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青島版六年級科學下冊課時練15.摩擦生熱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填空題1.拍桌子時,___________轉換成___________。2.打氣筒打氣時,___________轉換成___________。3.電動機能將___________轉換成___________。4.摩擦會產生___________。5.___________的過程就是機械能轉換成熱能的過程。6.發電機可以將機械能轉換成___________。燈泡發光時將電能轉換成___________和熱能。二、選擇題7.滑滑梯后感到屁股有點熱,這是因為( )。A.滑梯太滑 B.屁股與滑梯摩擦產生熱量 C.屁股本身熱8.摩擦生熱的過程就是( )轉化成熱能的過程。A.機械能 B.電能 C.磁能9.以下不是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現象是( )。A.擺的運動 B.鉆木取火 C.搓手取暖10.攀巖是一項很受歡迎的運動,在使用攀巖繩降落時,使勁拽繩子手會感覺到燙,這是摩擦生熱的原理,如果從能量角度考慮,這是( )。A.動能轉換為勢能 B.動能轉換為熱能 C.動能轉換為機械能11.核桃夾作為剝核桃的專用工具,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A.剝核桃能省力B.限位點能限制核桃位置防掉落C.防滑紋能減小摩擦力12.由于摩擦,物體運動會受到一種阻礙運動的力,這種力叫?( )A.動力 B.阻力 C.摩擦力13.用電鉆在木頭上打孔時,發生的能量轉換是( )。A.熱能→機械能→電能B.機械能→電能→熱能C.電能→機械能→熱能14.摩擦產生熱量的多少與哪個因素無關?( )A.摩擦面的粗糙程度 B.接觸面的大小 C.接觸面的溫度15.下列哪個現象說明了機械能可以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A.風吹動風車發電 B.電燈發光 C.冬天人們烤火取暖三、判斷題16.動能屬于機械能,勢能不屬于機械能。( )17.我們的祖先在遠古時代發明了鉆木取火技術。( )18.反復彎折鐵絲時,動能會轉換成熱能。( )19.高速行駛的汽車由于摩擦生熱,容易爆胎,所以摩擦生熱現象對我們的生活都是不利的。( )20.打氣筒打氣時,機械能轉換成熱能。( )21.摩擦生熱的過程就只是機械能轉換成熱能的過程,不會出現其他形式的能量。( )22.滑冰時,冰刀與冰面之間的摩擦不會產生熱量。( )四、簡答題23.機械能還能轉換成哪些形式的能量?24.解釋為什么冬天人們搓手可以取暖?五、實驗題25.摩擦生熱小實驗實驗目的:探究摩擦是否可以產生熱量。實驗材料:木板、砂紙、鐵片、手鉆。實驗過程及現象:(1)兩手快速相互搓十幾下,搓完放在臉上感受溫度的變化。現象:(2)用砂紙迅速來回摩擦鐵片后輕輕用手觸摸鐵片,感受溫度的變化。現象:(3)兩人合作,用手鉆鉆木板,過一會兒用手輕輕摸鉆頭和木板上的鉆孔處,注意不要被燙傷。現象:4.實驗結論:六、綜合題26.如圖所示,古人用鉆木取火的方法生火。請你回答以下問題:鉆木取火是利用___________原理生火,這個過程是___________能轉換成___________能的過程。27.閱讀以下資料,回答問題。2025年4月24日17時17分,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托舉著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自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直上蒼穹。從1970年發射的“東方紅一號”到神舟二十號,中國人的“天地往返”已成常態化。隨著空間站進入應用與發展階段,通過對神舟二十號工作任務和空間站新動向的解讀,我們對于航天科研目標及未來深空探測方向或可見微知著。自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以來,我國“飛天”艙外航天服已順利保障了19次出艙活動,單件航天服最高使用量達17次,已超過“3年15次”的設計指標,至今依然性能良好、狀態穩定。2024年12月 17日,神舟十九號乘組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艙外活動9小時,刷新了美國宇航員James Voss和Susan Helms在2001年創下的8小時56分鐘單次艙外活動時長世界紀錄。中國空間站機械臂通過獨創的雙臂級連和爬行設計,能夠幫助航天員到達空間站艙體外任意工作區域。天地協同支持體系則為出艙活動方案制定、進程控制、跨系統協同和應急處置提供了有效的專業支持。綜上所述,我國航天員的出艙活動技術日益成熟,現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如今,中國空間站正在按計劃有序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截至目前,我國已在軌實施200余項科學與應用項目。而神舟二十號乘組在軌期間,除了生物實驗外,還將在空間生命科學、微重力物理科學、空間新技術等領域,持續開展59項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有望在血管化腦類器官芯片培養、軟物質非平衡動力學、高溫超導材料空間制備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參考資料:返回艙在返回地球的過程中,最高時速可達8000米/秒,因劇烈摩擦,艙外側溫度可高達1200℃。在其進行大氣層后,臨近落地前會打開減速傘以減緩降落速度,防止猛烈撞擊帶給宇航員不必要的傷害。(1)當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后,在其打開傘之前,其本身所具有動能與勢能的大小關系是( )。A.動能增大,勢能減小 B.動能減小,勢能增大C.動能和勢能同時增大 D.動能和勢能同時減小(2)“艙外側溫度可高達1200℃”的主要成因是什么?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動能 聲能2.機械能 勢能3.電能 機械能4.熱量5.摩擦生熱6.電能 光能7.B8.A9.A10.B11.C12.C13.C14.C15.A16.×17.√18.√19.×20.√21.×22.×23.(1)拍桌子時,機械能轉換成聲能。(2)發電機可以將機械能轉換成電能。24.冬天人們搓手時,手掌之間的摩擦會產生機械能,部分機械能轉換成熱能,使手的溫度升高,從而起到取暖的作用。25.搓手后,感覺手變熱了。 摩擦鐵片后,感覺鐵片變熱了。 用手鉆鉆一會兒木板,會摸到鉆頭和木板上的鉆孔處變熱了。 摩擦會產生熱量,機械能可以轉換成熱能。26.摩擦生熱 機械 熱27.(1)A(2)摩擦生熱,或機械能(動能)轉換為熱能。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