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第十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10.3 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第2課時)經歷運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能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會設未知數,列方程組并求解,得到實際問題的答案,發展模型觀念。數學問題(二元一次方程組)實際問題設未知數列方程組解方程組代入法加減法數學問題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實際問題的答案檢驗1.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消元) 2. 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是什么? (1)審:弄清題中的已知量、未知量,找出題中的相等關系. (2)設:恰當地設未知數. (3)列:根據(1)中的相等關系列方程組. (4)解:正確地解方程組. (5)驗:檢驗解是不是原方程組的解且符合題意. (6)答:答案要完整且單位統一.例1:據統計資料,甲、乙兩種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的比是1:2.現要把一塊長200 m、寬100 m的長方形土地劃分為兩塊小長方形土地,分別種植這兩種作物.怎樣劃分這塊土地,才能使甲、乙兩種作物的總產量的比是3:4?這道題研究的是長方形面積的分割問題,你能畫出相應的示意圖嗎?作物產量比與種植面積的比有什么關系? 甲、乙作物產量比等于甲作物的種植面積與乙作物的種植面積的2倍的比.例1:據統計資料,甲、乙兩種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的比是1:2.現要把一塊長200 m、寬100 m的長方形土地劃分為兩塊小長方形土地,分別種植這兩種作物.怎樣劃分這塊土地,才能使甲、乙兩種作物的總產量的比是3:4?例1:據統計資料,甲、乙兩種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的比是1:2.現要把一塊長200 m、寬100 m的長方形土地劃分為兩塊小長方形土地,分別種植這兩種作物.怎樣劃分這塊土地,才能使甲、乙兩種作物的總產量的比是3:4?解:如圖,一種劃分方案為:甲、乙兩種作物的種植區域分別為長方形 AEFD 和長方形 BCFE.此時設 AE=x m,EB=y m,據問題中涉及長度、產量的相等關系,列得方程組解得答:過長方形土地的長邊上離一端 80 m 處,作這條邊的垂線,把這塊土地分為兩塊長方形土地.較大一塊土地種植甲種作物,較小一塊土地種植乙種作物.還有其他設計方案嗎?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有關圖形的問題時,常借助數形結合思想,發現各種量之間的關系,找出相等關系,從而列方程組解決問題.例2:如圖,10 塊相同的小長方形地磚拼成一個大長方形,每塊地磚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解:設每塊地磚的長為 x cm,寬為 y cm.根據題意,可列方程組解這個方程組,得答:每塊地磚的長為 48 cm,寬為 12 cm.60 cm【知識技能類練習】必做題:1.如圖,在長方形ABCD中放入6個完全相同的小長方形,設小長方形的長為a,寬為b,所標尺寸如圖所示,則可得方程組( ).A. B.C. D.A【知識技能類練習】必做題:2.如圖,周長為34 cm的長方形ABCD被分成7個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長方形,則長方形ABCD的面積為______cm2.70【知識技能類練習】必做題:3.在長方形中,放入六個形狀、大小相同的小長方形,所標尺寸如圖所示,則每個小長方形的面積為 .16【知識技能類練習】選做題:4.如圖,小強和小紅一起搭積木,小強所搭的“小塔”的高度為23 cm,小紅所搭的“小樹”的高度為22 cm,設每塊A型積木的高為x cm,每塊B型積木的高為y cm,則x= ,y= .45【綜合拓展類練習】5.小明在拼圖時,發現8個大小一樣的長方形,恰好可以拼成如左圖所示的一個大的長方形.小紅看見了,說:“我來試一試.”結果小紅七拼八湊,拼成如右圖所示的正方形.但是中間還留下了一個小洞,恰好是邊長為的小正方形!你能求出這些長方形的長和寬嗎 .若能,請寫出過程;若不能,請說出理由.解:能求出這些長方形的長和寬,理由如下:設這些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為,,根據兩個圖形可得:,解得,答:這些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為,.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知識技能類作業】必做題:1.如圖,在長為14 m、寬為10 m的長方形展廳劃出三個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小長方形擺放水仙花,則每個小長方形的周長為_________m.16【知識技能類作業】必做題:2.小敏做拼圖游戲時發現:8個一樣大小的小長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個大的長方形,如圖1所示.小穎看見了,也來試一試,結果拼成了如圖2所示的正方形,不過中間留下一個邊長恰好為2 cm的小正方形空白,你能算出每個小長方形的長和寬各為多少嗎?解:設小長方形的長為x cm,寬為y cm,則解得答:每個小長方形的長為10 cm,寬為6 cm.【知識技能類作業】必做題:3.甲乙兩人練習跑步,如果乙先跑10米,甲跑5秒就可追上乙;如果乙先跑2秒,甲跑4秒就可追上乙.設甲的速度為x米/秒,乙的速度為y米/秒,則可列出的方程組為( )A. B.C. D.B【知識技能類作業】選做題:4.利用兩塊大小相同的長方體木塊測量一張桌子的高度.首先按圖1所示的方式放置,再交換兩塊木塊的位置,按圖2所示的方式放置.根據測量的數據,得桌子的高度是( ).A.73 cm B.74 cmC.75 cm D.76 cmD【綜合拓展類作業】5.“洛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個三階幻方,它有3行3列,三橫行的三個數之和,三豎列的三個數之和,兩對角線的三個數之和都相等,其實幻方就是把一些有規律的數填在正方形圖內,使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條對角線上各個數之和都相等,如圖幻方的值是 .21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同步探究學案課題 10.3 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第2課時) 單元 第十章 學科 數學 年級 七年級學習 目標 經歷運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能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會設未知數,列方程組并求解,得到實際問題的答案,發展模型觀念。重點 分析較復雜實際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利用二元一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難點 從實際背景中提取數學信息,并轉化成數學語言,明確未知數,建立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探究過程導入新課 【引入思考】 1.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 2. 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是什么?新知探究 本節課來研究: 本節我們繼續探究如何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 例1:據統計資料,甲、乙兩種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的比是1:2.現要把一塊長200 m、寬100 m的長方形土地劃分為兩塊小長方形土地,分別種植這兩種作物.怎樣劃分這塊土地,才能使甲、乙兩種作物的總產量的比是3:4? 解:如圖,一種劃分方案為:甲、乙兩種作物的種植區域分別為長方形 AEFD 和長方形 BCFE. 此時設 AE=x m,EB=y m,據問題中涉及長度、產量的相等關系,列得方程組 解這個方程組,得 答:過長方形土地的長邊上離一端________處,作這條邊的垂線,把這塊土地分為兩塊長方形土地.較大一塊土地種植________種作物,較小一塊土地種植________種作物. 歸納: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有關圖形的問題時,常借助數形結合思想,發現各種量之間的關系,找出相等關系,從而列方程組解決問題. 例2:如圖,10 塊相同的小長方形地磚拼成一個大長方形,每塊地磚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課堂練習 【知識技能類練習】 必做題: 1.如圖,在長方形ABCD中放入6個完全相同的小長方形,設小長方形的長為a,寬為b,所標尺寸如圖所示,則可得方程組( ). A.B.C.D. 第1題圖 第2題圖 第3題圖 2.如圖,周長為34 cm的長方形ABCD被分成7個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長方形,則長方形ABCD的面積為______cm2. 3.在長方形中,放入六個形狀、大小相同的小長方形,所標尺寸如圖所示,則每個小長方形的面積為 . 選做題: 4.如圖,小強和小紅一起搭積木,小強所搭的“小塔”的高度為23 cm,小紅所搭的“小樹”的高度為22 cm,設每塊A型積木的高為x cm,每塊B型積木的高為y cm,則x= ,y= . 【綜合拓展類練習】 5.小明在拼圖時,發現8個大小一樣的長方形,恰好可以拼成如左圖所示的一個大的長方形.小紅看見了,說:“我來試一試.”結果小紅七拼八湊,拼成如右圖所示的正方形.但是中間還留下了一個小洞,恰好是邊長為的小正方形!你能求出這些長方形的長和寬嗎 .若能,請寫出過程;若不能,請說出理由.課堂小結 說一說:今天這節課,你都有哪些收獲?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必做題: 1.如圖,在長為14 m、寬為10 m的長方形展廳劃出三個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小長方形擺放水仙花,則每個小長方形的周長為_________m. 第1題圖 第2題圖 2.小敏做拼圖游戲時發現:8個一樣大小的小長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個大的長方形,如圖1所示.小穎看見了,也來試一試,結果拼成了如圖2所示的正方形,不過中間留下一個邊長恰好為2 cm的小正方形空白,你能算出每個小長方形的長和寬各為多少嗎? 3.甲乙兩人練習跑步,如果乙先跑10米,甲跑5秒就可追上乙;如果乙先跑2秒,甲跑4秒就可追上乙.設甲的速度為x米/秒,乙的速度為y米/秒,則可列出的方程組為( ) A. B. C. D. 選做題: 4.利用兩塊大小相同的長方體木塊測量一張桌子的高度.首先按圖1所示的方式放置,再交換兩塊木塊的位置,按圖2所示的方式放置.根據測量的數據,得桌子的高度是( ). A.73 cm B.74 cm C.75 cm D.76 cm 【綜合拓展類作業】 5.“洛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個三階幻方,它有3行3列,三橫行的三個數之和,三豎列的三個數之和,兩對角線的三個數之和都相等,其實幻方就是把一些有規律的數填在正方形圖內,使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條對角線上各個數之和都相等,如圖幻方的值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分課時教學設計第八課時《10.3 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第2課時)》教學設計課型 新授課 復習課口 試卷講評課口 其他課口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繼續探究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通過學生在實際問題中進行分析,從而提高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模型的能力;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學習者分析 七年級下冊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數學基礎,掌握了線性方程的解法,能夠解決一些簡單的一元一次方程問題。然而,對于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認識和解題能力尚需進一步加強。教學目標 經歷運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能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會設未知數,列方程組并求解,得到實際問題的答案,發展模型觀念。教學重點 分析較復雜實際問題中的相等關系,利用二元一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教學難點 從實際背景中提取數學信息,并轉化成數學語言,明確未知數,建立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學習活動設計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學習目標教師活動1: 師出示學習目標: 經歷運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能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會設未知數,列方程組并求解,得到實際問題的答案,發展模型觀念。學生活動1: 學生齊聲讀本課的學習目標活動意圖說明: 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效結合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課堂參與的興趣與積極性。環節二:新知導入教師活動2: 問題:1. 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 預設: 2. 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是什么? 預設:(1)審:弄清題中的已知量、未知量,找出題中的相等關系. (2)設:恰當地設未知數. (3)列:根據(1)中的相等關系列方程組. (4)解:正確地解方程組. (5)驗:檢驗解是不是原方程組的解且符合題意. (6)答:答案要完整且單位統一.學生活動2: 學生積極回答問題活動意圖說明: 通過復習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步驟,為進一步探究用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做好鋪墊。環節三:新知講解教師活動3: 例1:據統計資料,甲、乙兩種作物的單位面積產量的比是1:2.現要把一塊長200 m、寬100 m的長方形土地劃分為兩塊小長方形土地,分別種植這兩種作物.怎樣劃分這塊土地,才能使甲、乙兩種作物的總產量的比是3:4? 追問1:這道題研究的是長方形面積的分割問題,你能畫出相應的示意圖嗎? 預設: 追問2:作物產量比與種植面積的比有什么關系? 預設:甲、乙作物產量比等于甲作物的種植面積與乙作物的種植面積的2倍的比. 解:如圖,一種劃分方案為:甲、乙兩種作物的種植區域分別為長方形 AEFD 和長方形 BCFE. 此時設 AE=x m,EB=y m,據問題中涉及長度、產量的相等關系,列得方程組 解這個方程組,得 答:過長方形土地的長邊上離一端 80 m 處,作 這條邊的垂線,把這塊土地分為兩塊長方形土地. 較大一塊土地種植甲種作物,較小一塊土地種植乙種作物. 歸納: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有關圖形的問題時,常借助數形結合思想,發現各種量之間的關系,找出相等關系,從而列方程組解決問題. 例2:如圖,10 塊相同的小長方形地磚拼成一個大長方形,每塊地磚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 解:設每塊地磚的長為 x cm,寬為 y cm.根據題意,可列方程組 解這個方程組,得 答:每塊地磚的長為 48 cm,寬為 12 cm.學生活動3: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小組合作探究中完成例題,并派代表行進行板演,講解,然后認真聽教師的點評和講解,并和老師一起歸納列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活動意圖說明: 通過例題進一步鞏固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體會數學建模思想,掌握列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環節四:課堂小結教師活動4: 問題:本節課你都學習到了哪些知識? 教師通過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 學生活動4: 學生積極回顧本節課學習到的知識活動意圖說明: 通過學生自己回顧、總結、梳理所學的知識,將所學的知識與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緊密聯系,完善認知結構和知識體系。板書設計 課題:10.3 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第2課時) 一、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 二、列二元一次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步驟教師板演區學生展示區課堂練習 【知識技能類練習】 必做題: 1.如圖,在長方形ABCD中放入6個完全相同的小長方形,設小長方形的長為a,寬為b,所標尺寸如圖所示,則可得方程組( ). A.B.C.D. 答案:A 2.如圖,周長為34 cm的長方形ABCD被分成7個形狀大小完全相同的小長方形,則長方形ABCD的面積為______cm2. 答案:70 3.在長方形中,放入六個形狀、大小相同的小長方形,所標尺寸如圖所示,則每個小長方形的面積為 . 答案:16 選做題: 4.如圖,小強和小紅一起搭積木,小強所搭的“小塔”的高度為23 cm,小紅所搭的“小樹”的高度為22 cm,設每塊A型積木的高為x cm,每塊B型積木的高為y cm,則x= ,y= . 答案:4,5 【綜合拓展類練習】 5.小明在拼圖時,發現8個大小一樣的長方形,恰好可以拼成如左圖所示的一個大的長方形.小紅看見了,說:“我來試一試.”結果小紅七拼八湊,拼成如右圖所示的正方形.但是中間還留下了一個小洞,恰好是邊長為的小正方形!你能求出這些長方形的長和寬嗎 .若能,請寫出過程;若不能,請說出理由. 解:能求出這些長方形的長和寬, 理由如下:設這些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為,, 根據兩個圖形可得:, 解得, 答:這些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為,.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必做題: 1.如圖,在長為14 m、寬為10 m的長方形展廳劃出三個形狀、大小完全一樣的小長方形擺放水仙花,則每個小長方形的周長為_________m. 答案:16 2.小敏做拼圖游戲時發現:8個一樣大小的小長方形恰好可以拼成一個大的長方形,如圖1所示.小穎看見了,也來試一試,結果拼成了如圖2所示的正方形,不過中間留下一個邊長恰好為2 cm的小正方形空白,你能算出每個小長方形的長和寬各為多少嗎? 解:設小長方形的長為x cm,寬為y cm, 則 解得 答:每個小長方形的長為10 cm,寬為6 cm. 3.甲乙兩人練習跑步,如果乙先跑10米,甲跑5秒就可追上乙;如果乙先跑2秒,甲跑4秒就可追上乙.設甲的速度為x米/秒,乙的速度為y米/秒,則可列出的方程組為( ) A. B. C. D. 答案:B 選做題: 4.利用兩塊大小相同的長方體木塊測量一張桌子的高度.首先按圖1所示的方式放置,再交換兩塊木塊的位置,按圖2所示的方式放置.根據測量的數據,得桌子的高度是( ). A.73 cm B.74 cm C.75 cm D.76 cm 答案:D 【綜合拓展類作業】 5.“洛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個三階幻方,它有3行3列,三橫行的三個數之和,三豎列的三個數之和,兩對角線的三個數之和都相等,其實幻方就是把一些有規律的數填在正方形圖內,使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條對角線上各個數之和都相等,如圖幻方的值是 . 答案:21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采用啟發式教學,強調學生的獨思考、探索與合作探究,以提高學生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選取學生熟悉的背景為問題情境,讓學生體會數學建模的思想。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0.3 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第2課時)-同步探究學案.docx 10.3 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第2課時)-教案.docx 10.3 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第2課時)-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