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藻類和苔蘚植物、蕨類植物 第2單元第三章 形形色色的藻類和植物 Hi 蘇教版(2024)七年級上冊 學習目標 1 能通過觀察與比較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環境和繁殖方式等。 2 認識到植物具有多樣性和統一性,初步形成生物進化的觀點。 3 了解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可能對人類生活產生積極的或負面的影響。 添加小標題 想一想,議一議 “烏蘭”在蒙古語中意為“紅色的”。騰格里沙漠中的烏蘭湖呈現紅色,是因為湖水中生活著能產生紅色色素的杜氏藻。杜氏藻是單細胞藻類,一般通過細胞分裂繁殖后代,繁殖過程依賴水環境。 藻類 “垂楊拂綠水,搖艷東風年。”春天天氣轉暖后,池塘水會逐漸變綠,這和哪類植物的大量繁殖有關呢? 實驗 水綿 藻類 目標: 認識水綿的主要特征,說明水綿是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多細胞藻類。 器材: 顯微鏡,放大鏡,燒杯,臺燈,鑷子,載玻片,蓋玻片,水綿,池塘水等。 步驟: 1.用鑷子夾取幾根水綿,放在載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先用放大鏡觀察水綿的外部形態,再制作臨時裝片,結合水綿細胞結構示意圖(圖3-1), 在顯微鏡下觀察。 2.將水綿放在盛有池塘水的燒杯中,用臺燈照射一段時間,觀察發生的變化。 藻類 討論: 1.水綿的外部形態和細胞結構有什么特點? 水綿 外部形態: 綠色絲狀, 觸摸時感覺滑潤。 水綿細胞 (多細胞藻類) 水綿細胞結構示意圖 帶狀,可進行光合作用 藻類 討論: 2.臺燈照射一段時間后,為什么水綿周圍會出現氣泡? 水綿在水下生活,當陽光充足、天氣溫暖時,它們就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產生大量氧氣泡。 藻類 生活環境:水 主要特征: 藻類的結構比較簡單,沒有根、莖、葉的分化,細胞中含有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合成自身所需的有機物并產生氧氣。 代表植物——單細胞藻類 衣藻 硅藻 小球藻 藻類 代表植物——多細胞藻類 海帶 水綿 裙帶菜 繁殖方式 藻類可以通過形成孢子等方式進行繁殖。孢子是一種生殖細胞,十分微小,可以通過空氣、水等傳播,在適宜的環境中可形成新個體 孢子囊 藻類 藻類 與人類的關系 ①藻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和維生素等,在生產和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有些藻類可以食用,如海帶、紫菜、裙帶菜。 海帶 紫菜 裙帶菜 藻類 與人類的關系 ②有些可以藥用,如刺松藻有消腫、利尿等作用。 刺松藻 藻類 與人類的關系 ③有些可以作為工業原料,如石花菜可以用于提取瓊脂。 石花菜 瓊脂 藻類 與人類的關系 ④有些可以用于治理水體污染、凈化水質,如衣藻、小球藻。 衣藻 小球藻 藻類 與人類的關系 ⑤當海水中的營養物質過多時,一些藻類(如甲藻、硅藻)就會迅速生長并大量繁殖,發生赤潮。赤潮會消耗海水中的氧氣,一些藻類還會產生毒素,危害其他生物。(有害) 赤潮 水華 苔蘚植物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描述的是哪種植物? 苔蘚植物 生活環境 與藻類植物相比,苔蘚植物的生活環境有什么不同? 繁殖過程離不開水環境,所以苔蘚植物一般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 苔蘚植物 地錢 墻蘚 泥炭蘚 常見的幾種苔蘚 球蒴蘚 小金發蘚 羊齒蘚 苔蘚植物 形態結構 沒有真正的根,雖然大都有類似莖和葉的分化,但是沒有形成輸導組織。由于苔蘚植物沒有專門吸收水和營養物質的器官,繁殖過程離不開水環境。 顯微鏡下苔蘚植物的葉 假根 莖(無導管) 葉(無葉脈) 孢蒴 葫蘆蘚 苔蘚植物 繁殖方式——用孢子進行繁殖 苔蘚植物靠孢子繁殖 叢蘚的孢蒴常呈圓柱狀 金發蘚的孢蒴通常裹著金毛 珠蘚的孢蒴像一顆顆圓圓的小珠子 苔蘚植物 與人類的關系 1.苔蘚植物的吸水性很強,成片生長的苔蘚植物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2.苔蘚植物還對有毒氣體十分敏感,可以用于監測空氣污染。 3.一些苔蘚植物可以藥用,如暖地大葉蘚可以用于治療心血管疾病等。 苔蘚植物 如果有人說山坡上長有一株高達 2 m 的植物,我們能立即判斷那不是苔蘚植物。那么,我們為什么會作出這樣的判斷? 因為苔蘚植物體內沒有真正的根,也沒有輸導組織,無法將水分輸送到較高的部分。 蕨類植物 生活環境 蕨類植物可以生活在陸地上,但它的繁殖過程仍然依賴水環境,因此,它們一般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 蕨類植物 常見的幾種蕨類 卷柏 鐵線蕨 滿江紅 桫欏 貫眾 石松 蕨類植物 形態結構 葉 莖 根 孢子囊 腎蕨結構示意圖 葉片較大,有輸導組織 有輸導組織 有真正的根、莖、葉,體內還有輸導組織。因此,蕨類植物對陸生環境的適應性增強,且植株比苔蘚植物高大,但是它們的繁殖過程仍然離不開水環境 蕨類植物 繁殖方式——用孢子進行繁殖 孢子囊 (里面含有孢子) 蕨類植物葉片背面有隆起的孢子囊群,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孢子成熟后從孢子囊中散放出來,如果落在溫暖潮濕的地方,就會萌發和生長。 蕨類植物 與人類的關系 貫眾 石松 ①有些蕨類植物可以藥用,如貫眾、石松是常用的中藥材。 蕨類植物 與人類的關系 ②有些蕨類植物在農業上有重要用途,如滿江紅是優良的綠肥和飼料 滿江紅 蕨類植物 與人類的關系 ③有些蕨類植物形態優美,可以用于觀賞。 蕨類植物 與人類的關系 ④而埋藏在地下的古代蕨類植物遺體等,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可能形成重要的工業原料——煤。 觀察 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及其生活環境 目標: 認識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及其生活環境。 器材: 顯微鏡,放大鏡,鑷子,刀片,載玻片,蓋玻片等。 步驟: 1.尋找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并觀察它們的生活環境 2.用放大鏡觀察苔蘚植物的形態特征。觀察蕨類植物的葉背面是否有褐色囊狀結構。 3.制作苔蘚植物的臨時裝片并在顯微鏡下觀察。 蕨類植物 蕨類植物 苔蘚植物和蕨類植物可以生活在陸地上,但它們的繁殖過程仍然依賴水環境,因此,它們一般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 蕨類植物 與藻類、苔蘚植物的對比 {B80BF8E8-C8B8-41B6-8EF1-FD42AD047403}種類 藻類植物 苔蘚植物 蕨類植物 代表植物 海帶、水綿 葫蘆蘚 腎蕨、鐵線蕨 生活環境 大多生活在水中 大多生活在潮濕的陸地 潮濕的陸地 形態結構 沒有根、莖、葉的分化 有類似莖和葉的分化,有假根,無輸導組織 有根、莖、葉的分化,有輸導組織 繁殖方式 孢子生殖 與人類的關系 釋放氧氣。是動物和人類食物的來源、工業及醫用原料等 釋放氧氣。蓄積水分,保持水土,可用于監測空氣污染程度 釋放氧氣。優良的綠肥和飼料,可供人類食用、藥用、觀賞等 課堂小測 1.有關苔蘚植物結構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一般具有根、莖、葉的分化 B.莖中沒有導管 C.葉中沒有葉脈 D.根非常簡單,稱為假根 解析:苔蘚植物并沒有真正的根結構,它們只有假根,假根主要起固著作用,并不具備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功能,A錯誤。導管是被子植物體內負責運輸水分和無機鹽的結構,而苔蘚植物則沒有導管等輸導組織,B正確。葉脈是被子植物葉片中的維管束結構,負責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等。而苔蘚植物的葉片則沒有這種復雜的結構,C正確。假根主要起固著作用,幫助苔蘚植物附著在基質上,防止被水流沖走。與真正的根不同,假根并不具備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功能,D正確。 A 課堂小測 2.欒川龍峪灣是暑期消夏好去處,游玩的時候,某同學拍到如圖所示植物。羽狀復葉,葉背面有規律的褐色隆起。你認為它屬于( ) A.苔蘚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類植物 D.被子植物 解析:雖然苔蘚植物有莖和葉的類似結構,但通常沒有真正的根,也沒有孢子囊聚集成團的隆起,故A錯誤。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具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但它們利用種子繁殖,沒有孢子囊,故BD錯誤。蕨類植物有明確的根、莖、葉的分化,葉片背面常有褐色的孢子囊群,適合題目中描述,故C正確。 C 課堂小測 3.下列哪類植物的葉只由一層細胞構成,二氧化硫可以從葉的背腹兩面侵入葉內,從而可作為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 A.藻類植物 B.苔蘚植物 C.蕨類植物 D.裸子植物 解析:苔蘚植物的葉只由一層細胞構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很容易從背腹兩面侵入葉細胞,使苔蘚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脅。因此人們通常把苔蘚植物當做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故選B。 B 課堂小測 4.“春水綠于染”和“苔痕上階綠”,分別描述了兩類植物的自然景觀,它們分別是( ) A.藻類植物苔蘚植物 B.藻類植物蕨類植物 C.苔蘚植物蕨類植物 D.苔蘚植物藻類植物 解析:“春水綠于染”描述的是藻類植物,藻類植物多數生活在水中,細胞內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使水呈現綠色。“苔痕上階綠”描述的是苔蘚植物,苔蘚植物一般具有莖和葉,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BCD錯誤,A正確。故選A。 A 感謝大家欣賞 Hi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