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1.在人生的卷軸上,每個階段都承載著獨特的意義。以下是中學生小磊描繪的成長節點:小磊的成長經歷和期望印證了( )A.享受權利比履行義務重要B.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實現C.權利與義務是完全對等的D.憲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2.某直播平臺主播王某虛構“抗輻射海鹽”功效,三天內銷售金額達50萬元。市場監管部門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五條,可對其處以( )A.口頭警告 B.行政拘留15日C.銷售額三倍罰款 D.吊銷公民身份證3.張某在2025年除夕晚上,不顧旁人勸阻,違規燃放煙花爆竹,導致火情。后被公安機關依法行政拘留。從權利與義務之間的關系看,張某( )A.堅持了權利和義務相統一B.應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C.違反了刑事法律,應受法律制裁D.在行使權利時沒有自覺履行義務4.2024年6月,葉某在北京地鐵10號線上強行要求一乘客為其讓座,遭拒后還對該乘客進行辱罵與侵擾。面對葉某的辱罵與侵擾,該乘客應對的辦法有( )①委曲求全,避免遭到報復②保留證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③冷靜處理,尋求乘警幫助④先忍一時,事后人肉搜索再反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為吸引關注,網民徐某某與同事薛某共同策劃、編造“在法國巴黎拾到小學生秦朗丟失的作業本”系列視頻腳本,后網購寒假作業本,用手機自拍、制作相關視頻,并散播至多個網絡平臺,造成惡劣影響。公安機關依法對徐某某、薛某及兩人所在公司作出行政處罰。該案例警示我們( )A.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講道德是行為底線B.不管違法還是犯罪,都要承擔行政責任C.做人要有知恥之心,才能保障絕對自由D.堅決不做違法之事,自覺履行公民義務6.2024年11月22日,陜西省助殘就業網絡招聘會啟動,省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也同步開展殘疾人就業政策宣講、直播帶崗等活動。這體現了對我國公民____的尊重和保護。A.財產權 B.勞動權 C.政治權利 D.物質幫助權7.2024年某消費者花千元購買大張偉演唱會門票卻看不到主屏幕,但他的購票時,平臺上并未標明其位置可能存在遮擋等問題,因此他應采取的維權途徑是( )①向平臺投訴 ②自認倒霉 ③向消費者協會舉報 ④報警處理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8.2024年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規定,經營者采取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方式提供服務的,應當在消費者接受服務前和自動展期、自動續費等日期前,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同時規定消費者不得利用投訴、舉報牟取不正當利益侵害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上述規定說明( )A.權利與義務是完全對等的B.公民的一切權益受法律保護C.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D.權利意識比義務觀念更重要9.《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規定經營者自動續費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同時規定消費者不得利用投訴、舉報謀取不正當利益。該規定表明( )A.權利與義務是完全對等的 B.投訴、舉報方式不被認可C.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依存的 D.義務觀念比權利意識重要10.一天下午,李某到某公園散步游玩,被公園內的臘梅花吸引,便倚靠在公園內一木質護欄上拍照。沒承想護欄竟意外脫落,李某在護欄邊倒地摔傷,在治療中花費6萬多元。為了維護權益,李某的下列做法可取的有( )①向公園的工作人員討說法,要求他們賠償②在網絡上大量發布公園管理不善的視頻③與公園管理部門協商,分清責任,達成協議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依法維護合法權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某校九年級(1)班道德與法治老師帶領學生在學習“理解權利義務”這一課后,開展了知識競賽,下列推導正確的是( )A.小云媽媽參加區人大代表選舉→行使監督權→積極參與民主生活B.嚴某因舉報某廠違法排放廢水被強行帶走→名譽權受到侵犯→嚴某應依法維權C.七年級學生小治經常無故曠課→未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應受行政處罰D.小豫奶奶每月領取退休金→保障公民的物質幫助權→維護社會公平12.2025年兵役登記工作1月1日正式啟動,依法服兵役和兵役登記是每個適齡公民應盡的光榮義務和神圣責任。下列行為中屬于公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是( )①小政每天上學遵守交通規則②小明爺爺每個月都能領到養老金③小張當選為澗西區人大代表④小王按時繳納個人所得稅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讓愛無礙”,2025年央視春晚首次拖出視障版和聽障版的無障礙轉播,讓全國超4500萬聽障人士也能“看得見聽得見”春晚。央視春晚的這一做法讓視聽障礙人士更好地享有( )A.監督權 B.物質幫助權 C.受教育權 D.文化權14.厘清概念之間的關系,是學好道德與法治課的一個重要學習方法。下列概念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下圖表示的是( )A.①國家利益、②領土主權完整、③國家核心利益B.①社會規則、②中華傳統美德、③社會主義法律C.①公民基本權利、②社會經濟權、③物質幫助權D.①違法行為、②一般違法行為、③刑事違法行為15.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成為社會、學校和家長關注的焦點。如遭遇類似事件,我們青少年應該( )A.學會依法維權,主動尋求老師幫助B.加強家庭保護,不讓父母角色缺失C.自覺遵守法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D.堅持公正司法,嚴懲校園欺凌行為16.七年級學生小云的父親為了節省開支,一直想讓其輟學,但小云始終不同意。請你為小云支招( )①學校做小云父親思想工作→強調公民的權利和又務→維護小云的受教育權②社區、政府和小云父親溝通→堅持依行政→解決人民生活中的實際困難③小云的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請居委會進行調解→到人民檢察院提起訴訟④小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借助外界力量→學會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某村民的住宅經常被小偷“光臨”,財物損失很大,一氣之下,他在院墻上私自拉設了電網。一天晚上,又一次“光臨”的小偷不幸被電網嚴重擊傷,該村民為此承擔了刑事責任。此案告訴我們( )A.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B.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是犯罪的法律標志C.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國家利益至上D.維護合法權益,必須運用合法手段18.消費者馬先生在某電商平臺某品牌自營旗艦店購買了一部手機、其中使用了國家補貼和平臺優惠券,但要求價保時、遭到該平臺拒絕。馬先生投訴后,通過全國消協智慧315平臺、消費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馬先生值得我們學習的是( )①強烈的法律意識②自覺履行了義務③依法維權的能力④加強了憲法監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2025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的一組數據引起廣泛關注——2024年,有292人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定罪判刑,有91人以侮辱罪、誹謗罪被定罪判刑。這說明( )①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②公民的人格尊嚴權受法律保護③泄露他人信息會受到刑罰處罰④堅持依法行政以維護公平正義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20.2025年“3·15”前夕,某網購平臺被曝光利用算法對老用戶實施“大數據殺熟”,同一款商品,老用戶價格比新用戶高出20%。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價格波動屬于市場正常現象,消費者應該理性看待B.平臺濫用算法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違反法律規定C.企業收集用戶數據是商業自由,是合規合法的行為D.平臺利用算法技術屬創新經營,提高價格無可厚非21.公民權利為我們追求有尊嚴的生活、實現人生幸福提供保障。公民合法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律程序維護權利。對于下列維權路徑的推導正確的是( )A.拒不履行撫養、教育子女的義務→仲裁→達成相關協議B.網購到過期食品,與商家協商→調解→獲得相應賠償C.鄰居間發生矛盾,直接進行對話→和解→解決矛盾糾紛D.開車出行發生輕微的刮擦事故→訴訟→承擔刑事責任22.下列幾組對應關系中,表述不正確的有( )A.《2025年民生保障清單》提出“住房保障優先”——財產權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B.2025年“兩會”代表熱議勞動權益保障——勞動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C.顧某使用無人機噴灑除草劑給鄰居藕田造成16萬元損失———公民行使權利不得損害他人合法權利D.2025年“3·15”晚會曝光某網紅店欺詐案——通過與商家協商、找消協調解、向法院起訴維權23.大連市2025年啟動“蔚藍海岸生態修復工程”,該項目引入人工智能系統追蹤水質變化,并設立“海洋環保積分”制度,市民通過垃圾分類、低碳出行等行為可兌換生態修復基金費用。大連市“海洋環保積分”制度體現的是( )A.尊重和保障人權B.科學立法保障實施C.權利和義務相統一D.有法必依、執法必嚴24.2024年1月,某景區內兩名男子裝扮成孫悟空,拉著游客合影后再向游客強行索要合影費用。游客對此感到氣憤,于是報了警。民警經調查取證,認定兩名男子的行為違法,對其予以行政拘留處罰。該案例啟示我們( )①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②要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③報警是維權的最后屏障④拘留是刑事處罰中的主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5.2024年7月,中央網信辦印發通知,在全國范圍內部署開展為期1個月的“清朗·網絡直播領域虛假和低俗亂象整治”專項行動,推動網絡直播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這告訴我們( )A.網絡是一把雙刃劍,亂象是不可避免的B.濫用權利擾亂秩序,要承擔刑事責任C.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自覺守法D.有關部門加強整治就能清除網絡亂象26.圖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間關系的常用學習方法,下列概念之間關系符合圖示的是( )A.①政治權利和自由②言論自由③通信自由B.①公民基本義務②維護國家利益③依法服兵役C.①社會經濟權利②勞動權③財產權D.①人身自由②人格尊嚴權③姓名權27.現代公民需要做到知行合一。結合下列關系示意圖,你認為“ ”處應填入的是( )A.小康及時舉報偷拍軍事禁區照片的行為B.小薇榮獲“新時代好少年”榮譽稱號C.小晨參加了“送溫暖獻愛心”捐贈活動D.小蘭主動完成九年義務教育28.下列屬于侵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的行為是( )A.公安機關依法拘留酒駕人員B.農民工將拖欠工資的包工頭綁架C.醫療部門按規定將傳染病患者隔離D.火車站安檢工作人員檢查乘客背包29.下列做法中,既正確行使公民的基本權利又履行公民的基本義務的是( )A.小麗課上認真聽講,按時完成作業B.小東在高中畢業后積極報名參軍C.小田積極參加航空模型設計大賽D.小剛在足球場觀看比賽時積極為同學加油30.學習搭子、運動搭子……搭子是指因特定興趣或需求而臨時結成的伙伴。課堂上老師組織同學們列舉能體現“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生活事例。以下適合作為“匯報搭子”的同學是( )小岳:表哥應征入伍→守衛祖國的邊關哨所→維護國家安全小泰:我觀看電影《第二十條》→感受法治力量→自覺遵守法律小安:教育為人生幸福奠定基礎→國家保障教育公平→珍惜學習機會小東:公民依法納稅→國家財政收入增加→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A.小岳和小泰 B.小岳和小安 C.小安和小東 D.小泰和小安31.寒假期間,同學乙與媽媽了解到淘寶上有商品折扣活動,于是團購了兩張電影票,結果購買的票竟然過期了,找商家交涉,無果。同學乙正確的做法是( )A.換位思考,要尊重商家的做法B.認清網絡危害,遠離網絡生活C.舉報商家,與不法行為作斗爭D.向檢察院提起訴訟,依法維權32.2024年12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公共安全視頻圖像信息系統管理條例》,條例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建設、使用公共安全視頻系統( )①應當遵守法律法規②不得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利益③不利于維護社會穩定④會侵犯個人隱私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3.見義勇為的英雄用實際行動和平凡壯舉,維護了國家、集體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他們的壯舉也得到了黨和國家大力表彰。這表明( )A.權利就是義務,義務也就是權利B.公民履行義務就能獲得各種榮譽C.法律規定公民的名譽權不受侵犯D.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34.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依法懲治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起訴7.8萬人。聯合公安部督辦涉緬北電信網絡詐騙等重大案件。國家有關部門的做法( )①保護了公民的財產權 ②拓寬了公民獲取財產的渠道③是憲法實施的具體體現 ④保證公共財產免受損失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5.某區市場監管局對某中醫診所進行執法檢查時發現,當事人銷售給患者的藥品龜甲膠、阿膠都已經超過有效期,在配藥室陳列的這兩種藥品均已超過有效期,對當事人依法作出沒收涉案藥品及罰沒款的處罰。此案中當事人承擔的是( )A.民事責任 B.行政責任 C.刑事責任 D.道德責任36.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回顧上一年的工作,我國積極發展社會事業,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和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強化殘疾人權益保障。以上舉措有利于( )A.推動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B.降低中國經濟下行壓力C.徹底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D.保障公民的物質幫助權37.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不僅關乎我們個人的尊嚴與家庭的幸福,而且關乎社會的進步與國家的發展。對下列行為點評錯誤的是( )A.小治的爺爺奶奶領取養老金——享受物質幫助權B.小德參加市里組織的藝術表演——享有文化權利的表現C.小山看到危害國家的行為進行舉報———行使維護國家利益的權利D.小海的爸爸拒不申報納稅————沒有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38.圖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間關系的直觀方法。下列選項中的概念關系能用下圖表示的是( )A.①犯罪②違法 B.①附加刑②主刑C.①權利②義務 D.①訴訟②仲裁39.某班在道德與法治課上開展了“我的權利我知曉”的學習探究活動,以下行為與公民權利對應正確的是( )序號 行為 權利① 王某向有關部門反映亂張貼廣告的現象 監督權② 80歲的李某領取了政府的高齡津貼 物質幫助權③ 張某獲得“三好學生”榮譽稱號 名譽權④ 陳某通過出租自己的合法房屋獲得收益 財產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0.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法律問題。以下情境中,屬于正確行使權利的是( )A.小輝在網上隨意辱罵他人,認為這是自己的言論自由B.小明發現商店售賣假冒偽劣商品,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C.小敏為了獲取更多零花錢,偷偷將同學的隱私賣給他人D.小剛在公交車上大聲喧嘩,影響其他乘客,還說這是自己的自由41.監督權是我國現行憲法所確立的公民的基本權利之一。下列行為中,屬于公民依法行使監督權的是( )①孫某向監察機關反映某政府工作人員公車私用問題②趙某針對交通擁堵問題,給政府熱線打電話提建議③張某因認為工傷補助不合理,與其家人到政府門前靜坐④李某參加網上評議政府活動并提出相應的工作建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2.國內某家電維修公司維修人員,在服務過程中存在虛高維修費用、以次充好、虛構服務項目等行為,牟取暴利,受到執法部門嚴厲處罰。這說明( )①違反義務必須要承擔相應責任 ②失信行為必須承擔刑事責任③該行為侵犯了消費者的勞動權 ④誠信能夠贏得客戶長盛不衰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43.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是我國憲法的核心內容,下列能正確表示這一核心內容的是( )A.決定權——公民基本權利,實例:小琪的媽媽通過聽證會參與民主決策B.維護民族團結——公民基本權利,實例:一批批優秀教師奔赴新疆支教C.遵守憲法和法律——公民基本義務,實例:參觀時愛護文物和名勝古跡D.依法服兵役——公民基本權利,實例:大學生王凱兵積極報名應征入伍44.2025年教育部印發修訂版《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規定嚴肅、及時處理人籍分離、空掛學籍等問題。進一步規范轉學,明確轉入、轉出學校和雙方學校上級學籍主管部門應當分別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學生學籍轉接的核辦工作,同時要求跨省轉學“一網通辦”。這些規定( )A.能夠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B.減少甚至杜絕轉學現象C.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D.促進合理配置教育資源45.2025年2月28日,全國婦聯在北京舉行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暨表彰大會。大會表彰了10名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596名全國三八紅旗手。這體現了我國公民享有( )A.姓名權 B.榮譽權 C.名譽權 D.肖像權46.2024年11月22日,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對田某某拒服兵役行為處理的通報:因田某某拒服兵役,決定對其作出不得錄用為公務員、兩年內不得為其辦理升(復)學手續等懲處。這告誡人們( )A.要依法履行公民基本義務 B.法律禁止做的事盡量不做C.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權利 D.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47.小德同學在直播間購買了一款羽絨服,拆開后發現“羽絨服里沒有羽絨”而是“飛絲”。他應該( )A.自覺遵章守法,遠離違法犯罪B.樹立法治意識,善用法律維權C.正規途徑購買,遠離網絡直播D.嚴厲打擊違法,維護公平正義48.在許昌一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居民積極參與方案討論,老張提出了優化小區停車位規劃的建議,被魏都區住建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專班采納。同時,老張也按照改造要求,在施工期間主動配合搬遷,暫時借住在親戚家。老張的行為( )①說明公民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直接參與管理國家事務②是積極參與基層群眾自治,具有主人翁意識的表現③表明他能依法行使公民權利,自覺承擔社會責任④啟示我們要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9.趙某暑假期間為14歲兒子小趙報名某游泳班開辦的“大師級”培訓。游泳班要求小趙留存個人信息,并拍照錄入人臉識別信息。開班后,趙某發現所謂“大師級”授課老師都是普通游泳老師,又發現游泳班運用AI技術,私自將小趙的人臉信息與某游泳大師照片合成海報,發布在網上,小趙的面部形象清晰可見。對此,理解有誤的是( )A.該游泳班侵犯了小趙的肖像權B.該游泳班是違法行為,應承擔違法責任C.該游泳班侵犯了老趙的知情權和個人信息權D.趙某父子應運用法律武器,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50.某地鼓勵用人單位吸納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對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中小微企業,按照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各地之所以重視就業,主要是因為( )A.公民的合法私有財產不受侵犯 B.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C.勞動權是公民賴以生存的基礎 D.我國憲法賦予公民物質幫助權51.2025年3月,珠海網警發現鄧某在網絡平臺侮辱某次救援行動中犧牲的英烈,造成不良影響,網警依法傳喚鄧某,依據相關法規給予行政處罰,由此可見( )A.崔某的行為是屬于刑事違法行為B.民警是保障公民權益的最后屏障C.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堅決不能去做D.崔某的行為侵犯了烈士的姓名權52.我國最高人民法院要求具有法治引領、教育、警示作用的文書都應公開上網,但上網公布裁判文書要隱去相關識別信息,確保當事人及其家人的生活工作、各類企業單位的經營發展不受裁判文書上網公布的影響。上網公布裁判文書要隱去相關識別信息( )A.有利于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B.有利于保護公民的隱私權C.體現了司法公正和社會的進步D.體現了政府堅持依法行政53.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權。下列選項中,受法律保護的財產是( )A.程某參加攝影比賽獲得1000元獎金B.李某在出租車上拾得一部蘋果手機C.劉某買了一臺偷來的電動自行車D.王某把他人的平板電腦賣了5000元54.下列維權方式值得我們學習的有( )A.充值健身房年卡卻遭老板卷錢走人,找人向老板報復B.小區附近樓盤施工噪聲擾民,向轄區的環保部門反映C.在網上買了劣質產品索賠被拒,向公安機關提起民事訴訟D.發表的原創小說被人非法轉載,發布貼文辱罵轉載者55.小泉花了500元買了一臺電腦,可沒用幾天主板就壞了,找商家協商賠償事宜時產生糾紛,后經工商管理部門介入調解,促成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小泉發現商家并無賠償之意,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訴。小泉的維權手段依次是( )A.和解、仲裁、民事訴訟B.和解、調解、民事訴訟C.和解、調解、刑事自訟D.調解、和解、行政訴訟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單元 理解權利義務》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D C D B B C C D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C D C A B D A A B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C A C A C D D B A C題號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C A D C B D C A B B題號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答案 C A C C B A B D C C題號 51 52 53 54 55答案 C B A B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