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題型七 學科綜合題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02知識導圖·思維引航03核心精講·題型突破考點一 學科綜合題【真題研析】 考法01 生活現(xiàn)象類 考法02 實驗探究類 考法03 工程技術應用類 考法04 生態(tài)環(huán)境類 考法05 科學技術類 考法06 跨學科綜合類【核心精講】 知識點一 生活現(xiàn)象分析類 知識點二 實驗探究類 知識點三 工程技術應用類 知識點四 生態(tài)環(huán)境類 知識點五 科技熱點類 知識點六 跨學科綜合計算類【命題預測】考點要求 課標要求 命題預測工程設計與物化 多學科知識融合:要求學生能夠將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的基礎知識進行整合,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例如在分析一個與環(huán)境相關的綜合題時,可能需要學生結合化學中物質的變化、生物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知識以及地理中的氣候等知識來進行解答。 實驗技能運用:學生要掌握科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包括實驗儀器的使用、實驗步驟的設計、實驗數(shù)據(jù)的記錄與分析等。在綜合題中,可能會給出一個實驗情境,讓學生判斷實驗設計是否合理,或者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并對實驗進行改進。 跨學科融合加深:會更加注重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例如,以環(huán)境保護為背景,可能會涉及化學中污染物的成分及反應、生物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地理中環(huán)境問題的分布等多學科知識。 情境化更加真實:題目會更多地創(chuàng)設與生活、生產、社會熱點、科技前沿等緊密相關的真實情境。如以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為情境,考查能量轉化(物理)、電池材料的化學性質(化學)、對環(huán)境的影響(生物與地理綜合)等知識。 探究性與開放性增強:增加探究性和開放性試題的比例,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比如給出一個科學現(xiàn)象或問題,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探究,或者對某一科學問題提出多種不同的觀點和解決方案。考點一 學科綜合題考法01 生活現(xiàn)象類(2023 紹興)杭州亞運會以“中國新時代 杭州新亞運”為定位,秉持“綠色、智能、節(jié)儉、文明”的辦會理念,將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開幕舉行。(1)開幕當天,恰好是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秋分。圖甲是地球公轉示意圖,當天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 (填字母)位置。(2)亞運吉祥物之一“蓮蓮”(圖乙),名字源于世界遺產西湖中的蓮葉。西湖紅蓮,葉呈盾狀圓形,這一性狀是由 決定的。(3)本屆亞運會全部場館均使用綠色電能,這是亞運史上首次實現(xiàn)綠色能源全覆蓋。亞運場館所使用的部分電能來自于浙江沿海的海上風電場(圖丙),其發(fā)電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是:風能→風車葉輪的 能→電能。(4)亞運會火炬名為“薪火”(圖丁)。該火炬采用的生物質燃氣是利用農作物秸桿、林木廢棄物、食用菌渣、牛羊畜糞等物質作為原料轉化而成的。其主要的成分為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氫氣等。①該燃氣充分燃燒后,產物中一定含有 。②請分析該燃氣的應用優(yōu)勢 。(2022 杭州)2021年,馬延和研究團隊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國際上首次在實驗室實現(xiàn)了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涉及60余步代謝反應以及復雜的生理調控;而馬延和團隊的人工合成淀粉技術只需11步,其技術路線如圖所示;綠色植物(以玉米為例)光合作用和使用馬延和團隊的人工合成淀粉技術合成等量淀粉的對比如表所示。回答問題:玉米淀粉 人工合成淀粉能量轉化效率 2% 7%生產條件與方式 陽光、灌溉、施肥施藥、收割 全天候車間生產生產周期 4﹣6個月 1﹣2天占地面積 5畝地 1米3反應器(1)馬延和團隊的人工合成淀粉技術可分為以下兩個階段:階段1:從x能→電能→氫能→甲醇:階段2:以甲醇為原料通過“C1→Cy→C6→淀粉”的策略,多步酶催化合成淀粉。據(jù)圖分析,在階段1中,x能為 能,利用氫能合成甲醇的反應物為 ;在階段2中,Cy為甘油酮(C3H4O3),則y的值為 (填寫數(shù)字)。(2)馬延和團隊的人工合成淀粉過程與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過程均需多種 作為催化劑。淀粉屬于糖類物質,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是 。(3)馬延和團隊的人工合成淀粉技術雖處于實驗室階段,但對解決糧食危機和減少碳排放有著重大意義。據(jù)表分析,該技術相較于傳統(tǒng)農業(yè),在解決糧食危機問題上的優(yōu)勢是 。(寫出2點)(2022 紹興)“海洋強國”是國家戰(zhàn)略,紹興作為浙江海洋經濟發(fā)展示范區(qū)的重要戰(zhàn)略節(jié)點,正以積極的姿態(tài)規(guī)劃發(fā)展海洋經濟。(一)建設生態(tài)海岸帶是海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1)紹興海岸線有寶貴的灘涂資源。圖灘涂中生活著浮游植物、浮游動物、灘涂雜草、螃蟹、魚、貝、鳥等生物,其中屬于生產者的是 。(2)一般情況下,灘涂雜草吸水時,其根毛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選填“>”、“<”或“=”)外界土壤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3)圍海造廠、海洋污染等行為會造成近海動植物因食物、環(huán)境等問題而減少甚至滅絕,這會導致灘涂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能力減弱。(二)提升通江達海內河港是海洋經濟發(fā)展的主通道。(4)如圖是上虞港集裝箱吊機正在作業(yè),隨著船上貨物增多,貨船受到的浮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若貨船從上虞淡水港出發(fā)入海,裝貨完畢后船身吃水位置在圖甲“28”刻度處,那么在海上航行時,吃水位置在“28”刻度處 方(選填“上”或“下”)。(三)利用海洋資源是海洋科技創(chuàng)新的新引擎。(6)鹽化工是我國重要海洋產業(yè)、鹽鹵中主要鹽類物質及其含量如圖乙,利用鹽鹵生產金屬錢的流程如圖丙。由圖乙可知,鹽鹵中含量最多的鹽是 ;流程圖中操作A的名稱是 ;若生產過程中鎂元素沒有損失,且其他鹽類中的鐵元素質量可忽略不計,則1000克鹽鹵可制備金屬鎂 克。(7)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各種海洋能源有待開發(fā),你覺得開發(fā)前景廣闊的能源有 。考法02 實驗探究類(2024 浙江)在我國西北部荒漠,生長著某種植物,其果實成熟后會分裂成數(shù)個尾部為螺旋狀的分果(如圖1),分果表面分布著具有吸水性的毛。請回答。(1)在長期進化過程中,該植物的分果形成了“自鉆孔行為”以適應荒漠環(huán)境。①分果隨環(huán)境濕度的變化,其螺旋狀的尾部會旋轉扭緊或松開,將種子推入地下。分果鉆土時,因前端尖細,受力面積小,從而分果前端對土壤的 較大,有利于進入土壤。②分果鉆入土壤有利于種子的生存和萌發(fā),推測其原因是 (寫出一點 )。(2)受該分果“自鉆孔行為”的啟發(fā),研究團隊以樹皮為原料,設計并制造出三尾種子載體(如圖2),可用于有些種子的無人機空中播種、施肥等。①播種前,需先測定種子的萌發(fā)率。測定萌發(fā)率時,具有活性的種子產生的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出現(xiàn)白色渾濁現(xiàn)象。產生該渾濁現(xiàn)象的化學方程式是 。②播種后,種子載體留在土壤中,不再回收。從保護土壤的角度分析,相對于用金屬或塑料等材料,以樹皮為原料制造種子載體的優(yōu)點有 (寫出一點)。考法03 工程技術應用類(2023 溫州)水質對水族箱內魚的生存至關重要,定期監(jiān)測和維護水質有利于魚的生存。(1)自來水消毒后殘留的氯稱為余氯,其對魚有害。某研究者用三種不同的方式去除余氯,其效果如圖所示。據(jù)圖,小明采取方式二去除余氯,其理由是 。(2)水族箱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補充氧氣,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水草或投放增氧劑。①增加水草可以補充氧氣的原因是 。②過氧化鈣是常用的增氧劑,其與水緩慢反應生成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CaO2+2H2O═2Ca(OH)2+O2↑。檢測發(fā)現(xiàn),投放適量過氧化鈣為魚補充氧氣,在持續(xù)補氧過程中水的pH基本保持不變。解釋原因: 。考法04 生態(tài)環(huán)境類(2023 杭州)人們通過對細菌的研究,拓展了對自然界中生命形式多樣性的認識。(1)細菌與植物在細胞結構上最大的不同是 。(2)氧化亞鐵硫桿菌能在酸性環(huán)境中將黃鐵礦(主要成分為二硫化亞鐵FeS2)轉化為可被植物利用的硫酸鹽。二硫化亞鐵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3)綠色硫細菌能在厭氧的環(huán)境下,利用光能將H2S和 CO2轉化為有機物。從同化作用方式來判斷,綠色硫細菌屬于 型細菌(選填“自養(yǎng)”或“異養(yǎng)”)。(4)近年來,人們設計出一種利用細菌發(fā)電的電池。電池里的細菌能分解糖類來發(fā)電,這一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是 。(5)有人提出:綠色植物是自然界唯一能利用光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的生物。根據(jù)上述材料判斷,這一觀點 (選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 。(2021 杭州)氮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構成生物體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氣中游離態(tài)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數(shù)生物所利用,必須經過變化,并與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銨鹽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圖是自然界氮循環(huán)的示意圖。請回答:(1)一株綠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麥),在生長過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現(xiàn)的癥狀是 。A.莖稈細小、易倒伏,葉有褐斑B.生長矮小,葉色發(fā)黃C.生長緩慢,葉色暗綠帶紅D.只開花不結果(2)工業(yè)上常用空氣冷凍分離法來獲得氮氣(即由液態(tài)空氣分餾來獲得氮氣),這種方法制氮氣的原理是利用了氮氣與氧氣哪一物理性質的差異? 。(3)實驗室制備少量氮氣的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亞硝酸銨來制取氮氣,其反應如下:NH4NO2N2↑+2H2O,該反應是屬于 反應。(選填”化合”、“分解”、“置換”或“復分解”)(4)空氣中的N2轉化為NH3的過程中,N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轉變?yōu)? 價。(5)有人認為:人類可以通過人工固氮,大量合成氮化肥并施用于農作物,這將有助于人類糧食增產,但也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你是否認同他的觀點并闡述理由 。考法05 科學技術類(2021 紹興)2021年3月,中央財經會議明確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tài)文明建設整體布局,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通過二氧化碳去除手段來抵消掉這部分碳排放,達到“凈零排放”的目的。(1)二氧化碳是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根據(jù)圖甲回答支持這一結論的信息是: 。(2)科學家已經研究出多種方式來實現(xiàn)二氧化碳的轉化。①浙江大學研發(fā)的“二氧化碳煙氣微藻減排技術”,利用微型藻類吸收二氧化碳實現(xiàn)固碳。微型藻類是 (選填“真核”或“原核”)生物,該技術的本質是利用微藻的 作用實現(xiàn)固碳。②固碳的另一種方法是將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巖中,最終與巖石中的礦物質作用形成固態(tài)的石頭碳酸鹽。這種固碳方式屬于 變化(選填“物理”或“化學”)。③我國研發(fā)的“液態(tài)太陽燃料合成技術”(乙),甲醇(CH3OH)等液體燃料被形象地稱為“液態(tài)陽光”。甲醇制取過程中能量轉化是太陽能→電能→ 能。甲醇合成時,若碳元素全部來自于二氧化碳,則制取10噸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 噸。(二氧化碳轉化成甲醇的方程式為:CO2+3H2CH3OH+H2O)(3)交通領域的“以電代油”可以來實現(xiàn)“減碳”目標。圖丙為某純電動汽車與某燃油汽車的相關數(shù)據(jù),請回答:①與燃油汽車相比,純電動汽車每行駛100km會向空氣減少排放 kg的二氧化碳。(ρ汽油=0.7×103kg/m3,結果精確到0.1)②從獲取電能的各種方式看,相對于燃煤發(fā)電,符合“減碳”理念的是 發(fā)電。考法06 跨學科綜合類(2023 衢州)2060年前我國要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其中碳減排、碳封存是實現(xiàn)碳中和的主要途徑。(1)人們常說“電動汽車比燃油車環(huán)保”,為了探明電動和燃油兩種汽車的碳排放量,科學家對A品牌某款電動汽車和B品牌某款燃油汽車進行四個維度的對比,相關信息如下表。對比維度 電動汽車 燃油車汽車生產及回收 每生產和回收一輛共排放約20.5噸碳(其中生產和回收鋰電池組約占一半的碳排放) 每生產和回收一輛共排放約10.1噸碳能源生成 使用綠色能源為其供電,年均消耗的電能相當于排放約0.7噸碳 動力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年均排放約3.3噸碳使用維護 一年保養(yǎng)維護排放約0.15噸碳 一年保養(yǎng)維護排放約0.15噸碳電池使用年限 鋰電池組平均壽命8年 /根據(jù)以上信息,從碳排放的角度來看,你是否贊同“電動汽車比燃油車環(huán)保”這個觀點,并說明理由。(2)該電動汽車勻速通過高速公路上一段3km的平直路段,用時0.03h,消耗的電能為2.25×106J。請計算:①汽車行駛的速度。②若消耗電能的80%用于驅動汽車前進,汽車在該路段行駛時受到的阻力。(3)全球排放的CO2,大約有30%~40%被海洋吸收,導致海水酸化。捕獲海水中的CO2比捕獲空氣中的成本更低,科學家計劃從海水中捕獲CO2,收集后壓縮成液態(tài),再注入海底廢棄的油田封存。①封存CO2能有效減緩 效應。②為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我們應該如何踐行低碳生活 。A.天天使用一次性筷子B.節(jié)約紙張,節(jié)約用水用電C.減少或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D.走路、騎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學放學知識點一 生活現(xiàn)象分析類1、仔細審題:明確題目描述的生活現(xiàn)象,抓住關鍵信息,如現(xiàn)象發(fā)生的條件、表現(xiàn)形式等。2、知識聯(lián)想:思考該現(xiàn)象可能涉及的科學學科知識,從物理、化學、生物等不同角度進行分析。例如,看到鐵生銹的現(xiàn)象,要聯(lián)想到化學中的金屬腐蝕原理、鐵與氧氣和水的反應等知識。3、規(guī)范作答:運用科學術語,按照邏輯順序清晰地闡述現(xiàn)象背后的科學原理。知識點二 實驗探究類1、明確目的原理:仔細閱讀題目,確定實驗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所依據(jù)的科學原理,這是解題的基礎。比如在探究 “植物的光合作用” 實驗中,要清楚光合作用的條件、原料和產物等原理。2、分析實驗步驟:關注實驗的變量控制、操作順序、實驗器材的使用等。思考每個步驟的作用和意義,判斷是否存在不合理之處。對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設置要清晰辨別,明確自變量和因變量。3、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學會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如計算平均值、繪制圖表等,通過數(shù)據(jù)找出規(guī)律和趨勢,得出合理的實驗結論。同時,要考慮數(shù)據(jù)的誤差來源,對實驗結果進行合理的評估。知識點三 工程技術應用類1、提取關鍵信息:從題目中提取與工程技術相關的關鍵數(shù)據(jù)、條件和要求,如工程的設計參數(shù)、技術指標等。2、建立物理或化學模型:將實際的工程技術問題轉化為熟悉的科學模型,例如將建筑結構問題轉化為力學模型,將化工生產過程轉化為化學反應流程模型。3、綜合運用知識求解:運用相關學科的公式、定理等知識,進行計算和推理,得出工程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或結果。知識點四 生態(tài)環(huán)境類1、構建生態(tài)系統(tǒng)框架:在腦海中構建出題目所涉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整體框架,明確各個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之間的關系。2、多學科知識融合運用:從生物角度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從化學角度考慮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中的化學反應;從地理角度分析環(huán)境因素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等。3、關注環(huán)境問題與保護措施:思考生態(tài)環(huán)境面臨的問題及相應的保護措施,結合科學知識闡述其原理和意義。知識點五 科技熱點類1、積累科技知識:平時關注科技新聞和熱點事件,了解相關的科學背景和基本原理,拓寬知識面。2、剖析熱點本質:將復雜的科技熱點問題進行分解,找出其核心的科學知識點,與所學的物理、化學、生物等知識建立聯(lián)系。例如,對于人工智能中的圖像識別技術,可聯(lián)想到光學成像、計算機算法等知識。3、理性分析與評價:運用科學思維對科技熱點的影響、發(fā)展趨勢等進行分析和評價,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要注意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如社會效益、環(huán)境影響等。知識點六 跨學科綜合計算類1、梳理知識脈絡:明確題目中涉及的不同學科的知識點,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如在計算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時,需要同時運用化學中的熱化學方程式和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定律。2、建立計算模型:根據(jù)題目條件,建立合適的數(shù)學計算模型,將科學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確定已知量和未知量,選擇正確的公式和方法進行計算。3、檢查計算結果:計算完成后,要對結果進行檢查,看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和科學原理,單位是否正確等。(2024 紹興模擬)隨著全球氣候和環(huán)境污染的日益嚴重,以氫能、核聚變等新能源,以及智能電網、碳捕獲等綠色技術將成為應對這些問題的重要手段。(1)綠電制綠氫是一種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氫氣的技術。比如:太陽能光解水,該方法是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并通過電解水產生氫氣,最終轉化為 能。(2)核聚變技術在未來可能成為一種重要的能源來源。下圖表示核聚變過程的是 (選填“甲”或“乙”)。(3)下圖是工業(yè)生產中“碳捕集與封存”的一種方式,其流程如下:(部分反應條件和物質未標出)①自然界中往往通過 來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維持大氣的碳—氧平衡;②綠色技術往往具有節(jié)能減排、循環(huán)利用等特點。請根據(jù)流程圖分析,在以上過程中能夠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有 (至少寫出兩種);③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踐行“低碳生活”理念 (寫一條即可);④試分析計算若捕集到110噸二氧化碳,理論上可以合成甲醇(CH3OH) 噸。(2024 西湖區(qū)校級二模)在“同呼吸,共奮斗”的公民行為準則下,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產生了初步成效。在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公布的2023年1~12月全國環(huán)境空氣質量狀況中,全國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yōu)良天數(shù)比例為85.5%,同期上升3.5個百分點。空氣質量指數(shù)是用來表示空氣污染程度的簡單指標,目前計入空氣污染物指數(shù)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空氣污染指數(shù) 空氣質量指數(shù)級別 空氣質量指數(shù)類別0~50 Ⅰ 優(yōu)51~100 Ⅱ 良101~150 Ⅲ 輕度污染151~200 Ⅳ 中度污染201~300 Ⅴ 重度污染>300 Ⅵ 嚴重污染(1)杭州某日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為109,根據(jù)表格可以判斷當天的空氣質量狀況是 。(2)PM2.5是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可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氣體交換,引發(fā)哮喘、支氣管炎等。這些顆粒甚至可以進入血液,引發(fā)心血管疾病,屬于 (選填“傳染性”或“非傳染性”)疾病。(3)大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增多是造成 的主要原因,寫出使用精密pH試紙(精度能達到0.1)測量雨水酸堿度的操作。 。(4)利用科技手段能有效減少汽車尾氣污染,如圖所示是某種汽車尾氣處理裝置中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請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有人認為,電動汽車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燃油車相比可以忽略不計!你是否支持這種觀點,請說出理由: 。(2024 江干區(qū)校級三模)請閱讀下面的文章,并據(jù)此回答問題:科學家在研究大氣中CO2的濃度變化會對地球的平均氣溫造成什么影響的問題時,采用的研究途徑之一是:研究古氣候大氣中CO2的濃度變化和當時大氣平均溫度的變化關系。(1)有種方法是測量淺海貝類化石中硼、鈣元素含量的比例。因為這個比例高低和這些貝類生長時的海水酸堿度有關,而海水酸堿度又和大氣中CO2的濃度有關。”將得到的有關數(shù)據(jù)和通過其它研究途徑得到的同時期大氣平均溫度對比,即可得到同時期大氣平均溫度與大氣中CO2的濃度的對應關系。海水酸堿度和大氣中CO2的濃度有關的科學原理是 。請在坐標圖中,標出坐標物的含義,并大致表示大氣中CO2的濃度對海水酸堿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堿性)的影響關系。(2)科學家也通過另外途徑研究古氣候時CO2的濃度變化與當時大氣平均溫度的關系。如比較古代植物葉片化石及近現(xiàn)代植物標本,發(fā)現(xiàn)很多地區(qū)較多同種近現(xiàn)代植物葉片單位面積上氣孔數(shù)目減少。從植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考慮,造成這種變化的可能原因是: (請寫出1種)。(3)在生物圖中,你認為當前影響大氣中CO2濃度變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 (請寫出1點)。(2024 玉環(huán)市模擬)如圖甲所示為一款家用電動車,圖乙是某型號剪式千斤頂?shù)慕Y構示意圖。更換汽車輪胎時,將底部支撐臺置于水平地面,保持千斤頂豎直,將頂升置于汽車車身下,用手搖動扳手使扳手繞O點不斷旋轉,帶動絲桿轉動。通過杠桿水平拉動左端鉸鏈,使支架向內收縮,頂升升高,從而將汽車車身頂起,絲桿上刻有梯形扣,圖丙是梯形扣的實物圖。(1)從手機APP上可以看到車輛的主要信息,手機和車輛是通過 傳遞信息的,該車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 。(2)該型號的剪式千斤頂是由一些簡單機械組合而成的,在頂起車身的過程中,絲桿上的梯形扣屬于下列簡單機械中的 。A.滑輪 B.滑輪組C.杠桿 D.斜面(3)現(xiàn)使用該剪式千斤頂更換輪胎,頂起汽車車身后,若頂升受到車身豎直向下的壓力大小始終為10000牛,且等于頂升對車身的支持力,千斤頂自身重量忽略不計。頂起汽車車身后,為了方便更換輪胎,需要繼續(xù)搖動扳手,使頂升繼續(xù)升高一段距離,若人搖動扳手使頂升在1分鐘內升高12厘米,用千斤頂頂起車身時的機械效率為80%,則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大?(2024 上城區(qū)二模)資料一:“楊花柳絮隨風舞,雨生百谷夏將至。”谷雨時節(jié)柳絮滿天,一些人因此患上過敏性鼻炎,出現(xiàn)打噴嚏、流涕、鼻塞等癥狀,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和健康。氯雷他定(分子式為C22H23ClN2O2,其式量為382.5)可治療過敏性鼻炎,其顆粒說明書如圖1。資料二:2024年4月17日,話題“氯雷他定”沖上微博熱搜,醫(yī)生提醒:長時間服用建議遵醫(yī)囑。小金查閱相關文獻發(fā)現(xiàn),藥物A(氯雷他定顆粒)與藥物B(布地奈德鼻噴劑)均為治療過敏性鼻炎常用藥物。研究人員通過臨床試驗,探究聯(lián)合使用藥物A和藥物B是否能提高對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效果,結果如圖2所示。(1)今年4月19日正是谷雨時節(jié),這天太陽直射點位于 (選填“南”或“北”)半球。(2)過敏性鼻炎是由于人體抵抗抗原侵入的反應 (選填“過強”或“過弱”)而引發(fā)的免疫功能失調。(3)從氯雷他定說明書上的標識可知,該藥在分類上屬于 (選填“處方藥”或“非處方藥”)。(4)小明患有過敏性鼻炎,若服用兩包氯雷他定顆粒,其中含有氧元素的質量為 mg(保留兩位小數(shù));若使用鼻噴劑噴鼻后發(fā)現(xiàn)嘴巴中出現(xiàn)藥味,主要原因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有共同的器官為 。A.咽 B.喉 C.食管 D.氣管(5)若你是一位臨床醫(yī)生,請結合圖2給患有過敏性鼻炎的小明開一個合適的處方: 。(2024 義烏市校級三模)目前杭州垃圾發(fā)電有三張“大嘴”,杭州錦江環(huán)保能源有限公司“胃口”最大,可日吞800噸垃圾,日發(fā)電43萬千瓦時;杭州生活垃圾焚燒發(fā)電廠潛力最大,現(xiàn)在日吞垃圾600噸,日發(fā)電量10萬千瓦時;杭州余杭錦江環(huán)保能源有限公司日吞垃圾200噸,日發(fā)電14萬千瓦時。這意味著目前杭州每年3000多噸城市生活垃圾有一半被垃圾發(fā)電“吞吃”。據(jù)悉剩下的垃圾則全部拉到天子嶺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并通過填埋產生的沼氣進行發(fā)電。填埋是目前全球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傳統(tǒng)的垃圾處理方式是將垃圾集中填埋,讓其自行發(fā)酵。在發(fā)酵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廢氣,易造成常規(guī)污染。請利用所學科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垃圾焚燒發(fā)電時能量轉化情況是:化學能→ → →電能。(2)若垃圾焚燒發(fā)電時的總效率為η,焚燒m噸垃圾發(fā)電w千瓦時,則生活垃圾的平均熱值約為 J/kg。(3)制沼氣時離不開甲烷細菌,它的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厭氧型,它與酵母菌在細胞結構上最大的區(qū)別是 。(4)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來看。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屬于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題型七 學科綜合題01考情透視·目標導航02知識導圖·思維引航03核心精講·題型突破考點一 學科綜合題【真題研析】 考法01 生活現(xiàn)象類 考法02 實驗探究類 考法03 工程技術應用類 考法04 生態(tài)環(huán)境類 考法05 科學技術類 考法06 跨學科綜合類【核心精講】 知識點一 生活現(xiàn)象分析類 知識點二 實驗探究類 知識點三 工程技術應用類 知識點四 生態(tài)環(huán)境類 知識點五 科技熱點類 知識點六 跨學科綜合計算類【命題預測】考點要求 課標要求 命題預測工程設計與物化 多學科知識融合:要求學生能夠將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的基礎知識進行整合,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例如在分析一個與環(huán)境相關的綜合題時,可能需要學生結合化學中物質的變化、生物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知識以及地理中的氣候等知識來進行解答。 實驗技能運用:學生要掌握科學實驗的基本技能,包括實驗儀器的使用、實驗步驟的設計、實驗數(shù)據(jù)的記錄與分析等。在綜合題中,可能會給出一個實驗情境,讓學生判斷實驗設計是否合理,或者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并對實驗進行改進。 跨學科融合加深:會更加注重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學科知識的交叉融合。例如,以環(huán)境保護為背景,可能會涉及化學中污染物的成分及反應、生物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地理中環(huán)境問題的分布等多學科知識。 情境化更加真實:題目會更多地創(chuàng)設與生活、生產、社會熱點、科技前沿等緊密相關的真實情境。如以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為情境,考查能量轉化(物理)、電池材料的化學性質(化學)、對環(huán)境的影響(生物與地理綜合)等知識。 探究性與開放性增強:增加探究性和開放性試題的比例,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創(chuàng)新。比如給出一個科學現(xiàn)象或問題,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進行探究,或者對某一科學問題提出多種不同的觀點和解決方案。考點一 學科綜合題考法01 生活現(xiàn)象類(2023 紹興)杭州亞運會以“中國新時代 杭州新亞運”為定位,秉持“綠色、智能、節(jié)儉、文明”的辦會理念,將于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開幕舉行。(1)開幕當天,恰好是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秋分。圖甲是地球公轉示意圖,當天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 (填字母)位置。(2)亞運吉祥物之一“蓮蓮”(圖乙),名字源于世界遺產西湖中的蓮葉。西湖紅蓮,葉呈盾狀圓形,這一性狀是由 決定的。(3)本屆亞運會全部場館均使用綠色電能,這是亞運史上首次實現(xiàn)綠色能源全覆蓋。亞運場館所使用的部分電能來自于浙江沿海的海上風電場(圖丙),其發(fā)電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是:風能→風車葉輪的 能→電能。(4)亞運會火炬名為“薪火”(圖丁)。該火炬采用的生物質燃氣是利用農作物秸桿、林木廢棄物、食用菌渣、牛羊畜糞等物質作為原料轉化而成的。其主要的成分為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氫氣等。①該燃氣充分燃燒后,產物中一定含有 。②請分析該燃氣的應用優(yōu)勢 。【解答】解:(1)2023年9月23日為夏至日,應為圖甲B位置;(2)西湖紅蓮,葉呈盾狀圓形,這一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3)風電場(圖丙),其發(fā)電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是:風能→風車葉輪的動能→電能;(4)①碳氫化合物、一氧化碳、氫氣等氣體燃燒的產物為CO2、H2O;②燃氣原料來自農作物秸桿、林木廢棄物、食用菌渣、牛羊畜糞等,主要起到對能源的循環(huán)利用。故答案為:(1)B;(2)基因;(3)動能(機械能);(4)①CO 、H O;②原料適應性廣、能源循環(huán)利用等(合理即可)。(2022 杭州)2021年,馬延和研究團隊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國際上首次在實驗室實現(xiàn)了從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涉及60余步代謝反應以及復雜的生理調控;而馬延和團隊的人工合成淀粉技術只需11步,其技術路線如圖所示;綠色植物(以玉米為例)光合作用和使用馬延和團隊的人工合成淀粉技術合成等量淀粉的對比如表所示。回答問題:玉米淀粉 人工合成淀粉能量轉化效率 2% 7%生產條件與方式 陽光、灌溉、施肥施藥、收割 全天候車間生產生產周期 4﹣6個月 1﹣2天占地面積 5畝地 1米3反應器(1)馬延和團隊的人工合成淀粉技術可分為以下兩個階段:階段1:從x能→電能→氫能→甲醇:階段2:以甲醇為原料通過“C1→Cy→C6→淀粉”的策略,多步酶催化合成淀粉。據(jù)圖分析,在階段1中,x能為 能,利用氫能合成甲醇的反應物為 ;在階段2中,Cy為甘油酮(C3H4O3),則y的值為 (填寫數(shù)字)。(2)馬延和團隊的人工合成淀粉過程與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過程均需多種 作為催化劑。淀粉屬于糖類物質,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是 。(3)馬延和團隊的人工合成淀粉技術雖處于實驗室階段,但對解決糧食危機和減少碳排放有著重大意義。據(jù)表分析,該技術相較于傳統(tǒng)農業(yè),在解決糧食危機問題上的優(yōu)勢是 。(寫出2點)【解答】解:(1)據(jù)圖分析,在階段1中,x能為太陽能,利用氫能合成甲醇是氫氣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甲醇,反應物是氫氣和二氧化碳,甘油酮(C3H4O3)中一個分子中的碳原子個數(shù)為3,則y的值為3。(2)綠色植物光合作用過程均需多種酶作為催化劑,淀粉屬于糖類物質,糖類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是為人體提供能量。(3)根據(jù)表格數(shù)據(jù)對比可知,人工合成淀粉相較于傳統(tǒng)農業(yè),在解決糧食危機問題上的優(yōu)勢是:占地面積少,生產周期短,不受氣候等因素制約,節(jié)約水資源,減少環(huán)境的污染,能量轉化效率高。(2022 紹興)“海洋強國”是國家戰(zhàn)略,紹興作為浙江海洋經濟發(fā)展示范區(qū)的重要戰(zhàn)略節(jié)點,正以積極的姿態(tài)規(guī)劃發(fā)展海洋經濟。(一)建設生態(tài)海岸帶是海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礎。(1)紹興海岸線有寶貴的灘涂資源。圖灘涂中生活著浮游植物、浮游動物、灘涂雜草、螃蟹、魚、貝、鳥等生物,其中屬于生產者的是 。(2)一般情況下,灘涂雜草吸水時,其根毛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選填“>”、“<”或“=”)外界土壤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3)圍海造廠、海洋污染等行為會造成近海動植物因食物、環(huán)境等問題而減少甚至滅絕,這會導致灘涂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能力減弱。(二)提升通江達海內河港是海洋經濟發(fā)展的主通道。(4)如圖是上虞港集裝箱吊機正在作業(yè),隨著船上貨物增多,貨船受到的浮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若貨船從上虞淡水港出發(fā)入海,裝貨完畢后船身吃水位置在圖甲“28”刻度處,那么在海上航行時,吃水位置在“28”刻度處 方(選填“上”或“下”)。(三)利用海洋資源是海洋科技創(chuàng)新的新引擎。(6)鹽化工是我國重要海洋產業(yè)、鹽鹵中主要鹽類物質及其含量如圖乙,利用鹽鹵生產金屬錢的流程如圖丙。由圖乙可知,鹽鹵中含量最多的鹽是 ;流程圖中操作A的名稱是 ;若生產過程中鎂元素沒有損失,且其他鹽類中的鐵元素質量可忽略不計,則1000克鹽鹵可制備金屬鎂 克。(7)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各種海洋能源有待開發(fā),你覺得開發(fā)前景廣闊的能源有 。【解答】(1)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并將光能儲存在有機物中,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浮游植物和灘涂雜草是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產者,故答案為:浮游植物、灘涂雜草;(2)植物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器官是根,灘涂雜草吸水時,細胞液濃度大于土壤溶液濃度,吸水,反之,失水。而根毛區(qū)細胞液泡里的細胞液質量分數(shù)一般較土壤溶液質量分數(shù)大,利于吸收水分,故植物根部細胞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大于外界土壤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故答案為:>;(3)一般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生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食物鏈和食物網越復雜,生態(tài)系統(tǒng)調節(jié)能力就越強,生態(tài)系統(tǒng)本身就越穩(wěn)定。圍海造廠、海洋污染等行為會造成近海動植物因食物、環(huán)境等問題而減少甚至滅絕,這會導致灘涂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減弱,故答案為:自動調節(jié)或自我調節(jié);(4)由于船處于漂浮狀態(tài),根據(jù)漂浮條件可知F浮=G,如果向船上裝貨物時,船的重力增大,則船受到的浮力將變大,故答案為:變大;(5)貨船由河里駛入海里時,因船在海水中也處于漂浮狀態(tài),所受浮力不變。由于水的密度變大,根據(jù)F浮=ρ水gV排可知:排開水的體積變小,貨船上浮一些,所以在海上航行時,吃水位置在“28”刻度處下方,故答案為下;(6)由圖甲中鹽鹵中主要鹽類物質及其含量,鹽鹵中含量最多的鹽是氯化鈉。操作A能將濾液和氫氧化鎂沉淀分離,是過濾操作,若生產過程中鎂元素沒有損失,且其他鹽類中的鎂元素質量可忽略不計,則1000克鹽鹵可制備金屬鎂的質量為142.5g×24/95×100%+60g×24/120×100%=48g;故答案為:①.NaCl ②.過濾 ③.48;(7)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各種海洋能源有待開發(fā),海洋中開發(fā)前景廣闊的能源有潮汐能(合理即可),故答案為潮汐能等(合理即可)。考法02 實驗探究類(2024 浙江)在我國西北部荒漠,生長著某種植物,其果實成熟后會分裂成數(shù)個尾部為螺旋狀的分果(如圖1),分果表面分布著具有吸水性的毛。請回答。(1)在長期進化過程中,該植物的分果形成了“自鉆孔行為”以適應荒漠環(huán)境。①分果隨環(huán)境濕度的變化,其螺旋狀的尾部會旋轉扭緊或松開,將種子推入地下。分果鉆土時,因前端尖細,受力面積小,從而分果前端對土壤的 較大,有利于進入土壤。②分果鉆入土壤有利于種子的生存和萌發(fā),推測其原因是 (寫出一點 )。(2)受該分果“自鉆孔行為”的啟發(fā),研究團隊以樹皮為原料,設計并制造出三尾種子載體(如圖2),可用于有些種子的無人機空中播種、施肥等。①播種前,需先測定種子的萌發(fā)率。測定萌發(fā)率時,具有活性的種子產生的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出現(xiàn)白色渾濁現(xiàn)象。產生該渾濁現(xiàn)象的化學方程式是 。②播種后,種子載體留在土壤中,不再回收。從保護土壤的角度分析,相對于用金屬或塑料等材料,以樹皮為原料制造種子載體的優(yōu)點有 (寫出一點)。【解答】解:(1)①分果鉆土時,因前端尖細,受力面積小,從而分果前端對土壤的壓強較大,有利于進入土壤;②分過鉆入土壤中,能夠獲得一定量的水分和適宜的溫度,從而利于其萌發(fā);(2)①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②以樹皮為原料制造種子載體,樹皮來自于植物體本身,可再生,且會自然降解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故答案為:(1)①壓強;②種子的萌發(fā)需要一定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2)①Ca(OH)2+CO2=CaCO3↓+H2O;②可再生,不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考法03 工程技術應用類(2023 溫州)水質對水族箱內魚的生存至關重要,定期監(jiān)測和維護水質有利于魚的生存。(1)自來水消毒后殘留的氯稱為余氯,其對魚有害。某研究者用三種不同的方式去除余氯,其效果如圖所示。據(jù)圖,小明采取方式二去除余氯,其理由是 。(2)水族箱在使用過程中需要補充氧氣,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水草或投放增氧劑。①增加水草可以補充氧氣的原因是 。②過氧化鈣是常用的增氧劑,其與水緩慢反應生成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CaO2+2H2O═2Ca(OH)2+O2↑。檢測發(fā)現(xiàn),投放適量過氧化鈣為魚補充氧氣,在持續(xù)補氧過程中水的pH基本保持不變。解釋原因: 。【解答】解:(1)光照時溫度升高,氯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因此小明采取方式二去除余氯;故答案為:光照時溫度升高,氯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2)①水草的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為水族箱內補充氧氣;故答案為:水草的光合作用能產生氧氣;②魚類和水草的呼吸作用能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和碳酸均能與氫氧化鈣反應,因此在持續(xù)補氧過程中水的pH基本保持不變;故答案為:魚類和水草的呼吸作用能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二氧化碳和碳酸均能與氫氧化鈣反應。考法04 生態(tài)環(huán)境類(2023 杭州)人們通過對細菌的研究,拓展了對自然界中生命形式多樣性的認識。(1)細菌與植物在細胞結構上最大的不同是 。(2)氧化亞鐵硫桿菌能在酸性環(huán)境中將黃鐵礦(主要成分為二硫化亞鐵FeS2)轉化為可被植物利用的硫酸鹽。二硫化亞鐵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 價。(3)綠色硫細菌能在厭氧的環(huán)境下,利用光能將H2S和 CO2轉化為有機物。從同化作用方式來判斷,綠色硫細菌屬于 型細菌(選填“自養(yǎng)”或“異養(yǎng)”)。(4)近年來,人們設計出一種利用細菌發(fā)電的電池。電池里的細菌能分解糖類來發(fā)電,這一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是 。(5)有人提出:綠色植物是自然界唯一能利用光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的生物。根據(jù)上述材料判斷,這一觀點 (選填“正確”或“錯誤”),理由是: 。【解答】解:(1)細菌是原核生物,植物是真核生物,故兩者最大的區(qū)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2)硫化亞鐵,則FeS2中Fe的化合價為+2價,根據(jù)化合物中正負化合價代數(shù)和為零的原則,的S的化合價為﹣1價;(3)綠色硫細菌能在厭氧的環(huán)境下,利用光能將H2S和 CO2轉化為有機物,故代謝方式為自養(yǎng);(4)電池里的細菌能分解糖類來發(fā)電,這一過程中的能量轉化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5)綠色植物是自然界唯一能利用光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的生物這一觀點是錯誤的;因為硫細菌也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且轉化方式與綠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同。故答案為:(1)有無成形的細胞核;(2)﹣1;(3)自養(yǎng);(4)化學能轉化為電能;(5)錯誤;硫細菌也能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且轉化方式與綠色植物光合作用不同。(2021 杭州)氮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也是構成生物體的必要元素之一。但是,空氣中游離態(tài)的氮不能直接被大多數(shù)生物所利用,必須經過變化,并與其他成分形成化合物(如氨或銨鹽等),才能被植物利用。如圖是自然界氮循環(huán)的示意圖。請回答:(1)一株綠色植物的幼苗(如小麥),在生長過程中缺氮,其最可能出現(xiàn)的癥狀是 。A.莖稈細小、易倒伏,葉有褐斑B.生長矮小,葉色發(fā)黃C.生長緩慢,葉色暗綠帶紅D.只開花不結果(2)工業(yè)上常用空氣冷凍分離法來獲得氮氣(即由液態(tài)空氣分餾來獲得氮氣),這種方法制氮氣的原理是利用了氮氣與氧氣哪一物理性質的差異? 。(3)實驗室制備少量氮氣的方法很多。例如,可由亞硝酸銨來制取氮氣,其反應如下:NH4NO2N2↑+2H2O,該反應是屬于 反應。(選填”化合”、“分解”、“置換”或“復分解”)(4)空氣中的N2轉化為NH3的過程中,N元素的化合價由0價轉變?yōu)? 價。(5)有人認為:人類可以通過人工固氮,大量合成氮化肥并施用于農作物,這將有助于人類糧食增產,但也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你是否認同他的觀點并闡述理由 。【解答】解:(1)氮肥促進葉色濃綠,缺氮會生長矮小,葉色發(fā)黃;(2)工業(yè)制取氮氣的原理:利用液態(tài)氮的沸點比液態(tài)氧的沸點低,進行混合物的分離,所以制氮氣的原理是利用了氮氣與氧氣沸點不同;(3)反應物是一種,生成物是兩種,屬于分解反應;(4)N2中氮元素是零價,NH3中氮元素化合價是﹣3價;(5)不認同,因為人工固氮可以為農田提供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類糧食增產,只要我們合理控制化肥的使用量,一般不會造成土壤板結,水體富營養(yǎng)化污染等環(huán)境問題。(或認同,因為人工固氮為農田提供了更多的氮肥,有利于人類糧食增產。但大量使用合成含氮化肥并施用于農作物,將會導致土壤板結;若土壤中N元素超標,被雨淋溶后,易導致水體的富營養(yǎng)化污染等一系列環(huán)境問題)。考法05 科學技術類(2021 紹興)2021年3月,中央財經會議明確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tài)文明建設整體布局,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通過二氧化碳去除手段來抵消掉這部分碳排放,達到“凈零排放”的目的。(1)二氧化碳是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根據(jù)圖甲回答支持這一結論的信息是: 。(2)科學家已經研究出多種方式來實現(xiàn)二氧化碳的轉化。①浙江大學研發(fā)的“二氧化碳煙氣微藻減排技術”,利用微型藻類吸收二氧化碳實現(xiàn)固碳。微型藻類是 (選填“真核”或“原核”)生物,該技術的本質是利用微藻的 作用實現(xiàn)固碳。②固碳的另一種方法是將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巖中,最終與巖石中的礦物質作用形成固態(tài)的石頭碳酸鹽。這種固碳方式屬于 變化(選填“物理”或“化學”)。③我國研發(fā)的“液態(tài)太陽燃料合成技術”(乙),甲醇(CH3OH)等液體燃料被形象地稱為“液態(tài)陽光”。甲醇制取過程中能量轉化是太陽能→電能→ 能。甲醇合成時,若碳元素全部來自于二氧化碳,則制取10噸甲醇需要消耗二氧化碳 噸。(二氧化碳轉化成甲醇的方程式為:CO2+3H2CH3OH+H2O)(3)交通領域的“以電代油”可以來實現(xiàn)“減碳”目標。圖丙為某純電動汽車與某燃油汽車的相關數(shù)據(jù),請回答:①與燃油汽車相比,純電動汽車每行駛100km會向空氣減少排放 kg的二氧化碳。(ρ汽油=0.7×103kg/m3,結果精確到0.1)②從獲取電能的各種方式看,相對于燃煤發(fā)電,符合“減碳”理念的是 發(fā)電。【解答】解:(1)圖甲中顯示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時,大氣溫度也在升高,可以說明二氧化碳是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2)①藻類具有成形的細胞核,屬于真核生物:微藻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吸收氧化碳;②二氧化碳加水與礦物質作用形成碳酸鹽,有新物質的生成,因此該過程屬于化學變化;③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生成甲醇,其中涉及的能量轉化是把太陽能最終轉化為甲醇中的化學能儲存:設消耗CO2質量為xCO2+3H2CH3OH+H2O44 32x 10tx=13.75t;(3)①由圖可知,電動車每行駛100km會釋放20×0.785kg=15.7kgCO2;而燃油車每行駛100km會釋放10×10﹣3m3×0.7×10kg/m×3.857=26.99kgCO2,則少釋放CO226.99kg﹣15.7kg=11.299kg≈11.3kg;②符合“減碳”的理念,則說明新的發(fā)電方式沒有產生二氧化碳,如光伏發(fā)電、水力發(fā)電、風力發(fā)電、地熱能發(fā)電等等:考法06 跨學科綜合類(2023 衢州)2060年前我國要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其中碳減排、碳封存是實現(xiàn)碳中和的主要途徑。(1)人們常說“電動汽車比燃油車環(huán)保”,為了探明電動和燃油兩種汽車的碳排放量,科學家對A品牌某款電動汽車和B品牌某款燃油汽車進行四個維度的對比,相關信息如下表。對比維度 電動汽車 燃油車汽車生產及回收 每生產和回收一輛共排放約20.5噸碳(其中生產和回收鋰電池組約占一半的碳排放) 每生產和回收一輛共排放約10.1噸碳能源生成 使用綠色能源為其供電,年均消耗的電能相當于排放約0.7噸碳 動力來自化石燃料的燃燒,年均排放約3.3噸碳使用維護 一年保養(yǎng)維護排放約0.15噸碳 一年保養(yǎng)維護排放約0.15噸碳電池使用年限 鋰電池組平均壽命8年 /根據(jù)以上信息,從碳排放的角度來看,你是否贊同“電動汽車比燃油車環(huán)保”這個觀點,并說明理由。(2)該電動汽車勻速通過高速公路上一段3km的平直路段,用時0.03h,消耗的電能為2.25×106J。請計算:①汽車行駛的速度。②若消耗電能的80%用于驅動汽車前進,汽車在該路段行駛時受到的阻力。(3)全球排放的CO2,大約有30%~40%被海洋吸收,導致海水酸化。捕獲海水中的CO2比捕獲空氣中的成本更低,科學家計劃從海水中捕獲CO2,收集后壓縮成液態(tài),再注入海底廢棄的油田封存。①封存CO2能有效減緩 效應。②為實現(xiàn)碳中和目標,我們應該如何踐行低碳生活 。A.天天使用一次性筷子B.節(jié)約紙張,節(jié)約用水用電C.減少或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D.走路、騎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學放學【解答】解:(1)贊同,燃油車和電動汽車按照8年的使用年限來計算,電動汽車排放的碳為20.5t+0.7t×8+0.15t×8=27.3t;燃油車排放的碳為10.1t+3.3t×8+0.15t×8=37.7t;電動汽車的碳排放量低于燃油車的碳排放量。(2)①汽車行駛的速度為:27.8m/s;②若消耗電能的80%用于驅動汽車前進,汽車在該路段行駛時的牽引力為:600N;因為汽車勻速行駛時,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有:f=F=600N。(3)①封存CO2能有效減緩溫室效應;②A.天天使用一次性筷子,增加木材的使用,不利于低碳生活,故A不符合題意;B.節(jié)約紙張,節(jié)約用水用電,有利于低碳生活,故B符合題意;C.減少或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有利于低碳生活,故C符合題意;D.走路、騎車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學放學,有利于低碳生活,故D符合題意。故選:BCD。知識點一 生活現(xiàn)象分析類1、仔細審題:明確題目描述的生活現(xiàn)象,抓住關鍵信息,如現(xiàn)象發(fā)生的條件、表現(xiàn)形式等。2、知識聯(lián)想:思考該現(xiàn)象可能涉及的科學學科知識,從物理、化學、生物等不同角度進行分析。例如,看到鐵生銹的現(xiàn)象,要聯(lián)想到化學中的金屬腐蝕原理、鐵與氧氣和水的反應等知識。3、規(guī)范作答:運用科學術語,按照邏輯順序清晰地闡述現(xiàn)象背后的科學原理。知識點二 實驗探究類1、明確目的原理:仔細閱讀題目,確定實驗的目的是什么,以及所依據(jù)的科學原理,這是解題的基礎。比如在探究 “植物的光合作用” 實驗中,要清楚光合作用的條件、原料和產物等原理。2、分析實驗步驟:關注實驗的變量控制、操作順序、實驗器材的使用等。思考每個步驟的作用和意義,判斷是否存在不合理之處。對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設置要清晰辨別,明確自變量和因變量。3、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學會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如計算平均值、繪制圖表等,通過數(shù)據(jù)找出規(guī)律和趨勢,得出合理的實驗結論。同時,要考慮數(shù)據(jù)的誤差來源,對實驗結果進行合理的評估。知識點三 工程技術應用類1、提取關鍵信息:從題目中提取與工程技術相關的關鍵數(shù)據(jù)、條件和要求,如工程的設計參數(shù)、技術指標等。2、建立物理或化學模型:將實際的工程技術問題轉化為熟悉的科學模型,例如將建筑結構問題轉化為力學模型,將化工生產過程轉化為化學反應流程模型。3、綜合運用知識求解:運用相關學科的公式、定理等知識,進行計算和推理,得出工程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或結果。知識點四 生態(tài)環(huán)境類1、構建生態(tài)系統(tǒng)框架:在腦海中構建出題目所涉及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整體框架,明確各個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之間的關系。2、多學科知識融合運用:從生物角度分析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生物之間的相互關系;從化學角度考慮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中的化學反應;從地理角度分析環(huán)境因素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等。3、關注環(huán)境問題與保護措施:思考生態(tài)環(huán)境面臨的問題及相應的保護措施,結合科學知識闡述其原理和意義。知識點五 科技熱點類1、積累科技知識:平時關注科技新聞和熱點事件,了解相關的科學背景和基本原理,拓寬知識面。2、剖析熱點本質:將復雜的科技熱點問題進行分解,找出其核心的科學知識點,與所學的物理、化學、生物等知識建立聯(lián)系。例如,對于人工智能中的圖像識別技術,可聯(lián)想到光學成像、計算機算法等知識。3、理性分析與評價:運用科學思維對科技熱點的影響、發(fā)展趨勢等進行分析和評價,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要注意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如社會效益、環(huán)境影響等。知識點六 跨學科綜合計算類1、梳理知識脈絡:明確題目中涉及的不同學科的知識點,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如在計算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時,需要同時運用化學中的熱化學方程式和物理中的能量守恒定律。2、建立計算模型:根據(jù)題目條件,建立合適的數(shù)學計算模型,將科學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確定已知量和未知量,選擇正確的公式和方法進行計算。3、檢查計算結果:計算完成后,要對結果進行檢查,看是否符合實際情況和科學原理,單位是否正確等。(2024 紹興模擬)隨著全球氣候和環(huán)境污染的日益嚴重,以氫能、核聚變等新能源,以及智能電網、碳捕獲等綠色技術將成為應對這些問題的重要手段。(1)綠電制綠氫是一種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氫氣的技術。比如:太陽能光解水,該方法是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并通過電解水產生氫氣,最終轉化為 能。(2)核聚變技術在未來可能成為一種重要的能源來源。下圖表示核聚變過程的是 (選填“甲”或“乙”)。(3)下圖是工業(yè)生產中“碳捕集與封存”的一種方式,其流程如下:(部分反應條件和物質未標出)①自然界中往往通過 來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維持大氣的碳—氧平衡;②綠色技術往往具有節(jié)能減排、循環(huán)利用等特點。請根據(jù)流程圖分析,在以上過程中能夠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有 (至少寫出兩種);③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踐行“低碳生活”理念 (寫一條即可);④試分析計算若捕集到110噸二氧化碳,理論上可以合成甲醇(CH3OH) 噸。【解答】解:(1)綠電制綠氫是一種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氫氣的技術。比如:太陽能光解水,該方法是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光能轉化為電能,并通過電解水產生氫氣,最終轉化為化學能;(2)核聚變是指由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條件下(如超高溫和高壓),發(fā)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隨著巨大的能量釋放的一種核反應形式,特點為“二合一”,故選乙;(3)①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因此自然界中往往通過光合作用來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維持大氣的碳—氧平衡;②綠色技術往往具有節(jié)能減排、循環(huán)利用等特點,根據(jù)流程圖可知,在以上過程中能夠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有氫氧化鈉、氧化鈣等;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采用騎自行車出行、節(jié)約用紙等措施踐行“低碳生活”理念;④設合成甲醇的質量為x,CO2+3H2CH3OH+H2O44 32110t x,x=80t。(2024 西湖區(qū)校級二模)在“同呼吸,共奮斗”的公民行為準則下,我國大氣污染防治產生了初步成效。在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公布的2023年1~12月全國環(huán)境空氣質量狀況中,全國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yōu)良天數(shù)比例為85.5%,同期上升3.5個百分點。空氣質量指數(shù)是用來表示空氣污染程度的簡單指標,目前計入空氣污染物指數(shù)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空氣污染指數(shù) 空氣質量指數(shù)級別 空氣質量指數(shù)類別0~50 Ⅰ 優(yōu)51~100 Ⅱ 良101~150 Ⅲ 輕度污染151~200 Ⅳ 中度污染201~300 Ⅴ 重度污染>300 Ⅵ 嚴重污染(1)杭州某日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為109,根據(jù)表格可以判斷當天的空氣質量狀況是 。(2)PM2.5是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可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氣體交換,引發(fā)哮喘、支氣管炎等。這些顆粒甚至可以進入血液,引發(fā)心血管疾病,屬于 (選填“傳染性”或“非傳染性”)疾病。(3)大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增多是造成 的主要原因,寫出使用精密pH試紙(精度能達到0.1)測量雨水酸堿度的操作。 。(4)利用科技手段能有效減少汽車尾氣污染,如圖所示是某種汽車尾氣處理裝置中發(fā)生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請寫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有人認為,電動汽車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燃油車相比可以忽略不計!你是否支持這種觀點,請說出理由: 。【解答】解:(1)杭州某日的空氣污染指數(shù)為109,根據(jù)表格可以判斷當天的空氣質量狀況是輕度污染。(2)PM2.5是粒徑在2.5微米以下的細顆粒物,可以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氣體交換,引發(fā)哮喘、支氣管炎等。這些顆粒甚至可以進入血液,引發(fā)心血管疾病,屬于非傳染性疾病。(3)大氣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增多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使用精密pH試紙(精度能達到0.1)測量雨水酸堿度的操作是: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雨水樣品涂在精密pH試紙上,再與標準比色卡對照。(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NH3+6NO5N2+6H2O。對于電動汽車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燃油車相比可以忽略不計這種觀點,支持,電動汽車行駛中不產生任何尾氣,能有效減少燃油車排放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2024 江干區(qū)校級三模)請閱讀下面的文章,并據(jù)此回答問題:科學家在研究大氣中CO2的濃度變化會對地球的平均氣溫造成什么影響的問題時,采用的研究途徑之一是:研究古氣候大氣中CO2的濃度變化和當時大氣平均溫度的變化關系。(1)有種方法是測量淺海貝類化石中硼、鈣元素含量的比例。因為這個比例高低和這些貝類生長時的海水酸堿度有關,而海水酸堿度又和大氣中CO2的濃度有關。”將得到的有關數(shù)據(jù)和通過其它研究途徑得到的同時期大氣平均溫度對比,即可得到同時期大氣平均溫度與大氣中CO2的濃度的對應關系。海水酸堿度和大氣中CO2的濃度有關的科學原理是 。請在坐標圖中,標出坐標物的含義,并大致表示大氣中CO2的濃度對海水酸堿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堿性)的影響關系。(2)科學家也通過另外途徑研究古氣候時CO2的濃度變化與當時大氣平均溫度的關系。如比較古代植物葉片化石及近現(xiàn)代植物標本,發(fā)現(xiàn)很多地區(qū)較多同種近現(xiàn)代植物葉片單位面積上氣孔數(shù)目減少。從植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考慮,造成這種變化的可能原因是: (請寫出1種)。(3)在生物圖中,你認為當前影響大氣中CO2濃度變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 (請寫出1點)。【解答】解:(1)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越高,溶于水生成的碳酸就越多,海水的pH就越低;大氣中CO2的濃度對海水酸堿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堿性)的影響關系如圖:;(2)較多同種近現(xiàn)代植物葉片單位面積上氣孔數(shù)目減少,可能是因為環(huán)境溫度升高,葉片單位面積上氣孔數(shù)目較少的植物蒸騰作用弱,更適應這種環(huán)境;可能是環(huán)境干旱,葉片單位面積上氣孔數(shù)目較少的植物蒸騰作用弱,更適應這種環(huán)境;可能是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氣溫升高,葉片單位面積上氣孔數(shù)目較少的植物蒸騰作用弱,更適應這種環(huán)境;(3)化石燃料的燃燒釋放大量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這是當前影響大氣中CO2濃度變化的主要直接因素。(2024 玉環(huán)市模擬)如圖甲所示為一款家用電動車,圖乙是某型號剪式千斤頂?shù)慕Y構示意圖。更換汽車輪胎時,將底部支撐臺置于水平地面,保持千斤頂豎直,將頂升置于汽車車身下,用手搖動扳手使扳手繞O點不斷旋轉,帶動絲桿轉動。通過杠桿水平拉動左端鉸鏈,使支架向內收縮,頂升升高,從而將汽車車身頂起,絲桿上刻有梯形扣,圖丙是梯形扣的實物圖。(1)從手機APP上可以看到車輛的主要信息,手機和車輛是通過 傳遞信息的,該車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 。(2)該型號的剪式千斤頂是由一些簡單機械組合而成的,在頂起車身的過程中,絲桿上的梯形扣屬于下列簡單機械中的 。A.滑輪 B.滑輪組C.杠桿 D.斜面(3)現(xiàn)使用該剪式千斤頂更換輪胎,頂起汽車車身后,若頂升受到車身豎直向下的壓力大小始終為10000牛,且等于頂升對車身的支持力,千斤頂自身重量忽略不計。頂起汽車車身后,為了方便更換輪胎,需要繼續(xù)搖動扳手,使頂升繼續(xù)升高一段距離,若人搖動扳手使頂升在1分鐘內升高12厘米,用千斤頂頂起車身時的機械效率為80%,則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大?【解答】解:(1)由于電磁波可以傳遞信息,所以手機和車輛是通過電磁波傳遞信息的;電動機是根據(jù)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的原理工作的;(2)絲桿上的梯形扣是變形的斜面,可以達到省力的目的,故選D;(3)由題意可知頂升對車身的支持力F支=F壓=10000N,且人搖動扳手使頂升在1min內升高12cm=0.12m,則千斤頂對車做的有用功:W有用=F支h=10000N×0.12m=1200J,由η100%可得,人做的總功:W總1500J,人做功的功率:P25W。答:(1)電磁波;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2)D;(3)人做功的功率是25W。(2024 上城區(qū)二模)資料一:“楊花柳絮隨風舞,雨生百谷夏將至。”谷雨時節(jié)柳絮滿天,一些人因此患上過敏性鼻炎,出現(xiàn)打噴嚏、流涕、鼻塞等癥狀,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和健康。氯雷他定(分子式為C22H23ClN2O2,其式量為382.5)可治療過敏性鼻炎,其顆粒說明書如圖1。資料二:2024年4月17日,話題“氯雷他定”沖上微博熱搜,醫(yī)生提醒:長時間服用建議遵醫(yī)囑。小金查閱相關文獻發(fā)現(xiàn),藥物A(氯雷他定顆粒)與藥物B(布地奈德鼻噴劑)均為治療過敏性鼻炎常用藥物。研究人員通過臨床試驗,探究聯(lián)合使用藥物A和藥物B是否能提高對過敏性鼻炎的治療效果,結果如圖2所示。(1)今年4月19日正是谷雨時節(jié),這天太陽直射點位于 (選填“南”或“北”)半球。(2)過敏性鼻炎是由于人體抵抗抗原侵入的反應 (選填“過強”或“過弱”)而引發(fā)的免疫功能失調。(3)從氯雷他定說明書上的標識可知,該藥在分類上屬于 (選填“處方藥”或“非處方藥”)。(4)小明患有過敏性鼻炎,若服用兩包氯雷他定顆粒,其中含有氧元素的質量為 mg(保留兩位小數(shù));若使用鼻噴劑噴鼻后發(fā)現(xiàn)嘴巴中出現(xiàn)藥味,主要原因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有共同的器官為 。A.咽 B.喉 C.食管 D.氣管(5)若你是一位臨床醫(yī)生,請結合圖2給患有過敏性鼻炎的小明開一個合適的處方: 。【解答】解:(1)今年4月19日正是谷雨時節(jié),這天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2)當人體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過強時,在過敏原(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如某些食物、藥物)的刺激下,人體就會發(fā)生過敏反應;過敏性鼻炎是由于人體抵抗抗原侵入的反應過強而引發(fā)的免疫功能失調;(3)非處方藥是不需要醫(yī)師處方,即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品;從氯雷他定說明書上的標識可知,該藥在分類上屬于非處方藥;(4)小明患有過敏性鼻炎,若服用兩包氯雷他定顆粒,其中含有氧元素的質量為2×5mg100%≈0.84mg;呼吸系統(tǒng)包括呼吸道和肺兩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是呼吸的通道。消化道有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可見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通道,故選:A。(5)若我是一位臨床醫(yī)生,給患有過敏性鼻炎的小明開一個合適的處方是聯(lián)合使用氯雷他定顆粒與布地奈德鼻噴劑。(2024 義烏市校級三模)目前杭州垃圾發(fā)電有三張“大嘴”,杭州錦江環(huán)保能源有限公司“胃口”最大,可日吞800噸垃圾,日發(fā)電43萬千瓦時;杭州生活垃圾焚燒發(fā)電廠潛力最大,現(xiàn)在日吞垃圾600噸,日發(fā)電量10萬千瓦時;杭州余杭錦江環(huán)保能源有限公司日吞垃圾200噸,日發(fā)電14萬千瓦時。這意味著目前杭州每年3000多噸城市生活垃圾有一半被垃圾發(fā)電“吞吃”。據(jù)悉剩下的垃圾則全部拉到天子嶺垃圾填埋場進行填埋,并通過填埋產生的沼氣進行發(fā)電。填埋是目前全球垃圾處理的主要方式,傳統(tǒng)的垃圾處理方式是將垃圾集中填埋,讓其自行發(fā)酵。在發(fā)酵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廢氣,易造成常規(guī)污染。請利用所學科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垃圾焚燒發(fā)電時能量轉化情況是:化學能→ → →電能。(2)若垃圾焚燒發(fā)電時的總效率為η,焚燒m噸垃圾發(fā)電w千瓦時,則生活垃圾的平均熱值約為 J/kg。(3)制沼氣時離不開甲烷細菌,它的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厭氧型,它與酵母菌在細胞結構上最大的區(qū)別是 。(4)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來看。處理城市生活垃圾屬于 。【解答】解:(1)利用焚燒垃圾放出的熱量進行發(fā)電的過程中,垃圾具有化學能,燃燒時,化學能轉化為內能,高溫蒸汽推動汽輪機轉動,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然后機械能轉化為電能;(2)發(fā)電量:W電=w千瓦時=3.6×106×wJ,由η可知,焚燒垃圾產生的熱量:ηQ放=W電,生活垃圾的平均熱值:qJ/kg;(3)甲烷細菌是細菌,酵母菌是真菌,兩者的區(qū)別是細菌和真菌的區(qū)別,所以甲烷細菌無成型細胞核,酵母菌有成型細胞核;(4)預防傳染病的措施有;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人群;處理城市生活垃圾是防止通過生活垃圾使致病微生物感染人群,所以屬于切斷傳播途徑的方式來預防傳染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題型七 學科綜合題(學生版).docx 題型七 學科綜合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