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新部編版第四單元《生活在法治社會》單元測試題一、單選題1.法律保障生活,法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有( )①法律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②法律保護全體社會成員的合法權益③法律保護社會公共利益④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所有需要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2.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權人對自己的財產依法享有( )A.占有、使用、轉讓、捐贈的權利B.占有、收益、揮霍、處分的權利C.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D.使用、處分、揮霍、捐贈的權利3.公民個人擁有的合法財產,是實現其他權利的( )A.關鍵因素 B.重要保障 C.前提條件 D.物質基礎4.截至2023年5月,全國“清朗·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專項行動依法清理違規信息141萬余條,處置違規賬號92萬多個,其中永久關閉賬號6.66萬余個,有力震懾了“自媒體”違法違規行為。這充分彰顯了( )①法治已經成為全體公民的共識 ②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③法治讓我們的網絡生活更美好 ④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學生小李在逛商店時被老板懷疑偷了商品,老板要求對小李進行搜身,小李對此強烈反對。搜身侵犯公民的( )A.宗教信仰自由 B.通信自由和秘密C.人身自由 D.政治自由6.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遺囑繼承的最大優點是( )A.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繼承遺產B.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處分遺產C.繼承人和被繼承人雙方都能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解決財產繼承問題D.被繼承人能夠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處分財產7.公民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下列屬于公民個人合法財產的是( )A.張某在建筑施工中挖到的古代瓷器B.李某在出租車上拾到的手機C.王某放高利貸獲得的利息D.趙某出租房屋獲得的租金8.[原創題]下列關于“法律”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法律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B.法律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C.我國的立法工作堅持立足國情和實際需要D.我國做到了在所有領域都有法可依9.最高法工作報告顯示,人民法院始終堅持對腐敗犯罪依法嚴懲,2023年審結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2.4萬件2.7萬人,同比增長19.9%。從中我們感悟到( )①法律規范行為,判斷是非曲直②法律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③法律制裁違法犯罪,維護公正④法律約束人們行為,維護社會秩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0.下面是小龍整理的道德與法治這一學科的筆記,請你為他檢查,其中正確的是( )①只有犯罪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②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應受懲罰的行為③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相對輕微,稱為一般違法行為④刑事違法行為是違法行為中相對嚴重的一種,就是我們常說的犯罪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第一條規定:“為了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環境,保障中小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支持中小企業創業創新,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擴大城鄉就業,發揮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法。”這表明法律( )A.促進社會發展B.保障個人生活C.懲治違法犯罪D.弘揚人文精神12.下邊圖示能正確表達的概念之間關系是( )A.①民事違法行為②刑事違法行為B.①違法行為②行政違法行為C.①道德②規則D.①法律②道德13.小明發現有人偷偷地從對門家搬出家電等物品,他就悄悄觀察,看到那些家電被裝上一輛小貨車后,小明便記下車牌號。后來警方通過小明提供的車牌號破案,抓住了竊賊。這說明小明( )①懂得要防范侵害,見義“智”為②善于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③懂得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特殊關照和保護④能夠明辨是非,維護正義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4.小麗的爸爸讓她輟學回家守店,依照 可以維護她的合法權益。( )A.《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B.《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安全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D.《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15.下面漫畫涉及遺產繼承權問題。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A.女兒既已出嫁,就無權繼承遺產B.女兒能不能繼承遺產,由其父母決定C.女兒屬于法定繼承人,有權繼承遺產D.女兒屬于第二順序繼承人,可以繼承遺產16.民法典規定了人們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下面對公民在進行民事活動時違反的原則判斷錯誤的是( )A.服裝店店主李某強迫詢問衣服價格的人購買其店內服裝——違反了自愿原則B.張某知道自己手里的一幅畫是假貨,仍然將其當作真跡賣給了趙某——違反了誠信原則C.王某經常在公寓和朋友聚會至深夜,大聲喧嘩,播放音樂——違反了保護環境原則D.陳某在菜市場賣菜,對老人有缺斤短兩的行為——違反了平等、公平原則17.下列圖示與相關知識對應正確的是( )A.違法行為與犯罪;規則與法律;主刑與附加刑;中國精神與民族精神B.規則與法律;違法行為與犯罪;基本權利與基本義務;憲法與民法典C.憲法與刑法;規則與法律;違法行為與犯罪;基本權利與基本義務D.基本權利與基本義務;規則與法律;憲法與民法典;主刑與附加刑18.央視《焦點訪談》近日播出了“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專題,邀請專家解讀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新部署。小艾同學聽了相關解讀后,收集了一些案例進行分析,你認為分析合理的是( )A.李女士在一家健身房花費2000千元辦理了一張年卡。不久,健身房經營不善倒閉關門。王女士找到負責人要求退款,對方以健身房倒閉為由拒絕退款。→采用民事訴訟→起訴到法院解決是最權威的手段B.某小區因疫情進行了封閉式管理,居民王某夫婦為逃避隔離,網購了假出入證,事發后被治安拘留。→此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需要接受行政處罰C.中學生張某在網上發布一條內容為“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X月X日凌晨實行全區封閉”的謠言,在網上傳播并造成不良影響。→預防犯罪需要杜絕不良行為→從小事做起,不要在網絡發言D.趙某不慎染上毒癮,為籌毒資多次搶劫中小學生,在多次販毒后被抓。經人民法院審理,趙某構成搶劫罪、販賣毒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五萬元。→需要接受刑罰處罰→有期徒刑和罰金是最嚴苛的主刑1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條:“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下列屬于民法典調整范圍的有( )①曹某高空拋擲物品,將樓下行人砸傷②某校向某公司購買辦公用品,該公司不按合同約定時間發貨③段某非法搜集軍事情報涉嫌犯罪④某市質檢部門對制假售假企業處以10萬元罰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下列屬于行政違法行為的有( )①李某破壞鐵路封閉網 ②劉某撥打110謊報險情③出版社未經作者同意發表其作品 ④甲公司未按合同規定發貨給乙公司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分析說明題21.某校組織開展“做守法的公民”系列主題教育活動,現邀請你參加活動。【活動一】法治小劇場學校德育處組織學生表演法治情景劇,劇情:16歲的中學生小陳原本是一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自從結識了社會上一群游手好閑的“朋友”,他逐漸無心學習,經常曠課。他開始還有些自責,覺得對不起父母和老師,后來便放縱自己,并因偷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到學校紀律處分。他非但沒有接受教訓,反而經常偷竊財物等,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了搞到錢去網吧玩游戲,他和另外兩個“朋友”竟攔路搶劫,在短短幾天內多次作案,最終因犯搶劫罪受到法律的制裁。(1)情景劇中小陳的行為構成了搶劫罪,其法律后果是什么 請簡要說明判定小陳的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據。(2)一般違法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請談談我們應該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活動二】普法留言板學校團委利用網絡平臺,在校網主頁的“普法留言板”欄目中設置了以下互動主題。互動主題一:尋求法律救助,依法維護權益的途徑有哪些 互動主題二:青少年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常見方法有哪些 (3)請你任選其中一個主題,參與互動留言。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從出生到成年,從成家到歸老,《民法典》守護我們的一生。某校正在進行“走近民法典”的展覽活動,以下是展出內容,請你參與其中。(1)運用所學知識,結合場景一和場景二展出的內容,談談你對民法典的理解。《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條: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百八十四條: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2)《民法典》對見義勇為行為的明確規定,對維護和實現社會正義有何意義?2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在學習法律相關內容時,某班組織了一次模擬法庭活動,下面是他們準備“庭審”的一個案例,回答問題。15歲的陳某,原本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自從結識了社會上游手好閑的“朋友”后,逐漸無心學習,甚至曠課;后來逐漸放縱自己,反而經常偷竊財物,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他和另外兩個“朋友”竟攔路搶劫,在短短幾天內多次作案,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庭前準備】(1)針對上述案例,你準備查閱哪幾部法律?(至少兩部)【法庭審判】關于陳某的判決,有同學這樣寫道:經本庭合議,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判決如下:判處陳某行政拘留14天,罰金2萬元,并向受害人賠禮道歉……(2)如果你是審判長,你會采納該同學擬好的判決書嗎?請說明理由。【庭后分享】(3)參加本次模擬庭審后,請分享你從陳某身上吸取的教訓。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七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新部編版第四單元《生活在法治社會》單元測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D C D D D D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D C C C D A A A21.(1)法律后果:小陳因犯搶劫罪將受到刑罰處罰。判定依據:小陳的行為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因此其行為構成犯罪。(2)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的措施包括:首先,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其次,需要杜絕不良行為,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最后,要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才能防患于未然。(3)選擇互動主題一:尋求法律救助,依法維護權益的途徑包括:當遇到法律問題或者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及時尋求法律服務機構如律師事務所、法律援助中心等的幫助,也可以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如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等。22.(1)①民法典是一部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體現對生命健康、財產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嚴等各方面權利平等保護的法律。②民法典規定了人們從事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③實施民法典,能夠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2)①有利于引導人們增強法治觀念,遵守法律法規。②有利于引導人們勇敢面對非正義行為,敢于并善于與違法犯罪行為做斗爭,做有正義感的人。③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④有利于恰當地調整和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為社會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23.(1)《刑法》《預防未成年犯罪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2)不采納。判決書中的行政拘留屬于行政違法行為會受到的制裁。陳某的行為屬于刑事違法行為,不適用行政拘留。(3)①我們作為社會成員,要珍惜美好生活,遠離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避免沾染不良習氣,防患于未然。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