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科學學科第2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用根、莖、葉繁殖課型 新授課 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 習題/試卷講評課□ 學科實踐活動課□ 其他□1.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以植物的營養繁殖為中心,采用遞進式的邏輯結構,展開兩個部分的內容。 第一部分,引導學生了解植物存在用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的現象。它的主體為本課的第一個活動,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列舉用營養器官來繁殖的植物的實例,并組織學生交流其他可利用根、莖、葉繁殖的一些植物的名稱,讓學生了解植物的營養繁殖方式。 第二部分,組織學生用根、莖、葉來繁殖植物。此部分包括兩個活動:活動一,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介紹用紅薯的根、菊花的莖、寶石花的葉繁殖植物的方法,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活動二,組織學生展示成果,交流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原因,它是活動一的自然延伸和拓展。2.學習者分析 學生已經直觀地認識了植物的根、莖、葉的基本特征以及作用。本課教學中要重點通過種植活動,幫助學生建立起植物可以利用根、莖、葉繁殖的概念。在實驗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在明確關鍵點后,自己動手實驗,并著重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及時記錄等實驗習慣。3.學習目標確定 科學觀念:知道一些植物可以利用營養器官——根、莖、葉來繁殖。 科學思維:能分析和交流用根、莖、葉繁殖植物的成功經驗或失敗原因。 探究實踐:能用紅薯的根、菊花的莖、寶石花的葉來繁殖植物并展示成果。 態度責任:認識到植物繁殖的多樣性。4.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一些植物可利用根、莖、葉來繁殖。 難點:分析用根、莖、葉繁殖植物的成功經驗或失敗原因。5.學習評價設計 評價內容評價指標表現程度自評互評師評☆☆☆☆☆☆植物營養繁殖方式能了解營養繁殖的三種方式能基本能不能用根莖葉繁殖植物能用根莖葉繁殖紅薯、菊花和寶石花能基本能不能學習收獲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師活動1 1.大多數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是從種子開始的。你知道哪些植物是用種子繁殖的? 2.植物除了用種子繁殖,還可以用什么來繁殖?學生活動1 水稻、小麥、玉米;白菜、豆角、辣椒等 根、莖、葉活動意圖說明:通過回顧,知識銜接緊密,容易形成完整認識。提出探究問題,激發學生探究欲望。環節二:植物的營養繁殖教師活動2 教師講解植物的營養繁殖方式 1. 用根繁殖 (1)紅薯的塊根可以長出新的紅薯苗 (2)薊的根鉆出地面,長成一株新的植物 2.用莖繁殖 (1)生姜塊莖上的小芽能繼續萌發 (2)把水仙的球莖浸入水中,就能生根、發芽、開花 3.用葉繁殖 (1)落地生根幼芽落到土里就能長出新苗 (2)長壽花的葉子插在土里就能成活 教師小結: 根、莖、葉屬于植物的營養器官。植物用根、莖、葉繁殖叫植物的營養繁殖。 營養繁殖優點: ①繁殖速度快 ②操作簡單 ③遺傳穩定性高 追問:還有哪些植物也可以利用根、莖、葉繁殖?學生活動2 用根繁殖有:胡蘿卜、茶花、薔薇、杜鵑、竹蕉、郁金香、天竺葵 用莖繁殖的有:吊蘭、馬鈴薯、柳樹、月季、草莓、竹子、桂花、荸薺 用葉繁殖有:燕子掌、筒葉花月、八千代、虹之玉、月兔耳、石蓮花活動意圖說明:可以利用營養器官繁殖后代的植物絕不止教材上介紹的這幾種,讓學生回顧自己的前認知并進行交流,有利于學生整理零散的知識,知道更多的能用根、莖、葉繁殖的植物。環節三:用根、莖、葉繁殖植物教師活動3 下面三種植物,你知道可以用它的哪部分營養器官繁殖? (1)紅薯 (2)菊花 (3)寶石花 指導學生營養繁殖以上三種植物。 1.繁殖步驟 (1)把紅薯浸在水中,當長出小芽之后,用刀切下帶芽的紅薯塊,埋入土中。 水培法將紅薯浸在水中發芽的方法叫水培法。 紅薯種植注意事項: ①不要埋得太實,土要透點氣 ②種植時要整齊擺放 ③每行之間要隔10-15厘米寬度 (2)從一株健康的菊花的主莖上剪下一根枝條,插入一盆松軟的土中。 把枝條插入土中進行繁殖的方法叫扦插。 菊花種植注意事項: ①剪枝時,剪口為斜面。 ②保留紙條上端新鮮葉片,其余摘除,減少水分蒸發。 ③保持土壤濕潤,陽光不要直射。 (3)從寶石花上摘下一片葉, 擺放在土上。 將葉片正面朝上,平鋪在潮濕的土面上。 2.溫馨提示 (1)注意安全和衛生 ①正確使用工具,以防傷到手 ②活動后及時洗手和打掃衛生 (2)花盆栽培繁殖貼好小組標簽 3.管理建議 (1)合理澆水:經常保持土濕潤。苗期澆水要堅持少量多次,用細孔噴壺澆灌。 (2)陽光空氣:過段時間,把植物拿到有陽光通風的地方,保證充足生長空間。 (3)適當施肥:幼苗長出葉子后,結合澆水,適當追肥,對幼苗健壯生長十分有利。 (4)病害防治:幼苗容易遭受地下害蟲和病菌侵害,要注意加強管理。 (5)松土透氣:定期給植物盆中的土壤表面松一松,這樣有利于植物根部的透氣。 4. 記錄一種植物的繁殖過程。(任選一種用營養器官繁殖的方式) 學生活動3 紅薯用根繁殖,菊花用莖繁殖,寶石花用葉繁殖 在教師指導下小組選擇一種植物進行營養繁殖。植物在花盆中種植,放到指定區域,貼上標簽,定期管理。 活動意圖說明:知道植物可用根、莖、葉繁殖只是第一步,還需要進行操作練習,掌握相應的方法。同時引導學生回顧和總結,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反思活動過程,從而取得更多的收獲。7.板書設計 用根、莖、葉繁殖 植物營養繁殖:根繁殖、莖繁殖、葉繁殖8.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課堂練習: 1.同學們跟著老師學習了繁殖月季的方法:備土-剪枝-浸泡-桿插,這種方法是用月季的( )進行繁殖。 A.根 B.莖 C.葉 2.小聰喜歡吃紅薯,他想用營養器官進行繁殖,下列做法合適的是( ) A.把種子埋到土里 B.把切成塊的紅薯埋到土里 C.把帶芽的紅薯塊埋到土里 3.剪下月季的枝條插在沙土中可以繁殖月季。剪去部分枝條和葉片主要是為了( )。 A.減少水分的蒸發 B.使月季外形美觀 C.減少枝條上的刺 4.下列植物中,不用種子進行繁殖的是( ) A.豌豆 B. 番茄 C.落地生根 5.吊蘭的繁殖方式主要和下面的( )一樣。 A.月季 B.胡蘿卜 C.紅薯 6.“無心插柳柳成蔭”體現的是植物可以( ) A.用根繁殖 B.用莖繁殖 C.用葉繁殖 【參考答案】 7.植物除了用種子繁殖,還可以用營養器官繁殖。下列繁殖方式與其它兩種不同的是( ) A.紅薯 B.菊花 C.生姜 參考答案 BCAB ABA 作業布置: 展示你栽種的植物,與同學交流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原因。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高效備課 | 科學學科單元基本信息單元主題 繁殖課標要求 一、核心概念 (八)生命的延續與進化 二、學習內容 8.1植物通過多種方式進行繁殖 ②描述有的植物通過產生種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過根、莖、葉等繁殖后代。 ③列舉動物幫助植物傳粉或傳播種子的實例。 8.2不同種類動物具有不同的生殖方式和發育過程 ⑤描述和比較胎生與卵生動物的繁殖方式。 三、學業要求 認識生物通過生殖、發育和遺傳實現生命的延續。單元課時設計 3課時一、單元學習主題分析(體現學習主題的育人價值)主題名稱 繁殖單元設計意圖 1.本單元主題的提出 繁殖的意義在于使子代繼承親代的特征,使生物得以繁衍生息。作為傳宗接代行為的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更是生物種群存在、延續的必要手段,它與生物的生長發育階段共同構成完整的生命周期。同時,多種多樣的繁殖方式,也是生物多樣性和我們給生物分類的重要依據。因此,有必要在小學中年段,指導學生認識有關繁殖的重要現象和基本知識,使學生對繁殖建立完整的認識。 從一個角度分析問題、找出一種原因、想出一種方法、了解一種形式,這屬于線性思維。在現實生活中,僅有線性思維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學會多角度的發散思維。因此,本單元試圖通過植物用種子繁殖和用營養器官繁殖、動物的卵生和胎生等,引導學生在了解事物的多樣性的過程中,逐漸學會多角度地認識事物、思考問題,增長知識和智慧。 本單元將知識建構與滿足求知欲相結合,關注思維發展,引領學生經歷完整的科學探究過程,指導學生借助圖表記錄實驗現象,為后續順利進行科學探究活動,提高科學探究水平做鋪墊。 2.本單元對《課程標準》的落實 本單元通過一系列動手、動腦活動,落實《課程標準》中年段的 課程目標。 科學觀念:認識生物通過生殖、發育實現生命的延續。 科學思維: 初步掌握重組思維、發散思維、突破定勢等創造性思維的基本方法,能基于具體事物外在特征展開想象,突破生活中常見問題的思維定勢,提出有一定新穎性和合理性的觀 探究實踐: 能在教師引導下,通過對具體現象與事物的觀察和比較,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并基于已有經驗和所學知識,從現象和事件發生的條件、過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設,制訂簡單的探究計劃。初步具有根據具體現象與事物提出探究問題,基于已有經驗和知識制訂簡單探究計劃的能力。 責任態度: 在好奇心驅使下,樂于動手操作感興趣的事物;知道科學學科的學習與實踐要實事求是,能如實記錄和報告觀察與實驗的信息,具有基于事實表達觀點的意識;能有依據地質疑別人的觀點,嘗試運用不同思路和方法完成探究和實踐;愿意分享自己的想法,樂于傾聽他人觀點,改進和完善探究活動。 3.熟悉整套教材內容,明確該單元在整套教材中與其他單元的關系和作用。 4.本單元次級主題的構成及邏輯關系 本單元由《用種子繁殖》《用根、莖、葉繁殖》《動物的繁殖》三課組成,采用并列式的邏輯結構編排。本單元學習內容可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本單元前兩課,介紹植物的繁殖。第一課介紹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指導學生認識種子的結構、功能、傳播方式,了解種子的發芽情況;第二課介紹種子植物的無性繁殖,即用營養器官來繁殖,指導學生在了解一些植物能用根、莖、葉繁殖的基礎上,通過親歷實踐活動,了解一些具體的操作方法。 第二部分即本單元第三課,介紹動物的繁殖。從動物的求偶、交配、生產以及哺育幾個方面,指導學生了解動物的繁殖方式和行為,為動物的整個生命周期添上繁殖的一環。主題學情分析 在本單元之前,本套教材已經指導學生認識過多種多樣的動物和植物以及它們的一生,學生對動植物的生命周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和認識,但缺少繁殖這關鍵而重要的一環。學生對動植物的繁殖有興趣,但存在一些認知偏差,需要在學習過程中糾偏并滿足其求知欲。開放性學習環境 1.指導性預習:閱讀+問題+檢測; 2.大單元大概念大任務課堂學習:問題+探究+講述+整合+實戰; 3.現代教育新技術:PPTX+微視頻+網絡+師生互助二、單元學習目標設計(基于標準、分析教材、結合學情,體現素養導向)單元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 (1)知道有的植物通過產生足夠的種子來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過根、莖、葉等來繁殖后代。 (2)知道動物的繁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 科學思維: 能提取現象和資料中的主要信息,說出動植物的一些繁殖方式和行為。 探究實踐: (1)能通過探究活動,描述種子萌發的情況。 (2)在實作過程中,學會一些用根、莖、葉繁殖植物的方法。 態度責任: 認識生物通過生殖、發育實現生命的延續。三、學習活動/任務設計(指向學習目標,強調學生的活動與體驗)第1課時 任務1 名稱: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說出種子是什么樣子,進而思考種子內部結構。 設計意圖:從種子外形說起,由表及內,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激發探究興趣。任務2 名稱:解剖種子 解剖種子,觀察種子的內部構造,并結合教材介紹,讓學生了解種子的結構與種子萌發成的植株之間的關系 設計意圖:種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它能萌發成新的植株,與其結構密不可分。揭示種子的結構,是了解植物為什么能用種子繁殖的基礎,也是認識用種子繁殖的第一步。任務3 名稱:探究種子萌發 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在解決一些播種技術問題的同時,讓學生了解種子萌發的特點和條件。 設計意圖:此活動探究的兩個問題皆是學生感興趣或有疑惑的問題。以探究的方式來研究它們,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探究水平,還可以揭示一些耕作技術的原理。任務4 名稱:種子傳播 活動一,組織學生觀察圖片,分析并交流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活動二,指導學生觀察一些種子,并猜測它們的特點與種子的傳播方式有什么關系。 設計意圖:在用種子繁殖的過程中,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決定了種子能否遇到萌發的合適條件,從而實現繁殖后代的目的。它是種子繁殖的至關重要的一環,值得學生了解。同時引導學生將種子的特點與種子的傳播方式建立聯系,初步滲透形態與功能相適應的知識。第2課 任務5 名稱: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回顧上節課知識——種子繁殖,提出問題:植物除了種子繁殖還有哪些繁殖方式?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知識銜接緊密,容易形成完整認識。提出探究問題,激發學生探究欲望。任務6 名稱:植物的營養繁殖 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列舉用營養器官來繁殖的植物的實例,并組織學生交流其他可利用根、莖、葉繁殖的一些植物的名稱,讓學生了解植物的營養繁殖方式。 設計意圖:可以利用營養器官繁殖后代的植物絕不止教材上介紹的這幾種,讓學生回顧自己的前認知并進行交流,有利于學生整理零散的知識,知道更多的能用根、莖、葉繁殖的植物。任務7 名稱:用根、莖、葉來繁殖 活動一,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介紹用紅薯的根、菊花的莖、寶石花的葉繁殖植物的方法,指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活動二,組織學生展示成果,交流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原因,它是活動一的自然延伸和拓展。 設計意圖:知道植物可用根、莖、葉繁殖只是第一步,還需要進行操作練習,掌握相應的方法。同時引導學生回顧和總結,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反思活動過程,從而取得更多的收獲。第3課 任務8 名稱:從動物的求偶方式入手,導入新課 利用圖片,引導學生交流動物的求偶方式有哪些。 設計意圖:求偶是動物繁殖行為的首要環節,除了教材圖片介紹的幾種,還有很多求偶方式。讓學生交流此方面的見聞,有利于他們了解動物求偶方式的多樣性,并豐富自己的知識。任務9 名稱:認識卵生 教材首先結合圖片,指導學生觀察打開的雞蛋,找蛋黃上的小白點,并借助卡通人物之口說明受精雞蛋的特點,讓學生明白受精的雞蛋才能孵出小雞,然后用圖片呈現受精雞蛋發育成小雞的過程,這樣就以雞為例展現了卵生的繁殖方式。 設計意圖:學生往往從雞是從蛋孵出的現象,反推出只要是雞蛋就能孵出小雞的錯誤結論。讓學生找蛋黃上的明顯小白點,了解受精雞蛋的特點,除了能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還能揭示卵生的必要條件——受精卵,為認識卵生的繁殖方式打下基礎。任務10 名稱:認識胎生 展現人的胚胎發育的階段性圖片,讓學生把這些圖片按照發育的先后順序排列,指導學生在活動中了解胎生的繁殖方式 設計意圖:以人類胎兒的發育過程為例,借助排序的方法,引導學生認識胎生的特點,為認識胎生的繁殖方式打下基礎。任務11 名稱:更多動物哺育后代行為 組織學生閱讀一些動物哺育后代行為的資料。以帝企鵝站立著用體溫孵化卵為例,介紹動物的護卵、孵化行為;以親鳥喂食和北極熊、沙丘鶴傳授孩子生存技能為例,介紹動物的哺育行為。 設計意圖:保護卵、孵化卵、哺育后代的行為是提高繁殖成功率的重要舉措,也是動物繁殖的重要環節,因此,有必要進行介紹,讓學生全面了解動物繁殖的過程和行為。四、單元學習評價設計評價要素 針對單元整體描述評價內容 第1課時:用種子繁殖 1.解剖種子 2.研究種子萌發 3.種子的傳播 第2課時:用根、莖、葉繁殖 1.植物的營養繁殖 2.用根、莖、葉繁殖 第3課時:動物的繁殖 1.動物的求偶方式 2.認識卵生 3.認識胎生 4. 更多動物哺育后代行為評價指標 第1課時:用種子繁殖 1.能夠提取實景和圖片中的重要信息,知道種子的內部構造及其與萌發成的植株的關系。(科學觀念) 2.能針對問題提出假設,探究種子萌發的特點和條件。(科學思維) 3.能夠根據種子的外形特點,推測植物傳播種子的方式。(探究實踐) 4.認識到大多數植物靠種子繁殖延續后代。(責任態度) 第2課時:用根、莖、葉繁殖 1.能提取文字或圖片中的主要信息,知道一些植物可以利用營養器官——根、莖、葉來繁殖。(科學觀念) 2.能分析和交流用根、莖、葉繁殖植物的成功經驗或失敗原因。(科學思維) 3.能用紅薯的根、菊花的莖、寶石花的葉來繁殖植物并展示成果。(探究實踐) 4.認識到植物繁殖的多樣性。(責任態度) 第3課時:動物的繁殖 1. 能提取圖文中的主要信息,知道動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產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復雜的本能行為。(科學觀念) 2.知道動物的兩種主要繁殖方式。(科學思維) 3.針對觀察和排序結果,說出一些動物繁殖的方式和特點。(探究實踐) 4.認識到動物繁殖的復雜性。(責任態度)評價方法 課上評價 1.教師激勵評價 2.學生自我反思評價 3.成果展示,學生互評:贊賞性評價和質疑性評價 5.使用評價量化表,延時評價 課后評價 1.課時作業 2.單元測試五、單元作業設計一、選擇題,將正確的序號填寫在括號。 1.“豆瓣醬是家里做菜常用的調味品之一,它里面的“豆瓣是大豆種子中的( ) A.胚 B.子葉 C.種皮 2.下列關于動物繁殖方式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卵生動物的卵在母體內孵化 B.胎生動物的胎兒在母體外發育 C.出芽生殖是從母體上長出一個相同的個體 3.小明在家里種下了一批種子,沒有全部萌發,可能的原因是( ) ①有些種子的胚破損 ②沒有足夠的水分 ③陽光不足 A.①②③ B. ①② C.②③ 4.下列的詩句或者諺語中,描述了有的植物不用種子也可以進行繁殖的是( ) A.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B.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C.春種一粒栗,秋收萬顆子 5.養寵物貓的時候,從貓的生長過程發現( ) A.貓屬于胎生動物 B.貓屬于卵生動物 C.貓和青蛙的繁殖方式相同 6.在動物園里孔雀開屏深受游客喜愛,下列不是孔雀開屏原因的是() A.歡迎游客 B.受到驚嚇,準備戰斗 C.求偶 7.當黃豆采摘晚了時,會有很多黃豆種子散落在地上,這是因為黃豆()利于種子的傳播。 果皮易爆裂種子小成圓球形,能滾動果實多汁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③ 8.打開雞蛋殼,發現里邊有白色絮狀物,說明這個雞蛋( ) A.是一枚受精卵 B.不是受精卵 C.可能壞了 9.土豆、地瓜進行無性繁殖時,一定要帶有( ) A.花 B.葉子 C.芽 10.晚上,小科把黃豆浸泡在水里,第二天一早小科發現黃豆( ) A腐爛了 B.顆粒變大了 C.長出胚芽 二、判斷題,正確的在括號內打√,錯誤的打 。 1.小鳥把漿果的種子吞到肚子里,以糞便排出的方式傳播到新地方。( ) 2.把水仙的球莖浸入水中,就能生根、發芽、開花。( ) 3.用葉繁殖時,葉片正面朝上。( ) 4.雄蛙鳴叫是雄青蛙在求偶。( ) 5.啄木鳥通過有節奏地敲打樹干,發出愛情電報”。( ) 6.落地生根的幼芽落到土里就能長出新苗。( ) 7.所有的雞卵都能孵出小雞。( ) 8.紅薯和馬鈴薯都是用根進行繁殖的植物。( ) 9.所有動物都會生寶寶。( ) 10.種子萌發時根和芽都向上生長。( ) 三、連線題:植物除了可以用種子繁殖外,還可以用根、莖、葉繁殖,請將下列植物的繁殖方法與其所屬的正確繁殖類型連起來。 把紅薯浸在水中,用刀切下帶芽的紅薯塊,埋入土中 從菊花的主莖剪下一根紙條,插入土中 從寶石花上摘下一片葉,擺放在土中 根繁殖 薊的根能鉆出地面,長成一株新的植物 莖繁殖 把水仙的球莖浸入水中,就能生根、發芽、開花 葉繁殖 長壽花的葉子插在土里就能成活 四、簡答題 1.古人很早就知道可以利用植物的器官來進行營養繁殖,因此有“插柳成萌的說法,這是利用植物的哪個部位進行繁殖的?這種營養繁殖方式被稱為什么? 2. 植物的一生是從種子開始的,小科先用蠶豆種子萌發實驗來研究種子的結構。他挑選了上圖①號的蠶豆種子,浸泡過后,放在潮濕的餐巾紙上,過一段時間變了②號的樣子,請你觀察并描述這顆蠶豆種子,浸泡前后有什么不同?(寫出2點即可) 五、綜合題 西紅柿是一種常見的食物,可以做很多美味的菜肴,因此受到大家的喜愛,請你回答下列關于西紅柿的科學知識。 (1)常見的圓形西紅柿屬于( ),其表皮具有( )作用。 A. 種子;繁殖 B.種子;保護 C.果實;保護 (2)媽媽做西紅柿炒雞蛋時,感覺西紅柿的果皮影響口感,但是果肉和果皮很難分離。小東想到一個辦法:他先把西紅柿放進開水中浸泡,再放到涼水中冷卻,幾分鐘后,西紅柿的果皮像泄了氣的氣球一樣皺皺巴巴的,很輕松就剝下來。這個過程中西紅柿的果皮受熱體積( )、受冷體積( ),所以很容易剝離。 (3)媽媽剝掉果皮后,從中間切開,發現西紅柿中間有很多黃白色的籽,這是西紅柿的( )。種植后的種子能夠發芽,說明種子就是( )。 A. 種子;有生命的 B.種子;沒有生命的 C.胚;有生命的 (4)小東和媽媽收集一部分西紅柿的籽,把它種在空氣流通、濕潤的泥土里,還需要適宜的( ),西紅柿才能生長。 (5)一段時間后,小東發現西紅柿的種子萌發之后,根開始向( )生長,芽向( )生長。 A.上;橫著 B.下;上 C. 上;沒有規律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BCBA AAAA CB 二、判斷題 √√√√ √√ 三、連線題 四、簡答題 1.“插柳成蔭”是利用柳樹的枝條(莖)進行繁殖的,這種營養繁殖方式被稱為扦插。 2. 種子膨脹、種皮破裂 五、綜合題 (1)C (2) 膨脹 縮小 (3)A (4)溫度 (5)B六、單元教學結構圖七、反思性教學改進(實施后填寫)實施后填寫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單元整體教學】4.13《用根、莖、葉繁殖》課時教案.docx 【大單元整體教學】第四單元《繁殖》整體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