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七下道法10.2《保護人身權》同步練習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C A D A D C A A A題號 11 12 13 14 15答案 A D B B D1.【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保護人身權。②③:法律保護肖像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丑化、污損,或者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偽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權;法律保護隱私權,隱私是我們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據此,材料中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和隱私權,故②③符合題意;①④:生命權和健康權、知識產權,在題文中未涉及,故①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2.【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公民權利。C:分析材料,為進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文昌交警就這一重要議題進行工作匯報并提出工作倡議。這項工作有利于保障學生的生命健康權,故C說法正確;ABD:這在材料中沒有體現出來,故AB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3.【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人身權。①②③:依據教材知識可知,擁有人身權,我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我們既要保護自己的人身權,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權,生命權、健康權都屬于公民的人身權,①②③符合題意④:我們未成年人雖然年齡小,但也平等地擁有人身權利,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4.【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對人格尊嚴的認識和理解D:依據教材知識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小林給同學起綽號侵犯了他人人格尊嚴,故D符合題意;A:朱某在學校操場拾到蘇某不小心丟失的手表,拒絕歸還的行為侵犯了蘇某的財產權,但并不構成對人格尊嚴的侵犯,故A不符合題意;B:煤礦公司拒絕支付工人謝其傷殘補助金和工傷保險待遇的行為侵犯了謝其的社會經濟權,但并不構成對人格尊嚴的侵犯,故B不符合題意C:買賣雙方簽訂合同之后,賣方收款后卻只發放一半貨物的行為屬于違約行為,違反了合同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但并不構成對人格尊嚴的侵犯,故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5.【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人身權。①②③:依據教材知識可知,擁有人身權,我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我們既要保護自己的人身權,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權,生命權、健康權都屬于公民的人身權,①②③符合題意;④:我們未成年人雖然年齡小,但也平等地擁有人身權利,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6.【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人身權的重要性。③④:相關部門積極舉辦全民健身大賽,是因為生命和健康是我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一切權利的基礎,生命和健康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故③④說法正確;①:沒有數據表明人民群眾對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缺乏關愛,故①說法錯誤;②:體育鍛煉有利于促進身體健康,故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7.【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依法保護生命權和健康權的要求。C:中學生小李在周末的早晨到公園里跑步,跑步是一種有益的體育鍛煉方式,可以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健康,是公民積極維護自己生命權和健康權的表現,故C符合題意;A:中學生小孟當眾辱罵并毆打他人,這是侵犯他人生命權和健康權的行為,不是維護自己的生命權和健康權,故A說法錯誤;B:中學生小明在周末召集同學擅自到野外郊游,野外環境存在諸多未知的危險,不利于維護自己和同學的生命權和健康權,故B說法錯誤;D:幾名中學生在汽車川流不息的公路上進行自行車比賽,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不利于維護自己和同學的生命權和健康權,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8.【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人身權。A:李剛因李明曾欺凌女生而“痛打”對方,雖然動機可能出于正義感,但采取暴力手段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故A符合題意;B:李剛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故B說法錯誤;C:李剛痛打恃強凌弱同學不值得肯定,侵犯了同學的生命健康權,C說法錯誤:D:李剛的行為不符合正義的標準,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9.【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生命權和健康權的知識。A: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生命和健康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寶貴的,是公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故A符合題意;BCD:均不屬于我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故BC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0.【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人身權。①②③:依據教材知識可知,擁有人身權,我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人身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肖像權,①②③符合題意;不屬于人身權,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11.【答案】A【詳解】本題考查人身權。A:李剛因李明曾欺凌女生而“痛打”對方,雖然動機可能出于正義感,但采取暴力手段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故A符合題意;B:李剛侵犯了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故B說法錯誤;C:李剛痛打恃強凌弱同學不值得肯定,侵犯了同學的生命健康權,C說法錯誤;D:李剛的行為不符合正義的標準,故D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2.【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對人格尊嚴的認識和理解。D:依據教材知識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小林給同學起綽號侵犯了他人人格尊嚴,故D符合題意;A:朱某在學校操場拾到蘇某不小心丟失的手表,拒絕歸還的行為侵犯了蘇某的財產權,但并不構成對人格尊嚴的侵犯,故A不符合題意;B:煤礦公司拒絕支付工人謝某傷殘補助金和工傷保險待遇的行為侵犯了謝某的社會經濟權,但并不構成對人格尊嚴的侵犯,故B不符合題意;C:買賣雙方簽訂合同之后,賣方收款后卻只發放一半貨物的行為屬于違約行為,違反了合同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但并不構成對人格尊嚴的侵犯,故C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3.【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公民隱私權。B:在追查犯罪過程中,公安機關依法行事,對犯罪嫌疑人的電話進行監聽是出于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的需要,屬于合法行為,并不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故B符合題意;A:信件屬于個人隱私范疇,即使是未成年人,其信件也應受到保護。父母拆看兒子信件的行為未經許可侵入了兒子的私人信息領域,因此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故A不符合題意;C:日記是學生個人記錄思想、情感的私密文件,屬于私人信息范疇。老師未經學生同意私自翻看,侵犯了學生的隱私權,故C不符合題意;D:照片、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未經本人同意,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公開。該網站未經會員同意公開其個人信息,侵犯了會員的隱私權,故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4.【答案】B【詳解】本題考查保護人身權。①:在照片上亂涂亂畫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權,故①說法正確;②:小華污蔑小輝作弊侵犯了公民的名譽權,故②說法正確;③:小武寫其他班級同學的名字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權,而不是榮譽權,故③說法錯誤;④:小智未經他人同意就把他人的信息發布到網上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故④說法正確;故本題選B。15.【答案】D【詳解】本題考查保護隱私權。D:題文強調在社交媒體發布個人信息可能泄露隱私,公安部門提醒需謹慎,我們應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隱私意識,故D符合題意;A:為保護隱私應理性上網,不是拒絕上網,A說法錯誤;B:“任何時候”說法太絕對,當學校、老師、公安部門等需要我們的個人信息時,應主動提供,B說法錯誤;C:窺探他人的隱私是違反道德和法律的行為,我們應尊重他人的隱私,C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16.【答案】(1)侵犯隱私權。擁有人身權,我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2)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促進社會文明和諧。(3)肖像權。(4)未經肖像權人同意,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制作、使用、公開肖像權人的肖像,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5)我們既要保護自己的人身權,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權,【分析】考點考查:人身權。能力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運用教材知識的能力。核心素養:法治觀念。【詳解】(1)小問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人身權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采集人臉信息一可鏈接隱私權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小問2:本題考查擁有人身權的意義,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2)本題考查保護隱私權的意義,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3)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公民,需要運用人身權的有關知識,從體現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把收集到的一個可愛小女孩抱著一瓶飲料的照片用來制作商業宣傳廣告一可鏈接肖像權。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4)本題要求寫出保護肖像權的法律依據,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5)本題考查如何正確對待人身權,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17.【答案】(1)法律保護隱私權,尊重和保護隱私權既是法律規定,也是道德要求;李某在入戶門上安裝可視門鈴,侵犯了王某的隱私權。(2)①法律規定隱私權,劃定了個人空間與公共空間的界限,保障了我們私生活的自由與安寧,保護我們的正常生活不受干擾、內心世界不被侵擾。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促進社會文明和諧。【分析】考點考查: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法律保護隱私權的意義。能力考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核心素養:法治觀念、責任意識。【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及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主體為學生,需要運用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習題的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被告李某安裝的可視門鈴,攝入了原告王某的住宅一可鏈接法律保護隱私權;尊重和保護隱私權既是法律規定,也是道德要求;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本題考查法律保護隱私權的意義,可結合教材知識作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七下道法10.2《保護人身權》同步練習一、單選題1.“戶外搭訕式”網絡直播近期火爆各大網絡平臺。搭訕式直播如果是在未經對方同意的情況下,實時記錄路人在突發狀態下的真實反應,讓網友在線圍觀評價。這種行為侵犯了他人的( )①生命權和健康權②肖像權③隱私權④知識產權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為進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學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文昌交警就2024年校園交通安全這一重要議題進行工作匯報并提出工作倡議。這項工作有利于保障( )A.學生受教育權利 B.學生的知情權C.學生的生命健康權 D.學生的政治權利3.關于人身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擁有人身權,我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②我們既要保護自己的人身權,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權③生命權、健康權都屬于公民的人身權④我們未成年人年齡還小,沒有人身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 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下列選項中屬于侵犯公民人格尊嚴的是( )A.朱某在學校操場拾到蘇某不小心丟失的手表,拒絕歸還B.煤礦公司拒絕支付工人謝某傷殘補助金和工傷保險待遇C.買賣雙方簽訂合同之后,賣方收款后卻只發放一半貨物D.小林總是喜歡給同學起他自己認為有趣的、可愛的綽號5.關于人身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擁有人身權,我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②我們既要保護自己的人身權,也要尊重他人的人身權③生命權、健康權都屬于公民的人身權④我們未成年人年齡還小,沒有人身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5年全民健身線上運動會——“全民健身”線上挑戰活動正在悅跑圈APP上火熱進行中,截止到3月20日,已有9.23萬人報名參加活動。相關部門積極舉辦這類活動,是因為( )①人民群眾對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缺乏關愛②體育比賽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健康的最好方式③生命和健康是我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一切權利的基礎④生命和健康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生命權和健康權是公民重要的人身權利。下列行為屬于公民積極維護生命權和健康權的是( )A.中學生小孟當眾辱罵并毆打他人B.中學生小明在周末召集同學擅自到野外郊游C.中學生小李在周末的早晨到公園里跑步D.幾名中學生在汽車川流不息的公路上進行自行車比賽8.放學路上,七年級的李剛同學痛打了曾欺凌女生的李明同學,并說這是維護正義。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李剛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B.李剛保護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C.李剛痛打恃強凌弱的同學的行為值得肯定D.李剛的行為符合正義的標準9.我們參加一切社會活動、享有其他一切權利的基礎是( )A.生命和健康 B.生命和尊嚴 C.生理變化 D.心理變化10.擁有人身權,我們才能獨立、自由、有尊嚴地生活。人身權包括( )①生命權②健康權③肖像權④財產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放學路上,七年級的李剛同學痛打了曾欺凌女生的李明同學,并說這是維護正義。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A.李剛的行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權B.李剛保護了自己的生命和健康C.李剛痛打恃強凌弱的同學的行為值得肯定D.李剛的行為符合正義的標準12.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下列選項中屬于侵犯公民人格尊嚴的是( )A.朱某在學校操場拾到蘇某不小心丟失的手表,拒絕歸還B.煤礦公司拒絕支付工人謝某傷殘補助金和工傷保險待遇C.買賣雙方簽訂合同之后,賣方收款后卻只發放一半貨物D.小林總是喜歡給同學起他自己認為有趣的、可愛的綽號13.隱私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寧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權利。下列行為中,不屬于侵犯公民隱私權的是( )A.父母拆看10歲兒子的信件B.公安機關因追查犯罪的需要,依法對犯罪嫌疑人的電話進行監聽C.老師為了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私下翻看學生的日記D.某網站將其注冊會員的照片、電話號碼等信息公開14.民法典將人格權獨立成編,強化了對人格的維護。下列行為與所侵犯的公民權利對應正確的有( )①小尚在展示的“美德少年”的照片上亂涂亂畫——肖像權②小華因忌妒小輝考試成績優異而誣蔑他作弊——名譽權③小武為了班級榮譽,遲到時登記其他班級同學的名字——榮譽權④小智未經他人同意就把他人的信息發布到網上——隱私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很多人喜歡在朋友圈曬旅游、曬自己與家人的合影……在收獲朋友們點贊的同時,其實也泄露了許多個人信息。因此,公安部門多次發布信息提醒:個人信息需謹慎發布。對此,我們應該( )A.為保護隱私而拒絕上網B.任何時候都不透露個人信息C.保護好自己的隱私,窺探他人的隱私D.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隱私意識二、分析說明題16.閱讀材料,結合漫畫,回答問題材料一 某超市為了加強對商品的管理,防止丟失,安裝了采集人臉信息的設備,消費者卻渾然不知。(1)這侵犯公民哪項人身權?擁有人身權的重要意義是什么?(2)尊重和保護公民上述這項人身權有什么意義?材料二 未經消費者同意,此超市把收集到的一個可愛小女孩抱著一瓶飲料的照片用來制作商業宣傳廣告。(3)這種行為侵犯了小女孩的哪項人身權 (4)請寫出相關的法律依據。(5)兩則材料侵犯的都是公民的人身權。我們應如何正確對待人身權 17.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王某、李某是前后樓棟的鄰居,兩家最近距離不足20米。李某為了能隨時監測住宅周邊,在入戶門上安裝了一款采用人臉識別技術、可自動拍攝視頻的可視門鈴。王某和李某產生了矛盾。王某:你侵犯了我的隱私,我要告你!李某:我安裝監控是為了我家的安全,告我也沒用!材料二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李某安裝的可視門鈴,攝入了原告王某的住宅,獲取住宅內的私密信息和行為現實可行,原告的生活安寧確實受到侵擾。法院支持原告要求被告拆除可視門鈴的訴訟請求。法律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1)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李某敗訴的原因。(2)說說法律保護隱私權的意義。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下道法10.2《保護人身權》同步練習.doc 七下道法10.2《保護人身權》同步練習參考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