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教學診斷性測試 七年級科學試題卷1.(2025七下·蒼南期中)進入初中以來,同學們的變化都很大,科學老師說多數同學都是已經進入了青春期,下列有關青春期同學們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大腦興奮性增強,容易接受新事物B.身材高大是男性最重要的第一性征C.遺精是一種不正常的生理現象,要及時治療D.性器官已經完全發育成熟,可以隨意與異性交往2.(2025七下·蒼南期中)為響應國家生育政策,小明媽媽希望迎接新生命,但多年來,一直沒有懷孕。經診斷,原因是輸卵管堵塞。輸卵管堵塞造成的后果是( )A.不能產生卵細胞 B.胚胎的發育得不到營養C.不能產生雌性激素 D.精子與卵細胞無法相遇結合3.(2025七下·蒼南期中)神話動漫電影《哪吒2》中,哪吒借蓮藕重生。蓮藕長期埋藏于淤泥中,頂端生出莖葉,夏季綻放荷花,花謝后形成蓮蓬,內含多枚蓮子。剝開蓮子可見兩片肥厚子葉。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折斷時會看到“藕斷絲連”的現象,細絲屬于分生組織B.蓮花屬于被子植物,其雌花的子房中只有一個胚珠C.經歷傳粉和受精后,受精卵發育成蓮子D.蓮花有鮮艷的花瓣,能吸引昆蟲,屬于蟲媒花4.(2025七下·蒼南期中)蒼南縣是浙江省番茄主產區,全縣大棚番茄種植面積達3.5萬畝,年產量超25萬噸,產品遠銷長三角及東南亞地區。在番茄的開花期,農戶要對其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人工授粉只適用于依靠昆蟲傳粉的蟲媒花B.人工授粉是人為收集雌蕊的花粉涂抹到雄蕊的柱頭上C.人工授粉可以大大提高西紅柿的結果率D.人工授粉可以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5.(2025七下·蒼南期中)蒼南縣紅十字會曾發起“愛無限,永相‘髓’”公益活動,截止目前全縣已有15位志愿者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為白血病患者重燃希望。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細胞惡性增殖導致的血液疾病,而捐獻者的健康造血干細胞移植入患者體內后,能通過特定生理過程形成新的紅細胞、白細胞等各類血細胞。該過程叫做( )A.細胞分裂 B.細胞分化 C.細胞生長 D.細胞突變6.(2025七下·蒼南期中)春天人們常常對月季進行扦插,剪下10-15 厘米長的月季莖段,將莖段上方切口剪平,莖段下方的切口剪成斜面,并去掉大部分葉片。將莖段下方插入濕潤的基質中,并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培育一段時間,成活后,即可移栽。下列關于月季扦插的方法,分析錯誤的是( )A.莖段上方的切口剪平和去掉大部分葉片可減少水分蒸發B.莖段下方的切口剪成斜面可增加吸水面積C.利用月季莖段扦插方式進行繁殖,屬于無性生殖D.應選擇頂端幼嫩的枝條進行扦插,因其細胞分裂能力更強7.(2025七下·蒼南期中)甲、乙、丙和丁分別是四種生物的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甲與乙、丙、丁的共同點是都需要從外界獲得營養物質B.圖中的甲、乙、丙、丁都通過產生丁圖中的[a]孢子來繁殖后代C.丙生物具有細胞質、細胞膜、細胞壁和細胞核這些結構,可以用來釀酒D.乙能產生青霉素,它是一種著名的抗生素類藥物,可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8.(2025七下·蒼南期中)小科同學在實驗室觀察草履蟲形態及運動。下列操作或現象正確的是( )A.從培養液底層吸取一滴液體,滴在玻片中央B.在載玻片上放幾絲棉花纖維,可以為其提供營養C.蓋上蓋玻片,先使用高倍鏡觀察草履蟲的形態和運動D.調節細準焦螺旋使模糊的物像更加清晰9.(2025七下·蒼南期中)科學概念之間在邏輯上存在如下圖所示關系,對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A.化合物和單質屬于包含關系B.原子和原子核屬于包含關系C.胚和子葉屬于并列關系D.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交叉關系10.(2025七下·蒼南期中)我國“化學”一詞最早出于《化學鑒原》(1871年).該書把一種元素翻譯為“矽(xi)”.在地殼里,“矽”的含量在所有元素含量中占第二位,現代把這種“矽”元素命名為( )A.錫 B.硒 C.氧 D.硅11.(2025七下·蒼南期中)如圖表示四種原子的結構模型(“●”、 “○”和“③”分別表示電子、中子、質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丙的核電荷數不同 B.甲、丙為同一種原子C.乙、丁屬于同一種元素 D.甲、乙互為同位素原子12.(2025七下·蒼南期中)有一密封容器儲有一定量氧氣,上面有一個不漏氣的活塞,慢慢下壓活塞,密封容器內部分子變化模型合理的是( )A.A B.B C.C D.D13.(2025七下·蒼南期中)小明的媽媽將未完全成熟的獼猴桃和幾根熟透的香蕉一起密封在保鮮袋中。兩天后,獼猴桃變軟變甜了。媽媽告訴小明,這是因為香蕉釋放了一種叫乙烯C2H4的氣體,它能促進水果成熟。小明查閱資料后整理了以下關于乙烯的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A.保持乙烯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乙烯分子B.乙烯分子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C.乙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克D.乙烯是由碳原子和氫分子構成的14.(2025七下·蒼南期中)人體吸入的O2有2%轉化為活性氧,它能加速人體衰老,被稱為“奪命殺手”,我國科學家嘗試用Na2SeO3清除人體內的活性氧,Na2SeO3中Se元素的化合價是( )A.+2 B.+4 C.+6 D.-215.(2025七下·蒼南期中)在初中科學學習過程中,我們學過很多科學方法,例如“控制變量法”、“類比法”、“轉換法” “模型法”等,下列使用的科學方法相同的是( )①研究光的傳播時,用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線②盧瑟福建立的原子結構模型③探究種子萌發與溫度、空氣、水分的關系④學習分子動理論時,用擴散實驗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6.(2025七下·蒼南期中)我國科學家公布了對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壤樣品的研究成果,準確測定了月球土壤樣品中40多種元素的含量,以下為部分元素的有關信息(1)由上圖鈉原子結構示意圖推測鈉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2)鋰、鈉兩種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 。(3)鋁失去3個電子,形成陽離子,該離子符號為 。(4)鋰離子電池為手機等內部常用的電池,碳酸鋰是生產鋰離子電池的常用原料,已知 Li 的化合價為+1價,碳酸鋰的化學式為 。17.(2025七下·蒼南期中)如圖是某些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示意圖,其中①代表受精過程,②代表發育過程。(1)若圖中生物體代表人,過程②中,人體胎兒發育的場所是 。(2)若圖中生物體代表蝗蟲,過程②需要經歷受精卵、 、成蟲三個階段。(3)有觀點認為“試管嬰兒、克隆技術均沒有經歷過程①,都屬于無性生殖”此觀點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18.(2025七下·蒼南期中)前段時間蒼南“紅美人”柑橘大量上市,該品種柑橘,皮很薄,吃起來清爽沒有渣而且沒有籽,口感非常好。(1)“紅美人”可用種子繁殖,而果農一般選擇枳殼(一種酸橙,其味酸苦,對土壤要求相對較低),采用嫁接方式來育苗,如圖乙所示。其中的接穗應是 (選填“紅美人”或“枳殼”),這種繁殖方式的優點是 。(2)接穗插進砧木的楔形切口后,還需用麻繩或塑料條捆緊扎好,其目的是 。(3)柑橘美人家族中還有“黃美人”、 “綠美人”等品種,若將“紅美人”的花粉授到“黃美人”某一朵花雌蕊的柱頭上,受精完成后,由這朵花發育成的柑橘果肉性狀應為哪個品種的口味 。19.(2025七下·蒼南期中)小科和小明在探究液體的溫度與粒子運動速度的關系。(1)小科往兩只燒杯中各滴入一滴紅墨水,靜止片刻,觀察兩杯水中紅顏色范圍的大小,發現:B燒杯內紅顏色范圍大。請說明原因:(2)小明用乙圖裝置完成了實驗,但甲、乙兩套裝置的設計不同。你認為哪種裝置更合理 為什么 。20.(2025七下·蒼南期中)為了研究綠豆種子萌發的條件,某科技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材料:綠豆種子600粒,培養皿(直徑90mm),脫脂棉, 自動恒溫箱,蒸餾水等。實驗過程:①取培養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時間再冷卻,編號為A、B、C、D、E、F;將脫脂棉在開水中浸泡后冷卻,再平鋪在培養皿內。②挑選600粒種子并隨機分成6等份,然后再均勻地擺放在6只培養皿內,蓋上蓋,放到6只溫度不同的自動恒溫箱內,每隔一天檢查并適時噴水。③6天后,統計各組培養皿內種子的發芽率。結果記錄如下表:組 別 A B C D E F溫度(℃) 10 15 20 25 30 35發芽率(%) 48 74 82 94 86 75(1)根據表中數據,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2)為了在20~30℃區間找到更準確的發芽溫度,應該補充的實驗是 。 (簡要說出操作方法)(3)實驗中培養皿在沸水中煮沸和脫脂棉在開水中浸泡后冷卻,其目的是 。(4)有同學建議:600粒種子太浪費了,用12粒飽滿而完整的綠豆種子隨機平均分成6組進行實驗即可,但是該小組同學討論之后并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原因是 。(5)科技小組為了提高種子萌發率,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育種箱。請說出育種箱能提高種子萌發率的設計原理: 。 (寫出一點)21.(2025七下·蒼南期中)課外研究小組的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培養了大腸桿菌,用于探究大蒜對大腸桿菌的生長和繁殖是否有抑制作用。實驗步驟及結果如下:①將新鮮大蒜壓成蒜泥,雙層紗布包住擠壓過濾,制成100%大蒜提取液。②用無菌水將100%大蒜提取液依次稀釋成濃度為50%、25%的稀釋液。③吸取適量且等量的不同濃度大蒜提取液,分別滴入制備好的含大腸桿菌的培養皿中。④將培養皿放入37℃恒溫培養箱內18~24小時。⑤拍照記錄抑菌圈大小,并測量其直徑。(1)實驗中,通過 反映抑菌效果 (2)如圖1所示,含大腸桿菌菌群的培養皿中加入100%大蒜提取液后,周圍出現了抑菌圈,說明 。(3)小組成員經查閱資料得:大蒜中的主要抑菌成分是大蒜素,完整的蒜瓣被破壞后才會形成大蒜素。請你說說能充分發揮大蒜抑菌效果的食用方法: 。(4)有同學們認為上述實驗不夠嚴謹,其理由是 。(5)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通過煮沸的方式殺菌。如圖3是餐具上細菌在100℃沸水中的存活情況。人們在餐館用餐前,常常會將餐具用開水燙一燙后再使用,認為這樣就干凈了。據圖分析,這種做法有道理嗎 并闡述理由 。22.(2025七下·蒼南期中)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湯姆生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并提出類似“西瓜”的原子模型。為進一步探究原子的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①放射源——放射性物質放出α粒子(帶正電荷),質量是電子質量的7000倍;②金箔——作為靶子,厚度1μm,重疊了3000層左右的原子;③顯微鏡——通過顯微鏡觀察閃光,且通過360度轉動可觀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達情況。【收集證據】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a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彈了回來,如乙圖所示。【猜想與假設】a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釋與結論】(1)盧瑟福得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這一推論的依據 。(2)請你根據對原子結構的認識,分析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 。(3)盧瑟福認為“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下列圖像能支持這個結論 。(4)從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過程中,我們發現____。(可多選)A.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B.模型在科學研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C.波爾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達到了完美的境界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E.人的認識是隨著科學的進步尤其是實驗技術的提高而發展的23.(2025七下·蒼南期中)在學習了電解水實驗后,小科和小明嘗試完成家庭小實驗: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器材自制電解水實驗裝置并實驗。以下是項目學習記錄單(部分),據此回答以下題目:實驗材料:橡膠手套,一次性透明塑料杯一只,石墨筆芯2支,9伏電池1節,鱷魚夾導線2根,小試管2支,火柴,小木條,蠟燭。小科和小明利用上述材料設計了實驗裝置示意圖,同時針對裝置的科學性設計了評價表。 優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 裝置能穩定產生明顯氣泡 氣泡少且間斷性產生 無可見氣泡指標二 有獨立雙通道氣體收集結構并能測量氣體體積 有獨立雙通道氣體收集結構但不能測量體積 沒有收集氣體裝置(1)在實驗中通電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兩支試管內的液面下降,且左邊下降比右邊快,檢驗右邊管中氣體的方法 。(2)根據評價表,該裝置“指標一”被評為“優秀”,結合評價表,判斷該裝置的“指標二”評價等級,并闡述理由 。(3)如圖是水的電解過程的微觀示意圖,請補充完整。(4)小科和小明改進裝置后進一步探究影響電解水速度的因素,他在水中加入一定量小蘇打溶液以增強其導電性(小蘇打本身不會減少)。實驗中記錄數據如下表:蒸餾水體積/毫升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加入10mL 小蘇打的濃度 0 10% 15% 20% 25% 30% 35%收集氫氣時間/秒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收集到氫氣體積/mL 1 4 7 11 15 18 20根據實驗數據可推知,水電解一段時間后,電解速度會 (選填不變、加快或減慢)。24.(2025七下·蒼南期中)清明節食用“清明果”是溫州傳統習俗。制作時需將鼠曲草切碎后與糯米粉混合揉團,蒸熟后制成青綠色的清明果。鼠曲草中富含多種人體所需氨基酸,其中一種亮氨酸(化學式 能促進肌肉蛋白質合成。請回答下列問題:(1)亮氨酸中C、N元素的質量比為 。(2)計算亮氨酸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保留1位小數)(3)6.55克亮氨酸中的氮元素質量為多少克 (保留1位小數)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青春期的變化【解析】【分析】 青春期是決定一個人體質、心理、性格和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身體、心理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據此答題。【解答】 A、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大腦興奮性增強,容易接受新生事物,A正確。B、青春期的人體形態發育的顯著特點是身高突增,而男女兩性生殖器官的差異屬于第一性征,B錯誤。C、男子進入青春期以后,在睡夢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現象。遺精是一種正常現象。“精滿自溢”,精液過多就會排出,C錯誤。D、進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發育,但發育還不成熟,在男女同學相處時,要做到相互幫助、勉勵,共同進步,建立真誠的友誼,隨意與異性交往,會影響方方面面,不利于身心健康,D錯誤。故答案為:A。2.【答案】D【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解析】【分析】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都是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受精的場所是輸卵管,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處結合形成受精卵。【解答】 精子和卵細胞是在輸卵管相遇結合為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結扎了輸卵管,精子和卵細胞不能相遇結合,完不成受精,因此無法懷孕。故答案為:D。3.【答案】D【知識點】組織;種子植物;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 根據果實、種子的形成過程分析。【解答】 A.折斷時會看到“藕斷絲連”的現象,細絲屬于輸導組織,錯誤;B.胚珠發育成種子,荷花屬于被子植物,其雌花的子房中有多個胚珠,錯誤;C.經歷傳粉和受精后,受精卵發育成胚,錯誤;D.荷花有鮮艷的花瓣,能吸引昆蟲來傳粉,屬于蟲媒花,正確。故答案為:D。4.【答案】C【知識點】傳粉及其途徑【解析】【分析】綠色開花植物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兩個生理過程。【解答】 A、自然狀態下花一般通過昆蟲或風等媒介進行傳粉,受自然條件影響,往往會傳粉不足,可以通過人工授粉彌補自然狀態下傳粉的不足,故人工授粉并不是只適用于依靠昆蟲傳粉的蟲媒花,A錯誤。B、傳粉是指雄蕊花藥中的成熟花粉粒傳送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人工授粉就是人為收集雄蕊的花粉涂抹到雌蕊的柱頭上,B錯誤。C、人工輔助授粉,增加了授粉率,可以提高果樹的結實率,C正確。D、人工授粉屬于有性生殖,不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D錯誤。故答案為:C。5.【答案】B【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解析】【分析】 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其形態、結構、功能隨著細胞的生長出現了差異,就是細胞的分化。【解答】 細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連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是組織,因此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了組織。“造血干細胞能不斷產生新的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是細胞分化的結果。故答案為:B。6.【答案】D【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扦插是指把能產生不定根的植物體的枝條剪下,將下端插進潮濕的土壤中,使枝條長成一個新個體的方法.楊柳、葡萄、月季、薔薇等植物常用這種方法進行繁殖。【解答】 A、扦插時要將下一個節埋入土中,莖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去掉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葉片,目的是減少水分蒸發,A正確。B、莖段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可增加吸水面積,B正確。C、利用薄荷莖段扦插方式是利用其營養器官進行繁殖,屬于無性生殖,C正確。D、幼嫩枝條細胞分生能力強、代謝活躍,頂端生長素含量較高,能有效促進根的形成 ,D錯誤。故答案為:D。7.【答案】B【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1)細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沒有葉綠體;真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沒有葉綠體。(2)營養方式:細菌(甲)和真菌(乙青霉、丙酵母菌、丁蘑菇)都屬于異養生物。它們自身不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需要從外界環境中獲取營養物質,如有機物、水、無機鹽等,以維持生命活動和生長繁殖。生殖方式:細菌主要通過分裂生殖的方式進行繁殖,即一個細菌細胞分裂為兩個基本相同的子代細胞。真菌大多數真菌主要依靠孢子生殖。如青霉(乙)和蘑菇(丁),它們會產生大量的孢子,孢子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能夠發育成新的個體。酵母菌(丙)較為特殊,它既可以進行出芽生殖,即母體上長出芽體,芽體長大后與母體分離形成新個體;也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孢子生殖。(3)圖甲是細菌的結構圖;乙是青霉,有掃帚狀的孢子;丙是酵母菌,單細胞真菌;丁是蘑菇,多細胞真菌。甲圖中1莢膜,2細胞壁,3DNA集中的區域,4細胞質,5細胞膜,6鞭毛。圖丁中a孢子,b菌蓋,c菌褶,d菌柄,e菌絲。【解答】A、圖中甲與乙、丙、丁的細胞中都沒有葉綠體,它們的共同點是都需要從外界獲得營養物質,屬于異養生物,A正確。B、圖中的甲是細菌,用分裂的方式繁殖,而乙、丙、丁都是真菌,是通過產生丁圖中的[a]孢子來繁殖后代,B錯誤。C、丙生物是酵母菌,具有細胞質、細胞膜、細胞壁和細胞核這些結構;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將葡萄糖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酵母菌可以用來釀酒,C正確。D、有的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被稱為抗生素。圖乙是青霉菌,能產生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種著名的抗生素類藥物,可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D正確。故答案為:B。8.【答案】D【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單細胞生物【解析】【分析】 草履蟲屬于動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動物。它喜歡生活在有機物含量較多的稻田、水溝或水不大流動的池塘中,以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靠表膜進行呼吸。如培養液上層的液體與空氣接觸,因此在培養液的上層溶解的氧氣多,下層溶解的氧氣少。草履蟲的呼吸需要氧氣,故草履蟲都集中在培養液的上層。【解答】 A、草履蟲通過表膜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培養液的表層含氧豐富,此處聚集著大量的草履蟲,因此在做觀察草履蟲的實驗過程中,常常從草履蟲培養液的表層取材,A錯誤。B、在載玻片上放幾絲棉花纖維,目的是限制草履蟲運動過速,B錯誤。C、蓋上蓋玻片,先使用低倍鏡觀察草履蟲的形態和運動,C錯誤。D 、調節細準焦螺旋使模糊的物像更加清晰,D正確。故答案為:D。9.【答案】B【知識點】種子的結構;原子的構成;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解答】 A、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所以化合物和單質屬于并列關系,故A錯;B、原子分為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所以原子和原子核屬于包含關系,故B正確;C、玉米種子包括果皮和種皮、胚和胚乳,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軸和子葉,所以胚和子葉屬于包含關系,故C錯;D、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屬于并列關系,故D錯。故答案為:B。10.【答案】D【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解析】【分析】化學元素周期表中有112種元素,其中92種元素以及300多種同位素在殼中存在。在地殼中最多的化學元素是氧,它占總重量的48.6%;其次是硅,占26.3%;以下是鋁、鐵、鈣、鈉、鉀、鎂。豐度最低的是砹和鈁,約占1023分之一。上述8種元素占地殼總重量的98.04%,其余80多種元素共占1.96%。【解答】地殼中元素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分別是 氧、硅、鋁、鐵;排第二位的是硅;故答案為:D 。11.【答案】C【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的種類與分布【解析】【分析】 根據甲乙丙丁四種原子的結構模型進行分析。【解答】 A、甲和丙的質子數相同,對于原子而言,其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甲、丙的核電荷數相同,故該說法錯誤;B、甲、丙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故它們不是同一種原子,故該選項錯誤;C、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內質子數,乙、丁兩種原子的質子數相同,故它們屬于同一種元素,故該選項正確;D、甲、乙的質子數不相同,不互為同位素,故該選項錯誤。故答案為:C。12.【答案】B【知識點】分子之間存在空隙【解析】【分析】根據分子間有間隔,加壓后間隔會變小分析。【解答】物質的粒子間都有一定間隔,下壓活塞時,氧分子間隔會變小,體積變小,但分子個數不會改變;故答案為:B。13.【答案】A【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根據分子的定義,分析乙烯的化學性質與分子的關系;根據化學式的含義,分析乙烯分子的組成;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方法,分析乙烯的相對分子質量;根據化學式的含義,分析乙烯的構成。【解答】 A.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乙烯是由乙烯分子構成的,因此保持乙烯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乙烯分子,故A正確;B.乙烯的化學式為C2H4,乙烯分子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而不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故B錯誤;C.乙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2+1×4 = 28,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是“1”,而不是“克”,故C錯誤;D.乙烯的化學式為C2H4,乙烯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而不是由碳原子和氫分子構成,故D錯誤;故答案為:A。14.【答案】B【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0;單質的化合價為0;【解答】 我國科學家嘗試用Na2SeO3清除人體內的活性氧,Na2SeO3中Na是+1價;O是-2價,根據化合物種各元素的化合價為0,所以Se元素的化合價是+4價;故答案為:B15.【答案】A【知識點】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初中科學常考的物理方法有“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轉換法”、“模型法”等,要認真理解注意區別。【解答】 ① 用光線來表示光的直線傳播,利用了模型法;②盧瑟福建立的原子結構模型 用到了模型法;④學習分子動理論時,用擴散實驗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用到轉換法;③ 探究種子萌發與溫度、空氣、水分的關系,利用了控制變量法。故答案為:A。16.【答案】(1)3(2)最外層電子數相同(3)Al3+(4)Li2CO3【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根據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進行分析解答。(3)若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多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若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少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4)根據Li的化合價為+1價,碳酸根顯-2價,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1)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22=2+8+n+2,n=10;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鎵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個電子層,則在元素周期表中,鎵元素位于第四周期。(2)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圖中核內質子數的種類有5種,圖中共表示5種元素。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鋰、鈉兩種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3)鋁核內質子數為13,為鋁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3,少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3個電子而形成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形成Al3+。(4)Li的化合價為+1價,碳酸根顯-2價,碳酸鋰的化學式為Li2CO3。17.【答案】(1)子宮(2)幼蟲(3)不正確,試管嬰兒由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并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經歷過程①,屬于有性生殖【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昆蟲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 (1)由親本產生有性生殖細胞,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無性生殖指的是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2)受精卵是大多數生物的發育起點,新生命的發育都是從受精卵的分裂開始的。由圖可知,①所示的是受精過程,②所示的是發育過程,a是精子,b是卵細胞。【解答】 (1)若圖中生物體代表人,過程②中人體胎兒發育的場所是子宮。(2)若圖中生物體代表蝗蟲,過程②需要經歷受精卵、幼蟲 、成蟲三個階段。(3)克隆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而試管嬰兒的過程中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18.【答案】(1)紅美人;能夠保持母本的優良形狀、繁殖速度快(2)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的結合,提高成活率(3)黃美人【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 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和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新植物體的性狀與接穗保持一致。嫁接具有迅速擴大優良植株的繁殖量和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的特征。植物進行有性生殖,通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種子,由種子繁殖成的植株是屬于子代。【解答】(1)嫁接時被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能保持接穗的優良性狀,因此, 接穗應是紅美人 。生殖過程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無性生殖。嫁接屬于無性繁殖,具有能夠保持母本的優良形狀和繁殖速度快的特點。(2)嫁接時應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3)由“黃美人”這一朵花的子房發育成的果肉性狀還是“黃美人”品種的口味。19.【答案】(1)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2)選甲:裝置簡單,材料易得,操作方便,現象明顯;選乙:同一注射器注入紅墨水可以控制紅墨水的噴射速度、時間相同,也可以控制注入的量相同(合量即可)。【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解析】【分析】影響擴散的因素:溫度;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解答】(1)影響擴散的因素:溫度;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所以熱水燒杯中紅顏色范圍大。(2)每個裝置都有自己的優點, 根據各自的優點分析。選甲:裝置簡單,材料易得,操作方便,現象明顯;選乙:同一注射器注入紅墨水可以控制紅墨水的噴射速度、時間相同,也可以控制注入的量相同(合量即可)。20.【答案】(1)種子的發芽率先隨著溫度的增加而增加,再隨著溫度的增加而減少(2)在20℃~30℃之間分別設置5組(或10組)不同溫度,重新進行以上實驗并測得各組發芽率(3)消毒殺菌,防止外界因素的干擾(4)每組2粒種子太少,無法避免實驗的偶然性(5)育種箱配備的恒溫墊,為種子萌發提供了適宜的溫度。 育種箱留有幾個透氣孔,有利于空氣進入為種子萌發提供空氣。 育種箱中有吸水棉為種子萌發提供水份。【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種子的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解答】 (1)根據表中數據,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25℃小麥種子的發芽率最高(種子的發芽率先隨著溫度的增加而增加,再隨著溫度增加而減少).(2)為了在20~30℃區間找到更準確的發芽溫度,應該補充的實驗是在20℃~30℃之間分別設置5組(或10組)不同溫度,重新進行以上實驗并測得各組發芽率(簡要說出操作方法).(3)實驗中培養皿在沸水中煮沸和脫脂棉在開水中浸泡后冷卻,其目的是消毒殺菌,防止外界因素的干擾.(4)多次實驗可以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得到普遍的結論。(5)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育種箱配備的恒溫墊,是為種子萌發提供了適宜的溫度。種子萌發除了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還需要充足的空氣,育種箱留有幾個透氣孔,就是為種子萌發過程提供需要的空氣。21.【答案】(1)出現抑菌圈的大小(2)大蒜可以抑制大腸桿菌生長(3)將大蒜切碎食用(4)沒有設置對照組(5)沒有道理,燙一燙時間過短,據圖可知,至少20分鐘以上可以達到滅菌效果【知識點】實驗步驟的探究;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細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 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 (1)實驗中,通過出現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抑菌效果,抑菌圈的大小的大小越大,抑菌效果越好;(2)圖1中加入大蒜提取液后,周圍出現了抑菌圈,則說明在大蒜提取液周圍的細菌較少甚至沒有,可以說明大蒜可以抑制大腸桿菌的生長和繁殖。抑菌圈范圍越大,則說明抑菌效果越好,據圖2可知100%大蒜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徑最大,抑菌效果最佳。(3)科學研究表明,大蒜中主要的抑菌成分是大蒜素。完整的大蒜瓣破壞后才會形成大蒜素。根據以上資料,在生活中能充分發揮大蒜抑菌效果的大蒜食用方法:將大蒜搗成蒜泥或切碎后食用。(4)為使實驗更加嚴謹,要設置空白對照,則需要選取等量的無菌水置于培養皿中作為對照。(5)根據圖像分析即可。沒有道理,燙一燙時間過短,據圖可知,至少20分鐘以上可以達到滅菌效果。22.【答案】(1)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 (合理即可)(2)原子核帶正電荷,原子核外的電子帶負電荷,且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合理即可)(3)A(4)A;B;D;E【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解析】【分析】根據原子的結構以及實驗現象來分析; 根據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絕大多數a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進行分析;根據原子的種類由質子數決定進行分析。【解答】(1)盧瑟福得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這一推論的依據是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故答案為: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2)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是原子核帶正電荷,原子核外的電子帶負電荷,且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故答案為:原子核帶正電荷,原子核外的電子帶負電荷,且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3)盧瑟福的α粒子散射實驗中,大多數α粒子能穿過金箔且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只有少數α粒子會發生較大偏轉,極少數α粒子甚至被反彈回來。在給出的圖像中,A圖像顯示大多數α粒子的偏轉角度為0,即大多數α粒子能直線穿過,這與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結論相符合;故答案為:A;(4)A、從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過程來看,從道爾頓的實心球模型,到湯姆生的葡萄干面包模型,再到盧瑟福的核式結構模型,以及后續其他科學家的改進,科學模型在不斷完善和修正,故A說法正確;B、通過各種原子結構模型,科學家們能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原子的性質和結構,模型在科學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B說法正確;C、波爾的原子模型雖然有一定的進步性,但并不是完美的,后來還有其他更完善的模型被提出,故C說法錯誤;D、隨著原子結構模型的不斷發展,人類對原子的認識也越來越接近其本質,故D說法正確;E、原子結構模型的不斷發展是建立在科學技術尤其是實驗技術不斷提高的基礎上的,這也體現了人的認識隨著科學進步而發展,故E說法正確。故答案為:ABDE。23.【答案】(1)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管口,木條復燃,則說明該氣體是氧氣(2)合格,有獨立雙通道氣體收集結構但不能測量體積(3)(4)加快【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氧氣的檢驗和驗滿【解析】【分析】根據電解水時“正氧負氫、氧一氫二”,以及氧氣具有助燃性來分析;根據該裝置有獨立雙通道氣體收集結構但不能測量體積來分析;根據電解水時,每個水分子分解成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來分析;根據小蘇打的濃度越大,單位時間內收集的氫氣越多來分析。【解答】(1)電解水時“正氧負氫、氧一氫二”,在實驗中通電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兩支試管內的液面下降,且左邊下降比右邊快,則右邊產生的是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檢驗右邊管中氣體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氣體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是氧氣。(2)根據評價表,該裝置“指標一”被評為“優秀”,結合評價表,該裝置的“指標二”評價等級是合格,理由是該裝置有獨立雙通道氣體收集結構但不能測量體積。(3)電解水時,每個水分子分解成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則2個水分子分解成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過程中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4)根據實驗數據可推知,小蘇打的濃度越大,單位時間內收集的氫氣越多,所以水電解一段時間后,小蘇打濃度變大,電解速度會加快。24.【答案】(1)36: 7(2)亮氨酸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氮元素的質量為6.55g×10.7%=0.7g【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100%,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元素的質量=化合物的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解答】(1)亮氨酸中C、N元素的質量比為(12×6):14= 36:7。1 / 1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教學診斷性測試 七年級科學試題卷1.(2025七下·蒼南期中)進入初中以來,同學們的變化都很大,科學老師說多數同學都是已經進入了青春期,下列有關青春期同學們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大腦興奮性增強,容易接受新事物B.身材高大是男性最重要的第一性征C.遺精是一種不正常的生理現象,要及時治療D.性器官已經完全發育成熟,可以隨意與異性交往【答案】A【知識點】青春期的變化【解析】【分析】 青春期是決定一個人體質、心理、性格和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身體、心理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據此答題。【解答】 A、青春期是一個生長和發育發生重要變化的時期,大腦興奮性增強,容易接受新生事物,A正確。B、青春期的人體形態發育的顯著特點是身高突增,而男女兩性生殖器官的差異屬于第一性征,B錯誤。C、男子進入青春期以后,在睡夢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現象。遺精是一種正常現象。“精滿自溢”,精液過多就會排出,C錯誤。D、進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發育,但發育還不成熟,在男女同學相處時,要做到相互幫助、勉勵,共同進步,建立真誠的友誼,隨意與異性交往,會影響方方面面,不利于身心健康,D錯誤。故答案為:A。2.(2025七下·蒼南期中)為響應國家生育政策,小明媽媽希望迎接新生命,但多年來,一直沒有懷孕。經診斷,原因是輸卵管堵塞。輸卵管堵塞造成的后果是( )A.不能產生卵細胞 B.胚胎的發育得不到營養C.不能產生雌性激素 D.精子與卵細胞無法相遇結合【答案】D【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解析】【分析】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細胞都是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受精的場所是輸卵管,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處結合形成受精卵。【解答】 精子和卵細胞是在輸卵管相遇結合為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結扎了輸卵管,精子和卵細胞不能相遇結合,完不成受精,因此無法懷孕。故答案為:D。3.(2025七下·蒼南期中)神話動漫電影《哪吒2》中,哪吒借蓮藕重生。蓮藕長期埋藏于淤泥中,頂端生出莖葉,夏季綻放荷花,花謝后形成蓮蓬,內含多枚蓮子。剝開蓮子可見兩片肥厚子葉。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折斷時會看到“藕斷絲連”的現象,細絲屬于分生組織B.蓮花屬于被子植物,其雌花的子房中只有一個胚珠C.經歷傳粉和受精后,受精卵發育成蓮子D.蓮花有鮮艷的花瓣,能吸引昆蟲,屬于蟲媒花【答案】D【知識點】組織;種子植物;植物的有性生殖【解析】【分析】 根據果實、種子的形成過程分析。【解答】 A.折斷時會看到“藕斷絲連”的現象,細絲屬于輸導組織,錯誤;B.胚珠發育成種子,荷花屬于被子植物,其雌花的子房中有多個胚珠,錯誤;C.經歷傳粉和受精后,受精卵發育成胚,錯誤;D.荷花有鮮艷的花瓣,能吸引昆蟲來傳粉,屬于蟲媒花,正確。故答案為:D。4.(2025七下·蒼南期中)蒼南縣是浙江省番茄主產區,全縣大棚番茄種植面積達3.5萬畝,年產量超25萬噸,產品遠銷長三角及東南亞地區。在番茄的開花期,農戶要對其進行人工輔助授粉。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人工授粉只適用于依靠昆蟲傳粉的蟲媒花B.人工授粉是人為收集雌蕊的花粉涂抹到雄蕊的柱頭上C.人工授粉可以大大提高西紅柿的結果率D.人工授粉可以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答案】C【知識點】傳粉及其途徑【解析】【分析】綠色開花植物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兩個生理過程。【解答】 A、自然狀態下花一般通過昆蟲或風等媒介進行傳粉,受自然條件影響,往往會傳粉不足,可以通過人工授粉彌補自然狀態下傳粉的不足,故人工授粉并不是只適用于依靠昆蟲傳粉的蟲媒花,A錯誤。B、傳粉是指雄蕊花藥中的成熟花粉粒傳送到雌蕊柱頭上的過程,人工授粉就是人為收集雄蕊的花粉涂抹到雌蕊的柱頭上,B錯誤。C、人工輔助授粉,增加了授粉率,可以提高果樹的結實率,C正確。D、人工授粉屬于有性生殖,不能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D錯誤。故答案為:C。5.(2025七下·蒼南期中)蒼南縣紅十字會曾發起“愛無限,永相‘髓’”公益活動,截止目前全縣已有15位志愿者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為白血病患者重燃希望。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細胞惡性增殖導致的血液疾病,而捐獻者的健康造血干細胞移植入患者體內后,能通過特定生理過程形成新的紅細胞、白細胞等各類血細胞。該過程叫做( )A.細胞分裂 B.細胞分化 C.細胞生長 D.細胞突變【答案】B【知識點】細胞的分裂、生長與分化【解析】【分析】 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經過細胞分裂產生的新細胞,在遺傳物質的作用下,其形態、結構、功能隨著細胞的生長出現了差異,就是細胞的分化。【解答】 細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細胞群,每個細胞群都是由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細胞連合在一起形成的,這樣的細胞群是組織,因此細胞分化的結果形成了組織。“造血干細胞能不斷產生新的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是細胞分化的結果。故答案為:B。6.(2025七下·蒼南期中)春天人們常常對月季進行扦插,剪下10-15 厘米長的月季莖段,將莖段上方切口剪平,莖段下方的切口剪成斜面,并去掉大部分葉片。將莖段下方插入濕潤的基質中,并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培育一段時間,成活后,即可移栽。下列關于月季扦插的方法,分析錯誤的是( )A.莖段上方的切口剪平和去掉大部分葉片可減少水分蒸發B.莖段下方的切口剪成斜面可增加吸水面積C.利用月季莖段扦插方式進行繁殖,屬于無性生殖D.應選擇頂端幼嫩的枝條進行扦插,因其細胞分裂能力更強【答案】D【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扦插是指把能產生不定根的植物體的枝條剪下,將下端插進潮濕的土壤中,使枝條長成一個新個體的方法.楊柳、葡萄、月季、薔薇等植物常用這種方法進行繁殖。【解答】 A、扦插時要將下一個節埋入土中,莖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的,去掉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葉片,目的是減少水分蒸發,A正確。B、莖段下方的切口是斜向的,可增加吸水面積,B正確。C、利用薄荷莖段扦插方式是利用其營養器官進行繁殖,屬于無性生殖,C正確。D、幼嫩枝條細胞分生能力強、代謝活躍,頂端生長素含量較高,能有效促進根的形成 ,D錯誤。故答案為:D。7.(2025七下·蒼南期中)甲、乙、丙和丁分別是四種生物的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圖中甲與乙、丙、丁的共同點是都需要從外界獲得營養物質B.圖中的甲、乙、丙、丁都通過產生丁圖中的[a]孢子來繁殖后代C.丙生物具有細胞質、細胞膜、細胞壁和細胞核這些結構,可以用來釀酒D.乙能產生青霉素,它是一種著名的抗生素類藥物,可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答案】B【知識點】細菌的主要特點;真菌的主要特點【解析】【分析】(1)細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DNA集中的區域,沒有成形的細胞核,沒有葉綠體;真菌的基本結構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沒有葉綠體。(2)營養方式:細菌(甲)和真菌(乙青霉、丙酵母菌、丁蘑菇)都屬于異養生物。它們自身不能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需要從外界環境中獲取營養物質,如有機物、水、無機鹽等,以維持生命活動和生長繁殖。生殖方式:細菌主要通過分裂生殖的方式進行繁殖,即一個細菌細胞分裂為兩個基本相同的子代細胞。真菌大多數真菌主要依靠孢子生殖。如青霉(乙)和蘑菇(丁),它們會產生大量的孢子,孢子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能夠發育成新的個體。酵母菌(丙)較為特殊,它既可以進行出芽生殖,即母體上長出芽體,芽體長大后與母體分離形成新個體;也可以在一定條件下進行孢子生殖。(3)圖甲是細菌的結構圖;乙是青霉,有掃帚狀的孢子;丙是酵母菌,單細胞真菌;丁是蘑菇,多細胞真菌。甲圖中1莢膜,2細胞壁,3DNA集中的區域,4細胞質,5細胞膜,6鞭毛。圖丁中a孢子,b菌蓋,c菌褶,d菌柄,e菌絲。【解答】A、圖中甲與乙、丙、丁的細胞中都沒有葉綠體,它們的共同點是都需要從外界獲得營養物質,屬于異養生物,A正確。B、圖中的甲是細菌,用分裂的方式繁殖,而乙、丙、丁都是真菌,是通過產生丁圖中的[a]孢子來繁殖后代,B錯誤。C、丙生物是酵母菌,具有細胞質、細胞膜、細胞壁和細胞核這些結構;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將葡萄糖分解為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酵母菌可以用來釀酒,C正確。D、有的真菌可以產生殺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細菌的物質,這些物質被稱為抗生素。圖乙是青霉菌,能產生青霉素,青霉素是一種著名的抗生素類藥物,可治療多種細菌性疾病,D正確。故答案為:B。8.(2025七下·蒼南期中)小科同學在實驗室觀察草履蟲形態及運動。下列操作或現象正確的是( )A.從培養液底層吸取一滴液體,滴在玻片中央B.在載玻片上放幾絲棉花纖維,可以為其提供營養C.蓋上蓋玻片,先使用高倍鏡觀察草履蟲的形態和運動D.調節細準焦螺旋使模糊的物像更加清晰【答案】D【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單細胞生物【解析】【分析】 草履蟲屬于動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動物。它喜歡生活在有機物含量較多的稻田、水溝或水不大流動的池塘中,以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靠表膜進行呼吸。如培養液上層的液體與空氣接觸,因此在培養液的上層溶解的氧氣多,下層溶解的氧氣少。草履蟲的呼吸需要氧氣,故草履蟲都集中在培養液的上層。【解答】 A、草履蟲通過表膜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培養液的表層含氧豐富,此處聚集著大量的草履蟲,因此在做觀察草履蟲的實驗過程中,常常從草履蟲培養液的表層取材,A錯誤。B、在載玻片上放幾絲棉花纖維,目的是限制草履蟲運動過速,B錯誤。C、蓋上蓋玻片,先使用低倍鏡觀察草履蟲的形態和運動,C錯誤。D 、調節細準焦螺旋使模糊的物像更加清晰,D正確。故答案為:D。9.(2025七下·蒼南期中)科學概念之間在邏輯上存在如下圖所示關系,對下列概念間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A.化合物和單質屬于包含關系B.原子和原子核屬于包含關系C.胚和子葉屬于并列關系D.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交叉關系【答案】B【知識點】種子的結構;原子的構成;單質和化合物的區別【解析】【分析】物質分為混合物和純凈物,混合物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組成;純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純凈物又分為單質和化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解答】 A、純凈物分為單質和化合物,所以化合物和單質屬于并列關系,故A錯;B、原子分為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所以原子和原子核屬于包含關系,故B正確;C、玉米種子包括果皮和種皮、胚和胚乳,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軸和子葉,所以胚和子葉屬于包含關系,故C錯;D、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屬于并列關系,故D錯。故答案為:B。10.(2025七下·蒼南期中)我國“化學”一詞最早出于《化學鑒原》(1871年).該書把一種元素翻譯為“矽(xi)”.在地殼里,“矽”的含量在所有元素含量中占第二位,現代把這種“矽”元素命名為( )A.錫 B.硒 C.氧 D.硅【答案】D【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解析】【分析】化學元素周期表中有112種元素,其中92種元素以及300多種同位素在殼中存在。在地殼中最多的化學元素是氧,它占總重量的48.6%;其次是硅,占26.3%;以下是鋁、鐵、鈣、鈉、鉀、鎂。豐度最低的是砹和鈁,約占1023分之一。上述8種元素占地殼總重量的98.04%,其余80多種元素共占1.96%。【解答】地殼中元素含量最多的四種元素分別是 氧、硅、鋁、鐵;排第二位的是硅;故答案為:D 。11.(2025七下·蒼南期中)如圖表示四種原子的結構模型(“●”、 “○”和“③”分別表示電子、中子、質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丙的核電荷數不同 B.甲、丙為同一種原子C.乙、丁屬于同一種元素 D.甲、乙互為同位素原子【答案】C【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元素的種類與分布【解析】【分析】 根據甲乙丙丁四種原子的結構模型進行分析。【解答】 A、甲和丙的質子數相同,對于原子而言,其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甲、丙的核電荷數相同,故該說法錯誤;B、甲、丙的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故它們不是同一種原子,故該選項錯誤;C、決定元素種類的是核內質子數,乙、丁兩種原子的質子數相同,故它們屬于同一種元素,故該選項正確;D、甲、乙的質子數不相同,不互為同位素,故該選項錯誤。故答案為:C。12.(2025七下·蒼南期中)有一密封容器儲有一定量氧氣,上面有一個不漏氣的活塞,慢慢下壓活塞,密封容器內部分子變化模型合理的是( )A.A B.B C.C D.D【答案】B【知識點】分子之間存在空隙【解析】【分析】根據分子間有間隔,加壓后間隔會變小分析。【解答】物質的粒子間都有一定間隔,下壓活塞時,氧分子間隔會變小,體積變小,但分子個數不會改變;故答案為:B。13.(2025七下·蒼南期中)小明的媽媽將未完全成熟的獼猴桃和幾根熟透的香蕉一起密封在保鮮袋中。兩天后,獼猴桃變軟變甜了。媽媽告訴小明,這是因為香蕉釋放了一種叫乙烯C2H4的氣體,它能促進水果成熟。小明查閱資料后整理了以下關于乙烯的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A.保持乙烯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乙烯分子B.乙烯分子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C.乙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克D.乙烯是由碳原子和氫分子構成的【答案】A【知識點】元素的種類與分布;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根據分子的定義,分析乙烯的化學性質與分子的關系;根據化學式的含義,分析乙烯分子的組成;根據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方法,分析乙烯的相對分子質量;根據化學式的含義,分析乙烯的構成。【解答】 A.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乙烯是由乙烯分子構成的,因此保持乙烯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乙烯分子,故A正確;B.乙烯的化學式為C2H4,乙烯分子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而不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故B錯誤;C.乙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2+1×4 = 28,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是“1”,而不是“克”,故C錯誤;D.乙烯的化學式為C2H4,乙烯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的,而不是由碳原子和氫分子構成,故D錯誤;故答案為:A。14.(2025七下·蒼南期中)人體吸入的O2有2%轉化為活性氧,它能加速人體衰老,被稱為“奪命殺手”,我國科學家嘗試用Na2SeO3清除人體內的活性氧,Na2SeO3中Se元素的化合價是( )A.+2 B.+4 C.+6 D.-2【答案】B【知識點】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解析】【分析】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代數和為0;單質的化合價為0;【解答】 我國科學家嘗試用Na2SeO3清除人體內的活性氧,Na2SeO3中Na是+1價;O是-2價,根據化合物種各元素的化合價為0,所以Se元素的化合價是+4價;故答案為:B15.(2025七下·蒼南期中)在初中科學學習過程中,我們學過很多科學方法,例如“控制變量法”、“類比法”、“轉換法” “模型法”等,下列使用的科學方法相同的是( )①研究光的傳播時,用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線②盧瑟福建立的原子結構模型③探究種子萌發與溫度、空氣、水分的關系④學習分子動理論時,用擴散實驗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A【知識點】實驗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模型與符號【解析】【分析】初中科學常考的物理方法有“控制變量法”、“等效替代法”、“轉換法”、“模型法”等,要認真理解注意區別。【解答】 ① 用光線來表示光的直線傳播,利用了模型法;②盧瑟福建立的原子結構模型 用到了模型法;④學習分子動理論時,用擴散實驗說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用到轉換法;③ 探究種子萌發與溫度、空氣、水分的關系,利用了控制變量法。故答案為:A。16.(2025七下·蒼南期中)我國科學家公布了對嫦娥五號帶回的月球土壤樣品的研究成果,準確測定了月球土壤樣品中40多種元素的含量,以下為部分元素的有關信息(1)由上圖鈉原子結構示意圖推測鈉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2)鋰、鈉兩種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 。(3)鋁失去3個電子,形成陽離子,該離子符號為 。(4)鋰離子電池為手機等內部常用的電池,碳酸鋰是生產鋰離子電池的常用原料,已知 Li 的化合價為+1價,碳酸鋰的化學式為 。【答案】(1)3(2)最外層電子數相同(3)Al3+(4)Li2CO3【知識點】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系;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價的規則與計算;有關化學式的計算和推斷【解析】【分析】(1)根據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進行分析解答。(3)若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多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若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少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電子。(4)根據Li的化合價為+1價,碳酸根顯-2價,進行分析解答。【解答】 (1)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22=2+8+n+2,n=10;周期數=原子核外電子層數,鎵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個電子層,則在元素周期表中,鎵元素位于第四周期。(2)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決定元素種類的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圖中核內質子數的種類有5種,圖中共表示5種元素。決定元素化學性質的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鋰、鈉兩種元素化學性質相似的原因是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相同。(3)鋁核內質子數為13,為鋁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是3,少于4,在化學反應中易失去3個電子而形成帶3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形成Al3+。(4)Li的化合價為+1價,碳酸根顯-2價,碳酸鋰的化學式為Li2CO3。17.(2025七下·蒼南期中)如圖是某些生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示意圖,其中①代表受精過程,②代表發育過程。(1)若圖中生物體代表人,過程②中,人體胎兒發育的場所是 。(2)若圖中生物體代表蝗蟲,過程②需要經歷受精卵、 、成蟲三個階段。(3)有觀點認為“試管嬰兒、克隆技術均沒有經歷過程①,都屬于無性生殖”此觀點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答案】(1)子宮(2)幼蟲(3)不正確,試管嬰兒由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并進行早期胚胎發育,經歷過程①,屬于有性生殖【知識點】人體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昆蟲的生殖方式【解析】【分析】 (1)由親本產生有性生殖細胞,經過兩性生殖細胞(例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成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發育成為新的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無性生殖指的是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2)受精卵是大多數生物的發育起點,新生命的發育都是從受精卵的分裂開始的。由圖可知,①所示的是受精過程,②所示的是發育過程,a是精子,b是卵細胞。【解答】 (1)若圖中生物體代表人,過程②中人體胎兒發育的場所是子宮。(2)若圖中生物體代表蝗蟲,過程②需要經歷受精卵、幼蟲 、成蟲三個階段。(3)克隆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屬于無性生殖;而試管嬰兒的過程中有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18.(2025七下·蒼南期中)前段時間蒼南“紅美人”柑橘大量上市,該品種柑橘,皮很薄,吃起來清爽沒有渣而且沒有籽,口感非常好。(1)“紅美人”可用種子繁殖,而果農一般選擇枳殼(一種酸橙,其味酸苦,對土壤要求相對較低),采用嫁接方式來育苗,如圖乙所示。其中的接穗應是 (選填“紅美人”或“枳殼”),這種繁殖方式的優點是 。(2)接穗插進砧木的楔形切口后,還需用麻繩或塑料條捆緊扎好,其目的是 。(3)柑橘美人家族中還有“黃美人”、 “綠美人”等品種,若將“紅美人”的花粉授到“黃美人”某一朵花雌蕊的柱頭上,受精完成后,由這朵花發育成的柑橘果肉性狀應為哪個品種的口味 。【答案】(1)紅美人;能夠保持母本的優良形狀、繁殖速度快(2)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的結合,提高成活率(3)黃美人【知識點】植物的無性生殖【解析】【分析】 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和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新植物體的性狀與接穗保持一致。嫁接具有迅速擴大優良植株的繁殖量和保持親本的優良性狀的特征。植物進行有性生殖,通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種子,由種子繁殖成的植株是屬于子代。【解答】(1)嫁接時被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能保持接穗的優良性狀,因此, 接穗應是紅美人 。生殖過程沒有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叫做無性生殖。嫁接屬于無性繁殖,具有能夠保持母本的優良形狀和繁殖速度快的特點。(2)嫁接時應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3)由“黃美人”這一朵花的子房發育成的果肉性狀還是“黃美人”品種的口味。19.(2025七下·蒼南期中)小科和小明在探究液體的溫度與粒子運動速度的關系。(1)小科往兩只燒杯中各滴入一滴紅墨水,靜止片刻,觀察兩杯水中紅顏色范圍的大小,發現:B燒杯內紅顏色范圍大。請說明原因:(2)小明用乙圖裝置完成了實驗,但甲、乙兩套裝置的設計不同。你認為哪種裝置更合理 為什么 。【答案】(1)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2)選甲:裝置簡單,材料易得,操作方便,現象明顯;選乙:同一注射器注入紅墨水可以控制紅墨水的噴射速度、時間相同,也可以控制注入的量相同(合量即可)。【知識點】分子的熱運動【解析】【分析】影響擴散的因素:溫度;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解答】(1)影響擴散的因素:溫度;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所以熱水燒杯中紅顏色范圍大。(2)每個裝置都有自己的優點, 根據各自的優點分析。選甲:裝置簡單,材料易得,操作方便,現象明顯;選乙:同一注射器注入紅墨水可以控制紅墨水的噴射速度、時間相同,也可以控制注入的量相同(合量即可)。20.(2025七下·蒼南期中)為了研究綠豆種子萌發的條件,某科技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實驗材料:綠豆種子600粒,培養皿(直徑90mm),脫脂棉, 自動恒溫箱,蒸餾水等。實驗過程:①取培養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時間再冷卻,編號為A、B、C、D、E、F;將脫脂棉在開水中浸泡后冷卻,再平鋪在培養皿內。②挑選600粒種子并隨機分成6等份,然后再均勻地擺放在6只培養皿內,蓋上蓋,放到6只溫度不同的自動恒溫箱內,每隔一天檢查并適時噴水。③6天后,統計各組培養皿內種子的發芽率。結果記錄如下表:組 別 A B C D E F溫度(℃) 10 15 20 25 30 35發芽率(%) 48 74 82 94 86 75(1)根據表中數據,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2)為了在20~30℃區間找到更準確的發芽溫度,應該補充的實驗是 。 (簡要說出操作方法)(3)實驗中培養皿在沸水中煮沸和脫脂棉在開水中浸泡后冷卻,其目的是 。(4)有同學建議:600粒種子太浪費了,用12粒飽滿而完整的綠豆種子隨機平均分成6組進行實驗即可,但是該小組同學討論之后并沒有采納他的建議,原因是 。(5)科技小組為了提高種子萌發率,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育種箱。請說出育種箱能提高種子萌發率的設計原理: 。 (寫出一點)【答案】(1)種子的發芽率先隨著溫度的增加而增加,再隨著溫度的增加而減少(2)在20℃~30℃之間分別設置5組(或10組)不同溫度,重新進行以上實驗并測得各組發芽率(3)消毒殺菌,防止外界因素的干擾(4)每組2粒種子太少,無法避免實驗的偶然性(5)育種箱配備的恒溫墊,為種子萌發提供了適宜的溫度。 育種箱留有幾個透氣孔,有利于空氣進入為種子萌發提供空氣。 育種箱中有吸水棉為種子萌發提供水份。【知識點】種子萌發的過程與必要條件【解析】【分析】種子的萌發的環境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解答】 (1)根據表中數據,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25℃小麥種子的發芽率最高(種子的發芽率先隨著溫度的增加而增加,再隨著溫度增加而減少).(2)為了在20~30℃區間找到更準確的發芽溫度,應該補充的實驗是在20℃~30℃之間分別設置5組(或10組)不同溫度,重新進行以上實驗并測得各組發芽率(簡要說出操作方法).(3)實驗中培養皿在沸水中煮沸和脫脂棉在開水中浸泡后冷卻,其目的是消毒殺菌,防止外界因素的干擾.(4)多次實驗可以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得到普遍的結論。(5)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為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育種箱配備的恒溫墊,是為種子萌發提供了適宜的溫度。種子萌發除了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還需要充足的空氣,育種箱留有幾個透氣孔,就是為種子萌發過程提供需要的空氣。21.(2025七下·蒼南期中)課外研究小組的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培養了大腸桿菌,用于探究大蒜對大腸桿菌的生長和繁殖是否有抑制作用。實驗步驟及結果如下:①將新鮮大蒜壓成蒜泥,雙層紗布包住擠壓過濾,制成100%大蒜提取液。②用無菌水將100%大蒜提取液依次稀釋成濃度為50%、25%的稀釋液。③吸取適量且等量的不同濃度大蒜提取液,分別滴入制備好的含大腸桿菌的培養皿中。④將培養皿放入37℃恒溫培養箱內18~24小時。⑤拍照記錄抑菌圈大小,并測量其直徑。(1)實驗中,通過 反映抑菌效果 (2)如圖1所示,含大腸桿菌菌群的培養皿中加入100%大蒜提取液后,周圍出現了抑菌圈,說明 。(3)小組成員經查閱資料得:大蒜中的主要抑菌成分是大蒜素,完整的蒜瓣被破壞后才會形成大蒜素。請你說說能充分發揮大蒜抑菌效果的食用方法: 。(4)有同學們認為上述實驗不夠嚴謹,其理由是 。(5)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通過煮沸的方式殺菌。如圖3是餐具上細菌在100℃沸水中的存活情況。人們在餐館用餐前,常常會將餐具用開水燙一燙后再使用,認為這樣就干凈了。據圖分析,這種做法有道理嗎 并闡述理由 。【答案】(1)出現抑菌圈的大小(2)大蒜可以抑制大腸桿菌生長(3)將大蒜切碎食用(4)沒有設置對照組(5)沒有道理,燙一燙時間過短,據圖可知,至少20分鐘以上可以達到滅菌效果【知識點】實驗步驟的探究;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細菌與人的關系【解析】【分析】 對照實驗:在探究某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對研究對象進行的除了該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根據變量設置對照實驗,使實驗結果具有說服力。一般來說,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處理的,就是對照組。【解答】 (1)實驗中,通過出現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抑菌效果,抑菌圈的大小的大小越大,抑菌效果越好;(2)圖1中加入大蒜提取液后,周圍出現了抑菌圈,則說明在大蒜提取液周圍的細菌較少甚至沒有,可以說明大蒜可以抑制大腸桿菌的生長和繁殖。抑菌圈范圍越大,則說明抑菌效果越好,據圖2可知100%大蒜提取液的抑菌圈直徑最大,抑菌效果最佳。(3)科學研究表明,大蒜中主要的抑菌成分是大蒜素。完整的大蒜瓣破壞后才會形成大蒜素。根據以上資料,在生活中能充分發揮大蒜抑菌效果的大蒜食用方法:將大蒜搗成蒜泥或切碎后食用。(4)為使實驗更加嚴謹,要設置空白對照,則需要選取等量的無菌水置于培養皿中作為對照。(5)根據圖像分析即可。沒有道理,燙一燙時間過短,據圖可知,至少20分鐘以上可以達到滅菌效果。22.(2025七下·蒼南期中)19世紀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原子是不可分的。1897年湯姆生發現了帶負電的電子,并提出類似“西瓜”的原子模型。為進一步探究原子的結構,1911年英國科學家盧瑟福進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轟擊金箔實驗。①放射源——放射性物質放出α粒子(帶正電荷),質量是電子質量的7000倍;②金箔——作為靶子,厚度1μm,重疊了3000層左右的原子;③顯微鏡——通過顯微鏡觀察閃光,且通過360度轉動可觀察不同角度α粒子的到達情況。【收集證據】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a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像是被彈了回來,如乙圖所示。【猜想與假設】a粒子遇到電子后,就像飛行的子彈碰到灰塵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而結果卻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否則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釋與結論】(1)盧瑟福得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這一推論的依據 。(2)請你根據對原子結構的認識,分析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 。(3)盧瑟福認為“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下列圖像能支持這個結論 。(4)從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過程中,我們發現____。(可多選)A.科學模型的建立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B.模型在科學研究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C.波爾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們對原子結構的認識達到了完美的境界D.人類借助模型的建立,對原子的認識逐漸接近本質E.人的認識是隨著科學的進步尤其是實驗技術的提高而發展的【答案】(1)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 (合理即可)(2)原子核帶正電荷,原子核外的電子帶負電荷,且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合理即可)(3)A(4)A;B;D;E【知識點】原子的構成;原子結構的探索過程【解析】【分析】根據原子的結構以及實驗現象來分析; 根據原子內部絕大部分空間是空的,絕大多數a粒子穿過后方向不變進行分析;根據原子的種類由質子數決定進行分析。【解答】(1)盧瑟福得出“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質量集中到了一個很小的結構上”這一推論的依據是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故答案為: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后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是有少數α粒子卻發生了較大的偏轉,并且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2)原子不顯電性的原因是原子核帶正電荷,原子核外的電子帶負電荷,且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故答案為:原子核帶正電荷,原子核外的電子帶負電荷,且電量相等,電性相反,所以整個原子不顯電性;(3)盧瑟福的α粒子散射實驗中,大多數α粒子能穿過金箔且不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只有少數α粒子會發生較大偏轉,極少數α粒子甚至被反彈回來。在給出的圖像中,A圖像顯示大多數α粒子的偏轉角度為0,即大多數α粒子能直線穿過,這與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結論相符合;故答案為:A;(4)A、從原子結構模型的建立過程來看,從道爾頓的實心球模型,到湯姆生的葡萄干面包模型,再到盧瑟福的核式結構模型,以及后續其他科學家的改進,科學模型在不斷完善和修正,故A說法正確;B、通過各種原子結構模型,科學家們能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原子的性質和結構,模型在科學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故B說法正確;C、波爾的原子模型雖然有一定的進步性,但并不是完美的,后來還有其他更完善的模型被提出,故C說法錯誤;D、隨著原子結構模型的不斷發展,人類對原子的認識也越來越接近其本質,故D說法正確;E、原子結構模型的不斷發展是建立在科學技術尤其是實驗技術不斷提高的基礎上的,這也體現了人的認識隨著科學進步而發展,故E說法正確。故答案為:ABDE。23.(2025七下·蒼南期中)在學習了電解水實驗后,小科和小明嘗試完成家庭小實驗: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器材自制電解水實驗裝置并實驗。以下是項目學習記錄單(部分),據此回答以下題目:實驗材料:橡膠手套,一次性透明塑料杯一只,石墨筆芯2支,9伏電池1節,鱷魚夾導線2根,小試管2支,火柴,小木條,蠟燭。小科和小明利用上述材料設計了實驗裝置示意圖,同時針對裝置的科學性設計了評價表。 優秀 合格 待改進指標一 裝置能穩定產生明顯氣泡 氣泡少且間斷性產生 無可見氣泡指標二 有獨立雙通道氣體收集結構并能測量氣體體積 有獨立雙通道氣體收集結構但不能測量體積 沒有收集氣體裝置(1)在實驗中通電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兩支試管內的液面下降,且左邊下降比右邊快,檢驗右邊管中氣體的方法 。(2)根據評價表,該裝置“指標一”被評為“優秀”,結合評價表,判斷該裝置的“指標二”評價等級,并闡述理由 。(3)如圖是水的電解過程的微觀示意圖,請補充完整。(4)小科和小明改進裝置后進一步探究影響電解水速度的因素,他在水中加入一定量小蘇打溶液以增強其導電性(小蘇打本身不會減少)。實驗中記錄數據如下表:蒸餾水體積/毫升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加入10mL 小蘇打的濃度 0 10% 15% 20% 25% 30% 35%收集氫氣時間/秒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收集到氫氣體積/mL 1 4 7 11 15 18 20根據實驗數據可推知,水電解一段時間后,電解速度會 (選填不變、加快或減慢)。【答案】(1)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管口,木條復燃,則說明該氣體是氧氣(2)合格,有獨立雙通道氣體收集結構但不能測量體積(3)(4)加快【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構成物質的粒子模型;氧氣的檢驗和驗滿【解析】【分析】根據電解水時“正氧負氫、氧一氫二”,以及氧氣具有助燃性來分析;根據該裝置有獨立雙通道氣體收集結構但不能測量體積來分析;根據電解水時,每個水分子分解成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來分析;根據小蘇打的濃度越大,單位時間內收集的氫氣越多來分析。【解答】(1)電解水時“正氧負氫、氧一氫二”,在實驗中通電一段時間后,觀察到兩支試管內的液面下降,且左邊下降比右邊快,則右邊產生的是氧氣,氧氣具有助燃性,檢驗右邊管中氣體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氣體中,若木條復燃,則證明是氧氣。(2)根據評價表,該裝置“指標一”被評為“優秀”,結合評價表,該裝置的“指標二”評價等級是合格,理由是該裝置有獨立雙通道氣體收集結構但不能測量體積。(3)電解水時,每個水分子分解成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則2個水分子分解成4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過程中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4)根據實驗數據可推知,小蘇打的濃度越大,單位時間內收集的氫氣越多,所以水電解一段時間后,小蘇打濃度變大,電解速度會加快。24.(2025七下·蒼南期中)清明節食用“清明果”是溫州傳統習俗。制作時需將鼠曲草切碎后與糯米粉混合揉團,蒸熟后制成青綠色的清明果。鼠曲草中富含多種人體所需氨基酸,其中一種亮氨酸(化學式 能促進肌肉蛋白質合成。請回答下列問題:(1)亮氨酸中C、N元素的質量比為 。(2)計算亮氨酸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保留1位小數)(3)6.55克亮氨酸中的氮元素質量為多少克 (保留1位小數)【答案】(1)36: 7(2)亮氨酸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3)氮元素的質量為6.55g×10.7%=0.7g【知識點】元素的符號及其意義;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解析】【分析】(1)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解答;(2)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100%,進行分析解答;(3)根據元素的質量=化合物的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解答。【解答】(1)亮氨酸中C、N元素的質量比為(12×6):14= 36:7。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教學診斷性測試 七年級科學試題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教學診斷性測試 七年級科學試題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