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第三中學2024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中考試 科學試題卷(1-2章)1.(2024七上·永康期中)2023年9月21日,“天宮課堂”第四課正式開講。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在問天實驗艙內進行授課。關于太空實驗,下列不屬于科學問題的是( )A.太空中哪顆星星最美B.帶入太空的種子能否萌發C.熔化了的金屬液滴為什么成球形D.失重環境下使用超長吸管喝水是否更輕松【答案】A【知識點】認識科學【解析】【分析】科學問題是指一定時代的科學家在特定的知識背景下提出的關于科學知識和科學實踐中需要解決而尚未解決的問題。【解答】A.夜空中哪顆星星最美是人的主觀認識,不屬于科學問題,A符合題意。B.帶入太空的水稻能否萌發,屬于科學問題,B不符合題意。C.熔化了的金屬液滴為什么成球形,屬于科學問題,C不符合題意。D.失重環境下使用超長吸管喝水是否更輕松,屬于科學問題,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2024七上·永康期中) 下列關于實驗室安全守則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滅火器、急救箱等應急情況處理器材所在的位置,應牢記在心B.不能用未經清洗的滴管,吸取別的液體C.如果被化學試劑灼傷,應用緩緩的流水沖洗1分鐘以上D.實驗結束后,應將固體垃圾、有害有毒溶劑直接倒入水槽,并用水沖走【答案】D【知識點】實驗室的安全與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解析】【分析】根據實驗室安全規則、實驗操作的注意事項來的分析。【解答】 A、滅火器、急救箱等應急情況處理器材所在的位置,應牢記在心,發生緊急情況時,能隨手拿到,故A正確;B、不能用未經清洗的滴管,吸取別的液體,以防造成試劑污染,故B正確;C、如果被化學試劑灼傷,應用緩緩的流水沖洗1分鐘以上,故C正確;D、實驗結束后,應將固體垃圾、有害有毒溶劑集中處理,不能直接倒入水槽,并用水沖走,以防造成環境污染,故D錯誤。故答案為:D。3.(2024七上·永康期中)生物能夠表現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現象。下列古詩描述的現象中不包含生命現象的是(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C.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D.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答案】A【知識點】識別生物與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答】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自然現象,不是生命現象,A符合題意。B、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體現了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屬于生命現象,B不符合題意。C、“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意思是來往的蝴蝶在花叢中時隱時現,點水的蜻蜓在湖面上緩緩飛舞,蝶類在采食、蜻蜓在產卵,體現了生物能生長和繁殖,C不符合題意;D、“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意思是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體現了分解者把落花分解成無機物,歸還土壤,再被植物吸收利用,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4.(2024七上·永康期中) 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加熱液體 B.滴加液體C.讀取液體體積 D.點燃酒精燈【答案】C【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 根據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進行分析判斷。根據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根據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根據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進行分析判斷。【解答】 A、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圖中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圖中所示操作錯誤。B、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操作,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圖中所示操作錯誤。C、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所示操作正確。D、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圖中所示操作錯誤。故答案為:C。5.(2024七上·永康期中) 最近,在浙江杭州、湖州等地發現了號稱植物界“大熊貓”的中華水韭,其株高15~30厘米,根莖肉質、塊狀,葉多汁、鮮綠色,孢子囊橢圓形。在植物分類上中華水韭屬于(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藻類植物【答案】C【知識點】種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 藻類植物特點:無根、莖、葉的分化;苔蘚植物特點:無根、有莖、葉分化;蕨類植物特點:有根、莖、葉分化。裸子植物特點:有根、莖、葉、種子,無花、果實,種子裸露無包被;被子植物特點: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解答】 根據題意可知,該植物有根、莖、葉器官,且存在孢子囊,因此水韭屬于蕨類植物,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6.(2024七上·永康期中)下列說法中,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A.正常人的體溫約為39.2℃ B.小明的課桌高約為80dmC.一個教室內空氣體積約為200m3 D.科學老師的身高是170mm【答案】C【知識點】長度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 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 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解答】 A.正常人的體溫約為37℃,故A不合實際;B.中學生的身高在165cm=16.5dm左右,課桌的高度大約是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在8dm左右,故B不合實際;C.一個教室內的長、寬、高,分別為10m、7m、3m,空氣體積約為10m×7m×3m=210m3,與200m3相差不大,故C符合實際;D.科學老師的身高約為1.7m=1700mm,故D不合實際。故選C。7.(2024七上·永康期中)洋蔥被稱為“蔬菜皇后”,對癌癥、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某興趣小組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視野中出現氣泡(如圖),原因可能是( )A.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 B.撕的表皮細胞太厚C.沒有用紅墨水染色 D.光圈沒有對準通光孔【答案】A【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正確地的步驟概括為擦、滴、撕、展、蓋、染、吸。解題的關鍵是熟悉顯微鏡的使用和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解答】使用顯微鏡觀察制成的臨時裝片時,發現出現很多氣泡現象,因為蓋片不規范。蓋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故選A。8.(2024七上·永康期中)港珠澳大橋不僅因超大的建筑規模、空前的施工難度和頂尖的建造技術聞名世界,同時也是海洋開發和環境保護結合的典型范例,在該項目中投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的保護費用達八千萬元。保護中華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 )A.移入海洋館 B.建立自然保護區C.完善法律法規 D.收集白海豚做標本【答案】B【知識點】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與保護【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樣性面臨著嚴重的威脅,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我們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解答】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指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又叫就地保護。除了建立自然保護區之外,人們還把把瀕危物種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又叫遷地保護。此外還建立了種質庫,以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另外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我國相繼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等法律,此外對破壞者還采取法制教育和處罰等措施對于我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見B符合題意。故選:B。9.(2024七上·永康期中) 體溫計是同學們日常最熟悉的測量工具之一。某支體溫計的水銀面位于38℃,某同學在未甩的情況下,先后測出三位同學的體溫:甲為38℃,乙為39℃,丙為39℃。則一定正確的是( )A.甲同學 B.乙同學 C.丙同學 D.全部正確【答案】B【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 體溫計的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工作的,其測量范圍是35~42℃,體溫計有縮口,將體溫計拿離人體后,體溫計能夠保持示數不變,所以在使用溫度計測量體溫之前要用力向下甩【解答】 如果待測人的體溫高于溫度計原來的示數38℃,體溫計中液面就會上升,如果待測人的體溫度低于或等于溫度計原來的示數38℃,溫度計示數仍然顯示38℃.所以在使用溫度計測量體溫之前要用力向下甩。所以用讀數為38℃的體溫計依次測量甲為38℃,甲的體溫低于或等于38℃,乙為39℃,測完乙后未甩示數為39℃,若丙的體溫低于或等于39℃,體溫計的示數都為39℃,故乙肯定正確,甲和丙也可能正確,故B正確。故答案為:B。10.(2024七上·永康期中)制作臨時裝片的一般步驟是( )①染色 ②撕取實驗材料 ③擦拭載、蓋玻片 ④在載玻片中央滴清水 ⑤蓋蓋玻片 ⑥將實驗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平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⑥⑤①④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答案】C【知識點】觀察細胞【解析】【分析】臨時玻片標本制作的步驟,可概括為:擦片→滴水→取材→入水→蓋片→染色等幾步,解答時首先明確各步驟的含義,然后按先后順序排列。【解答】根據分析可知:擦片--擦凈載玻片;滴水--滴一滴生理鹽水或清水于載玻片上;取材--取樣品;將樣品展于滴了生理鹽水或清水的載玻片上;蓋片--蓋上蓋玻片;染色--將染液滴于蓋玻片一側,用濾紙從另一側吸去染液。故選:C11.(2024七上·永康期中)人們為了認識事物,常常要進行比較法,下列關于"比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用溫度比較物體冷熱程度B.用長度比較物體長短C.用面積比較物體占有空間大小D.用放大倍數比較顯微鏡放大能力【答案】C【知識點】長度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科學探究觀察工具【解析】【分析】A.根據溫度的定義進行解答;B.根據長度的定義進行解答;C.根據體積的定義進行解答;D.根據顯微鏡的作用進行解答。【解答】A.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因此用溫度比較物體冷熱程度,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長度是表示物體長短的物理量,因此用長度比較物體長短,故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體積是表示物體占用空間的大小,因此用體積比較物體占有空間大小,故C錯誤,但符合題意;D.顯微鏡可以觀察非常小的物體,因此用放大倍數比較顯微鏡放大,故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2.(2024七上·永康期中) 下列“錯誤操作”與相對應的“測量結果”一致的是( )選項 錯誤操作 測量結果① 用皮尺測量物體長度時, 皮尺未拉直 偏大② 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 ,將溫度計移出沸水讀數 偏大③ 使用量筒測量未知液體體積時 ,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 偏小④ 測量一物體的長度時 ,若使用了放大鏡讀刻度尺的值 偏大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知識點】長度的測量;體積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將皮尺拉的太緊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小,沒有拉緊測量結果會偏大;根據溫度計的使用規則進行分析;根據“俯大,仰小,平正好”的規律,進行讀數及誤差分析;測量一物體的長度時,若使用了放大鏡讀刻度尺的值,結果不變。【解答】 A、用皮尺測量物體長度時,如果沒有拉緊,導致標準長度偏小測量結果比真實值偏大,故A正確;B、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否則溫度計示數會降低,測量結果偏小,故B錯誤;C、用量取液體體積時,量筒要放平,讀數時視線應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相平;若俯視液面,讀數比實際體積偏大,故C錯誤;D、測量一物體的長度時,若使用了放大鏡讀刻度尺的值,結果不變,故D錯誤。故答案為:A。13.(2024七上·永康期中)三星堆遺址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從三星堆中出土的銅雞、石蟾蜍、陶豬和銅蛇中,其原型屬于哺乳動物的是( )A.銅雞 B.石蟾蜍C.陶豬 D.銅蛇【答案】C【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解析】【分析】 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有毛,牙齒分化,體腔內有膈,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達,體溫恒定,胎生,哺乳。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生殖發育特點,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解答】 ABD、銅雞屬于鳥類,石蟾蜍屬于兩棲動物,銅蛇屬于爬行動物,不符合題意;C、陶豬胎生、哺乳,屬于哺乳動物,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4.(2024七上·永康期中)下列有關科學技術的作用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科學技術使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和舒適B.科學技術是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C.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發現了許多自然的奧秘D.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只有積極作用,沒有負面影響【答案】D【知識點】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關系;認識科學【解析】【分析】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不斷地改善人們的生活,推動社會的進步。同時也會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對環境造成了破壞。【解答】科學能改善人們的生活,推動社會的進步。故A正確。科技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故B正確。科學要研究各種自然現象,尋找它們產生、發展的原因和規律,科學技術的發展能使人們發現了許多自然的奧秘。故C正確。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既有積極作用,又有負面影響。故D錯誤。故應選D。15.(2024七上·永康期中)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測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體的長度。在5℃時測得的長度為L1,在 30℃時測得的長度為L2。如果兩次的測量方法都正確,且L1>L2。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乙兩種材料膨脹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脹程度大B.如果在15℃時取甲、乙兩材料的長度均是1米,則降低相同溫度后甲的長度大于乙的長度C.如果在15℃時取甲、乙兩材料的長度均是1米,則升高相同溫度后甲的長度大于乙的長度D.以上三種情況都不對【答案】C【知識點】長度的測量【解析】【分析】(1)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其實得到的測量值就是物體的真實長度與尺上單位長度的比值;(2)刻度尺的材料溫度升高后膨脹程度大,那么溫度降低后縮小程度也大。據此分析即可。【解答】A.如果兩種物質的膨脹程度相同,那么兩個溫度下測得的結果應該是相同的;因為L1>L2,所以L2B.因為升高相同的溫度時乙的膨脹程度小,那么降低相同的溫度時乙縮小的程度也小,因此如果在15℃時取甲、乙兩材料的長度均是1米,則降低相同溫度后乙的長度大于甲的長度,故B錯誤;C.因為升高相同的溫度時乙的膨脹程度小,所以如果在15℃時取甲、乙兩材料的長度均是1米,則升高相同溫度后甲的長度大于乙的長度,故C正確;D.綜上所述,故D錯誤。故選C。16.(2024七上·永康期中) 現有下列儀器,根據要求填空:(1)儀器D的名稱為 。(2)作為熱源加熱的是 (填字母,下同),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的是 。【答案】(1)試管(2)F;A【知識點】常用儀器的名稱;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 根據儀器的名稱及其用途來分析。【解答】 (1)據圖可知,儀器D的名稱是試管;(2)用作熱源的儀器是酒精燈;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的儀器是膠頭滴管。17.(2024七上·永康期中) 科學研究過程中經常要進行測量,測量時正確讀數很關鍵,請根據圖示填空。(1)如圖所示,用四把刻度尺測同一木塊的長度。①圖中四種測量方法正確的有 (填字母)。②正確的測量方法中,木塊長度精確度更高的測量值為 厘米。(2)如圖所示,有兩種不同類別的溫度計。其中圖甲溫度計的讀數是 ℃。【答案】(1)A、C;3.30(2)-12【知識點】長度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1)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正確放置:刻度尺邊緣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須緊貼被測對象,不能“懸空”;測量能夠達到的準確程度決定于測量工具的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①溫度計讀數要先確定分度值、是零上還是零下,再根據液面位置讀數;②體溫計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遇熱液柱可以通過縮口上升,遇冷液柱會在縮口處斷開而不能自行下降,使用之前必須用手向下甩,才能使停在玻璃管內的水銀回到玻璃泡內;【解答】(1)A.圖中刻度尺帶刻線的一側與物體緊貼,且從0刻線開始起測,使用符合要求,故A正確;B.刻度尺的有刻度線的一側沒有緊靠被測長度,故B錯誤;C.圖中刻度尺帶刻線的一側與物體緊貼,且從0刻線開始起測,使用符合要求,故C正確;D.刻度尺的有刻度線的一側沒有緊靠被測長度,故D錯誤。故答案為:AC。A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5mm,C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C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較小,測量精確度更高,則讀數為3.30cm。(2)圖甲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且刻線數值往下越來越大,表示為零下的溫度,則讀數為-12℃。18.(2024七上·永康期中) 金秋十月,甘蔗豐收。甘蔗是制糖的主要原料,糖廠榨完蔗糖,會剩下很多的甘蔗渣,將甘蔗渣加工成紙漿后,倒入模具就變成了紙盒。這樣做成的紙盒最大優點是環保,用完之后,放在土里六個月就能自然降解,對環境十分友好。(1)甲、乙兩圖中,可能是甘蔗細胞的是 (填“甲”或“乙”)。(2)甘蔗的莖能夠直立,這與細胞結構中 (填字母)的保護和支持作用有關。葉肉細胞具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是 (填名稱)。【答案】(1)乙(2)E;葉綠體【知識點】細胞的結構【解析】【分析】 圖中A細胞核、B葉綠體、C液泡、D細胞質、E細胞壁、F細胞膜。【解答】 (1)乙圖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是植物細胞圖,甘蔗屬于植物,因此,可能是甘蔗細胞的是乙。(2)甘蔗的莖能夠直立,這與細胞結構中E細胞壁的保護和支持作用有關。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因此,葉細胞具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是B葉綠體。19.(2024七上·永康期中)小永在實驗室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請完成以下問題。(1)實驗桌上擺放有以下三瓶試劑:①清水,②0.9%的生理鹽水,③碘液,需要用到的試劑有 。(2)小永按正確的方法完成臨時裝片制作后,接下來他想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如圖甲是使用顯微鏡的幾個操作步驟,則正確的排序為 。(3)用顯微鏡觀察臨時裝片時,看到的物像有些模糊。要使物像更加清晰,應調節圖乙所示顯微鏡的 (填序號)。【答案】(1)①③(2)③①②④(3)②【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1)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單的總結為:擦、滴、撕、展、蓋、染、吸。(2)使用顯微鏡的步驟: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整理與存放。(3)乙圖中:①粗準焦螺旋、②細準焦螺旋、③物鏡、④反光鏡。【解答】(1)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包括:擦、滴、撕、展、蓋、染。向潔凈的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是①清水,目的是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染色時,在蓋玻片一側滴1~2滴③碘液,在蓋玻片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碘液對細胞進行染色。(2)使用顯微鏡的步驟:取鏡和安放;③對光;觀察;整理與存放。其中觀察時:①把所要觀察的載玻片放到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載玻片。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④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所以圖甲中正確操作順序是③①②④。(3)細準焦螺旋使鏡頭上升或下降的范圍小,能使焦距更準確,調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用顯微鏡觀察臨時裝片時,看到的物像有些模糊,要使物像更加清晰,應調節顯微鏡的②細準焦螺旋。20.(2024七上·永康期中) 杭州塘棲盛產枇杷,枇杷是一種深受大眾喜歡的水果(圖甲),枇杷有許多品種:大紅袍、夾腳、寶珠、軟條白沙、及照種等,請結合圖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枇杷汁水酸甜,汁水主要來自細胞結構中的 (填結構名稱)。(2)乙為植物的部分檢索表,枇杷這一物種屬于 (填圖中的字母),因此枇杷是 植物(填“被子”或“裸子”)。【答案】(1)液泡(2)A;被子【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種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液泡,植物體綠色部分的細胞還有葉綠體。在二歧分類檢索表中,每一個分類特征都將待分類的群體一分為二,逐步縮小范圍,直至確定其分類地位。種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稱為被子植物。【解答】(1)液泡內含有細胞液,溶解著多種物質。所以枇杷汁水酸甜,汁水主要來自細胞結構中的液泡。(2)枇杷是有種子的,并且種子有包被,所以枇杷屬于圖中的A類,屬于被子植物。21.(2024七上·永康期中)《西游記》中有許多人物是有原型的,如唐僧的原型是高僧玄奘,孫悟空的原型是猴。(1)豬八戒的原型是豬,豬屬于脊椎動物中的哺乳動物,這類動物的特點是 。(2)妖怪蟒蛇精的原型是蟒蛇。蟒蛇是國家二級保護爬行動物,陸生,用肺呼吸,體溫 (選填“恒定”或“不恒定”)。(3)妖怪蜘蛛精的原型是蜘蛛,蜘蛛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 動物。【答案】(1)胎生哺乳(2)不恒定(3)節肢【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常見的無脊椎動物;體溫的控制【解析】【分析】(1)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通常有毛;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體腔內有膈,用肺呼吸;體溫恒定;胎生、哺乳。(2)根據動物的體溫是否恒定,可以把動物分為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恒溫動物只有鳥類和哺乳動物,其它動物都為變溫動物。【解答】(1)豬八戒的原型是豬,豬屬于脊椎動物中的哺乳動物。哺乳動物的主要特點是胎生、哺乳。(2)蟒蛇是國家二級保護爬行動物,爬行動物的主要特點是陸生,用肺呼吸,并且體溫不恒定。它們需要依靠外界環境來調節體溫,不能像恒溫動物那樣維持恒定的體溫。(3)蜘蛛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節肢動物的主要特點是身體分節,并且附肢也分節,這使得它們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適應性。22.(2024七上·永康期中) 小科手上有體積相同的20個小玻璃球,他想知道一個小玻璃球的體積,但手里沒有量筒,只有一把刻度尺和一個容積為480厘米3的瓶子,瓶子下端為均勻的圓柱體。他利用這個瓶子和適量的水進行了如下操作:步驟1:先測量出沒放小球時,瓶中水的高度為10厘米,再將瓶子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測量出瓶中無水部分的高度為6厘米。步驟2:小明將20個小玻璃球輕輕放入瓶中,測得瓶中水面高12厘米(未超出瓶子下方均勻部分)。結合這些數據,進行下列計算:(1)瓶中水的體積為 ;(2)每個小球的體積為 。【答案】(1)300mL(2)3cm3【知識點】體積的測量【解析】【分析】(1)根據瓶子空氣體積不變,瓶子的容積可以看作是高度為10cm+6cm的圓柱的體積,而瓶子的容積為480立方厘米,據此得出截面積,瓶子中的水的高度為10厘米,得出瓶中水的體積;(2)計算出瓶內的水上升的高度,計算瓶內水上升的水的體積就是20個小球的體積,由此求出20個小球的體積,再除以20求出每個小球的體積。【解答】(1)瓶子的底面積瓶中水的體積為V水=Sh水=30cm2×10cm=300cm3(2)20個小玻璃球的體積V'=Sh'=30cm2×(12cm-10cm)=60cm3每個小球的體積為23.(2024七上·永康期中) 不同材質的服裝其應用的場景不同。如下雨天,人們會穿防水的沖鋒衣;爬山時,人們會換上透水登山服等。某校同學就班級運動服的材質與布料的吸水性等問題展開了討論與研究。(1)提出問題: 。(2)建立假設:布料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種類有關。制訂計劃,即實驗設計。①所需器材:三個形狀和大小相同的燒杯,質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滌綸布各一塊,足夠的水。②主要步驟:將三個燒杯中倒入 的水,分別將三塊布放入各個燒杯中讓水浸透,然后將三塊布分別取出。(3)獲取事實與證據:從方便和準確的角度看,應觀察和比較 ,將現象記入下表。布料種類 滌綸 麻 棉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較少 最少布塊所含水量 最少 較多 最多(4)得出結論: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可知,布料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種類有關且 類的布料吸水能力最強。【答案】(1)布料的吸水能力與什么因素有關呢?或布料的吸水能力是否與布料的種類有關呢?(2)等量(3)杯中所剩的水量(4)棉【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解析】【分析】 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和干擾。【解答】 (1)科學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問題,根據后續建立的假設“布料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種類有關”,可以提出類似“布料的吸水能力與什么因素有關呢?”或者“布料的吸水能力是否與布料的種類有關呢?”這樣的問題,明確探究的方向。(2)②在進行實驗設計時,為了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需要控制變量。這里要探究布料種類對吸水能力的影響,除了布料種類這個變量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相同。所以在三個燒杯中倒入等量的水,這樣才能排除水量不同對實驗結果的干擾。(3)從方便和準確的角度看,觀察和比較杯中所剩的水量是比較合適的。因為將布放入水中浸透后取出,杯中剩余水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布吸收水量的多少,通過比較剩余水量的差異,就能直觀地判斷出不同布料的吸水能力。(4)從實驗記錄的數據“杯中所剩水量:滌綸最多,麻較少,棉最少;布塊所含水量:滌綸最少,麻較多,棉最多”可以看出,布料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種類有關,而且棉類布料吸收的水分最多,棉類的布料吸水能力最強。24.(2024七上·永康期中) “鮮花如何保鮮”是人們關心的一個問題。某小組同學為了探究“延長鮮花保鮮時間的條件”,設計如下實驗:①取兩個等大的花瓶,分別標上A和B;②在A和B中分別注入等量的清水,然后往A中加入2顆維生素C,并攪拌使之溶解;③在A和B中各插上三枝生理狀態接近的鮮花,放在相同的環境中,每隔3小時觀察一次,并做好記錄。(1)該小組設計這個實驗想要檢驗的假設是 。(2)B組的作用是 。(3)如果上述假設成立,則實驗觀察到的結果是 。(4)根據你的日常生活經驗,寫出影響鮮花保鮮時間的其它一個條件: 。【答案】(1)維生素C可能能延長鮮花的保鮮時間(2)對照(3)A組鮮花的保鮮時間長于B組(4)溫度;濕度;澆水頻率;澆水量;定期更換花瓶內的水【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解析】【分析】 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和干擾。【解答】 (1)實驗中,A花瓶加入了維生素C,B花瓶沒有加,其他條件都相同,所以該小組設計這個實驗想要檢驗的假設是:維生素C可能會延長鮮花的保鮮時間,通過對比兩組鮮花的保鮮情況來驗證這一假設。(2)在這個實驗中,B組沒有添加維生素C,它的作用是作對照。對照實驗是科學研究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通過設置對照組,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實驗變量(維生素C)對實驗結果(鮮花保鮮時間)的影響,使實驗結果更具說服力。(3)如果上述假設成立,即維生素C確實能延長鮮花的保鮮時間,那么實驗觀察到的結果應該是:加入了維生素C的A組鮮花的保鮮時間長于B組(沒有加入維生素C)。(4)除了維生素C外,影響鮮花保鮮時間的條件還有很多。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我們可以知道溫度、濕度、澆水頻率、澆水量以及定期更換花瓶內的水等都是影響鮮花保鮮時間的重要因素。比如溫度,適宜的低溫環境可以減緩鮮花的呼吸作用和水分蒸發,延長保鮮時間;濕度,合適的空氣濕度能減少鮮花水分散失,防止花朵枯萎;澆水頻率和澆水量也很關鍵,過多或過少的水分都可能影響鮮花生長;定期更換花瓶內的水,能保持水的清潔,減少細菌滋生,有利于鮮花保鮮。25.(2024七上·永康期中) 甲、乙是兩個不同品牌,相同容積的保溫杯,為了比較這兩個保溫杯盛水時的保溫效果,某同學在室內進行了實驗:他將等量的100℃的開水,同時倒入兩個杯子中,蓋好蓋子。每隔1小時測得一次水溫。得到了一段時間內甲、乙兩個保溫杯內的實驗數據,根據數據繪制的圖像如圖所示,請你根據圖像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問題:(1)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和 。(2)根據圖像可以看出:保溫效果好的保溫杯是 (填“甲”或“乙”),判斷的依據是 。【答案】(1)溫度計;秒表(2)乙;相同情況下,乙瓶水溫下降更慢【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時間的測量【解析】【分析】 (1)實驗過程中要分析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需要測量溫度和時間,所以我們需要測量溫度和時間的工具;(2)實驗中要保證水的初溫和水的質量是相同的,這樣可以直接觀察溫度計示數的變化情況來判斷保溫材料的性能情況。【解答】(1)根據圖像可知,需要記錄不同時間下水的溫度,因此需要的測量工具有秒表和溫度計。(2)據圖可知,隨時間變化過程中,乙杯中的水溫度變化較慢,說明保溫效果好的保溫杯是乙。26.(2024七上·永康期中) 一些同學沉溺于電腦網絡游戲,長時間的電腦輻射對他們的身體有沒有傷害呢?有人做了這樣一組實驗:將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隨機分成兩組,每組8只。甲組置于未開機的電腦前,乙組置于開機電腦前;其他飼養條件相同。六十天后獲得關于體重增長量和精子畸形率的實驗數據分別如圖:(1)本實驗探究的問題是:電腦輻射對 的身體有沒有傷害?(2)實驗設置的變量是____。A.電腦游戲種類 B.電腦是否開機 C.大鼠的身體狀況(3)每個實驗組都用了8只而不是1只大鼠,目的是 。(4)從圖中可看出,電腦輻射影響了 組大鼠的體重增長和精子的正常發育。【答案】(1)成年雄性大鼠(2)B(3)避免實驗偶然性(4)乙【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解析】【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設計→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對照實驗是只有一個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實驗條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實驗的變量。【解答】(1)提出問題是探究實驗的前提和基礎,根據題中材料可知本實驗要探究電腦輻射對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2)甲組大鼠和乙組大鼠的飼養條件相同,只是甲組置于未開機的電腦前,乙組置于開機電腦前,這一點不同,可以形成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電腦開機與否。在此對照試驗中,甲組是作為對照組,乙組是實驗組。故答案為:B。(3)生物探究實驗的樣本數量要適中,數量過少易出現偶然性,減少誤差。每個實驗組都用了8只而不是1只大鼠,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提高實驗準確性。(4)由圖A數據可知乙組大鼠體重增長量少,由圖B數據可知乙組大鼠的精子畸形率高,可見電腦輻射影響了乙組大鼠的體重增長和精子的正常發育。從圖可以看出電腦輻射使大鼠體重降低,精子畸形率上升,得出的實驗結論是電腦輻射對健康成年雄性大鼠身體有傷害。27.(2024七上·永康期中) 學校開展細胞模型制作活動,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分組進行項目規劃,開啟了項目學習的探究實踐之旅。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第一組同學制作了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看到圖像如圖①所示,若想讓物像移動到視野中央,應向 方向移動裝片。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了細胞模型,同時針對該模型的科學性,設計了如下評價量表。第二組同學利用彩色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植物細胞模型,如圖②所示。植物細胞模型評價量表(節選)評價指標 優秀 良好 待改進指標a 結構完整,無缺失,且能選擇與其功能相匹配的材料 結構不完整,有1-2處缺失,且選擇的材料與其功能匹配度一般 結構不完整,缺失3處及以上,且選擇的材料與其功能不匹配指標b 模型的設計與材料的選擇,至少能展示細胞中2個結構的功能 模型的設計與材料的選擇,能展示細胞中1個結構的功能 模型的設計與材料的選擇,未能展示細胞結構的功能(2)制作細胞膜時,有兩種材料可供選擇,一種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種是網眼很小的細紗網。你會選擇哪種材料? 并簡要說明理由 。(3)根據評價指標a,該組同學的作品被評定良好,為使該模型“指標a”達到優秀水平,請你對該模型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答案】(1)左下(2)細紗網;細紗網可以更好地展示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3)增加細胞壁這個結構【知識點】觀察細胞;細胞模型【解析】【分析】(1)植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線粒體、液泡、葉綠體。(2)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解答】(1)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圖乙中的物像偏左下方,向左下方移動玻片,物像會向右上方移動到視野的中央。(2)細胞膜具有保護及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作用,故制作細胞膜時,選擇網眼很小的細紗網,理由是: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作用。(3)植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線粒體、液泡、葉綠體。圖丙所示為第三組同學制作的植物細胞結構模型圖,該模型缺少細胞壁和葉綠體兩個結構。為使該模型“指標a”達到優秀水平,結構要完整,無缺失,因此,對該模型提出的改進建議:增加細胞壁和線粒體這兩個結構。28.(2024七上·永康期中) 草原是我國主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之一。如圖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網。(1)鷹屬于脊椎動物中的 類。(2)圖中有 條食物鏈。請寫出包含生物種類最少(最短)的一條食物鏈 。【答案】(1)鳥(2)3;植物→鼠→鷹【知識點】常見的無脊椎動物;生態系統的成分;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解析】【分析】(1)鳥類的主要特征: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用肺呼吸,氣囊輔助呼吸。(2)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做食物鏈。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解答】 (1)鷹體表覆蓋羽毛,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體溫恒定,符合鳥類的特征,所以鷹屬于脊椎動物中的鳥類。(2)題圖中有3條食物鏈:植物→鼠→蛇→鷹,植物→鼠→鷹,植物→昆蟲→鳥→鷹,其中包含生物種類最少(最短)的一條食物鏈是:植物→鼠→鷹,這條食物鏈只包含了3種生物。29.(2024七上·永康期中) 把某些難以用常規儀器直接測量的微小量累積起來,將小量變成大量的測量方法叫累積法。學習了量筒的使用后,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做了很多實驗:(1)測一枚大頭針的體積,具體如下:①燒杯將適量水倒入量筒內,讀出水的體積V1;②放入100枚大頭針,沉底后讀出水面所示體積V2;③一枚大頭針的體積是 。(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2)下列實驗與上述實驗方法相同的是 。A.測一頁紙的厚度 B.測銅絲的直徑 C.測自行車輪胎的周長(3)在實驗室里有一塊形狀不規則的礦石。因礦石體積較大,小科同學按下圖所示方法進行測量,求礦石的體積為 cm3。【答案】(1)(2)A、B(3)70【知識點】體積的測量;特殊測量方法【解析】【分析】形狀不規則小固體體積測量:先在量筒內倒入適量的水(能浸沒固體且加入固體后水不超過量筒的量程),記下此時的體積V1;再將被測小固體用細線系好(若該固體能漂浮起來,則可用細針壓住),緩慢浸沒在水中,記下此時水面所對應的刻度值V2;所以小固體的體積V=V2-V1。【解答】 (1)100枚大頭針的體積為:V=V2-V1,一枚大頭針的體積是:V==;(2)上述過程中由于一枚大頭針的體積較小,不容易測量,采用累積法測量100枚大頭針的體積,即把某些難以用常規儀器直接測量的微小量累積起來,將小量變成大量的測量方法叫累積法;A.測一頁紙的厚度,一張紙厚度較小不易測量,可以測量100張紙的厚度,再得一張紙的厚度,故A符合題意;B.測銅絲的直徑,直接測量銅絲的直徑不易測量,可將銅絲纏繞成圈,測量纏繞圈數的總長度,再得出一圈的長度,即銅絲的直徑,故B符合題意;C.測自行車輪胎的周長,由于車胎的周長是彎曲的,可以采用化曲為直的方法測量,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B。(3)圖中采用補水法測量石塊的體積,可得石塊的體積為:V=200mL-130mL=70mL=70cm3。30.(2024七上·永康期中)為保護海洋動物,小康搜集了中華白海豚、虎鯨和座頭鯨三種國家保護動物的資料,并將分類等級情況記錄在表中。鯨目海豚科 須鯨科白海豚屬 虎鯨屬 座頭鯨屬中華白海豚 虎鯨 座頭鯨(1)生物的七個分類等級中,最小的單位是 。(2)表中,包含生物數量最多的分類等級是 ,最小的分類等級是 。(3)上述生物中,虎鯨和 的共同特征最多。【答案】(1)種(2)目;屬(3)中華白海豚【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解析】【分析】 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分類單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親緣關系就越遠;分類單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親緣關系就越近。【解答】(1)生物分類從大到小的等級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也是最小的分類單位。(2)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生物之間的共同特征越少。根據表格信息可知,目是表中最大的分類等級,所以包含生物數量最多;種是表中最小的分類等級。(3)虎鯨和中華白海豚都屬于鯨目海豚科,它們在分類上的共同分類單位更多,親緣關系更近,所以虎鯨和中華白海豚的共同特征最多。31.(2024七上·永康期中)選擇一雙合適的運動鞋對于體育鍛煉十分重要。如何正確測量你需要的尺碼,如下圖圖表所示,是國家標準鞋碼對應數據表:鞋碼 34 35 36 37 38 39 40腳長 L /mm220 225 23 235 240 245 25腳圍 C /mm205 210 21 220 225 230 23(1)請根據表中數據歸納出腳圍C與腳長L的關系式:C= 。(2)測量不規則物體面積的方法有割補法、方格法等。其中方格法的具體操作方法如下:①測出每一方格的長和寬,利用長和寬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積S1;②數出不規則物體所占的方格數n(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③計算物體的面積S= 。(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3)如圖所示是小芳同學在方格紙上站立時描下的左腳鞋底貼地部分的輪廓,其中每個方格的面積為6.0cm2,則小芳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鞋底貼地部分的面積是多少?(請寫出簡要的計算過程和結果)【答案】(1)L-15(2)(3)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面積的測量【解析】【分析】根據復雜的數據表中利用數學的歸納知識,找到相關的數學解析式;用“小方格法”測不規則物體的面積時,按不足半個小方格舍去,多于半個的算一個,粗略統計出不規則物體的面積。【解答】(1)①當腳長L=220mm,腳圍C=205mm時,符合的數學關系式220mm-15mm=205mm,②當腳長L=225mm,腳圍C=210mm時,符合的數學關系式225mm-15mm=210mm,③當腳長L=230mm,腳圍C=215mm時,符合的數學關系式230mm-15mm=215mm,余下的組數據也具有這樣的特點,因此腳圍C與腳長L的關系C=L-15mm;(2)每一方格的面積S1,n個方格數面積S=nS1;(3)小芳同學左腳鞋底貼地部分所占方格數n=7+12+9=28,小芳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鞋底貼地部分所占方格數n總=2n=2×28=56,每個方格的面積S1=6.0cm2,鞋底貼地部分的面積S=N總S1=56×6.0cm2=336.0cm2;32.(2024七上·永康期中) 小明嘗試自制一支溫度計(如圖甲所示)。燒瓶中裝有空氣,裝置不漏氣,玻璃管中間封有一段紅色液柱。小明把該溫度計先后放入0℃和10℃的水中,依次標出紅色液柱右側到達的位置為A和C(如圖乙所示)。(1)此裝置的測溫原理是 。(2)將此裝置放在室內,室內溫度升高時玻璃管內液柱 移(填“左”或“右”)。(3)利用該溫度計測室內溫度,液柱右側剛好移到B處,則此時室內的溫度為 ℃。(4)為了使測量結果更加準確,你需要對該溫度計進行如何改進: 。(寫出一種即可)【答案】(1)氣體的熱脹冷縮(2)左(3)25(4)換用更大的燒瓶或換用更細的玻璃管【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 自制溫度計的實驗原理基于氣體的熱脹冷縮特性。 通過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可以制作出簡易的溫度計, 用于測量溫度。 【解答】(1)燒瓶中裝有空氣,裝置不漏氣,此裝置的測溫原理是氣體的熱脹冷縮。(2)將此裝置放在室內,室內溫度升高時,氣體溫度升高,氣體體積變大,壓強變大,則玻璃管內液柱左移。(3)由題知,液柱在A處時溫度為0℃,液柱在C處時溫度為10℃,由圖可知,0℃到10℃之間有10小格,每小格表示溫度為1℃,用該溫度計測室內溫度時,液柱右側正好移動到B處,即從A到B共有25小格,則此時室內的溫度為:t=1℃×25+0℃=25℃。(4)為了使測量結果更加準確,即變化相同的溫度,液柱移動的距離更大一些,故可換用更大的燒瓶(或換用更細的玻璃管)。1 / 1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第三中學2024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中考試 科學試題卷(1-2章)1.(2024七上·永康期中)2023年9月21日,“天宮課堂”第四課正式開講。航天員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在問天實驗艙內進行授課。關于太空實驗,下列不屬于科學問題的是( )A.太空中哪顆星星最美B.帶入太空的種子能否萌發C.熔化了的金屬液滴為什么成球形D.失重環境下使用超長吸管喝水是否更輕松2.(2024七上·永康期中) 下列關于實驗室安全守則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滅火器、急救箱等應急情況處理器材所在的位置,應牢記在心B.不能用未經清洗的滴管,吸取別的液體C.如果被化學試劑灼傷,應用緩緩的流水沖洗1分鐘以上D.實驗結束后,應將固體垃圾、有害有毒溶劑直接倒入水槽,并用水沖走3.(2024七上·永康期中)生物能夠表現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現象。下列古詩描述的現象中不包含生命現象的是(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C.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D.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4.(2024七上·永康期中) 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加熱液體 B.滴加液體C.讀取液體體積 D.點燃酒精燈5.(2024七上·永康期中) 最近,在浙江杭州、湖州等地發現了號稱植物界“大熊貓”的中華水韭,其株高15~30厘米,根莖肉質、塊狀,葉多汁、鮮綠色,孢子囊橢圓形。在植物分類上中華水韭屬于(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藻類植物6.(2024七上·永康期中)下列說法中,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A.正常人的體溫約為39.2℃ B.小明的課桌高約為80dmC.一個教室內空氣體積約為200m3 D.科學老師的身高是170mm7.(2024七上·永康期中)洋蔥被稱為“蔬菜皇后”,對癌癥、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的預防作用。某興趣小組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視野中出現氣泡(如圖),原因可能是( )A.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 B.撕的表皮細胞太厚C.沒有用紅墨水染色 D.光圈沒有對準通光孔8.(2024七上·永康期中)港珠澳大橋不僅因超大的建筑規模、空前的施工難度和頂尖的建造技術聞名世界,同時也是海洋開發和環境保護結合的典型范例,在該項目中投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的保護費用達八千萬元。保護中華白海豚最有效的措施是( )A.移入海洋館 B.建立自然保護區C.完善法律法規 D.收集白海豚做標本9.(2024七上·永康期中) 體溫計是同學們日常最熟悉的測量工具之一。某支體溫計的水銀面位于38℃,某同學在未甩的情況下,先后測出三位同學的體溫:甲為38℃,乙為39℃,丙為39℃。則一定正確的是( )A.甲同學 B.乙同學 C.丙同學 D.全部正確10.(2024七上·永康期中)制作臨時裝片的一般步驟是( )①染色 ②撕取實驗材料 ③擦拭載、蓋玻片 ④在載玻片中央滴清水 ⑤蓋蓋玻片 ⑥將實驗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平A.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②⑥⑤①④C.③④②⑥⑤① D.④②①③⑤⑥11.(2024七上·永康期中)人們為了認識事物,常常要進行比較法,下列關于"比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用溫度比較物體冷熱程度B.用長度比較物體長短C.用面積比較物體占有空間大小D.用放大倍數比較顯微鏡放大能力12.(2024七上·永康期中) 下列“錯誤操作”與相對應的“測量結果”一致的是( )選項 錯誤操作 測量結果① 用皮尺測量物體長度時, 皮尺未拉直 偏大② 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 ,將溫度計移出沸水讀數 偏大③ 使用量筒測量未知液體體積時 ,俯視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 偏小④ 測量一物體的長度時 ,若使用了放大鏡讀刻度尺的值 偏大A.① B.② C.③ D.④13.(2024七上·永康期中)三星堆遺址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從三星堆中出土的銅雞、石蟾蜍、陶豬和銅蛇中,其原型屬于哺乳動物的是( )A.銅雞 B.石蟾蜍C.陶豬 D.銅蛇14.(2024七上·永康期中)下列有關科學技術的作用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科學技術使人們的生活越來越方便和舒適B.科學技術是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C.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發現了許多自然的奧秘D.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只有積極作用,沒有負面影響15.(2024七上·永康期中)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測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體的長度。在5℃時測得的長度為L1,在 30℃時測得的長度為L2。如果兩次的測量方法都正確,且L1>L2。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乙兩種材料膨脹程度不同,且材料乙的膨脹程度大B.如果在15℃時取甲、乙兩材料的長度均是1米,則降低相同溫度后甲的長度大于乙的長度C.如果在15℃時取甲、乙兩材料的長度均是1米,則升高相同溫度后甲的長度大于乙的長度D.以上三種情況都不對16.(2024七上·永康期中) 現有下列儀器,根據要求填空:(1)儀器D的名稱為 。(2)作為熱源加熱的是 (填字母,下同),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的是 。17.(2024七上·永康期中) 科學研究過程中經常要進行測量,測量時正確讀數很關鍵,請根據圖示填空。(1)如圖所示,用四把刻度尺測同一木塊的長度。①圖中四種測量方法正確的有 (填字母)。②正確的測量方法中,木塊長度精確度更高的測量值為 厘米。(2)如圖所示,有兩種不同類別的溫度計。其中圖甲溫度計的讀數是 ℃。18.(2024七上·永康期中) 金秋十月,甘蔗豐收。甘蔗是制糖的主要原料,糖廠榨完蔗糖,會剩下很多的甘蔗渣,將甘蔗渣加工成紙漿后,倒入模具就變成了紙盒。這樣做成的紙盒最大優點是環保,用完之后,放在土里六個月就能自然降解,對環境十分友好。(1)甲、乙兩圖中,可能是甘蔗細胞的是 (填“甲”或“乙”)。(2)甘蔗的莖能夠直立,這與細胞結構中 (填字母)的保護和支持作用有關。葉肉細胞具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是 (填名稱)。19.(2024七上·永康期中)小永在實驗室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用顯微鏡觀察,請完成以下問題。(1)實驗桌上擺放有以下三瓶試劑:①清水,②0.9%的生理鹽水,③碘液,需要用到的試劑有 。(2)小永按正確的方法完成臨時裝片制作后,接下來他想利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如圖甲是使用顯微鏡的幾個操作步驟,則正確的排序為 。(3)用顯微鏡觀察臨時裝片時,看到的物像有些模糊。要使物像更加清晰,應調節圖乙所示顯微鏡的 (填序號)。20.(2024七上·永康期中) 杭州塘棲盛產枇杷,枇杷是一種深受大眾喜歡的水果(圖甲),枇杷有許多品種:大紅袍、夾腳、寶珠、軟條白沙、及照種等,請結合圖表中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枇杷汁水酸甜,汁水主要來自細胞結構中的 (填結構名稱)。(2)乙為植物的部分檢索表,枇杷這一物種屬于 (填圖中的字母),因此枇杷是 植物(填“被子”或“裸子”)。21.(2024七上·永康期中)《西游記》中有許多人物是有原型的,如唐僧的原型是高僧玄奘,孫悟空的原型是猴。(1)豬八戒的原型是豬,豬屬于脊椎動物中的哺乳動物,這類動物的特點是 。(2)妖怪蟒蛇精的原型是蟒蛇。蟒蛇是國家二級保護爬行動物,陸生,用肺呼吸,體溫 (選填“恒定”或“不恒定”)。(3)妖怪蜘蛛精的原型是蜘蛛,蜘蛛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 動物。22.(2024七上·永康期中) 小科手上有體積相同的20個小玻璃球,他想知道一個小玻璃球的體積,但手里沒有量筒,只有一把刻度尺和一個容積為480厘米3的瓶子,瓶子下端為均勻的圓柱體。他利用這個瓶子和適量的水進行了如下操作:步驟1:先測量出沒放小球時,瓶中水的高度為10厘米,再將瓶子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測量出瓶中無水部分的高度為6厘米。步驟2:小明將20個小玻璃球輕輕放入瓶中,測得瓶中水面高12厘米(未超出瓶子下方均勻部分)。結合這些數據,進行下列計算:(1)瓶中水的體積為 ;(2)每個小球的體積為 。23.(2024七上·永康期中) 不同材質的服裝其應用的場景不同。如下雨天,人們會穿防水的沖鋒衣;爬山時,人們會換上透水登山服等。某校同學就班級運動服的材質與布料的吸水性等問題展開了討論與研究。(1)提出問題: 。(2)建立假設:布料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種類有關。制訂計劃,即實驗設計。①所需器材:三個形狀和大小相同的燒杯,質量相同的棉布、麻布和滌綸布各一塊,足夠的水。②主要步驟:將三個燒杯中倒入 的水,分別將三塊布放入各個燒杯中讓水浸透,然后將三塊布分別取出。(3)獲取事實與證據:從方便和準確的角度看,應觀察和比較 ,將現象記入下表。布料種類 滌綸 麻 棉杯中所剩水量 最多 較少 最少布塊所含水量 最少 較多 最多(4)得出結論: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可知,布料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種類有關且 類的布料吸水能力最強。24.(2024七上·永康期中) “鮮花如何保鮮”是人們關心的一個問題。某小組同學為了探究“延長鮮花保鮮時間的條件”,設計如下實驗:①取兩個等大的花瓶,分別標上A和B;②在A和B中分別注入等量的清水,然后往A中加入2顆維生素C,并攪拌使之溶解;③在A和B中各插上三枝生理狀態接近的鮮花,放在相同的環境中,每隔3小時觀察一次,并做好記錄。(1)該小組設計這個實驗想要檢驗的假設是 。(2)B組的作用是 。(3)如果上述假設成立,則實驗觀察到的結果是 。(4)根據你的日常生活經驗,寫出影響鮮花保鮮時間的其它一個條件: 。25.(2024七上·永康期中) 甲、乙是兩個不同品牌,相同容積的保溫杯,為了比較這兩個保溫杯盛水時的保溫效果,某同學在室內進行了實驗:他將等量的100℃的開水,同時倒入兩個杯子中,蓋好蓋子。每隔1小時測得一次水溫。得到了一段時間內甲、乙兩個保溫杯內的實驗數據,根據數據繪制的圖像如圖所示,請你根據圖像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問題:(1)實驗中,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和 。(2)根據圖像可以看出:保溫效果好的保溫杯是 (填“甲”或“乙”),判斷的依據是 。26.(2024七上·永康期中) 一些同學沉溺于電腦網絡游戲,長時間的電腦輻射對他們的身體有沒有傷害呢?有人做了這樣一組實驗:將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隨機分成兩組,每組8只。甲組置于未開機的電腦前,乙組置于開機電腦前;其他飼養條件相同。六十天后獲得關于體重增長量和精子畸形率的實驗數據分別如圖:(1)本實驗探究的問題是:電腦輻射對 的身體有沒有傷害?(2)實驗設置的變量是____。A.電腦游戲種類 B.電腦是否開機 C.大鼠的身體狀況(3)每個實驗組都用了8只而不是1只大鼠,目的是 。(4)從圖中可看出,電腦輻射影響了 組大鼠的體重增長和精子的正常發育。27.(2024七上·永康期中) 學校開展細胞模型制作活動,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分組進行項目規劃,開啟了項目學習的探究實踐之旅。請你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第一組同學制作了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看到圖像如圖①所示,若想讓物像移動到視野中央,應向 方向移動裝片。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制作了細胞模型,同時針對該模型的科學性,設計了如下評價量表。第二組同學利用彩色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植物細胞模型,如圖②所示。植物細胞模型評價量表(節選)評價指標 優秀 良好 待改進指標a 結構完整,無缺失,且能選擇與其功能相匹配的材料 結構不完整,有1-2處缺失,且選擇的材料與其功能匹配度一般 結構不完整,缺失3處及以上,且選擇的材料與其功能不匹配指標b 模型的設計與材料的選擇,至少能展示細胞中2個結構的功能 模型的設計與材料的選擇,能展示細胞中1個結構的功能 模型的設計與材料的選擇,未能展示細胞結構的功能(2)制作細胞膜時,有兩種材料可供選擇,一種是透明塑料薄膜,另一種是網眼很小的細紗網。你會選擇哪種材料? 并簡要說明理由 。(3)根據評價指標a,該組同學的作品被評定良好,為使該模型“指標a”達到優秀水平,請你對該模型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28.(2024七上·永康期中) 草原是我國主要的自然生態系統之一。如圖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網。(1)鷹屬于脊椎動物中的 類。(2)圖中有 條食物鏈。請寫出包含生物種類最少(最短)的一條食物鏈 。29.(2024七上·永康期中) 把某些難以用常規儀器直接測量的微小量累積起來,將小量變成大量的測量方法叫累積法。學習了量筒的使用后,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做了很多實驗:(1)測一枚大頭針的體積,具體如下:①燒杯將適量水倒入量筒內,讀出水的體積V1;②放入100枚大頭針,沉底后讀出水面所示體積V2;③一枚大頭針的體積是 。(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2)下列實驗與上述實驗方法相同的是 。A.測一頁紙的厚度 B.測銅絲的直徑 C.測自行車輪胎的周長(3)在實驗室里有一塊形狀不規則的礦石。因礦石體積較大,小科同學按下圖所示方法進行測量,求礦石的體積為 cm3。30.(2024七上·永康期中)為保護海洋動物,小康搜集了中華白海豚、虎鯨和座頭鯨三種國家保護動物的資料,并將分類等級情況記錄在表中。鯨目海豚科 須鯨科白海豚屬 虎鯨屬 座頭鯨屬中華白海豚 虎鯨 座頭鯨(1)生物的七個分類等級中,最小的單位是 。(2)表中,包含生物數量最多的分類等級是 ,最小的分類等級是 。(3)上述生物中,虎鯨和 的共同特征最多。31.(2024七上·永康期中)選擇一雙合適的運動鞋對于體育鍛煉十分重要。如何正確測量你需要的尺碼,如下圖圖表所示,是國家標準鞋碼對應數據表:鞋碼 34 35 36 37 38 39 40腳長 L /mm220 225 23 235 240 245 25腳圍 C /mm205 210 21 220 225 230 23(1)請根據表中數據歸納出腳圍C與腳長L的關系式:C= 。(2)測量不規則物體面積的方法有割補法、方格法等。其中方格法的具體操作方法如下:①測出每一方格的長和寬,利用長和寬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積S1;②數出不規則物體所占的方格數n(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③計算物體的面積S= 。(用題中所給字母表示)(3)如圖所示是小芳同學在方格紙上站立時描下的左腳鞋底貼地部分的輪廓,其中每個方格的面積為6.0cm2,則小芳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鞋底貼地部分的面積是多少?(請寫出簡要的計算過程和結果)32.(2024七上·永康期中) 小明嘗試自制一支溫度計(如圖甲所示)。燒瓶中裝有空氣,裝置不漏氣,玻璃管中間封有一段紅色液柱。小明把該溫度計先后放入0℃和10℃的水中,依次標出紅色液柱右側到達的位置為A和C(如圖乙所示)。(1)此裝置的測溫原理是 。(2)將此裝置放在室內,室內溫度升高時玻璃管內液柱 移(填“左”或“右”)。(3)利用該溫度計測室內溫度,液柱右側剛好移到B處,則此時室內的溫度為 ℃。(4)為了使測量結果更加準確,你需要對該溫度計進行如何改進: 。(寫出一種即可)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識點】認識科學【解析】【分析】科學問題是指一定時代的科學家在特定的知識背景下提出的關于科學知識和科學實踐中需要解決而尚未解決的問題。【解答】A.夜空中哪顆星星最美是人的主觀認識,不屬于科學問題,A符合題意。B.帶入太空的水稻能否萌發,屬于科學問題,B不符合題意。C.熔化了的金屬液滴為什么成球形,屬于科學問題,C不符合題意。D.失重環境下使用超長吸管喝水是否更輕松,屬于科學問題,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2.【答案】D【知識點】實驗室的安全與意外事故的處理方法【解析】【分析】根據實驗室安全規則、實驗操作的注意事項來的分析。【解答】 A、滅火器、急救箱等應急情況處理器材所在的位置,應牢記在心,發生緊急情況時,能隨手拿到,故A正確;B、不能用未經清洗的滴管,吸取別的液體,以防造成試劑污染,故B正確;C、如果被化學試劑灼傷,應用緩緩的流水沖洗1分鐘以上,故C正確;D、實驗結束后,應將固體垃圾、有害有毒溶劑集中處理,不能直接倒入水槽,并用水沖走,以防造成環境污染,故D錯誤。故答案為:D。3.【答案】A【知識點】識別生物與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解析】【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解答】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自然現象,不是生命現象,A符合題意。B、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體現了生物能夠生長和繁殖,屬于生命現象,B不符合題意。C、“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意思是來往的蝴蝶在花叢中時隱時現,點水的蜻蜓在湖面上緩緩飛舞,蝶類在采食、蜻蜓在產卵,體現了生物能生長和繁殖,C不符合題意;D、“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意思是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不是無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體現了分解者把落花分解成無機物,歸還土壤,再被植物吸收利用,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4.【答案】C【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 根據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進行分析判斷。根據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根據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根據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進行分析判斷。【解答】 A、給試管中的液體加熱時,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試管里的液體,且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圖中液體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圖中所示操作錯誤。B、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的操作,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圖中所示操作錯誤。C、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圖中所示操作正確。D、使用酒精燈時要注意“兩查、兩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燈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燈,圖中所示操作錯誤。故答案為:C。5.【答案】C【知識點】種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 藻類植物特點:無根、莖、葉的分化;苔蘚植物特點:無根、有莖、葉分化;蕨類植物特點:有根、莖、葉分化。裸子植物特點:有根、莖、葉、種子,無花、果實,種子裸露無包被;被子植物特點: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解答】 根據題意可知,該植物有根、莖、葉器官,且存在孢子囊,因此水韭屬于蕨類植物,故C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6.【答案】C【知識點】長度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 首先要對選項中涉及的幾種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換,排除與生活 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解答】 A.正常人的體溫約為37℃,故A不合實際;B.中學生的身高在165cm=16.5dm左右,課桌的高度大約是中學生身高的一半,在8dm左右,故B不合實際;C.一個教室內的長、寬、高,分別為10m、7m、3m,空氣體積約為10m×7m×3m=210m3,與200m3相差不大,故C符合實際;D.科學老師的身高約為1.7m=1700mm,故D不合實際。故選C。7.【答案】A【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解析】【分析】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正確地的步驟概括為擦、滴、撕、展、蓋、染、吸。解題的關鍵是熟悉顯微鏡的使用和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解答】使用顯微鏡觀察制成的臨時裝片時,發現出現很多氣泡現象,因為蓋片不規范。蓋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緩緩放平。故選A。8.【答案】B【知識點】生物物種的多樣性與保護【解析】【分析】生物的多樣性面臨著嚴重的威脅,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我們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解答】保護生物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護區,建立自然保護區是指把包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和管理。又叫就地保護。除了建立自然保護區之外,人們還把把瀕危物種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又叫遷地保護。此外還建立了種質庫,以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另外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我國相繼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國自然保護綱要》等法律,此外對破壞者還采取法制教育和處罰等措施對于我國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見B符合題意。故選:B。9.【答案】B【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 體溫計的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工作的,其測量范圍是35~42℃,體溫計有縮口,將體溫計拿離人體后,體溫計能夠保持示數不變,所以在使用溫度計測量體溫之前要用力向下甩【解答】 如果待測人的體溫高于溫度計原來的示數38℃,體溫計中液面就會上升,如果待測人的體溫度低于或等于溫度計原來的示數38℃,溫度計示數仍然顯示38℃.所以在使用溫度計測量體溫之前要用力向下甩。所以用讀數為38℃的體溫計依次測量甲為38℃,甲的體溫低于或等于38℃,乙為39℃,測完乙后未甩示數為39℃,若丙的體溫低于或等于39℃,體溫計的示數都為39℃,故乙肯定正確,甲和丙也可能正確,故B正確。故答案為:B。10.【答案】C【知識點】觀察細胞【解析】【分析】臨時玻片標本制作的步驟,可概括為:擦片→滴水→取材→入水→蓋片→染色等幾步,解答時首先明確各步驟的含義,然后按先后順序排列。【解答】根據分析可知:擦片--擦凈載玻片;滴水--滴一滴生理鹽水或清水于載玻片上;取材--取樣品;將樣品展于滴了生理鹽水或清水的載玻片上;蓋片--蓋上蓋玻片;染色--將染液滴于蓋玻片一側,用濾紙從另一側吸去染液。故選:C11.【答案】C【知識點】長度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科學探究觀察工具【解析】【分析】A.根據溫度的定義進行解答;B.根據長度的定義進行解答;C.根據體積的定義進行解答;D.根據顯微鏡的作用進行解答。【解答】A.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因此用溫度比較物體冷熱程度,故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長度是表示物體長短的物理量,因此用長度比較物體長短,故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體積是表示物體占用空間的大小,因此用體積比較物體占有空間大小,故C錯誤,但符合題意;D.顯微鏡可以觀察非常小的物體,因此用放大倍數比較顯微鏡放大,故D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2.【答案】A【知識點】長度的測量;體積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將皮尺拉的太緊會導致測量結果偏小,沒有拉緊測量結果會偏大;根據溫度計的使用規則進行分析;根據“俯大,仰小,平正好”的規律,進行讀數及誤差分析;測量一物體的長度時,若使用了放大鏡讀刻度尺的值,結果不變。【解答】 A、用皮尺測量物體長度時,如果沒有拉緊,導致標準長度偏小測量結果比真實值偏大,故A正確;B、用溫度計測沸水溫度時,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否則溫度計示數會降低,測量結果偏小,故B錯誤;C、用量取液體體積時,量筒要放平,讀數時視線應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最低處相平;若俯視液面,讀數比實際體積偏大,故C錯誤;D、測量一物體的長度時,若使用了放大鏡讀刻度尺的值,結果不變,故D錯誤。故答案為:A。13.【答案】C【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解析】【分析】 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有毛,牙齒分化,體腔內有膈,心臟四腔,用肺呼吸,大腦發達,體溫恒定,胎生,哺乳。胎生和哺乳是哺乳動物特有的生殖發育特點,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解答】 ABD、銅雞屬于鳥類,石蟾蜍屬于兩棲動物,銅蛇屬于爬行動物,不符合題意;C、陶豬胎生、哺乳,屬于哺乳動物,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4.【答案】D【知識點】科學、技術、社會、環境的關系;認識科學【解析】【分析】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不斷地改善人們的生活,推動社會的進步。同時也會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對環境造成了破壞。【解答】科學能改善人們的生活,推動社會的進步。故A正確。科技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故B正確。科學要研究各種自然現象,尋找它們產生、發展的原因和規律,科學技術的發展能使人們發現了許多自然的奧秘。故C正確。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既有積極作用,又有負面影響。故D錯誤。故應選D。15.【答案】C【知識點】長度的測量【解析】【分析】(1)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其實得到的測量值就是物體的真實長度與尺上單位長度的比值;(2)刻度尺的材料溫度升高后膨脹程度大,那么溫度降低后縮小程度也大。據此分析即可。【解答】A.如果兩種物質的膨脹程度相同,那么兩個溫度下測得的結果應該是相同的;因為L1>L2,所以L2B.因為升高相同的溫度時乙的膨脹程度小,那么降低相同的溫度時乙縮小的程度也小,因此如果在15℃時取甲、乙兩材料的長度均是1米,則降低相同溫度后乙的長度大于甲的長度,故B錯誤;C.因為升高相同的溫度時乙的膨脹程度小,所以如果在15℃時取甲、乙兩材料的長度均是1米,則升高相同溫度后甲的長度大于乙的長度,故C正確;D.綜上所述,故D錯誤。故選C。16.【答案】(1)試管(2)F;A【知識點】常用儀器的名稱;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 根據儀器的名稱及其用途來分析。【解答】 (1)據圖可知,儀器D的名稱是試管;(2)用作熱源的儀器是酒精燈;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的儀器是膠頭滴管。17.【答案】(1)A、C;3.30(2)-12【知識點】長度的測量;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1)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正確放置:刻度尺邊緣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須緊貼被測對象,不能“懸空”;測量能夠達到的準確程度決定于測量工具的分度值。使用刻度尺時要明確其分度值,起始端從0開始,讀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體的長度;起始端沒有從0刻度線開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①溫度計讀數要先確定分度值、是零上還是零下,再根據液面位置讀數;②體溫計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細的縮口,遇熱液柱可以通過縮口上升,遇冷液柱會在縮口處斷開而不能自行下降,使用之前必須用手向下甩,才能使停在玻璃管內的水銀回到玻璃泡內;【解答】(1)A.圖中刻度尺帶刻線的一側與物體緊貼,且從0刻線開始起測,使用符合要求,故A正確;B.刻度尺的有刻度線的一側沒有緊靠被測長度,故B錯誤;C.圖中刻度尺帶刻線的一側與物體緊貼,且從0刻線開始起測,使用符合要求,故C正確;D.刻度尺的有刻度線的一側沒有緊靠被測長度,故D錯誤。故答案為:AC。A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5mm,C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C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較小,測量精確度更高,則讀數為3.30cm。(2)圖甲中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且刻線數值往下越來越大,表示為零下的溫度,則讀數為-12℃。18.【答案】(1)乙(2)E;葉綠體【知識點】細胞的結構【解析】【分析】 圖中A細胞核、B葉綠體、C液泡、D細胞質、E細胞壁、F細胞膜。【解答】 (1)乙圖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是植物細胞圖,甘蔗屬于植物,因此,可能是甘蔗細胞的是乙。(2)甘蔗的莖能夠直立,這與細胞結構中E細胞壁的保護和支持作用有關。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因此,葉細胞具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結構是B葉綠體。19.【答案】(1)①③(2)③①②④(3)②【知識點】顯微鏡的使用;觀察細胞【解析】【分析】(1)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實驗步驟簡單的總結為:擦、滴、撕、展、蓋、染、吸。(2)使用顯微鏡的步驟: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整理與存放。(3)乙圖中:①粗準焦螺旋、②細準焦螺旋、③物鏡、④反光鏡。【解答】(1)制作洋蔥表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包括:擦、滴、撕、展、蓋、染。向潔凈的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是①清水,目的是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染色時,在蓋玻片一側滴1~2滴③碘液,在蓋玻片另一側用吸水紙吸引碘液對細胞進行染色。(2)使用顯微鏡的步驟:取鏡和安放;③對光;觀察;整理與存放。其中觀察時:①把所要觀察的載玻片放到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②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載玻片。眼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④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所以圖甲中正確操作順序是③①②④。(3)細準焦螺旋使鏡頭上升或下降的范圍小,能使焦距更準確,調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用顯微鏡觀察臨時裝片時,看到的物像有些模糊,要使物像更加清晰,應調節顯微鏡的②細準焦螺旋。20.【答案】(1)液泡(2)A;被子【知識點】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種子植物;孢子植物【解析】【分析】植物細胞具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線粒體、液泡,植物體綠色部分的細胞還有葉綠體。在二歧分類檢索表中,每一個分類特征都將待分類的群體一分為二,逐步縮小范圍,直至確定其分類地位。種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稱為被子植物。【解答】(1)液泡內含有細胞液,溶解著多種物質。所以枇杷汁水酸甜,汁水主要來自細胞結構中的液泡。(2)枇杷是有種子的,并且種子有包被,所以枇杷屬于圖中的A類,屬于被子植物。21.【答案】(1)胎生哺乳(2)不恒定(3)節肢【知識點】常見的脊椎動物;常見的無脊椎動物;體溫的控制【解析】【分析】(1)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通常有毛;牙齒有門齒、犬齒和臼齒的分化;體腔內有膈,用肺呼吸;體溫恒定;胎生、哺乳。(2)根據動物的體溫是否恒定,可以把動物分為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恒溫動物只有鳥類和哺乳動物,其它動物都為變溫動物。【解答】(1)豬八戒的原型是豬,豬屬于脊椎動物中的哺乳動物。哺乳動物的主要特點是胎生、哺乳。(2)蟒蛇是國家二級保護爬行動物,爬行動物的主要特點是陸生,用肺呼吸,并且體溫不恒定。它們需要依靠外界環境來調節體溫,不能像恒溫動物那樣維持恒定的體溫。(3)蜘蛛屬于無脊椎動物中的節肢動物,節肢動物的主要特點是身體分節,并且附肢也分節,這使得它們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適應性。22.【答案】(1)300mL(2)3cm3【知識點】體積的測量【解析】【分析】(1)根據瓶子空氣體積不變,瓶子的容積可以看作是高度為10cm+6cm的圓柱的體積,而瓶子的容積為480立方厘米,據此得出截面積,瓶子中的水的高度為10厘米,得出瓶中水的體積;(2)計算出瓶內的水上升的高度,計算瓶內水上升的水的體積就是20個小球的體積,由此求出20個小球的體積,再除以20求出每個小球的體積。【解答】(1)瓶子的底面積瓶中水的體積為V水=Sh水=30cm2×10cm=300cm3(2)20個小玻璃球的體積V'=Sh'=30cm2×(12cm-10cm)=60cm3每個小球的體積為23.【答案】(1)布料的吸水能力與什么因素有關呢?或布料的吸水能力是否與布料的種類有關呢?(2)等量(3)杯中所剩的水量(4)棉【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解析】【分析】 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和干擾。【解答】 (1)科學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問題,根據后續建立的假設“布料的吸水能力可能跟布料的種類有關”,可以提出類似“布料的吸水能力與什么因素有關呢?”或者“布料的吸水能力是否與布料的種類有關呢?”這樣的問題,明確探究的方向。(2)②在進行實驗設計時,為了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需要控制變量。這里要探究布料種類對吸水能力的影響,除了布料種類這個變量不同外,其他條件都應相同。所以在三個燒杯中倒入等量的水,這樣才能排除水量不同對實驗結果的干擾。(3)從方便和準確的角度看,觀察和比較杯中所剩的水量是比較合適的。因為將布放入水中浸透后取出,杯中剩余水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布吸收水量的多少,通過比較剩余水量的差異,就能直觀地判斷出不同布料的吸水能力。(4)從實驗記錄的數據“杯中所剩水量:滌綸最多,麻較少,棉最少;布塊所含水量:滌綸最少,麻較多,棉最多”可以看出,布料的吸水能力跟布料的種類有關,而且棉類布料吸收的水分最多,棉類的布料吸水能力最強。24.【答案】(1)維生素C可能能延長鮮花的保鮮時間(2)對照(3)A組鮮花的保鮮時間長于B組(4)溫度;濕度;澆水頻率;澆水量;定期更換花瓶內的水【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解析】【分析】 對照實驗是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這個不同的條件,就是唯一變量。一般的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實驗組,沒有對實驗變量進行處理的就是對照組。為確保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果的合理性,對影響實驗的其他相關因素應設置均處于相同且理想狀態,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單一變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和干擾。【解答】 (1)實驗中,A花瓶加入了維生素C,B花瓶沒有加,其他條件都相同,所以該小組設計這個實驗想要檢驗的假設是:維生素C可能會延長鮮花的保鮮時間,通過對比兩組鮮花的保鮮情況來驗證這一假設。(2)在這個實驗中,B組沒有添加維生素C,它的作用是作對照。對照實驗是科學研究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通過設置對照組,可以更清晰地看出實驗變量(維生素C)對實驗結果(鮮花保鮮時間)的影響,使實驗結果更具說服力。(3)如果上述假設成立,即維生素C確實能延長鮮花的保鮮時間,那么實驗觀察到的結果應該是:加入了維生素C的A組鮮花的保鮮時間長于B組(沒有加入維生素C)。(4)除了維生素C外,影響鮮花保鮮時間的條件還有很多。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我們可以知道溫度、濕度、澆水頻率、澆水量以及定期更換花瓶內的水等都是影響鮮花保鮮時間的重要因素。比如溫度,適宜的低溫環境可以減緩鮮花的呼吸作用和水分蒸發,延長保鮮時間;濕度,合適的空氣濕度能減少鮮花水分散失,防止花朵枯萎;澆水頻率和澆水量也很關鍵,過多或過少的水分都可能影響鮮花生長;定期更換花瓶內的水,能保持水的清潔,減少細菌滋生,有利于鮮花保鮮。25.【答案】(1)溫度計;秒表(2)乙;相同情況下,乙瓶水溫下降更慢【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時間的測量【解析】【分析】 (1)實驗過程中要分析水的溫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需要測量溫度和時間,所以我們需要測量溫度和時間的工具;(2)實驗中要保證水的初溫和水的質量是相同的,這樣可以直接觀察溫度計示數的變化情況來判斷保溫材料的性能情況。【解答】(1)根據圖像可知,需要記錄不同時間下水的溫度,因此需要的測量工具有秒表和溫度計。(2)據圖可知,隨時間變化過程中,乙杯中的水溫度變化較慢,說明保溫效果好的保溫杯是乙。26.【答案】(1)成年雄性大鼠(2)B(3)避免實驗偶然性(4)乙【知識點】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解析】【分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設計→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對照實驗是只有一個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實驗條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實驗的變量。【解答】(1)提出問題是探究實驗的前提和基礎,根據題中材料可知本實驗要探究電腦輻射對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2)甲組大鼠和乙組大鼠的飼養條件相同,只是甲組置于未開機的電腦前,乙組置于開機電腦前,這一點不同,可以形成一組對照實驗,變量是電腦開機與否。在此對照試驗中,甲組是作為對照組,乙組是實驗組。故答案為:B。(3)生物探究實驗的樣本數量要適中,數量過少易出現偶然性,減少誤差。每個實驗組都用了8只而不是1只大鼠,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提高實驗準確性。(4)由圖A數據可知乙組大鼠體重增長量少,由圖B數據可知乙組大鼠的精子畸形率高,可見電腦輻射影響了乙組大鼠的體重增長和精子的正常發育。從圖可以看出電腦輻射使大鼠體重降低,精子畸形率上升,得出的實驗結論是電腦輻射對健康成年雄性大鼠身體有傷害。27.【答案】(1)左下(2)細紗網;細紗網可以更好地展示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3)增加細胞壁這個結構【知識點】觀察細胞;細胞模型【解析】【分析】(1)植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線粒體、液泡、葉綠體。(2)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解答】(1)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圖乙中的物像偏左下方,向左下方移動玻片,物像會向右上方移動到視野的中央。(2)細胞膜具有保護及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作用,故制作細胞膜時,選擇網眼很小的細紗網,理由是: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作用。(3)植物細胞的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核、細胞質、線粒體、液泡、葉綠體。圖丙所示為第三組同學制作的植物細胞結構模型圖,該模型缺少細胞壁和葉綠體兩個結構。為使該模型“指標a”達到優秀水平,結構要完整,無缺失,因此,對該模型提出的改進建議:增加細胞壁和線粒體這兩個結構。28.【答案】(1)鳥(2)3;植物→鼠→鷹【知識點】常見的無脊椎動物;生態系統的成分;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食物鏈、食物網)【解析】【分析】(1)鳥類的主要特征:體表覆羽;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用肺呼吸,氣囊輔助呼吸。(2)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做食物鏈。食物鏈的正確寫法是:生產者→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注意起始點是生產者。【解答】 (1)鷹體表覆蓋羽毛,前肢變成翼,有喙無齒,體溫恒定,符合鳥類的特征,所以鷹屬于脊椎動物中的鳥類。(2)題圖中有3條食物鏈:植物→鼠→蛇→鷹,植物→鼠→鷹,植物→昆蟲→鳥→鷹,其中包含生物種類最少(最短)的一條食物鏈是:植物→鼠→鷹,這條食物鏈只包含了3種生物。29.【答案】(1)(2)A、B(3)70【知識點】體積的測量;特殊測量方法【解析】【分析】形狀不規則小固體體積測量:先在量筒內倒入適量的水(能浸沒固體且加入固體后水不超過量筒的量程),記下此時的體積V1;再將被測小固體用細線系好(若該固體能漂浮起來,則可用細針壓住),緩慢浸沒在水中,記下此時水面所對應的刻度值V2;所以小固體的體積V=V2-V1。【解答】 (1)100枚大頭針的體積為:V=V2-V1,一枚大頭針的體積是:V==;(2)上述過程中由于一枚大頭針的體積較小,不容易測量,采用累積法測量100枚大頭針的體積,即把某些難以用常規儀器直接測量的微小量累積起來,將小量變成大量的測量方法叫累積法;A.測一頁紙的厚度,一張紙厚度較小不易測量,可以測量100張紙的厚度,再得一張紙的厚度,故A符合題意;B.測銅絲的直徑,直接測量銅絲的直徑不易測量,可將銅絲纏繞成圈,測量纏繞圈數的總長度,再得出一圈的長度,即銅絲的直徑,故B符合題意;C.測自行車輪胎的周長,由于車胎的周長是彎曲的,可以采用化曲為直的方法測量,故C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B。(3)圖中采用補水法測量石塊的體積,可得石塊的體積為:V=200mL-130mL=70mL=70cm3。30.【答案】(1)種(2)目;屬(3)中華白海豚【知識點】生物的分類方法和分類單位;利用檢索表來辨認生物【解析】【分析】 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界是最大的分類單位,最基本的分類單位是種。分類單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親緣關系就越遠;分類單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親緣關系就越近。【解答】(1)生物分類從大到小的等級依次是界、門、綱、目、科、屬、種,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也是最小的分類單位。(2)分類單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種類越多,生物之間的共同特征越少。根據表格信息可知,目是表中最大的分類等級,所以包含生物數量最多;種是表中最小的分類等級。(3)虎鯨和中華白海豚都屬于鯨目海豚科,它們在分類上的共同分類單位更多,親緣關系更近,所以虎鯨和中華白海豚的共同特征最多。31.【答案】(1)L-15(2)(3) 【知識點】長度的測量;面積的測量【解析】【分析】根據復雜的數據表中利用數學的歸納知識,找到相關的數學解析式;用“小方格法”測不規則物體的面積時,按不足半個小方格舍去,多于半個的算一個,粗略統計出不規則物體的面積。【解答】(1)①當腳長L=220mm,腳圍C=205mm時,符合的數學關系式220mm-15mm=205mm,②當腳長L=225mm,腳圍C=210mm時,符合的數學關系式225mm-15mm=210mm,③當腳長L=230mm,腳圍C=215mm時,符合的數學關系式230mm-15mm=215mm,余下的組數據也具有這樣的特點,因此腳圍C與腳長L的關系C=L-15mm;(2)每一方格的面積S1,n個方格數面積S=nS1;(3)小芳同學左腳鞋底貼地部分所占方格數n=7+12+9=28,小芳雙腳站立在水平地面時,鞋底貼地部分所占方格數n總=2n=2×28=56,每個方格的面積S1=6.0cm2,鞋底貼地部分的面積S=N總S1=56×6.0cm2=336.0cm2;32.【答案】(1)氣體的熱脹冷縮(2)左(3)25(4)換用更大的燒瓶或換用更細的玻璃管【知識點】溫度及溫度的測量【解析】【分析】 自制溫度計的實驗原理基于氣體的熱脹冷縮特性。 通過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可以制作出簡易的溫度計, 用于測量溫度。 【解答】(1)燒瓶中裝有空氣,裝置不漏氣,此裝置的測溫原理是氣體的熱脹冷縮。(2)將此裝置放在室內,室內溫度升高時,氣體溫度升高,氣體體積變大,壓強變大,則玻璃管內液柱左移。(3)由題知,液柱在A處時溫度為0℃,液柱在C處時溫度為10℃,由圖可知,0℃到10℃之間有10小格,每小格表示溫度為1℃,用該溫度計測室內溫度時,液柱右側正好移動到B處,即從A到B共有25小格,則此時室內的溫度為:t=1℃×25+0℃=25℃。(4)為了使測量結果更加準確,即變化相同的溫度,液柱移動的距離更大一些,故可換用更大的燒瓶(或換用更細的玻璃管)。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第三中學2024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中考試 科學試題卷(1-2章)(學生版).docx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第三中學2024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中考試 科學試題卷(1-2章)(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