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哪個流動得快》教學設計
【核心概念】
1. 物質的結構與性質
【學習內容與要求】
1.1 物質具有一定的特性與功能
1 2 年級觀察并描述物體的輕重、薄厚、顏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狀等外部特 征,能根據物體的外部特征對其進行簡單分類。
1.2 空氣與水是重要的物質
1 2 年級觀察并描述水的顏色、狀態、氣味等特征。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
通過觀察水與油,知道水與油都是可以流動的,但油比水黏,流動較慢。
科學思維
能基于水和油在流動過程中現象的觀察,對水和油的流動快慢做出比較。
探究實踐
在教師的指導下,對水和油的流動快慢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并用實驗收集證據,
基于證據得出結論。
態度責任
具有通過觀察、實驗收集證據的意識。
在活動中愿意與同學合作探究,交流分享探究的過程和結果。
活動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比較水與油流動快慢。 難點:理解并落實實驗的公平性。
1
【教學思路】
新課程標準的課程理念提出,要面向全體學生,立足素養發展。本課學生研 究生活中常見的兩種液體——水與油,比較它們誰流動得快。學生在教師的帶領 下先用手感知水與油黏性,然后利用一些觀察工具展開實驗。一年級的學生剛剛 接觸科學,盡管在一年級上冊經歷過一些觀察與比較的科學探究活動,科學思維 與探究能力還處于啟蒙階段。相對于觀察實驗學生接觸對比實驗更少, 沒有接觸 過太多規范的科學器材,缺少對器材的基本使用技能。
本課首先從生活情景入手,遷移應用對水的認識,引出另一種常見液體—— 油。啟發學生針對水與油誰流得快提出自己的觀點, 并說說理由。再引導學生通 過摸的方法觀察比較兩種液體感受黏性更充分地認識兩種液體,大膽猜想。最后 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實驗用證據證明觀點。這節課的研究過程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 比較復雜,因此在探究中適當降低難度,在輕松的氛圍中,啟發學生猜一猜,摸 一摸,再來猜一猜。而賽一賽則教師指導學生實驗、用生活經驗體會實驗要公平。 具體流程如圖:
【活動資源】
學生:每組(同桌)兩支滴管、一塊液滴流動實驗槽、兩杯液體(水、食用油) 、 塑料棒、木塊、濕巾、布、學生記錄單(每人 1 張)
教師:班級記錄表。
五、教學環節
一、聚焦(5 分鐘):
1. 通過真實情景引出研究對象
談話:同學們,老師暑期的時候參觀了一個神奇的我國傳統技術展覽,老師
2
大家一起來看看播放簡短視頻(非遺榨油片段)
引導學生觀看視頻,猜猜流出來的是什么。
預設:學生通過觀察發現流出的是某種液體,猜測液體是水、油等。
教師介紹:這是古人生產食用油的一種方法,把一種菜的種子加工后放在機 器上用力砸與壓,油就出來了。你在哪見過食用油?
2. 通過初步比較水與油提出研究問題
出示油和水,復習上一節課發現的水的一些特征:
(1)提問:有同學剛才把食用油錯看成了水,它們有哪些特征相似,有哪 些不同?
學生自己選喜歡的方法看一看,聞一聞等比一比水和油。
預設:在教師引導下學生能發現水與油都能流動,都沒有固定形狀,顏色、 氣味都不同。
(教師板書: 比較 不同——顏色、氣味 相同——可以流動)
(2)明確研究問題:油和水都能流動,如果讓油和水流動起來誰更快呢?
預設:學生根據經驗發表觀點產生認知沖突,有的學生可能認為油滑, 所以流得快,有的學生認為油輕(密度低)流得快,有學生可能認為水流得 快。
(教師板書:哪個流動得快)
【設計意圖】通過新奇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初步感受油可以流動, 引起學生對兩種液體的流動速度的注意, 引出了本課要研究的問題。
二、探索(預設 25 分鐘)
(一)探索 1:用手感受水和食用油的黏性
1.展示一小杯水與一小杯食用油,談話:咱們剛才通過看、聞、晃一晃發現
3
了水與油的一些特征,我們再來摸一摸體會一下它們摸起來有什么不同。
2.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觀察:用小棒在油中蘸一下,滴到食指上,在另一只手掌 上蘸,仔細觀察油變化,再用食指搓捻感受手指有什么感覺;用同樣的方法把水 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蘸一蘸,搓捻后進行對比。一邊做一邊和同桌說一說油 在手指上時手指有什么感覺,水在手指上時手指有什么感覺。比較后用紙巾擦干 凈手,廢紙小棒放袋子里,不要在衣服上涂抹。在大托盤上方實驗, 如果不小心 灑桌子上用布擦一擦,并及時舉手聯系老師。
研討 1:帶領學生說一說:手指感覺有什么不同。并請同學通過投影演示自己 的發現。
預設:學生通過觀察可以看出水在手掌上容易流動,而油不太容易流動。手 指搓捻的感覺油更黏。
ni án
(教師板書: 黏性)
研討 2:觀察后,你認為誰流得更快,為什么?
預設:有些學生可能通過黏不黏來猜流動性,有些學生靠觀察到的現象猜, 有些學生沒有依據的猜。教師表揚有依據猜的同學。
【設計意圖】通過手感受油,學生對油與水進行了進一步比較,在比較后 收集到各種信息,教師幫助學生利用信息繼續思考問題。
(二)探索 2:觀察水和油的流動
談話:是不是和我們假設一樣呢?我們讓水和油在塑料板上進行流動比賽。 (教師板書: 實驗)
1. 通過體育比賽幫助學生了解對比實驗要公平。
2. 展示油流動的塑料板和滴管,演示水在塑料板上流動:“這是一個帶有
6 個凹槽的塑料板,我們看看一滴水在上面流動,老師用滴管取水,輕輕在塑料 板上捏一下,流下一滴水,請你仔細觀察。”
教師提問:怎么利用塑料板和滴管比兩種液體誰流得快呢?請你和同組同學 互相說一說方法,你們兩個選一個方法試一試,如果發現做的過程中比賽不太公 平,可以改變方法。每組可以試三次。要求:動手前先動腦,遇到困難不急躁,
4
小組合作不爭搶,文明禮貌聲音小,實驗完成要打掃。
3.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
預設:有些小組可能會分別各滴一次水與油比較,也有小組同時滴水與油進 行比較。部分學生用觀察過程的方法, 看誰速度快,部分學生用距離的方法看誰 流的遠。通過嘗試可以獲得很多直接經驗, 很多學生可能沒有考慮公平就開始實 驗,在過程中不斷改進。
4. 評價活動過程,組織交流:展示句式——我們設計比較的方法是什么? 我們做了什么,讓比賽更公平?還需要求助什么?
預設:通過交流學生比較的方法逐步清晰,可以關注到一些保證對比公平的 方法
(教師隨機板書要點:同樣高度、同樣多的液體、同時流動)
6.分組實驗,做好觀察記錄
觀察記錄單,簡要說明記錄方法:
( 1 )實驗停止,觀察水和油流到了第幾格,然后在記錄單上就畫到第幾格。
( 2 )我們要學會合作一起實驗,每人都做記錄,實驗結束互相交流一下收 集到的證據。
要求:動手前先動腦,遇到困難不急躁,小組合作不爭搶,文明禮貌聲音小, 實驗完成要打掃。
學生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直接收集證據。因為一年級學生剛剛接觸對比實驗, 所以不要求學生會設計實驗。通過看實驗方法、理解實驗要公平、開展實驗這 一過程在教師帶領下開展探究,并體會對比實驗要公平。
三、研討:(預設 6 分鐘)
1.全班交流,匯報。
建議使用以下句式交流:我們組一共進行了幾次實驗,實驗現象是?因此我 們覺得誰流得更快些?
5
(教師在班級記錄單匯總數據)
2.研討:水和油哪個流動得更快?回憶我們研究問題的過程,我們怎么判斷 的?
預設:學生能得出結論,水流動比油快,教師通過板書引導學生回顧研究過 程,面對研究問題我們提出的自己的觀點,我們比較水與油并通過實驗尋找證據。
四、拓展:(預設 3 分鐘)
展示水車圖片,談話:這是水車,流動的水使水車有了動力,可以磨面、杵 米。流動的水還能為我們做什么呢?
預設:學生能說出洗車,沖洗水果等流動的水的用途。
板書設計:
6.哪個流動得快
比較
不同: 顏色 氣味 性
相同: 會流動
實驗 同一起點
同時
同樣多
實驗記錄單:
6.哪個流動得快
姓名: 日期:
研究問題 水和油比,誰流動得快?
我的猜想 ( 水 食用油 )流得快。
水油
起點
實驗現象 第 1 次第 2 次第 1 次第 2 次123456789101112
結論 ( 水 食用油 )流得快。
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