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浙教版(2024)科學七年級下冊3.1質量和密度 培優(yōu)卷 答案一.選擇題(共15小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答案 A D A A B B C A A B C題號 12 13 14 15答案 B B A C一.選擇題(共15小題)1.解:質量與物體的狀態(tài)、形狀、溫度、所處的空間位置的變化無關,宇航服隨航天員一同返回,航天員穿的宇航服位置發(fā)生變化,質量不變。故選:A。2.解:根據天平的稱量原理:m左=m右+m游碼,故A中,將游碼移到標尺6g的位置后繼續(xù)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相當于右盤中食鹽的質量是m=20g﹣6g=14g,故不正確;B中,游碼移到標尺9g的位置后繼續(xù)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相當于右盤中食鹽的質量是m=20g﹣9g=11g,故不正確;C中,左盤中再加一個10g的砝碼,并將游碼移到標尺6g的位置后繼續(xù)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相當于右盤中食鹽的質量是m=30g﹣6g=24g,故不正確;D中,左盤中再加一個10g的砝碼,并將游碼移到標尺7g的位置后繼續(xù)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相當于右盤中食鹽的質量是m=30g﹣7g=23g,故正確;故選:D。3.解:A、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對于同種物質(狀態(tài)不變),其密度一定,與物體的質量和體積無關,故A正確;B、密度不同的兩個物體,質量也可能相同,例如1kg的水和1kg的石塊,故B錯誤;C、一塊冰熔化成水,它的狀態(tài)發(fā)生了改變,因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即密度變大,但它所含水的多少沒有變化,即質量不變,故C錯誤;D、將氧氣瓶內的氧氣用掉一半,則瓶內氧氣的質量變?yōu)橐话耄捎谑S嗟难鯕庥帜艹錆M氧氣瓶,使氧氣的體積不變,則剩下氧氣的密度減小為原來的一半,故D錯誤。故選:A。4.解:由圖像可知,當Va=Vb=Vc時,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a>mb>mc,液體的質量ma′>mb′>mc′,所以ρa>ρb>ρc。故選:A。5.解:在倒入液體之前,此時液體的體積為0,而容器的質量并不是0,隨著液體體積的增加,總質量也在不斷的增加;A、直線從原點開始,表示容器的質量為零,故A錯誤;B、從縱軸上方開始,隨液體的增加總質量不斷增加,故B正確;C、直線從橫軸上開始,說明液體質量為零時,有一定體積,故C錯誤;D、隨著液體的增加,總質量不斷下降不符合實際情況,故D錯誤;故選:B。6.解:由題中信息知,兩個金屬球的密度分別為:ρ甲9g/cm3,ρ乙7g/cm3,因為ρ甲>ρ乙,所以甲金屬球是實心的、乙金屬球是空心的,該金屬材料的密度是9g/cm3,故B正確。故選:B。7.解:天平左右兩側的質量相等,根據公式ρ可得:2ρ甲V+ρ乙V=ρ甲V+3ρ乙V,則ρ甲V=2ρ乙V,ρ甲:ρ乙=2:1。故選:C。8.解:因為兩支試管裝的液體液面齊平,則由圖知,V甲<V乙,又因為m甲=m乙,所以由ρ可知,ρ甲>ρ乙。故選:A。9.解:(1)設量杯的質量為m杯,液體的密度為ρ,讀圖可知,當液體體積為V1=20cm3時,液體和杯的總質量m總1=m1+m杯=40g,可得:ρ×20cm3+m杯=40g﹣﹣﹣①當液體體積為V2=80cm3時,液體和杯的總質量m總2=m2+m杯=100g,可得:ρ×80cm3+m杯=100g﹣﹣﹣②由①﹣②得,液體的密度ρ=1g/cm3,故A正確、B錯;代入①得m杯=20g,故C錯;(2)當液體的體積V3=80cm3,液體質量:m3=ρ×V3=1g/cm3×80cm3=80g,故D錯。故選:A。10.解:因為ρ木<ρ水,所以木球在水面上漂浮,由漂浮條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木球受到水的浮力:F浮=G木=G排水=m排水g﹣﹣﹣﹣﹣﹣﹣﹣①因為ρ木<ρ酒精,所以木球在酒精中漂浮,同理可得木球受到酒精的浮力:F浮′=G木=G排酒精=m排酒精g﹣﹣﹣﹣﹣﹣﹣﹣﹣②由①②可知木球排開酒精的質量(溢出酒精的質量):m排酒精=m排水=100g。故選:B。11.解:A、根據ρ知,當體積相等時,質量越大密度越大,由甲圖知,ρA>ρB>ρC,ρc1g/cm3=ρ水,故A錯誤;B、乙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是密度和體積的乘積,等于質量,即m=ρV=5g/cm3×3cm3=15g,故B錯誤;C、由甲圖知D物質的密度為ρD0.6g/cm3,120克D物質的體積VD′200cm3,故C正確;D、由甲圖知A的密度ρA2.5g/cm3,B的密度ρBg/cm3,A、B密度之比,故D錯誤。故選:C。12.解:由圖示可知,從6℃降到2℃的過程中水的體積的變化是先減小,到4℃后又逐漸增大,利用密度公式ρ分析可知,一定質量的水,體積減小時,密度增大;反之,減小;所以,從6℃降到2℃的過程中水的密度先變大后變小。故選:B。13.解:根據ρ可知,體積一定的物體,密度越小,質量越小,所以機身采用碳纖維材料是因為碳纖維具有較小的密度。故選:B。14.解:未將游碼移到零刻度處,游碼固定在某處,游碼沒有在零刻度位置,根據后面題意可知,游碼在0.2g處,等于左盤本來就有的質量為0.2g;在測量物體質量時,在右盤放入20克砝碼后,這時天平正好達到平衡,則物體質量m=20.2g﹣0.2g=20g,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15.解:由分析可得,實驗過程排序:①用氣筒將小皮球打足氣,用天平稱出此時小皮球的質量;④將如圖所示的量筒裝滿水后倒扣在水槽中,將皮球內的空氣用乳膠管導入量筒內(如圖);③當量筒內收集的空氣達到量筒的最大測量值時,用夾子夾緊乳膠管。再將量筒裝滿水后重新集氣,如此反復10次;②用托盤天平稱出放氣10次后小皮球的質量;⑤最后根據ρ計算空氣的密度。故選:C。二.填空題(共7小題)16.解:物理學中,把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狀態(tài)、位置、形狀的改變而改變,因此,質量為3千克的水結冰和冰被帶到太空中,發(fā)生變化的是物質的狀態(tài)和位置,物質的質量不變。故答案為:不變;不變。17.解:由于國際千克原器質量減小,而我們使用減輕的國際千克原器測量物體質量,應多加砝碼,所以這樣測出來的值會比真實值偏大。測量前后,被測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不變,則質量不變。故答案為:偏大;不變。18.解:(1)由圖所示,指針偏左,則應向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由圖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物體的質量為:m=20g+5g+3.2g=28.2g;(4)A、調節(jié)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則稱量過程中,在右盤加的砝碼會偏少,測量結果偏小;B、調節(jié)天平平衡時,忘了把游碼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相當于提前在右盤添加了小砝碼,在讀數時,加上這部分質量,測量結果會偏大;C、使用嚴重磨損的砝碼,則在右盤所加砝碼偏多,讀數偏大;D、讀游碼時以其右端所對刻度為準,則讀數偏大。由以上分析知,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1)向右調節(jié)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28.2g;(3)A。19.解:(1)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圖甲中指針偏向分度盤的右側,說明右側質量偏大,因此,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jié);(2)圖乙中石塊的質量m=50g+2g=52g;圖丙中量筒中水的體積V水=20mL=20cm3,水和石塊的總體積V總=40mL=40cm3,則石塊的體積:V=V總﹣V水=40cm3﹣20cm3=20cm3,石塊的密度:ρ2.6g/cm3=2.6×103kg/m3。故答案為:(1)左;(2)52;2.6×103。20.解:同種物質,密度一定,物體的質量和體積是成正比的,其m﹣V圖象是過原點的直線;連接原點和點1并延長;連接原點和點4并延長,由圖可知分別通過3、2,可見1、3是同種物質甲,4、2是同種物質乙;過點4做橫軸的垂線,可得同樣體積的甲、乙兩種物質,甲的質量大,由ρ可知甲的密度大,可見甲物質是銅、乙物質是鐵;所以金屬塊3是銅塊,和金屬塊2是同樣材料做的是金屬塊4。故答案為:銅;4。21.解:(1)雪擠壓后,質量不變;設腳印面積為S,雪的體積:V雪=SH,冰的體積:V冰=(H﹣h)S,雪壓成冰質量不變,所以m雪=m冰,即:ρ雪SH=ρ冰S(H﹣h),雪的密度:ρ。(2)從微觀的角度(水分子)解釋雪變成冰的原因是水分子的間隔變小了。故答案為:(1); (2)水分子的間隔變小了。22.解:(1)在使用天平和量筒測量蠟塊密度時,不需要測鐵塊的質量,也不需要單獨測量筒中水的體積,且為了減小實驗誤差,應按照以下順序進行實驗:A.用調好的天平測出石蠟塊的質量m1。D.往量筒里倒入適量的水。F.用細線把鐵塊系在石蠟塊的下面,只讓鐵塊浸沒在量筒里的水中,記下此時液面的刻度V3。C.使石蠟塊和鐵塊都浸沒在量筒里的水中,記下此時液面的刻度V1。(2)蠟塊的體積V=V1﹣V3,則蠟塊的密度為:ρ石蠟。故答案為:(1)ADFC;(2)。三.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23.解:(1)天平的指針偏右,說明左盤大米的質量偏小,因此小科應該:向左盤加適量大米直到天平平衡;(2)由于米粒間存在較大間隙,按圖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測量大米體積,則會導致測得的體積值偏大。(3)設大米的體積為V,根據氣體的體積和壓強的乘積為定值得到:(23mL﹣V)×p=(13mL﹣V)×2p;解得:V=3mL=3cm3;那么大米的密度為:ρ1.67g/cm3。故答案為:(1)向左盤加適量大米直到天平平衡;(2)大;由于米粒間存在較大間隙,按圖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測量大米體積,則會導致測得的體積值偏大;(3)1.67。24.解:測出了鴨蛋的質量mA,再用排水法來測量鴨蛋的體積,鴨蛋浸沒在水中時,V蛋=V排;補入水的體積即鴨蛋的體積,求出鴨蛋的密度,其中E的示數是必須要讀出的;排開水的質量為:m排=mE+mA﹣mC,鴨蛋的體積為:V蛋=V排,鴨蛋的密度為:ρ蛋ρ水;由于取出鴨蛋時帶出一些水,在補入水時已補上,由A、C、E三圖中三個數據計算排開水的體積可以不受帶出水對實驗的影響。故答案為:E;ρ水;不受。25.解:(1)由評分標準知總分為5+10+10=25分,由圖甲知調平時游碼沒歸零,應扣10分,所以得分為:25﹣10=15分;(2)圖乙中礦石的質量為:m0=20g+20g+5g+2.4g=47.4g;(3)由于從燒杯中取礦石,礦石會沾水,就需要用量筒來補充更多的水,使得礦石的體積偏大,由密度公式可知,測量結果偏小;(4)將③用細線將礦石從水中取出改為:用細線將礦石從水中取出并加水至200mL處,這樣量筒中減少的體積就是礦石的體積。故答案為:(1)15;(2)47.4;(3)小;(4)用細線將礦石從水中取出并加水至200mL處。26.解:(1)將托盤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將游碼移至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此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節(jié),使橫梁平衡;(2)如圖乙所示,燒杯和油的總質量:m1=50g+10g+3g=63g;(3)由可知燒杯中樣品油質量m樣品油=63g﹣40g=23g,而相同體積的水的質量m水=68.7g﹣40g=28.7g,V樣品油=V水28.7cm3,ρ樣品油0.80g/cm3。故答案為:(1)左;(2)63;(3)0.80。四.計算題(共4小題)27.解:讀圖可得牛奶的質量m=72g﹣31g=41g,體積V=40mL=40cm3,牛奶的密度:ρ1.025g/cm3,該牛奶密度在1.02﹣1.03g/cm3之間,為合格產品。答:該批次牛奶是合格的。28.(1)已知鋁球的質量是81g,鋁的密度為ρ鋁=2.7×103kg/m3=2.7g/cm3,鋁球中鋁的體積為:V鋁30cm3<V球=40cm3,所以此球是空心的;(2)空心部分的體積為V空=V球﹣V鋁=40cm3﹣30cm3=10cm3,當空心部分注滿水銀后水銀的體積為:V水銀=V空=10cm3,水銀的密度為:ρ水銀=13.6×103kg/m3=13.6g/cm3,水銀的質量為:m水銀=ρ水銀V水銀=13.6g/cm3×10cm3=136g,此球的總質量為:m總=m水銀+m鋁=136g+81g=217g。答:(1)此球是空心的;(2)若在其空心部分注滿水銀后,此球的總質量變?yōu)?17g。29.解:(1)根據甲、乙量筒的示數可知,合金塊體積為:V=40mL﹣30mL=10mL=10cm3;燒杯內水的體積為:V水=30mL=30cm3;根據ρ可知,水的質量為:m水=ρ水V水=1.0g/cm3×30cm3=30g;故合金塊的質量為:m=30g;(3)合金塊密度:ρ3g/cm3。答:(1)合金塊的體積為10cm3;(2)合金塊的質量為30g;(3)合金塊的密度為3g/cm3。30.解:(1)桶中水的質量為m水=20kg,ρ水=1.0×103kg/m3,由ρ可得,桶的容積為:V=V水2×10﹣2m3;(2)桶中沙石的體積為:V0=V=2×10﹣2m3,桶中的沙石的質量m0=54kg,沙石的密度:ρ2.7×103kg/m3;(3)由ρ可得,沙石的總質量:m總=ρV總=2.7×103kg/m3×500m3=1.35×106kg,m車=5000kg,若用一輛載重5000kg的卡車將500m3沙石運送到工地,假設運n車,那么n270。答:(1)桶的容積是2×10﹣2m3;(2)沙石的密度是2.7×103kg/m3;(3)卡車將沙石運送到工地,至少要運270車。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科學浙教版(2024)科學七年級下冊3.1質量和密度 培優(yōu)卷一.選擇題(共15小題)1.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返回地面,此次隨著航天員一同返回的還有部分實驗樣品,其中就包括國際首次開展的多能干細胞在太空微重力環(huán)境下向造血干細胞轉變研究的細胞樣品,實現了人類干細胞“太空造血”。根據信息回答,隨航天員一同返回的宇航服質量( )A.不變 B.變小 C.變大 D.無法確定2.實驗室有一架天平,其標尺的最大刻度為10g,一位同學使用這架天平稱取23g食鹽,但操作過程中錯將20g的砝碼放在了天平左盤的位置,并將游碼調到標尺3g的位置,然而在加食鹽的過程中,他突然發(fā)現自己的錯誤,但此時食鹽和砝碼的位置已不能調換,請給他一個的建議,使他繼續(xù)實驗,并準確量出食鹽的質量( )A.將游碼移到標尺6g的位置后繼續(xù)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B.將游碼移到標尺9g的位置后繼續(xù)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C.在左盤中再加一個10g的砝碼,并將游碼移到標尺6g的位置后繼續(xù)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D.在左盤中再加一個10g的砝碼,并將游碼移到標尺7g的位置后繼續(xù)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3.關于物質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與質量和體積無關B.密度不同的兩個物體,質量也一定不同C.一塊冰熔化成水后,質量和密度都不變D.氧氣瓶中的氧氣用掉一半,剩下的氧氣質量變小,密度不變4.為測量幾種液體密度,小明利用天平、量筒和燒杯測量出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及液體的體積V,得到幾組數據并繪出如圖所示的m﹣V圖像,下列關于a、b、c三種物質的密度ρa、ρb、ρc的大小關系排列正確的是( )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c>ρb D.ρc>ρa>ρb5.在“測定液體的密度”的實驗中,液體的體積(V)、液體和容器的總質量(m)可分別用量筒和天平測得,小縉通過改變液體的體積得到幾組數據。四位同學分別利用小縉的幾組數據畫出有關圖像如圖所示,能正確反映液體和容器的總質量(m)與液體的體積(V)關系是( )A. B. C. D.6.由同種金屬材料制成的甲、乙兩個正方體,它們的質量分別為180g和210g,體積分別為20cm3和30cm3。這兩個正方體中,如果有一個是實心的,則( )A.甲是實心的,金屬材料的密度是7g/cm3B.甲是實心的,金屬材料的密度是9g/cm3C.乙是實心的,金屬材料的密度是7g/cm3D.乙是實心的,金屬材料的密度是9g/cm37.如圖所示,甲、乙兩種實心球材料不同但體積相等,此時游碼歸零,天平平衡。則甲、乙兩種材料的密度之比為( )A.3:4 B.4:3 C.2:1 D.1:28.兩支相同的試管裝入質量相等的兩種不同液體,如圖所示,它們液面齊平,甲、乙兩液體的密度相比( )A.甲大 B.乙大 C.一樣大 D.無法比較9.為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測量了液體和量杯的總質量m及液體的體積V,得到了幾組數據并繪出了m﹣V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液體密度為1g/cm3B.該液體密度為1.25g/cm3C.量杯質量為40gD.80cm3的該液體質量為100g10.把一個木球輕輕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足夠大),溢出100g水;若將此木球從水中取出,擦干后輕輕放入盛滿酒精的溢水杯中(足夠大),則溢出酒精的質量是(ρ木=0.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ρ水=1×103kg/m3)( )A.大于100g B.等于100g C.小于100g D.無法確定11.如圖表示物質的質量跟體積關系、物質的密度跟體積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從甲圖中可知,ρA>ρB>ρC,且ρC>ρ水B.從乙圖中可見,斜線部分S的面積表示物質的質量,其值為16克C.從甲圖中可見,120克D物質的體積是200厘米3D.從甲圖中可知,A、B兩種物質的密度之比為3:112.如圖所示是“水的體積隨溫度變化”的圖象。根據這個圖象,可說明水的溫度從6℃降到2℃的過程中( )A.水的密度保持不變B.水的密度先變大后變小C.水的密度一直變大D.水的密度先變小后變大13.國產大飛機C919采用碳纖維材料減輕機身質量,因為碳纖維材料具有較小的( )A.彈性 B.密度 C.硬度 D.導熱性14.在實驗課上,小北同學在使用天平測物體質量時,首先觀察到天平的最小砝碼為5克接下來未將游碼移到零刻度處即開始調節(jié)平衡螺母,將天平調平衡后,將某物體放入左盤,再在右盤加上20克砝碼,正好使天平達到平衡。讀得天平的示數為20.2克,則所稱物體的實際質量為( )A.20克 B.20.2克 C.20.4克 D.19.8克15.以下為小科粗略測定空氣密度的幾個步驟,請將實驗步驟正確排序( )①用氣筒將小皮球打足氣,用天平稱出此時小皮球的質量②用托盤天平稱出放氣10次后小皮球的質量③當量筒內收集的空氣達到量筒的最大測量值時,用夾子夾緊乳膠管。再將量筒裝滿水后重新集氣,如此反復10次④如圖,將量筒裝滿水后倒扣在水槽中,將皮球內的空氣用乳膠管導入量筒內⑤最后根據ρ計算空氣的密度A.②④③①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③②④①⑤二.填空題(共7小題)16.一袋3千克的水放入冰箱內結成冰,則結成的冰的質量將 ,若將這些冰由神舟5號航天飛機帶上太空,則冰的質量將 。(填“變大”或“變小”或“不變”)17.2007年經過測量發(fā)現國際千克原器質量減小了約50微克。若使用減輕的國際千克原器測量物體質量,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變”),測量前后,被測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 (填“增多”、“減少”或“不變”)。18.某同學用天平測量一塊不規(guī)則的鐵塊的質量。(1)在測量前,若指針靜止在如乙圖所示位置,則應 。(2)據丙圖可知:此不規(guī)則鐵塊的質量為 。(3)用天平測量物體質量時,下列情況中會造成測量結果比實際質量小的是 。A.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指針偏向分度盤中央刻度線的右側就開始測量B.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忘記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C.使用已被嚴重磨損的砝碼D.讀游碼時以其右端所對刻度為準19.小星取了一小塊樣石,通過實驗來測定石塊密度。(1)調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發(fā)現指針在分度標尺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 (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2)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出石塊的質量,所用的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質量為 g。用量筒測出石塊的體積如圖丙所示,由此可知石塊的密度為 kg/m3。20.一次物理課上,老師拿出了4個表面涂著相同顏色漆的大小不同的實心正方體金屬塊(上面分別標著1、2、3、4四個數字,漆的質量、體積都忽略不計),老師告訴大家畫中兩個是鐵塊,另兩個是銅塊(ρ銅>ρ鐵),同學們測量了每個金屬塊的質量和體積后,老師在黑板上用描點法畫圖象,如圖所示,剛剛描好對應的四個點,聰明的小陽就知道了哪兩個是銅塊哪兩個是鐵塊。請你判斷金屬塊3是 塊,和金屬塊2是同樣材料做的是金屬塊 。21.某同學設計了一個根據雪地上腳印深度進行粗略測量積雪密度的方法:利用一塊平整地面上的積雪,用腳垂直向下踩在雪上,形成一個向下凹腳印。如圖所示,腳印下的雪由于受外力擠壓可近似看成冰層,已知冰密度為ρ冰。測出積雪原來厚度為H,用腳踩在雪上形成腳印深度為h。(1)用此方法測出積雪密度的表達式ρ雪= (用H、h、ρ冰表示)。(2)從微觀的角度(水分子)解釋雪變成冰的原因是 。22.某同學要測定一個形狀不規(guī)則的石蠟塊的密度。他現有的器材有:托盤天平、砝碼、量筒、水、細線、小鐵塊,并設計了如下實驗步驟:A.用調好的天平測出石蠟塊的質量m1。B.用天平測出小鐵塊的質量m2。C.使石蠟塊和鐵塊都浸沒在量筒里的水中,記下此時液面的刻度V1。D.往量筒里倒入適量的水。E.記下量筒中水的體積V2。F.用細線把鐵塊系在石蠟塊的下面,只讓鐵塊浸沒在量筒里的水中,記下此時液面的刻度V3。(1)請將必要的步驟按正確的順序排列: 。(2)寫出石蠟塊的密度:ρ石蠟= 。三.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23.小科進行測量大米密度的科學實驗。(1)小科想用托盤天平稱取5g大米(如圖甲),稱量過程中發(fā)現天平指針偏向右邊,接下來小科應如何操作? 。(2)按圖乙的方式用量筒直接測量大米體積,則會導致測得的體積比真實值 (“大”或“小”),其原因是 。(3)由于大米吸水膨脹,小科想用排空氣法來測量大米的體積。他設想將大米與空氣密封在一個注射器內,只要測出注射器內空氣和大米的總體積及空氣的體積,其差值就是大米的體積。但如何測出空氣的體積呢?小科查閱資料得知,溫度不變時,一定質量氣體的體積與其壓強的乘積是定值。于是進行了如下實驗:稱取5g大米并裝入注射器內(如圖丙),從注射器的刻度上讀出大米和空氣的總體積,通過壓強傳感器(氣壓計)測出此時注射器內空氣壓強為p;而后將注射器內的空氣緩慢壓縮,當空氣壓強增大為2p時,再讀出此時的總體積(壓縮過程中大米的體積、空氣的溫度均不變)。整理相關數據記錄如表:注射器內空氣壓強 注射器內空氣和大米的總體積壓縮前 p 23mL壓縮后 2p 13mL由實驗測得大米的密度為 g/cm3。(計算結果精確到0.01)24.小明用電子秤、玻璃杯和水測量鴨蛋的密度,測量步驟如圖所示,依次讀出圖中電子秤顯示的質量。分析計算時,他發(fā)現只要讀出圖中的三個質量就能求出鴨蛋的密度,其中有一個圖的質量是必須要讀出的,這個圖是 (填字母)。若讀出A、C、E三次的質量分別是mA、mC和mE,則鴨蛋的密度ρ= (用mA、mC、mE和ρ水表示),該結果 (填“受”或“不受”)鴨蛋取出時帶走水多少的影響。25.小科在校園里撿到一塊較大的礦石,其外觀呈肉紅色,有明顯的礦物質晶體顆粒,由此初步判斷為花崗巖,為了驗證自己的判斷,小科同學決定通過測定該礦石的密度并與已知礦石密度做對比來鑒定礦石種類。【實驗步驟】步驟Ⅰ:測量礦石的質量(1)如圖甲為小科對托盤天平的調平操作結果,對照操作性評價表,小科和小組成員分別進行了自評和互評,小科的得分應為 分。操作性評價表(部分內容)實驗過程 操作要求 評價標準 自評 互評調平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左端的零刻度線上,調節(jié)天平的平衡螺母,使指針在分度盤的中線處或左右擺幅相同 天平沒放在水平臺上扣5分,游碼沒歸零扣10分,指針不在分度盤中線處或左右擺幅不同扣10分…… …… ……(2)如圖乙為小科正確完成調平操作后的稱量結果,可知礦石的質量m0應為 克。步驟Ⅱ:測量礦石的體積①在干燥的燒杯中加入200mL的水。②用細線系住礦石后放入燒杯中,完全浸沒后,標記此時的水位。③用細線將礦石從水中取出。④在量筒中裝入V1的水,將水倒入燒杯至標記處,量筒中的水量降至V2。由此得出礦石的密度ρ【誤差分析】(3)由上述方案得出的礦石密度ρ的測量值將偏 。(4)小組成員經過合作交流后提出了修改意見:利用現有材料,僅修改原操作步驟③的內容,即可解決上述誤差的問題,且礦石密度的計算公式不變。修改后的步驟③內容為 。【結論】改進后的測量結果與一些礦石的密度對比,證明了礦石確實為花崗巖。26.地溝油一直以來是食品安全關注的焦點。一些不法商家為了牟取暴利,大量購買地溝油用來加工各種食品,嚴重危害消費者的身心健康。小寧學了密度知識后,想用密度來鑒別色拉油和地溝油。于是他進行了如下的實驗:(1)小寧將天平放在桌面上調零,移動游碼至最左端的零刻度線處,發(fā)現天平的指針在分度盤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他應將平衡螺母往 (填“左”或”右”)調。(2)小寧先測得空燒杯的質量為40g,將樣品油倒入燒杯中,用天平測得燒杯和油的總質量如圖乙所示,讀出總質量為 g。(3)細心的小寧發(fā)現實驗室內沒有量筒,于是他找來一只相同的空燒杯,往杯內倒水直至與油面相平,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68.7g。則實驗測得樣品油的密度ρ油= g/cm3。四.計算題(共4小題)27.牛奶密度是檢驗牛奶品質的常用指標之一,合格牛奶密度為1.02=1.03g/cm3。某同學采用如圖方案測定牛奶密度,請計算并判斷該批次牛奶是否合格。(寫出計算過程)28.一鋁球的質量為81克,體積為40厘米3,求:(1)此球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必須寫明判斷理由和計算過程)(2)若在其空心部分注滿水銀后求此球的總質量變?yōu)槎嗌伲浚ㄒ阎阉y=13.6×103kg/m3,ρ鋁=2.7×103kg/m3)29.小金測定一塊合金的密度,進行了如下操作:①將兩只相同的空燒杯放在已調平的天平兩盤內,把合金塊放入左盤燒杯中。②向右盤燒杯中緩緩倒水,再用滴管調節(jié),直至天平平衡。③將燒杯內水倒入空量筒中,液面靜止后如圖甲所示。④用細線拴好合金,將其放入圖甲的量筒內,液面靜止后如圖乙所示。求:(1)合金塊的體積;(2)合金塊的質量;(3)合金塊的密度。30.建筑工地需要500m3的沙石,為了估測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裝滿一桶沙石,測得桶中沙石的質量為54kg,再用這只桶裝滿一桶水,測得桶中水的質量20kg。求:(1)桶的容積是多少?(2)沙石的密度大約是多少?(3)若用一輛載重5000kg的卡車將500m3沙石運送到工地,至少要運多少車?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教版(2024)科學七年級下冊3.1質量和密度 培優(yōu)卷 答案.docx 浙教版(2024)科學七年級下冊3.1質量和密度 培優(yōu)卷.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