
(1)參加反應的各物質質量總與反應生成物質質量總和相等,符合這一要求的只有第三次實驗,所以此次實驗中兩種物質恰好完全反應;
故答案為:三;
(2)設生成22g二氧化碳需氧氣的質量為x
C+O2CO2
32 44
x 22g
x=16g
則第二次實驗氧氣有剩余,剩余氧氣質量=26g﹣16g=10g;
故答案為:二;10。
25.解:(1)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變化的是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元素的種類和質量,物質的總質量,故選:B。
(2)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TiF4+2H2SO4=4HF+2X+TiO2可知,反應前有1個鈦原子,4個氟原子,4個氫原子,2個硫原子,8個氧原子,反應后有1個鈦原子,4個氟原子,4個氫原子,0個硫原子,2個氧原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則2X中含有2個硫原子,6個氧原子,所以X的化學式為:SO3。
故答案為:
(1)B;
(2)SO3。
三.實驗探究題(共3小題)
26.解:(1)裝置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試管。故答案為: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試管;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各物質質量總和,因此m1+m2+m3=m4+pV。故答案為:m1+m2+m3=m4+pV;
(3)A.試管中氯酸鉀沒有完全分解,不影響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導管口連續且均勻冒氣泡時開始收集氣體,導致部分氣體沒有排入量筒,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符合題意;
C.氧氣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導氣管沒有伸入量筒底部,不影響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D.停止加熱后,調節量筒內外液面相平再讀數,操作正確,不影響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B;
(4)實驗結束后,小成在拆卸裝置時聞到刺激性氣味,小成說: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會不會是二氧化硫?小觀認為不可能,他的理由是反應物中不含
有硫元素,不能生成二氧化硫。故答案為:反應物中不含有硫元素,不能生成二氧化硫。
27.解:(1)對比過碳酸鈉分解快慢的影響因素表1、2組數據分析可知溫度較高時等時間內收集的氧氣較多,則反應速率較快,所以夏天加較少的過碳酸鈉,夏天過碳酸鈉在加料盒中用量的刻度線是a;故答案為:a;
(2)設生成氧氣的質量為x,則:
2(2Na2CO3 3H2O2)4Na2CO3+6H2O+3O2↑
314×2 96
157g x
x=24g
故答案為:24;
(3)二代產品中設置c管是為了觀察產生氧氣的速率,故答案為:觀察產生氧氣的速率;
(4)圖丙是其三代產品,將裝有二氧化錳的袋子用線掛起,既保證袋子下端能浸在液體中又不低于注射器導管下端,目的是為了隨時可關停,可以實現評價量表中的指標三;故答案為:指標三。
28.解:(1)對比表中第一、二次數據可知,10g合金完全反應生成0.1g氫氣,對比表中第二、三次數據可知,80g稀硫酸完全反應生成0.1g氫氣,則10g合金和8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0.1g氫氣;上表第四次實驗中合金里的鐵恰好與稀硫酸完全反應,即30g合金和24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0.3g氫氣,所以X=240,Y=0.3。
(2)由(1)可知,10g合金和8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生成0.1g氫氣;
設10g該合金中鐵的質量為x。
Fe+H2SO4=FeSO4+H2↑
56 2
x 0.1g
x=2.8g
則該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為:。
答:該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為28%。
(3)①膽礬受熱失去結晶水生成硫酸銅和水,該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②明礬的化學式為KAl(SO4)m 12H2O,鉀元素顯+1價,鋁元素顯+3價,硫酸根離子顯﹣2價,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則有:(+1)+(+3)+(﹣2)×m=0,解得:m=2;
③根據表中數據可知,晶體的質量為m2﹣m1,生成水的質量為:m2﹣m3,則膽礬中結晶水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為:;
膽礬加熱完全后,不能將坩堝放在空氣中直接冷卻而是需要放到干燥器中冷卻的原因是無水硫酸銅在冷卻過程中會吸收空氣中的水重新變成膽礬晶體。
故答案為:
(1)240;0.3;
(2)28%;
(3)①化學;
②2;
③;若坩堝放在空氣中直接冷卻,無水硫酸銅在冷卻過程中會吸收空氣中的水重新變成膽礬晶體。
四.計算題(共3小題)
29.解:(1)從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第一次16g的硫粉與28g鐵粉反應生成硫化亞鐵的質量為44g,第三次32g的硫粉與56g鐵粉反應生成硫化亞鐵的質量為88g,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因此第一次、第三次實驗,反應物恰好反應;故答案為:一、三;
(2)Fe+SFeS
56 32
因為參加反應的鐵和硫的質量比為56:32=7:4;故答案為:7:4;
(3)設生成硫化亞鐵的質量為x,需要鐵粉的質量為y。
Fe+SFeS
56 32 88
y 48g x
x=132g y=84g
答:需要鐵粉的質量為84g,能生成硫化亞鐵132g。
30.解:(1)由圖中數據可知,100g稀鹽酸和碳酸鈣恰好完全反應,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4g,
設混合物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100g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為y,生成氯化鈣的質量為z。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111 44
x y z 4.4g
,,
x=10g,y=7.3g,z=11.1g
答:混合物中CaCO3的質量為10g。
(2)滴加的稀鹽酸中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00%=7.3%。
答:滴加的稀鹽酸中的溶質質量分數為7.3%。
(3)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12.2%。
答: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2.2%。
故答案為:
(1)10g;
(2)7.3%;
(3)12.2%。
31.解:(1)設與硫酸鎂反應的氫氧化鈉的質量為x。
2NaOH+MgSO4=Mg(OH)2↓+Na2SO4
80 58
x 5.8g
x=8g
所加NaOH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100%=20%;
答:該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
(2)與硫酸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同樣為40g,其中的氫氧化鈉質量為8g,
設原混合液中硫酸溶質的質量為y。
H2SO4+2NaOH═Na2SO4+H2O
98 80
y 8g
y=9.8g
原混合溶液的硫酸質量分數為100%=9.8%。
答:原混合液中硫酸溶質的質量分數為9.8%。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
浙教版科學八年級下冊3.3化學方程式 培優卷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下列實驗能夠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B. C. D.
2.某化學學習小組用如圖所示實驗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做甲實驗時,若取用紅磷的量不足,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B.乙實驗中最后天平不平衡,此現象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
C.丙實驗的反應在敞口容器中進行仍成功驗證了質量守恒定律,原因是該反應不消耗氣體也不產生氣體
D.進行丁實驗時,如果在燃著的鎂條上方罩上玻璃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來稱量,理論上生成物的質量等于參加反應的鎂條的質量
3.取兩份質量相同的鋅片,一份與足量的稀硫酸反應,另一份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產生氫氣質量分別為a克與b克,則a與b的大小關系是(  )
A.a<b B.a>b C.a=b D.無法判斷
4.對化學方程式“2H2+O22H2O”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氫氣加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
B.兩個氫氣和一個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兩個水
C.兩份質量的氫氣和一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兩份質量的水
D.氫氣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
5.A、B、C三種不同分子的模型分別為“”、“”、“”,如圖為三種物質之間發生化學反應前后的狀況,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A、B、C三物質的化學式前的系數之比為(  )
A.3:1:2 B.4:1:3 C.4:1:2 D.3:1:3
6.在反應2A+3B=2C+4D中,A與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1:1,用一定質量的A與12克B恰好完全反應,生產11克C,則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若A的相對分子質量是32,則C的相對分子質量是88
B.B與D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是16:9
C.同時生成D的質量是9克
D.反應中,A與C的質量之比是8:11
7.實驗室常用加熱高錳酸鉀固體制取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MnO4K2MnO4+MnO2+O2↑,現對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固體進行加熱,加熱過程中涉及的相關量隨反應時間變化的圖象正確的是(  )
A. B.
C. D.
8.如圖所示,燒杯中盛有質量相等、質量分數相等的足量稀鹽酸,天平調平后,同時向左右兩邊分別加入等質量的碳酸鈣塊狀固體和碳酸鈉粉末則從反應開始到完全反應的過程中,天平指針指向的變化是(  )
A.向左偏 B.向右偏
C.先向右偏后向左偏 D.先向左偏后向右偏
9.鎂在空氣中燃燒不僅生成氧化鎂,還有部分鎂與氮氣化合(生成物中N呈﹣3價)。由此可以推知12克鎂在空氣中燃燒后所得產物的質量為(  )
A.等于20克 B.小于20克
C.大于20克 D.以上情況都可能
10.現有氫氣和氧氣的混合氣體10克,充分燃燒后,恢復到室溫,氣體質量減少了9克,則原混合氣體的成分不可能是(  )
A.1克氫氣和9克氧氣 B.2克氫氣和8克氧氣
C.5克氫氣和5克氧氣 D.氫氣占總量的20%
11.化學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學用語,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2KMnO4K2MnO4+MnO2+O2↑
B.Mg+O2=MgO2
C.3Fe+3O22Fe2O3
D.4P+5O2→2P2O5
12.納米鐵粉在空氣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熱即可劇烈燃燒(與普通鐵在氧氣中燃燒相似),如圖是納米鐵粉在錐形瓶中燃燒的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納米鐵粉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鐵+氧氣四氧化三鐵
B.水可防止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
C.激光手電照射使納米鐵粉的著火點降低
D.氣球先膨脹后又變小
13.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Q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表,則下列關于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  )
物質 X Y Z Q
反應前質量(g) 20 2 1 37
反應后質量(g) 待測a 32 待測b 12
A.a的取值范圍:0≤a≤16
B.該反應類型一定屬于化合反應
C.當a=15時,物質Z在反應中起催化作用
D.當b=1時,反應中X、Q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1:5
14.如圖所示是磷與氧氣反應前后的微觀示意圖(“”表示磷原子,“”表示氧原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虛線框中應該是(  )
A. B. C. D.
15.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內投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不同時刻測得容器內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物質時刻 甲 乙 丙 丁
反應前 12g 10g 90g 5g
T1 a 44g 62g 5g
T2 b c 34g 5g
T3 d m n 5g
A.甲是反應物,丙是生成物
B.丁一定是催化劑
C.c=78g,n=6g
D.該反應可能是N2+3H22NH3
16.將A、B、C三種物質各16g 混合加熱,充分反應后混合物中有12g A、27g C和一定質量的D,已知B完全反應.若A、B、C、D的相對分子質量分別為16、32、44、18,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  )
A.2A+B=C+2D B.A+2B=C+2D C.2A+B=2C+D D.A+B=C+D
17.有100gCaCO3,高溫煅燒一段時間后,剩余固體的質量為67g,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CaO+CO2↑,下列推斷符合客觀事實的是(  )
A.反應消耗的CaCO3質量是33g
B.生成物中CaO的質量小于67g
C.剩余固體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小于40%
D.剩余固體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之比小于1:4
18.為了探究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中量的關系.某興趣小組做了五組實驗.實驗結果記錄如下:
編號 加入鐵的質量/g 硫酸銅溶液體積/mL 生成銅的質量/g
1 1.12 10.0 1.28
2 x 10.0 2.56
3 3.36 10.0 3.84
4 4.48 10.0 4.98
5 5.60 20.0 y
則表格中記錄的x和y的數值應分別為(  )
A.2.24,4.98 B.2.24,6.40 C.3.36,5.12 D.3.36,4.98
19.在化學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學式計量數之間的關系正確的是(  )
A.2m=a B.m=a C.3n=a D.2b=2m+n
20.12克碳和16克氧氣反應,最多可得到一氧化碳(  )
A.22克 B.20克 C.28克 D.30克
二.填空題(共5小題)
21.我國古代窯爐燒窯的過程中,其中木炭從窯口送入燃燒室燃燒,通過反應生成CO。在釉中加上某種氯化金屬焙燒后就會顯現某種固有色澤,稱為“顏色釉”,傳統的有:以鐵為著色劑的青釉,以銅為著色劑的紅釉,以鈷為著色劑的藍釉。我省是青瓷故鄉。青釉的“翠色”是還原焰(不完全燃燒的火焰,這時窯中所產生的一氧化碳多)下使坯體內的高價鐵Fe2O3得到充分還原變成氧化亞鐵而變成青色。
(1)為了提高窯爐內CO的體積分數,可采取的措施有    (選填字母)。
A.相對增加燃料用量
B.相對增加空氣鼓入
C.增加排氣口數量
D.減少排氣口數量
(2)請寫出青釉的“翠色”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2.質量守恒定律的發現對化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為探索物質在化學變化前后的質量關系,科學家們做了大量實驗。1673年,英國物理學家波義耳做了一個有名的實驗,過程如下:
①將金屬放在密閉容器里煅燒。
②結束后立即打開容器蓋進行稱量。
③發現反應后的固體質量增加了。
波義耳由于步驟     (填序號)的失誤,錯過了發現質量守恒定律的機會。
(2)如圖是某同學探究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充分反應后,天平不能保持平衡,則該反應     (填“符合”或“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若要用該裝置證明質量守恒定律,你的改進方案是     。
23.在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硝石、硫磺和木炭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可制成火藥。火藥爆炸時發生的反應為2KNO3+S+3CKS2+N2↑+3X↑,X的化學式為     ,在該化學反應中化合價沒有變化的元素是     。
24.小科在實驗室將6g木炭放在一定量的氧氣中充分燃燒,測得實驗數據如下,請你幫他填好實驗報告: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給定的O2的質量/g 12 26 16
生成CO2的質量/g 16.5 22 22
(1)三次實驗中第     次恰好完全反應。
(2)第     次實驗氧氣有剩余,剩余     g。
25.請利用質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問題。
(1)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變化的是     (填字母)。
①原子數目 ②分子數目 ③元素種類
④物質種類 ⑤原子種類 ⑥物質的總質量
A.①④⑥ B.①③⑤⑥ C.①②⑥ D.②③⑤
(2)建造航母使用了大量的金屬鈦及合金,工業制鈦的反應為TiF4+2H2SO4=4HF+2X+TiO2,則X的化學式為     。
三.實驗探究題(共3小題)
26.小成進行如圖所示實驗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在實驗中用電子天平和量筒準確測量出表中m1、m2、m3、m4和V(實驗中操作正確,O2的密度為ρg/cm3)
測量對象 測量結果
MnO2 m1
KClO3 m2
試管 m3
試管+加熱后剩余固體 m4
量筒內收集氣體的體積 V
(1)裝置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原因是    。
(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m1、m2、m3、m4、V和p之間應存在的等量關系為    。
(3)若小成根據數據計算所得結果與質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這一實驗結果的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填字母)。
A.試管中氯酸鉀沒有完全分解
B.導管口連續均勻冒氣泡時才收集氣體
C.導氣管沒有伸入量筒底部,部分氧氣溶解于水
D.停止加熱后,調節量筒內外液面相平再讀數
(4)實驗結束后,小成在拆卸裝置時聞到刺激性氣味,小成說: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會不會是二氧化硫?小觀認為不可能。他的理由是:    。
27.項目學習小組想設計并制作一臺家用制氧機。
【產品評價量表】
產品等級 優秀 合格 待改進
指標一:產生氧氣 能 能 不能
指標二:觀察氧氣速度 能 能 不能
指標三:隨時可關停 能 不能 不能
【收集資料】
①選用的制氧劑為過碳酸鈉(2Na2CO3 3H2O2,相對分子質量為314),過碳酸鈉極易溶于水,常溫下其水溶液幾乎不產生氧氣,在二氧化錳催化下能產生大量氧氣。其化學方程式為:2(2Na2CO3 3H2O2)4Na2CO3+6H2O+3O2↑。已知二氧化錳難溶于水。
②過碳酸鈉分解快慢的影響因素表:
組別 溫度設置(℃) 二氧化錳質量(克) 水的體積(毫升) 過碳酸鈉質量(克) 10秒內收集的氧氣體積(毫升)
1 5 5 100 20 22
2 25 5 100 20 50
3 25 5 100 15 40
【制氧機模型】
(1)圖甲是項目小組設計的一代產品,加料盒上的a和b刻度線是過碳酸鈉的不同用量,以實現冬夏兩季的制氧速度基本相同。根據上述資料分析,在水量相同時,夏季過碳酸鈉在加料盒中用量的刻度線是     (填“a”或“b”)。
(2)若在該裝置加入157克過碳酸鈉(2Na2CO3 3H2O2),可制取氧氣質量為     克。
(3)圖乙是其二代產品,先在瓶內隔板的右邊加入適量水,再將過碳酸鈉和二氧化錳通過加料口加入,打開閥門K,注射器將水注入隔板的左邊即可獲得氧氣。二代產品中設置c管的作用是     。
(4)圖丙是其三代產品,將裝有二氧化錳的袋子用線掛起,既保證袋子下端能浸在液體中又不低于注射器導管下端,目的是為了實現評價量表中哪一項指標?答:    。
28.某同學為探究某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先后進行了四次實驗(除鐵外其他成分不與稀硫酸反應),實驗數據如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所取合金的質量/g 10 10 20 30
所加稀硫酸的質量/g 100 120 80 X
生成氫氣的質量/g 0.1 0.1 0.1 Y
(1)上表第四次實驗中合金里的鐵恰好與稀硫酸完全反應,則X=     ,Y=     。
(2)列式計算該合金中鐵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3)硫酸鹽的結晶水合物通常稱為“礬”,我國多部古籍都有記載。
①明代《天工開物》記載,綠礬可用黃鐵礦為原料制得。綠礬的化學式為FeSO4 7H2O,綠礬受熱失去結晶水的過程屬于     (選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②唐代《千金翼方》記載,明礬可入藥用。明礬的化學式為KAl(SO4)m 12H2O,其中m=     。
③東漢《神農本草經》記載,膽礬能“化鐵為銅”。膽礬的化學式為CuSO4 5H2O,某同學為測定膽礬中結晶水質量分數,設計了如下實驗:
實驗中稱量得到如下數據:
加熱前坩堝的質量/g 加熱后坩堝的總質量/g
m1(坩堝) m2(坩堝+晶體) m3
膽礬中結晶水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可表示為:H2O%=     (請用字母表示)。膽礬加熱完全后,不能將坩堝放在空氣中直接冷卻而是需要放到干燥器中冷卻的原因是     。
四.計算題(共3小題)
29.某同學在研究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過程中,記錄了如下數據(已知Fe+SFeS):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硫粉的質量/g 16 32 32
鐵粉的質量/g 28 28 56
硫化亞鐵(FeS)的質量/g 44 44 88
(1)第     次實驗,反應物恰好完全反應。
(2)通過實驗說明,參加反應的各物質之間存在著比例關系,從如表可知,參加反應的鐵和硫的質量比是     。
(3)若該同學要進行第四次實驗,如果要將48克硫粉完全反應,則需要鐵粉多少克?能生成硫化亞鐵多少克?(寫出計算過程)
30.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取CaCl2和CaCO3的混合物12g于燒杯中,向其中滴加一定質量分數的稀鹽酸,滴加稀鹽酸的質量與產生氣體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注:CaCl2與稀鹽酸不能發生反應)。
求:(1)混合物中CaCO3的質量。(寫出計算過程)
(2)滴加的稀鹽酸中的溶質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
(3)恰好完全反應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31.有一瓶混有硫酸的硫酸鎂溶液100克,欲測量溶液中硫酸的質量,現將一定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逐滴加入該混合液中,結果如圖所示。請計算:
(1)該氫氧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2)原混合溶液的硫酸質量分數。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河县| 信宜市| 浦县| 永定县| 遂平县| 台州市| 陇南市| 高清| 南昌市| 保定市| 乐都县| 中山市| 陆丰市| 宜章县| 克东县| 佛坪县| 钟山县| 海伦市| 营山县| 乌鲁木齐县| 子长县| 孟津县| 新和县| 金乡县| 孝义市| 镇江市| 米易县| 梓潼县| 海口市| 盐山县| 奇台县| 永福县| 舞阳县| 上栗县| 永新县| 阳原县| 鹤壁市| 双牌县| 库尔勒市| 察隅县| 望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