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2025浙教版K7下10-物質的質量與密度CyScience一、質量1、物體都是由物質組成,我們用質量來表示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其大小不會隨物體的形狀,狀態,溫度,位置的改變而改變。從微觀角度來理解,物質的質量多少主要由構成這種物體的微觀粒子內的質子和中子的數量來確定。一、質量質量與重量的區分:重量是物體因為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大小,科學上規范的說法叫重力;生活中往往把重量和質量混為一談,需要區分,宇航員到月球后,重量減輕了,但是質量不變。一、質量2、物體質量的主要單位(標準單位)是千克,符號kg。常用單位有:噸(t),克(g),毫克(mg)1噸=1000千克 1克=1000毫克 1千克=1000克=106毫克1千克=2斤 1斤=10兩=500克 1兩=50克3、常見物質的質量估算:一個雞蛋的質量約為50g一個蘋果的質量約為150g一只公雞2Kg一個鉛球的質量約為4Kg成人:50Kg—60Kg大象5t鯨魚150t二、質量的測量1、測量質量常用的工具有桿秤、案秤、磅秤、電子秤等(彈簧秤是測量力的工具,不是測量質量的工具)二、質量的測量實驗室中常用托盤天平和物理天平測量質量,現在還常用電子天平測量物體質量二、質量的測量2、托盤天平的基本構造是:左盤、右盤、平衡螺母、游碼、底座、分度盤、指針、橫梁標尺、砝碼及砝碼盒、鑷子二、質量的測量3、托盤天平使用方法:①調平: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歸零),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對準分度盤中央刻度線或指針在中央刻度線左右小范圍等幅擺動(判斷天平是否平衡的依據)注意:當用平衡螺母調節到最大程度時還無法調平天平時,可以往輕的一側增加其他輔助物品,幫助調平,輔助物品不影響稱量準確性二、質量的測量②稱量: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先估計一下被測物體質量后,用鑷子按“先大后小”的順序向右盤中依次試加砝碼,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碼嫌多,而退出這個最小的砝碼又嫌小,這時應退出最小的砝碼,向右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平衡。(放物品時要“左物右碼”,因為游碼是由左往右增大)③讀數:被測物體質量=所有砝碼總質量+游碼所示的刻度值(注意每一小格代表多少g,常規天平為每格0.2g)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少誤差二、質量的測量注意:如果是需要測量出指定質量的物品,應根據指定質量,先把砝碼和游碼放好和調好,然后再往左盤添加物品,直至天平平衡;如果天平左偏,繼續添加,如果天平右偏,取出適量,直至平衡,而不需要移動游碼或者增減砝碼。④收好:測量完畢,將砝碼放回砝碼盒,游碼歸“0”二、質量的測量4、使用天平注意事項:①注意稱量時不能超過最大測量值——稱量 ,一般為200g②砝碼的規格:100g,50g,20g,20g,10g,5g;③感量:天平能夠測量的最小質量,一般為游碼的最小刻度值0.2g;④防止天平與潮濕、有腐蝕性的物體接觸;砝碼與游碼不能用手取撥⑤稱量前用平衡螺母調平,稱量時用游碼使天平平衡,不能調換⑥砝碼變重(如生銹),測量值偏小;砝碼變輕(如磨損),則偏大;⑦左物右碼放反了,則M右盤物體=M左盤所放砝碼-游碼所示刻度值⑧游碼未歸零測量,則M物體=測量的總質量-未歸零時游碼刻度值⑨特殊測量法:物體質量太小,小于感量時,用累積法測量,物體質量太大,可以取樣測量⑩測量液體等有容器的物質時,需要用總質量減去容器的質量(去皮)天平未調好的誤差分析三、密度1、定義: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做該物質的密度(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通俗理解:物體內部質子和中子的密集程度。密度是物質的固有屬性,與物體的形狀、體積、質量無關,即對于難以被壓縮的同一固體或液體物質而言,密度值是一般是不變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一樣的)● 氣體因為容易被壓縮,密度較容易被改變● 通常不同的物質,密度也不同,可以用密度不同來檢驗物質。● 物質的密度大小由物質種類、所處狀態、溫度高低等因素決定。三、密度2、密度的計算公式: (公式變形:m=ρV ; V=m/ρ)ρ為密度,m為質量(單位:千克或克),V 為體積(單位:米3或厘米3)水銀的密度為13.6×103千克/立方米,表示的意義是1立方米的水銀的質量是13.6×103千克。(1)對于同種物質來說,密度是物質固有屬性,密度不變,與體積和質量無關,不能說密度與質量呈正比,與體積呈反比。因為密度不變,所以體積越大,質量也越大,質量與體積呈正比。同樣,體積與質量呈正比。(2)對于不同種物質來說,體積相同情況下,密度大的,質量m=ρV也比較大,其質量與密度呈正比。(3)對于不同種物質來說,質量相同情況下,密度大的,體積V=m/ρ卻比較小,其體積與密度呈反比。三、密度注意:氣體因為分子間間距太大,基本沒什么分子間引力,所以氣體的分子能擴散到密閉容器的整個空間,其體積由容器的容積來決定,導致其密度較容易改變。例:鋼瓶內的氧氣用了一半后,質量變為原來的1/2,但是體積還是整個鋼瓶的容積,體積不變,密度就會改變為原來的1/2。3、密度的單位:①常用密度的單位:千克/立方米 , 克/立方厘米kg/m3, g/cm3②兩者的關系: 1g/cm3=1000kg/m3③水的密度: 1×103千克/立方米=1克/立方厘米1×103kg/m3=1 g/cm3④空氣的密度: 1.29kg/m3三、密度幾種常見的物質在0℃時的密度4℃三、密度4、用天平和量筒測定物質的密度:測出體積和質量,ρ=m/V5、測規則的長方體固體的密度:測長寬高和質量,計算ρ6、測不規則形狀固體的密度:(1)先測樣品的質量m;(2)再用量筒采用排液法,測出被測樣品的體積V;(先測體積,再測質量,會導致沾水而質量偏大,最終導致密度偏大的問題)(3)計算出物質的密度ρ=m/V先測再測7、測液體的密度:(1)調節天平,先測出燒杯與液體的總質量,記為m總,(2)再將部分液體倒入量筒中測出的液體體積V;(3)最后測出燒杯和剩下液體的總質量m剩,液體的質量m=m總-m剩(4)計算出物質的密度ρ=m/V三、密度可以避免液體因為粘在燒杯或者量筒壁上導致的誤差問題8、缺乏量筒時,巧用已知密度的液體(水)和托盤天平,玻璃杯測定某液體的密度:(1)調節天平,用天平測量出空玻璃杯的質量 m (2)在玻璃杯中裝滿水,用天平測量出玻璃杯和水的總質量 m ,計算出玻璃杯能裝水的質量為m水=m2-m1,根據水的密度,也可以計算出玻璃杯的容積V=m水/ρ水(3)倒空玻璃杯后,在玻璃杯中裝滿某液體,用天平測量出玻璃杯和液體的總質量 m ,可以計算出某液體的質量為m液=m3-m1(4)最終可計算出某液體的密度ρ=m/V=(m —m )/(m —m )·ρ水利用轉化法思維:將玻璃杯中水的質量通過密度公式,計算出水的體積,從而知道裝滿瓶子液體體積三、密度1、通過密度的計算,鑒別實心物體的物質種類。2、通過密度的計算,鑒別物質是否空心。根據實際體積和質量算出的密度小于物質密度,則為空心。等于密度,則為實心。3、混合密度的計算,兩種不同物質混合后的總質量除以總體積(一般忽略混合后總體積的少量減少)。4、通過已知兩種物質的質量比,密度比,體積比三者知其中兩個之比,計算剩下的比值。四、密度的計算及應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