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第4章我們生活的大地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在漫長的歲月里,人類在此繁衍生息和發展。鮮艷的花朵,豐碩的果實,挺拔的枝干,都離不開這片土地。那么,地球的圈層結構是怎樣的?是什么力量讓滄海變桑田?土壤是由什么組成的?人類的生產和生活與土壤又有什么關系?第4節保護土壤“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天上無飛鳥,地上無寸草?!边@是以前寧夏銀川白芨灘的真實寫照。如今,站在白芨灘沙丘遠眺,148 萬畝的自然保護區內,一叢叢沙生植物點綴其中,成片的檸條和灌木郁郁蔥蔥。白芨灘的變化說明了什么?一、土壤的價值環境中能供人們使用的資源都屬于自然資源。土壤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自然資源之一。肥沃的土壤能供應和協調植物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水分、養分和空氣等。了解當地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本地土壤的特點以及利用改造現狀。浙江種植的主要農作物包括稻、麥、豆、番薯、土豆、茶葉、蠶桑、柑橘、棉花、果蔗、油菜、蔬菜、食用菌等。土壤類型有紅壤、黃壤、黑土等,存在明顯的地域分布特征。浙江省的土壤具有多樣性,、酸性土壤普遍和土壤污染情況嚴重的特點。改造現狀包括制定地方標準進行酸性土壤改良、防治土壤污染、推進土壤修復工作,以及開展土壤健康行動來提升土壤質量和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浙江種植的主要農作物包括稻、麥、豆、番薯、土豆、茶葉、蠶桑、柑橘、棉花、果蔗、油菜、蔬菜、食用菌等。農作物種類的豐富離不開土壤類型多樣的影響。本地土壤主要類型包括紅壤、黃壤、水稻土、潮土和濱海鹽土等,存在明顯的地域分布特征。浙江省的土壤除了具有多樣性,還存在著酸性土壤普遍和土壤污染情況嚴重的特點。目前的改造現狀包括制定地方標準進行酸性土壤改良、防治土壤污染、推進土壤修復工作,以及開展土壤健康行動來提升土壤質量和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深厚肥沃、適合耕作的土壤經歷了幾千年才逐漸形成。肥沃的土壤因稀缺而更顯寶貴。比較適合農耕的土地不足陸地面積的八分之一。人類改造土壤低山丘陵修建了層層梯田,將沼澤變成肥土沃壤干旱區的山麓利用高山冰雪融水來營造片片綠洲。人們的耕作,出現了自然界原來沒有的土壤類型。菜園土水稻土二、土壤的污染與流失土壤的最大威脅來自土壤污染和過度開發。人為活動產生的污染物進入土壤并積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質量下降,進而造成農作物中某些有毒、有害物質指標超過國家標準的現象,稱為土壤污染。“三廢”污染:固體廢棄物,廢水、廢氣。廢氣中的污染物,特別是顆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地面進入土壤。其中最主要的是污水灌溉帶來的土壤污染。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土壤板結,也是土壤污染的來源之一。廢水攜帶大量污染物進入土壤。固體廢棄物中的污染物直接進入土壤或滲出液進入土壤。導致土壤質量下降、農作物產量和品質下降外,還會導致污染物在生物體內富集。一些毒性大的污染物,如汞、鎘等通過植物吸收富集到作物果實中,人或牲畜食用后會中毒。如果長期引用工業廢水灌溉農田,會導致土壤和稻米中重金屬(如鎘)含量超標,人畜不能食用,土壤不能再作為耕地。土壤污染土壤質量下降農作物產量和品質下降污染物在生物體內富集汞、鎘富集到作物果實重金屬含量超標1.會引起當地土壤污染的污染物有哪些?答:以浙江省為例,引起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屬、有機污染物、農藥殘留、工業廢棄物等。。2.針對土壤污染的現狀,你認為可采取哪些措施?答:強化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和過程嚴管。細化管理機構的監測責任,強化防治數字化監管。此外,土壤污染修復也很重要,已污染的土壤要及時治理,防止污染擴散。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流水、風、冰等作用下,被破壞、剝蝕、轉運和沉積,造成水分和土壤資源損失的現象。植物的根系有固定土壤的作用。過度放牧、亂砍濫伐、開山采礦等人類行為會破壞地表植被,加劇水土流失。在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種種因素的作用下,土壤失去水分和營養物質而造成的土地退化現象就是土地沙漠化。目標比較有草皮的表土和裸土的水土流失量。器材1. 兩個長30 cm,寬15 cm,三面高5 cm 的木盒。2. 兩只與木盒高度、寬度匹配的盛水盆。3. 兩塊與水盆同高的木塊。4. 兩只相同的噴壺(裝等量的清水)。5. 規格為長30 cm,寬15 cm,厚5 cm的有草皮的表土和裸土各二塊。6. 量筒一只,鏟子一把。探究植被覆蓋對水土流失的影響過程1. 分別將有草皮的表土和裸土平放在木盒上。2. 木盒的一端釘上與水盆同高的木塊,將兩個木盒分別平放在水盆上。3. 用兩把噴水壺分別在土體中心上方20 cm 處,均勻地給有草皮的表土和裸土灑水。探究植被覆蓋對水土流失的影響4. 水灑完后,用量筒分別計量兩個水盆中的水量和沙量,并在表 中做記錄。5. 分別鏟除兩個木盒上的表土和裸土,再依次將另一塊有草皮的表土和另一塊裸土平放在木盒上,然后使兩個木盒傾斜30°,再按上述步驟3、4 操作,并在表中分別記錄裸土和有草皮的表土的水量和沙量。探究植被覆蓋對水土流失的影響活動結束后將有草皮的表土和裸土放回原地。6. 根據上述實驗結果,結合表中的數據,你能得出什么結論?A為年降水量為346 mm的情況下,在不同植被覆蓋條件下每公頃土地被雨水沖刷的泥土數量。B 為陸地上20 cm 厚的土壤,在不同植被覆蓋條件下土壤流失的時間。答:植被可以保持水土,減少水土流失。通過表表4.4-1還能得出地形坡度對水土流失造成影響。三、土壤的保護與治理地球上陸地面積僅占地表總面積的29%。除去湖泊、河流、裸露巖石等,有土壤覆蓋的土地就更少。由于土層太淺,土壤污染,永久凍土分布和含水量過高或過低等原因,陸地面積中約89%的土地不適宜農業生產。土壤資源各地分布不均。由于不合理的開發與利用,有些地方出現了土壤污染、水土流失、土壤貧瘠化和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土壤問題。聯合國大會將每年12 月5 日定為世界土壤日,旨在關注健康土壤的重要性,倡導可持續管理土壤資源。土壤保護就是進行土壤管理,防止土壤破壞。土壤保護的方法包括因地形耕作、保護性耕作和輪作等。玉米和棉花,需吸收大量的營養成分。 在種植這些作物的第二年,就換種只需較少營養的作物,如燕麥、大麥或黑麥。第三年,就種植苜蓿、花生、大豆等植物來恢復土壤的肥力。因地形耕作就是根據地形或沿等高線開墾耕地,這有助于減緩過多降水的沖刷并避免土壤的流失。保護性耕作就是盡可能地減少對土壤和覆蓋在它上面的植物的損害。輪作就是在一塊地上每年種植不同的植物。1. 保護性耕作是怎樣保護土壤的?答:保護性耕作主要通過留茬少耕來減少土壤風蝕、利用大量精稈殘茬覆蓋保護地表,并將耕作減少到只要能保證種子發芽的程度。這種技術的主要手段包括免耕、少耕、并使用作物桔稈覆蓋地表,以減少風蝕、水蝕,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2. 苜蓿、花生、大豆等植物為何能恢復土壤肥力?答:花生、大豆、苜蓿等豆科植物具有特殊的根瘤菌,能夠將空氣中的游離態氮轉化為化合態氮,使得植物能夠吸收利用、提高產量。而當根瘤菌破裂后,氮化合物也會留在土壤中。豆科植物的枯落物質量高且分解快、能夠加快土壤養分循環。豆科植物通過固氮作用供給鄰居植物生長,有益于土壤物種共存和多樣性維持。苜蓿[mù xu]沙漠化的治理毛烏素沙地的過去和現在1.通過走訪和查閱資料,你認為當地存在哪些不合理開發和利用耕地的現象?答:浙江省在耕地開發和利用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現象主要有毀林墾地、非法占用農用地、耕地拋荒等。2.針對現狀,你認為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保護土壤的措施?答:植樹造林、減少化學肥料和農藥的使用、實行輪作和休耕制度、減少白色污染、多施生物有機肥、垃圾分類和回收、節能減排、建設畜禽糞便處理設施、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使用生物可降解農用薄膜等。“勝哥課程”版權聲明“勝哥課程”工作室的課件資料的版權屬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購買下載的課件僅限購買者本人使用,可以用于自己研究學習、課堂教學,但無傳播權,禁止傳播,如傳播造成的后果將負法律責任。只要購買使用“勝哥課程”則視作同意本聲明!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八下 4.6 保護土壤(勝哥同步)1.垃圾分類,利國利民。小科喝完罐裝飲料后,金屬外殼應投入的垃圾箱是---( )A. B. C. D.2.習大大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做法中不.符.合.這一理念的是---( )A.對河道開展清淤保潔工作 B.提倡步行或騎單車等出行C.燃煤發電廠安裝脫硫裝置 D.提倡焚燒秸稈增加土壤肥力3.下列物質不會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A.化學肥料和農藥 B.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C.未經處理的植物的枯枝敗葉 D.未經處理的人畜糞便4.我國西部地區實施“退耕還草”“退耕還林”的目的是---( )A.人們更需要產品 B.人們更需要木材C.人們更需要糧食 D.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狀態5.在草原地區濫挖發菜、冬蟲夏草和甘草等藥用植物或珍稀食用植物的行為會對土壤造成危害是---( )A.水土流失 B.生物污染 C.鹽漬化 D 化學污染.6.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必須依賴于土壤,而土壤資源是有限的,下列人類活動有利于保護土壤的是---( )A. 將廢棄農用地膜埋入土壤中 B. 實行稻草還田C. 用工業廢水直接灌溉農田 D. 大量施用化肥7.近年來有多處報道某些地方所產大米“鎘超標”.你認為這種“問題大米”是下列哪種原因造成的---( )A. 酸雨 B. 大氣污染 C. 水、土重金屬污染 D. 溫室效應8.“白色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要解決“白色污染"問題,在生活中我們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 重復使用塑料袋C. 回收各種廢棄塑料 D. 提倡大量使用一次性 塑料餐盒9.有一則公益廣告:我國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 450 億雙、相當于要砍伐 600 萬棵成年大樹.專家估計,一棵樹的生態價值是其木材價值的 9 倍.下列對綠色植物的生態價值敘述錯誤的是---( )A. 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保持水土 B. 引起地球溫室效應C. 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平衡 D. 防風固沙、消除噪音10.生物性土壤污染是土壤污染的一種重要類型,下列會引起生物性土壤污染的是--(- )A. 人造纖維和橡膠 B. 含鉛的工業廢渣C. 含銅、鋅的工業廢水 D. 未經處理的人、畜糞便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1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11.工農業生產和生活廢水、固體廢物的任意排放,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導致土壤的________污染,從而破壞土壤的結構;某些病菌、寄生蟲和病毒對土壤產生________污染。12.云南省某些地區近年來出現了一種新的自然現象——“石漠化”,所謂“石漠化”是指巖石表層的土受到雨水的沖刷,使土壤層越來越薄,最終底層的巖石紛紛突出地表而形成名副其實的石山,致使當地的耕地面積減少。(1)你認為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防止“石漠化”的根本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13.土壤資源的最大威脅來自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土壤污染主要有________污染、________污染和________污染等。過度開發是指人們對土壤資源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如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14.土壤是______________生長繁衍的自然基地,是地球上________的食物來源和生活、繁衍的場所,也是我們人類賴以________的重要自然資源和綠色生態基礎。地球上的土壤資源是________的。我國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積、林地資源非常________。15.環境污染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植物在污染環境中也有繼續保持正常生命活動的特性,這種特性稱為抗性.研究植物的抗性對篩選具有凈化環境的植物種類和保護環境有積極意義.一項研究表明,植物對 SO2的抗性與葉片上氣孔密度和氣孔大小等有關.所得數據如表:氣孔被測植物 平均受害面積(%)氣孔密度(個/平方毫米) 每個氣孔面積(平方微米)甲植物 13.5 218 272乙植物 33.4 162 426丙植物 57.7 136 556(1)該研究表明,植物對 SO2的抗性與氣孔密度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與每個氣孔面積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2)在 SO2污染嚴重的地區,最好選擇表中甲植物為主要綠化樹種。大氣中 SO2的主要危害是產生_____________現象,即 pH 小于_____________的酸性降水。除 SO2外,常見的大氣污染物還有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種)。(3)對 SO2污染物的處理,可用 NaOH 溶液吸收(化學方程式為 2NaOH+SO2=Na2SO3+H2O)。2005 年,我國排放 SO2 總量約達 2549 萬噸。若全部用 NaOH 處理,則需 NaOH 固體多少噸?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2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答案1.B 2.D 3.C 4.D 5.A 6.B 7.C 8.D 9.B 10.D11. 化學;生物12. 水土流失;植樹造林或大面積種草13. 土壤污染;過度開發;物理 ;化學 ;生物;耕地被蠶食;土地沙漠化14. 綠色植物; 動物; 生存和發展; 有限; 低15. (1)氣孔密度越大,植物對 SO2 的抗性越強;每個氣孔面積越大,植物對 SO2 的抗性越弱(2)酸雨;5.6;—氧化碳(合理均可)(3)3186.25 噸(3)設需要 NaOH 固體 x 噸2 + 2 = 2 3 + 2 80 64x 254980 = , = 3186.25噸64 2549微信公眾號“勝哥課程”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下第4章第4節保護土壤.pptx 七下第4章第4節保護土壤練習.pdf 各色土壤1.mp4 土壤修復技術1.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