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科學試題1.(2024八上·浙江期中)大河斷流指某河段在某時間內水源枯竭、河床干涸的現象。水循環中與出現這種現象相關的環節是( ?。?br/>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知識點】水循環【解析】【分析】水汽輸送能將讓陸地水得出補充?!窘獯稹扛鶕D示可以看出,①代表的是降水,②代表的是蒸發,③代表的是水汽輸送,④代表的是植物蒸騰;⑤代表的是地表徑流,⑥代表的是地下徑流。根據水循環和水平衡原理,如果該地區降水減少,造成大河斷流,其原因是③水汽輸送和①大氣降水較少引起的,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br/>A.傾倒液體 B.滴加液體C.用紙槽取用粉末 D.過濾泥水【答案】C【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傾倒液體時,標簽朝向手心持瓶的目的是防止標簽被腐蝕?!窘獯稹緼、傾倒液體時,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標簽朝向手心持瓶,瓶口緊靠試管口緩緩倒入液體,故A錯誤;B、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應垂懸于試管口上方,不能將膠頭滴管伸進試管內,故B錯誤;C、用紙槽取用粉末,先將試管橫放,再將盛有粉末的試管送到試管底部,故C正確;D、過濾時,應使用玻璃棒引流,圖中缺少玻璃棒,且漏斗下端要緊靠燒杯內壁,故D錯誤。故答案為:C。3.(2024八上·浙江期中)現代生活中的飲品各式各樣,下列幾種常見的飲料中,屬于溶液的是( )A.果粒橙 B.牛奶C.雪碧 D.豆漿【答案】C【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解析】【分析】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懸濁液指的是固體小顆粒分散在液體中,乳濁液指的是小液滴分散在液體中?!窘獯稹緼、果粒橙不均一、不穩定,屬于懸濁液,故A錯誤;B、牛奶不均一、不穩定,屬于乳濁液,故B錯誤;C、雪碧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C正確;D、豆漿不均一、不穩定,屬于懸濁液,故D錯誤。故答案為:C。4.(2024八上·浙江期中)2022年1月17日,我國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首先要經過大氣層的( ?。?br/>A.對流層 B.平流層 C.中間層 D.暖層【答案】A【知識點】大氣的分層【解析】【分析】大氣自下而上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外層?!窘獯稹扛鶕髿庠诖怪狈较蛏系臏囟?、密度及運動狀況的差異,可以將大氣層隨高度自下而上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首先要經過大氣層的對流層,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5.(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所示圖片都有“吸住”的現象,其中的原理與大氣壓無關的是( ?。?br/>A. 覆杯實驗B. 塑料吸盤掛物鉤C.火罐吸在皮膚上D. 磁鐵吸引大頭針【答案】D【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解析】【分析】覆杯實驗中將紙片轉至不同方向,紙片也不掉落,說明各個方向都存在大氣壓。能被磁鐵吸引的物質為:鐵、鈷、鎳?!窘獯稹緼、覆杯實驗中,紙片受到向上的大氣壓強,因此紙片和水不會落下來,故A不合題意;B、塑料吸盤掛物鉤,吸盤內的氣壓小于外面的大氣壓強,于是大氣對吸盤產生壓力,故B不合題意;C、火罐吸在皮膚上,火罐內的氣壓小于外面的大氣壓強,于是大氣對火罐產生壓力,故C不合題意;D、磁鐵吸引大頭針,是因為磁鐵有磁性,與大氣壓強無關,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6.(2024八上·浙江期中)以下詞語中,描述氣候特征的是( ?。?br/>A.冬雨夏干 B.陰轉多云 C.和風細雨 D.電閃雷鳴【答案】A【知識點】氣候的概念;天氣與氣候的區別與聯系【解析】【分析】氣候指的是某一地區長時間內的天氣特征?!窘獯稹慷晗母杀硎镜氖悄硞€地方常年冬天雨水、夏天干燥的天氣狀況,具有相對穩定性,屬于氣候特征,A符合題意。陰轉多云、和風細雨和電閃雷鳴表示的是某個地方短時間的陰晴、風雨和雷電的情況,屬于天氣特征,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7.(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是茶水分離飄逸杯示意圖,按壓茶杯按鈕,只有茶水從隔離層縫隙間流出。飄逸杯的這種功能類似于物質分離方法中的( ?。?br/>A.沉淀法 B.結晶法 C.蒸餾法 D.過濾法【答案】D【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解析】【分析】過濾用于分離不互溶的固體和液體。【解答】茶水分離飄逸杯示意圖,按壓茶杯按鈕,只有茶水從隔離層縫隙間流出,將液體與難溶性固體進行了分離,類似于物質分離方法中的過濾。故答案為:D。8.(2024八上·浙江期中)拉薩和成都大致在同一個緯度上,但兩地氣溫差異很大,主要原因是( ?。?br/>A.海陸因素 B.地形因素 C.緯度因素 D.季風因素【答案】B【知識點】影響氣候的因素【解析】【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有:緯度、海陸位置、地形、季風等?!窘獯稹康匦问怯绊憵鉁氐幕疽蛩?,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由圖可知,圖中拉薩海拔要比成都高很多,所以拉薩的氣溫比成都低很多,這說明了地形對氣溫的影響,B正確,與海陸因素、緯度因素及季風因素關系不大,ACD錯誤。故答案為:B。9.(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列物體中,沒有受到浮力的是( )A.太空中的“嫦娥五號”B.下潛的“核潛艇”C.航行的航母D.上升的飛艇【答案】A【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解析】【分析】浮力指的是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液體或氣體的壓力差。【解答】A、太空中的“嫦娥五號”處于失重狀態,太空中沒有空氣,故遨游的“嫦娥五號”不受到浮力,故A符合題意;B、下潛的“核潛艇”,浸沒在水中,仍然受到水的浮力,故B不符合題意;C、航行的航母“山東艦”,能浮在海水面上,因為航母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C不符合題意;D、上升的飛艇,因為浸沒在空氣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所以飛艇會上浮,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0.(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甲,杯中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將熄滅;若將一張紙插入杯中,如圖乙,發現蠟燭將一直燃燒下去。這是由于圖乙杯中的空氣會發生對流,下列各圖表示空氣流動的方向,其中符合事實的是( )A. B. C. D.【答案】B【知識點】大氣的溫度【解析】【分析】根據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進行判斷。【解答】如圖乙,紙左側有燃燒的蠟燭,其周圍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右側的空氣流過來補充,氣壓低,則右側的煙向下流,從而使空氣形成對流,蠟燭便可燃燒,故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11.(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是某品牌“一搖冰”功能飲料,該飲料罐在夏天能制冷,罐底中的固體是( )A.氫氧化鈉 B.氯化鈉 C.硝酸銨 D.蔗糖【答案】C【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解析】【分析】飲料罐能制冷,即罐中固體與水接觸吸收熱量。【解答】A、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溫度升高,故A不符合題意;B、氯化鈉溶于水,溫度幾乎不變,故B不符合題意C、硝酸銨溶于水吸收熱量,溫度降低,故C符合題意;D、蔗糖溶于水,溫度幾乎不變,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2.(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兩個實驗的目的均是探究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實驗一 實驗二A.實驗一研究的變量是溫度B.實驗一可以得到溫度會影響硝酸鉀的溶解性C.實驗二目的是探究溶劑種類對物質溶解性的影響D.實驗二中氯化鈉的顆粒大小必須相同【答案】D【知識點】控制變量法;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解析】【分析】物質的溶解性與溶質和溶劑的種類以及溫度有關?!窘獯稹緼、加熱前試管的底部有未溶解的硝酸鉀晶體,通過加熱來觀察試管底部的硝酸鉀是否溶解,所以實驗一研究的變量是溫度對硝酸鉀溶解性的影響,故A不符合題意;B、 加熱前試管的底部有未溶解的硝酸鉀晶體,通過加熱來觀察試管底部的硝酸鉀是否溶解,可以觀察到加熱之后,試管底部的硝酸鉀溶解消失,說明溫度對硝酸鉀的溶解性有影響,故B不符合題意;C、由圖可知,實驗二中兩支試管中所放的溶劑種類分別是水和酒精,加入的溶質都是氯化鈉,所以實驗二的目的是為了比較氯化鈉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也就是要探究溶劑的種類對氯化鈉溶解性的影響,故C不符合題意。D、 溶解性指的是難溶、易溶、微溶、可溶等描述性的詞語,氯化鈉的顆粒大小只會影響氯化鈉在溶劑中的溶解速率,不會改變溶解性,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3.(2024八上·浙江期中)小明在實驗室中模擬海水曬鹽的過程,下列各燒杯的溶液中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答案】C【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解析】【分析】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晶體,那么無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反之,溶液肯定飽和。【解答】根據圖片可知,甲和乙中都沒有未溶的晶體出現,那么二者是否飽和無法判斷。丙燒杯中有固體析出,說明燒杯內溶液肯定是飽和溶液。丁燒杯中的溶液是將丙燒杯中混合物過濾所得溶液,組成與丙相同,所以也是飽和溶液。故選C。14.(2024八上·浙江期中)在高臺跳水比賽中,??吹竭\動員高高跳起在空中完成各項動作后躍入水中,然后在水面下游過一段距離后再露出水面游向池邊。下列圖象中能粗略反應運動員從跳起到躍入水中再游向池邊這段時間內所受水的浮力大小的圖象是( ?。?br/>A. B.C. D.【答案】C【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浮力指的是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或氣體的壓力差,根據F浮=ρgV排判斷浮力大小變化,等物體浸沒后,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則浮力不變,據此判斷正確的圖像?!窘獯稹窟\動員高高跳起在空中完成各項動作后躍入水中之前沒有受到水的浮力;在運動員開始接觸水面到全部沒入水中之前,排開水的體積不斷變大,根據F浮=ρgV排可知,受到水的浮力不斷變大;在運動員在水面下游過一段距離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F浮=ρgV排可知,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不變;在運動員露出水面游向池邊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不斷變小,根據F浮=ρgV排可知,受到水的浮力不斷變小。綜上分析可知,只有C圖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5.(2024八上·浙江期中)在實驗室中,常用到以下方法:①蒸發溶劑、②冷卻熱飽和溶液、③溶解過濾、④蒸餾。將食鹽水中的食鹽分離出來可以用 ,將酒精溶液中的酒精和水分離出來可以用 。 (用序號填空)【答案】①;④【知識點】結晶的概念與方法;蒸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解析】【分析】過濾是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結晶方法分為蒸發結晶和降溫結晶兩種,蒸發結晶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可溶性物質;蒸餾是通過加熱汽化的方法而將物質分離的一種方法。【解答】食鹽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將食鹽水中的食鹽分離出來,可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故選①。分離水和酒精,可利用水和酒精沸點的不同,采用蒸餾的方法進行分離,故選④。16.(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所示,是大氣溫度垂直分布圖,請你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A層與人類生活生產關系最為密切,這一層最顯著的特點是 。(2)B層的大氣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 。【答案】(1)有強烈的對流運動(有強烈的對流運現象)(2)升高【知識點】大氣的溫度;大氣的分層【解析】【分析】(1)A在最下層,為對流層,最顯著的特點是有強烈的對流運動。(2)大氣分層的依據是大氣溫度在豎直高度上的變化,對流層高度越高,溫度越低,平流層高度越高,溫度越高?!窘獯稹浚?)讀圖可知,A為對流層,B為平流層,C為中間層,A層與人類生活生產關系最為密切,這一層最顯著的特點是氣溫隨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有強烈的對流現象。(2)據所學知識及讀圖可知,B平流層的大氣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平流層有利于飛機高空飛行。(1)讀圖可知,A為對流層,B為平流層,C為中間層,A層與人類生活生產關系最為密切,這一層最顯著的特點是氣溫隨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有強烈的對流現象。(2)據所學知識及讀圖可知,B平流層的大氣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平流層有利于飛機高空飛行。17.(2024八上·浙江期中)小明查閱了某天溫州的天氣預報(如圖)。(1)當天最高氣溫出現時間約為 。(2)當天的風吹來的方向是 。【答案】(1)午后2時(14時)(2)東【知識點】風;天氣預報與天氣圖【解析】【分析】(1)一天中最低溫度出現在日出前后。(2)根據風向指的是風吹來的方向判斷當天風吹來的方向,測量風向的儀器為風向標?!窘獯稹浚?)根據圖示可知,當天最高氣溫為9℃。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在午后2時(14時)。(2)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根據圖中所示可知當天吹東風,所以風吹來的方向是東。(1)根據圖示可知,當天最高氣溫為9℃。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在午后2時(14時)。(2)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根據圖中所示可知當天吹北風,所以風吹來的方向是北。18.(2024八上·浙江期中)在研究水的組成時,某興趣小組開展水電解的實驗,測定兩管逸出氣體的體積,記錄如上表,請回答:時間 體積/mL 1 2 3 4 5 6 7 8連電源負極的管(A)中氣體 6 12 20 29 39 49 59 69連電源正極的管(B)中氣體 2 4 7 11 16 21 26 31(1)在水電解的過程中,A玻璃管內的氣體檢驗時產生的現象是 。(2)若裝置密閉性良好、讀數正確,實驗中發現:測得兩種氣體體積比仍然存在偏差。小明查閱資料發現產生這種偏差的原因跟氣體的溶解性大小有關,請根據表中數據,比較氫氣和氧氣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并說明判斷依據?!? 。【答案】(1)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2)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氫氣大【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1)氫氣和氧氣體積比為2:1,可知A中氣體為氫氣,B中氣體為氧氣,氧氣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氫氣可燃。(2)由表中數據可知,實際測得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大于2:1,說明氧氣偏少,氧氣溶解在水中的量更多?!窘獯稹浚?)由圖可知,A玻璃管連接電源的負極,生成的氣體為氫氣,氫氣具有可燃性,能夠燃燒,檢驗A玻璃管內的氣體時,將燃著的木條伸到A玻璃管尖嘴處,打開活塞,然后移走燃著的木條,觀察到的現象是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故填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2)由圖可知,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大于2:1,原因可能是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氫氣大,即溶解的氧氣多一些,剩余的氧氣較少,使得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大于2:1,故填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氫氣大。(1)由圖可知,A玻璃管連接電源的負極,生成的氣體為氫氣,氫氣具有可燃性,能夠燃燒,檢驗A玻璃管內的氣體時,將燃著的木條伸到A玻璃管尖嘴處,打開活塞,然后移走燃著的木條,觀察到的現象是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故填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2)由圖可知,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大于2:1,原因可能是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氫氣大,即溶解的氧氣多一些,剩余的氧氣較少,使得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大于2:1,故填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氫氣大。19.(2024八上·浙江期中)科學實驗的創新和改進有助于提高實驗的準確性和拓寬思維,科學興趣小組嘗試將學過的課本實驗進行了改進,以下是他們小組合作的實驗過程: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1)實驗一:將礦泉水瓶底部切除,乒乓球上粘一根細線,用瓶蓋旋緊固定在A點,如圖甲;將礦泉水瓶傾斜,如圖乙。請在答題紙上畫出圖乙中小球和細線在礦泉水中的位置 。(2)實驗二:如圖為模擬潛水艇原理的模型實驗,當注射器向試管內推入空氣時,潛水艇將如何運動? 。(3)實驗三:吹風機在工作時,吹風口能“吸”住氣球,利用了 原理。【答案】(1)(2)上浮(3)氣球上方流速大,壓強小【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小球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2)由沉浮條件可知,當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將上浮,最終漂浮,此時浮力等于重力;浮力等于重力時,物體處于漂浮或懸浮狀態;當浮力小于重力時,物體將下沉。(3)利用流體流速大,壓強小進行分析。【解答】(1)浮力產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存在壓力差,故浮力方向是豎直向上,故圖乙中小球和細線在礦泉水中的位置如圖所示:(2)試管的體積一定,所以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一定,根據阿基米德可知,浮力一定。當注射器向試管內推入空氣時,試管內的部分水通過排水管被排出,重力變小,重力小于浮力時,試管上浮,故潛水艇上浮。(3)吹風機在工作時,吹風使氣球上方的空氣流速大于氣球下方的空氣流速,流速大,壓強小,故下方空氣的壓強大于上方空氣的壓強,從而能“吸”住氣球。(1)浮力產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存在壓力差,故浮力方向是豎直向上,故圖乙中小球和細線在礦泉水中的位置如圖所示:(2)試管的體積一定,所以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一定,根據阿基米德可知,浮力一定。當注射器向試管內推入空氣時,試管內的部分水通過排水管被排出,重力變小,重力小于浮力時,試管上浮,故潛水艇上浮。(3)吹風機在工作時,吹風使氣球上方的空氣流速大于氣球下方的空氣流速,流速大,壓強小,故下方空氣的壓強大于上方空氣的壓強,從而能“吸”住氣球。20.(2024八上·浙江期中)食鹽水在醫療和農業上都具有一定的作用。Ⅰ.在醫療上通常用0.9%的生理鹽水清洗鼻腔,如圖甲是一種清洗鼻腔的工具——洗鼻器。它將生理鹽水送入一側鼻孔,鹽水從另一側鼻孔流出,從而達到清洗鼻腔的目的。(1)生理鹽水放置一段時間不會出現渾濁的現象,這是因為溶液具有 的特點。Ⅱ.在農業上通常用12%的氯化鈉溶液選種。小明在實驗室欲配制該質量分數的溶液60g,操作如圖乙,請回答下列問題:(2)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為 ?。ㄓ眯蛱柋硎荆?br/>(3)小華發現小明的操作②有錯誤,若不改正操作②的錯誤,其他操作步驟正確,則所配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將 ?。ㄌ睢捌蟆?、“偏小”或“不變")。【答案】(1)穩定性(2)④②①⑤③(3)偏小【知識點】誤差分析;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溶液均一穩定,久置不分層。(2)配制溶液的步驟:計算、稱量和量取、溶解。(3)左物右碼放反,藥品的質量等于砝碼減游碼,藥品即溶質的質量偏小?!窘獯稹浚?)溶液具有穩定性,當外界條件不變時,溶液不會分成,也不會變渾濁,故填穩定性。(2)配制溶液,先從廣口瓶中取出氯化鈉固體,使用托盤天平稱量一定質量的氯化鈉,再將稱量好的固體放到燒杯中,然后將量取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鈉固體的燒杯中,最后使用玻璃棒攪拌溶解,即正確的操作步驟是④②①⑤③,故填④②①⑤③。(3)操作②的錯誤是托盤天平上物碼位置顛倒,稱取的固體的質量偏少,若不改正操作②的錯誤,其他操作步驟正確,則所配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將偏小,故填偏小。(1)溶液具有穩定性,當外界條件不變時,溶液不會分成,也不會變渾濁,故填穩定性。(2)配制溶液,先從廣口瓶中取出氯化鈉固體,使用托盤天平稱量一定質量的氯化鈉,再將稱量好的固體放到燒杯中,然后將量取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鈉固體的燒杯中,最后使用玻璃棒攪拌溶解,即正確的操作步驟是④②①⑤③,故填④②①⑤③。(3)操作②的錯誤是托盤天平上物碼位置顛倒,稱取的固體的質量偏少,若不改正操作②的錯誤,其他操作步驟正確,則所配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將偏小,故填偏小。21.(2024八上·浙江期中)為探究物質溶解性的影響因素,科學興趣小組選擇三種不同的物質a、b、c,分別加入到相同溫度的水中,使之充分溶解。實驗過程中,將有關信息記錄在下表中,并進行了分析與交流。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物質種類 a b c物質質量/克 40 40 40水的質量/克 100 100 150溶解情況 完全溶解 完全溶解 部分溶解(1)若要研究物質溶解性與溶劑種類的關系。設計實驗方案時,除控制溫度、溶質和溶劑質量相同外,還要控制 因素相同。(2)比較實驗一和實驗二,小明認為不能確定該溫度下物質a、b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相同的。其理由是 。(3)根據實驗二和實驗三的數據,小紅得出結論:在相同溫度下,物質b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物質c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強。你認為這個結論正確嗎?為什么? 。【答案】(1)溶質的種類(2)不合理,a、b完全溶解,不能比較兩種物質的溶解能力(3)正確,實驗二和實驗三中物質的質量相同,實驗二中水少,溶解的b的質量多,實驗三中水多,溶解的c的質量少【知識點】控制變量法;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1)溶解性與溶質和溶劑的種類以及溫度有關。(2)完全溶解,不能比較溶解能力,應繼續加藥品,直至有一組實驗中的藥品不能完全溶解,該藥品的溶解性較弱。(3)由表中信息可知,實驗三中水更少,但仍有c未溶解,可知c的溶解能力弱?!窘獯稹浚?)研究物質溶解性與溶劑種類的關系,實驗中的變量是溶劑種類,其它的量保持一致,即設計實驗方案時,除控制溫度、溶質和溶劑質量相同外,還要控制溶質的種類相同,故填溶質的種類。(2)由圖可知,實驗中,a、b的質量相同,水的質量相等,a、b完全溶解,不能比較兩種物質的溶解能力,故填不合理,a、b完全溶解,不能比較兩種物質的溶解能力。(3)實驗二和實驗三中物質的質量相同,實驗二中水少,溶解的b的質量多,實驗三中水多,溶解的c的質量少,能夠證明在相同溫度下,物質b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物質c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強,故填正確,實驗二和實驗三中物質的質量相同,實驗二中水少,溶解的b的質量多,實驗三中水多,溶解的c的質量少。(1)研究物質溶解性與溶劑種類的關系,實驗中的變量是溶劑種類,其它的量保持一致,即設計實驗方案時,除控制溫度、溶質和溶劑質量相同外,還要控制溶質的種類相同,故填溶質的種類。(2)由圖可知,實驗中,a、b的質量相同,水的質量相等,a、b完全溶解,不能比較兩種物質的溶解能力,故填不合理,a、b完全溶解,不能比較兩種物質的溶解能力。(3)實驗二和實驗三中物質的質量相同,實驗二中水少,溶解的b的質量多,實驗三中水多,溶解的c的質量少,能夠證明在相同溫度下,物質b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物質c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強,故填正確,實驗二和實驗三中物質的質量相同,實驗二中水少,溶解的b的質量多,實驗三中水多,溶解的c的質量少。22.(2024八上·浙江期中)小明利用自制實驗裝置,驗證阿基米德原理。〖選材制作〗彈簧測力計、金屬塊、大飲料瓶、礦泉水瓶、水、鐵絲、剪刀等。〖驗證步驟〗①剪去大飲料瓶底,穿一根鐵絲,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大飲料瓶的重力F1;②在礦泉水瓶的側壁開一小孔,再將大飲料瓶和礦泉水瓶用一根鐵絲穿在一起;往礦泉水瓶中加水,__________;③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金屬塊在空氣中的重力F2;④將金屬塊完全浸入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3;⑤測出帶有水的大飲料瓶的重力F4;⑥分析數據,歸納總結實驗結論,整理器材。(1)請補充實驗步驟②: 。(2)利用上述實驗數據,寫出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關系式: 。(用符號表示)(3)經過實際操作,小明發現計算得到的浮力大小比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要大一些,請分析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 。【答案】(1)直到水由剛好和小孔相平(2)F2-F3= F4-F1(3)水沒有裝滿到溢水口【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驗證阿基米德原理是,溢水杯中的水要灌滿。(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分別表示出浮力和重力,兩者相等,則阿基米德原理成立。(3)浮力大于重力的原因是水沒有灌滿,有部分排開的水沒有溢出?!窘獯稹浚?)因為要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則需要測量物體浸在液體中時排開液體的重力,當礦泉水瓶中的水是滿的,排開液體的重力才等于溢出的水的重力,因此需要往礦泉水瓶中加水,直到水由剛好和小孔相平。(2)由③、④可知,根據稱重法得出金屬塊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浮=F2-F3由①、⑤可知,金屬塊排開液體的重力為G排=F4-F1當F2-F3= F4-F1即F浮=G排,阿基米德原理得到驗證。(3)如果事先水沒有裝滿到溢水口,溢出水的體積小于排開液體的體積,使得G排偏小,即F?。綠排。(1)因為要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則需要測量物體浸在液體中時排開液體的重力,當礦泉水瓶中的水是滿的,排開液體的重力才等于溢出的水的重力,因此需要往礦泉水瓶中加水,直到水由剛好和小孔相平。(2)由③、④可知,根據稱重法得出金屬塊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浮=F2-F3由①、⑤可知,金屬塊排開液體的重力為G排=F4-F1當F2-F3= F4-F1即F浮=G排,阿基米德原理得到驗證。(3)如果事先水沒有裝滿到溢水口,溢出水的體積小于排開液體的體積,使得G排偏小,即F?。綠排。23.(2024八上·浙江期中)探究“當氣體溫度和質量一定時,氣體壓強跟氣體體積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用力F向內推注射器的活塞(密封性好)壓縮氣體,利用氣壓傳感器來測量針筒內氣體的氣壓,并畫出氣壓隨體積變化的圖像(如圖乙)。(1)根據圖乙信息,你得出的結論: 。(2)夏天烈日下的自行車容易爆胎,說明氣體壓強與 有關。(3)在實驗中,小明同學緩慢推動注射器活塞如圖丙,根據實驗數據作出p—圖線如圖丁所示,請分析圖線彎曲的可能原因是 。【答案】(1)一定質量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體積越大,壓強越小(2)溫度(3)在推動過程中,氣體的溫度升高了【知識點】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圖乙中圖像進行分析,體積越大,壓強越小。(2)夏天溫度高,說明容易爆胎與溫度有關。(3)推動時,活塞與器壁摩擦,產生熱量,溫度升高,所以壓強偏大?!窘獯稹浚?)從圖乙可以看出,一定質量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體積越大,壓強越小。(2)夏天烈日下的自行車輪胎中的氣體溫度很高,夏天輪胎容易爆胎,說明氣體壓強與溫度有關。(3)氣體的壓強跟氣體的體積成反比,在圖丁中,圖線向上彎曲,說明氣體的壓強偏大,則可能是在推動過程中,氣體的溫度升高了。(1)從圖乙可以看出,一定質量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體積越大,壓強越小。(2)夏天烈日下的自行車輪胎中的氣體溫度很高,夏天輪胎容易爆胎,說明氣體壓強與溫度有關。(3)氣體的壓強跟氣體的體積成反比,在圖丁中,圖線向上彎曲,說明氣體的壓強偏大,則可能是在推動過程中,氣體的溫度升高了。24.(2024八上·浙江期中)將新打開蓋子的飲料盒中的果汁倒入杯中時,選擇圖甲方式(開口在下)倒飲料,會出現果汁不易流出,出現斷斷續續的現象,果汁很容易濺出杯子外面;選擇圖乙方式(開口在上)倒飲料,果汁卻容易穩定的流出,不易濺到杯子外面。請根據所學科學知識解釋圖甲、乙兩種方式倒果汁效果不同的原因。實物圖 結構圖【答案】甲飲料盒開口在下,果汁倒出一部分后,盒內氣壓變小,下方瓶口被里面的果汁堵住,外界氣體無法進入,內外氣體產生的壓強差(或盒內氣壓小于盒外大氣壓)使果汁不易流出,在傾倒液體的過程中有氣泡從飲料盒口進入到飲料盒底,此時飲料盒內壓強突然大于大氣壓,然后有液體快速噴出,易濺到飲料盒外面。而乙瓶中的液體沒有完全封住瓶口,氣體可以進入,瓶中液體能夠平穩的倒出。【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解析】【分析】將液體倒出利用了大氣壓,空氣進入裝置將液體壓出,乙中瓶口不會被液體堵住,空氣能連續進入裝置,所以液體流出均勻。【解答】甲飲料盒開口在下,果汁倒出一部分后,盒內氣壓變小,下方瓶口被里面的果汁堵住,外界氣體無法進入,內外氣體產生的壓強差(或盒內氣壓小于盒外大氣壓)使果汁不易流出,在傾倒液體的過程中有氣泡從飲料盒口進入到飲料盒底,此時飲料盒內壓強突然大于大氣壓,然后有液體快速噴出,易濺到飲料盒外面。而乙瓶中的液體沒有完全封住瓶口,氣體可以進入,瓶中液體能夠平穩的倒出。25.(2024八上·浙江期中)小明為了研究液體沸點與氣壓關系的實驗,做了如下實驗。(1)在這個實驗中注射器的作用是為了改變 。(2)圖乙實驗,水沸騰后,用注射器向燒瓶內充氣,液體停止沸騰,同時繼續用酒精燈加熱,發現溫度計示數 。(填“升高”“下降”或“不變”)。(3)壓力鍋就是利用 ?。ㄟx填“甲”或“乙”)實驗原理制成的。【答案】(1)燒瓶內氣壓(2)升高(3)乙【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解析】【分析】(1)注射器可以改變燒瓶中氣體的量,從而改變壓強。(2)液體沸點與大氣壓有關,壓強越大,沸點越高,液體在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3)壓力鍋內的壓強更大外界大氣壓+限壓閥產生的壓強,可知是通過增大壓強,提高水的沸點,從而較快煮食物的速度?!窘獯稹浚?)實驗中注射器的作用是改變燒瓶內氣壓。(2)水沸騰后,用注射器向燒瓶內充氣,燒瓶內氣壓增大,液體的沸點也隨之升高,所以水會停止沸騰。等加熱一段時間后,水的溫度達到在更高的氣壓下對應的沸點,所以溫度計示數會升高。(3)壓力鍋是增大鍋內氣壓從而使液體沸點升高,從而更快的煮熟食物,所以對應的是圖乙的實驗原理。(1)實驗中注射器的作用是改變燒瓶內氣壓。(2)水沸騰后,用注射器向燒瓶內充氣,燒瓶內氣壓增大,液體的沸點也隨之升高,所以水會停止沸騰。等加熱一段時間后,水的溫度達到在更高的氣壓下對應的沸點,所以溫度計示數會升高。(3)壓力鍋是增大鍋內氣壓從而使液體沸點升高,從而更快的煮熟食物,所以對應的是圖乙的實驗原理。26.(2024八上·浙江期中)氯化鈉俗名食鹽,是工業生產和生活的一種重要原料,也是實驗室里常見的一種藥品。下表是20℃時,氯化鈉溶解于水的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實驗序號 水的質量(g) 加入氯化鈉的質量(g) 溶液的質量(g)① 20 4 24② 20 6 26③ 20 8 27.2④ 20 10 m(1)表格中m= 。(2)實驗②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保留0.1%)(3)20℃時,實驗室把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氯化鈉溶液稀釋成40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需20%的氯化鈉溶液多少 ?。考尤胨嗌佟? ???【答案】(1)27.2(2)23.1%(3)100g;300g【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27.(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是小明設計的“空氣浮力演示器”:將一空心金屬球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并保持靜止,用氣泵往玻璃容器內緩慢抽出或壓入空氣,可根據現象證明空氣浮力的存在。已知:金屬球的重力為5N,體積為5×10﹣3米3,壓入空氣前,容器內原有空氣密度約為1.3千克/米3,細線的重力忽略不計。(1)用氣泵從裝置玻璃容器內抽出部分空氣,觀察到 現象,可以說明金屬球受到空氣浮力的作用。(2)壓入空氣前,計算求出金屬球在容器內受到的浮力大小 。(3)小明想通過最小刻度為0.1牛的彈簧測力計反映空氣浮力大小的變化。氣泵向玻璃容器內壓入空氣前,彈簧測力計示數4.9N。壓入空氣后,若發現演示器中的彈簧測力計示數減小了0.1牛,則此時容器內空氣密度為多少千克/米3,請通過計算說明 。【答案】(1)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2)0.065N(3)根據題意可知,壓入空氣后,受到的浮力為F浮=G-F示數=5N-4.8N=0.2N則容器內空氣的密度為【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抽出氣體,氣體密度變小,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變小,物體靜止,受力平衡,拉力等于重力減浮力,重力不變,可知拉力變大。(2)由F浮=ρ氣gV排計算浮力。(3)稱重法測浮力,浮力等于重力減拉力,計算出浮力,再由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氣體密度。【解答】(1)由題知,用氣泵從裝置玻璃容器內抽出部分空氣,若金屬球受到空氣浮力,則空氣密度下降,根據阿基米德公式,金屬球受到的浮力減小,浮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上,則會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壓入空氣前金屬球受到的浮力F浮=ρ氣gV球=1.3kg/m3×10N/kg×5×10-3m3=0.065N。(1)由題知,用氣泵從裝置玻璃容器內抽出部分空氣,若金屬球受到空氣浮力,則空氣密度下降,根據阿基米德公式,金屬球受到的浮力減小,浮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上,則會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壓入空氣前金屬球受到的浮力F浮=ρ氣gV球=1.3kg/m3×10N/kg×5×10-3m3=0.065N(3)根據題意可知,壓入空氣后,受到的浮力為F浮=G-F示數=5N-4.8N=0.2N則容器內空氣的密度為1 / 1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科學試題1.(2024八上·浙江期中)大河斷流指某河段在某時間內水源枯竭、河床干涸的現象。水循環中與出現這種現象相關的環節是( ?。?br/>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2.(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列有關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br/>A.傾倒液體 B.滴加液體C.用紙槽取用粉末 D.過濾泥水3.(2024八上·浙江期中)現代生活中的飲品各式各樣,下列幾種常見的飲料中,屬于溶液的是( ?。?br/>A.果粒橙 B.牛奶C.雪碧 D.豆漿4.(2024八上·浙江期中)2022年1月17日,我國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試驗十三號衛星發射升空。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首先要經過大氣層的( ?。?br/>A.對流層 B.平流層 C.中間層 D.暖層5.(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所示圖片都有“吸住”的現象,其中的原理與大氣壓無關的是( ?。?br/>A. 覆杯實驗B. 塑料吸盤掛物鉤C.火罐吸在皮膚上D. 磁鐵吸引大頭針6.(2024八上·浙江期中)以下詞語中,描述氣候特征的是( ?。?br/>A.冬雨夏干 B.陰轉多云 C.和風細雨 D.電閃雷鳴7.(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是茶水分離飄逸杯示意圖,按壓茶杯按鈕,只有茶水從隔離層縫隙間流出。飄逸杯的這種功能類似于物質分離方法中的( ?。?br/>A.沉淀法 B.結晶法 C.蒸餾法 D.過濾法8.(2024八上·浙江期中)拉薩和成都大致在同一個緯度上,但兩地氣溫差異很大,主要原因是( ?。?br/>A.海陸因素 B.地形因素 C.緯度因素 D.季風因素9.(2024八上·浙江期中)下列物體中,沒有受到浮力的是( ?。?br/>A.太空中的“嫦娥五號”B.下潛的“核潛艇”C.航行的航母D.上升的飛艇10.(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甲,杯中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將熄滅;若將一張紙插入杯中,如圖乙,發現蠟燭將一直燃燒下去。這是由于圖乙杯中的空氣會發生對流,下列各圖表示空氣流動的方向,其中符合事實的是( ?。?br/>A. B. C. D.11.(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是某品牌“一搖冰”功能飲料,該飲料罐在夏天能制冷,罐底中的固體是( )A.氫氧化鈉 B.氯化鈉 C.硝酸銨 D.蔗糖12.(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兩個實驗的目的均是探究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實驗一 實驗二A.實驗一研究的變量是溫度B.實驗一可以得到溫度會影響硝酸鉀的溶解性C.實驗二目的是探究溶劑種類對物質溶解性的影響D.實驗二中氯化鈉的顆粒大小必須相同13.(2024八上·浙江期中)小明在實驗室中模擬海水曬鹽的過程,下列各燒杯的溶液中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14.(2024八上·浙江期中)在高臺跳水比賽中,??吹竭\動員高高跳起在空中完成各項動作后躍入水中,然后在水面下游過一段距離后再露出水面游向池邊。下列圖象中能粗略反應運動員從跳起到躍入水中再游向池邊這段時間內所受水的浮力大小的圖象是( ?。?br/>A. B.C. D.15.(2024八上·浙江期中)在實驗室中,常用到以下方法:①蒸發溶劑、②冷卻熱飽和溶液、③溶解過濾、④蒸餾。將食鹽水中的食鹽分離出來可以用 ,將酒精溶液中的酒精和水分離出來可以用 。 (用序號填空)16.(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所示,是大氣溫度垂直分布圖,請你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A層與人類生活生產關系最為密切,這一層最顯著的特點是 。(2)B層的大氣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 。17.(2024八上·浙江期中)小明查閱了某天溫州的天氣預報(如圖)。(1)當天最高氣溫出現時間約為 。(2)當天的風吹來的方向是 。18.(2024八上·浙江期中)在研究水的組成時,某興趣小組開展水電解的實驗,測定兩管逸出氣體的體積,記錄如上表,請回答:時間 體積/mL 1 2 3 4 5 6 7 8連電源負極的管(A)中氣體 6 12 20 29 39 49 59 69連電源正極的管(B)中氣體 2 4 7 11 16 21 26 31(1)在水電解的過程中,A玻璃管內的氣體檢驗時產生的現象是 。(2)若裝置密閉性良好、讀數正確,實驗中發現:測得兩種氣體體積比仍然存在偏差。小明查閱資料發現產生這種偏差的原因跟氣體的溶解性大小有關,請根據表中數據,比較氫氣和氧氣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并說明判斷依據?!? 。19.(2024八上·浙江期中)科學實驗的創新和改進有助于提高實驗的準確性和拓寬思維,科學興趣小組嘗試將學過的課本實驗進行了改進,以下是他們小組合作的實驗過程: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1)實驗一:將礦泉水瓶底部切除,乒乓球上粘一根細線,用瓶蓋旋緊固定在A點,如圖甲;將礦泉水瓶傾斜,如圖乙。請在答題紙上畫出圖乙中小球和細線在礦泉水中的位置 。(2)實驗二:如圖為模擬潛水艇原理的模型實驗,當注射器向試管內推入空氣時,潛水艇將如何運動? 。(3)實驗三:吹風機在工作時,吹風口能“吸”住氣球,利用了 原理。20.(2024八上·浙江期中)食鹽水在醫療和農業上都具有一定的作用。Ⅰ.在醫療上通常用0.9%的生理鹽水清洗鼻腔,如圖甲是一種清洗鼻腔的工具——洗鼻器。它將生理鹽水送入一側鼻孔,鹽水從另一側鼻孔流出,從而達到清洗鼻腔的目的。(1)生理鹽水放置一段時間不會出現渾濁的現象,這是因為溶液具有 的特點。Ⅱ.在農業上通常用12%的氯化鈉溶液選種。小明在實驗室欲配制該質量分數的溶液60g,操作如圖乙,請回答下列問題:(2)配制溶液的正確操作順序為 (用序號表示)。(3)小華發現小明的操作②有錯誤,若不改正操作②的錯誤,其他操作步驟正確,則所配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將 ?。ㄌ睢捌蟆薄ⅰ捌 被颉安蛔?)。21.(2024八上·浙江期中)為探究物質溶解性的影響因素,科學興趣小組選擇三種不同的物質a、b、c,分別加入到相同溫度的水中,使之充分溶解。實驗過程中,將有關信息記錄在下表中,并進行了分析與交流。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物質種類 a b c物質質量/克 40 40 40水的質量/克 100 100 150溶解情況 完全溶解 完全溶解 部分溶解(1)若要研究物質溶解性與溶劑種類的關系。設計實驗方案時,除控制溫度、溶質和溶劑質量相同外,還要控制 因素相同。(2)比較實驗一和實驗二,小明認為不能確定該溫度下物質a、b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相同的。其理由是 。(3)根據實驗二和實驗三的數據,小紅得出結論:在相同溫度下,物質b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物質c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強。你認為這個結論正確嗎?為什么? 。22.(2024八上·浙江期中)小明利用自制實驗裝置,驗證阿基米德原理。〖選材制作〗彈簧測力計、金屬塊、大飲料瓶、礦泉水瓶、水、鐵絲、剪刀等。〖驗證步驟〗①剪去大飲料瓶底,穿一根鐵絲,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大飲料瓶的重力F1;②在礦泉水瓶的側壁開一小孔,再將大飲料瓶和礦泉水瓶用一根鐵絲穿在一起;往礦泉水瓶中加水,__________;③用彈簧測力計測出金屬塊在空氣中的重力F2;④將金屬塊完全浸入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3;⑤測出帶有水的大飲料瓶的重力F4;⑥分析數據,歸納總結實驗結論,整理器材。(1)請補充實驗步驟②: 。(2)利用上述實驗數據,寫出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的關系式: 。(用符號表示)(3)經過實際操作,小明發現計算得到的浮力大小比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要大一些,請分析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是 。23.(2024八上·浙江期中)探究“當氣體溫度和質量一定時,氣體壓強跟氣體體積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用力F向內推注射器的活塞(密封性好)壓縮氣體,利用氣壓傳感器來測量針筒內氣體的氣壓,并畫出氣壓隨體積變化的圖像(如圖乙)。(1)根據圖乙信息,你得出的結論: 。(2)夏天烈日下的自行車容易爆胎,說明氣體壓強與 有關。(3)在實驗中,小明同學緩慢推動注射器活塞如圖丙,根據實驗數據作出p—圖線如圖丁所示,請分析圖線彎曲的可能原因是 。24.(2024八上·浙江期中)將新打開蓋子的飲料盒中的果汁倒入杯中時,選擇圖甲方式(開口在下)倒飲料,會出現果汁不易流出,出現斷斷續續的現象,果汁很容易濺出杯子外面;選擇圖乙方式(開口在上)倒飲料,果汁卻容易穩定的流出,不易濺到杯子外面。請根據所學科學知識解釋圖甲、乙兩種方式倒果汁效果不同的原因。實物圖 結構圖25.(2024八上·浙江期中)小明為了研究液體沸點與氣壓關系的實驗,做了如下實驗。(1)在這個實驗中注射器的作用是為了改變 。(2)圖乙實驗,水沸騰后,用注射器向燒瓶內充氣,液體停止沸騰,同時繼續用酒精燈加熱,發現溫度計示數 。(填“升高”“下降”或“不變”)。(3)壓力鍋就是利用 ?。ㄟx填“甲”或“乙”)實驗原理制成的。26.(2024八上·浙江期中)氯化鈉俗名食鹽,是工業生產和生活的一種重要原料,也是實驗室里常見的一種藥品。下表是20℃時,氯化鈉溶解于水的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實驗序號 水的質量(g) 加入氯化鈉的質量(g) 溶液的質量(g)① 20 4 24② 20 6 26③ 20 8 27.2④ 20 10 m(1)表格中m= 。(2)實驗②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保留0.1%)(3)20℃時,實驗室把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氯化鈉溶液稀釋成400g溶質質量分數為5%的氯化鈉溶液,需20%的氯化鈉溶液多少 ?加入水多少 ?。?br/>27.(2024八上·浙江期中)如圖是小明設計的“空氣浮力演示器”:將一空心金屬球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并保持靜止,用氣泵往玻璃容器內緩慢抽出或壓入空氣,可根據現象證明空氣浮力的存在。已知:金屬球的重力為5N,體積為5×10﹣3米3,壓入空氣前,容器內原有空氣密度約為1.3千克/米3,細線的重力忽略不計。(1)用氣泵從裝置玻璃容器內抽出部分空氣,觀察到 現象,可以說明金屬球受到空氣浮力的作用。(2)壓入空氣前,計算求出金屬球在容器內受到的浮力大小 。(3)小明想通過最小刻度為0.1牛的彈簧測力計反映空氣浮力大小的變化。氣泵向玻璃容器內壓入空氣前,彈簧測力計示數4.9N。壓入空氣后,若發現演示器中的彈簧測力計示數減小了0.1牛,則此時容器內空氣密度為多少千克/米3,請通過計算說明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識點】水循環【解析】【分析】水汽輸送能將讓陸地水得出補充?!窘獯稹扛鶕D示可以看出,①代表的是降水,②代表的是蒸發,③代表的是水汽輸送,④代表的是植物蒸騰;⑤代表的是地表徑流,⑥代表的是地下徑流。根據水循環和水平衡原理,如果該地區降水減少,造成大河斷流,其原因是③水汽輸送和①大氣降水較少引起的,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2.【答案】C【知識點】常見實驗操作【解析】【分析】傾倒液體時,標簽朝向手心持瓶的目的是防止標簽被腐蝕。【解答】A、傾倒液體時,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標簽朝向手心持瓶,瓶口緊靠試管口緩緩倒入液體,故A錯誤;B、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應垂懸于試管口上方,不能將膠頭滴管伸進試管內,故B錯誤;C、用紙槽取用粉末,先將試管橫放,再將盛有粉末的試管送到試管底部,故C正確;D、過濾時,應使用玻璃棒引流,圖中缺少玻璃棒,且漏斗下端要緊靠燒杯內壁,故D錯誤。故答案為:C。3.【答案】C【知識點】懸濁液、乳濁液的概念及其與溶液的區別【解析】【分析】溶液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懸濁液指的是固體小顆粒分散在液體中,乳濁液指的是小液滴分散在液體中。【解答】A、果粒橙不均一、不穩定,屬于懸濁液,故A錯誤;B、牛奶不均一、不穩定,屬于乳濁液,故B錯誤;C、雪碧是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故C正確;D、豆漿不均一、不穩定,屬于懸濁液,故D錯誤。故答案為:C。4.【答案】A【知識點】大氣的分層【解析】【分析】大氣自下而上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外層?!窘獯稹扛鶕髿庠诖怪狈较蛏系臏囟取⒚芏燃斑\動狀況的差異,可以將大氣層隨高度自下而上分為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首先要經過大氣層的對流層,A正確,BCD錯誤。故答案為:A。5.【答案】D【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解析】【分析】覆杯實驗中將紙片轉至不同方向,紙片也不掉落,說明各個方向都存在大氣壓。能被磁鐵吸引的物質為:鐵、鈷、鎳?!窘獯稹緼、覆杯實驗中,紙片受到向上的大氣壓強,因此紙片和水不會落下來,故A不合題意;B、塑料吸盤掛物鉤,吸盤內的氣壓小于外面的大氣壓強,于是大氣對吸盤產生壓力,故B不合題意;C、火罐吸在皮膚上,火罐內的氣壓小于外面的大氣壓強,于是大氣對火罐產生壓力,故C不合題意;D、磁鐵吸引大頭針,是因為磁鐵有磁性,與大氣壓強無關,故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6.【答案】A【知識點】氣候的概念;天氣與氣候的區別與聯系【解析】【分析】氣候指的是某一地區長時間內的天氣特征?!窘獯稹慷晗母杀硎镜氖悄硞€地方常年冬天雨水、夏天干燥的天氣狀況,具有相對穩定性,屬于氣候特征,A符合題意。陰轉多云、和風細雨和電閃雷鳴表示的是某個地方短時間的陰晴、風雨和雷電的情況,屬于天氣特征,BC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7.【答案】D【知識點】過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解析】【分析】過濾用于分離不互溶的固體和液體。【解答】茶水分離飄逸杯示意圖,按壓茶杯按鈕,只有茶水從隔離層縫隙間流出,將液體與難溶性固體進行了分離,類似于物質分離方法中的過濾。故答案為:D。8.【答案】B【知識點】影響氣候的因素【解析】【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有:緯度、海陸位置、地形、季風等。【解答】地形是影響氣溫的基本因素,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由圖可知,圖中拉薩海拔要比成都高很多,所以拉薩的氣溫比成都低很多,這說明了地形對氣溫的影響,B正確,與海陸因素、緯度因素及季風因素關系不大,ACD錯誤。故答案為:B。9.【答案】A【知識點】浮力產生的原因【解析】【分析】浮力指的是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液體或氣體的壓力差?!窘獯稹緼、太空中的“嫦娥五號”處于失重狀態,太空中沒有空氣,故遨游的“嫦娥五號”不受到浮力,故A符合題意;B、下潛的“核潛艇”,浸沒在水中,仍然受到水的浮力,故B不符合題意;C、航行的航母“山東艦”,能浮在海水面上,因為航母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C不符合題意;D、上升的飛艇,因為浸沒在空氣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所以飛艇會上浮,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0.【答案】B【知識點】大氣的溫度【解析】【分析】根據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進行判斷?!窘獯稹咳鐖D乙,紙左側有燃燒的蠟燭,其周圍氣溫高,空氣膨脹上升,右側的空氣流過來補充,氣壓低,則右側的煙向下流,從而使空氣形成對流,蠟燭便可燃燒,故B正確,ACD錯誤。故答案為:B。11.【答案】C【知識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解析】【分析】飲料罐能制冷,即罐中固體與水接觸吸收熱量?!窘獯稹緼、氫氧化鈉溶于水放出熱量,溫度升高,故A不符合題意;B、氯化鈉溶于水,溫度幾乎不變,故B不符合題意C、硝酸銨溶于水吸收熱量,溫度降低,故C符合題意;D、蔗糖溶于水,溫度幾乎不變,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2.【答案】D【知識點】控制變量法;溶解現象與溶解原理;影響溶解快慢的因素【解析】【分析】物質的溶解性與溶質和溶劑的種類以及溫度有關?!窘獯稹緼、加熱前試管的底部有未溶解的硝酸鉀晶體,通過加熱來觀察試管底部的硝酸鉀是否溶解,所以實驗一研究的變量是溫度對硝酸鉀溶解性的影響,故A不符合題意;B、 加熱前試管的底部有未溶解的硝酸鉀晶體,通過加熱來觀察試管底部的硝酸鉀是否溶解,可以觀察到加熱之后,試管底部的硝酸鉀溶解消失,說明溫度對硝酸鉀的溶解性有影響,故B不符合題意;C、由圖可知,實驗二中兩支試管中所放的溶劑種類分別是水和酒精,加入的溶質都是氯化鈉,所以實驗二的目的是為了比較氯化鈉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性,也就是要探究溶劑的種類對氯化鈉溶解性的影響,故C不符合題意。D、 溶解性指的是難溶、易溶、微溶、可溶等描述性的詞語,氯化鈉的顆粒大小只會影響氯化鈉在溶劑中的溶解速率,不會改變溶解性,故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3.【答案】C【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解析】【分析】如果溶液中存在未溶的晶體,那么無法判斷溶液是否飽和;反之,溶液肯定飽和。【解答】根據圖片可知,甲和乙中都沒有未溶的晶體出現,那么二者是否飽和無法判斷。丙燒杯中有固體析出,說明燒杯內溶液肯定是飽和溶液。丁燒杯中的溶液是將丙燒杯中混合物過濾所得溶液,組成與丙相同,所以也是飽和溶液。故選C。14.【答案】C【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浮力指的是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或氣體的壓力差,根據F浮=ρgV排判斷浮力大小變化,等物體浸沒后,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則浮力不變,據此判斷正確的圖像?!窘獯稹窟\動員高高跳起在空中完成各項動作后躍入水中之前沒有受到水的浮力;在運動員開始接觸水面到全部沒入水中之前,排開水的體積不斷變大,根據F浮=ρgV排可知,受到水的浮力不斷變大;在運動員在水面下游過一段距離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F浮=ρgV排可知,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不變;在運動員露出水面游向池邊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不斷變小,根據F浮=ρgV排可知,受到水的浮力不斷變小。綜上分析可知,只有C圖象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5.【答案】①;④【知識點】結晶的概念與方法;蒸餾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應用【解析】【分析】過濾是把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結晶方法分為蒸發結晶和降溫結晶兩種,蒸發結晶適用于溶解度隨溫度變化不大的可溶性物質;蒸餾是通過加熱汽化的方法而將物質分離的一種方法。【解答】食鹽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將食鹽水中的食鹽分離出來,可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故選①。分離水和酒精,可利用水和酒精沸點的不同,采用蒸餾的方法進行分離,故選④。16.【答案】(1)有強烈的對流運動(有強烈的對流運現象)(2)升高【知識點】大氣的溫度;大氣的分層【解析】【分析】(1)A在最下層,為對流層,最顯著的特點是有強烈的對流運動。(2)大氣分層的依據是大氣溫度在豎直高度上的變化,對流層高度越高,溫度越低,平流層高度越高,溫度越高?!窘獯稹浚?)讀圖可知,A為對流層,B為平流層,C為中間層,A層與人類生活生產關系最為密切,這一層最顯著的特點是氣溫隨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有強烈的對流現象。(2)據所學知識及讀圖可知,B平流層的大氣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平流層有利于飛機高空飛行。(1)讀圖可知,A為對流層,B為平流層,C為中間層,A層與人類生活生產關系最為密切,這一層最顯著的特點是氣溫隨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有強烈的對流現象。(2)據所學知識及讀圖可知,B平流層的大氣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升高,平流層有利于飛機高空飛行。17.【答案】(1)午后2時(14時)(2)東【知識點】風;天氣預報與天氣圖【解析】【分析】(1)一天中最低溫度出現在日出前后。(2)根據風向指的是風吹來的方向判斷當天風吹來的方向,測量風向的儀器為風向標。【解答】(1)根據圖示可知,當天最高氣溫為9℃。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在午后2時(14時)。(2)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根據圖中所示可知當天吹東風,所以風吹來的方向是東。(1)根據圖示可知,當天最高氣溫為9℃。一天中的最高氣溫在午后2時(14時)。(2)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根據圖中所示可知當天吹北風,所以風吹來的方向是北。18.【答案】(1)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2)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氫氣大【知識點】水的組成和主要性質【解析】【分析】(1)氫氣和氧氣體積比為2:1,可知A中氣體為氫氣,B中氣體為氧氣,氧氣可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氫氣可燃。(2)由表中數據可知,實際測得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大于2:1,說明氧氣偏少,氧氣溶解在水中的量更多?!窘獯稹浚?)由圖可知,A玻璃管連接電源的負極,生成的氣體為氫氣,氫氣具有可燃性,能夠燃燒,檢驗A玻璃管內的氣體時,將燃著的木條伸到A玻璃管尖嘴處,打開活塞,然后移走燃著的木條,觀察到的現象是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故填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2)由圖可知,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大于2:1,原因可能是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氫氣大,即溶解的氧氣多一些,剩余的氧氣較少,使得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大于2:1,故填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氫氣大。(1)由圖可知,A玻璃管連接電源的負極,生成的氣體為氫氣,氫氣具有可燃性,能夠燃燒,檢驗A玻璃管內的氣體時,將燃著的木條伸到A玻璃管尖嘴處,打開活塞,然后移走燃著的木條,觀察到的現象是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故填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2)由圖可知,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大于2:1,原因可能是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氫氣大,即溶解的氧氣多一些,剩余的氧氣較少,使得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大于2:1,故填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氫氣大。19.【答案】(1)(2)上浮(3)氣球上方流速大,壓強小【知識點】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浮力產生的原因;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解析】【分析】(1)小球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2)由沉浮條件可知,當浮力大于重力時,物體將上浮,最終漂浮,此時浮力等于重力;浮力等于重力時,物體處于漂浮或懸浮狀態;當浮力小于重力時,物體將下沉。(3)利用流體流速大,壓強小進行分析?!窘獯稹浚?)浮力產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存在壓力差,故浮力方向是豎直向上,故圖乙中小球和細線在礦泉水中的位置如圖所示:(2)試管的體積一定,所以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一定,根據阿基米德可知,浮力一定。當注射器向試管內推入空氣時,試管內的部分水通過排水管被排出,重力變小,重力小于浮力時,試管上浮,故潛水艇上浮。(3)吹風機在工作時,吹風使氣球上方的空氣流速大于氣球下方的空氣流速,流速大,壓強小,故下方空氣的壓強大于上方空氣的壓強,從而能“吸”住氣球。(1)浮力產生的原因是上、下表面存在壓力差,故浮力方向是豎直向上,故圖乙中小球和細線在礦泉水中的位置如圖所示:(2)試管的體積一定,所以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一定,根據阿基米德可知,浮力一定。當注射器向試管內推入空氣時,試管內的部分水通過排水管被排出,重力變小,重力小于浮力時,試管上浮,故潛水艇上浮。(3)吹風機在工作時,吹風使氣球上方的空氣流速大于氣球下方的空氣流速,流速大,壓強小,故下方空氣的壓強大于上方空氣的壓強,從而能“吸”住氣球。20.【答案】(1)穩定性(2)④②①⑤③(3)偏小【知識點】誤差分析;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解析】【分析】(1)溶液均一穩定,久置不分層。(2)配制溶液的步驟:計算、稱量和量取、溶解。(3)左物右碼放反,藥品的質量等于砝碼減游碼,藥品即溶質的質量偏小。【解答】(1)溶液具有穩定性,當外界條件不變時,溶液不會分成,也不會變渾濁,故填穩定性。(2)配制溶液,先從廣口瓶中取出氯化鈉固體,使用托盤天平稱量一定質量的氯化鈉,再將稱量好的固體放到燒杯中,然后將量取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鈉固體的燒杯中,最后使用玻璃棒攪拌溶解,即正確的操作步驟是④②①⑤③,故填④②①⑤③。(3)操作②的錯誤是托盤天平上物碼位置顛倒,稱取的固體的質量偏少,若不改正操作②的錯誤,其他操作步驟正確,則所配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將偏小,故填偏小。(1)溶液具有穩定性,當外界條件不變時,溶液不會分成,也不會變渾濁,故填穩定性。(2)配制溶液,先從廣口瓶中取出氯化鈉固體,使用托盤天平稱量一定質量的氯化鈉,再將稱量好的固體放到燒杯中,然后將量取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鈉固體的燒杯中,最后使用玻璃棒攪拌溶解,即正確的操作步驟是④②①⑤③,故填④②①⑤③。(3)操作②的錯誤是托盤天平上物碼位置顛倒,稱取的固體的質量偏少,若不改正操作②的錯誤,其他操作步驟正確,則所配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將偏小,故填偏小。21.【答案】(1)溶質的種類(2)不合理,a、b完全溶解,不能比較兩種物質的溶解能力(3)正確,實驗二和實驗三中物質的質量相同,實驗二中水少,溶解的b的質量多,實驗三中水多,溶解的c的質量少【知識點】控制變量法;溶解度的影響因素【解析】【分析】(1)溶解性與溶質和溶劑的種類以及溫度有關。(2)完全溶解,不能比較溶解能力,應繼續加藥品,直至有一組實驗中的藥品不能完全溶解,該藥品的溶解性較弱。(3)由表中信息可知,實驗三中水更少,但仍有c未溶解,可知c的溶解能力弱?!窘獯稹浚?)研究物質溶解性與溶劑種類的關系,實驗中的變量是溶劑種類,其它的量保持一致,即設計實驗方案時,除控制溫度、溶質和溶劑質量相同外,還要控制溶質的種類相同,故填溶質的種類。(2)由圖可知,實驗中,a、b的質量相同,水的質量相等,a、b完全溶解,不能比較兩種物質的溶解能力,故填不合理,a、b完全溶解,不能比較兩種物質的溶解能力。(3)實驗二和實驗三中物質的質量相同,實驗二中水少,溶解的b的質量多,實驗三中水多,溶解的c的質量少,能夠證明在相同溫度下,物質b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物質c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強,故填正確,實驗二和實驗三中物質的質量相同,實驗二中水少,溶解的b的質量多,實驗三中水多,溶解的c的質量少。(1)研究物質溶解性與溶劑種類的關系,實驗中的變量是溶劑種類,其它的量保持一致,即設計實驗方案時,除控制溫度、溶質和溶劑質量相同外,還要控制溶質的種類相同,故填溶質的種類。(2)由圖可知,實驗中,a、b的質量相同,水的質量相等,a、b完全溶解,不能比較兩種物質的溶解能力,故填不合理,a、b完全溶解,不能比較兩種物質的溶解能力。(3)實驗二和實驗三中物質的質量相同,實驗二中水少,溶解的b的質量多,實驗三中水多,溶解的c的質量少,能夠證明在相同溫度下,物質b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物質c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強,故填正確,實驗二和實驗三中物質的質量相同,實驗二中水少,溶解的b的質量多,實驗三中水多,溶解的c的質量少。22.【答案】(1)直到水由剛好和小孔相平(2)F2-F3= F4-F1(3)水沒有裝滿到溢水口【知識點】阿基米德原理【解析】【分析】(1)驗證阿基米德原理是,溢水杯中的水要灌滿。(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物體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分別表示出浮力和重力,兩者相等,則阿基米德原理成立。(3)浮力大于重力的原因是水沒有灌滿,有部分排開的水沒有溢出?!窘獯稹浚?)因為要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則需要測量物體浸在液體中時排開液體的重力,當礦泉水瓶中的水是滿的,排開液體的重力才等于溢出的水的重力,因此需要往礦泉水瓶中加水,直到水由剛好和小孔相平。(2)由③、④可知,根據稱重法得出金屬塊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浮=F2-F3由①、⑤可知,金屬塊排開液體的重力為G排=F4-F1當F2-F3= F4-F1即F浮=G排,阿基米德原理得到驗證。(3)如果事先水沒有裝滿到溢水口,溢出水的體積小于排開液體的體積,使得G排偏小,即F浮>G排。(1)因為要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則需要測量物體浸在液體中時排開液體的重力,當礦泉水瓶中的水是滿的,排開液體的重力才等于溢出的水的重力,因此需要往礦泉水瓶中加水,直到水由剛好和小孔相平。(2)由③、④可知,根據稱重法得出金屬塊浸沒時受到的浮力F浮=F2-F3由①、⑤可知,金屬塊排開液體的重力為G排=F4-F1當F2-F3= F4-F1即F浮=G排,阿基米德原理得到驗證。(3)如果事先水沒有裝滿到溢水口,溢出水的體積小于排開液體的體積,使得G排偏小,即F?。綠排。23.【答案】(1)一定質量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體積越大,壓強越小(2)溫度(3)在推動過程中,氣體的溫度升高了【知識點】氣體壓強跟體積的關系【解析】【分析】(1)根據圖乙中圖像進行分析,體積越大,壓強越小。(2)夏天溫度高,說明容易爆胎與溫度有關。(3)推動時,活塞與器壁摩擦,產生熱量,溫度升高,所以壓強偏大。【解答】(1)從圖乙可以看出,一定質量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體積越大,壓強越小。(2)夏天烈日下的自行車輪胎中的氣體溫度很高,夏天輪胎容易爆胎,說明氣體壓強與溫度有關。(3)氣體的壓強跟氣體的體積成反比,在圖丁中,圖線向上彎曲,說明氣體的壓強偏大,則可能是在推動過程中,氣體的溫度升高了。(1)從圖乙可以看出,一定質量的氣體,在溫度不變時,體積越大,壓強越小。(2)夏天烈日下的自行車輪胎中的氣體溫度很高,夏天輪胎容易爆胎,說明氣體壓強與溫度有關。(3)氣體的壓強跟氣體的體積成反比,在圖丁中,圖線向上彎曲,說明氣體的壓強偏大,則可能是在推動過程中,氣體的溫度升高了。24.【答案】甲飲料盒開口在下,果汁倒出一部分后,盒內氣壓變小,下方瓶口被里面的果汁堵住,外界氣體無法進入,內外氣體產生的壓強差(或盒內氣壓小于盒外大氣壓)使果汁不易流出,在傾倒液體的過程中有氣泡從飲料盒口進入到飲料盒底,此時飲料盒內壓強突然大于大氣壓,然后有液體快速噴出,易濺到飲料盒外面。而乙瓶中的液體沒有完全封住瓶口,氣體可以進入,瓶中液體能夠平穩的倒出。【知識點】大氣壓強的存在【解析】【分析】將液體倒出利用了大氣壓,空氣進入裝置將液體壓出,乙中瓶口不會被液體堵住,空氣能連續進入裝置,所以液體流出均勻。【解答】甲飲料盒開口在下,果汁倒出一部分后,盒內氣壓變小,下方瓶口被里面的果汁堵住,外界氣體無法進入,內外氣體產生的壓強差(或盒內氣壓小于盒外大氣壓)使果汁不易流出,在傾倒液體的過程中有氣泡從飲料盒口進入到飲料盒底,此時飲料盒內壓強突然大于大氣壓,然后有液體快速噴出,易濺到飲料盒外面。而乙瓶中的液體沒有完全封住瓶口,氣體可以進入,瓶中液體能夠平穩的倒出。25.【答案】(1)燒瓶內氣壓(2)升高(3)乙【知識點】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解析】【分析】(1)注射器可以改變燒瓶中氣體的量,從而改變壓強。(2)液體沸點與大氣壓有關,壓強越大,沸點越高,液體在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3)壓力鍋內的壓強更大外界大氣壓+限壓閥產生的壓強,可知是通過增大壓強,提高水的沸點,從而較快煮食物的速度。【解答】(1)實驗中注射器的作用是改變燒瓶內氣壓。(2)水沸騰后,用注射器向燒瓶內充氣,燒瓶內氣壓增大,液體的沸點也隨之升高,所以水會停止沸騰。等加熱一段時間后,水的溫度達到在更高的氣壓下對應的沸點,所以溫度計示數會升高。(3)壓力鍋是增大鍋內氣壓從而使液體沸點升高,從而更快的煮熟食物,所以對應的是圖乙的實驗原理。(1)實驗中注射器的作用是改變燒瓶內氣壓。(2)水沸騰后,用注射器向燒瓶內充氣,燒瓶內氣壓增大,液體的沸點也隨之升高,所以水會停止沸騰。等加熱一段時間后,水的溫度達到在更高的氣壓下對應的沸點,所以溫度計示數會升高。(3)壓力鍋是增大鍋內氣壓從而使液體沸點升高,從而更快的煮熟食物,所以對應的是圖乙的實驗原理。26.【答案】(1)27.2(2)23.1%(3)100g;300g【知識點】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固體溶解度的概念;溶質的質量分數及相關計算;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的配制27.【答案】(1)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2)0.065N(3)根據題意可知,壓入空氣后,受到的浮力為F浮=G-F示數=5N-4.8N=0.2N則容器內空氣的密度為【知識點】二力平衡的條件及其應用;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計算【解析】【分析】(1)抽出氣體,氣體密度變小,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變小,物體靜止,受力平衡,拉力等于重力減浮力,重力不變,可知拉力變大。(2)由F浮=ρ氣gV排計算浮力。(3)稱重法測浮力,浮力等于重力減拉力,計算出浮力,再由阿基米德原理計算氣體密度。【解答】(1)由題知,用氣泵從裝置玻璃容器內抽出部分空氣,若金屬球受到空氣浮力,則空氣密度下降,根據阿基米德公式,金屬球受到的浮力減小,浮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上,則會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壓入空氣前金屬球受到的浮力F浮=ρ氣gV球=1.3kg/m3×10N/kg×5×10-3m3=0.065N。(1)由題知,用氣泵從裝置玻璃容器內抽出部分空氣,若金屬球受到空氣浮力,則空氣密度下降,根據阿基米德公式,金屬球受到的浮力減小,浮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上,則會觀察到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大。(2)由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壓入空氣前金屬球受到的浮力F浮=ρ氣gV球=1.3kg/m3×10N/kg×5×10-3m3=0.065N(3)根據題意可知,壓入空氣后,受到的浮力為F浮=G-F示數=5N-4.8N=0.2N則容器內空氣的密度為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科學試題(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州市龍灣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科學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