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升旗的方法第3課第四單元 簡單機械(蘇教版)五年級下01學習目標02新知導入03探究新知04課堂練習05板書設計06作業布置學習目標01科學觀念:認識滑輪結構和作用;知道滑輪的特征、分類及其異同。科學思維:通過觀察比較能找到生活中運用更多的滑輪原理。探究實踐:能夠通過組裝滑輪進行實驗,認識兩種滑輪的不同作用。態度責任:體會科技進步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新知導入02為什么向下拉繩子就能輕松地把國旗升上去?旗桿頂端有一種簡單機械裝置—— 滑輪,利用它可以把物體輕松地拉向高處。活動1:觀察滑輪探究新知03仔細觀察滑輪, 說說它的結構以及各部分所起的作用。掛鉤槽溝輪軸供繩子纏繞掛重物,將重物的重力作用在滑輪上讓輪子能夠自由轉動能夠自由轉動活動1:觀察滑輪探究新知03滑輪是連有掛鉤、輪邊帶有槽溝的可轉動輪。滑輪的結構和輪軸的結構有相同的地方,都有輪和軸。它們有什么區別?輪軸——軸能夠轉動滑輪——軸不能轉動活動1:觀察滑輪探究新知03滑輪分兩種:定滑輪和動滑輪。工作時,只是轉動,位置固定不變。改變了用力方向定滑輪活動1:觀察滑輪探究新知03工作時,滑輪隨著被拉的物體一起移動位置。不改變用力方向動滑輪活動1:觀察滑輪探究新知03旗桿上的滑輪是定滑輪和動滑輪?為什么?定滑輪工作時,只是輪子轉動,位置固定不變活動1:觀察滑輪探究新知03起重機上的滑輪是定滑輪和動滑輪?為什么?定滑輪,工作時,只是輪子轉動,位置固定不變動滑輪,工作時,滑輪隨著被拉物體一起移動位置活動1:觀察滑輪探究新知03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用到滑輪?活動2:組裝滑輪探究新知03使用滑輪能省力嗎?活動2:組裝滑輪探究新知03實驗器材鐵架臺滑輪彈簧測力計細線鉤碼活動2:組裝滑輪探究新知03實驗設計(1)用彈簧測力計直接垂直提升50殼、100克和150克鉤碼,記錄測力計讀數。①使用前先檢查指針是否在“0”處。②讀數時,視線要與指針相平。③被測的力不可超過測力計標定的最大值。活動2:組裝滑輪探究新知03實驗設計(2)組裝一個定滑輪和動滑輪活動2:組裝滑輪探究新知03實驗設計(3)分別用定滑輪和動滑輪提升50克、100克和150克鉤碼,記錄測力計讀數。活動2:組裝滑輪探究新知03研究用定滑輪和動滑輪提升物體,把測力計讀數填寫在表格里。活動2:組裝滑輪探究新知03用定滑輪和動滑輪分別提升同一個物體,用力的方向一樣嗎?用力的大小一樣嗎?用定滑輪時,將彈簧測力計向下拉動,拉力與豎直提起鉤碼拉力相等。用動滑輪時,將彈簧測力計向上拉動,拉力約是豎直提起鉤碼拉力的一半。活動2:組裝滑輪探究新知03通過實驗,我們能得出什么結論?拉動同一個物體,動滑輪比定滑輪省力。活動2:組裝滑輪探究新知03小結: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不能省力,但可改變了力的方向。定滑輪動滑輪能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課堂練習041.用結合在一起的大輪和小輪分別代表輪軸的輪和軸(如圖所示),先用測力計直接提起重物,記錄讀數,再分別轉動大輪提起懸掛在小輪上的同一重物和分別轉動小輪提起懸掛在大輪上的同一重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轉動小輪提起大輪上的同一重物測力計讀數最小B.轉動大輪提起小輪上的同一重物測力計讀數最小C.轉動大輪提起小輪上的同一重物和轉動小輪提起大輪上的同一重物,測力計讀數一樣B課堂練習042.如圖所示,如果這兩位同學用圖片中的裝置來進行拔河比賽,那么這次比賽的最終結果可能是( )。A.小明勝利 B.不分勝負 C.小東勝利A課堂練習043.下圖中,物體重1牛頓,滑輪重0.5牛頓,①②處所用的拉力大約分別是( )。A.1.5牛頓,1.5牛頓B.1牛頓,0.5牛頓C.1牛頓,0.75牛頓C課堂練習044.要將一袋重50千克的水泥運到6樓樓頂,借助比較( )省力。A.都可以 B.定滑輪 C.動滑輪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用動滑輪提升重物比較省力 B.削筆器的搖枘不是輪軸C.國旗桿頂端的滑輪是動滑輪CA升旗的方法定滑輪:不省力,可改變方向動滑輪:省力,不改變方向板書設計05作業布置06動手實驗: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提升重物會省力嗎?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