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第1章 第1節(建議2課時)人教版 生物(高中)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第2課時)一、應用分離定律解決自由組合定律例1 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與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雜交,兩對基因獨立遺傳,則后代中A.表現型4種,比例為3∶1∶3∶1;基因型6種B.表現型2種,比例為3∶1;基因型3種C.表現型4種,比例為9∶3∶3∶1;基因型9種D.表現型2種,比例為1∶1;基因型3種√答案解析解析 可分解為兩個分離定律:Aa×aa→Aa∶aa=1∶1,Bb×Bb→B_∶bb=3∶1,則后代有4種表現型且比例為(1∶1)(3∶1)=3∶1∶3∶1,基因型有2×3=6種。1.解題思路首先,將自由組合定律問題轉化為若干個分離定律問題。在獨立遺傳的情況下,有幾對等位基因就可分解為幾個分離定律,如AaBb×Aabb可分解為以下兩個分離定律:Aa×Aa;Bb×bb,然后按分離定律逐一分析。最后,將獲得的結果進行綜合,得到正確答案。方法總結2.常見題型分析(1)配子類型及概率的問題如AaBbCc產生的配子有多少種?Aa Bb Cc ↓ ↓ ↓2 × 2 × 2 =8種又如AaBbCc產生ABC配子的概率為(2)配子間結合方式的問題如AaBbCc與AaBbCC雜交過程中,配子間結合方式有多少種?①先求AaBbCc、AaBbCC各自產生多少種配子:AaBbCc→8種配子;AaBbCC→4種配子。②再求兩親本配子間結合方式。由于兩性配子間結合是隨機的,因此配子間有8×4=32種結合方式。(3)子代基因型種類及概率的問題如AaBbCc與AaBBCc雜交,其后代有多少種基因型?先分解為三個分離定律,再用乘法原理組合。變式1 已知A與a、B與b、D與d三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分別控制3對相對性狀。若基因型分別為AaBbDd、AabbDd的兩個體進行雜交,則下列關于雜交后代的推測,正確的是A.表現型有8種,基因型為AaBbDd的個體的比例為B.表現型有4種,基因型為aaBbdd的個體的比例為C.表現型有8種,基因型為Aabbdd的個體的比例為D.表現型有8種,基因型為aaBbDd的個體的比例為√答案解析解析 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Dd、AabbDd,兩個體進行雜交,后代表現型種類數為2×2×2=8(種),故B錯誤;二、兩對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中異常分離比現象例2 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自由組合,如果F2的分離比分別為9∶7、9∶6∶1和15∶1,那么F1與雙隱性個體測交,得到的分離比分別是A.1∶3、1∶2∶1和3∶1 B.3∶1、4∶1和3∶1C.1∶2∶1、4∶1和3∶1 D.3∶1、3∶1和1∶4√解析 由F2的分離比可推知:①F1的基因型為雙雜合(AaBb);②9∶7的比例說明有雙顯性基因的表現為一種性狀,其他的表現為另一種性狀,9∶6∶1的比例說明有雙顯性基因的表現為一種性狀,有單顯性基因的表現為一種性狀,無顯性基因的表現為一種性狀,15∶1的比例說明只要有顯性基因的就表現為同一種性狀,無顯性基因的表現為另一種性狀。答案解析方法總結“和”為16的由基因互作或致死導致的特殊分離比序號 條件 F1(AaBb)自交后代比例 測交后代比例1 存在一種顯性基因(A或B)時表現為同一種性狀,其余正常表現 9∶6∶1 1∶2∶12 A、B同時存在時表現為一種性狀,否則表現為另一種性狀 9∶7 1∶33 aa(或bb)成對存在時,表現雙隱性性狀,其余正常表現 9∶3∶4 1∶1∶24 只要存在顯性基因(A或B)就表現為同一種性狀,其余正常表現 15∶1 3∶15 顯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個數影響性狀表現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aabb=1∶4∶6∶4∶1 AaBb∶(Aabb、aaBb)∶aabb=1∶2∶16 顯性純合致死 AaBb∶Aabb∶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致死 AaBb∶Aabb∶aaBb∶aabb=1∶1∶1∶1變式2 科研人員為探究某種鯉魚體色的遺傳,做了如下實驗:用黑色鯉魚與紅色鯉魚雜交,F1全為黑鯉,F1自由交配結果如下表所示。根據實驗結果,下列推測錯誤的是取樣地點 F2取樣總數/條 F2性狀的分離情況 黑鯉 紅鯉 黑鯉∶紅鯉1號池 1 699 1 592 107 14.88∶12號池 1 546 1 450 96 15.10∶1A.鯉魚體色中的黑色是顯性性狀B.鯉魚的體色由細胞核中的基因控制C.鯉魚體色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D.F1與隱性親本雜交,后代中黑鯉與紅鯉的比例為1∶1答案解析√解析 由題干可知,鯉魚體色黑色與紅色是一對相對性狀,用黑色鯉魚與紅色鯉魚雜交,F1全為黑鯉,可知黑色是顯性性狀,并由核基因控制,故A、B均正確;分析表格,兩池中F2性狀分離比都約為15∶1(9∶3∶3∶1的變形),說明該性狀由2對等位基因控制,在遺傳過程中遵循自由組合定律,C正確;F1與隱性親本雜交,后代中黑鯉與紅鯉的比例為3∶1,D錯誤。三、兩種遺傳病同時遺傳時的概率計算例3 一對正常夫婦,雙方都有耳垂(控制耳垂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結婚后生了一個白化且無耳垂的孩子,若這對夫婦再生一個孩子,為有耳垂但患白化病的概率是答案解析√方法總結當兩種遺傳病之間具有“自由組合”關系時,各種患病情況概率如下:(1)只患甲病的概率是m·(1-n);(2)只患乙病的概率是n·(1-m);(3)甲、乙兩病同患的概率是m·n;(4)甲、乙兩病均不患的概率是(1-m)·(1-n);(5)患病的概率:1-(1-m)·(1-n);(6)只患一種病的概率:m(1-n)+n·(1-m)。以上規律可用如圖幫助理解:解析變式3 多指癥由顯性基因控制,先天性聾啞由隱性基因控制,決定這兩種遺傳病的基因自由組合,一對男性患多指、女性正常的夫婦,婚后生了一個手指正常的聾啞孩子。這對夫婦再生下的孩子為手指正常、先天性聾啞、既多指又先天性聾啞這三種情況的可能性依次是答案√解析 設多指相關基因用A、a表示,聾啞相關基因用B、b表示。根據親子代表現型,可推出親代基因型:父AaBb,母aaBb,他們再生一個孩子情況如下圖:據此可得出答案。考題精選1.(2017·泰安一中期末)豌豆種子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圓粒(R)對皺粒(r)為顯性,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圓粒豌豆雜交,F1出現黃圓、綠圓、黃皺、綠皺四種表現型,其比例為3∶3∶1∶1,推知其親代雜交組合基因型是A.YyRr×yyRr B.YyRR×yyRrC.YYRr×yyRR D.YYRr×yyRr√答案解析12345解析 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進行雜交的后代中,圓粒∶皺粒=3∶1,說明親本的基因組成為Rr和Rr;黃色∶綠色=1∶1,說明親本的基因組成為Yy和yy。因此可以判斷親本的基因型為YyRr和yyRr。2.(2018·共美聯盟期末)某種植物其花色有白色、紅色和紫色,現選取白色和紫色二個純合品種做雜交實驗,結果如下:P紫花×白花,F1全為紫花,F1自交,F2 表現型及比例為9紫花∶3紅花∶4白花。將F2紅花自交,產生的 F3中純合子占總數的比例為答案解析12345√123453.(2017·襄陽高一檢測)在西葫蘆的皮色遺傳中,已知黃皮基因(Y)對綠皮基因(y)為顯性,但在另一白色顯性基因(W)存在時,則基因Y和y都不能表達。現有基因型為WwYy的個體自交,其后代表現型種類及比例是A.4種,9∶3∶3∶1 B.2種,13∶3C.3種,12∶3∶1 D.3種,10∶3∶3答案解析√12345解析 由題意知,基因W抑制Y、y基因表達,W_Y_的個體表現為白色,另外W_yy的個體也為白色,wwyy的個體表現為綠色,wwY_的個體表現為黃色,因此WwYy自交后代中表現型有白、黃、綠3種,比例為12∶3∶1。4.(2018·重慶一中模考)人類中,顯性基因D對耳蝸管的形成是必需的,顯性基因E對聽神經的發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個體即聾。這兩對基因自由組合。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夫婦中有一個耳聾,也有可能生下聽覺正常的孩子B.一方只有耳蝸管正常,另一方只有聽神經正常的夫婦,只能生下耳聾的孩子C.基因型為DdEe的雙親生下耳聾的孩子的概率為D.耳聾夫婦可以生下基因型為DdEe的孩子答案解析√12345解析 聽覺正常與否受兩對等位基因的控制,其基因型與所控制的表現型如下表:12345性狀 聽覺正常 聽覺不正常(耳聾)基因型 D_E_ D_ee、ddE_、ddee夫婦中一個聽覺正常(D_E_)、一個耳聾(D_ee、ddE_、ddee),有可能生下聽覺正常的孩子,A正確;一方只有耳蝸管正常(D_ee),另一方只有聽神經正常(ddE_)的夫婦也有可能生下聽覺正常的孩子(D_E_),B錯誤;12345基因型為D_ee和ddE_的耳聾夫婦,有可能生下基因型為D_E_聽覺正常的孩子,D正確。5.(2018·三環高中期末模擬)某植物的花色有白花、粉色花和紅花三種,該性狀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有人利用白花(甲)、白花(乙)、粉色花和紅花4個純合品種進行了如下三個實驗:12345 親代 F1代 F2代實驗一 粉色花×紅花 粉色花 F1自交:3粉色∶1紅實驗二 白花(甲) ×粉色花 白花 F1自交:12白∶3粉色∶1紅實驗三 白花(乙) ×紅花 白花 F1測交:2白∶1粉色∶1紅且已知基因對此性狀的控制途徑如圖所示:解析答案12345(1)基因1和基因2分別對應A、a和B、b中的一個,則基因1和基因2分別是______。解析 由分析可知,紅花基因型為aabb,因此基因1是a,基因2是b。a和b(2)上述雜交實驗中,實驗一中用作親本的粉色花品種的基因型是________。實驗二中白花(甲)的基因型是______。解析答案12345解析 實驗一中,粉花與紅花雜交,后代全是粉花,因為親本都是純合的,實驗一中用作親本的粉色花品種的基因型是aaBB,紅花基因型是aabb;在實驗二中因為子一代自交后出現了9∶3∶3∶1的變形,所以子一代應該是AaBb,親本白花甲的基因型應是AAbb。aaBB AAbb(3)實驗二得到的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種,其中純合白花植株占全部白花植株的比例為_____。F2中粉色花植株自交所結的種子中粉色花純合子種子占_____。612345解析答案(4)若將實驗三得到的F2白花植株與紅花植株雜交,理論上F3花色表現型及比例為白花∶粉色花∶紅花=_________。12345解析答案4∶1∶3(5)將基因型不同的兩株白花植株雜交,若F1的花色只有白色和粉色兩種,則兩親本植株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解析答案AaBB×AaBb或AaBB×Aabb解析 基因型不同的兩株白花植株雜交,子一代的花色只有白色和粉色兩種,因為粉色基因型是aaB_,紅花基因型是aabb,說明不會出現bb,故兩親本植株基因型應是AaBB×AaBb或AaBB×Aabb。(共20張PPT)第1章 第1節(建議2課時)人教版 生物(高中)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第1課時)一位漂亮的女模特對遺傳學教授說:“讓我們結婚吧,我們的孩子一定會像你一樣聰明,像我一樣漂亮。”遺傳學教授平靜地說:“如果我們的孩子像我一樣丑陋,像你一樣愚蠢,那該如何是好?”趣味故事:質疑:假設他們倆真的結合了,那么他 們的孩子可能出現幾種情況?一對相對性狀的分離對其他相對性狀有沒有影響呢?孟德爾觀察菜園里的豌豆,只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黃色圓粒的,一種是綠色皺粒的。1.黃色的豌豆一定是圓粒的,綠色的豌豆一定是皺粒的嗎?2.決定粒色的遺傳因子對決定粒形的遺傳因子有影響嗎?回憶:分離定律所采用的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一、發現問題(1)孟德爾以豌豆的哪兩對相對性狀進行實驗的? 所用親本的性狀表現如何?(2)Fl的性狀表現是什么?誰是顯性?(3)F2出現了幾種性狀表現?和親體相比性狀表現有何異同?比例是多少?(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就每一對相對性狀單獨進行分析,結果比例如何?這可以得出什么結論?3∶13∶1結論:豌豆的粒形、粒色的遺傳都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315+108=423粒形圓粒種子皺粒種子圓粒∶皺粒≈101+32=133黃色∶綠色≈粒色黃色種子綠色種子315+101=416108+32=140思考:從數學角度分析:F2四種性狀表現比例9:3:3:1與3:1有何關系?即(3黃色:1綠色)(3圓粒:1皺粒)=9黃色圓粒:3黃色皺粒:3綠色圓粒:1綠色皺粒9:3:3:1是(3:1)2的展開式。二、提出假說(對自由組合現象的解釋)1、孟德爾首先假設:豌豆的圓粒和皺粒分別由遺傳因子R、r控制,黃色和綠色分別由遺傳因子Y、y控制。那么,純種的黃色圓粒和純種的綠色皺粒豌豆的遺傳因子組成如何表示?黃色圓粒可用YYRR表示,綠色皺粒可用yyrr表示。問:上述兩個親本產生的配子又是如何表示的?配子分別是YR和yrYyRr黃色圓粒F1的遺傳因子組成就是:性狀表現是:YrRrRy那么,F1能產生幾種配子?分別是什么?F1產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種: YR、 yR、 Yr、yr,數量比為1:1:1:1。2、孟德爾再假設:F1在產生配子時,每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不同對的遺傳因子可以自由組合。3、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那么配 子的結合方式有幾種?F2遺傳因子的組合形式有幾種? F2的性狀表現有幾種?YRyrF1黃色圓粒F1產生的雌、雄配子各4種1YR:1yR:1Yr:1yrRYYRryryYRryrYyRYRryrYRy綠色皺粒黃色圓粒重組配子親本配子P配子受精減數 分裂減數 分裂減數 分裂F1配子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F1配子YRyryRYrYRyryRYr黃色圓粒(Y—R—) 出現在三角形的三個角和三邊上(YYRR、YYRr、YyRR、YyRr)共占9/16。綠色圓粒(yyR_)出現在三角形的三個角上(yyRR、yyRr)共占3/16。黃色皺粒(Y—rr)出現在三角形的三個角上(YYrr、Yyrr) 共占3/16。綠色皺粒(yyrr)出現在一個點上(yyrr)共占1/16 。雙雜合子(YyRr)位于一條對角線上,共占4/16。純合子(YYRR、YYrr、yyRR、yyrr)位于另一條對角線上,共占4/16。單雜合子(YYRr、 YyRR、 Yyrr、yyRr)以 純合子對角線為軸而呈對稱分布,共占8/16。棋盤法數學解法:逐對分析法(分別分析法)第一步:利用分離定律分析各對相對性狀F2的遺傳因子、性狀表現及比例。第二步:利用數學概率—乘法原理進行計算。F1黃色(Yy)F2遺傳因子組成比例YY1/4Yy1/2yy1/4性狀表現比例黃色3/4綠色1/4圓粒(Rr)RR1/4Rr1/2rr1/4圓粒3/4皺粒1/4黃色圓粒(9/16):黃色皺粒(3/16):綠色圓粒(3/16):綠色皺粒(1/16),即比例為:9:3:3:1。驗證----測交實驗1、測交推理:配子YR Yr yR yryr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現型YyRrYyrryyRryyrr黃色圓粒黃色皺粒綠色圓粒綠色皺粒雜種一代 雙隱性類型黃色圓粒 × 綠色皺粒YyRryyrr1 ∶ 1 ∶ 1 ∶ 1三、設計實驗、驗證假說F1黃色圓粒與雙隱性類型綠色皺粒測交實驗結果測交實驗的結果符合預期的設想,因此證明解釋是正確的。從而證實了:F1是雜合體,基因型為YyRrF1產生了YR、Yr、yR、yr四種類型、比值相等的配子1111表現型比26252224F1作父本26262731F1作母本實際子粒數綠皺綠圓黃皺黃圓項目測交后代表現型2、進行實驗親代基因型與子代表現型的關系親代基因型 子代表現型比Yy×YyRr×RrYyRr×YyRrYy×yyRr×rrYyRr×yyrr3:13:1(3:1)(3:1)=9:3:3:11:11:1(1:1)(1:1)=1:1:1:1自由組合定律內容四、歸納綜合、揭示規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 的成對的遺傳因子 ,決定 的遺傳因子互不干擾彼此分離自由組合。同一性狀不同性狀自由組合定律雜交實驗理論解釋 (假說)測交驗證F2性狀表現類型及其比例為測交后代性狀表現類型及其比例為(兩對相對性狀)黃圓∶黃皺∶綠圓∶綠皺≈9∶3∶3∶1F1在產生配子時,每對遺傳因子彼此______,不同對的遺傳因子可以________。分離自由組合黃圓∶黃皺∶綠圓∶綠皺≈1∶1∶1∶1自由組合定律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再發現1909年丹麥生物學家W.L.Johannsen把遺傳因子改名為基因(gene);表現型:生物個體表現出來的性狀,如豌豆的高莖和矮莖;基因型:與表現型有關的基因組成,如高莖豌豆的基因型為DD或Dd,矮莖豌豆的基因型為dd;等位基因: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如D與d。2、某一個體的遺傳因子組成為AaBbCcDDEe,此個體能產生的配子種類數?課堂練習:2*2*2*1*2=161、若遺傳因子組成為AaBbCCDDee與AABbCcDDEe交配, 在F1中純合子的比例是?1/2*1/2*1/2*1*1/2=1/163、下列各項中不是配子的是( )A. HR B. YR C. Dd D. AdC例、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純合子雜交,得到的F1自交,在F2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數占總數的( )A.1/16 B.1/8 C.1/2 D.1/4D4、將遺傳因子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雜交,按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后代中遺傳因子為AABbCC個體比例是?1/2*1/2*1/4=1/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1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第1課時)-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生物(人教版).pptx 1.2.1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第2課時)-2024-2025學年下學期高一生物(人教版).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