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七下道法10.3《保障財產權》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關于“拾取到他人的遺失物該怎么辦”的問題,小梁與小林分享了《民法典》相關條文。對其理解正確的是( )第三百一十四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①公民要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②民法典依法制裁違法犯罪行為③不履行義務要承擔刑事責任④民法典體現對公民財產安全的保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4年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為倡導青少年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某社區開展了“尊知識,重產權”主題活動。為助力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青少年應該( )①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②拒絕購買盜版產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③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④對自己的發明成果及時申請專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3. 對下列事件解讀正確的是( )序號 事件 解讀① 小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2024年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申報并補繳稅款 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② 八年級學生小孫拒絕了父親讓其輟學打工的要求 國家制定資助政策,讓每個人都能享有公平的教育③ 學生小成在上學路上撿到一個手機并占為己有 公民行使財產權④ 張某多次謊報火警,干擾消防救援部門正常的應急救援秩序,最終被公安機關依法處罰 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權人對自己的財產依法享有( )A.占有、使用、轉讓、捐贈的權利B.占有、收益、揮霍、處分的權利C.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D.使用、處分、揮霍、捐贈的權利5.下列行為中,侵犯公民合法財產權的有( )①李某借了親戚的錢拒不歸還②張某強行向低年級同學收取“保護費”③王某將李某忘在自己車上的電腦占為己有④相關部門對偷逃稅款的某私營企業主進行處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1月7日,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全國同心抗震,共渡難關。巴黎奧運會網球女子單打冠軍——鄭欽文,通過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捐贈100萬元,支持西藏日喀則地震救援行動。鄭欽文依法行使了對財產的( )A.處分權 B.使用權 C.收益權 D.占有權7.李某和趙某簽訂房屋租賃合同,約定租金每月1000元,租賃期一年。半年后,周邊房租上漲,李某想提高租金。根據民法典,趙某( )A.必須接受租金上漲,因為市場變化B.可以與李某協商,協商不成按原合同執行C.若不同意上漲,需立即搬離房屋D.可要求李某降低租金8.2024年3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于辦理危害稅收征管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旗幟鮮明地將簽訂“陰陽合同”作為逃稅方式之一予以明確,為司法機關今后辦理此類案件提供了確切的依據。對此,下列理解正確的有( )①“陰陽合同”違背了誠信原則②簽訂的合同受法律保護③任何逃稅行為都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④打擊逃稅行為有利于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9.王老漢生前立了遺囑,將自己僅有的一套住房留給照顧自己多年的兒子。王老漢去世后,其女兒向法院起訴,要求平分房產。法院將房產判給了王老漢的兒子。這是因為( )A.女兒不是法定繼承人B.女兒不是第一順序繼承人C.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D.兒子繼承權優先于女兒繼承權10.法律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下列合同有效且受法律保護的有( )①甲和乙簽訂的購買槍支的合同②甲和乙簽訂的瓷地磚的運輸合同③14歲的中學生小劉與網店簽訂的手機買賣合同④某建筑公司與某鋼廠簽訂的購買鋼材的合同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1.下圖漫畫《保護知識產權》啟示我們( )A.不需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B.要善于運用法律保護知識產權C.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就夠了D.侵犯知識產權沒有什么大的法律責任12.道德與法治課上,同學們分享了校園生活的場景。下列解讀正確的是( )序號 場景 解讀① 年滿18周歲的小華在人大代表選舉中,認真查閱候選人資料并投出選票 行使政治權利② 小芳在朋友圈公開同學的個人隱私信息 享有言論自由③ 被商家多收錢后,小美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要求退款 依法維護權益④ 小亮用零花錢購買正版書籍而非盜版 尊重知識產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下列行為中,屬于行使財產處分權的是( )A.小李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了一本漫畫書B.小王把自己的自行車借給同學使用C.小張將自己的房屋出租給他人D.小趙將自己的電腦進行了升級14. 在法定繼承中,對于遺產份額的分配原則認識正確的是( )A.遺產一定得均等分配B.遺產一定不能均等分配C.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D.特殊情況下,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15.當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受到侵犯時,我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途徑有( )①與侵權人協商②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③忍氣吞聲,自認倒霉④尋求法律救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分析說明題16.壓歲錢承載著長輩對晚輩的祝福與關愛,也蘊含著傳統節日的溫馨與親情,但壓歲錢引發的親子沖突也屢見不鮮。今年春節期間,初中生小剛收到了三千多元壓歲錢,媽媽怕他亂花,要求替他保管,小剛反駁道:“壓歲錢是我的,怎么花是我的事,你無權干涉。”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對小剛的觀點進行辨別與分析。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憲法第十三條第一款國家保護公民的合法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的所有權。知識產權法第二條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1)以上法律條文保護了我們的哪些合法權利?(2)身為未成年人,如果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我們應該怎么做?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七下道法10.3《保障財產權》同步練習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B C A A B D C B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B C B D B1.【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民法典的道德體現、保障財產權。①:《民法典》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這要求公民要誠實守信,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拾得他人遺失物不歸還屬于不誠信、不道德的行為,故①符合題意;④:民法典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體現了對公民財產所有權的保護,保護公民的財產安全,故④符合題意;②:民法典規定了拾得遺失物的處理方式,制裁違法犯罪行為是刑法的任務,故②錯誤;③:不履行義務不一定承擔刑事責任,只有違反刑離法律規范,構成犯罪的才承擔刑事責任,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2.【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②④:分析題文,某社區開展了“尊知識,重產權”主題活動,為助力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青少年應該拒絕購買盜版產品,尊重他人知識產權,為自己的發明創造成果及時申請專利保護,故②④符合題意;①③:不是青少年的角度,故①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3.【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對法律的特征、依法納稅、受教育權、財產權的認識和理解。①④;依據教材知識并分析題干可知,小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2024年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匯算申報并補繳稅款,表明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張某多次謊報火警,于擾消防救援部門正堂的應急救援秩序,最終被公安機關依法處罰,表明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故①④說法正確;②③:八年級學生小孫拒絕了父親讓其輟學打工的要求,是積極維護自己的受教育權的表現;撿到他人財物并占為己有屬于侵犯他人財產權的行為,故②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4.【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財產所有權的內容。ABCD:依據教材知識,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權人對自己的財產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故C說法正確,AB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5.【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財產權。①②③: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所有權,打擊侵犯他人財產所有權的違法行為。李某借了親戚的錢拒不歸還、張某強行向低年級同學收取“保護費”、王某將李某忘在自己車上的電腦占為己有都侵犯他人的財產權,故①②③符合題意;④:偷逃稅款屬于侵犯國家財產,相關部門的處罰是根據法律依法履行的職責,故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6.【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財產權。A:依據教材知識,財產權包括占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處分權。處分權是指所有人依法處置財產的權利,包括捐贈、轉讓、拋棄等行為。分析題干可知,鄭欽文將100萬元捐贈給地震救援,屬于通過捐贈方式處置自己的財產,依法行使了對財產的處分權,故A符合題意;BCD:題干未涉及使用權、收益權、占有權,故B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7.【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依法維權,保護合法財產。B:題干中,李某與趙某的租金問題,根據民法典,趙某可以與李某協商,協商不成按原合同執行,B說法正確ACD:李某和趙某簽訂房屋租賃合同期限沒到時間,不經趙某同意,李某不能隨意更改合同的內容,不能租金上漲、趕走趙某、趙某要求李某按照合同履行職責,AC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8.【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守誠信、保障財產權。①④: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關于辦理危害稅收征管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明確對“陰陽合同”的處罰,表明“陰陽合同”違背了誠信的原則,我國打擊逃稅行為有利于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故①④說法正確②:簽訂的合法合同受法律保護,故②說法錯誤③:任何逃稅行為都應該依法追求法律責任,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9.【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財產繼承的方式及內容。C:遺囑繼承是按照被繼承人所立遺囑,繼承其遺產的方式。王老漢生前立遺囑將住房留給兒子,法院依據遺囑判決,體現了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故說法正確;A:女兒是法定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都是法定繼承人,故A說法錯誤;B:女兒是第一順序繼承人,在法定繼承中,配偶、子女、父母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故B說法錯誤;D:兒子和女兒在法定繼承中的繼承權是平等的,不存在誰優先的問題,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10.【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保障財產權。②④:依據民法典,簽訂的瓷地磚的運輸合同、簽訂的購買鋼材的合同都屬于有效合同且受法律保護,故②④符合題意;①:甲和乙簽訂的購買槍支的合同,這合同內容是違法的,不受法律保護,故①不符合題意;③:14歲的中學生小劉不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其簽訂的合同無效且不受法律保護,故③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1.【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保護知識產權。B:我們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當知識產權受到侵犯時,我們要善于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漫畫啟示我們要善于運用法律保護知識產權,故B說法正確;A:需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故A說法錯誤;C: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故C說法錯誤D: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是違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2.【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隱私權、公民維護權利的途徑和方式、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①③④:分析題文可知,年滿18周歲的公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小華投票是行使政治權利的表現;小美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維權,是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表現;購買正版書籍是對知識產權的尊重,盜版則侵犯了著作權,故①③④說法正確;②:公開他人隱私信息侵犯了同學的隱私權,不屬于合法行使言論自由,言論自由不得損害他人合法權益,故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13.【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財產處分權。B:小王把自行車借給同學使用,在行使財產的處分權,故B符合題意; A:小李用自己的零花錢買漫畫書,是在對自己的零花錢進行處置,屬于行使財產的占有權,故A 不符合題意; C:小張將自己的房屋出租給他人,通過出租房屋獲得租金收益,在行使財產的收益權,故C不符合題意; D:小趙將自己的電腦進行升級,是對電腦進行使用和改進,以更好地發揮電腦的功能,沒有涉及對電腦所有權的處置,屬于行使財產的使用權,故D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 B。14.【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對財產繼承的認識和理解。D:在法定繼承中,對于遺產份額的分配原則在特殊情況下,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分配,故D說法正確AB:“一定”說法過于絕對,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故AB說法錯誤;C:本身正確,但不屬于法定繼承中遺產份額的分配原則,故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5.【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公民維護權利的途徑和方式、財產所有權的內容。①②④:分析題文可知,當公民的財產所有權受到侵犯時,我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途徑包括與侵權人協商,通過溝通解決問題是最直接的途徑;若協商無果,可通過法律程序維護權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必要時也可以尋求法律救助,如咨詢律師、申請法律援助等,故①②④說法正確;③:“忍氣吞聲,自認倒霉”會助長侵權行為,違背法律保護公民財產權的宗旨,故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B。16.【答案】小剛的觀點是片面的。①壓歲錢是長輩給予小剛的財產,他對壓歲錢擁有一定的支配權②但小剛作為未成年人,身心發展還不成熟,缺乏理性消費和理財的能力,媽媽要求替他保管壓歲錢,是對他的關心和保護,也是履行監護職責的表現。③小剛應理解媽媽的良苦用心,與媽媽協商,合理安排壓歲錢的使用,如一部分用于購買學習用品等,一部分存起來培養理財意識等【分析】考點考查:構建和諧家庭的方法、對未成年人實行特殊保護的原因、財產權。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分析和闡述問題。核心素養:健全人格、責任意識。【詳解】第一步:讀題,提煉辯題。觀點:壓歲錢是我的,怎么花是我的事,你無權干沙。第二步:根據所學知識和材料信息,判斷觀點正誤正誤判斷:片面。論據①:壓歲錢是長輩給予小剛的財產,他對壓歲錢擁有一定的支配權論據②:小剛作為未成年人,身心發展還不成熟,缺乏理性消費和理財的能力,媽媽要求替他保管壓歲錢,是對他的關心和保護,也是履行監護職責的表現。論據③:小剛應理解媽媽的良苦用心,與媽媽協商,合理安排壓歲錢的使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17.【答案】(1)保護了我們的合法財產的所有權、知識產權和繼承權。(2)請父母、老師等幫忙處理;向有關部門反映,尋求幫助;等等。(其他符合題意的答案也可)【分析】考點考查:合法財產的所有權、知識產權、繼承權。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法治觀念。【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國家,需要運用合法財產的所有權、知識產權、繼承權的有關知識,從分析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國家保護公民的合法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的所有權。一可鏈接合法財產的所有權。關鍵詞②: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一可鏈接知識產權。關鍵詞③):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可鏈接繼承權。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本題考查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的做法,屬于開放性試題,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下道法10.3《保障財產權》同步練習.doc 七下道法10.3《保障財產權》同步練習參考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