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3 數學家的故事教學內容 數學家的故事教學目標 了解數學家的故事; 2. 通過實例理解某些數學家的經典結論; 3. 培養學習勇于探索的精神,激發數學興趣.教學重難點 重點:數學家的故事. 難點:數學家的故事.解決措施 以歷史故事為案例,講授相關數學知識的發展與數學家的貢獻,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數學習興趣.核心素養 感悟數學的價值教具準備 PPT教學過程教學環節設計 設計意圖 復備(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提問1:同學們,請問圓的周長如何計算?如果圓的半徑是5cm,圓的周長是多少? 引導學生展開討論并回答. 思考1:周的周長最早是誰提出的? 引導學生思考. 討論引出新課.(二)探索研究,建立模型 1.首創“割圓術”的數學家--劉徽 如圖1-1所示,割圓術是指用圓內接正多邊形的面積去無限逼近圓面積. 圖1-1 劉徽的割圓術示意圖 提問2:“割之彌細,所失彌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則與圓周合體,而無所失矣”,這是一種什么思想 你能舉例說說嗎? 學生討論并得出結論. 2.人民數學家--華羅庚 提問3:同學們,有一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大家幫忙解決一下:燒水沏茶時,洗水壺要用1min,燒開水要用10 min,洗茶壺2min,洗茶杯要用2min,拿茶葉要用1min,如何安排才能盡早喝上茶? 引導學生討論并回答. 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探索研究,數形結合突破學習重點. 以生活中熟悉的案例,激發學習興趣,突破學習重點.(三)課堂演練,鞏固新知 提問3:本節課得到了哪些啟示? 引導學生討論并回答. 任務:小磊學做西紅柿炒雞蛋,所需的程序和時間如下:敲蛋、攪蛋1min, 洗西紅柿2min, 切西紅柿2min,洗鍋1min, 燒熱鍋1min,燒熱油2min, 炒4min.如何安排才能盡快做好這道菜? 引導學生完成任務. 講練結合,任務驅動,突破學習難點.(四)小結 談一談本節課的收獲與感受? 鞏固新知布置作業 P16 思考與練習 舉一反三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