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前提關鍵最后一道防線基礎課題框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嚴格執法科學立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一個好老師9.3公正司法第九課·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公正司法,守衛最后一道防線1怎樣推進公正司法?2什么是公正司法?議題觀看視頻,談一談如何理解公正司法?觀看視頻,談一談如何理解公正司法?張玉環案和孫小果案都有不合理之處張玉環案不合理之處∶(1)忽視證人有效證據,口供是刑訊逼供的結果,屬于非法證據,最后在證據不足情況下依然定罪;(2)二審沒有辯護律師;孫小果案不合理之處∶(1)存在司法腐敗問題,司法機關領導濫用職權,違法干預司法活動,違背司法公正;(2)審判和減刑過程多次暗箱操作;司法活動的過程不公平,程序不正當司法活動的結果不公平兩個案件的審理都沒有做到公正司法1、什么是公正司法?(1)內涵: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動的過程和結果中堅持和體現公平正義。(2)地位: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司法具有定分止爭的終局性作用。法律具有定分止爭的功能,司法審判具有終局性的作用,對糾紛實行司法最終解決原則。如果人民群眾通過司法這個武器都不能保證自己的合法權利,那司法就沒有公信力,人民群眾也不會相信司法。公正司法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領作用。司法通過處理具體案件,告訴人們哪些行為是合法的,哪些行為是非法的,引領人們朝著合法的方向努力,引領全社會進入法治的軌道。同時公正司法對其他社會活動,如行政裁判等都起著示范作用。公正司法對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起著保障作用。公正司法既保障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又保障公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既“導航”又“護航”,使保障與引領統一起來。公正司法能有效地調整人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使人們生活在有序的社會秩序之中。公正司法對人們的行為有預測作用。公正司法不僅能防止和減少冤假錯案的發生,而且能通過案例生動地告訴人們哪些行為可以做、哪些行為必須做、哪些行為禁止做,使人們能夠預測到自己的行為后果,引導人們遵紀守法。如何理解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知識拓展一、公正司法的內涵知識拓展程序公正≠結果公正程序公正結果公正結果公正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標、最終目的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結果公正與程序公正共同構成司法公正的核心要素①2020年5月28日,湖南省永興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向愛嬰坊母嬰店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責令其立即停止虛假宣傳行為,頂格處以罰款200萬元②2020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濮陽市政府提起環境損害賠償案,濮陽市長坐上了原告席,為被造成污染的河流“維權”③山西省臨汾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呂梁市原副市長張中生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案公開審判,依法判處被告人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④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判定于歡行為屬于防衛過當,不構成故意殺人罪,不構成自首,將審判結果改為有期徒刑5年√√判斷:下列屬于司法結果公正的是:二、推進公正司法必須確保審判權和檢察權依法獨立行使。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支持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公正行使職權。任何黨政機關不得讓司法機關做違返法定職責、有礙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機關不得執行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違法干預司法活動的要求01思考: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的國家機關是哪一個?判斷:因某拆遷戶拒絕簽訂拆遷協議,縣委書記要求縣法院按照縣委決議對該拆遷戶進行宣判。知識拓展我國的司法機關人民法院 人民檢察院性質 國家審判機關 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職權 通過獨立行使審判權,實現對國家法律的適用 通過獨立行使檢察權,實現對國家法律監督層級 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產生 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向同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 檢察權≠監察權,監察委員會行使監察權二、推進公正司法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做到事實認定符合客觀真相、辦案結果公正、辦案程序公正。02判斷: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要做到辦案結果符合客觀真相、辦案過程符合結果公正、事實認定符合程序公正。二、推進公正司法堅持人民司法為人民,依靠人民推進公正司法,通過公正司法維護人民權益。03判斷:推進公正司法,必須堅持公民司法為公民,依靠公民推進公正司法,通過公正司法維護公民權益。二、推進公正司法強化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知情權、陳述權、辯護辯論權等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實罪刑法定、疑罪從無、非法證據排除等法律原則的法律制度。04思考:典例 在某刑偵劇中,有這樣的劇情:工作人員問訴訟參與人:“你還有沒有話要說?”直到聽到“沒有了”的回應后才進入下一個訴訟環節。從法律角度看( )①這是對訴訟參與人的陳述權的保障 ②體現了審判過程的公正③體現了司法結果的公正 ④保證了獨立行使審判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辯護權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被控告的內容進行申述、辯解的權利。辯論權是指當事人(包括第三人及其代理人)在訴訟進行中,就案件請求、爭議的事實、證據材料及法律適用等方面各自陳述自己的主張,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互相進行反駁和論證的權利。名詞點擊辯護辯論權①罪刑法定:這是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其基本含義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和“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即犯罪行為的界定、種類、構成條件和刑罰處罰的種類、幅度均應當由法律加以規定,對于刑法沒有明文規定為犯罪的行為,不得定罪處罰。②疑罪從無:這是刑事訴訟法中確立的旨在實現司法公平和保障人權的重要制度,指對被告人定罪量刑必須依據確定、充分的證據。對于缺乏充分證據的案件,司法機關應當不起訴或判處被告人無罪。③非法證據排除:通常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偵查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得使用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凡以非法方法取得的證據均不得在刑事審判中被采納。名詞點擊(P106)司法救助:是體現國家關懷的撫慰性、救濟性措施,是國家對因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權、無法獲得有效賠償而造成生活困難的當事人或其近親屬予以一次性救助的制度。設立國家司法救助制度,順應了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權益保障的新期待,既彰顯了黨和政府的民生關懷,又有利于進一步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法律援助: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法律援助的律師,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農村給予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援助通過向缺乏能力、經濟困難的當事人提供法律幫助,使他們能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享受平等的法律保護。司法救助制度和法律援助知識擴展司法權依法獨立行使公正司法什么是公正司法怎樣公正司法堅持人民司法為人民含義地位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加強人權司法保障特征課堂小結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1.嚴格執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 )2.公正司法表現為司法的程序要公正、司法的結果要公正。( )3.推進公正司法必須確保審判權和檢察權獨立行使,不受任何干涉。( )4.對于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案件,就當遵循罪刑法定的原則。( )5.推進公正司法,必須堅持人民司法為人民,依靠人民推進公正司法,通過公正司法維護人民權益。( )課堂檢測×√×√×1.在世界銀行發布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中,我國“司法程序質量指數”位列全球第一位。其意義在于( )A.促使審判結果公正B.使審判結果得到原告被告的認可C.使社會非和諧因素徹底消除D.促進審判公開【詳解】審判程序公正有利于促進審判結果公正,A符合題意;公正審判未必都能得到雙方認可,排除B;C中“徹底消除”夸大了程序正當的作用;D顛倒了因果關系。A課堂檢測2.2021年2月,仇某為博取網民關注,在微博上發布惡意歪曲事實真相、詆毀貶損5名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的違法言論,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公安機關已對其以涉嫌尋釁滋事罪進行刑事拘留。這表明( )①公民要增強權利意識,保證言論自由 ②發表言論一定要守住道德和法律底線③公安機關要公正司法,維護法律的權威 ④英雄不容褻瀆,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課堂檢測【詳解】①:材料強調的是公民要增強義務意識,而不是要增強權利意識,①排除。②④:仇某在微博上惡意歪曲事實真相、詆毀貶損衛國戍邊英雄官兵,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這表明發表言論一定要守住道德和法律底線,也表明英雄不容褻瀆,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②④符合題意。③:公安機關是行政機關,要公正執法,而司法機關才需要公正司法,③錯誤。選D。D3.法官員額制改革是當前人民法院司法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法官員額制對法官數量進行員額控制,真正從制度上保障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是實現法官隊伍職業化、專業化、精英化的必由之路。此舉旨在推進( )①司法公開,提高依法行政的質量與效率 ②司法權力的規范行使,維護法律公信力 ③法官依法獨立判斷是非曲直、守護公正 ④法律監督機關提升職業素養和司法能力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課堂檢測【詳解】依法行政的主體是政府;檢察院是法律監督機關。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