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章第一節第1課時 地球的結構、地形和地形圖夯實基礎鞏固1.金華地區和衢州地區地勢平坦,但周邊有較高的山圍著。這里所處的地形類型屬于( )A.平原 B.盆地 C.山地 D.丘陵2.下列關于地球內部結構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殼是由巖石圈和軟流層組成的 B.地球內部的軟流層位于地幔中C.地球內部結構中,地殼密度最大 D.地球內部結構中,地核密度最小3.下列對五種陸地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地面廣闊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地面連綿起伏的一定是山地C.高原和丘陵絕對高度都比較小,相對高度都比較大 D.盆地是周圍高、中間低平的地形4.有關高原和盆地的特點,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高原的海拔都比盆地高,盆地內部的相對高度都比高原內部小B.高原和盆地內部的相對高度不大,盆地外圍與內部相對高度大C.高原的海拔都比盆地低,盆地外圍的相對高度都比高原內部大D.高原和盆地外圍的海拔很高,高原內部的相對高度都比外緣大5.如圖所示的等高線地形圖(單位:m)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依次是( )A.山脊、盆地、山谷、山頂B.山谷、山頂、山脊;盆地C.山脊、山谷、盆地、山頂D.山谷、山頂、山脊、盆地6.認真觀察如圖所示的五幅照片,每一幅照片對應一種地形,請將照片的序號填在相應的橫線上:山地_________;丘陵_________;平原_________;高原__________;盆地___________。能力提升培優7. 1864年凡爾納的小說《地心游記》激起了人們對地球內部結構的想象。假如有一天你真的能在地面乘坐某一工具通向地心,在由地面直達地心的旅程中,將依次穿過的圈層是( )A.地核—地?!貧?B.地?!睾恕貧?C.地殼—地幔—地核 D.地殼—地核—地幔8.如圖所示為一局部地區的等高線(單位:m)地形圖,a~b段為河流主干。圖中的支流,實際不存在的是(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9.如圖所示為某市空氣中固體污染物濃度的等值線圖(類似于等高線地形圖)。據圖可判斷,受污染最嚴重的地區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0.如圖所示為某地景觀示意圖及其等高線地形圖,景觀示意圖繪制者應位于等高線地形圖的( )A.a點 B.b點 C.c點 D.d點11.如圖所示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A處的地形部位是山脊B.圖中的河流自西南向東北流C.點C與山頂B的相對高度約為260mD.從點C爬到山頂B比從點D爬容易12.某中學在如圖所示的區域開展了一次夏令營活動。讀等高線地形圖,回答下列問題:(1)老師這樣介紹當地地形:圖示區域的地形是___________(填“平原”“丘陵”或“高原”);張莊位于_______________(填地形部位名稱,下同),王莊位于_____________。(2)住宿地選擇:看不到水庫景區的村莊是_________;可能受山洪影響的村莊是________。(3)考察引水線路:B、C兩條引水線路中,能自流灌溉的是__________線路。中考實戰演練13.下列各圖中,能正確表示河流及河水流入湖泊的是( )14.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縣發生里氏7.6級地震。如圖所示為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A處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處位于____________(填地層結構名稱)。15.地形剖面圖是根據等高線地形圖繪制而成的。如圖所示為我國南方某海島的地形剖面圖。(1)圖示地形剖面圖是根據_______(填字母,下同)等高線地形圖繪制而成的。(2)下列對該地形剖面圖所示區域的描述,不可能的是__________。A.水流湍急 B.林木茂盛 C.地形崎嶇不平 D.山頂終年積雪開放應用探究16.如圖所示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處為泥石流形成的堰塞湖,如果湖水再漲,大壩再加高10m,甲、乙、丙三個村莊中,有可能被淹沒的是________(填字母)。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甲村和丙村(2)甲村與乙村的相對高度約是__________m,若甲村要向乙村轉移,則前進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3)E處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_,山頂F的海拔最低為___________m以上。答案:2第四章第一節第2課時 地形的變化夯實基礎鞏固1.我國黃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溝壑縱橫,黃土廣布。這一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巖石風化 B.流水作用 C.風力作用 D.生物作用2.下列地形,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巖層的褶皺B.河口三角洲C.火山噴發形成的長白山天池D.地殼運動形成的喜馬拉雅山脈3.下列地貌形態的形成,主要是由風力侵蝕作用引起的是( )A.火山湖 B.海岸邊的怪石 C.喜馬拉雅山 D.沙漠中的石蘑菇4.下列滄海桑田的變化中,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是( )A.喜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B.海底的古河流三角洲C.荷蘭的填海造陸 D.紅海的不斷擴大5.造成地形變化的因素是( )A.只有來自地球內部的內力因素 B.來自地球外部的外力因素C.內力因素和外力因素的共同作用 D.人類改造大自然6.讀四幅景觀圖,回答下列問題:(1)由風力侵蝕為主形成的地形是圖______。(2)由流水挾帶泥沙堆積而成的地形是圖_______。(3)由于海浪和海風侵蝕而形成的是圖_______。(4)由流水侵蝕為主形成的地形是圖_______。能力提升培優7.下列關于地形變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地形都是在變化的 B.地形的變化有的很劇烈,有的很緩慢C.生物能使地形發生變化 D.地形的變化都是自然原因引起的,與人的活動無關8.下列不屬于由地殼運動形成的地形是( )A.黃土高原 B.埃塞俄比亞高原 C.云貴高原 D.青藏高原9.挪威沿海幽深曲折的峽灣,芬蘭境內成千上萬的湖泊,東歐平原波狀起伏的低丘,阿爾卑斯山脈挺拔的峰巒,形成歐洲上述地形的主要原因是( )A.風力作用 B.火山、地震的作用 C.流水的侵蝕作用 D.冰川作用10.下列地形的形成過程中,屬于風化作用的是( )A.風力作用形成沙丘地貌 B.烈日曝曬后巖石破碎C.風力侵蝕形成風蝕蘑菇 D.暴雨沖刷形成沖溝11.浙江省江郎山景區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2010年8月作為“中國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形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風化和流水侵蝕作用 B.風化和風力侵蝕作用C.冰川和流水侵蝕作用 D.地殼上升和流水侵蝕作用中考實戰演練12.形成如圖所示地形(三角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蝕作用B.波浪侵蝕作用C.流水沉積作用D.波浪沉積作用13.下列現象中,能支持“地殼在不斷變動”這一觀點的是( )①在高山上的巖層中發現海洋生物化石 ②峭壁上巖層斷裂的痕跡③采石場上彎曲的巖層 ④風蝕的巖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開放應用探究14.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甲說明水平巖層在____________的作用下,或發生___________,或引發_____________,這是地球上山脈和谷地形成的最重要原因。(2)圖乙反映的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變化情況,這說明_____________是導致海陸變遷的重要原因。(3)自地球形成以來,地殼變動一直在廣泛地、持續不斷地進行著,有時進行得很劇烈、很迅速,有時則進行得十分緩慢,難以被人們察覺。只要我們平時仔細觀察,就不難找到地殼變動的痕跡。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地殼變動的信息。答案: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 地球的結構、地形和地形圖.docx 第2課時 地形的變化.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